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5 进气增压控制系统
进气控制系统

5)涡轮增压系统-内循环工作原理
机械式空气内循环阀安装在增压器前,它是由真 空打开,用来卸掉节气门前多余的空气,避免发 动机产生喘震。因此当功率不足或由于负荷变化 产生的发动机抖动时,需要检查内循环系统。 发动机控制单元在超速切断,怠速和部分负荷时 打开。防止进气管进气过量。
涡轮增压系统-内循环演示
进气控制系统
一、进气控制系统
目的:提高进气量,改善发动机动力性能。 类型:动力阀控制系统、谐波进气增压系统(ACIS)、可变配气 相位控制系统(VTEC)、可变气门正时(VVT)等多种。 动力阀控制系统:是控制发动机进气道的空气流通截面大小,以 适应发动机不同转速和负荷时的进气量需求,从而改善发动机的 动力性。 谐波进气增压系统:利用了进气管内的压力波与进气门的开启配 合,当进气门开启时,使反射回来的压力波正好传到该气门附近, 从而形成进气增压的效果,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和功率。 可变配气相位控制系统: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等参数变化来控 制VTEC机构工作,改变驱动同一气缸两进气门工作的凸轮,以调 整进气门的配气相位及升程,并实现单进气门工作和双进气门工 作的切换。
3)可变配气相位控制系统VTEC (1)对配气相位的要求 要求配气相位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 适当的改变进、排气门的提前或推迟开启角 和迟后关闭角。
(2)结构
如图,同一缸有主进气门和次进气门,主摇臂驱动主进气门, 次摇臂驱动次进气门,中间摇臂在主次之间,不与任何气门直接 接触。 进气摇臂总成如图 与不同配气机构相比较, 主要区别是:凸轮轴上的凸轮 较多,且升程不等,结构复杂。
3、涡轮增压系统-特点 1)增压发动机对高海拔地区有很强的适应力,由 于增压器在高工况下增压力有富余,因此可以用 放气阀晚关的方法来提高空气密度,从而减缓发 动机功率的下降。增压发动机控制单元都有海拔 高低传感器,一般安装在其内部。
发动机进气增压控制系统

发动机进气增压控制系统正文:一.引言发动机进气增压控制系统(以下简称“增压控制系统”)是指在内燃机的进气道中增加压力,提高发动机的进气效率和输出功率的一种技术装置。
本文将详细介绍增压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控制策略和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内容。
二.组成部分增压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涡轮增压器:用于增加进气道的压力,通过涡轮的旋转驱动压气机将空气压缩后送入发动机。
2. 涡轮增压器废气涡轮:利用废气的能量推动涡轮转动,带动压气机工作,从而实现进气道的压力增加。
3. 压力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并测量进气道中的压力,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
4. 控制单元:根据压力信号和其他传感器的信号,计算控制策略并控制涡轮增压器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对进气道压力的精确控制。
5. 油路和冷却系统:用于为涡轮增压器提供润滑油和冷却液。
三.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工作时,废气涡轮利用排气流动的能量将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旋转起来,从而将空气压缩并送入发动机。
控制单元通过感应装置测量进气道中的压力,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调整涡轮增压器的工作状态,使进气道的压力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四.控制策略增压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压力控制: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转速的变化,控制涡轮增压器的工作状态,以调整进气道的压力。
2. 效率控制:根据发动机工况和性能要求,调整涡轮增压器的转速和蓄能器的工作状态,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3. 温度控制:通过冷却系统控制冷却液的流量和温度,以保持涡轮增压器和其他部件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五.应用范围增压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汽车、摩托车、船舶等内燃机设备中,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输出,降低排放污染物,提升燃油经济性,并增加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内燃机:指通过燃烧内部燃料来释放能量,并将能量转化为机械动力的一种燃烧式发动机。
