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生平故事及其作品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作品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作品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被誉为爱国诗人、民族英雄。
他的作品《离骚》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
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介绍屈原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成就。
1. 屈原的生平屈原,字长沙,乃楚国人。
他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是楚国名门之后。
屈原小时候聪慧过人,熟读经史。
后来,他进入官场,担任过楚国的官员。
他曾经任楚国上卿,还曾经出使齐国,为楚国争取了好处。
但是,由于他的忠诚和节操超过了当时的时代,他经历了一些磨难。
公元前278年,屈原被放逐到汨罗江畔。
在他被流放的时候,楚怀王原本也非常痛心,但是由于屈原的忠诚和才华引起了其他官员的忌惮,最终导致了屈原的流放。
公元前278年,屈原在汨罗江中投水自尽,以绝尘世烦恼。
2. 屈原的创作成就屈原的创作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著作,二是诗歌作品。
屈原还是楚国的学者,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史记》里记载有他参与的许多楚国历史的记述。
可惜在屈原被流放后,他的著作全都失传。
《离骚》是屈原最著名、也是唯一流传下来的诗篇。
这首长篇诗歌表现了屈原的忧国忧民情绪,描写了他被流放后的孤独和痛苦。
屈原以空灵、飘逸、激昂的文笔,赋予《离骚》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在文学史上,《离骚》远远超越了他所擅长的楚辞,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除《离骚》外,屈原的其他诗篇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九歌》、《天问》、《招魂》、《湘夫人》等诗歌都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其写作的风格和情感经历一直被后人推崇不已。
这些诗歌主要表现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和文化内涵。
总之,屈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匠,他的作品无论在文学价值还是文化意义上都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屈原被誉为“中国爱国诗歌的代表”和“楚国的民族英雄”,是我们学习和追求的榜样。
我们应该铭记他的忠诚、坚韧和爱国情怀,为中华文化的卓越传承而不懈努力。
屈原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屈原是中国古代诗人、政治家、爱国者、文化名人之一,他生活在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间。
长沙人士屈赂之子,也是楚国文人,他的作品多数以楚国的历史和文化为主题。
他的名字被广泛地铭记在中国的文化史之中,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屈原在人生的早期就展现了出色的才华。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熟悉音乐、书法、舞蹈、文学和政治。
据传说,他在十四岁时就在楚国音乐比赛中崭露头角,并随后成为了楚王吴王阆饶那里的侍卫。
在他成为文学家之前,屈原也曾担任过楚国政府的高级官员。
他曾在楚国虞衡的官府中担任过中书令一职,之后还曾担任过国吏。
在这个时代的楚国,有两个重要的政治派系,屈原以及他支持的派系是主张和平、反对战争的,另一个派系则持不同观点。
在经历了一些外交冲突和政治危机之后,屈原意识到和平亡国的危险,随之便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
屈原的文学风格简单、浪漫、唯美。
他的作品以楚国文化为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被称为“楚辞”,共有17篇。
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离骚》,这是一篇长达4000多字的卓越作品,这是一篇诗歌长篇史诗,它描绘了一个女孩脱离异族统治和她最终被恢复为楚国的灵魂的故事。
《九歌》是屈原的另一篇著名作品,这是一首歌集,内容与《离骚》相似,都有关楚国历史的传统与文化。
屈原的文学成就不仅是在文学上,他还是一位有巨大影响的政治家和爱国者。
依据历史记载,屈原在楚国末期,曾经对国家做出重要贡献。
他在思想层面引导楚国人民意识到“和平是国家发展和安定的前提”,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他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对楚国文化的贡献,甚至对中国文化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屈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
他的影响力超出了文化与文学领域,他的政治影响和爱国主义也同样重要。
