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力测试报告
油漆检验报告模板空白

油漆检验报告模板空白检验报告概述本次油漆检验报告旨在对某某产品的油漆质量进行评估和检验。
通过对油漆的外观、附着力、耐久性、光泽度等指标的检测,为客户提供有关产品质量的详细信息,以便客户确认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及要求。
检验对象- 产品名称:xxxxx- 生产批次:xxxxx- 检验日期:xxxxx检验标准本次检验参照以下标准进行:- 标准1:xxxxx- 标准2:xxxxx- 标准3:xxxxx检验方法本次检验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外观检查:对油漆表面进行目检,检查是否存在划痕、起泡、针眼等缺陷。
2. 附着力测试:采用剥离试验法,对油漆膜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进行测定。
3. 耐久性测试:对油漆进行耐磨、耐划、耐湿热等试验,评估油漆的耐久性能。
4. 光泽度测试:使用光泽度计对油漆表面进行测量,评估油漆的光泽度指标。
检验结果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结果如下:- 划痕:√- 起泡:√- 针眼:×附着力测试附着力测试结果如下:- 基材A:18MPa- 基材B:20MPa- 基材C:22MPa耐久性测试耐久性测试结果如下:- 耐磨:合格- 耐划:合格- 耐湿热:不合格光泽度测试光泽度测试结果如下:- 测试点1:85 GU- 测试点2:87 GU- 平均值:86 GU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检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 外观检查方面,产品存在起泡和划痕等缺陷,需要进行修复;2. 附着力测试表明,产品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良好;3. 耐久性测试中,产品在耐湿热方面表现不佳,需要改进产品配方以提高耐久性;4. 光泽度测试结果显示,产品表面光泽度良好。
建议:- 对有缺陷的部分进行修复;- 改进产品配方,提高产品的耐湿热性能;- 维持产品的良好光泽度,保持产品外观的美观性。
其他说明- 本检验报告仅针对指定产品进行,不适用于其他产品;- 检验结果仅为检验时的状态,不代表长期性能。
签字检验员签字:_________日期:_________。
拉拔试验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含硫原油加工配套项目10万吨级码头库区汽油、柴油罐区防腐工程拉开法附着力试验检验报告河南九州防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钦州项目部1、报告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次报告涂料取自赫普老人牌17360—19830环氧富锌漆和17630-97330老人牌环氧漆。
本报告适用于河南九州防腐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含硫原油加工配套工程的项目。
2、引用标准GB/T5210-2006/ISO4624:2002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3、原理拉开法测定附着力拉开法测定的附着力是指在规定的速率下,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测定涂层或涂层与底材间的附着力时所需的力,以Mpa表示。
此方法不仅可以检验涂层与底板的粘接程度,也可检测涂层之间的层间附着力;考察涂料的配套性是否合理,全面评定涂层的整体附着效果。
拉开法测试的相关标准有ISO04624-2004(最新标准)、ASTMD-4514/GB5210等。
国外常用测定拉开法的仪器是Elcometer附着力试验仪。
此仪器较小,可用于现场检测。
但有些时候,类似Elcometer-106手动拉开测试仪由于手工操作是不稳定性而影响测试结果准确性,在有些国家的行业内不再使用,Elcometer试验是将一铝制试验拉头粘在涂层上,采用有刻度的粘接拉力试验机将拉头拉脱,从标尺刻度读出拉去铝头的拉力。
一般在金属基体上进行拉开试验可能发现三种失效类型:(a)粘接失效即受拉力后,胶层从涂层或试验拉头上拉断或其自身内部拉断,认为是胶黏剂的失效。
涂层与基材或涂层与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均回超过些值。
(b)附着力失效,即涂层与基体在拉力下分离,此值为涂层与基体的附着力。
(c)内聚力破坏,即涂层本身被拉断,此值作为层间附着力的数值,一般要求大于2Mpa ,环氧双组分涂料大于4 MPA。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Elcometer试验仪测定的拉开法附着力数据与国标规定的拉力实验机测定的数值相近。
因此,每种测试方法的试验数据,只能同类比较,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百格实验