2. 压缩:指将气体压缩到比大气压力更高的状态。
课题五,进气控制

图4-11 动力阀控 制
项目四 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
活动二 进气控制系统
ECU控制的动力阀控制系统如图4-12、13所示。控制进气道空气流通 截面大小的动力阀安装在进气管上,动力阀的开闭由膜片真空气室控制, ECU根据各传感器信号通过真空电磁阀(VSV阀)控制真空罐与真空气室的真空 通道。发动机小负荷运转时,进气量较少,ECU断开真空电磁阀搭铁回路, 真空罐中的真空度不能进入膜片真空气室,动力阀处于关闭位置,进气通道 变小。 当发动机大负荷运转时,进气量较多,ECU接通真空电磁阀搭铁回路, 真空罐中的真空度经真空电磁阀进入膜片真空气室,动力阀开启,进气通道 变大。动力阀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信号有发动机转速、温度、空气流量等信 号。
项目四 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
活动二 进气控制系统
一、动力阀控制系统 动力阀控制系统的功能是控制发动机进气道的空气流通截面大小,以适应发动 机不同转速和负荷时的进气量需求,从而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此系统在日本本田 ACCORD等部分轿车发动机上采用。 在进气量较少的低速、小负荷工况下,使进气道空气流通截面减小,可提高进 气流速,增大进气流惯性以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此外,随进气流速提高也可增加 气缸内的涡流强度,有利于低速小负荷工况下的燃烧和热效率的提高,从而改善发动 机的低速性能。 而在进气量较多的高速、大负荷工况下,适当增大进气道空气流通 截面,不仅可以减小进气阻力,对由于进气流速过高而导致的燃烧室内气流扰动也可 起到抑制作用,有助于改善发动机的高速性能,如图4-11所示。
项目四 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
活动二 进气控制系统
发动机工作时,从进气门关闭到下一次开启的间隔时间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 而进气管内的压力波反射回到进气门处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压力波传播路线的长 度。进气管较长时,压力波传播距离长,发动机低速性能较好;进气管较短时, 压力波传播距离短,发动机高速性能较好。如果进气管的长度可以改变,则可兼 顾发动机低速和高速时的性能要求,但发动机进气管的长度一般是不能改变的, 其长度一般都是按最大转矩对应的转速区域(低速区域)设计。 谐波进气增压系统的功能就是根据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改变进气管内压力波 的传播距离,以提高充气效率,改善发动机性能。在进气管中部增设了进气控制 阀和大容量的进气室,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同一气缸的进气门关闭与开启间隔 的时间较长,此时进气控制阀关闭,使进气管内压力波的传递距离为进气门距离, 这一距离较长,压力波反射回到进气门附近所需时间也较长;当发动机处于高速 区域运转时,此时进气控制阀开启,由于大容量进气室的影响,使进气管内压力 波传递距离缩短为进气门到进气室之间的距离,与同一气缸的进气门关闭与开启 间隔的时间较短相适应,从而使发动机在高速时得到较好的进气增压效果。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教学任务设计6-2进气增压控制系统检修

6.对每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1.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分组讨论找到进气增压控制系统组成部件,分析进气增压控制系统的可能发生的故障点及引起的故障现象,并填写到工单上;
2.小组代表发言展示结果;
3.倾听教师的点评,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咨询;
4.观看视频,听老师的讲解。
2.能分析进气增压控制系统可能故障点;
知识目标:
理解进气增压控制系统组成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布置任务1,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思考,解答学生疑问。
接受任务,思考任务如何实施,提出问题。
