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合集下载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引言概述: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标准。

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逐渐演变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

本文将从礼仪的起源、发展过程、不同文化中的礼仪差异以及现代礼仪的重要性等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礼仪的起源1.1 礼仪的概念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一种规范,它包括了人们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礼貌待人等方面的规定。

1.2 礼仪的起源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当时人们开始以群居的方式生活,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为准则和规范,这就是礼仪的起源。

1.3 礼仪的意义礼仪的存在有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互信和友好关系,它可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礼仪的发展过程2.1 礼仪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逐渐演变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

从最初的简单规范到后来的繁琐仪式,礼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2.2 礼仪的传承礼仪的传承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和家庭的传统,人们能够了解和遵守各种礼仪规范,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

2.3 礼仪的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礼仪也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人们在保持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度的改变和调整。

三、不同文化中的礼仪差异3.1 西方礼仪西方礼仪注重个人自由和尊重,强调个体的权利和平等。

在西方社会,人们注重私人空间和个人隐私,礼仪规范也相对灵活。

3.2 东方礼仪东方礼仪强调家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等级。

在东方社会,人们注重团体的利益和面子,礼仪规范相对严格。

3.3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尊重对方的礼仪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需要适应不同文化的礼仪规范,避免因为不了解而造成误解和冲突。

四、现代礼仪的重要性4.1 社交礼仪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化的社交场合对人们的礼仪要求越来越高。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起源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源于人类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追求。

早在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原始社会的人们就开始通过一些简单的行为来表达尊重、互助和合作的意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开始逐步建立和规范各种礼仪行为。

二、发展1. 古代礼仪的发展古代文明社会的礼仪体系相对较为完善。

例如,古代中国的礼仪体系主要源于《周礼》和《仪礼》,这些典籍对于官员的举止、言谈举止、服饰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

此外,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古国也有自己的礼仪体系,如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古罗马的宴会礼仪等。

2. 中世纪礼仪的发展中世纪的礼仪体系主要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教会在中世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礼仪在宗教仪式、宴会和宫廷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教会规定了婚礼、葬礼等仪式的程序和礼仪,同时也规定了宴会上的行为规范。

3. 现代礼仪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现代礼仪体系逐渐形成。

现代礼仪注重个人尊重、平等和包容。

在商务场合,礼仪可以提升个人形象和信任度,促进商业合作。

在社交场合,礼仪可以维护人际关系和促进社会和谐。

三、礼仪的重要性1. 礼仪的意义礼仪是社会秩序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了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的素质和修养。

遵守礼仪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减少冲突和误解,促进社会和谐。

2. 礼仪的作用礼仪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有重要作用。

在个人层面,礼仪可以提升个人形象和自信心,增加人际交往的成功率。

在社会层面,礼仪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3. 礼仪的应用礼仪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商务、社交、宴会、婚礼等。

在商务场合,遵守商务礼仪可以提升个人的职业形象和信任度,促进商业合作。

在社交场合,遵循社交礼仪可以维护人际关系和增进友谊。

四、礼仪的基本原则1. 尊重原则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他人,包括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包容。

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尊重对方的权益和个人空间,避免冒犯他人。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引言概述:礼仪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它不仅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也是人们相互交往的基本准则。

本文将从礼仪的起源、发展和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礼仪的起源1.1 礼仪的概念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它包括了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等方面的要求。

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初期。

1.2 礼仪的起源背景礼仪的起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人类社会初期,人们生活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存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形成为了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

1.3 礼仪的起源意义礼仪的起源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还有利于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

礼仪的起源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礼仪的发展2.1 礼仪的发展阶段礼仪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从原始社会的简单礼仪到现代社会的复杂礼仪,人们对于礼仪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2.2 礼仪的发展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礼仪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礼仪的发展特点包括了多样性、严谨性和灵便性等方面。

