中药小包装

合集下载

小包装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的常见问题与原因分析

小包装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的常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中国乡村医药小包装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的常见问题与原因分析金李峰李玲小包装中药饮片指将加工炮制合格的中药饮片,根据临床常用剂量用一定的包装材料封装,并注明药名、产地、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和企业名称等信息,供药师直接调配而无须称量的单味定量饮片[1]。

与传统的散装饮片调剂方式相比,具有信息标识明确、剂量稳定性好、调配卫生方便、易于复核纠错等优点。

由于小包装本身的特性,无法完全依照传统散装饮片验收方法进行质量检查,入库验收工作的侧重点须相应调整。

笔者结合药房实际情况,对造成小包装中药饮片验收不合格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并分析,现报道如下:1 饮片因素1.1内部质量变化中药的质量指中药材自身的品质状况。

传统中药饮片验收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性状鉴别,主要依靠中药师眼观、手摸、鼻闻、口尝等方式综合判断饮片的真伪与质量等级。

小包装改良后,一是外部的包装材料使饮片验收直观性下降,且失去了如气味等重要特征的鉴别条件,不利于内在质量的判断;如僵蚕断面缺失“胶口镜面”特征、地龙内部混有泥土等,仅从外部观察较难发现。

二是由于包装材料的透气性较差,时间过久个别品种可能存在外观尚好但内部已变质的问题;如全蝎小包装,患者投诉外包装完好,但开袋后已变臭的情况。

对于有怀疑的品种,应当现场开包检查。

1.2片型规整度差小包装饮片对单包重量有较高的要求。

包装规格越小的品种,对饮片形态的要求越高。

如白术6g与15g包装相比较,片型过大则6g的包装较难做到饮片外形完整且剂量恰好精准;若将大片破碎后再包装,又存在片型过小或细碎过多的情况,易被患者误解为饮片质量差。

这类饮片主要集中在较粗大的根及根茎类药材中,如泽泻、川芎、山药、天花粉、当归、莪术等,验收时须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1.3炮制不规范中药饮片中炮制品占比较大。

散装饮片的炮制不到位或不规范的情况较易检查,换成小包装后作者单位:315400 浙江余姚市中医医院药剂科通信作者:金李峰,Email:LIF_jin@ 对炮制程度的直观鉴别产生了一定障碍。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 . 2 饮 片 质量 问题
中药 饮 片 剂量 的准 确 与 否 直 接关 系 到药 效 发 挥 的 好坏 , 因此 配药 过 程 中必 须把 握 好 每 味 中药 的 剂量 。 “ 手抓戥称” 的传 统 调 剂 方式有称 不准 、 分 不 匀 的缺 点 , 不 利 于 提 高 配 药 的科 学性 和 准 确 性。 小 包 装 中药 饮 片在 医 药公 司做 分 包 处 理 时 , 统一 使 用 感 量 为 0 . 1 g的 电 子 秤 , 每包剂量准确均匀 。 同时 , 剂 量 的 准 确 和 分 包 特 性 也 方 便 了配 药 的 复核 工 作 。 散装 中药 饮 片 复 核 时仅 能 核 实 调 配 中药饮片的种类和总质量 , 在每种中药的计量方面无法核实 。 小 包装 饮 片使 用 透 明 材料 包 装 , 包 装 表 层 注 明饮 片 品 名 、 规格 、 质 量 等, 弥 补 了传 统 调 配 模 式 的 不足 , 便 于复 核 工 作 的有 效 进 行 。 1 . 3 提 高 效率 , 减 少 工作 量

药饮 片就 可 以避 免 此 类 浪 费 , 利 于 饮 片 的 挑捡 】 。 另外 , 由于 中药 饮片多取材于动植物或矿物 , 难免附着些许灰尘及杂质 , 再 加 上

些 中药饮片本 身就呈粉末状 , 在 散 装 调 剂 过 程 中容 易 出 调剂人员的身心健康 。 小包装 中药
2 应 用 中存 在 的 问题
些 问题 , 在 此进 行 分 析 。
1 特 点
1 1 调配灵活 , 增 减 方 便 中药 饮 片 小 规 格 包 装 有 利 于 患 者 熬 药 时 依 据 处 方 合 理 搭 配 药物 , 增 加 了调 配 的灵 活 性 。 即使 在 服 药 过 程 中 出现 不 良反应 或 特殊情况 , 也可有效进行增减 。 例如 , 医生开大黄通便 , 服 药后 已 通 便 需 及 时停 服 , 而 此 时 只需 叮嘱 患 者从 处方 中去 除 大 黄 的 小包 装 中药 饮 片 即 可 , 以 免 继 续 服 用 大 黄 损 伤 正 气 J 。 再 如 患 者 服 药 出现 轻 微 腹 泻 , 医生 无 需 将 原 汤药 停 用 重 开 处 方 , 只 需告 知 患 者 减 量 或 停 用处 方 中几 味 起 润肠 通 便 作 用 的饮 片 即可 。