5
1.布置任务1.1,明确任务目标;
2.观察学生讨论,适当引导,并接受学生咨询;
3.点评每组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4.总结进气增压控制系统可能的故障点;
6.评:小组内和组间的自评和互评;
7.听:倾听老师点评讲解,提出疑问。
55
总结
1.完成了任务----排除了故障;
2.学到了技能----会用故障诊断仪、万用表完成对进气增压控制系统的检修;
3.掌握了知识----进气增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类型、结构、拆画分析电路图等。
再次强调下故障排除的注意事项:
1.思路清晰,考虑全面,主次分明;
任务1找到进气增压控制系统组成部件;
任务2拆画并分析谐波进气增压控制系统工作电路;
任务3丰田皇冠汽车3JZ-GE型发动机ACIS的检修;
外语单词
谐波进气增压控制系统ACIS
故障指示灯MIL malfunction indicator lamp
案例和
教学
材料
情境1:一辆装有3JZ-GE型发动机的丰田皇冠轿车,该车加速无力,动力不足,而且车辆起动后还怠速不稳,同时发动机故障指示灯亮。请排除故障。
进气控制系统课件

类型
常见的空气滤清器有纸质 滤清器、油浸滤清器等。
更换周期
空气滤清器的更换周期一 般为每行驶1万公里至2万 公里,具体根据行驶环境 和滤清器类型而定。
进气管路
功能
将经过空气滤清器滤清后 的空气引导至发动机进气门。
设计要点
进气管路的设计需要考虑 气流动力学,以减少气流 阻力和涡流产生,提高充 气效率。
常见故障的排除技巧和案例分享
案例一:一辆汽车发动机动力 不足,经检查发现空气滤清器 严重堵塞。更换新的空气滤清
器后,发动机动力恢复正常。
案例三:一辆汽车燃油经济性 变差,经检查发现进气歧管存 在漏气现象。更换新的进气歧 管后,燃油经济性恢复正常。
案例二:一辆汽车怠速不稳, 通过诊断仪读取故障码,发现 是节气门脏污导致的。清洗节 气门后,怠速稳定性得到明显
提高充气效率:优化进气歧管的设计和 气流特性,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功能
调节空气流量: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和需 求,调节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
进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组成 空气滤清器:清除空气中的尘埃和杂质,保护发动机免受磨损。
进气歧管:将空气引导至发动机的各个气缸。
进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节气门体
材料选择
一般选用耐高温、耐油蚀、 耐老化的材料,如硅胶、 橡胶等。
节气门体
功能 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量,从而调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转速。
结构 一般由节气门片、节气门轴、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组成。
控制方式 常见的节气门体控制方式有机械式、电子式等。电子式通 过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将节气门开度信号传递给ECU,ECU 根据信号调整喷油量和点火提前角等参数。
排放。
进气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 与排除
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提纲精华版[1]
![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提纲精华版[1]](https://img.taocdn.com/s3/m/119437d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d.png)
考试提纲说明:1)查找时先查看黑体字部分;2)解答为简答,答题时请酌情组织适当语言补充。
第一章:汽车驾驶员专业知识第一题.汽油机电控装置主要有哪些?及其工作原理。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①喷油量控制,电控单元将发动机空气流量信号作为主控信号,确定基本控油量;②喷油正时控制,根据发动机各缸的发火顺序,将喷射时间控制在进气行程内的最佳时刻;③断油控制分为减速断油和超速断油控制,前者是指汽车减速时电控单元切断喷油器的控制电路,使得停止喷油,太低速时又恢复供油,后者是指超速时候电控单元使喷油器停止喷油防止超速。
(2)电控点火系统①点火提前角控制,发动机运转时,电控单元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并根据其他信号进行修正,最后确定点火提前角,并向电子点火控制器输出点火控制信号,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
