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知识点
苏少解读五年级美术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少解读五年级美术全册知识点总结一、美术基本概念与术语1.1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摄影等。
- 分类:分为实用美术和纯美术两大类。
其中,实用美术包括工艺美术、建筑设计等,纯美术则包括绘画、雕塑等。
1.2 美术基本元素- 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 色彩:包括色相、明度、纯度等。
- 空间:包括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
- 质感:物体表面的视觉触觉感受。
1.3 美术基本技法- 素描:以线条和阴影表现物体形态、质感、空间等。
- 色彩画:以色彩表现物体、情感、氛围等。
- 版画:通过雕刻、印刷等手段表现图形和色彩。
- 雕塑:立体造型艺术。
二、五年级美术教学目标与内容2.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基本概念、术语和技法,提高美术素养。
- 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想象、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评价能力。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文化自信。
2.2 教学内容- 美术基本概念与术语:深入学习美术基本概念和术语。
- 绘画技法:学习素描、色彩画等绘画技法。
- 欣赏与评价: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评价能力。
- 创作实践: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美术创作。
三、苏少版五年级美术教材知识点梳理3.1 第一单元:美术的基本元素- 课题1:点、线、面的魅力- 课题2:色彩的魔力3.2 第二单元:美术的基本技法- 课题1:素描基础- 课题2:色彩画技巧3.3 第三单元:欣赏与评价- 课题1: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课题2:西方现代绘画艺术3.4 第四单元:创作实践- 课题1:我的梦想- 课题2:我心中的美好家园四、教学建议与评价4.1 教学建议-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讲授美术基本概念、术语和技法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创作实践。
-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
-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背诵与积累知识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背诵与积累知识
梳理
一、常见基础知识点
1. 色彩知识
- 基本色彩有红、黄、蓝三种,它们是其他颜色的基础。
- 不同的颜色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 调和色是指放在一起不会产生冲突的颜色。
- 对比色是指放在一起会产生强烈对比效果的颜色。
2. 造型知识
- 造型是指物体的形态和形状,可以通过线条、点、面等元素来表达。
- 线条是构成造型的基本元素,可以分为直线、曲线等。
- 立体是指有高度、宽度和深度的物体。
3. 感知知识
- 感知是指通过观察和感受来了解事物的过程和能力。
- 视觉是人类最主要的感知方式,可以通过眼睛来观察事物。
- 视觉注意是指在众多事物中选择关注某一部分的能力。
二、背诵内容梳理
1. 研究人物名言
- 名言是指著名人物或智者经验的总结和归纳。
- 可以选择一些与艺术、美术相关的名言进行背诵,如"艺术是
灵魂的花朵"等。
2. 研究艺术常识
- 艺术常识是指与艺术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 可以研究一些关于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基本知识。
三、知识积累方法
1. 绘画作品鉴赏
- 可以欣赏一些著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了解不同的绘画风格
和表现手法。
- 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来体会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2. 艺术活动参与
- 可以参与一些有关艺术的活动,如画画比赛、手工制作等。
- 可以通过实践和创作来提升自己的艺术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背诵与积累知识梳理的内容,希望对你的研究有帮助。
小学五年级美术知识点汇总归纳

小学五年级美术知识点汇总归纳1、中国写意画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包括(落笔),(行笔)、(收笔),用墨包括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的运用。
2、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3、绘画中的色彩美是指(统一)与(变化)中的美。
4、色彩的差别大是(强烈对比)。
在色环中相隔150┅┅180度,色彩差别小的(弱对比),在色环中相隔60度以下。
