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ppt课件

1
小组 成员
A B
C D
E F
2
目录
1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定义 衡量社会制度优越性的标准
2 社会主义优越性表现
3
案例分析 总结
3
什么是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资本属于个人所有的经济制 度,要求不同资本对不同资源发挥的各 自作用和价值来推动社会发展。私有制 是资本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
4
什么是社会主义
20
案例分析:占领华尔街运动
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 纽约曼哈顿,试图占领华尔街。
示威组织者称,他们的意图是要反对美国政 治的权钱交易、两党政争以及社会不公正。 10月8日,“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呈现升 级趋势,千余名示威者在首都华盛顿游行, 后来已逐渐成为席卷全美的群众性社会运动。 后来警方进行清场,事件演变为流血冲突。
• 一项综合了教育、民生(人均寿命期待)和人均收入的数据 (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人类发展指数)显示, 2013年,中国HDI为0.699,在186个世界排名101,而印度HDI 为0.554,排名为136。
• /question/20992832
6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 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私 人手里,生产的目的是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社 会生产越是发展,越是给资本家带来大量利润;而 虽工人生活水平提高,却大大落后于生产和社会财 富增长的程度。
22
贫富悬殊
案例分析:占领华尔街运动
自华尔未平息。
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持续疲软,贫困人口大量增加。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 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贫困率为15.1%,贫困人口达到4620万人,为52年来最高。与 此同时,社会财富高度向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少数富有的美国人集中。有数据显示,最富 有的5%美国人拥有全国72%的财富。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必然导致社会矛盾深化
小组 成员
A B
C D
E F
2
目录
1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定义 衡量社会制度优越性的标准
2 社会主义优越性表现
3
案例分析 总结
3
什么是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资本属于个人所有的经济制 度,要求不同资本对不同资源发挥的各 自作用和价值来推动社会发展。私有制 是资本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
4
什么是社会主义
20
案例分析:占领华尔街运动
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 纽约曼哈顿,试图占领华尔街。
示威组织者称,他们的意图是要反对美国政 治的权钱交易、两党政争以及社会不公正。 10月8日,“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呈现升 级趋势,千余名示威者在首都华盛顿游行, 后来已逐渐成为席卷全美的群众性社会运动。 后来警方进行清场,事件演变为流血冲突。
• 一项综合了教育、民生(人均寿命期待)和人均收入的数据 (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人类发展指数)显示, 2013年,中国HDI为0.699,在186个世界排名101,而印度HDI 为0.554,排名为136。
• /question/20992832
6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 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私 人手里,生产的目的是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社 会生产越是发展,越是给资本家带来大量利润;而 虽工人生活水平提高,却大大落后于生产和社会财 富增长的程度。
22
贫富悬殊
案例分析:占领华尔街运动
自华尔未平息。
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美国经济持续疲软,贫困人口大量增加。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 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贫困率为15.1%,贫困人口达到4620万人,为52年来最高。与 此同时,社会财富高度向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少数富有的美国人集中。有数据显示,最富 有的5%美国人拥有全国72%的财富。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必然导致社会矛盾深化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精品课件

议题研析微课堂
【观点辨析】 有同学认为我国的基本国情未变,因此,我国新时代的 社会主要矛盾也未变。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议题研析微课堂
提示:我国现在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 情也未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我国 现阶段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 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议题研析微课堂
【情境在线】 请你说出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
议题研析微课堂
提示:
时间
历史事件
社会性质变化
1842年
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成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 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思维·建模】
议题研析微课堂
议题研析微课堂
【解析】选D。本题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实行了公私合营。因此,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已不能继 续经营,但可以以入股的方式获得部分收益,D正确,A、 B错误;C中的“没收”说法错误。
议题研析微课堂
【素养·提能】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
议题研析微课堂
【思考小测】 请你填充下列历史事件中改造的对象: A.农业合作社(对农业改造) 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手工业改造) C.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议题研析微课堂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的必然: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 的_主__导__性__因素。 (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_社__会__主__义__改造。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

03
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和影响
社会主义制度对世界的影响
01
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
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解放和进步提供了重要借鉴。
02
促进国际共产主义合作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各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团结合作,推
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符合 中国国情,满足了人民对于公正、平等和繁荣的追求。
不断完善和发展
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需在实践中 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和人民需求。
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持续改革和创新
为了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 优越性,必须持续推进改革和创 新,不断优化和完善各项制度和
社会不公
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僵化,创新意识不强 。
思想观念束缚
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城乡、 地区发展不平衡。
政治体制僵化
政治体制缺乏活力,官僚主义严重,民主法 制不健全。
应对挑战和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01
02
03
04
改革经济体制
逐步放开计划经济体制,引入 市场机制,增强企业自主权和
灵活性。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空想社会主义的提出
16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设想建立理 想的社会制度,强调公有制和集体劳动。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 主义,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社会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实践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7年,苏联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第六章美国社会保障制度ppt课件

