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电控汽油发动机-进气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汽车电控技术发动机》复习题含答案

《汽车电控技术发动机》复习题含答案

《汽车电控技术发动机》复习题含答案《汽车电控技术(发动机)》复习题一、填空题1、汽油喷射系统按对空气流的检测方式不同可分为歧管压力计量式(D型)和空气流量计量式(L型)。

2.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按喷射的位置分类分为: 缸内喷射和缸外喷射。

3.缸外喷射按喷油器安装部位可分为单点喷射和多点喷射。

4.电控单元对点火的控制包括: 点火提前角控制、闭合角控制和爆震控制。

5.曲轴位置及转速传感器可分为: 磁脉冲式位置及转速传感器、霍尔效应式位置及转速传感器和光电效应式位置及转速传感器三大类。

6.空气流量计有多种型式,常用的主要有叶片式、热线式、热膜式和卡门旋涡式。

7.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按喷射的时序分为:顺序喷射、分组喷射和同时喷射。

8.进气控制系统的功能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对发动机的进气进行控制,以提高发动机的进气效率,从而改善发动机动力性。

9.怠速控制执行机构有两种类型: 节气门直动式和旁通空气式。

10.电控汽油机中,ECU停油控制基于两种情况: 减速断油控制和限速断油控制。

11.发动机燃烧后所排放的废气的有害成份有三种:一氧化碳、HC 、 NOx 。

12.发动机控制系统主要由信号输入装置、_ ECU__、_执行器_等组成。

13. 汽油喷射系统按对空气流的检测方式不同可分为歧管压力计量式(D型)和空气流量计量式(L型)。

14.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大致可以分为:__空气供给______系统、_燃油供给_______系统和微机控制系统三个部分。

15.空气流量计主要有:_叶片式、卡门旋涡式、_热线式_______、热膜式四种。

16.目前电控汽油机中使用的曲轴位置传感器主要有三种类型:__电磁感应式______式、__霍尔效应________式和光电式。

17.汽油喷射控制包括__喷油量______控制、___喷油正时____控制和断油控制三个方面。

18.现代轿车上采用的电子控制点火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电子控制有分电器点火系统和___电子控制无分电器式__________点火系统。

简述电控汽油发动机的优点

简述电控汽油发动机的优点

简述电控汽油发动机的优点
电控汽油发动机的优势一直是发动机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热门话题,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发动机性能。

电控汽油发动机是一种结合了电子控制技术和传统机械技术的新型发动机系统,它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发动机的能效和燃油消耗,从而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首先,电控汽油发动机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它能够极大地改善发动机的性能。

电控汽油发动机充分利用电子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燃烧参数,将燃烧室中的混合气适度和均匀混合,从而有效地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其次,电控汽油发动机在排放性能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它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控制以达到减少废气排放的目的。

通过减少废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可以显著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保护人类健康,成为受欢迎的环保发动机。

此外,电控汽油发动机还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燃油,从而节省燃油消耗。

由于电子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油门踏板积极控制燃烧室中的混合气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保证燃烧的完整性,达到最高效率。

