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检测内容及参数

合集下载

油墨进料检验规范

油墨进料检验规范

3.2 来料现场检查

标示入库
3.2.1 依 MIL_STD_105E-II 单次抽样 AQL0.65 允收水准,抽检核对厂商送货单与实际送货来料是否一 3.2.2 抽一罐打开,取适量到油墨调配室进行分墨展色(工具:分墨展色机 展色机操作规范 展色纸张:200P 铜版纸) 。 标准: 标准色卡和 PANTON 容差≤0.1) 操作方法:依分墨
制訂單位 品管课 標題
作業標準書 油墨进料 检验规范 Nhomakorabea編號 版本 日期 A 頁次 2011-10-10 1
1、 目的:规范的正确操作,保证产品质量 2、 范围:适应本公司油墨进料检验 3、 作业内容: 3.1 检验流程
来料现场检查 品名与实际
调墨室 分墨展色
检验室 色强度、色相差、粘度
不合格
退货处理
合 格
3.3 检验室检测
3.3.1 将展色色块检测 CIELAB 颜色色差 (工具: spectroeye 分光密度仪 色卡 允收范围:CIELAB 颜色色差:△ECMC≤1.0) 3.3.2 检测色强度(工具:spectroeye 分光密度仪;方法:检测密度 3.3.3 检查粘度(由供应商提供检测数据,如对其数据产生疑问将送外检测) 3.3.4 其它检测由供应商提供品质检测报表(包括 SGS 报告) ,检验室保存。 判定合格,填写标示单入库;不合格,上报总经理核准,通知供应商退货处理
3.4 记录表单:进料检验记录表

油墨检测项目及标准

油墨检测项目及标准
油墨检测项目及标准
一、粘度检测
▪ 检测原因: 粘度在规格外涂料生产过程过度搅拌或加错误可能性大。
▪ 不检测导致结果: 可致使涂膜物性改变,涂装条件变更,色差变化等不良的发生。
▪ 对公司的影响: 涂装品密着、流平不良,需变更涂料与稀释剂的配比及涂装条件,影 响生产进度。
★所需仪器: Ford Cup #4、秒表、温度计、KU 粘度计、恒温水槽、制冰设备
▪ 适用范围: 在产线发生外观或性能异常时使用。
▪ 检测目的: 是判定涂料中是否有不纯物或有固体残留的方法,是作为涂料异常退 货的依据。
★所需仪器: 过滤网、清洗液、玻璃棒、铁罐(1L容量)
需补充的检测设备
序 检查项目 号
检测设备 (有)
设备补充 设备价格 约(元)
室内设备
1
粘度
Ford Cup #4 KU 粘度计、 秒表、温度 恒温水槽、
二、比重检测
▪ 检测原因: 比重在规格外,涂料生产过程中加料种类或数量错误可能性大,需配 合粘度数据判断。
▪ 不检测导致结果: 比重异常可使涂膜物性变更;有铝浆和珍珠粉的涂料会产生色差和涂 膜粒子变化,会引起客户对涂装品色差、性能等投诉。
▪ 对公司的影响: 可引起涂装品外观和涂膜性能的变化,浪费原材料。
▪ 检测原因: 控制每批涂料颜色在色差管控范围内,预防涂装品的色差投诉。
▪ 不检测导致结果: 涂料隐蔽力变化、涂装条件变更、色差变化等不良的发生。
▪ 对公司的影响: 需对涂装条件等工艺参数做调整,浪费人工工时,影响产品纳期。
★所需仪器: 小型搅拌机、湿膜纸、透明薄膜、湿膜器
六、残渣确认
▪ 检测原因: 涂料中消光剂,玻璃粉等粉体原料搅拌不均,会导致固体残留,发生 麻点,光泽不稳定等不良,影响产品外观及性能。

油墨质量检测标准

油墨质量检测标准

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中国轻工业部在1983年发布了21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油墨颜色、着色力、 细度、流动度、稳定性、黏性、黏性增值、飞墨、黏度、光泽、固着速度、干性、结膜干燥、渗透干燥、耐乙醇等化学性、渗色性、油脂酸值、色泽、油墨特性线斜率、截距、流动值(扩展直径)等检验方法。

于1993年又上升为国家标准。

现将不断完善后的 29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分述如下。

一、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4624.1-93)1. 原理将试样与标样以并列刮样的方法对比 , 检视试样颜色是否符合标样。

