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猪实用技术
猪的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猪的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猪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养殖动物之一,是人类的重要食品来源。
猪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是养殖户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下面将分别介绍。
1. 圈舍选择
猪舍应选在中等高度、背风面的地方。
圈舍分为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和育肥舍,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圈舍。
2. 饲料选择
成年猪每天需要1000克左右的饲料,幼猪每天需要约300克的饲料。
饲料应该均衡、有营养、易于消化吸收。
3. 疾病预防
定期注射疫苗可帮助预防多种疾病。
另外,做好环境卫生,保持圈舍干燥卫生,也能预防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4. 养殖管理
养殖管理包括定时清理圈舍、妥善处理粪便、饲料供应、体检等。
特别是对于妊娠猪和幼猪,需要更为严格的管理。
1. 猪瘟
猪瘟是病死率很高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高烧、呕吐和腹泻。
预防猪瘟的最好方法是注射疫苗并隔离病猪。
2. 瘤胃酸中毒
瘤胃酸中毒是由瘤胃内的细菌分解饲料而产生的强酸所致。
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便秘、消瘦等,预防方法是督促猪不要过度进食。
3. 肺炎
肺炎是猪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由病毒和细菌引起。
主要症状是呼吸急促、咳嗽、鼻子流涕等。
预防方法是为幼猪注射相应的疫苗。
4. 猪霍乱
猪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主要症状是严重的腹泻和呕吐。
预防方法是保持圈舍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总之,养殖户在养殖猪时要注意猪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保持圈舍的卫生和饲料的质量不仅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还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益。
农村高效养猪方案

农村高效养猪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农村生活。
养猪是农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养猪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如何让猪健康成长、减少损失,成为了农村养猪人的关注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高效养猪的方案。
一、科学合理的饲养1.饲料配比合理配制饲料,直接关系到养猪的成败。
配料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让猪只吃单一的食物,而是应该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适当地更改饲料的配比。
例如,生长期的饲料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而成熟期的饲料则应该加入适量的纤维素等。
2.饮水要素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足够的饲料,还需要足够的饮水。
因此,饮水设施的建设很关键,应该保证每个猪可以随时饮水。
而且,饮水器的位置应该放在一个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免污染。
3.安全卫生在饲养猪的过程中,疾病防治和卫生清洁是非常关键的。
每个猪舍都应该经常消毒、清洁,避免疾病的传播。
并且,每批猪应做好检疫,必要时做好疫苗注射等,以减少养猪的损失。
二、合理饲料价值的利用1.废弃物利用在猪圈周围的废弃物,例如菜叶子、稻草等,都可以利用起来做成饲料,降低成本。
例如,将菜叶子、稻草投进猪圈中,让猪自由采食。
2.保证补充营养在饲料中应当适当加入矿物质、维生素,以增进猪的健康。
同时,自制饲料,则可以选择一些廉价且营养丰富的食材,如豆饼、骨粉等。
三、生长周期掌控生长周期是一个决定猪肉质量、出肉率的关键时间段。
在这段时间内,农民可以采取措施促进生长。
具体做法如下:1.合理疫苗注射生长期的猪辗转多种环境下,影响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因此,给小猪注射疫苗,增强免疫力,防止病死率的增加,同时增加养猪人的收益。
2.合理施肥生长期需要丰富的营养,因此,给出适量的饲料,同时施肥可以促进生长。
3.做好检查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检查猪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四、猪舍建设猪舍因关系到猪的生存环境,做好猪舍建设是高效养猪的关键。
下面是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1.猪舍空间猪舍空间要宽广、通风良好,这样通风性好的猪舍可以减轻猪的压力感,促进生长。
养猪的相关的技术

养猪的相关的技术
养猪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需要掌握相关的技术。
以下是与养猪相关的几项技术:
1. 饲料技术:饲料是猪的主要食物,需要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方和喂养方式来确保猪的健康和生长。
常见的饲料包括粮食、饲料添加剂、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2. 健康管理技术:猪容易感染各种疾病,需要加强健康管理,包括疫苗接种、消毒、检疫和治疗等。
3. 繁殖技术:繁殖是养猪产业的重要环节,需要掌握猪的生理特点和繁殖方法,如人工授精、自然交配和移植等。
4. 环境控制技术:猪需要适宜的生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的控制,以及舒适的栏舍和铺垫。
以上是养猪的几项关键技术,适当的应用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 1 -。
养猪技术小妙招

12.掌握信息
收集和掌握养猪的各项信息,经过分析、研究,确定养 猪的规模、方向、饲料种类、出栏体重等。
13.适时出拦
据资料报道,肉猪从70千克长到100千克时,瘦肉率降低 6.6%,肥肉率增加9.6%;从100千克长到200千克时,日增重 逐渐下降;体重200千克~250千克时,平均日增重下降到不 及体重90千克~100千克时的一半。但体重从20千克~250 千克整个饲养期内,日饲料量一直不见下降。因此,肉猪 养到90千克时屠宰为最佳。
.