②通电时间与恒流控制,电控单元可根据蓄电池电压及转速等信号,控制点火线圈一次电路的通电时间,恒流控制电路使得一次电流在极短时间内增长到额定值,减小转速对二次电压的影响,改善点火特性。
③爆燃控制,电控单元收到爆燃传感器的信号后,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判断其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当发生爆燃时,立即推迟点火时刻。
(3)怠速控制根据发动机怠速状态的要求,控制怠速进气量从而稳定一定的怠速转速。
(4)排放控制①EGR,废气再循环控制,由电控单元控制EGR阀的开度,使排放的气体进行再循环,以降低Nox的排放量。
②开环与闭环控制,在装有氧传感器及三效催化转换器的发动机中,电控单元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及氧传感器反馈的空燃比信号,确定进行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③二次空气喷射,电控单元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温度,控制新鲜空气喷入排气歧管或三效催化转换器中,以减少排气污染。
④燃油蒸汽控制,电控单元控制活性燃油蒸汽排放装置的工作,以降低燃油蒸发污染。
(5)进气增压控制①可变进气道控制,电控单元通过控制真空电磁阀来控制动力阀的开闭,从而改变进气量,改善发动机的输出转矩与动力。
发动机进气增压控制系统

通过进气增压,发动机能够吸入 更多的空气,从而增加燃料燃烧 效率,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输出。
增压后,气缸内的空气密度增加, 使得燃油和空气混合物燃烧更加 充分,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和扭
矩。
增压压力的调节可以针对不同工 况进行优化,使得发动机在各种 转速和负载下都能获得最佳的动
力输出。
燃油经济性的改善
进气增压能够提高发动机的容 积效率,使得燃油能够更加充 分地燃烧,减少了燃油的浪费。
由于增压后发动机的功率和 扭矩提高,车辆可以更加高 效地加速和爬坡,减少了不
必要的燃油消耗。
增压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车辆行 驶状态和驾驶员需求进行智能 调节,实现燃油经济性的最大
化。
排放性能的改善
1
进气增压能够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减少不完 全燃烧和未燃烧的燃料排放,从而降低污染物排 放。
发动机扭矩控制
电子控制单元(ECU)
根据车辆行驶状态、驾驶员意图和传感器信号,计算出所需的扭 矩。
燃油喷射系统
根据ECU指令,精确控制燃油喷射量,以实现所需的扭矩输出。
废气再循环系统
通过回收部分废气来调节发动机的扭矩输出,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04 进气增压控制系统对发动 机性能的影响
功率和扭矩的提高
功能
通过提高进气压力,增加发动机 的充气效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 功率和扭矩输出,改善发动机的 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增压系统的种类
01
02
03
机械增压系统
通过机械方式将空气压缩 并送入发动机,通常由皮 带或链条驱动。
涡轮增压系统
通过涡轮将发动机排出的 废气能量转化为压缩空气 的能量,再送入发动机。
发动机进气增压控制系统
进气增压系统课件

(2)高速状态 发动机高速运转时,三个摇臂连接成一体(液压推动活塞
将三个摇臂锁在一起)由中间凸轮来驱动,此时两个时气门打 开的紧度均增大,进气量增加,系统工作。
三大科谷教育(机电一体化·汽车专业)
15
6.3.5 VTEC的控制原理
发动机的转速、负荷、车速和冷却液温度信号送入发动机ECM 后,经运算分析,ECM决定对VTEC进行有效控制,若满足控 制条件,ECM就给VTEC电磁阀的线圈绕阻提拱一电流,使电 磁阀在电磁吸力下打开,来自机油泵的油压就加在摇臂轴的同 步活塞上。当VTEC电磁阀开启后,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VTEC 压力开关的反馈一信号给ECM,以便对该系统的工作实现监控。 (ECM即ECU,这是HONDA的叫法不同)
用接头和压力表连接到电磁阀上。然后起
动发动机,当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冷却
风扇转动),检查发动机转速分别为
1000r/min、2000r/min和4000r/min时的机
油压力,若机油压力均高于49kPa,则说明
电磁阀不能开启,必要时应更换电磁阀。
5、用换件法检查电脑是否有故机电一体化·汽车专业)
三大科谷教育(机电一体化·汽车专业)
控制翻板 进气总管 进气歧管