因此,电控汽油发动机可以有效地节省燃油,节约能源。

最后,电控汽油发动机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污染,从而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由于电子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发动机的转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发动机噪音,从而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总之,电控汽油发动机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更好的发动机性能、
低排放、节能、减噪等方面的优点,是实现环境友好型机动车发展的一大利器。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蒸气吸入发动机中。
1—支架; 2—栅格; 3、6—滤芯; 4—活性炭; 5—壳体; 7—炭罐真空;
8—清洁空气; 9—蒸气自燃油箱;
10—进气歧管真空度; 11—燃油蒸气通风阀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图1-27 (a)热线式空气流量计 (b)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电路 (c)热膜式空气流量计 (d (e)膜盒式进气管压力传感器 (f 1—整流网; 2—涡源体; 3—超声波发 生器; 4—旋涡; 5—超声波接收器; 6—硅片; 7—二氧化硅膜; 8—真空室; 9—硼硅酸玻璃片; 10—传感电阻; 11—金属块
图1-20 氧传感器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图1-21 闭环控制系统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温度传感器。温度传 感器都采用半导体热敏元件。
①水温传感器(见图1-22)。 通常安装在发动机出水口处,敏 感元件由铜套封住。
图1-22 水温传感器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如 图1-17(b)所示。
空气阀只是在发动机温度 低时用来调节进气量,控制发 动机的怠速转速。
图1-17 (a)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b)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燃油供给系统
(1)作用。向气缸提供燃烧所 需要的燃油。
(2)组成。燃油供给系统通常 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压力调 节器、喷油器和冷起动喷油器组成。 (3)工作原理框图。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5)负荷传感器(见图1-27)。 ①空气流量传感器。用来将吸入的空气量转换成电信号 送给ECU,作为决定喷油量的基本信号之一。 ②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它依据发动机负荷状况, 测出进气歧管中绝对压力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 与转速信号一起送到ECU,作为确定基本喷油量的依据。

说明汽油发动机电控喷油系统燃油喷射的控制原理

说明汽油发动机电控喷油系统燃油喷射的控制原理

说明汽油发动机电控喷油系统燃油喷射的控制原理
汽油发动机电控喷油系统的控制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传感器和控制模
块来检测发动机工作状态,如转速、负荷、氧气含量、水温等,然后根据
这些信息来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机。

具体地说,电控喷油系统中的主要部件包括发动机控制模块(ECU)、
氧气传感器(O2 sensor)、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hrottle position sensor, TPS)、水温传感器(Coolant temperature sensor)、空气流量传感器(Mass air flow sensor, MAF)和燃油喷射器。

当发动机启动时,ECU会读取传感器发来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燃油
喷射曲线来计算喷油量和喷射时机。

在正常行驶过程中,ECU会不断地监
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使发动机能够保持最佳的
工作状态和燃油经济性。

在喷油的过程中,ECU控制燃油喷射器的喷油时间和数量,使其按照
正确的比例喷入发动机的进气道中。

同时,通过控制燃油喷射的时机和数量,ECU可以帮助发动机在不同负荷和转速下实现最佳的燃烧效率和动力
输出。

总之,汽油发动机电控喷油系统的控制原理是通过对发动机工作状态
的监测和调整,优化燃油喷射的时机和数量,以实现最佳的燃烧效率和性
能输出。

项目二任务1: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认知教案(9个)

项目二任务1: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认知教案(9个)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复习导入新课任务一: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认知汽油机的点火系统是属于汽车的机械部分还是电子部分?一、汽油喷射的基本概念二、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及优点:1、发展K KE EFI(机械)(机电组合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优点: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四、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基本类型五、总结六、随堂测试七、课后作业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教学主要内容和步骤提问学生通过小活动引入新课教师讲解教师通过PPT 讲解学生在台架上找出传感器教师通过举例来讲解复习旧课: 新课导入: 思考: 你所理解的汽油喷射是什么意思? 任务一: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认知 汽油机的点火系统是属于汽车的机械部分还是电子部分?既是机械又属于电子部分(初级次级线圈)一、汽油喷射的基本概念 二、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及优点: 1、发展 K KE EFI (机械) (机电组合式)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2、优点: 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活动1:观察现有的车型,查找台架上喷油器所在位置及数量。

1 、按喷油器安装位置 思考:观察图片说出不同喷射喷油器的数量? 1)多点喷射系统(MPI ) 2)单点喷射系统(SPI ) 2、 按喷射部位 1)缸内喷射(直接喷射)学生思考教师结合PPT来讲解学生叙述教师总结各组到实车观察教师结合PPT来讲解2)缸外喷射3、按喷油方式4、按喷射时序1)同时喷射 2)分组喷射3)顺序喷射活动2:综合上面所涉及到的内容,各组到实车上观察,并派代表说出现有车辆发动机的喷射类型?5、按空气量的计量方式分类1)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比较并掌握两者的区别学生总结,教师总结2)L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3)D+L型思考:观察现有车型属于哪种控制系统?四、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基本类型五、总结六、随堂测试七、课后作业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任务一: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认知回顾维持汽油机正常运转的条件有哪些?油、汽、火引入电控燃油系统的组成五、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组成: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控制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选择题库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选择题库