2. 工具与材料(1) 调墨刀 木柄锥形钢身, 长200mm, 最宽处20mm, 最窄处8mm。

(2) 刮 片 不锈钢片制 , 92mm×59mm×0.5mm, 刃部宽9mm处向外弯曲25°。

(3) 玻璃板 200mm×200mm × 5mm。

(4) 刮样纸 晒图的纸(符合ZB Y32-002),规格110mm × 65mm,顶端往下60-65mm处有5mm 宽黑色实底横道。

(5) 玻璃纸 65mm ×30mm。

3. 检验条件(1) 检验应在温度 (25 ± 1)°C , 相对湿度 65% ± 5% 条件下进行。

(2) 检视面色及色光应在入射角 45°± 5°的标准照明体下进行。

(3) 检视底色应将刮样对光透视。

4. 检验步骤(1) 用调墨刀取标样及试样各约纭 , 置于玻璃板上 , 分别将其调匀。

(2) 用调墨刀取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的左上方 , 再取试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右上方, 两者应相邻不相连。

(3) 将刮片置于涂好的油墨样品上方 , 使刮片主体部分与刮样纸呈90°。

用力自上而下将油墨于刮样纸上成薄层 , 至黑色横道下 15mm 处时,减少用力。

使刮片内侧角度近似25°角 ,使油墨在纸上涂成较厚的墨层。

水性油墨的检测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水性油墨的检测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水性油墨的检测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水性油墨是一种在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油墨,与传统的油性油墨相比,其紧要区分在于其使用水作为稀释剂,而非有机溶剂。

这使得水性油墨具有很多优点,如在印刷过程中释放的有害气体更少、更易于清洗、更环保等。

此外,水性油墨也能够实现高品质的印刷效果,适用于很多不同的材料和表面,包含纸张、塑料、金属和木材等。

因此,水性油墨已经成为很多印刷行业的首选选择。

检测性能水性油墨的性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测试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测试的性能类型和可能需要记录的指标:性能类型指标印刷效果印刷图案的清楚度、颜色精准度、光泽度、附着力稳定性墨水的稳定性、干燥速度、抗褪色性环境适应性墨水的适应性、在不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的表现印刷速度每分钟印刷的长度或面积耐磨性墨水的耐磨性、耐刮擦性粘度墨水的粘度、涂布均匀度包装密封性墨水包装的密封性、使用后的存储时间检测方法测试的方法取决于要测试的性能类型和指标。

以下是一些可能用于测试水性油墨性能的常见方法:印刷效果测试:使用一台印刷机或样品印刷设备,依照标准的测试方法和要求进行印刷,对印刷品进行检查和评估。

通常会检查图案的清楚度、颜色精准度、光泽度和附着力等方面。

稳定性测试:在试验室中将墨水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潮湿等,察看其表现。

还可以测试墨水在不同介质上的稳定性,如纸张、塑料、金属等。

评估其干燥速度、抗褪色性等方面。

印刷速度测试:使用标准的测试设备,测试印刷机的印刷速度,记录每分钟印刷的长度或面积。

耐磨性测试:使用标准的测试方法,在不同介质上测试墨水的耐磨性和耐刮擦性。

评估其对不同条件下的磨损和刮擦的表现。

粘度测试:使用粘度计等测试设备,测试墨水的粘度,并评估其涂布均匀度。

包装密封性测试:使用标准的测试方法,测试墨水包装的密封性,并评估其在使用后的存储时间内的表现。

测试前,需要订立测试计划和测试流程,明确测试目标和指标,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并记录测试结果和数据。

油墨质量检测标准

油墨质量检测标准

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中国轻工业部在1983年发布了21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油墨颜色、着色力、 细度、流动度、稳定性、黏性、黏性增值、飞墨、黏度、光泽、固着速度、干性、结膜干燥、渗透干燥、耐乙醇等化学性、渗色性、油脂酸值、色泽、油墨特性线斜率、截距、流动值(扩展直径)等检验方法。

于1993年又上升为国家标准。

现将不断完善后的 29项油墨质量检验方法分述如下。

一、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 14624.1-93)1. 原理将试样与标样以并列刮样的方法对比 , 检视试样颜色是否符合标样。