中药饮片小包装之浅见

中药饮片小包装之浅见
家可通过饮片在包装前充分地净化、干燥、灭菌、消毒、去杂质后,过0.
3 cm甚至0. 5 cm筛,再进行真空或充氮包装,以不受外界再次污染。
2.3饮片占的空间增大,病人药费增加 小包装中药饮片增加了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药饮片小包装之浅见
为了提高中医的医疗质量,在确保饮片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的前
提下,提高中药配方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中药饮片小包装
使用情况的调查,探讨中药饮片小包装在使用中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1中药饮片小包装的优点
1.1配药方便,清洁无污染 中药配方工作人员在调配散装的中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有的厂家不同规格品种采用不一样的颜色包装,配方时一目了然,减少差
错,缩短取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1.4易贮存 中药饮片小包装改变了中药饮片直接堆积放置的
情况。饮片小包装相当于给每个极微量单位的中药材提供了一个贮存的
小室。使得饮片质量大为改观。既可防止虫蛀、霉变及药物氧化而“走
药饮片时会遇到“尘、扎、碎、轻、沉”的困难。如皂荚刺、满身带刺
非常扎手;旋覆花、蒲黄等质地轻扬,很难称量准确;丝瓜络、茵陈等体大
质轻,剂量稍大就需多次称量;海金沙、生石膏、生药材多带有颜色,污染量具;且散装中药饮片在调配时
经常存在灰土尘扬的情况,现在中药配方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处方所需,直
造,不但成本高,而且投入热水中时易糊化,显然不能作为中药饮片小包装
包装材料的替代品。
2.2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难度增大 由于生产条件有限,生产人
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中药饮片炮制质量的认定标准不一,加之目前缺乏
小包装中药饮片质量的验收标准,给质控带来难度。饮片小包装大多采用

中药饮片包装要求

中药饮片包装要求

中药饮片包装要求(一)、包装包装是指将中药饮片按设定的剂量,通过机械或人工方式将一定量的中药饮片装入符合药用规定的包装材料内并封口,同时进行包装标识的操作过程。

包装标识是通过看包装的标签及颜色等,就能知道内装药物的部分信息的一种标示。

标识分标签和色标两部分。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包装,主要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负责。

本指南从包装材料、包装方法、标签印制、色标应用、外包装等几方面进行介绍,目的是使医院在应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时,便于就有关内容向小包装中药饮片的生产企业提出建议和要求。

(二)、包装材料一、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1、应符合国家对药品(或食品)包装材料的标准,禁止使用含“氯"成分和再生利用的有毒材料。

2、应透明或部分透明,以便直观地看到内装饮片.无纺布等特殊用法的可不透明。

3、包装材料应由符合资质的企业生产。

4、为了适应环保需要,应尽可能选择可降解的环保材料。

二、常用包装材料1、聚乙烯塑料单膜使用聚乙烯塑料单膜作为包装材料,适用于手工定量包装中药饮片。

2、聚乙烯复合塑料膜使用聚乙烯复合塑料膜作为包装材料,适用于机械自动或半自动定量包装中药饮片。

3、纤维滤纸使用纤维滤纸作包装袋,适用于煎煮时易糊化而需要作包煎处理的中药饮片,如车前子等.所用滤纸的厚度应大于20um,平均过滤率应小于12um,旨在阻拦药材中所含淀粉、果胶等分子量大于5000的成分通过,从而防止药液因糊化导致“溢出”和“焦底”。

使用包装滤纸的不足之处是无法看到包装的中药饮片,不便于验收和养护。

4、无纺布无纺布可用作替代纤维滤纸。

(1)使用无纺布袋的优点:●用在需包煎的药物时能起到有效的过滤作用。

●用后能作降解处理,属环保产品。

(2)使用无纺布袋的不足:●不适合自动和半自动包装使用。

●调剂时要在需包煎的药物中加放无纺布袋,增加了一道调剂操作程序,并易发生因疏忽而漏放的情况。

5、汗衫布传统的28-32支纱的汗衫布包替代纤维滤纸袋,但禁止使用纱布包,因为纱布孔隙较大,不能阻拦无用成分通过。

实施小包装中药饮片利弊论文

实施小包装中药饮片利弊论文

关于实施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利弊摘要:探讨小包装中药饮片在使用中存在的优缺点,改进中药房调配环境,保证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