虽然他已经逝去了数千年,但是他的名字始终被铭记在中国的文化史之中,他的思想、作品以及贡献都将继续为未来的一代带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1. 《楚辞》2. 王钦敏主编,屈原的人生和艺术丛书,商务印书馆,20063. 屈原——中国古代文化的开拓者,2008,文化出版社。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屈原,名平,字原,楚国人,又称屈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诗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他曾经为楚国贡士,担任过楚国官员,也曾是楚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离骚》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屈原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辗转,他常常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担忧而心痛,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和辛酸。
在他的诗歌中,留下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爱国以及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下面是对屈原的简介介绍以及代表作品的分析。
一、生平和经历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是楚国荆州中阳(今湖北省枝江市)人。
他的父亲是楚国大臣,家庭经济条件不错。
因此他能够接受到相当好的教育,早年间受到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教育,如樊远,庄忌,和伍定等。
屈原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原大地上,诸侯割据、内外交战,楚国虽然强大,但还处在与齐、秦等国的斗争之中。
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也充满了战乱、烽火和泣血,文人也常见身陷险阻、危难之中。
屈原年轻时,曾经为楚国的官员,曾在政治上投身于推动楚国的改革和振兴,也发表过很多的政论和诗歌作品,但是在战乱中他的一些政治行动未获成功,导致他在他的官场生涯上受到了很多的阻挠和打击。
为了表达自己的声音和抱负,他也创作了很多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著作,同时也因为这些作品引起了传统文化和填词、文学上的反传统认知。
但是他的作品《离骚》,却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这一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绝唱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屈原的主要代表作品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长达三千多字,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为开头,描绘了屈原在离彤君园游和招魂释怀的情感和思想,同样也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反思,是屈原最为著名和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之一。
2.《九歌》《九歌》是屈原长篇叙事诗歌作品之一,共九章,开篇以“云中君不见吏隐飞鸟道, 时乎时乎隐之。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情节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情节屈原,字平仲,楚国湘水人,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前278年。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活跃于战国时期。
屈原才华横溢,著有《离骚》、《天问》等诗集,其文学成就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
以下是屈原的简介资料及其故事情节。
【屈原的生平】屈原出生在楚国湘水之滨,父亲名叫屈瑕,是楚国东部的大族。
他年少时聪明好学,文学和武术都有很高的造诣,曾经跟随着楚穆王出征,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
在楚国担任过不同的重要职务,如楚共王时期的官吏和相国等职务。
然而,屈原并没有一帆风顺的生活。
在他担任相国时,因为主张联合齐国对抗秦国而被诬陷叛变,被楚庄王贬斥。
屈原不甘心受冤,于是离开楚国,辗转多地,最终到达了江南的荆山。
他在这里度过了他很长的人生中的最后几年,直到不幸自杀身亡。
【屈原的故事情节】屈原的生平中有不少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大多与爱国、忧国、心志等方面有关。
1. 《离骚》寓言故事《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它被誉为古代文学中的精品之一。
这部诗篇是屈原在流放荆山时所创作的,主要讲述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和对楚国走向的悲观预测。
其中的“天问”一章更是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品。
《离骚》中有一段寓言故事,讲述了屈原的灵魂乘骚车回到人间访友的过程。
这段故事象征着屈原的思想离开故乡,向人们传达了他以尽己力爱国、守国的决心。
2. 屈原投江屈原离开楚国后,他的情绪非常低落。
有一天,他在地上写下三十二个“吾”字之后,便不停的看着它而落泪。
接着,他决定选择投水自杀,抢救了他的楚国人投笔于江中来减轻水祸。
传说神龟在其前游,开口不停。
他们发现这是神龟波动的波纹,而后只见一条巨龙腾空而过,为他撑起一片长滔滔的波涛。
随后,屈原便跳入江中自尽了。
当地居民为了防止鱼虾蚕蜦吃了他的尸体,便在船上打鼓打鼓,所以这个传说还有举国哀悼屈原的结果。
3. 屈原挂悬浮屈原最后的日子,虽然颓废但心中并没有倒向败逆者。
