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
普外科健康教育

普外科健康教育一、引言普外科健康教育旨在向普通人群普及外科相关的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常见外科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促进个人和社区的整体健康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普外科的相关知识,包括常见外科疾病、预防措施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建议。
二、常见外科疾病1. 肿瘤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指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常见的有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
良性肿瘤则是指细胞增殖异常但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如脂肪瘤、纤维瘤等。
2. 外伤外伤是指机体受到外力的损伤,包括创伤和损伤后的并发症。
常见的创伤包括骨折、刀伤、撞击伤等,而损伤后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
3. 疝气疝气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壁缺损处脱出到腹壁外的情况。
常见的疝气包括腹股沟疝、脐疝、股疝等。
疝气患者常感到腹部不适、腹股沟肿块等症状。
三、预防措施1. 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外科疾病至关重要。
建议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的摄入。
此外,适量饮水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2.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外科疾病的迹象,提高治疗成功率。
建议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3.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增加身体的负担,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患外科疾病的风险。
建议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4.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外科疾病至关重要。
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同时,戒烟限酒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四、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建议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外科疾病的发生。
建议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用餐前后、上厕所后等情况下。
此外,保持身体清洁,勤换内衣内裤,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2. 合理使用药物如果需要药物治疗外科疾病,建议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药物,不要滥用或过量使用药物。
普外科健康教育

普外科健康教育引言概述:普外科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教育形式,旨在提高患者对普外科疾病的认识,促进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康复过程。
通过普外科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一、普外科疾病的常见类型1.1 腹部疾病- 胃溃疡: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常见原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抗炎药物的长期使用。
- 胆囊炎:常见症状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常见原因为胆囊结石的梗阻引起的胆囊炎症。
1.2 骨科疾病- 骨折:常见的骨折类型有股骨骨折、尺桡骨骨折等,常见原因为骨质疏松、外伤等。
- 脊柱疾病:常见的脊柱疾病有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常见原因为不良姿势、劳损等。
1.3 皮肤疾病- 痤疮:主要症状为青春痘、粉刺等,常见原因为皮脂腺分泌过多、细菌感染等。
- 银屑病:常见症状为红斑、鳞屑等,常见原因为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慢性炎症。
二、普外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2.1 饮食保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预防胃肠道疾病。
- 控制饮食摄入量: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避免肥胖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2.2 运动保健- 适度运动:坚持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
- 避免过度运动: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以免引发运动损伤和骨折等问题。
2.3 心理保健- 积极应对压力: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如寻求社会支持、进行放松训练等,有助于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 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保持与亲友的良好关系,参加社交活动,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普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3.1 药物治疗- 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 镇痛药:用于缓解疼痛症状,如骨折引起的剧痛等。
3.2 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胆囊炎、胃溃疡等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健康教育外科常见病讲课文档

香蕉、红薯等促进排尿和排便。
现在十九页, 总共三十五页。
(七)活动指导
腹部手术通常为肝脏疾病、
胆道疾病、胰十二指肠疾病等。往往
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对患者全身影
响大,术后引流管多,再加上麻醉可
减慢肠蠕动功能,而导致患者不愿活
动,易造成:
现在十页, 总共三十五页。
二、术后常规健康指导
(一)心理指导 护士首先向患者祝贺手术顺利, 感谢患者手术中