希望以上几点养猪技术小妙招能够帮到广大养殖户,减 少养猪中遇到的困难。
.
.
6.保暖
旧式猪栏四面通风,冬天肉猪吃不好、睡不好,直接影 响日增重。当猪舍的温度降到4~6以下时,其增重速度下 降5%。新式猪舍冬暖夏凉,有利于猪的吃食、休息、增重, 还能节省饲料5%以上。冬季应采用塑料暖棚饲养,垫厚草。 当气温为3℃时,铺草比不铺萆的日增重多90克,每增重1 千克可节省饲料0.6千克。猪舍要向阳,空气流通,卫生干 燥。
.
2.喂配合饲料
根据肉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配成1号料(猪体重20千 克~40千克),2号料(猪体重40千克~60千克),3号料(猪体重60 千克~90千克),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6%、14%、12%。其配方如下。 1号料:大麦22%,玉米49%,麸皮5%,进口鱼粉7%,豆饼10%,槐叶 粉5%,骨粉7.5%,食盐0.5%,硫酸亚铁100克/吨,硫酸铜50克/吨,硫 酸锌100克/吨,多种维生素100克/吨。2号料:大麦22.5%,玉米54%, 麸皮5%,进口鱼粉5%,豆饼7%,槐叶粉5%,骨粉1%,食盐0.5%, 硫酸亚铁100克/吨,硫酸铜50克/吨,硫酸锌100克/吨,多种维生素100 克/吨。3号料:大麦39.5%,玉米44.5%,麸皮5%,进口鱼粉2%,豆饼 3%,槐叶粉5%,骨粉0.5%,食盐0.5%,硫酸亚铁100克/吨、硫酸铜50 克/吨、硫酸锌100克/吨。用这3种配方的饲料喂猪,在体重20千克~90 千克阶段,猪饲养期83天,日增重为838克,料肉比为2.89∶1,肉猪 日龄为138天。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生猪饲养是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也是养殖户们获得收入的重要来源。
以下是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一、场地选择与准备1.选择离生猪饲养场较远的农田,以便充分利用农田的光照和自然草料。
2.选择较平坦的地势,以方便猪圈建设和管理。
3.场地要有充足的水源,以便供给猪的饮水和清洗猪圈。
4.场地内禁止有毒草料和有害植物的生长,以保证猪的健康。
二、猪圈建设1.猪圈的建设要符合规范,在保证猪的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可灵活采用自建或购买现成的猪圈设备。
2.猪圈要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猪粪和排泄物,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3.保持猪圈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气味过于浓厚和空气污染。
三、良好的饲料管理1.采用科学配方的饲料,使猪获得全面的营养。
2.定时定量喂养,养成猪的规律饮食习惯。
3.饲养期间要注意补给水分,保证猪的饮水需求。
四、疾病防控1.定期给猪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猪流感和其他疾病。
2.注意猪的个体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生病的猪。
3.定期清洗和消毒猪圈,防止猪圈成为病菌滋生的场所。
五、生猪管理1.对猪进行适当的分群饲养,根据猪的年龄和体型进行分类管理。
2.养殖户要进行日常观察,了解猪的饮食和活动情况。
3.及时调整饲养方式和饲养量,根据猪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六、猪只选育1.选择品质优良的种猪,基因优良的种猪可以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2.定期更换种猪,避免亲缘关系过于密切导致的遗传缺陷。
七、环境改善1.在饲养场内种植适合猪的草料,以提供更多的自然粮食。
2.合理利用有机肥料,改善猪圈周围的土壤环境。
3.注重猪圈周围绿化环境,提供猪的休息和活动场所。
八、经济效益分析1.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猪的饲养规模和产量。
2.根据饲料成本、兽医费用和人工费用,对投资和回报进行评估。
