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7土壤的保护_教科版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7土壤的保护_教科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7土壤的保护_教科版

第7课《保护土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四节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的“物质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的要求,了解土壤对动植物及人类的作用,知道植被对保护土壤有作用,并如何去保护土壤。

本课的教学活动由土壤对动植物的作用引入,到研究土壤的流失与植被的关系,并让学生知道人们的乱砍乱伐和无节制的使用土地等行为可能造成土壤流失,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不让土壤流失。

教材由三个主要活动构成:1.了解土壤的价值,即土壤对动植物及人类的作用;2.研究土壤流失与植被的关系;3.保护土壤的措施。

三个活动依次递进,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经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也有了一定的动手实验的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土壤,在学习过程中也了解了与土壤相关的一些知识,可以说学生对于土壤已经有了一些经验。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土壤的分类、土壤的成分,土壤中的营养从哪里来,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但对土壤的其他作用就不是很清楚,对于土壤流失的原因已经如何保护土壤就不知道了。

本节课就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知道土壤流失的原因,知道我们人类的哪些行为会破坏土壤,并知道应该如何去保护土壤。

【教学目标】1.能够列举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

2.通过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3.能列举并说出人类的哪些行为在破坏土壤,哪些行为在保护土壤。

4.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重点】通过做水土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度】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准备】课件、土壤、小铲子、塑料水槽、洒水壶、秒表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了解土壤的贡献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与土壤相关的知识,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土壤。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

《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了解人类破坏土壤资源的事实,学会一些保护土壤资源的力所能及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推测土壤被破坏后产生的严重后果,在阅读、交流过程中了解事实,能够展示自己的技能宣传保护土壤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惜土壤资源,具有参与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土壤资源。

辩证理解土壤、动植物、人类互相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会推测土壤被破坏后产生的严重后果。

【教学难点】辩证理解土壤、动植物、人类互相依存的关系。

【教学模式】本课属于科学探究课课型,其教学结构设计如下:
情境导入→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论→迁移拓展
【器材和资源】
教学准备:演示实验材料:植物水土保持模拟实验装置(两种相同的土壤做成坡度一样的土坡,一个上面种了草、另一个则没有,水,水盆,矿泉水瓶),记录纸。

学生准备用具:记录笔、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土壤的保护
实验计划
探究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实验结论
填写人()填写时间年月日。

三年级科学上册《保护土壤》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保护土壤》教案

三年级科学学科备课
第三单元总课时数:5 备课时间:2020、9、15
(草丰林茂、寸草难生)
2、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草丰林茂,有的地方却寸草难
生呢?
3、对比模拟实验:有植被土壤和无植被土壤
⑴、现在我们来做个对比实验。

⑵、引导学生讨论对比实验中的不同条件及相同条件和具
体的实验步骤(讨论交流)
⑶教师提出实验要求:仔细观察水流冲过以后,土层的变
化和流水冲过的痕迹。

⑷、学生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
题?(学生自由发言)
5、想一想:当森林被砍伐、植物被破坏后,土壤的蓄水
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课件出示:你知道吗?
⑴、目前全球平均约有5-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荒漠化。

(2)、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3)、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2、请大家想一想,人类的破坏活动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⑵、全班汇报交流预测结果。

3、小结:人类就这样无止境的破坏,地球上的土壤将会越。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7课《保护土壤》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7课《保护土壤》教案

7.保护土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保护土壤》这一课是苏教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情况,并且知道有无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

通过分析讨论土壤和自然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会产生的两种不同影响,引发保护土壤的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说出土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对于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的原因不够了解。

本课通过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学生认识到植被在保护土壤中的重要性。

在模拟实验环节中,学生通过引导能够说出对比实验的部分要求,但并不能够将对比实验的步骤表达清楚。

因此本课就将水土流失实验作为思维焦点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思维目标。

科学知识:1.通过讨论分析,知道土壤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各种人类活动,能够辨别并说出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益害及其原因。

3.通过水土流失模拟实验,意识到植被和土壤保护的相关性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比较水土流失实验现象,发现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2.通过讨论设计简单的实验步骤,初步树立对比实验地概念。

科学态度:1.能够在好奇心地驱使下,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地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土壤是人类的重要,树立保护土壤地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水土流失和有无植被有关【教学难点】根据材料公平地设计水土流失实验步骤【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水土流失装置,水,花洒。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经过了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在我们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的土壤。

请小朋友们看几幅图片分别说一说,土壤到底有什么作用?2.出示雨林图片,这里植物的长势特别好,蚯蚓也在土壤里安了家。

西瓜地以及制作陶瓷的陶土图片。

3.请学生回答之后,再请各小组具体分析讨论:土壤对动物、植物、人类的不同贡献?4.小结: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了栖息地。

