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上地理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3课时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降水包含:
空衣气服中上的的水水汽到多哪的里装去不了下?了会 怎样?
降水的形成
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2.气温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空气做上升运动,气温会下降。
探究成因
观看示意图 请分析三种降水发生的条件
地面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湿润空气做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被迫爬升

迎风坡
降水量 200 /毫米
150
10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月份 1 2 3 4 气温 -11 -9 0 5
气温/℃ 30
5 6 7 8 9 10 11 12 10 18 28 25 19 9 0 -9.5
降水量/毫米 250
20
200
降水多
背风坡
降水少
冷气团 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被迫抬升
总结归纳
相同:空气上升,气温下降
对流雨:受热膨胀上升
降水成因
(赤道附近多)
的异同
暖湿气流受山地 不同: 地形雨:阻挡爬升
(山地迎风坡)
冷暖气团相遇导 锋面雨:致暖湿空气抬升
(中纬度地区多发)
降水的测量
雨量器
单位:毫米 mm
举一反三
一天测得的降水量的总和 一个月每天降水量的总和 一年12个月的降水量的总和
1.小明午饭后去超市,去的时 候晴空万里,出来时,却下起 了倾盆大雨。但是小明只等了 不长时间雨就停了。请问这属 于哪种降水类型。
对流雨
对流雨
2.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描写的是我国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
请问这属于哪种降水类型。

5.2.1 气温和降水 课件(共18张PPT)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5.2.1 气温和降水 课件(共18张PPT)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算一算,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思考 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该如何计算? (4+6+15+11)÷4=9
月平均气温 一月内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年平均气温 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一、气温
➢ 气温的测定: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气 温(℃) 时 刻(时) 日较差(计算)
最高值
最低值 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
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判季节
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夏季 海洋气温>陆地气温 冬季
3.判海陆
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冬季:海洋气温>陆地气温
18℃ 20℃ A
22℃
(1)此地为 北 半球。,
B
判断依据 气温向北越来越低 。
( 2 )若为夏季, 则A为陆地 ,B 为 海洋 。
Temperature指空源自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温度计
温度计结构
百叶箱
一、气温
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气温 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同在北半球冬季
我国海南岛:椰风海韵
我国东北地区:银装素裹
一、气温
气温的测定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 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南北回归线之间
2.最炎热的大洲?最寒冷的大洲? 除南极洲外,寒冷面积最大大洲?
非洲;南极洲;亚洲
3.亚洲中部0℃等温线穿过地形区 ? 比周围其他地区气温?原因?
青藏高原;低;海拔高,气温低
4.南北半球相比,等温线更平直的是?原因?
南半球;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广阔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 等温线判读: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读数值 20℃
看疏密
总结递 变规律
看延伸 方向
观察
低纬到两极,气温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从低纬到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10℃
20℃
A
B
观察
A同点纬和度B范点围的内纬,度海大洋致和相陆同地,气气温温不是相否同相。同?
AB
陆地 气温高
海洋 气温低
M
N
观察
M 同、N纬两度点纬陆度地位,置海相同拔,高但处温度气差温别比很周大,围为低什。么?
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一天当中最高 气温日变气化温:和一最天低内气气温温出高现低在的什周么期时性候变?化。
气温最高值?
气温最低值?
温差是多少?
气温日变化的原因?
26℃ (最高值)
2℃ (最低值)
14时左右
曰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气温的年变化
最高月平均气温及月份?
7月
最低月平均气温及月份?
夏季海洋温度低,陆地气温高, 冬季海洋温度高,陆地温度低
我们一起回顾总 结规律: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分布规律
原因
世界气温从低纬向 高纬逐渐降低
随纬度的升高地 面获得的热量逐 渐减少
夏季(或白天)同纬度 陆地比热小,升温 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快,降温也快,海洋 冬季(或晚上)同纬度 相反 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1、测量工具:
温度计 百叶箱
2、注意事项:
(1)距地面1.5米的阴影处 (2)免受阳光照射和风雨等影响 (3)便于观察
3、计算方法: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多次观测值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含两课时)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含两课时)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一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理解等温线的含义,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3.根据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1.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2.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1.等温线图的判读。

2.根据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最热月和最冷月气温分布及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归纳法、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温度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哈尔滨遇到高温天气:看视频,哈尔滨遇到极端高温天气。

根据视频内容,说一说,本次高温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2.我国部分地区大范围降温:2024年3月13日夜间至15日,新疆中北部有雨雪天气;15日夜间至17日,内蒙古中东部、吉林、黑龙江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到暴雪。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交通运输带来了不利影响。

想一想,低温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哪些影响?3.“我在北半球瑟瑟发抖,你在南半球大汗淋漓”,近来地球两头冰火两重天的模式,让遭受极端天气肆虐的民众叫苦不迭。

撒哈拉沙漠飘起了大雪,“炸弹气旋”冰封美国,同时,澳大利亚多地出现极端高温,悉尼气温创79年来最高……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世界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讲授新课】一、气温第一个板块——议一议:气温和降水对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一)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那么,气温和降水对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课件展示气温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二个板块:读一读,测一测——气温的测定。

(一)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出示气温计,观察上面的单位,学会读数。

(二)说明: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

观察百叶箱的构造,百叶箱外表是白色,有利于反射太阳光。

如果没有百叶箱,要把温度计放在哪里测量?第三个板块:算一算——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一)读87页活动,解决以下问题:1.一天中的日平均气温通常要测量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出示课件,观察气温日变化曲线,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2.读出课本87页图中温度计的读数,并计算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地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主要介绍了气温和降水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包括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形式和分布等内容。

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对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了解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气温的分布规律,包括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降水的形式和分布,包括降水的类型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气温和降水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形式和分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气温和降水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对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了解基础。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但对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引入气温和降水的概念,与学生共同回顾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老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内容,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知道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气温和降水这两个与气候密切相关的因素。