1、汽油机电控系统,属于按喷油器数量分的是()。

A、单点喷射系统B、D型系统C、L型系统D、LH型系统2、下列属于非怠速工况信号是()。

A、MAFB、IDLC、NeD、P/N3、有爆燃按每次点火()。

推迟点火提前角,直至消除爆燃。

A、0.1至1B、2C、5D、5至104、关闭点火开关,热线式空气流量计5秒完成()。

C自洁功能。

A、IOOB、300C、400D x10005、独立点火方式:点火线圈的数量与气缸数()倍。

A x1B.2C x5D、0.56、汽油机电控系统,按空气流量检测方式系统分的是()。

A、单点喷射系统B、D型系统C、顺序喷射系统D、多点喷射系统7、便于驾驶人和维修人员发现和排除故障的辅助控制系统是()。

A、进气控制系统B、怠速控制系统C、排放控制系统D、故障自诊断系统8、喷油器在()指令下喷射燃油。

A、ECUB、ABSC、EVAP.D x TPS9、油泵安装在()。

A、油轨B、油箱C、回油管∙D、缸体上10、ESA点火电路中,驱动转速表的是()信号。

A、NeB、IGTC、IGFD、-11、下列属于怠速工况信号是()。

A、MAFB、IDLC、THWD、P/N12、顺序喷射正时控制每循环()次。

A、1B、2C、3D、413、常用信号开关端子AC是()信号。

A、起动开关B、空调开关C、档位开关D、制动开关14、用以检测发动机负荷信号的传感器是()。

A、曲轴转速与位置传感器B、空气流量传感器C、节气门位置传感器D、氧传感器15、燃油箱汽油蒸汽控制系统英文缩写是()。

A、ECUB、ABSC、EVAPD、TPS1 6、爆燃控制在()秒内,检测无爆燃,按一定量增加点火提前角,无限接近理想控制线,直至下一次爆燃发生。

A、0.1至1B、2C.5D x5至1017、低阻喷油器电阻为()QA、1B、2至3C、10D、13至1618、分组喷射正时控制:每循环()次。

A、1B、2C x3D、4A、电子控制系统B、燃油供给系统C、空气供给系统D、电源系统20、关闭点火开关,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秒完成IoOOoC自洁功能。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习题集及答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习题一、填空题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用英文表达为____________,怠速控制系统用英文表达为___________。

1.EFI、ISC2.目前,应用在发动机上的子控制系统重要涉及电控燃油喷射系统、_2.电控点火系统___________和其他辅助控制系统。

3.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除喷油量控制外,还涉及喷油正时控制、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控制。

3.断油控制、燃油泵控制4.电控点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此外,该系统还具有_____________控制和______________控制功能。

4.点火提前角控制、通电时间控制、爆燃控制5.排放控制的项目重要涉及废气再循环控制、活性炭罐电磁阀控制、氧传感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等。

5.空燃比闭环控制、二次空气喷射控制6.传感器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采集控制系统所需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线路输送给ECU7.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作为_____________控制和___________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7.喷油正时;点火正时8.爆燃传感器是作为_____________控制的修正信号。

8.点火正时9.电子控制单元重要是根据__________拟定基本的喷油量。

9.进气量10.执行元件受________控制,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0.ECU、具体执行某项控制功能的装置。

11.电控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

11.信号输入装置、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元件12.电控系统有、两种基本类型。

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13.应用在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技术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进气控制系统、增压控制系统、巡航控制系统、警告提醒、自诊断与报警系统、失效保护系统、应急备用系统。