《社会保障法》主要内容:
3、影响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三)全面推进时期
1、杜鲁门总统—“公平施政”纲领 1949年提出 内容:
保障民权、扩大公房建设规模、建立失业津贴制度和 农业 补贴制度、建立“国民医疗保险”方案等。 结果: 2、肯尼迪总统—新边疆计划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自由发言
我印象中的美国社保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美国历届总统
党派 民主党 民主党 共和党 民主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第一节 历史追溯
一、社会保障的立法发展:四次立法高潮 第一次:1935、8、14,颁布《社会保障法》; 第二次:20世纪40年代: 1946、2、20《就业法》 1950、8、28《社会保障法修正案》 第三次:20世纪60年代: 1963年《行政资助法》 1964年《经济危机法》 1965年《高等教育法〉 第四次:20世纪70~80年代: 1970年《城市交通法》 1973年《健康组织维持法〉 1981年《格拉姆—拉塔2号法案〉和《综合预算调整法案》
克林顿政府改革 —总结
指导思想
国家干预前提下的自由竞争 在联邦政府主导下兼顾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作用
3、影响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三)全面推进时期
1、杜鲁门总统—“公平施政”纲领 1949年提出 内容:
保障民权、扩大公房建设规模、建立失业津贴制度和 农业 补贴制度、建立“国民医疗保险”方案等。 结果: 2、肯尼迪总统—新边疆计划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自由发言
我印象中的美国社保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美国历届总统
党派 民主党 民主党 共和党 民主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第一节 历史追溯
一、社会保障的立法发展:四次立法高潮 第一次:1935、8、14,颁布《社会保障法》; 第二次:20世纪40年代: 1946、2、20《就业法》 1950、8、28《社会保障法修正案》 第三次:20世纪60年代: 1963年《行政资助法》 1964年《经济危机法》 1965年《高等教育法〉 第四次:20世纪70~80年代: 1970年《城市交通法》 1973年《健康组织维持法〉 1981年《格拉姆—拉塔2号法案〉和《综合预算调整法案》
克林顿政府改革 —总结
指导思想
国家干预前提下的自由竞争 在联邦政府主导下兼顾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作用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ppt课件