2.3 礼仪的发展影响礼仪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相互交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社交能力,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三、礼仪的重要性3.1 礼仪的社会功能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它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加强人们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3.2 礼仪的个人价值礼仪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遵循礼仪规范可以提升个人的形象和修养,增加人际关系的和谐度。

3.3 礼仪的文化传承礼仪是一种文化传统,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遵循礼仪规范有助于传承和宏扬社会的文化传统。

四、礼仪的现代应用4.1 礼仪在商务交往中的应用在商务交往中,遵循礼仪规范可以提升商业合作的效果,增强商务人士的形象和信任度。

4.2 礼仪在社交场合中的应用在社交场合中,遵循礼仪规范可以增加人际关系的和谐度,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引言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礼仪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礼仪的发展过程,包括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习俗、礼仪的意义以及现代社会中的礼仪规范。

二、礼仪的起源1. 礼仪的定义礼仪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根据一定的规范和仪式,以及相应的行为举止,来表达尊重、敬意和友好的一种行为方式。

2. 礼仪的起源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通过一些简单的仪式和行为来表达彼此的尊重和友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化,礼仪逐渐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并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形成了独特的礼仪习俗。

三、礼仪的发展过程1. 古代礼仪在古代社会中,礼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标志。

各个古代文明如中国、埃及、希腊和罗马等都有自己独特的礼仪习俗。

例如,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非常严谨,包括尊卑有序、宴会礼仪、婚丧嫁娶等方面的规范。

2. 中世纪礼仪中世纪是欧洲礼仪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封建社会中,贵族阶层的礼仪规范十分繁琐,包括宫廷仪式、宴会礼仪、骑士精神等。

同时,宗教也对礼仪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堂仪式和宗教节日成为重要的礼仪活动。

3. 现代礼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礼仪逐渐演变为一种现代社会行为准则。

现代社会中的礼仪规范包括商务礼仪、社交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方面。

例如,在商务场合中,人们需要遵守一定的商务礼仪,包括着装得体、言谈举止得体、尊重他人等。

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习俗1. 中国礼仪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拥有悠久的礼仪传统。

在中国,人们重视家庭观念,尊敬长辈,注重面子和礼貌。

例如,在中国婚礼上,新郎要向新娘家长敬茶表示敬意。

2. 日本礼仪日本礼仪注重细节和谦逊。

在日本,人们重视礼节和尊重他人的空间。

例如,在日本餐厅用餐时,人们要用手接过食物,而不是直接用筷子夹。

3. 西方礼仪西方礼仪注重个人空间和平等。

在西方国家,人们注重礼貌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例如,在英国,人们在公共场合要保持队列,不插队。

关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

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关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吧!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关于礼的起源,说法不一。

归纳起来有五种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生于理,起源于俗。

1、从理论上说,礼的产生,是人类为了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

首先,礼的产生是为了维护自然的“人伦秩序”的需要。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大自然抗争,不得不以群居的形式相互依存,人类的群居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在群体生活中,男女有别,老少有异,既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被所有成员共同认定、保证和维护的社会秩序。

人类面临着的内部关系必须妥善处理,因此,人们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就是最初的礼。

其次,起源于人类寻求满足自身欲望与实现欲望的条件之间动态平衡的需要。

人对欲望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人们在追寻实现欲望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和,为了避免这些矛盾和冲突,就需要为“止欲制乱”而制礼。

礼2、从具体的仪式上看,礼产生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

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都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以祭天、敬神为主要内容的“礼”。

这些祭祀活动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完善了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正式形成为祭祀礼仪。

随着人类对自然与社会各种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仅以祭祀天地鬼神祖先为礼,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发展的精神需要和调节日益复杂的现实关系。

于是,人们将事神致福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从内容和形式扩展到了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从最初的祭祀之礼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各种各样的礼仪。

(二)中国礼仪的发展礼仪在其传承沿袭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革。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其演变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

1.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起源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初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和完善。

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通过一些简单的行为来表达尊重和敬意,这些行为逐渐演变成为礼仪的雏形。