汽车高级驾驶员答辩题及答案要点

汽车高级驾驶员答辩题及答案要点
18.曲轴位置传感器有何作用?
答:(1)提供上止点信号;
(2)提供转速信号;
(3)提供1°曲轴转角信号。
19.评价发动机技术状况的参数主要有?
答:发动机功率、油耗;气缸密封性;排气净化性;点火性能、燃烧质量;发动机温度;异响、噪音;机油压力和噪音。
20.燃油喷射系统有什么优点?(与化油器式相比)
答:(1)有一定的缓冲和过载保护作用;
(2)在一定范围内可实现无级变速;
(3)具有良好的加速性能和通过性;
(4)操纵轻便。
32.电喷系统中的ECU有何作用?
答:对各传感器输入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判断,然后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有关执行器的工作。
33.自动变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
常见的空气流量计有:叶片式、卡门漩涡式、热线式、热膜式。
26.发动机怠速高低对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效果有何影响?
答:(1)怠速过高,挂档起步时产生强烈的闯动;
(2)怠速过低,坡道上起步时,若松开制动踏板加油不及时,汽车会后溜。
27.氧传感器的作用?
答:(1)实现空燃比反馈控制;
29.如何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答:(1)避免超负荷使用轮胎;
(2)选择保持最适宜的气压;
(3)保持经济时速、避免长时间高速行驶;
(4)正确使用与正确驾驶。
30.爆震传感器有何作用?
答:感受爆震后反馈到ECU,控制点火提前角,使点火时间达到最佳。
31.与手动变速器相比,自动变速器有哪些优点?
12.简述ABS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答: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传感器将信号送至ECU,ECU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对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分析以确定各车轮的滑移率。同时给压力调节器发出指令,以控制制动轮缸中的制动液压力,防止车轮完全抱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持状态
控制器工作情况 控制阀工作情况
说明:预定的气门正时被设置后,发动机ECU使凸轮轴正时机 油控制阀处于空挡位置(提前与滞后的中间位置),由此保持 预定的气门正时。
凸轮 轴正 时机 油控 制阀
凸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由一个用来转换机油通道的滑阀、一 个用来控制移动滑阀的线圈、一个柱塞及一个回位弹簧组成。 凸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根据ECU的指令控制控制滑阀的位置, 从而控制机油液压使VVT-i控制器处于提前、滞后或保持位 置。当发动机停机时,凸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多处在滞后状 态,以确保启动性能。
可变长度进气支管 1-空气滤清器 2-节气门 3-转换阀 4-转换阀控制机构 5-ECU
奥迪 A4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长度增压系统
奥迪 A4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长度增压系统
丰田3GR-FE发动机 谐波进气增压控制系统
工 作 原 理
谐波增压控制系统 ACIS
低速时,进气控制阀关闭,压力波传播距离长,发动机低 速性能好。 高速时,进气控制阀打开,压力波传播距离短,发动机高 速性能好。
1、丰田VVT-i 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结构组成
•由传感器、发动机ECU和执行机构(VVT-i控制器、 凸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三部分组成。
控制原理
发动机ECU根据发动机转速、进气量、节气 门位置和水温计算出一个最优气门正时,凸 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根据发动机ECU的控制 指令选择至VVT-i控制器的不同油路以处于 提前、滞后或保持这三个不同的工作状态。 此外,发动机ECU根据来自凸轮轴位置传感 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实际的气门 正时,从而尽可能地进行反馈控制,以获得 预定的气门正时。
典型废气涡轮增压控制系统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功能
•利用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废气的热能和动能, 驱使涡轮增压器中的动力涡轮带动同轴的增压 涡轮一起转动,从而加大循环进气量,提高发 动机的输出功率,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 •增压后进气温度提高,混合气可以适当变稀, 从而可以使CO和HC的排放量有所降低。 •国产一汽奥迪A6 1.8T、一汽宝来1.8T 和上海帕 萨特1.8T等乘用车都采用了带废气涡轮增压器 的增压进气系统。
可变配气相位控制系统: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等参数变化 来控制VTEC机构工作,改变驱动同一气缸两进气门工作的 凸轮,以调整进气门的配气相位及升程,并实现单进气门工 作和双进气门工作的切换。
动力阀控制系统
在进气量较小的低速、小负荷工况下,使进气道空气流通 截面减小,可提高进气流速,从而提高充气效率,改善发 动机的低速性能; 在进气量较大的高速、大负荷工况下,适当增大进气道空 气流通截面,可减少进气阻力,提高进气量,从而改善发 动机的高速性能。
节气门 进气控制阀 真空驱动器
ECU
真空罐 传感器信号
ACIS电磁阀
ACIS控制电 路
ACIS组成
ACIS电磁阀电阻:38.5~44.5Ω
控制方式:ECU→ACIS电磁阀→真空→真空驱动器→进气控制阀
皇冠2JZ-GE发动机ACIS的检修
(1)电磁阀的检修 检查电磁阀线圈。在常温下两端子间的电阻测 量,当测得两端子间电阻是38.5~44.5Ω,同时 两端子与电磁阀壳体也不导通时,表示正常; 否则应予以更换。
废气涡轮 增压器的 基本结构
主要部件有涡轮增压器、增压压力电磁阀、 膜片式放气控制阀和冷却器组成。涡轮增压 器内有动力涡轮和增压涡轮,它们安装在同 一根轴上。
工作情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 作 原 理
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增压 机内的涡轮(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的 压缩轮(位于进气道内),压缩轮就压缩由空气滤 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再送入气缸。
带有涡轮增压的 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工作过程
当VSV开启,执行器内的受压空气经VSV逸出到压缩 轮侧的进气管内,此时执行器内的受压气体压力Pa< Pb,执行器内的膜片受压变形减小,废气阀开度也相 应减小,废气绕过涡轮的旁通量减少,增压压力上升。

