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1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主要内容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主要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东郡临汾(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本文将介绍韩愈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思想主张。
一、生平事迹韩愈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韩朗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学者,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自幼勤奋好学,深得父亲的赏识。
后来,韩愈考取了进士,开始在朝廷任职,先后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等职务。
在朝廷任职期间,韩愈多次上疏劝谏,为政治改革和廉政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他曾经提出"以法正政"的主张,主张对贪官进行清洗,以挽救朝廷的声誉和政治形象。
由于当时政治腐败严重,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重视,甚至遭到了一些人的排挤和打压。
韩愈在政治上屡受挫折,但他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投身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享有盛誉,而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学成就韩愈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主要包括诗、赋、文等多种体裁。
他的诗歌以坚实的实践活动为主题,反映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的七律《马诗》被誉为"千古绝唱",描写了壮志豪情和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被后人广为传诵。
韩愈的散文作品也很有特色,主要表现在语言简练、思想深刻、情感真挚。
他的文学批评理论开创性地提出"格调之争"、"摹仿之误"等概念,为后来中国文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韩愈还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成就也颇丰。
他主张"经义",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被后人视为经学大家,对儒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思想主张韩愈的思想主张以"格物致知"为核心,主张用实践活动来认识事物,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获得真知。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
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景佑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
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
嘉佑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
嘉佑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
次年任参知政事。
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不准。
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
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
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
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
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
卒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
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
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唐宋八大家韩愈资料介绍

唐宋八大家韩愈资料介绍韩愈字退之,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韩愈的资料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韩愈的资料介绍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
韩愈的贡献首先在于他古文理论的完整而明晰。
他说“修其辞以明其道”,把古文写作与儒学、道德、政治和教化联系起来,以纠正骈文写作的远离社会人生。
表面上看,“修辞明道”相对于魏晋南北朝以来文学的自觉是个倒退,其实不尽然,因为当中唐之际,藩镇林立,佛道盛行,社会的弊病很多,要让文学与社会脱离是不现实的。
另外,韩愈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不平则鸣”的口号,也就是说,“修辞明道”的实质,不但要将古文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还要言之有物,使散文成为抒发个人或群体生活困顿、悲哀、感愤的工具,“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在散文语言的除旧创新上,韩愈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说:“唯陈言之务去。
”为了追求语言的创新,他有时到了“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的痴迷程度。
韩愈的又一贡献即在于他的创作实践。
他写了大量优美晓畅的古文,在前代优秀散文之后,为后世读者树立了良好的揣摩学习的样板。
韩愈的散文,多属应用文,但他尽可能将这些非文学的实用文写得富于文学性,诸如书启、墓志、记、序、哀祭等等,他都尽可能写得有气势,有创新,有真情实感,为了增强古文的可读性,他常常把史传文学、传奇小说的叙事、描写功能移入古文中,使实用文体具有抒情之美、叙事描写之美,饶有“纯文学之情趣风神”。
韩愈生平介绍韩愈,字退之,世人称之为“韩昌黎”或者“昌黎先生”,是唐代时期著名的思想、文学和哲学家。
韩愈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朝中或者地方为官过。
不过在韩愈三岁的时候,韩愈的父亲就去世了,后来韩愈兄长韩会也早逝,韩愈只得跟着兄嫂相依为命。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主要内容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主要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韩愈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宗师,北宋初年宰相,官至内史舍人,后被追尊为文学宗师,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对唐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文章宗师”。
韩愈出生于河北文安县,家境贫寒,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他聪慧好学,勤奋好问,深受当地教育家的赏识。
韩愈十四岁时,被推荐为贡生,后考取状元,进入官场。
在官场上,韩愈受尽排挤和打压,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为权势所动。
他曾在长安任职,后又调往东京,历任吏部侍郎、礼部侍郎等要职。
韩愈一生提倡“忠孝节义”的儒家道德观念,他主张实学,反对空谈,要求学者切实履行义务,教书育人,积极为国家尽忠职守。
他在教育方面颇有建树,提倡以儒家经典为基础,注重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道德修养。
他还主张重视家庭教育,强调孝道家规,推崇孝敬父母、忠于国家的价值观念。
韩愈的文学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
他的诗歌清新朴实,富有感情,有着深厚的生活情感和较高的文学水平,在唐代文坛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他的散文也是脍炙人口,思想深刻,文笔雄浑,展现出了儒家理性思维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他还广泛涉猎诸子百家之学,注重文学与学术的结合,提倡以文学为载体传播儒家思想。
韩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文学创作、教育事业和官场生涯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以几百篇诗文畅游在文坛之上,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文章宗师”。
韩愈虽然在官场上屡受排挤,但他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秉持高尚的儒家道德观念,一生不曾动摇。
他的思想和文学作品激励激励着后人,传承着儒家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才华和品德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堪称文学宗师。
第二篇示例: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对唐宋时期出现的八位文学巨匠的总称,他们对唐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1、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字退之,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也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代表作有《答张十一功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进学解》、《杂说》等。
2、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乐智生活,柳宗元代表作品《溪居》、《江雪》、《渔翁》、《小石潭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3、欧阳修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卖油翁》、《五代史伶官传序》。
4、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5、苏轼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赠刘景文》等。
6、苏辙,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曾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在散文创作上,他主张“文气”,并提出“养气”的方法。
他善于政论和史论,在论述中以古鉴今,针砭时弊。