通过实践与调查,认为中药饮片小包装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现对它的利弊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和讨论。

关键词:中药饮片小包装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23-02《伤寒论》方剂配伍规律告诉我们,在遣药配伍时,方剂中各药之剂量,当重则重,当轻则轻,所谓“用药如用兵”[1],因此,中药量的概念也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就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利与弊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以供参考。

1散装中药分量不均的基本原因1.1配方人员相对不足:天然药物中药的应用的重视和扩大,患者数量的增加和长时间的排队等待,造成中药房工作量加大,难以按等量递减法称量准确配方,由此影响了中药方剂的应用效果。

1.2饮片不规范:饮片大小厚薄不均匀,加上沙石尘土杂质多,抓药掉落药材时有发生。

校对时如发现配错,很难从一大堆药物中全部检出,只能重新调配,造成很大浪费。

否则部分检出,剩余部分残留,也会影响疗效。

1.3处方剂数过多:传统中药处方一般3-5剂,而现在一般是7剂,多则可达30剂,这给分量均匀带来很大难度。

传统处方一般每剂剂量3-9g,而现在处方常用剂量一般都在10g以上,质地疏松的用量更大,如玉米须、广金钱草、茵陈、夏枯草等,用量一般都在30g以上,这也给分量均匀造成一定的难度。

2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势2.1调配灵活,增减方便:小包装中药饮片同时结合了汤剂与散剂的优点,它采取单独包装,患者可以在熬药前根据处方将药物合理搭配,即使出现不良反应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加减。

尤其在病情变化较快时,或者处方中的药物只可暂时使用之际,则更能显示其优点。

而使用中药散装饮片时,如果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不适,只能将原汤药停用,再重新处方配药。

2.2提高调配的准确性:配药时必须严格控制好剂量。

小包装中药饮片

小包装中药饮片

小包装中药饮片概述小包装中药饮片:是指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特制的以全透明聚乙烯塑料或无纺布等作为包装材料的小规格包装的中药饮片。

具有计量准确、杂质少、便于保存等优点。

医院根据临床用药习惯及需求,向生产企业购买各种规格小包装的中药饮片,每种包装重量一般为2克或5克。

中药配方人员再根据临床医生的处方,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进行简便而又快速的配方操作。

小包装中药饮片将逐步取代“手抓戥称”的传统中药配方调剂方式,成为全国三级中医院和部分有规模中医院的首选调剂方式。

此举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保持发挥中医药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优点小包装中药饮片剂量准确、易于复核、效率提高、浪费减少、饮片纯净、有利管理等优势,同时小包装中药饮片扩大了患者的知情权,患者可根据包装上的标识自行核对药品与处方,有利于患者监督调剂质量、了解中草药知识,再者,小包装中药饮片还有利于促进中药饮片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

发展推广2007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2007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7年8月在全国选择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19家中医医院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试点工作。

2008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小包装中药饮片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2008年6月? 国家中医药局召开座谈会推广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陈可冀、路志正、陆广莘等老中医药专家、部分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试点单位和小包装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代表、部分中医医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2008年8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小包装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应用指南》2008年11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在广东召开中药房建设工作座谈会,并举办了第一期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培训班。

136家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单位的主管院长和中药房主任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2008年12月23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全国中药房建设工作座谈会暨第二期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使用培训班在安徽省亳州市召开,175家中医院的350余名代表参加了培训。

中药材饮片实行小包装后的利弊

中药材饮片实行小包装后的利弊

中药材饮片实行小包装后的利弊摘要】中药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疾病的治疗直接相关。

目前,医院药房使用的中药饮片主要分为散装中药饮片、小包装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

传统的中药调配方式存在如称药不准、分配不匀、工作效率低、校对复核难、浪费多、卫生差等弊端。

中药小包装是一种新型的中药包装模式,其具有便利性、安全性、卫生性及标准型,逐渐受到医患双方的欢迎,而且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医院的药房中。

但小包装中药饮片有着规格受限制、饮片质量检查相对困难、成本增加等弊端。

小包装中药饮片是顺应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我们应该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更好地来推广和应用。

本文研究了中药材饮片实行小包装后的利弊后,以探索更合理的中药包装方式,提高医院药学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中药材饮片;小包装;利弊近年来,小包装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的新工艺。