附着力测试-百格法、耐磨性、硬度2009-06-15 15:571、附着力测试划格法是一种评价单涂层或是多涂层涂料附着力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操作步骤:1、用工具在涂层上切出十字格子图形,切口直至底材;2、用毛刷沿对角方向各刷五次,使用胶带贴在切口上并拉开;3、使用一个带照明的放大镜检查格子区域;4、根据划格结果评价标准分级(ISO等级0-5/ASTM等级5B-0B)标准规定两刀齿之间的间距:漆膜厚度小于60μm(2 mils)刀齿间距1mm漆膜厚度达到120μm(5 mil s) 刀齿间距2mm漆膜厚度超过120μm(5 mils) 刀齿间距3mm标准: ASTM D3002 D3359 DIN EN ISO 2409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0°)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粘附力350~400g/cm2的胶带(3M600号胶纸或等同)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测试;结果判定:要求附着力≥4B时为合格。
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无油漆脱落;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3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5%~15%之间;2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15%~35%之间;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35%~65%之间;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2、酒精测试: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9.5%),包在专用的500g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测试头的面积约为1cm2),以40~60次/分钟的速度 ,20 mm左右的行程, 在样本表面来回擦拭200个循环。
06-1附着力测试

测试标准
用百格刀片在样品表面划面积均1×1MM2的方格100格,用3M测试胶纸沿水平60度 角方向快速撕开
检测仪器 百格刀 3M胶纸
判定标准 表面覆盖层无10%脱落现象
判定
□合格
□不合格
测试员
批准
订单号 品名
附着力测试报告
数量 规格
测试日期
供应商
测试标准
用百格刀片在样品表面划面积均1×1MM2的方格100格,用3M测试胶纸沿水平60度 角方向快速撕开
检测仪器 百格刀 3M胶纸
判定标准 表面覆盖层无10%无脱落现象
判定
□合格
□不合格
测试员
批准
订单号 品名 测试日期
附着力测试报告
数量 规格 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商
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百格测试)

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百格测试含义及测试方法含义:一般而言是测试对象在经过涂装之后测试其附着度的工具,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分为1~5级,级数越高,要求越严格,当客户规范当中要求是第5级时,表示完全不能有脱落。
参考标准:《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痕实验》测试方法:用百格刀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个(10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3M600号胶纸或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试验。
实验条件及标准规定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胶带,其面漆或电度层被胶带黏起的数量依照百格的百分比:ISO等级:0 =ASTM等级:5B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
ISO等级:1 =ASTM等级:4B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5% 。
ISO等级:2 =ASTM等级:3B切口的边缘和/或相交处有被剥落,其面积大于5%~15% 。
ISO等级:3 =ASTM等级:2B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整大片剥落,或部分格子被整片剥落。
剥落的面积超过15%~35% 。
ISO等级:4 =ASTM等级:1B切口边缘大片剥落/或者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剥落,其面积大于划格区的35%~65% 。
ISO等级:5 =ASTM等级: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依照客户要求B数测试是否通过百格实验,一般手机业界客户要求在4B以上。
正式的话是使用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各划1刀及型成100各细小方格.如无百格刀利用美工刀也可以. 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胶带,测试脱落数量。
操作步骤:用划格器在涂层上切出十字格子图形,切口直至基材;用毛刷对角线方向各刷五次,用胶带贴在切口上再拉开;观察格子区域的情况,可用放大镜观察。
油漆附着力测试

附着力:adhesion;adhesive force两种不同物质接触部分的相互吸引力。
分子力的一种表现。
只有当两种物质的分子十分接近时才显现出来。
两种固体的一般不能密切接触,它们之间的附着力不能发生作用;液体与固体能密切接触,它们之间的附着力能发生作用。
例如涂料与所涂敷的物体之间具有附着力。
指漆膜与被涂物表面结合在一起的坚牢程度而言的。
这种结合力是由漆膜中聚合物的极性基团(如羟基或羧基)与被涂物表面的极性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被涂物表面有污染或水分;漆膜本身有较大的收缩应力;聚合物在固化过程中相互交联而使极性基的数量减少等。
这些均是导致漆膜附着力下降的因素。
漆膜的附着力只能以间接的手段来测定。
目前专门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方法分为叁大类型,即以划格法、划圈法为代表的综合测定法,、以拉开法为代表的剥落试验法和用溶剂和软化剂配合使用的测试水试验法。
百格测试一般而言是测试对象在经过涂装之后测试其附着度的工具。
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分为1~5级,级数越高,要求越严格,当客户规范当中要求是第5级时,表示完全不能有脱落。
参考标准:《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痕实验》百格刀,刀口宽度约为10mm~12mm,每1mm~1.2mm为间隔,共有10格,直线划下时会出现10条间隔相同的直线刀痕,于直线刀痕的垂直位置划下,便成为10*10的100格的正方形,百格刀划下去的时候应该割到见到底材,不可只割在涂料上,否则测试便不成立。
当百格刀划完之后,还必须用胶带测试会不会脱落,首先,胶带贴于百格位置,以手指压下将胶带紧密贴附,再以瞬间的力道将胶带撕起,目视素材上的涂料是否有脱落现象此外,胶带并非随便一种都可以,以JIS标准而言,是必须指定厂牌与型号的。
例如3M的Transparent Tape 600,此种胶带宽度为3/4inch,长度有1296inch和2592inch两种。
1其实验目的为何?目的为负着力的测试实验如针对(喷漆,电镀..)2其实验条件及标准规定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胶带,其面漆或电度层被胶带黏起的数量依照百格的百分比: ISO等级:0 =ASTM等级:5B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
丝印移印附着力试验指导书(最全)