代表作品有《墨竹赋》、《新论》、《三国论》等。
7、王安石:1)散文:《伤仲永》、《登飞来峰》、《上仁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材论》、《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慈溪县学记》、《扬州新园亭记》、《上人书》、《祭欧阳文忠公文》。
2)诗歌:《明妃曲二首》、《书湖阴先生壁》、《棋》、《泊船瓜洲》、《与薛肇明弈棋赌》、《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春夜》、《北山》、《葛溪驿》、《示长安君》、《郊行》、《登飞来峰》、《千秋岁引》、《梅花》、《明妃曲二首》、《梅花》、《元日》、《登飞来峰》、《商鞅》、《书湖阴先生壁》、《棋》、《北山》、《苏秦》、《胡笳十八拍十八首》、《梦中作》。
唐宋八大家之一PPT课件

.
6
晚望
• 蛮荆人事几推移,旧国兴亡欲问谁。 郑袖风流今已尽,屈原辞赋世空悲。 深山大泽成千古,暮雨朝云又一时。 落日西楼凭槛久,闲愁唯有唯此心知。
•
.
7
墨池记
•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 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 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 其故迹,岂信然邪?
• 曾巩18岁时(1037年),随父赴京,以文相识王安石, 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 并。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 ,此后, 他不但认识了欧阳修,结交了王安石,而且已经同杜衍、 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为人 处世的态度。自此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 时文,故屡试不第。
• 庆历七年(1047年),其父去世,只好辍学回归故里,侍 奉继母。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 他侍奉继母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抚育四个弟弟、九个 妹妹。
• 嘉祐二年(1058年),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 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才与其弟曾mou、曾布及堂弟 曾阜一同登进士第一。
•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 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 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 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 欲深造道德者邪?
•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 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 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 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 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 如哉!
唐宋八大家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 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 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 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继。 千古凭高,对 此漫嗟荣辱。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 30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 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生于1019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 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 月30日)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 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 家”之一。世称“南丰七曾”(曾 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 协、曾敦)。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 业上贡献卓越。
欧阳修
欧阳修(1007- 1073),字永叔,号醉翁, 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 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 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 人)。谥号文忠,世称欧 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 学家、史学家。
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 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 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论交】 德操庞公林下时,入门岂复知客主。夷吾鲍叔贫贱间, 分财亦不辞多取。相倾顿使形迹空,素定已各肝胆许。世 间未信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交,得失秋毫有乖忤。 【多景楼】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云乱紫光浮紫 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老去衣襟尘土 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 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的古文改革新浪潮,使诗文进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你知道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的个人成就韩愈韩愈,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宪宗时,曾伴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
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韩愈是唐代有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
他和柳宗元政见很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提倡古文运动。
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由于进言佛骨一事,被贬袁州,即今江西宜春。
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育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
现宜春秀江中有一沙洲,名为状元洲,传奇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
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殊功绩。
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头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
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他擅长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概,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颜色,造成奔雷掣电的壮丽。
另外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
当然韩诗中也有追求怪诞诡谲的玩耍文字,是不足取的。
有名作品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更有《祭十二郎文》传世,与欧阳修的《陇冈阡表》以及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祭文。
柳宗元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
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此论相当中肯。
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
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这或者是由于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患病,还是志向、品德,都有相通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闰之与《蝶恋花》
泛泛东风初破五。 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佳气郁葱来绣户, 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 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 放尽穷鳞看圉圉, 天公为下曼陀雨。 ——《蝶恋花》
王朝云
西湖
•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南歌子》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 待歌凝立翠筵中。 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苏轼的简介 •的苏轼情感生活
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汉族,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人。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 称三苏。他在文学艺 术方面堪称全才。其 文汪洋恣肆,明白畅 达,与欧阳修并称欧 苏,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漾空。 莫翻红袖过帘栊。 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云 王 朝 的 画 像
总结
• 笑渐不闻声渐消 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 • 风流倜傥的大才子
苏轼的情感生活
• 结发之妻叫王弗 • 第二位夫人名叫王闰 之 • 第三位夫人王朝云
王弗
• 年轻貌美,知书达礼 • “幕后听言”的故事 • 《江城子》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