Page 7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对 它进行适当的限制,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引上了初级形式的国 家资本主义的道路。1952年,私营工业产值的56%,已属于 加工、订货、统购、包销部分。私营经济中不利于国计民生 的部分被削弱以至淘汰。私营经济在数量上是明显上升的, 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下降了。
全面繁荣 受尊重、重视
20
(4)社会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根本变化
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 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逐渐消灭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 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6年,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 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Page 21
社会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
社会阶级关系
资本家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民族资产阶级被消灭
无产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 包括各革命阶 级在内的人民 民主专政
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包括广大 社会主义劳动者 和拥护社会主义 的爱国者的人民 民主专政
Page 22
Page 23
实践证明,一方面,中国可以在没有实现工业 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 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中国的社 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或者叫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经过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是不可能超越这个阶段的。
1、统一大陆 2、社会经济秩序的整顿与恢复 3、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清除旧社会遗 毒的斗争 4、工商业的调整 “三反”、“五反”运 动
Page 5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对 它进行适当的限制,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引上了初级形式的国 家资本主义的道路。1952年,私营工业产值的56%,已属于 加工、订货、统购、包销部分。私营经济中不利于国计民生 的部分被削弱以至淘汰。私营经济在数量上是明显上升的, 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下降了。
全面繁荣 受尊重、重视
20
(4)社会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根本变化
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 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逐渐消灭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 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6年,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 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Page 21
社会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
社会阶级关系
资本家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民族资产阶级被消灭
无产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 包括各革命阶 级在内的人民 民主专政
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包括广大 社会主义劳动者 和拥护社会主义 的爱国者的人民 民主专政
Page 22
Page 23
实践证明,一方面,中国可以在没有实现工业 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 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中国的社 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或者叫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经过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是不可能超越这个阶段的。
1、统一大陆 2、社会经济秩序的整顿与恢复 3、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清除旧社会遗 毒的斗争 4、工商业的调整 “三反”、“五反”运 动
Page 5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共32张ppt)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亿人口,人均口粮200公斤/年;工业基础几乎为0;外汇储备为0; 产业工人1000万,合格工程师仅有4万人;全国80%的人口为文盲,每年培养的小学生 只有67万;……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极其落后,不具备进入社会主义的条件; 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材料四:1950年中国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苏联为中国提供了经济、技术、人 才多方面的援助。1949-1960年,苏联派往中国的 专家约18000人,向中国提供了约600吨科学文献 和技术资料。
➢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 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 新形势,迫切需要组 织起来,为社会主义 改造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成就
➢ 工业建设: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 农业建设: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 基础社施: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 教育科技: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
➢ 国家积累了利用、限 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 的经验,不同程度地 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 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 主义改造积累了重要 经验
材料三: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无偿 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分散脆弱 的农业个体经济经营规模十分狭小,生产工具严 重不足,国家开始引导、动员农民发展互助合作 运动。
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 速发展,逐步成为社 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 了经济条件
材料二:新中国之初,民族资产阶级有为新中国 建设服务的意愿,政府根据公私兼顾的原则,合 理调整工商业。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 代销等方式,使私营工商业摆脱销路呆滞、生产 萎缩的困境。并开展"三反”五反”运动,限制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消极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极其落后,不具备进入社会主义的条件; 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材料四:1950年中国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苏联为中国提供了经济、技术、人 才多方面的援助。1949-1960年,苏联派往中国的 专家约18000人,向中国提供了约600吨科学文献 和技术资料。
➢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 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 新形势,迫切需要组 织起来,为社会主义 改造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成就
➢ 工业建设: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 农业建设: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 基础社施: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 教育科技: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
➢ 国家积累了利用、限 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 的经验,不同程度地 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 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 主义改造积累了重要 经验
材料三: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无偿 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分散脆弱 的农业个体经济经营规模十分狭小,生产工具严 重不足,国家开始引导、动员农民发展互助合作 运动。
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 速发展,逐步成为社 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 了经济条件
材料二:新中国之初,民族资产阶级有为新中国 建设服务的意愿,政府根据公私兼顾的原则,合 理调整工商业。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 代销等方式,使私营工商业摆脱销路呆滞、生产 萎缩的困境。并开展"三反”五反”运动,限制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消极作用。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三版)课件第十章 社会制度与社会政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制度
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3、制度约束的集体性 • 社会制度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人类共同活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立制度,
既不是个人行为,也不是专门针对某个人。作为引 导和影响人们行为选择的制度,其目的主要是限制集 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 制度约束的集体性还表现为:制度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和制约,通 常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
二、社会制度的类型 1、文化、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 从人类活动领域来分,或者是从制度的内容结构来分,社会制度可分 为:(1)文化制度;(2)政治制度; (3)经济制度;(4)法律制度。 吉登斯从制度结构的角度也将制度分为四种类型:符号秩序/话语形态、政 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 在他看来,制度结构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内容:一 是表意结构 (S);二是支配结构 (D);三是合法化结 构 (L)。
好,即较多人认同的某种价值和规则。 • 尽管不同社会或群体的制度会有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如在宏观制度或体 制上,其性质是相同的,但
具体到各个社会的制度内容,仍然会有各自的制度特点。 • 制度的特殊性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的特 殊性,才使得世界的多样性
得以存在和维续。社会制度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 成果,制度的特殊性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02
社会制度的类型及功能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类型及功能
一、社会制度的层次 • 社会制度系统是由三个层次的制度组成的: ✓ 第一,一个社会的基本社会制度,如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等,或者像母
权制、父权制等。 ✓ 第二,一个社会相对稳定的、正式的、成文的具体制度,如法律、政策、规 章制度等。 ✓ 第三,一个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不成文的、非正式的制度,如习俗、惯例、道 德等。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教材课件PPT

最重要贡献 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__工__业__国__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 矛盾,是人民对于__经__济__文__化__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 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集中力量发展 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主要任务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提示:√
13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议题一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1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 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 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14
基础·自主学习
2. 生产资料私有制 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社 会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 生产资料私有制简称“私有制”。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的形式。人类社会迄今的 私有制形式,有奴隶主所有制、封建主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等四 种。 提示:×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 社会主义的转变。
2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 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
3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1)时间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__社__会__主__义__改__造___基本完成。 (2)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__工__业__化__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_会__主__义__改__造____。这一 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_化__三__改_____”。 (3)历史必然性 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_主__导__性__因素。 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 步的__社__会__主__义__改__造___。 三是__个__体__农__业___经济难以适应国家__工__业__化__建__设___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 社会主义阵营 的转变。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__工__业__国__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 矛盾,是人民对于__经__济__文__化__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 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集中力量发展 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主要任务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提示:√
13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议题一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1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 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 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14
基础·自主学习
2. 生产资料私有制 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社 会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 生产资料私有制简称“私有制”。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的形式。人类社会迄今的 私有制形式,有奴隶主所有制、封建主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等四 种。 提示:×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 社会主义的转变。
2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 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
3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1)时间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__社__会__主__义__改__造___基本完成。 (2)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__工__业__化__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_会__主__义__改__造____。这一 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_化__三__改_____”。 (3)历史必然性 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_主__导__性__因素。 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 步的__社__会__主__义__改__造___。 三是__个__体__农__业___经济难以适应国家__工__业__化__建__设___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 社会主义阵营 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