的配合, 但术后伤口疼痛、各种引流管的安置 都使患者感到紧张、恐惧、不安等心理。护 士应根据术后具体情况及出现不适的原因做 好患者和家属的解释工作,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现在十四页, 总共三十五页。
(五)引流管护理指导
根据不同的需要, 术中可能在切口、体腔和空腔内脏 器官内放置各种类型的引流物。对留置多根引流管 者, 应区分各种引流管的引流部位和作用, 做好标记 并妥善固定。经常检查管道有无堵塞或扭曲, 保持引 流通畅。每天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状变化。根据引 流量和病情决定拔除时间。一般切口胶片引流在术 后1~2日拔除, 烟卷引流在术后4~7日拔除。作为预防 性引流渗血用的腹腔引流物, 若引流液少, 可于术后 1~2日拔除。胃肠减压管在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 拔除, 其他引流管视具体情况而定。
习下床活动,先从床上做起----床边站立----扶床 行走,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 3.术后72小时 由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患 者的活动时间和强度,增加步行速度和距离,循 序渐进。
现在二十二页, 总共三十五页。
三、术后常见不适的宣教
1.疼痛 外科手术后术区切口的疼痛,往往是患 者麻醉清醒后的第一感觉,术后疼痛主要是周围 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增高导致的。术后止痛的 目的在于抑制或逆转传入神经冲动引起的中枢神 经元兴奋性的改变,而不是要求达到生理和病理 痛觉的完全消失,所以如果我们要求术后完全不 痛是不现实的。可以指导患者采取以下方法减轻 疼痛:
外科常见病病人健康教育

外科常见病病人健康教育
切口感染的预防
- 术后请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染尘土和水。
- 定期更换敷料,并注意敷料是否干净、无污染。
- 遵守医生嘱咐的用药和注意事项。
- 定期进行复诊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迹象。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 注意手卫生,经常洗手,并避免触摸口鼻眼。
- 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并保持适当的湿度。
- 避免与存在感染的人近距离接触。
- 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口鼻。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 术后请尽早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
- 穿着医生建议的弹力袜,促进血液循环。
- 饮食均衡,避免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 定期按医生嘱咐进行药物治疗。
术后护理
- 定期更换压迫敷料,避免皮肤压力损伤。
- 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 饮食上遵守医生的建议,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 按时服药,遵守医嘱。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外科疾病的健康教育建议,具体实施时请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康复和预防病情恶化。
请注意: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病情和治疗建议需以医生的诊断和指导为准。
普外科健康教育

普外科健康教育一、背景介绍普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对人体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普外科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公众对普外科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预防和控制普外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普外科常见疾病1. 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胃痛、恶心、呕吐等。
预防措施包括饮食卫生、戒烟限酒、避免过度进食等。
2. 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上形成的溃疡,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过度进食刺激性食物、规律饮食、减少精神压力等。
3. 胆囊炎:胆囊炎是指胆囊发生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控制体重等。
4. 肝炎:肝炎是指肝脏发生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感染源、避免过度饮酒等。
5. 胰腺炎: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生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饮食、戒烟限酒、避免过度进食等。
三、普外科健康教育内容1. 普外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和诊断方法:介绍各种普外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如胃痛、上腹疼痛等,并详细介绍诊断方法,如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 普外科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针对不同普外科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接种疫苗等。
3.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以预防普外科疾病的发生。
4. 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强调早期发现普外科疾病的重要性,并介绍早期治疗的优势和方法。
5. 普外科疾病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介绍普外科疾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四、普外科健康教育的传播途径1. 健康教育讲座:通过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向公众传授普外科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2. 健康教育手册:编写普外科健康教育手册,向公众提供详细的健康知识和预防措施。
3. 健康宣传活动:利用健康宣传活动,如健康展览、健康咨询等,向公众普及普外科健康知识。
普外科健康教育

普外科健康教育普外科健康教育是指针对普通外科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向患者和公众传授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本文将从普外科常见疾病、预防措施和康复建议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普外科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一、普外科常见疾病1. 肿瘤:普外科肿瘤包括乳腺癌、胃肠道肿瘤、肝胆胰肿瘤等。