2. 工具与材料(1) 调墨刀 木柄锥形钢身, 长200mm, 最宽处20mm, 最窄处8mm。

(2) 刮 片 不锈钢片制 , 92mm×59mm×0.5mm, 刃部宽9mm处向外弯曲25°。

(3) 玻璃板 200mm×200mm × 5mm。

(4) 刮样纸 晒图的纸(符合ZB Y32-002),规格110mm × 65mm,顶端往下60-65mm处有5mm 宽黑色实底横道。

(5) 玻璃纸 65mm ×30mm。

3. 检验条件(1) 检验应在温度 (25 ± 1)°C , 相对湿度 65% ± 5% 条件下进行。

(2) 检视面色及色光应在入射角 45°± 5°的标准照明体下进行。

(3) 检视底色应将刮样对光透视。

4. 检验步骤(1) 用调墨刀取标样及试样各约纭 , 置于玻璃板上 , 分别将其调匀。

(2) 用调墨刀取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的左上方 , 再取试样约 0.5g 涂于刮样纸右上方, 两者应相邻不相连。

(3) 将刮片置于涂好的油墨样品上方 , 使刮片主体部分与刮样纸呈90°。

用力自上而下将油墨于刮样纸上成薄层 , 至黑色横道下 15mm 处时,减少用力。

使刮片内侧角度近似25°角 ,使油墨在纸上涂成较厚的墨层。

油墨老化测试标准

油墨老化测试标准

油墨老化测试标准一、目的本标准旨在规定油墨老化测试的方法和程序,以确保油墨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和使用后,仍能保持其预期的性能和质量。

二、测试原理本测试方法基于模拟实际使用条件,通过加速老化试验来评估油墨的性能。

老化试验通过模拟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对油墨进行测试,以确定其耐久性和稳定性。

三、测试设备及材料1. 油墨老化试验箱:应具备温度、湿度和光照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测试条件的需求。

2. 试样制备工具:包括印刷机、印刷版、干燥设备等。

3. 油墨:待测试的油墨样品。

4. 印刷纸:符合测试要求的印刷纸。

5. 测量设备:用于测量印刷品的色度、光泽度和粘度等指标的仪器。

四、测试步骤1. 试样制备:按照实际使用要求,制备印刷品试样。

可采用丝网印刷、凹版印刷等方法制备试样。

2. 老化试验: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入油墨老化试验箱中,设定所需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进行老化试验。

老化时间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一般为24-48小时。

3. 结果测量:取出老化后的试样,使用测量设备对印刷品的色度、光泽度和粘度等指标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4. 分析评估:根据测量结果,对油墨的老化性能进行评价。

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5. 重复试验:可重复以上步骤多次,以评估不同批次油墨的老化性能稳定性。

五、测试结果判定1. 若油墨的老化性能稳定,且各项指标均符合预期要求,则判定为合格。

2. 若油墨的老化性能不稳定,或各项指标偏离预期要求较大,则判定为不合格。

此时需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六、注意事项1. 在测试过程中要保持标准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避免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2. 每次测试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在重复试验时,应选用不同批次的油墨进行测试,以评估批次间的稳定性。

本标准提供了油墨老化测试的方法和程序,以确保油墨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和使用后,仍能保持其预期的性能和质量。

油墨性能参数测定

油墨性能参数测定
 ̄ P S J J 器 材
繁 襞 黼麓蠛霸翻鞠隰 豢 霸麓飘麓隧糊麟 黪
技 术 专栏
油墨I 往能参数测定
文/ 王飞 戴俊萍

差 : 嚣


油 墨 的性 能 进 行 测 定 有 利 于 在 实 际 生 产 操 作 过 程 中对 油
墨 的 某 些性 能 进 行 适 当 的调 整 ,从 而 达 到 提 高 生 产 效 率
l 0


r— ‘
和 产 品 质 量 的 目 的 。 油 墨 影 响 印 刷 成 品 质量 的 因 素 有 :
油 墨 粘 度 、油 墨 的乳 化 率 、油 墨 的 转 移 率 、油 墨 的干 燥
性 能 等 等 。下 文 是 笔 者 经 过 亲 身 试 验 向大 家 简 要 介 绍 一
些油墨性 能参数 的测定方法 。
; 一 / 吕 一 \ ’ ‘
1 . 透明 上板 2 . 上板支 柱 3 . 下 平板 ( 金属 ) 4 . 支柱 的卡棒 5 . 卡棒 支承 架 6 . 弹簧 7 . 活塞 8 . 活 塞 中部凹槽 9 . 活塞 筒 1 O . 受试 油墨
图一 平 行 板 粘 度 仪 主 结 构 图
油 墨 的 粘 度 是 左 右 油 墨 的 传 递 性 能 、印 品 的 墨 层 厚
度 、实 地 密 度 、渗 透 量 和 光 泽 度 的 重 要 条 件 ,油 墨 粘 度
的 过 大 或 过 小 都 会 对 印 品 的 质 量 造 成 不 利 的 影 响 。 粘 度 偏 大 会 引 起 传 墨 不 匀 、墨 层 分 裂 困 难 、 承 印 物 上 网
① 清 洗 :用 软 布 和 溶 剂 清 洗 仪 器 的 装 墨 孔 和 上 下 平