3.根据生猪价格的波动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猪的饲养数量和销售策略。
生猪饲养的技术要点包括场地选择与准备、猪圈建设、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生猪管理、猪只选育、环境改善和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
养猪技术大全

养猪技术大全养猪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作。
以下是一些关于养猪的技术和建议。
1.选择适合养猪的场地选择适合养猪的场地非常重要。
场地应该远离城市和居民区,以避免噪音和气味污染。
场地应该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避免水浸泡在猪圈中。
此外,场地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以便猪能够活动自如。
2.选择适合养猪的品种选择适合养猪的品种也非常重要。
一些品种比其他品种更适合养殖。
例如,某些品种更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而且更耐病。
此外,一些品种也更适合生产肉类或猪肝等产品。
3.提供适当的饲料和水提供适当的饲料和水对于猪的健康和生长非常重要。
猪需要适当的营养来保持健康和生长。
应该为猪提供充足的水和多样化的饲料,包括谷物、蔬菜、水果等。
4.给猪提供适当的住所给猪提供适当的住所也非常重要。
猪需要一个干燥、舒适、清洁的环境来生活。
猪圈应该定期清洁和消毒,以保持卫生。
此外,猪圈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以便猪能够活动自如。
5.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也非常重要。
猪可能会患上各种疾病,如猪瘟、口蹄疫等。
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可以及早发现疾病,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6.控制猪的数量控制猪的数量也非常重要。
过多的猪会导致猪圈过度拥挤,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此外,过多的猪也会导致饲料和水的浪费。
因此,应该根据场地和饲料等资源的情况,控制猪的数量。
总之,养猪需要技巧和经验。
选择适合养猪的场地和品种,提供适当的饲料和水,给猪提供适当的住所,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控制猪的数量,这些都是养猪的重要技术和建议。
第一章猪的营养与饲料第一节猪的营养需要猪的营养需要包括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这些营养物质对于猪的生长和健康都非常重要。
第二节猪常用饲料常用的猪饲料包括青饲料、青贮饲料、粗饲料、能量饲料、粗蛋白补充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饲料。
这些饲料可以满足猪的各种营养需求。
第三节日粮配制技术日粮配制技术包括配制原则、猪饲养标准、配制方法和典型日粮配方。
农村实用养猪技术

(4)适时配种:母猪一般在发情后 24 ~ 36 小时排卵,排卵持续时间一般为
-3-
10 ~ 15 小时,卵子从卵巢排出运行至输 卵管峡部以前的时间是 8 ~ 10 小时,这 也是卵子在输卵管内保持受精能力的时 间。公猪交配排出的精子,在母猪生殖 道内需经 2 ~ 3 小时游动才能到达输卵 管,精子在母猪生殖内一般存活 10 ~ 20 小时,据此推算,配种的适宜时间是在 母猪排卵前 2 ~ 3 小时,即在发情开始 后的 21 ~ 34 小时。
2、抓开食,过好初料关。 哺乳仔猪体重的迅速增长,对营养物 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母猪的泌乳量在 分娩后第 3 周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不能满足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因此, 应于 7 日龄开始训练仔猪认料,可在初 饲间撒放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香甜、 酥脆的饲料诱其采食或人工强制采食, 也可采用食阶段,应