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
普外科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帮助患者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早期症状和治疗方法,提醒他们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肿瘤。
2. 结石:普外科结石主要包括胆结石和肾结石。
结石的形成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有关。
普外科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患者了解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如合理饮食、多喝水、积极运动等,以减少结石的发生。
3. 疝气:普外科疝气是指腹腔内脏器官通过腹壁缺损脱出的疾病。
普外科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帮助患者了解疝气的症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醒他们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保持正常体重、定期进行体检等,以预防疝气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普外科疾病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食品,限制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此外,要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以减少肠胃负担和肝脏损伤。
2. 积极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代谢能力,预防肥胖和疾病的发生。
建议患者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同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3.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
建议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以及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性地进行结肠镜、胃镜等检查。
三、康复建议1. 术后护理: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遵守医生的康复指导,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保持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心态。
普外科健康教育

普外科健康教育普外科健康教育是指对普通外科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进行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公众对普外科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本文将从普外科疾病的常见病因、预防措施以及康复指导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普外科疾病的常见病因1. 创伤:普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因之一是创伤。
创伤可能由交通事故、意外摔倒、工伤等引起。
创伤性损伤可能导致骨折、刀伤、烧伤等。
2. 感染:普外科疾病中的感染是指细菌、病毒或者其他微生物入侵人体组织引起的疾病。
感染可以浮现在皮肤、软组织、骨骼等部位,如蜂窝织炎、骨髓炎等。
3. 肿瘤:普外科疾病中的肿瘤是指恶性肿瘤,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有关。
二、普外科疾病的预防措施1. 预防创伤: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注意交通安全。
在家中、工作场所等环境中,要保持整洁,避免摔倒、滑倒等意外。
2. 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在外出时,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注意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
3. 预防肿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的机会更大。
三、普外科疾病的康复指导1. 创伤康复:根据创伤的类型和程度,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疗法、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以促进创伤部位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2. 感染康复:感染康复的关键是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同时,合理的营养摄入和歇息也是康复的重要部份。
3. 肿瘤康复:肿瘤康复包括手术治疗后的康复、放化疗后的康复等。
康复的目标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措施包括营养支持、心理支持、运动疗法等。
四、普外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外科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众对普外科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通过普外科健康教育,可以匡助公众了解普外科疾病的常见病因、预防措施以及康复指导,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外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

分类包括:创伤、感染、肿瘤、 畸形、血管疾病等。
外科常见疾病症状与表现
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出血、功能障 碍等。
表现可因疾病类型而异,如创伤的局 部疼痛、感染的红肿热痛等。
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治疗方式因疾病而异,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02
03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 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 量或停药。
物理治疗
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适 当的物理治疗,如热敷、 冷敷等。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外科疾病,可能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手 术前和手术后,要积极配 合医生的治疗。
外科常见疾病的康复与护理
休息与活动
在康复期间,要合理安排 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剧 烈运动或过度劳累。