版本
更改类型
生效日期
更改内容
会签部门:
品质:工程:
采购:业务:
研发: DCC:
生产 :PMC:
行政:财务:
制作:
审核:
批准:
1.目的:
评价丝印移印的附着力是否合乎要求.
2.适用范围:
公司所生产的有丝/移印的物料、半成品和成品.
3.试验设备
3M胶纸(600胶带,610胶带,810胶带,250胶带)、75%/95%的酒精,恒温恒湿机,橡皮擦,丙乙醇,汽油.正乙烷
储存温湿度:66℃/85%;存储时间96H;接受标准:实验完成室温放置2H无起泡,无起皱,无裂纹,无剥落,印刷颜色和光泽无明0℃到66℃为一个循环,温度间的转换时间不超过5分钟;共进行12个循环;接受标准:实验完成室温放置2H无起泡,无起皱,无裂纹,无剥落,印刷颜色和光泽无明显变化.
4.14正乙烷擦拭测试:
将1.5(+0.5/-0)KGF的治具的底部绑上白棉纱布,蘸上正乙烷溶液,然后再用白棉纱布在印刷图案上往返30个来回(约15秒).(弧面产品往返20个来回);接受标准:受标准:丝印/移印字体或图案不可有脱落,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可允许颜色淡,但印刷图案应清晰不模糊,否则为不合格.
4.7抗溶剂测试:
4.7.1抗异丙醇实验:
1ml异丙醇溶液滴在测试样品的丝印/移印表面,10分钟后用白布擦干异丙醇溶液.
4.7.2抗酒精测试:
用棉团或白布浸润浓度为99%的酒精溶液,然后以1kg压力和往返一次/1S的速度在测试样品丝印/移印字体或图案的同一位置来回摩擦20次.
4.7.3接受标准:测试样品表面经擦拭后丝印/移印字体或图案应清晰可见,且颜色和光泽不能有明显变化.
涂料强度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试涂料的强度,了解涂料的性能,为涂料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涂料强度是指涂料与基材之间的粘结强度,以及涂料本身内部的内聚力。
本实验采用划格法测试涂料的附着力,拉伸法测试涂料的内聚力。
三、实验材料1. 涂料:某品牌水性涂料2. 基材:A3钢板3. 划格器:划格法测试附着力4. 拉伸试验机:拉伸法测试内聚力5. 干燥箱:涂料干燥四、实验方法1. 划格法测试附着力(1)将涂料均匀涂覆在A3钢板上,厚度约为100μm。
(2)待涂料干燥后,使用划格器在涂层表面划出网格,网格间距为1mm。
(3)用细砂纸轻轻打磨网格,使涂层脱落。
(4)记录脱落面积,计算附着力。
2. 拉伸法测试内聚力(1)将涂料均匀涂覆在A3钢板上,厚度约为100μm。
(2)待涂料干燥后,将涂层裁剪成宽10mm、长50mm的长条状试件。
(3)将试件固定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
(4)以5mm/min的速率进行拉伸,直至涂层断裂。
(5)记录断裂时的拉伸强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划格法测试附着力实验结果:脱落面积为0.8cm²。
分析:根据涂料标准,涂料附着力应≥2.0N/cm²。
本实验结果低于标准要求,说明涂料的附着力较差。
2. 拉伸法测试内聚力实验结果:断裂时的拉伸强度为2.5MPa。
分析:根据涂料标准,涂料内聚力应≥2.0MPa。
本实验结果符合标准要求,说明涂料的内聚力较好。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某品牌水性涂料的强度测试,得出以下结论:1. 涂料的附着力较差,不满足标准要求。
2. 涂料的内聚力较好,满足标准要求。
3. 针对附着力较差的问题,建议调整涂料配方或施工工艺,以提高涂料的附着力。
4. 涂料的内聚力较好,可满足使用要求。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防止发生意外。
2. 实验环境应保持干燥、清洁。
3. 实验数据应准确记录,避免误差。
4. 实验结果应进行分析,为涂料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