5
6.1.6 该笔那进气道长度的控制方式
三大科谷教育(机电一体化·汽车专业)
6
6.1.7进气谐波增压VSV电磁阀检测
谐波增压系统控制电路如下图所示。
主继电器触点闭合后,通过端子“3”给真空电磁阀供电,ECU通 过“ACIS”端子控制真空电磁阀的搭铁回路。维修时,检查真空电磁阀 的电阻,正常应为38.5~44.5Ω(皇冠3.0轿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
1)增压发动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都较高。 2)增压发动机很难满足车辆对转矩适应性及瞬变工况的要求。 3)车用汽油机应用增压技术较困难。 4)适用的小型涡轮增压器发展晚并且效率偏低。
5、增压系统的分类
1) 机械增压系统
2) 气波增压系统
3)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 4) 复合增压系统
1) 机械增压系统
当VSV关闭时,受压缩轮增压的气体直接作用在执行器的膜 片上,膜片受压变形增大,废气阀开度也相应增大,废气绕 过涡轮的旁通量增多,增压压力下降。
三、增压发动机在结构上的变动
1. 增大供油量,调整供油系 增大循环供油量,但必须保证不增加供油持续角。 否则燃烧过程拉长,经济性变差,排气温度升高, 热负荷增加。 2. 改变配气相位 1)合理地加大气门重叠角,以增加扫气空气,冷却受 热零件,降低热负荷,提高充气效率,改善涡轮的 工作条件。 2)为使充气效率提高,可增大进、排气门的升程,为 避免气门碰撞活塞,活塞顶部可挖凹坑。 3)改进进气门和气门座的结构和材质,提高其耐磨性。
七、涡轮增压电控系统的检修
检查进气室和真空管路有无漏气;
真空开关阀电路有无短路或断路,真空开关
阀的电阻是否符合标准;
视情维修或更换损坏的元件。
八、增压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1.增压发动机功率下降的原因: 旁通阀门关闭不严。 空气进口阻力损失过大。 增压器叶轮、壳体和流道脏污。 动力涡轮壳流道和叶轮上严重积碳。 增压涡轮出口管路漏气。 发动机排气管连接处漏气。
05aa3
3.减小压缩比,增大过量空气系数 1) 为了降低最高爆发压力,压缩比可适当降低。 2) 增加过量空气系数,降低热负荷和改善经济性。
4. 进、排气系统
脉冲系统中,为了使扫气期间各缸排气不致 互相干扰,排气管必须分支。分支的原则是一 根排气管所连各缸排气必须不相重叠。四冲程 机一根排气管所连接气缸数目一般不超过三个, 三个气缸的排气期必须合理岔开。
2.增压发动机进气压力上升的原因:
通常是涡轮增压器及发动机供油系统、配
气系统的故障。
由涡轮增压器直接造成增压压力上升的原
因一般是增压压力控制电磁阀或膜片控制 电磁阀损坏,使旁通阀不能适时打开。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功能、基本结构及工作 原理。
05aa3
四、增压发动机性能
1.低速扭矩特性变化(低速扭矩性能差)
2.加速性能变差 3.改善了经济性 4.降低了排气污染和噪声 5.起动、制动困难
05aa3
五、汽油机增压的困难
1.爆燃
汽油机增压后,可燃混合气进气终点的温度Ta、压力P a增高,燃烧室热区零件热负荷提高,致使爆燃加剧。 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如降低压缩比、进气中冷以及推迟点 火时刻,这又带来热效率下降、排温升高、增加成本等 弊端。因此,汽油机的增压比一般不超过2,功率增加 最大幅度约为40%~50%,经济性没有明显改善。
当 压 缩 轮 侧 进 气 增 压 压
力增加到足以克服执行器 内的弹簧力时,推杆推动 废气阀开启。一部分废气 绕过涡轮经排气歧管直接 排放出去,增压压力也随 之下降。
带有涡轮增压的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工 作 过 程
当VSV开启,执行器内的受压空气经VSV逸出到压缩轮侧的 进气管内,此时执行器内的受压气体压力Pa<Pb,执行器 内的膜片受压变形减小,废气阀开度也相应减小,废气绕过 涡轮的旁通量减少,增压压力上升。
增压器由发动机的曲轴通过机械传动系统直接驱动的称 为机械增压器。增压器可用离心式压气机或罗茨式压气机等。 进气压力为160~170kPa。因为进气压力越高,机 械效率越低,产生的噪声越大,燃油消耗率增加,所以机械 增压器仅适用于小功率柴油机。
2) 气波增压系统
发动机曲轴驱动一 个特殊的转子,在转子 中高压废气直接与空气 接触,利用高压废气的 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 提高进气压力。它比涡 轮增压低速性能好,结 构简单,加工方便,对 材料与工艺要求不高, 加速性好,工况范围大, 但尺寸大,比较笨重, 噪声大。
项目四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任务5 进气增压控制系统
复习旧课:
1、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常见故障? 2、几种最常见故障的诊断程序?