2、妊娠期的饲养 (1)妊娠诊断 早 期 诊 断: 观 察 母 猪 外 部 形 态 的 变 化:如毛色有光泽、眼睛有神、发亮、 阴户下联合的裂缝向上收缩形成一条线, 即表示已受孕。碘化法:取母猪尿 10ml 放入试管,用比重计测定其比重(应在 1.0 ~ 1.025),过浓加水稀释,然后滴 入碘酒在酒精灯上加热,尿液由上到下 出现红色即表示受孕。
-4-
中期诊断:母猪配种后 18 ~ 23 天不 再发情,食欲剧增,乳头的附着部分呈 现黑紫色晕轮,乳头的排列状态向外张 开,乳腺隆起,表示已受孕。
后期诊断:妊娠 70 天后能触摸到胎 动,80 天后母猪侧卧时可看到触打母猪 腹壁的胎动,腹围显著增大,乳头变粗, 乳房隆起。
(2)保胎 无论是精饲料还是粗饲料,都要保证 其品质优良,不喂发霉、腐败、变质、 冰冻或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 适时调整精粗饲料比例和体积,使妊娠 母猪不感到饥饿,又不感到压迫胎儿。 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防寒,严禁鞭 打,防止拥护和惊吓,后期应单圈饲养, 产前应停止运动。 3、哺乳期饲养 母猪产后体弱,代谢机能较差,产后
家猪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

家猪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家猪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畜牧业生产物种之一,具有耐饥耐寒、生长快、产仔多等特点,因而成为很多家庭和农村的养殖动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家猪养殖的技术和常见的病害防治方法。
1. 来源选择选择优质繁殖种猪进行养殖,繁殖效果更好。
优质繁殖种猪具有生长快、生育率高、繁殖力强等特点,能够提高养殖效益。
2. 圈舍要求家猪需要平整、干燥、通风良好且无阴湿、没有积水的圈舍。
圈舍应防止阳光直射,但也不能缺少阳光,光线不足会使猪体质差,易于得病。
圈舍环境的卫生和干净对于家猪的生产效果至关重要。
3. 饲料搭配家猪需要多种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充足的饲料营养有利于猪的生产效益,应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给予适宜饲料。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防潮防虫,不要让饲料发霉。
4. 清洁卫生家猪需要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包括定期更换饮用水和饲料,清洗猪圈和卫生间的排泄物,以及日常的体检和护理等。
二、常见病害防治方法1. 猪霍乱猪霍乱是一种细菌感染病,常见于幼猪阶段,表现为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加强环境卫生、消毒、保持猪舍的通风和干燥、辅以适量的药物治疗。
2. 猪瘟猪瘟是病毒性疾病,按传染性分为高、中、低三种,症状包括发热、呼吸困难、皮肤发红、腹泻、脱水等。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检疫、强化环境卫生、隔离疫区、加强疫苗接种等。
3. 圆环虫病圆环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寄生虫病,主要危害猪的消化系统,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和定期驱虫。
此外,科学饲养和合理营养搭配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4. 猪痢疾猪痢疾是由肠炎弧菌引起的病毒性疾病,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
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喂养适宜的饲料等。