当VSV关闭时,受压缩轮增压的气体直接作用在执 行器的膜片上,膜片受压变形增大,废气阀开度也相 应增大,废气绕过涡轮的旁通量增多,增压压力下降。
进气管细长时,压力波波长长,可使发动 机中低转速区功率增大;进气管短粗时, 压力波波长短,可使发动机高转速区功率 增大。 ACIS通过对进气空气控制阀进行优化控制 以实现进气歧管长度的改变来提高充气效 率,从而使发动机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能 提高扭矩输出,尤其是在低转速范围内。
可变进气歧管长度增压系统
优缺点比较
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输出的最大功 率与未装增压器的相比,可增加大约40%甚至更 多。这意味着一台小排量的发动机经增压后,可 以产生同较大排量发动机相同的功率。 发动机在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后,工作中产生 的最高爆发压力和平均温度将大幅度提高,从而 使发动机的机械性能、润滑性能都会受到影响, 而且还会提高进气温度。 维修费用高,如更换涡轮增压器:奥迪A6 1.8T为 20000元、宝来1.8T 为16500元、帕萨特1.8T为 13000元。
执行器内有膜片将之 分隔成左右两个腔,膜 片左侧受进气增压压力 的作用,膜片右侧装有 弹簧。膜片与废气阀通 过一根推杆连接。 当压缩轮侧进气增压 压力增加到足以克服执 行器内的弹簧力时,推 杆推动废气阀开启。一 部分废气绕过涡轮经排 气歧管直接排放出去, 增压压力也随之下降。
增压压力的控制
为了保证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及工况下都得 到最佳增压值,防止发动机爆震和限制热 负荷,对涡轮增压系统增压压力必须进行 控制。 1. 旁通放气法:调节进入动力涡轮室的废气 量从而对增压压力进行控制。 2. 带有涡轮增压的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二、进气控制系统
目的:提高进气量,改善发动机动力性能。
类型:动力阀控制系统、谐波进气增压系统(ACIS)、可变 配气相位控制系统(VTEC)等多种。
动力阀控制系统:是控制发动机进气道的空气流通截面大小, 以适应发动机不同转速和负荷时的进气量需求,从而改善发 动机的动力性。 谐波进气增压系统:利用了进气管内的压力波与进气门的开 启配合,当进气门开启时,使反射回来的压力波正好传到该 气门附近,从而形成进气增压的效果,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 率和功率。
膜片真空气室
真空电磁阀 ECU 空 气 动力阀 真空管
控制方式:ECU→真空电磁阀→真空→膜片真空气室→动力阀
进气惯性增压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发动机工作中,由于进排气门的不断开 关,进气流在进气歧管内出现压力脉动。 利用进气行程进气管内高速流动的气体 的惯性效应、波动效应来提高充气效率。 为此,可按照气体压力波传播的特点设 计进气道,使进气道的长度、形状都可 改变。
VVT-i 控制器 结构与 工作原理
由一个固定在进气凸轮轴上的叶片、一个与从动正时链轮 一体的壳体、一个锁销组成。控制器有气门正时提前室和 气门正时滞后室这两个液压室。 通过凸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的控制,它可在进气凸轮轴上 的提前或滞后油路中传送机油压力,使控制器叶片沿圆周 方向旋转,连续改变进气门正时,以获得最佳的配气相位。