三年级科学教案土壤的保护第二课时

三年级科学教案土壤的保护第二课时
实验探究
教具
植被、水壶
实践
活动
检查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土壤的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土壤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
2、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那么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3、学生将自己准备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填写好书本第65页的记录表。
班级
三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2课时
课题
1.4土壤的保护
教学
目的
和要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
2、会做水土流失的对比实验。
3、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如乱砍森林、乱丢废旧电池、滥施化肥等。
4、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重点
难点
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掌握好水土流失对比实验中的条件
教学
方法
三、拓展
讨论: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景?
观察图片
填写活动记录
学生讨论交流
观察演示实验
阅读资料
讨论




1.4土壤的保护
土壤
养育保护、千万不能破坏
动植物人类
提供生存环境




共计:课时
检查人:
时间:
(盖章)
3、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和补充。
5、演示水土流失的对比实验
强调:(1)注意实验的公平性,土堆的大小、水流的大小、水量的多少都要保证一样,惟一的变量时一个土堆有草皮,一个没有。

三年级《土壤的保护》教案

三年级《土壤的保护》教案

三年级《土壤的保护》教案课型:欣赏与实验活动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了解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的以及土壤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

2、学会并掌握如何利用植被保护土壤。

3、学生能够提出一些保护土壤的具体建议。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学习、观察、实验及合作探究等方式,知道土壤受到破坏后的危害并能提出保护土壤的具体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学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2、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大自然的态度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3、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习重点:1、土壤受到破坏后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能提出保护土壤的具体建议。

学习难点:1、能提出保护环境和土壤的具体建议。

2、能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和土壤,能及时制止别人破坏环境和土壤的行为。

课前准备:土壤受到破坏的图片资料、环保题材的宣传图片、音像资料,实验用的仪器设备等。

学具准备:画纸、画笔及各种可利用材料。

学习过程:一、欣赏导入1、欣赏:师生共同欣赏一组雄伟、咆哮的黄河图片2、探讨交流:教师提问:欣赏完图片后你们有什么感受?谁知道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的呢?3、学生探讨后并回答。

4、教师总结,引出新课题——土壤的保护二、知识新授1、课堂演示实验:教师通过实验说明草对土壤保护的重要作用。

(1)、实验准备:喷壶、水、脸盆、种有草的纸盒和装着土的纸盒等。

(2)、实验过程:略(3)、探讨交流:每个纸盒里的土壤发生了什么变化?(4)、记录实验结果(5)、结论:植树种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2、欣赏讨论:(1)、师生共同欣赏一组森林被砍伐后的景象图片。

(2)、讨论:森林被砍伐后,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么影响?(3)、结论:暴雨或洪水会把土壤冲走,造成水土流失。

三、课堂实践、作环保小勇士1、分组讨论: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土壤受到破坏的情况?2、学生交流并回答3、提出保护土壤和环境的具体建议。

《保护土壤》小学科学教案

《保护土壤》小学科学教案

《保护土壤》小学科学教案《保护土壤》小学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

2、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教学准备:1、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表格。

2、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壤和我们的关系。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

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拓展创新: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教学反思:学习本课后,学生感知土壤资源的缺乏,认识了保护土壤的意义,并提出了保护土壤的想法。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第7课保护土壤(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7课保护土壤(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

7.保护土壤(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核心素养※能够列举土壤对动物和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

※通过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能够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行为在破坏土壤,哪些行为在保护土壤。

※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土壤做什么和怎么做。

※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怎么做。

重点※做水土壤流失的模拟实验,解释植物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难点教学内容在本课中,学生将进一步研究土壤与人类及动植物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了解人类的一些不良行为对土壤造成的危害,引发保护土壤的意识,并从自身做起,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保护家乡的土壤。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读图与讨论,了解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包括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安身之所,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

第二部分,通过阅读资料和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认识到植物对于保护土壤的重要性,以及失去植物保护的土壤会出现怎样严重的问题。

第三部分,通过读图与讨论,了解人类的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哪些行为是在努力保护土壤。

第四部分,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并指出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做水土流失模拟实验的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托盘、一块草皮、土壤、铲子、洒水壶、水)。

教学过程认识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分析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土壤是植物的母亲,绿色植物从土壤中生长出来,吸收阳光和空气,开花结果,供养了那些食草的小动物,而这些食草的小动物又成为一些食肉动物的食物。

当食肉动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这些养料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供给,土壤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

可以这样说,正因为有了土壤,才有了地球上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

土壤还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如蚯蚓、蚂蚁),为人类提供了粮食、食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保护土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四节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的“物质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的要求,了解土壤对动植物及人类的作用,知道植被对保护土壤有作用,并如何去保护土壤。

本课的教学活动由土壤对动植物的作用引入,到研究土壤的流失与植被的关系,并让学生知道人们的乱砍乱伐和无节制的使用土地等行为可能造成土壤流失,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不让土壤流失。