一晚,他跳上荆州定山的高崖,写下了“身世劳苦,自惜不能再成。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概括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概括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爱国者。
屈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不可估量的,他既是文化界的巨擘,也是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中的翘楚。
下面,我将从他的历史背景和生平经历、主要作品以及影响等方面,简要介绍屈原的资料和故事。
一、历史背景和生平经历屈原被认为是春秋时期的人物,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的楚国京城陈州。
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僚家族,自幼聪明好学,是当时后宫大学士屈聚的侄子。
屈原青年时期在郑国留学,拜大儒关尹子为师,学习五经之术。
在学成之后,他回到了楚国,担任了楚国官府的主席之一,出任左徒之职,辅佐楚怀王处理国务。
屈原相当出色的才能和敏锐的眼光,快速获取了人们的信任。
然而,楚怀王死后,继承王位的楚悼王无能无德,在权臣秦穆公的迫害下,屈原被罢官回家。
他深感国内乱世,对此不甘心,便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
由于对楚国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他一直追随着楚国,无论在哪里,屈原都无与伦比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主要作品屈原是我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文化遗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古代文学史上的珍宝之一。
《离骚》内容丰厚、构思优美,诗意深远、充满韵味。
其文字优美、意境高远、情感深刻,是中国文化史上不耻于古代古诗词的杰出作品。
2、《九歌》:《九歌》是一部古代诗歌集,相对于《离骚》要略微低调一些。
主要叙述楚国历史和传说中的文化故事,包含着极其深刻的人文情感和文化内涵。
3、《天问》:屈原还写有《天问》,其中的社稷卫以及辞章都体现了屈氏的思想观点。
其中辞章内容相对简洁明了,而且属于学术性强的专业作品。
三、影响屈原的影响不仅在他的文学创作方面,还有他的清高纯正、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对中国文化交流和团结有很大的倡导作用。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屈原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越来越被世人所熟知。
屈氏以其博学多才、文化高峰和高尚的情操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尊敬和敬仰。
屈原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及作品有哪些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诗人、政治家、爱国者,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楚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和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
生平及故事屈原约生活在公元前340年到278年之间,出生在楚国丹阳,是楚国的陈皮氏的后裔。
屈原幼年时生活在楚国的贵族家庭中,自幼就表现出了对诗歌的天赋和对文学的兴趣。
在他的年轻时期,他留学了齐国和晋国等地,广泛接触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公元前278年,楚国发生政变,导致了屈原的身败名裂。
屈原在楚国王室和贵族中担任了重要的职位,他积极推动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工作。
然而,由于一些原因,屈原遭到了楚国贵族的反对和排挤,最终被逐出国门,在此之后他便在爱国情怀的驱使下写下了著名的《离骚》一诗。
于是屈原伏波山自杀,沉入汨罗江。
据《吕氏春秋》记载:“鱼戏于江上,王子使人唸于舟中,以蒙鱼乎所,于是因载屈生棺,弃之江而去。
”作品欣赏屈原的作品以《楚辞》为主,同时还有其他一些作品。
其中,屈原最为著名的作品是《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
《离骚》是屈原非常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是一首悲情爱国诗,形象地表达了屈原对祖国的热爱和忧虑。
这首诗格调高亢,意境宏阔,是屈原作品的代表作,其文义深意,语言清新脱俗,流畅词汇、优美句式、动听韵律,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首艺术的超然巨作。
《天问》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刻思考的作品,独立成章,其中屈原通过宏观和微观视野的对比,展示了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理解和探究,同时也体现出其宏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九歌》则不失其优美的文艺性,以叙事为主,展现出屈原对楚国文化的深入认识,并借以表达情感。
《九章》内容丰富,波澜壮阔,以叙事为主,充满旅行的经历和不尽的思念。
《招魂》是屈原思乡之作,富有辞藻和深刻的艺术感受。
这首诗表达了屈原对祖国之爱、对亲人之思念和对世界的追问,是情绪真挚、文字精练的佳作。
屈原的简介和古诗词有哪些故事