2. 提问:你们知道气温和降水对地球有什么影响吗?请举例说明。

-老师:请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地方气温很高,会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老师:非常好!那么,如果一个地方降水很多,会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第二环节:知识讲解与讨论1. 讲解气温的分布规律:-老师: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气温的分布规律。

首先,纬度对气温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老师:没错!赤道附近的地方气温较高,随着纬度升高,温度逐渐降低。

那么,海陆分布对气温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老师:非常好!海洋温度变化较缓慢,而陆地温度变化较快。

湘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课件:4.2 气温和降水 (3) (共54张PPT)

湘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课件:4.2 气温和降水 (3) (共54张PPT)

新加坡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zx xk
气温(ºC)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等温线
如何定义等温线? 定义:在地图上,同一时间内气
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
学会阅读等温线示意图
1、找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2、观察等温线的变化趋势并判断南北半球
{ 升高——北半球
若气温从北往南 降低——南半球
{ 3、观察等温线的疏密 等温线密集——温差大 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最炎热的是非洲大陆,最寒冷的是南极洲
从纬度位置看,气温由低纬向两 极逐渐降低。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AB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
A.甲同学:全年高温多雨 B.乙同学:全年炎热少雨zx xk C.丙同学:全年温和多雨 D.丁同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 (2)该地所在地区可能位于( )
A.北半球的海洋上
B.赤道
C.北半球的陆地上
D.南半球的海洋上
4、下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区域位于 北 (南、北)半球,
判断的依据是 等温线的气温向北递减

(2)如果甲、乙位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上, 那么甲应该位于 陆地 上, 判断的依据_此__图_反__映__的_时__间__是__北_半__球__夏_季__,________ _甲__温_度__高__,_所__以__是__陆_地______________。
1、(2011·湖北武汉)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课件3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课件3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5 23 21.5 18 15 11 10 1 14 20 22.5 23.2
气温/℃ 25
A地气温曲线图
20
15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请根据提供的A地气温数据,画出气温曲线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
单位:摄氏度(℃ )
测定工具:百叶箱、温度计
气象台站观测记 录的气温是用放 在百叶箱里的温 度计测得的日平
均气温.
百叶箱
日 平 均 气 温 如 何 计思考 算?
( 4 + 7 + 15 + 12 ) / 4 = 9.5℃
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
举一反三 日平均气温 一 天 中 观 测 气 温 的 平 均 值 月平均气温 一 月 内各 日 平均 气 温 的 平 均值 年平均气温 一 年 内 各 月 平 均 气 温 的 平 均 值
温度

32
气温
最高
30
最低
气温
气温 28

26

24

20
日出
正午
日落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时间:时 日
最高值
最低值
最高值与最 变 低值的差 化
气 温(℃)
约29
约25

时 刻(时)
午后2时
日出前后 4
线
不是正午12时
日较差(定义) 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气候类型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使学生掌握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变化,理解其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天气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像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气温和降水有直观的感受,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能阅读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分析其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2.气温和降水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图象教学法:利用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其空间变化。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4.生活实践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气温和降水对生活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及相关资料。

2.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图象资料。

3.相关案例资料。

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向学生展示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情况,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让学生了解其分布特点及成因。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气温和降水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5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新知5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表格
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0.2 10.7 13.4 18.2 22.1 25.5 28.8 28.2 26.0 21.7 17.5 13.1
降水量 (mm)
25
27Βιβλιοθήκη 51找出乌兰巴托与昆明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计算这两 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
19-(-23)=42℃
28-17=11℃
乌兰巴托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昆明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新知5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年降水量—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之和。
请估算两城市的年降水量。
约300mm
约960mm
乌兰巴托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等值线图
达成学习目标 6
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回答1、2题。
1.[目标6]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B )
A.阴晴、风雨
B.气温、降水
C.干、湿
D.降水、风向
2.[目标6]甲、乙两地相比( A )
A.夏季降水量甲大于乙
B.冬季降水量甲大于乙
C.最低气温都出现在7月
D.气温年较差甲小于乙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表格 坐标统计图 等值线图
气温年变化曲线 逐月降水量图
退出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 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 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 出各月降水量柱画状图。
新知5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3课时)
1.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 界气温分布特点。
2.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
课程 标准
变化特点。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4.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 时间的变化特点。
新知5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气温(℃) 50
降水(毫米) 160
40
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夏季干燥,冬季多雨1。40
30
120
20
100
10
80
0
60
-10
40
-20
20
-3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新知5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用点标出气温值; 4.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新知5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气温/℃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新知5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 ,标出月份。
昆明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新知5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乌兰巴托和昆明的气候主要有哪些差别? 乌兰巴托气温变化大, 昆明气温变化不大,年
年温差大,降水量少, 温差小,降水量多, 主要集中在7、8月份; 5—10月降水都较多。
乌兰巴托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昆明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新知5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68 126 297 256 117 186 100 34
41
根据表格资料,归纳该地的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新知5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坐标统计图
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 从左向右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值,确 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25℃~25℃,以5℃为单位刻度 平分纵坐标;
24
12
降水量/毫米 200 175 150 125 100 75 50 25
01
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
4
7
10 月份
新知5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根据提供的资料表,完成下列任务。
(1)在下页图坐标网格中,请你绘出洛杉矶的气温年变 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2)根据所绘图像,说出洛杉矶的气温和降水量随时间 变化的主要特点。
能运用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 学习目标 6 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能依据图示说出气温和降水的
时间变化特点。
【建议本节课分为三个课时,第3课时达成学习目标6】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气温和降水是不 相同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某一地区一年中气温和 降水在时间分配上的差异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