油墨检测标准

油墨检测标准

油墨检测标准一、粘度测试粘度是油墨检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印刷过程中的流平性和印刷效果。

在检测粘度时,我们使用粘度计来测量油墨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

一般来说,高粘度表示油墨的流动性较差,低粘度则表示流动性较好。

二、干燥性测试油墨的干燥性是指其在使用后保持固定形状的能力。

干燥性差的油墨容易受到摩擦和溶剂的影响,导致印刷品表面起皱或脱落。

我们可以通过干燥试验机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干燥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干燥性能。

三、色彩性能色彩性能是油墨检测中的关键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色彩还原度和色彩鲜艳度。

我们使用色度计来测量油墨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等指标,以评估其色彩性能。

四、附着性测试附着性是指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能力。

附着性差的油墨容易脱落或被擦拭掉,影响印刷品的耐久性。

我们可以通过附着试验机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附着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附着性能。

五、耐光性测试耐光性是指油墨在光照下的稳定性。

耐光性差的油墨容易褪色或变暗,影响印刷品的保存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耐光试验机来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耐光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耐光性能。

六、安全性测试安全性是油墨检测中不可忽视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安全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安全性测试来评估油墨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如苯、甲苯、甲醛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七、成分分析成分分析是油墨检测中了解油墨组成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油墨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信息。

这有助于评估油墨的性能、安全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指标。

八、印刷适性测试印刷适性是评估油墨在实际印刷过程中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印刷试验机来模拟不同印刷条件下的印刷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印刷适性。

这包括印刷品的均匀性、分辨率和印刷速度等方面的指标。

良好的印刷适性能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90%相对湿度,测试200小时,百格测试5B 无明显变化,脱落,起泡等现象, 附着力5B
60℃,0.68w/m2/mn,4小时;50℃,喷淋4小时, 无明显变色,脱落,起泡等现象 共循环12次
230℃,30分钟,颜色有无变化
GL白色无明显变色
盐雾测试 人工汗液测试
35℃,5±0.1%,2小时;40℃,93%相对湿度168 小时
油墨检测内容及标准
测试内容
附着力测试 油墨厚度测试
检测标准
3M600胶带,百格测试垂直剥离重复3次,附着 力5B
350目印刷一次,膜厚仪实测干膜厚度
测试结果
附着力5B,无脱墨
4-6µm黑色,5-8µm白色
透光率测试
油墨干燥后,使用OD值测试仪测试OD
4.0以上
耐溶剂测试 耐碱性测试
95%酒精1kg力>200次,甲苯1kg力>100次,丙 酮500g力>50次
三星人工汗液,40℃120小时
无明显变色,脱落,起泡等现象 无明显变色,脱落,起泡等现象
三菱UNI铅笔,45°*750g 铅笔硬度测试
4H铅笔,测试硬度达标
绝缘性测试
加5000V电压,1cm油墨面电阻值;260℃烤40 秒,加0℃,+80℃各30秒,30次循环 高低温循环测试
5%氢氧化钠溶液点于油墨面24小时
无明显溶解,溶胀,分层等现象 无明显变化,脱落,起泡等现象
耐酸性测试
5%硫酸溶液点于油墨面24小时
无明显变化,脱落,起泡等现象
耐水煮测试
98℃沸水煮30分钟,百格测试5B
油墨无变色,无起泡,附着力5B
耐水泡测试
泡水24小时
无明显变色,脱落,起泡等现象
高温高湿测试 uv老化测试 耐高温测试
≧20000MΩ,烤后>500MΩ 无明显变色,脱落,起泡等现象
80℃,200小时 高温存储测试
无明显变色,脱落,起泡等现象
用-30℃,200小时 低温存储测试
无明显变色,脱落,起泡等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