屈原的简介和古诗词有哪些故事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哲学家、文化思想家、史学家,屈原是楚国官员,据说他在功高盖世的时候被秦穆公陷害,最后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自杀,后来楚国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划龙舟、荡艇及吃糯米粽子,他不仅带给了我们端午节的文化,还创下了千古佳话。
屈原因文化意义极大,他的著作《离骚》等诗篇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珍品,可以说屈原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屈原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他的思想却颇为开阔,特别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深受世人尊敬。
他为国家献策辅佐,致力于振兴国家。
不过,在中华文化史上,以一颗爱国之心呈现出屈原的形象,也是因为他流淌在诗篇中源源不断的痛楚和愁怨,其中究竟隐藏着多少爱国情怀的血泪,那是流淌在汉水的流泪,也是着地断肠的心声。
同时,屈原个人的命运曲折悲惨,也是古今文学中不得不提及的故事之一。
以下是屈原的诗歌作品及其故事:1、《离骚》《离骚》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珍品,其中的《大招》一章更是其中的经典。
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对国家发展的期望。
他在这首长诗中,借喻自然景观来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对国家的憂愁。
《离骚》诗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既包含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了道德、哲学、文学、人生等方面的内容。
2、《九歌》《九歌》是屈原另一首名篇,它营造了一个神话式的情境。
这首诗体现了屈原情感的强烈和个性的张扬,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楚国危机状态和民族困境的关注。
《九歌》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一句,为文学史上的名言之一。
3、《招魂》《招魂》是一首屈原写给亡故父亲的诗歌,诗中写出了屈原对亡故父亲的思念之情,离别之痛,震撼人心。
屈原的诗歌充满了热爱、悲悯、担忧以及社会责任感,大部分作品呼吁人们振兴国家、保卫祖国。
他的痛苦和无奈,却为后人留下了一幅色彩斑斓、雄浑壮阔的宏伟史诗,为中华文明留下了奇珍异宝。
屈原的简介作品有哪些故事

屈原的简介作品有哪些故事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和诗人。
他不仅是楚国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一位文化名人。
屈原的一生经历、思想、文学作品以及其代表作《离骚》中的故事,成为人们熟知的内容。
1. 屈原简介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是楚国著名的诗人和大臣。
他早年曾经游学于齐、楚、秦等地,颇得文学才华。
公元前278年,屈原被楚国宰相新垣荣所陷害,被贬到了荆襄地区。
据《吊屈原》中所说,屈原在那里忠于国家,投身于文学创作,并且撰写了巨著《离骚》。
公元前278年,屈原自刎而死以饯行,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后来人们把他作为爱国主义的代表,赞美他为“忠烈楚辞”的代表,文化也将他奉为经典人物,屈原的精神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屈原的文学作品和故事屈原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代表作品为诗集《离骚》,并有《大招》、《九歌》等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而且具有无限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离骚》是屈原生前所写的一部诗集,大约二百余篇,创作时期长达数年,其中流露了屈原的爱国思想、抒情风格和审美观点。
《离骚》这部作品独具风格,既有写景又有叙事,将历史的真实经验与个人的感情交融在一起。
其中《九章》以华夏文化“九天九地”的命名方式而名闻遐迩。
但《离骚》的创作背景和内涵也令人深思。
据史料记载,屈原所处的楚国武王殷、子囊、太子申等人,因担心屈原具有威胁他们的实力,纷纷加害于他,甚至放浪逢源、投奔他国,最终选择自杀。
《九歌》作为《离骚》的附录,多以古代神话为主,表现出屈原博览群书、文化丰富的一面。
每首《九歌》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其中尤以《天净沙·秋思》为最为著名,它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感性体验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屈原的文学作品,《怀沙》、《卜居》、《带杖》等故事也深入人心。
其中的《怀沙》描写了屈原流浪在荆襄之地,怀念故乡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的生平故事及其作品
屈原的生平故事简介:
屈原(约前304~约前278),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两度使齐、竭力救楚。
屈原很年轻时,楚怀王发现了他的才华,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左徒,参与议论政事,起草政会的工作,并且兼管外交。
面对七国争雄的政治局面,楚国上层贵族产生两条路线:一派是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投降路线;另一派是以屈原等一些策士为首的反投降路线,主张楚国与齐国要联合魏、赵、韩、燕等结成一个“合纵”的阵营,以抗拒强秦。
两条路线形成尖锐的对立。
但是由于楚怀王目光短浅,昏庸无能,使亲秦派占了上风。