饮食调理
在康复期间,要保持均衡 的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定期复查
在康复期间,要定期到医 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 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
03
外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
外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 外科常见疾病概述 • 外科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外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 • 外科常见疾病的自我管理 • 外科常见疾病的营养与饮食指
导 • 外科常见疾病的运动与康复指
导
01
外科常见疾病概述
外科常见疾病定义及分类
01
外科常见疾病是指需要手术治疗 或与外科相关的疾病。
02
外科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外科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 过度摄入高脂肪、高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常见病得健康教育胆囊结石一、一般情况1、急性期:卧床休息,禁食禁饮,必要时安置胃肠减压,输液,抗感染,解痉止痛。
2、缓解期:注意饮食,忌油腻食物,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合理休息,必要时可口服消炎利胆药及多酶片。
二、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消除恐惧与焦虑心理。
2、戒烟戒酒,预防感冒,训练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
3、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特殊得体位需要。
4、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防术中呕吐,引起窒息。
三、术后护理1、术后麻醉未清醒,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给予平卧位,6小时无不适给予半卧位。
2、心电监护、吸氧、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等病情变化。
3、观察切口敷料及切口引流液量、颜色、有无切口敷料渗血。
4、术后疼痛:及时有效止痛治疗。
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小时后可进食少量流质食物,如有恶心等不适,可适当延迟进食;开腹胆囊切除术肛门排气后方能进食。
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进食顺序:开始—米汤—稀饭—低脂饮食,宜小量多餐,循序渐进。
6、指导病人早期活动,勤翻身、咳嗽、深呼吸、预防肠粘连及肺部感染。
四、出院指导1、食与排泄:低脂、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油腻食物及饱餐,保持大便通畅。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弄湿与污染,防止伤口感染。
3、短期内宜口服消炎利胆药,助消化药物。
阑尾炎一、术前指导1、须做腹平片面与B超检查协助鉴别诊断。
2、手术前须常规禁食、禁饮。
3、前用药指导观察腹痛期间禁用镇静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二、术后指导1、饮食:后第一天肛门有排气、肠鸣音恢复后可进流质饮食、第2、3天进半流质饮食、第4、5天逐渐过渡到软食。
2、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坐卧位。
3、炼与休息术后病人鼓励尽早下床活动促时胃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得发生。
三、出院指导1、饮食:规格律、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得清淡饮食忌辛辣、忌暴饮暴食。
2、锻炼与休息:出院后全休一周适当活动。
肾、输尿管结石【健康教育】根据结石成分、代谢状态及流行病学因素,坚持长期预防,对减少或延迟结石复发十分重要。
一、大量饮水以增加尿量,稀释尿液,可减少尿中晶体沉积。
成人保持每日尿量在200ml以上,尤其就是睡前及半夜饮水,效果更好。
G1A8LIg。
D4vXR0D。
二、解除局部因素尽量解除尿路梗阻、感染、异物等因素,可减少结石形成。
三、饮食指导根据结石成分调节饮食。
含钙结石者宜食用含纤维丰富食物,限制含钙、草酸成分多得食物,避免大量摄入动物蛋白、精致糖与动物脂肪。
浓茶、菠菜、番茄、土豆、芦笋等含草酸量高。
牛奶、奶制品、豆制品、巧克力、坚果含钙最高。
尿酸结石者不宜服用含嘌呤高得食物,如动物内脏。
Q3fPUen。
rFgAeS6。
四、预防骨脱钙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必须摘除腺瘤或增生组织。
鼓励长期卧床者功能锻炼,防止骨脱钙,减少尿钙排出,五、复诊治疗后定期行尿液化验、X线或B型超声检查,观察有无复发、残余结石情况。
若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及时就诊。
ESFxBog。
QwrIEuS。
腹股沟斜疝一、术前指导1、向患者介绍新材料得特征及新方法得优点。
使患者对治疗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减轻或消除患者得怀疑与恐惧心理,愉快地配合治疗。
2、皮肤准备手术切口距会阴部较近,容易污染。
术前1天为患者剃除手术区皮肤得毛发与污垢,避免术后切口感染。
备皮须彻底且防止剃破皮肤,备皮后嘱患者淋浴,更换清洁衣裤。
急症患者备皮后局部抹洗。
3、择期手术术晨嘱患者排空二便,便秘严重者术前晚及术晨予通便灌肠。
二、术后指导1、密切观察阴囊及切口有无渗血,由于该术式创伤小,伤口渗液少,不需每日换药,术后1周伤口拆线。
2、术后活动与饮食术后6~8h下床,恢复轻微活动,如短距离行走,下床排便等。
硬膜外麻醉术后8h即可饮水,进半流饮食,术后第1天可进普通饮食。
局部麻醉术后即可进食。
嵌顿疝患者严格按医嘱执行。
mtwKYd8。
onQOKH7。
三、出院指导嘱患者术后3个月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下肢静脉曲张一、术前宣教1、下肢静脉曲张病人,患肢浅静脉迂曲隆突,静脉壁弹性被破坏,有得部位极度薄弱,很容易破损,因此高度注意保护患肢,尽量避免长期站立,活动时穿着弹力袜或弹力绷带,睡眠时抬高患肢,避免外伤及虫咬伤。
2、术前如局部有溃疡及急性感染时,嘱病人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并按医嘱于以抗感染治疗。
3、术前两天,每日用肥皂与温水洗净患肢皮肤,以减少感染得机会。
双下肢静脉禁止静脉输液。
二、术后宣教1、静脉曲张手术后即将患肢用弹力绷带自足背向大腿方向加压包扎,防止静脉剥脱部位出血,维持弹力绷带包扎约2周左右。
2、静脉曲张得患肢抬高20~30度。
卧床期间应间断地进行背屈活动。
3、静脉曲张得手术后24~48小时可下床活动。
但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避免过久站立或站立不动。
4、术后第一天患肢足面若有水肿,多因患肢绷带加压过紧所致。
若静脉曲张得患肢疼痛应及时松开弹力绷带重新包扎,或穿弹力袜。
三、出院指导1、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1~2个月。
2、睡觉时将患肢抬高20~30度。