导入新课:
任务5 进气增压控制系统
一 、增压认知
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 矩,让车子更有劲。
1、增压是提高功率的有效途径
1)加大气缸总排量i.Vs, 即增加气缸数i,增大气缸 直径D和行程S; 2)提高转速n; 3)提高平均有效压力pme;
05aa3
5. 冷却增压空气
增压空气冷却,一方面可提高进入气缸的空气密度, 提高功率,同时也降低了热负荷和排气温度。 试验表明,增压空气温度每降低10℃,柴油机的 循环平均温度可降低25~30℃,增压比为 1.5~2时,供气量能比不用中冷器时提高 10%~18%,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会得 到改善。 冷却增压空气的方法有水冷和空气冷却两种。
05aa3
3)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
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 械联系,压气机由内燃机 废气驱动的涡轮来带动。 在增压压力较高时,为了 降低增压空气进入发动机 气缸的温度,需要增设空 气中间冷却器。该系统应 用广泛,一般增压压力可 达180~200kPa, 最高甚至达到300kP a。
05aa3
4) 复合增压系统
2、增压度φ
发动机增压后增长的功率与增压前的功率之比
3、增压比
增压后空气压力pk与增压前的空气压力p0之比
增压发动机按照增压比的大小可以分为: 低增压,k<1.6, 中增压,k=1.6~2.5, 高增压,k>2.5,
05aa3
4、增压的优、缺点
优点:
1)在保证输出功率Pe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气缸数减少或者 气缸直径减小,从而可以减小发动机的比质量和外形尺寸。 2)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率。 3)减少排气污染和噪声。 4)降低发动机的单位功率造价。 5)对补偿高原功率损失十分有利。
废气 涡轮 增压 器的 基本 结构
主要部件有涡轮增压器、增压压力电磁阀、膜片式 放气控制阀和冷却器组成。涡轮增压器内有动力涡 轮和增压涡轮,它们安装在同一根轴上。
工作情况
奥迪1.8T涡轮增压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增 压机内的涡轮(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 的压缩轮(位于进气道内),压缩轮就压缩由空气 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再送入气缸。
增压压力的控制
为了保证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及工况下都得到最佳 增压值,防止发动机爆震和限制热负荷,对涡轮 增压系统增压压力必须进行控制。
1.旁通放气法:调节进入动力涡轮室的废气量从而 对增压压力进行控制。 2.带有涡轮增压的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执 行 器 内 有 膜 片 将 之 分
隔成左右两个腔,膜片左 侧受进气增压压力的作用, 膜片右侧装有弹簧。膜片 与废气阀通过一根推杆连 接。
2.混合气的调节
汽油机采用定质变量调节,化油器式发动机增压时,气体 流经化油器喉口的压力是变化的,不仅难于精确供给一定 浓度的混合气,还增加了一些如增压器前置或后置于化油 器的方案选择、化油器密封、加速响应等新问题。
05aa3
3.增压器的特殊要求 汽油机增压比小、流量范围广、热负荷高、最高 转速高且变化范围大,这就要求设置增压调节装 置,使得汽油机的增压器比柴油机的成本高得多。 4.热负荷高 汽油机燃烧温度高,膨胀比小,过量空气系数小, 排气温度高,增压更加重了整机的热负荷。为减 少扫气用的可燃混合气的损失,又不得不减少进、 排气门的重叠角,致使汽油机的排气门、活塞、 涡轮的热负荷均高于柴油机。
05aa3
六、增压与非增压发动机优缺点比较
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输出的最大功 率与未装增压器的相比,可增加大约40%甚至更 多。这意味着一台小排量的发动机经增压后,可 以产生同较大排量发动机相同的功率。 发动机在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后,工作中产生 的最高爆发压力和平均温度将大幅度提高,从而 使发动机的机械性能、润滑性能都会受到影响, 而且还会提高排气温度。 维修费用高,如更换涡轮增压器:奥迪A6 1.8T为 20000元、宝来1.8T 为16500元、帕萨特1.8T为 13000元。
在某些发动机上废气涡轮增压与机械增压并用,是为了保证 二行程柴油机在起动和低速、低负荷时仍有必要的扫气压力, 大功率柴油机上应用较多。
05aa3
二、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利用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废气的热能和动能,驱 使涡轮增压器中的动力涡轮带动同轴的增压涡轮一 起转动,从而加大循环进气量,提高发动机的输出 功率,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 •增压后进气温度提高,混合气可以适当变稀,从而 可以使CO和HC的排放量有所降低。 •国产一汽奥迪A6 1.8T、一汽宝来1.8T 和上海帕萨 特1.8T等乘用车都采用了带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增压 进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