5. 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一种由蓝耳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是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
防治方法包括强化环境卫生、严密隔离和消毒措施、加强疫苗接种等。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家猪养殖技术和及时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护家猪健康十分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丰一号青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三野村主任钱后红青丰一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一代青菜新品种,现已广泛地推广种植。
青丰一号叶片椭圆形,叶面平滑,叶色鲜浅绿,柄色白微带淡绿,束腰较好,菜头大,株高24.5厘米,开展度34.7厘米×33.9厘米,成株单株重达0.41公斤。
生长速度快,耐热耐湿,抗病毒病和霜霉病,叶柄肥厚,口感细嫩,纤维少,品质好。
4~11月均可播种,适宜作成株菜和小青菜栽培。
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主要如下。
一、秋季成株菜露地栽培1、播种育苗秋季是青菜的主要生产季节,一般进行育苗移栽,采收成株,长江流域一般9月播种,为延长供应期,可以分期分批播种定植。
苗床宜选择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保水保肥性较好,排水性好的沙质壤土。
前茬收获后要及时清洁田园,深耕晒垡,一般每亩施入粪肥2000公斤作基肥。
播种应掌握匀播和适当稀播。
密播易引起徒长,提早拔节,影响秧苗质量。
秋季气温适宜,每亩苗床播种量为0.5~1.0公斤,育苗系数(大田定植面积与苗床面积比值)可达8~10。
一般播种后2~3天即可出苗,苗期的水肥管理要根据土壤肥力、苗情及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并注意轻浇勤浇,保持土壤湿润,要注意苗期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尤其是蚜虫的防治工作。
秋季苗期一般为15~20天左右。
2、适度密植栽种前先深翻土地20~25厘米深,并进行充分的晒垡,定植前1周每亩施入粪肥3500公斤作基肥。
青丰一号适当密植不但可以增加单产,而且品质柔嫩,一般定植行株距为30厘米×20厘米,每亩种植10000株左右。
定植深度应根据气候、土质情况而定,早秋宜浅栽,以防烂心,寒露以后可栽深些,可防寒,土质疏松的可稍栽深些,而黏重土壤应该栽浅些。
3、田间管理青丰一号根系多分布在土壤表层6~15厘米范围内,根系分布浅,对肥水要求严格,多次追施速效氮肥是加速生长、保证优质丰产的重要条件。
定植时应在早晨或傍晚连续浇水2~4天,促进幼苗发根与活棵。
定植4天后到采收前10天,每亩应用速效氮肥10~20公斤,浓度从低到高每隔7~10天左右施1次肥。
一般干旱闷热天气,在早晨或傍晚配合浇水进行浇施,浓度低些;天气冷凉湿润可采用行间条施,浓度增大,施肥次数减少。
4、病虫害防治秋季青丰一号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夜蛾类等。
蚜虫可用10%一遍净或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菜青虫、小菜蛾、夜蛾类可在发生初期用50%抑太保2000倍液,或2.5%菜喜1000倍液喷雾,或48%乐斯本1000天气1500倍喷液,或5%锐劲特1500倍液喷雾。
青丰一号病害主要是病毒病、霜霉病等。
病毒病主要通过灭蚜来防治,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500倍液或72%克露700倍液喷雾。
除化学防治外,对病虫害的防治还应与以下栽培措施结合:加强水、肥管理,培育壮苗,实行轮作、深耕晒垡,做好田园清洁工作等。
5、适时采收当青丰一号外叶开始变淡发黄,内层叶片转向闭合生长,心叶伸长与外叶相平时,植株即已充分长大。
采收时间应根据当地消费习惯、市场价格等决定,因采收时间、栽培技术不同,青丰一号产量会有很大差别,一般成株亩产量4500公斤左右。