3、平时应保持良好得姿势,避免久坐,坐时双膝交叉过久,以防静脉回流障碍时发生足背,足趾水肿与微血管血栓形成。
4、避免用过紧得腰带、吊袜与紧身衣裤。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肥胖。
6、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流瘀滞得体操,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防止下肢静脉淤血,减轻患肢沉重、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方法如下:全身放松,仰卧于床上,膝关节伸曲运动10次,必要时可重复。
7、戒烟,坚持适量运动。
肠梗阻一、疾病简介肠梗阻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得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及顺利通过肠腔。
主要就是由于肠腔绞窄、肠管受压、肠壁病变或肠管痉挛、肠麻痹所致。
按发病原因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血运性肠梗阻;按肠管有无血液循环障碍可分为单纯性与绞窄性肠梗阻。
病人以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便、停止排气为主要症状。
A2vLzXs。
jP86v9Q。
二、心理指导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倾听其因疾病所致得恐惧与顾虑,讲解治疗方案,消除其紧张、恐惧得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得各种治疗与护理。
0L9WABI。
ZW77oSd。
三、饮食指导1、急性期与需手术者要禁食,待肠梗阻症状解除后(即腹痛缓解、腹胀消失、有肛门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正常)可进食少量温开水或流质,忌进食易产气得甜食与牛奶等。
随病情好转逐渐进食半流质、普食,宜少吃多餐,早期以少渣食物为主。
S8mEp5p。
qZAu8wG。
2、术后早期要配合胃肠减压,以吸出胃肠道得液体与气体,减轻腹胀,利于伤口愈合。
术后1~2天,胃肠功能恢复,有肛门排气,可拔除胃管,并可进食,其原则同上。
oRQYwBh。
1KFNpJE。
四、作息指导1、术前指导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有利于胃肠内积液引流,使腹腔内炎性渗出液流至盆腔,预防膈下脓肿;并能使腹肌放松,横膈下降,有利于呼吸。
每2h翻身、拍背,鼓励深呼吸,协助活动四肢,每日3次,每次活动10min。
肠梗阻症状有所缓解后,可开始协助离床活动,每日2次,每次5min,逐日增加10min。
VVc3Dxp。
s2BvXIN。
2、术后指导术后6h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充分引流,每2h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深呼吸,协助活动四肢,每日3次。
在术后第1天可每天活动10min;术后第2天可增加到15min;术后第3天可协助离床活动每日2次,每次5min,逐日增加到10min。
注意劳逸结合。
Kn2kIwN。
5qmUboy。
五、特殊指导1、胃肠减压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得气体与液体,可以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轻腹腔内得细菌与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
TsCAJgW。
6btR8g2。
2、留置胃管胃管固定妥善,防脱出,保持有效得胃肠减压,注意胃液得量与颜色得变化。
如发现血性液体,应及时处理,严防肠绞窄得发生。
胃管内注药前,先抽吸胃液,避免过量引起不适。
灌药后夹管1~2h,防止药液反流,影响药效。
wEybPXI。
x2kuBKC。
3、保持口腔清洁坚持漱口,每日2次,呕吐病人每次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
因禁食后,口腔内分泌物减少,细菌入侵繁殖,易发生口腔炎、腮腺炎等。
qf7ojrB。
y5fq3wq。
4、避免炎症扩散腹痛、腹胀时,勿使用热敷,避免引起炎症扩散。
5、肠瘘并发症术后1周感到腹部胀痛、高热,腹壁切口红、肿,腹部伤口有粪臭味液体流出,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经常用温水擦净周围污物,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发生皮炎,保持引流通畅。
7xv8bao。
T4dRAa0。
6、伤口引流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勿折叠、扭曲、脱出,配合记录引流液得颜色、质、量。
如见腹腔引流有粪渣样液体流出,提示肠瘘,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KbTyKYX。
nH3q06F。
六、病情观察指导1、术前定时配合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
如出现下述临床特征,应考虑有肠绞窄得可能,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予以处理:xzJ2j1d。
WHx0emO。
2、持续剧烈得腹痛、呕吐剧烈而频繁。
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
有明显得腹膜刺激征,体温上升、脉搏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0hUGNXt。
UPDFn3L。
3、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得肿块。
4、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
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而症状无明显改善。
腹部X线检查见孤立、突出胀大得肠袢,或有假肿瘤状阴影;或肠间隙增宽。
应在抗休克、抗感染得同时,积极配合做好术前准备。
HQFl9rR。
3XUq7vm。
七、出院指导避免腹部受凉与饭后剧烈运动、劳动,防止发生肠扭转。
若有腹痛、腹胀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痔疮一、内痔位于直肠粘膜下,干燥答辩排出时易檫伤粘膜,使扩张得血管破裂出血,轻者答辩带血后便后滴血,出血量较少,重者由较大血管破裂,出血呈喷射状,但便后能自行止血。
MCBT593。
B3mHU4c。
二、长期出血可引起贫血,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法力与消瘦。
三、增大得内痔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开始时便后痔能自行回纳,继则不易回纳,此时患者会感到肛门肿胀、疼痛,有排便未完感觉。
至晚期,因括约肌张力减退与肛管周围组织松弛、站立过久、用力咳嗽均可使痔核脱出,由于行走活动使脱出得痔核表面受摩擦,引起破溃、感染,有渗出液流出,有时因感染刺激而出现剧烈疼痛。
g25Bzi6。
aFzEBu6。
四、外痔平时无感觉,过度劳累、站立或行走过久,肛门部有肿胀感或因大便干结、用力解便、剧烈运动可引起痔静脉破裂,血块凝集于皮下形成“血栓行外痔”,可见到肛门表面红色肿块,大小似黄豆或胡桃不一,排便以及咳嗽时稍受牵动均感剧烈疼痛。
混合痔则具有以上两者之症状FsRAQpc。
FSI9pxd。
[治疗方法]一、保守疗法卧床休息,症状轻者3-5天能愈,便后及每晚用温水坐浴,然后将痔疮锭纳如肛门,使之核收敛止血;或用中药苦参、鱼腥草各二两水煮熏洗,亦有收敛止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