这也是中药制剂方法的技术改造,解决了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上述问题。

中药饮片的小包装一般是按照固定的规格用PVC塑料薄膜包装,而中药配方颗粒通常是按照固定的规格用铝塑复合袋包装。

小包装中药饮片是药房与药厂结合实际用药情况,将中药饮片按照一定的规格进行划分,只需按照既定的规格进行调配,其操作方便、快捷、卫生。

随着这些新中药煎煮块固定包装规格,可以大大提高多个分配的效率。

一、中药材饮片实行小包装的现状为了保证中药饮片质量,提高配药质量,改善配药环境,中药房基本采用中药小包装的方法。

中药生产企业督促企业加强中药煎煮的生产管理,使用标准化的加工工艺和现代化的检测手段,确保中药煎煮的质量。

对于某些对煎煮时间有特殊要求或需要单独煎煮的中药,采用中药配方颗粒简化煎煮过程,以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最大化。

此外,对于一些额外的中药,需要用中药方剂煎出特定剂量的中药或患者,并使用散装中药片剂补充小包装的中药片剂和中药配方颗粒。

在医院的药品推广中,以上中药饮片的组合形式已得到广大患者和群众的充分认可,值得推广[1]。

中药小包装

中药小包装
中药配方颗粒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其后韩国和 我国台湾地区先后使用,并逐渐被国际市场接受。我国从1993 年开始研究开发和生产,名称屡有变化,曾被称为单味中药浓 缩颗粒、颗粒饮片、免煎中药饮片、精制饮片等;直至201年7 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 定》,将其正式命名为“中药配方颗粒”
二 中药小包装饮片的规格
小包装饮片的规格时指每个小包装内含饮片的重量。临床常用 小包装饮片的规格为3g、5g、10g、15g、30g。
为了充分发挥小包装中药饮片的特色与优势,改进中药饮片调 剂方式,制订了小包装色标管理规范,不管什么品种,只要重量一 样,颜色就相同,对中药饮片小包装进行标准化管理。调剂时应 用色标可以达到快速识别的目的,提高调剂速度和准确度。
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与规格
一 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
(1)疗效稳定:中药配方颗粒保持与传统汤药“物质基础和 临床疗效”的一致性。
(2)使用方便:能够代替传统饮片;不需煎煮;体积小,重 量轻,携带方便,利于市场供应的贮存和运输。
(3)便于调配: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称量误差,提高准确 性,确保质量。
(4)便于管理:药名印刷清晰,配方清洁卫生,有利中药 管理。
多,摆放药架
一 小包装配方颗粒的手工调剂技术 (1)调配设施 ① 配方颗粒的斗架与调剂台 ② 分装用盛放器皿
(2)调配步骤
码放分装器皿
发 药
包装
调配配方颗粒
自 查 复核
二 配方颗粒的机械调剂技术 (1)调配设施 ① 配方颗粒药柜 ② 调剂用设备 (2)调剂操作
注意:罂粟壳不得制成小包装中药饮片,在调剂时应当按规定将 其他小包装饮片拆包并与罂粟壳混合后发药。
中药小包装饮片的调剂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剂人员要认真,另一方面复核人员在复核时也要仔细核对包装规格。
中药配方颗粒的调剂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制成的, 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颗粒。使y时,将每个单位药合而 冲之,即冲即服,“以冲代煎”。
中药配方颗粒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其后
我国从 1993 年开始研究开发和生产 , 名称屡有变化 , 曾 精制饮片等;直至201年7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
包数数准。取完)特殊处理饮片的调配:处方中若有需包 煎、先煎、后下、冲服、烊化等的饮片,要用专 用标签的绿色塑料袋包装,没注明:“注意, 内有需先煎、后下、包煎、冲服、洋化的药物。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相应的方法操作。” 以提醒患者注意。 (5)自查: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取一剂药进 行自查,无误后在配药清单上 签字,交复核人 员复核。 (6)复核:复核人员根据处方仔细复核,复 核时要核对药名、剂量,复核完毕在处方复核 处签字。 (7)发药:核对患者姓名、药剂数等,收回 具有医师签章处方,将一份配方清单交予患者, 以便患者自行核对。
二 中药小包装饮片的调剂操作
(1)审核处方:审核处方是否符合调剂要求。
( 2 )准备包装用具:根据处方剂数 , 准备包装
袋。为了方便调配,现在一般将包装袋用订书器链
接并撑开,便于分装。