二、春夏作小青菜栽培1、春季大棚内保温栽培青丰一号大棚内作小青菜栽培,可从3月初开始播种,一般进行直播,选择冷尾暖头播种,保持棚内温度在8℃以上,防止出现起节苗,甚至抽薹开花,影响质量和产量。
2、夏季遮阳网防高温栽培夏季高温暴雨是7、8月份青菜高产稳产的主要威胁。
遮阳网具有防止强光照,防止高温热害,防暴雨冲击等作用,在阴雨天、日最高气温低于30℃时不宜再盖,否则不利菜苗健壮生长。
夏季青丰一号的栽培应选择地势较高、能排能灌的地块。
墒情不好时应当先浇底水后播种,一般进行直播。
夏季土壤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浇水施肥应当注意勤浇轻浇,最好在清晨和傍晚进行。
另外应当注意及时间苗,1~2片真叶时,苗距1.5~3.3厘米,3~4片真叶时,苗距5~6厘米。
用化学农药防止必须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3、夏季防虫网防虫栽培夏季采用防虫网覆盖可以有效防虫,对减轻病毒病,缓和暴雨和强风影响也有一定作用,在夏季及早秋高温季节的青丰一号生产中应用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的减轻夏季青菜中的农药污染。
防虫网一般采用大、中棚进行覆盖,防虫网遮光不多,必须全期覆盖,并注意两边用土压紧,网上用网线压紧,不给害虫入侵的机会,才能有满意的防虫效果。
一般以22日银灰网覆盖效果较好。
防虫网覆盖前及早整地晒垡,清理田园和除虫,做好抗旱排涝等工作。
在播种前1周应覆盖完毕。
防虫网的透水透气性较差,往往造成内部湿度大,因此生产上要适当通风,降低湿度,雨后及时排水以及不能一次浇水太多或者漫灌。
农村养猪实用技术三野村支部书记丁加平养猪业是我市农村的一项主要产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养殖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途径。
同时,又是不断充实城乡人民菜篮子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在养猪业中推广良种、良料、良法,普及科学养猪知识,提高肉猪出栏率、瘦肉率、商品率和饲料利用率,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和今后发展养猪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重点介绍农村养猪的一些实用技术,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猪的品种选择猪的品种直接影响到养猪经济效益,在同等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品种不同,所获得的效益也不相同。
我市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引进国外的中约克﹑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等优良品种与本地品种母猪进行二元杂交,所产仔猪供育肥出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市场需求的是瘦肉率高﹑含脂量低的肉类食品,因此,为适应市场需求,我们现在又大力推广“(大×本)×长”内三元杂交组合和“(大×长)×杜”外三元杂交组合,所生产出的商品猪瘦肉率可达到60%左右,料肉比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仔猪杂种优势的强弱也受杂交亲本的纯度、血缘关系、地域远近等因素的影响,故养殖户在购买仔猪时一定要选择符合杂交猪特征、健康无病、生长正常的仔猪进行饲养。
二、科学引种1、科学地确定引进什么品种,要考虑到品种的适应性、经济价值、市场行情等。
2、科学地确定引种地点,要考虑到品种质量、运输成本、有无疫情等。
3、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引种。
4、所引的种猪一定要在起运前一个月打好各种防疫针。
5、选择技术过硬的驾驶员,运输工具性能要良好,途中避免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6、运输工具在装前卸后要认真消毒。
7、要办理好各种有关手续。
大批引种的单位和个人,引种前要报当地畜牧部门批准,起运前要办好运输检疫证明、运输工具消毒证明,购货发票、有关收据等,种猪还需要场里出具《合格证》并附上相应系谱。