5、美术课可以分成(绘画课、手工课、欣赏课),手工课常运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6、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7、要画好人物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8、选取恰当的形象或物体作为画面内容叫(取景)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应注意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空间以及线条色彩等在画面中的结构组织形式)9、剪彩纸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质朴简洁、内容丰富、富有极强的装饰性)。
其步骤是(起稿、固定画稿、刻钻剪、裱贴)10、三原色是指(红、黄、蓝)。
三间色是指(橙、绿、紫)。
11、橙色是由(红)和(黄)组成,绿色是由(黄)和(蓝)组成,紫色是由(红)和(蓝组成的。
12、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13、冷色是指(蓝、绿等给人凉冷感觉的色彩,)暖色是指(红橙等给人温暖感觉的色彩)14、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15、任何物体都可以用(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四类基本形体去概括。
16、素描的基本调子是(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
五调子是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
17、美术字可分为(宋体、黑体、变体)三种。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

1、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橙、绿、紫。
暖色:让人感觉温暖的色彩。
如:红、黄、橙。
使人联想到火焰、太阳。
冷色:让人感觉寒冷的色彩。
如:蓝、绿、紫。
使人联想到水和冰。
三原色混合规律: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180°)称为对比色或(互补色)。
例如:红对绿、黄对紫、蓝对橙、黑对白。
2、在色相环上相邻近的颜色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红紫、紫、蓝紫等。
3、一个图形向(左右、上下)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图案。
表现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步骤:1、设计纹样2、准备复印3、划出骨架4、排列组合。
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是对称轴。
中心对称图形: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80°后,能够和原图形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是对称中心。
4、美术字可分为(宋体、黑体、变体)三种。
(黑体)美术字外形呈方形或长方形且笔画粗状,笔画粗细基本相等。
(宋体)美术字,外形呈方形或长方形,笔画横细竖粗,变化统一。
(变体)美术字,从字形、字义等方面进行变化,经过装饰,美化形成有趣的字体。
5、包装纸上的纹样,可以是点状的装饰,也可以呈面状的排列装饰。
制作方法:在废旧纸盒上贴上白纸、画出纹样、加上文字,调整完成。
6、刮蜡画制作方法:1.蜡笔先画底色(浅色)。
2、覆盖墨汁涂层(深色)。
3、干后进行刮画。
4、完成作品。
7、利用水彩色、水粉色等颜料的流动性和对印纹理的变化,可以制作抽象画或装饰画。
对印的方法:涂、洒色彩;注意色调和谐;反复对印;添画完成。
8、中国画用笔方法:中锋、侧锋、顺锋、逆锋。
用墨方法:焦、浓、重、淡、清。
蘸墨法:笔头蘸清水、笔尖蘸浓墨、在宣纸上涂抹。
9、诗画结合是在领会诗意的基础上,用视觉形象来突出表现诗中的意思。
10、京剧脸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变形、传神、寓意三个方面。
脸谱图案大体分为额头图、眉形图、眼眶图、鼻窝图、嘴下图。
教科新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总结

教科新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总结1. 绘画基础知识- 色彩基本知识:了解主要颜色、次要颜色、温暖色和冷色。
- 线条的分类:研究直线、曲线、质感线等线条的基本分类和运用。
- 简单几何图形的绘制:掌握画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方法。
- 图案的创作:研究使用重复、轮廓、对称等手法创作各种图案。
2. 艺术元素和艺术原则- 色彩:了解色彩的明暗对比、色调、色彩搭配和色彩表达。
- 纹理:掌握利用线条的变化、短线、长线等手法表现不同材质的纹理。
- 形状:研究艺术中不同形状的表达和运用。
- 空间:了解平面和立体的概念,研究绘画中的透视和立体感表达。
- 节奏:掌握节奏的概念和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 比例:研究正确把握事物的比例关系。
3. 名家作品欣赏- 研究欣赏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如梵高、达·芬奇等,了解他们的风格和艺术理念。
4. 艺术创作- 创作主题:根据教材内容或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作主题。
- 创作材料和工具:了解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 创作技法:研究一些常见的绘画技法,如平涂、点染、擦拭等。
- 创作过程:按照自己的创作主题和想法进行创作,注重创新和表达。