(3)按顺序取药:根据处方药物的书写顺序取
药,取药时必须关注包装上的标签与内容物是否一
致 , 检查药物有无变质情况 , 看好剂量 , 将每味药的
中药小包装饮片的调剂技术
一 中药小包装饮片的调剂室设施与器具 (1)药柜 调剂室应有与中药饮片处方调剂量相应的药柜, 确保所有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各种规格都能安置。 药柜可以采用药厨、货架多种形式,一组柜常呈 横七竖七或横八竖七排列。
(2)药袋 药袋可用纸袋和塑料袋,用于分剂调配。塑料袋有 白色和绿色,白色用于盛装普通小包装饮片,绿色 用于盛装有特殊处理的小包装饮片。
三 中药小包装饮片的调剂注意事项 (1)药味漏配:调配人员要严格按处方药味调配 ,复核人员在
复核时也要认真核对处方和小包装数量,避免药物漏配。
(2)药味配错:常出现在不同炮制规格的错误 ,如生黄芪10g, 错配成炙黄芪10g;也容易出现在药物名称一字之差的品种 ,如山茱 萸与吴茱萸等。调配时要仔细阅读处方。 (3)剂量错误:调配时饮片小包装的规格拿错了。一方面调 (4)其他可能出现剂数错误,也有可能多剂调配时,其中一剂出 现问题。 调剂工作进行时,必须树立责任感,不得交头接耳聊天,保证全身 心投入,减少和避免出错率的发生。
打 开 设 备 电 源 调 剂 机 调 配 正 常 关 机 流 程
录 入 处 方
封 口
三 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的注意事项 (1)中药调剂设备属于精密设备,禁止野蛮操作。 ( 2 )禁止在设备带电时手动强行拉动或转动药袋 盘承载部。 (3)不允许用干燥消毒柜烘干药袋盘底座 ,可每日 下班后自然风干,不可以将药盘放在窗户附近通风进行 风干。 (4)每调剂完成一个处方要用毛刷清理调剂部 ,禁 止用湿布擦拭。
二 中药配方颗粒的规格 (1)瓶装配方颗粒 生产单位将中药配方颗粒包装于塑料或玻璃瓶内, 调剂时根据医师处方按剂量、用电子天平称取 , 置 混合机混合 , 分装于塑料袋中。此种规格 , 便于码放 和贮存 , 也便于调配不同剂量 , 但调剂时操作比较麻 烦。
(2)袋装配方颗粒 将中药配方颗粒包装于 100g 塑料袋中,使用一体化 分装机,安处方进行调配。 (3)小包装配方颗粒 生产单位将配方颗粒按处方常用剂量分装在小塑料 袋中。此种规格剂量准确,调剂方便,但包装规格 多,摆放药架比较大。
(5)药袋盘承载部应经常清理,无粉尘及颗
粒残留。
(6)消毒药袋盘时要倒置平放,并远离电加
热管;擦净表面水分。 (7)封口机禁止在空闲时长时间加热,做到
人走断电。
(8)禁止用手按压电子天平或摆放重物。
二 中药小包装饮片的规格 小包装饮片的规格时指每个小包装内含饮片的 重量。临床常用小包装饮片的规格为3g、5g、 10g、15g、30g。 为了充分发挥小包装中药饮片的特色与优势, 改进中药饮片调剂方式,制订了小包装色标管 理规范,不管什么品种,只要重量一样,颜色就相 同,对中药饮片小包装进行标准化管理。调剂 时应用色标可以达到快速识别的目的,提高调 剂速度和准确度。 注意:罂粟壳不得制成小包装中药饮片,在调剂 时应当按规定将其他小包装饮片拆包并与罂粟 壳混合后发药。
大 包 装
小 包 装
中药配方颗粒的调配技术
一 小包装配方颗粒的手工调剂技术 (1)调配设施 ① 配方颗粒的斗架与调剂台 ② 分装用盛放器皿 (2)调配步骤
码放分装器皿 调配配方颗粒 自 查 包 装 复 核


二 配方颗粒的机械调剂技术 (1)调配设施 ① 配方颗粒药柜 ② 调剂用设备 (2)调剂操作
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 技术
中药小包装饮片是指中药饮片企业特制的 以全透明聚乙烯塑料或无纺布等作为材料 的小规格包装的中药饮片。
中药小包装饮片的特点与规格
一 中药小包装饮片的特点 (1)保持传统特色 (2)保证配方准确 (3)简化调剂操作 (4)便于贮存,保证饮片的质量 (5)便于质量监督,提高透明度 (6)减少浪费,便于管理
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先后使用,并逐渐被国际市场接受。
被称为单味中药浓缩颗粒、颗粒饮片、免煎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将其正式命名为“中
药配方颗粒”
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与规格
一 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 (1)疗效稳定:中药配方颗粒保持与传统汤 药“物质基础和临床疗效”的一致性。 (2)使用方便:能够代替传统饮片;不需煎煮; 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利于市场供 应的贮存和运输。 (3)便于调配: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称量误 差,提高准确性,确保质量。 (4)便于管理:药名印刷清晰,配方清洁卫 生,有利中药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