以楚王、靳尚等最高统治集团,横征暴敛,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公元前313 年(楚怀王十六年),屈原出使齐国不久,秦惠文王为破坏六国合纵联盟,打算首先攻打齐国,而当时齐楚友好,关系十分密切。
秦惠文王担心一旦攻齐,楚国会助战,为了说服楚国在他侵略齐国时保持中立,就派张仪带着厚礼游说楚国贵族,并许诺愿意奉送商於的六百里土地。
绝齐连秦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齐国,在齐国的屈原感到十分痛苦和忧虑,匆忙回楚,被怀王冷落。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派使臣去秦国接受商於六百里土地,张仪却不认账,怀王恼羞成怒。
屈原建议重新与齐和好,以后再合力攻秦。
怀王对秦用兵连连失利,损兵折将,怀王感到势单力薄。
在国家陷入危机的时候,倍遭怀王疏远和冷淡的屈原,再次建议怀王联齐抗秦。
楚怀王虽然还不甘心,但是被形势所逼,也只好答应了。
于是派屈
原第二次出使齐国,重修旧好。
当时,屈原是闻名的才辩之士。
他的使齐,在各国反响很大,特别是引起秦国的恐慌。
公元前311 年,秦国迫于形势,不得不退还汉中之地以求和。
楚怀王想到曾受到张仪的愚弄。
便提出要求交出张仪。
张仪到达秦国后,怀王宠妃郑柚、靳尚、子椒等接受贿赂的大臣们也都极力替张仪说好话。
糊涂的楚怀王听信了他们的话,竟糊里糊涂地将张仪放回了秦国,等屈原出使齐国回来,听说放走张仪之事,马上进谏,怀王才有所醒悟,想立即派人去追杀张仪,但张仪已经走了多时,追也来不及了。
这一年,积极推行连横政策的两个主要人物秦惠文王和张仪,相继死去,这显然是六国合纵的良机。
然而,楚怀王缺乏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不能审时度势。
公元前239 年(怀王三十年),秦昭王假说要把女儿许配给楚怀王的儿子,约请怀王到武关相会。
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劝怀王千万不要答应秦国的邀请。
怀王不听屈原的忠言,到武关赴约,但不出屈原所料,怀王一进武关,秦兵就把后路切断,要求怀王割地。
怀王不答应,偷偷地跑到赵国。
赵国怕秦国的势力,又把他送回秦国当了俘虏。
3 年后,怀王在秦国被囚禁而死。
楚国只好立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做国君。
遭谗流放、汩罗自沉。
屈原觉得自己的国君被秦国骗去,死在外国,这是国家莫大的耻辱。
他痛恨那些卖国的奸臣,也痛恨自己不曾尽力为祖国作更多的事。
无比的沉痛和愤怒使屈原的心一刻也难得安静,他吟诗作赋,来揭露奸臣的贪心和丑恶。
这些诗很快就传开了,靳尚、子阑之流听到屈原责骂自己,气极了,马上去找顷襄王,诬陷屈原对新即位的国君十分不满,并在外鼓动群众反对朝廷。
顷襄王将屈原赶出郢都,流放到江南一个人烟稀少、荒凉偏远的地方。
屈原虽然身遭逆境,却不肯丢掉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够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拯救国家的危难,使百姓过上好生活。
因此,流放期间,他很关心朝廷的事情,只要有郢都来的人,他都要仔细打听军事、政治方面的消息。
公元前278 年,屈原听说秦国又派大兵侵略楚国,当他得到来自郢都的消息“秦国的白起,侵占了我们的郢都!的恶耗时,他悲愤已极,他听说洞庭、五湖、江南先后陷落,顷襄王仓惶出逃,不得不到陈(今河南睢阳)避难,几乎绝望了,他眼望大好河山被强秦所占,楚国人民将倍受奴役之苦。
他思绪万端,奋笔疾书,写下最后的《哀郢》、《怀沙》等不朽诗篇后,于公元前278 年农历五月五日的夜晚,他坚定自然地跳进了汨罗江,结束了他伟大光辉的一生。
那年他62 岁。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将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
屈原的作品: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
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
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
《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
《天问》是屈原根
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
《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
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
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
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
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
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
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
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
《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
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
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
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
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
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汉文学史纲要》)。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