5. 研究方法- 观察与记录:培养观察力,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美的元素。
- 实践与实验:勇于尝试不同的绘画方法和技法,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 反思与分享:定期反思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绘画经验和心得。
以上是教科新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的总结,通过研究这些知识,能够提升学生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美术研究,享受绘画的乐趣。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课《色彩的对比》:1.色相环上两个相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如红绿、黄紫、蓝橙;2.对比色配合,会有强烈的对比效果,处理不当,会使人烦躁,常用的调和方法有三个:一,改变其中一方色彩面积的大小;二,改变一方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三,用金银黑白灰等色线分隔色块。
3.相关色彩知识:(1)三原色是红、黄、蓝,三间色是橙、绿、紫。
(2)色彩调配知识:红色和黄色调在一起是橙色,黄色和蓝色调在一起是绿色,红色和蓝色调在一起是紫色。
(3)色彩会使人产生各种联想,红、橙、黄色使人联想到热烈、温暖的火焰等景物,给人温暖的感觉,蓝、绿、紫色会使人联想到宁静、寒冷的天空和海水等景物,给人宁静、冷静、凉爽的感觉。
第二课《色彩的和谐》:1.色相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或红紫、紫、蓝紫等。
2.邻近色在一起,会是人产生舒适、和谐的感觉。
3.颜色由深到浅,由浅到深的变化叫做渐变。
第三课《美丽的纹样》:1.花卉纹样是如何从现实变化出来的?写生——概括——变化。
2.单独纹样的常见骨架形式有:对称式、均衡式。
3.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中的装饰纹样。
4.设计适合纹样的一般步骤:(1)选择一个几何外形;(2)设计纹样图案;(3)将设计的图案涂色;5.适合纹样的常见骨架形式有:离心式、向心式、旋转式、综合式等。
6.纹样的寓意:牡丹:花开富贵鱼:连年有余瓶子:平平安安百合:百年好合松鹤:长寿等7.第四课《趣味文字》:1.我们书写的文字,经过装饰、美化,就会变得更加形象、美观、活泼,更有趣味。
2.趣味文字可以从字形、字意等方面考虑变化字体。
第五课《画龙点睛》:1.礼品,配上精美的包装,更突出礼品的珍贵,更能表达主人的深情厚谊,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2.纹样在包装上,可以是点状装饰,也可以呈面状排列装饰。
3.礼物包装盒上的装饰元素主要有:纹样设计、字体设计、色彩搭配。
五年级美术理论知识

五年级美术理论知识点设计与应用安全标识主要包括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安全标识的设计要素包括色彩、图形及形状。
红色和黑色搭配用作禁止的标识黄色和黑色用作警告的标识绿色等其他颜色能够用作提示标识中国传统门饰内容上分为几何图案、树木花卉、翎毛走兽、山水风景、戏曲故事、人物神仙、博古杂宝等。
门饰以雕刻技法为主北方以彩绘木雕为多,南方则以浮雕、镂空雕。
彩绘的门饰色彩鲜艳、和谐:镂空的门饰立体感强:铜雕的门饰富有质感:浮雕的门饰技艺精湛、生动、传神。
欧洲的门饰简洁厚重。
装饰纹样在生活中的作用就是美化生活,装饰生活,使生活中到处有美。
什么是装饰纹样:就是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经过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实行艺术加工,使其造型、构图、色彩等都适合实际使用的要求。
人们称它为“经化装、打扮出来的图形”。
它具有上下、左右、交叉或中心对称的特点,给人以节奏和谐、稳定、整齐和庄重的美感。
装饰纹样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对称与平衡比照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权衡条理与反复动感与静感视与觉造型与表现木雕的历史: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有极大的艺术价值。
木雕的特点:实用而精美。
可作装饰材料,也可独立成工艺品。
木雕的分类:按材料分有黄杨木雕、紫檀木雕等;按地域分有东阳木雕、潮洲木雕、闽中木雕等。
雕刻的方法:圆雕、浮雕、半圆雕、镂空雕、贴雕等。
东阳木雕的特点是雕刻细腻华美,人物形象饱满;黄杨木雕的特点是质地坚韧光洁,纹理细密,色黄如象牙,年久色渐深,古朴美观,硬度适中。
东阳木雕青田石雕黄杨木雕并称浙江三雕。
泥人张是近代天津明间彩塑艺术世家的俗称,中国水墨画中的墨分五色,是焦、重、浓、淡、清,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
画中国画的基本工具材料有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色相是指色彩的不同相貌,在色彩中的色相以红、橙、黄、绿青蓝紫。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水准在色彩中,明度最高的是白,最低的是黑。
所以颜色的明度,加入白就提升,加入黑就减低。
纯度是指色彩没一色相的饱和水准,其中纯度最高的颜色有红黄蓝三原色。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复习资料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复习资料一、绘画基础知识1. 绘画工具- 铅笔- 毛笔- 油画颜料- 彩色铅笔- 水彩颜料2. 绘画元素- 点- 线- 面- 色彩- 质地3. 基本造型- 平面造型- 立体造型4. 绘画表现手法- 勾勒线条- 涂抹细节- 运用明暗效果二、绘画技巧与方法1. 眼动法- 观察物体或景物时,要学会移动眼睛,用眼睛捕捉主要特点。