低速时,电磁真空通道阀电路不通,真空通道关 闭,真空罐的真空度不能进入真空电动机,受真 空电动机控制的进气增压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 此时进气管长,压力波长大,以适应低速区域形 成气体动力增压效果。
高速时,ECU接通电磁真空通道阀的电路,真空通 道打开,真空罐的真空度进入真空电动机,吸动膜 片,从而将进气增压控制阀打开,由于大容量空气 室的参与,缩短了压力波的传播距离,使发动机在 高速区域也得到较好的气体动力增压效果。
可变进气系统之可变配气相位控制系统VTEC
中凸轮升程最大,次凸轮升程最 小。 主凸轮的形状适合发动机低速时 单气门工作的配气相位要求;中 凸轮的形状适合发动机高速时双 进气门工作的配气相位要求。
四个活塞 安装处
VTEC工作原理
VTEC工作原理
发动机低速时,电磁阀断电,油道关闭。在弹簧作用下, 各活塞均回到各自孔内,三个摇臂彼此分离。此时,主凸 轮通过主摇臂驱动主进气门,中间摇臂驱动中间摇臂空摆 (不起作用),次凸轮升程非常小,通过次摇臂驱动次进 气门微量开闭,以防止进气门附近积聚燃油。配气机构处 于单进、双排气门工作状态。 发动机高速运转,且发动机转速、负荷、冷却液温度及车 速均达到设定值时,电磁阀通电,油道打开。在机油作用 下,同步活塞A和同步活塞B分别将主摇臂与中间摇臂、 次摇臂与中间摇臂插接成一体,成为一个同步工作的组合 摇臂。此时,由于中凸轮升程最大,组合摇臂由中凸轮驱 动,两个进气门同步工作,进气门配气相位和升程与发动 机低速时相比,气门的升程、提前开启角度和迟后关闭角 度均较大。此时配气机构处于双进、双排气门工作状态。
2.增压发动机进气压力上升的原因: 通常是涡轮增压器及发动机供油系统、配 气系统的故障。 由涡轮增压器直接造成增压压力上升的原 因一般是增压压力控制电磁阀或膜片控制 电磁阀损坏,使旁通阀不能适时打开。
4.1.3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传统的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其配气机构的 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都是固定的,这就使 进气量相对是固定的,动力性、经济性以 及排放性的潜力均未完全发挥。随着轿车 汽油机的高速化和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 可变气门技术已经迅速发展起来。 丰田公司的VVT-i技术和本田公司的VTEC 技术由于能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大幅度地提高了 发动机的性能而令人瞩目。
(3)真空罐的检查 当由A向B吹气时应当导通,见图4-5a;而由B向A吹气 时应当截止,见图4-5b。用手指按住B口(图4-5c), 施加53.3kPa的真空,观察1min,表头真空度应无变化。 如不合上述要求,应更换真空罐。
三、增压控制系统
功能:根据发动机进气压力的大小,控制增压装置 的工作,以达到控制进气压力,提高发动机动力性 和经济性的目的。 分类:根据增压装置使用的动力源不同,增压装置 分废气涡轮增压和动力增压两种。目前多采用废气 涡轮增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