8、起运前要认真检查所引品种的特征和健康性。
9、途中要注意保温(或降温),防止日晒雨淋,以免引起疾病,运输时间较长时,途中还要适当补料和饮水。
10、引种前要搞好栏圈消毒及饲料、药物的准备,种猪引回后要隔离观察一个月后,确认健康无病后方可与原存栏猪群接触。
11、种猪引回下车后可适当用一些解热镇痛、抗菌消炎和抗应急药物,头几天不能喂过多的精料,多喂清洁饮水和青料。
三、猪的饲料日粮良种还需良料良法才能产生高效益,所选择的优良仔猪要供给营养全面的日粮才能使其生长快、瘦肉率高。
一般满足猪营养需要的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若某种营养不足或缺乏,都会给猪的生长发育带来相应的影响,一般精料的日喂量,小猪控制在6%左右,中大猪控制在3-5%,拌湿生喂,先精后粗,少吃多餐,共给足够清洁饮水(冬天将饮水加温至25°左右)。
四、猪的饲养管理总的讲,搞好猪的饲养管理要推行“五改”,即改老式栏圈为新式栏圈,改“吊架子”为“一条龙”育肥,改熟食稀喂为生食干喂,改喂憨猪为适时出栏,改单一饲料为配(混)合饲料。
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猪饲养管理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养好母猪1、后备母猪的选择(1)窝选:看全窝的初生重、产仔数、生长发育情况、断奶重以及父、母、祖先的生长发育情况及生产性能等。
(2)个体选择:在窝选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品种特征、个体较大、体格强壮、生长发育均称、皮肤紧奏、被毛光亮、背腰平直或略弓、腹部不下垂、四肢结实而高、不卧系、尾根稍长、不斜尻、乳头6对以上且发育良好、排列整齐均称、无间奶、健康活泼的猪作为后备母猪。
2、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在饲养方面要共给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能量物质适中,不能养的过肥或过瘦。
在管理上要合理分群,断奶后要驱虫健胃,加强运动,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性,栏圈要清洁卫生,通风向阳,冬暖夏凉。
3、配种母猪生后3-4月龄,体重30-50公斤就达到性成熟,培育品种需5-6月龄,体重60-80公斤。
但这时一般不配种,要达到体成熟时才能配种,一般地方品种6-8月龄,培育品种8-9月龄,体重80-110公斤。
母猪性成熟后,每隔21天左右要发情一次,在发情时表现为兴奋不安、鸣叫、翻圈、少食或不食,喜欢接近体格大的猪,特别爱接近公猪,并接受公猪或其它猪的爬跨,阴户红肿充血,从阴户流出透明粘稠的粘液,一般持续1-3天,有时可达5-7天。
适时配种时间是:鸣叫刚停止或接近停止,刚开始吃食,阴户红肿刚开始消退并变为暗红色,粘液牵线,用手按其背部不逃跑。
配种时要认真检查精液质量,一般一次输精10-20毫升,相隔6-8小时各输精一次。
输精前将输精器械煮沸消毒,甩干残留水分,待冷却后将精液吸入输精器内。
输精时先将输精管向斜上方(约45°角)缓慢地插入,再逐渐水平捻转插入,至手上感觉有破纸感觉时将精液缓慢注入,然后缓慢的抽出输精管。
若在冬天,要将精液隔水逐渐升温至36°才能输精。
4、养好怀孕母猪,保证胎儿正常发育母猪配种21天后不再发情,被毛变得光亮,食欲增加,性情温顺,行动稳重,膘情好转,贪睡,阴户紧缩,尾巴自然下垂,腹围逐渐增大,就证明已经怀孕。
一般怀孕时间为114天,受精卵3-4天达到子宫角,开始是游离状态,随后逐渐均匀地分布于两个子宫角内,并逐渐形成胎盘,这一过程大约20-30天,平均22天,在形成胎盘前,由于胎儿没有保护物,故受外界不良影响的刺激容易死亡。
随着怀孕时间的增加,胎儿的生长速度加快,30天时每只重2克,80天时大约400克,80天以后的34天增重大约1000克左右,占总重的70%以上。
因此,对怀孕母猪可采取“抓两头带中间”或“步步高”的饲养方法,前者适应于经产母猪,由于前一窝泌乳,母猪体况较差,加之又怀孕,营养一时跟不上,后期胎儿需要大量营养,故要“抓两头”。
后者适应青年母猪,因为青年母猪自身发育没有完善,加之孕后胎儿需要的营养逐渐增加,故要采取“步步高”的方法。
怀孕母猪的管理方法:⑴栏圈平坦卫生,后期单圈饲养,严禁追赶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