教材由三个主要活动构成:1.了解土壤的价值,即土壤对动植物及人类的作用;2.研究土壤流失与植被的关系;
3.保护土壤的措施。

三个活动依次递进,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经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也有了一定的动手实验的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土壤,在学习过程中也了解了与土壤相关的一些知识,可以说学生对于土壤已经有了一些经验。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土壤的分类、土壤的成分,土壤中的营养从哪里来,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但对土壤的其他作用就不是很清楚,对于土壤流失的原因已经如何保护土壤就不知道了。

本节课就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知道土壤流失的原因,知道我们人类的哪些行为会破坏土壤,并知道应该如何去保护土壤。

【教学目标】
1.能够列举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

2.通过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3.能列举并说出人类的哪些行为在破坏土壤,哪些行为在保护土壤。

4.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重点】
通过做水土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度】
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准备】
课件、土壤、小铲子、塑料水槽、洒水壶、秒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了解土壤的贡献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与土壤相关的知识,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土壤。

(1)学生当模拟讲解员,向大家介绍土壤。

要求:先说自己介绍的是土壤哪一方面的知识,然后再具体介绍。

2.师:有人说过“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1)小组讨论,举例说一说土壤对动植物及人类做出了那些贡献?
(2)全班交流,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板书:土壤的贡献:1.植物:提高营养和水份。

2.动物:提供栖息地,间接提供食物。

3.人类:生产粮食及各种农作物 4.材料:制作陶器,砖瓦等)
小结:正因为土壤对于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有着如此重大的作用,所有我们要保护好土壤。

(板书课题《保护土壤》)
二、对比实验,研究土壤流失与植被的关系
活动一:研究植被与土壤流失的关系
1.播放黄河视频。

师:你看到了什么?黄河水是什么颜色的呢?
2.师:你知道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吗?这些泥沙是从哪里来的?
阅读资料:了解黄河相关知识。

3.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黄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呢?
(引导学生回答:植树造林)
过渡:植被能否降低水中的泥沙含量,防止土壤流失呢?下面我们一起进入
活动一,来研究植被与土壤流失的关系。

4.出示活动一,师:谁来读一下活动一的要求?
(学生读活动要求。


5.师:为什么两块土壤要长度和厚度相同?其中放了草皮的那块土壤模拟的是自然界的什么情况?没有放草皮的土壤又在模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板书:有植被的土壤,没有植被的土壤)
6.师:两块土壤洒的水不一样多行不行?如何保证两块土壤洒水的量一样多呢?
(学生独立思考,说说自己的意见及理由)
7.师:谁能完整说一说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8.学生实验,并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9.全班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0.小组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小组派代表交流,其他成员补充)
板书:有植被的土壤冲刷程度轻没有植被的土壤冲刷严重
泥沙多,积水多泥沙少,积水少
植被能够保护土壤,防止土壤流失,有植被的土壤保水能力更强。

10.师小结: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知道植被覆盖可有效的降低土壤流失的现象,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三、保护土壤,从我做起。

过渡:土壤是如此的重要,但由于人们的无知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行为会破坏土壤,作为一个有科学知识的学生,我们有义务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土
壤是好还是坏。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二。

1.出示活动二,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活动要求?
(学生读活动要求。


2.师图片出示:修筑梯田、砍伐森林、轮作或休耕、开窑烧砖。

师:请你独立判断以上行为对保护土壤是好还是不好?请说出理由。

(其他同学可以质疑,或提出不同看法。


3.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对保护土壤好或不好的行为,请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汇报,评价其他小组的例子对保护土壤是否有益,并说明理由。


4.师:“保护土壤,人人有责”,我们可以为保护土壤做些什么?又该怎样去做。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总结板书:保护土壤的措施:植树造林修筑梯田退耕还林牧场轮养┄)
四、课堂小结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影响土壤流失的原因,除了有无植被外还有其他因素,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研究。

【检测反馈】
1.为什么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请举例说明。

2.选择:下列不是植被对保护土壤的作用是()。

A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土壤。

B植物的根系能让土壤更结实。

C植物可以从土壤中获得营养。

3.选择:下列对保护土壤有害的做法是()。

A 植树造林
B 修筑梯田 C开垦山林
【板书设计】
保护土壤
植物提供营养和水份
动物提供栖息地,间接提供食物
土壤的贡献
人类生产粮食及各种农作物
作为生产材料:制作陶器、砖瓦等。

有草皮的土壤没有草皮的土壤
模拟有植被覆盖的土地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地现象冲刷程度轻冲刷严重
积水少、泥沙少积水多、泥沙多
解释植被可以保护土壤,防止雨水的冲刷
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强。

保护土壤的措施:植树造林修筑梯田退耕还林牧场轮养土地轮种等。

板书可能显得繁杂了点!建议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