2. 轮廓法- 画物体时,先画出物体的轮廓,再添加细节。
3. 研究法- 绘画前,先观察研究所要绘制的对象,了解其形态特点和细节。
4. 聚焦法- 绘画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重点部位,突出表现。
5. 增强色彩对比法- 在绘画中,通过运用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增强对比效果。
三、艺术欣赏与评析1. 名家作品欣赏- 定期观赏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了解名家的绘画风格。
2. 随堂欣赏- 在课堂上观赏一些著名艺术品,学会欣赏和评析。
3. 交流展示-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艺术经验。
四、创作实践1. 静物绘画- 绘制静止的物体,锻炼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2. 风景绘画- 绘制自然风光,培养对自然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 动物绘画- 绘制动物形象,研究捕捉动物特征和表达动态的技巧。
4. 人物肖像绘画- 绘制人物形象,研究表达人物的特征和情感的方法。
以上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复习资料的梳理,包括绘画基础知识、绘画技巧与方法、艺术欣赏与评析以及创作实践等内容。
希望这份资料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美术知识,提升绘画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美术知识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马晓红整理五年级美术知识点第一课哆来咪1、颜色的渐变是因为在颜料中有序的加入了不同比例的其他颜料;
2、因为渐变的处理使装饰画改变了视觉效果;
3、色彩与形状的渐变使画面产生了起伏感、韵律感。
4、利用渐变原理可以设计制作出富有动感和韵律感的艺术形象;
5、除了颜色和形状的渐变外,还有方向渐变、大小渐变、位置渐变等形式;
6、渐变的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
第二课家乡的古建筑1、本学期我们学过的古建筑有:故宫(北京)、孔庙(山东曲阜)、钟楼(陕西西安)、布达拉宫(西藏拉萨)、木塔(山西应县)、岳阳楼(湖南岳阳)。
2、古建筑多用砖、石、木等材料建造,一般以柱、梁、枋、檩、斗拱和重檐合理构建。
3、在用线条描绘老居民门前的抱鼓石时,采用不同疏密的线条组织,能使画面有黑、白、灰的层次。
4、古建筑一般指年代较久远的亭台楼阁、庙宇祠塔,各类建筑包括城池、桥梁、工事等。
第三课小记者1、常见的三种拍摄角度:平拍、仰拍、俯拍。
2、平拍是指与被拍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拍摄。
3、俯拍是高于被拍摄者向下拍摄;
4、仰拍是指低于被拍摄对象向上拍摄;
5、期号、编号、编制时间是手抄报必须拥有的内容。
6、“报头”是读者对报纸的第一印象。
第五课深浅变化1、用笔的轻重、隳线的疏密,决定颜色的深浅。
重而密色就深,轻而疏色则浅;
2、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
20世纪初始于法国。
,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3、我们学过的立体主义作品有:《奥塔水库》(油画)作者毕加索(西班牙)、《向毕加索致敬》(油画),作者格里斯(西班牙)
第六课水墨动物1、猫、虎、狮子都属猫科动物,有着共同或相似的体态特征。
2、画动物要抓住其特征,注重神态变化,或静或动,有张有弛,着重于头部的刻画。
3、中国画的颜料分为矿物质颜料和植物性颜料。
4、矿物质色有石青、石绿、朱砂、石黄等。
矿物质颜料有不透明、厚实之感。
5、植物性颜料如花青、藤黄等,具有透明的特点。
第七课布艺温馨1、虎的形象在民间布艺中的应用有许多,如儿童头戴虎头帽,脖围虎围嘴,手套虎暖袖,怀抱布老虎,肚上系着虎面兜肚,身上挂着艾虎香包,脚上穿着虎头鞋。
第八课飞行梦工厂1、飞机是一种有动力装置的航空器,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装置、动力装置和操纵系统等部分组成;
2、1908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并试飞成功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飞机。
第九课快乐陶吧1、陶艺,已伴随人类文明绵延数千年,我们的老祖先用这种古老技艺制作盆、碗、壶、罐等。
2、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
第十课水墨画风景1、水墨画画树时,要先画树干,再添加枝叶,起笔自顶上往下画,用笔以中锋为主。
2、山水画要有空间感。
3、三远法是指中国山水画传统的透视法,通常指“高远法”、“深远法”
、“平远法”第十一课皮影1、皮影戏又称“影子戏”
2、皮影一般采用阳刻或印刻的刀法实现人物造型。
3、“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艺术形式是皮影戏。
第十二课青花瓷1、华夏文明曾以瓷国闻名遐迩,青花瓷以其清新色调、莹润色泽、素雅纹饰,赋予瓷器艺术更为绚丽的色彩。
2、青花瓷又称为白地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3、青花瓷各部位的名称多采用拟人的手法,借用人体部位的名称加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