随着社会的进步,礼仪逐渐发展成为一套规范的行为准则,成为人们相互交往的重要方式。

二、发展1. 礼仪在古代社会的发展在古代社会,礼仪的发展与宗教和统治者的权威密切相关。

例如,在古埃及,法老被视为神圣的存在,人们对法老的恭敬和敬意通过一系列的礼仪仪式来表达。

在古中国,礼仪是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威的重要手段,例如,周朝的礼乐制度就是一种重要的礼仪制度。

2. 礼仪在中世纪的发展中世纪的礼仪主要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基督教教义强调谦卑、服从和忍耐,这在礼仪中得到了体现。

中世纪的贵族社会中,礼仪成为了显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重要方式。

例如,贵族之间的社交活动中,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以显示自己的高贵和尊贵。

3. 礼仪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礼仪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礼仪也更加注重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权利。

现代社会中的礼仪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灵便性,以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三、礼仪的重要性礼仪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礼仪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通过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人们能够更好地相互理解和协调,减少冲突和矛盾的发生。

2. 礼仪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恰当的礼仪行为,人们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好,促进合作和交流。

3. 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形象和自信心。

遵循适当的礼仪规范,能够使个人更加自信和自尊,树立良好的形象。

4. 礼仪有助于传承和宏扬文化。

礼仪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通过礼仪的传承和宏扬,能够保留和传承人类文化的精髓。

四、礼仪的实践与应用1. 礼仪在商务场合的应用在商务场合,礼仪的应用非常重要。

例如,在商务会议中,人们应该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如准时到达、注意穿着得体、礼貌用语等,以展示自己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引言概述: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涵盖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规范和礼貌表达方式。

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礼仪也逐渐成为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份。

本文将从礼仪的起源、礼仪的发展、礼仪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礼仪的重要性以及礼仪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礼仪的起源1.1 礼仪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初期阶段,当时人们开始形成社会群体,需要一种规范行为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秩序。

1.2 礼仪的起源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人们通过礼仪来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敬意。

1.3 礼仪的起源还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人们逐渐形成为了一套适应社会发展的行为规范。

二、礼仪的发展2.1 礼仪在古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逐渐形成为了一套完整的礼仪体系。

2.2 礼仪的发展与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密切相关,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礼仪要求。

2.3 礼仪的发展还受到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体系存在差异。

三、礼仪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3.1 礼仪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2 东方文化中注重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礼仪注重的是尊重他人和维护社会秩序。

3.3 西方文化中注重的是个人的自由和个性发展,礼仪注重的是个人的自我表达和独立意识。

四、礼仪的重要性4.1 礼仪是社会秩序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4.2 礼仪可以提高人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使人们更加自信和得体地表达自己。

4.3 礼仪还能够传承和宏扬民族文化,体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软实力和文化魅力。

五、礼仪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5.1 在商务场合中,正确的礼仪可以提升个人形象和职业素质,增加商业合作的机会。

5.2 在社交活动中,恰当的礼仪可以让人们更加融洽地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3 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礼仪规范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道德,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引言礼仪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探讨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从礼仪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礼仪的定义礼仪是指在特定的社交场合中,人们根据一定的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行相互交往的方式和举止。

它包括言谈举止、服饰仪容、餐桌礼仪等方面,是社会文明和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礼仪的起源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式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礼仪逐渐从宗教仪式中脱离出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四、礼仪的发展历程1. 古代礼仪的发展:古代文明国家如埃及、中国、印度等都有自己独特的礼仪体系。

例如,中国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在周朝时期,礼仪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2. 中世纪礼仪的变革:中世纪是欧洲礼仪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封建社会中,贵族阶层通过礼仪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同时,宗教仪式也对礼仪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现代礼仪的演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礼仪逐渐从繁琐的仪式转变为注重实际效果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

现代社会中的礼仪更加注重平等、尊重和互助,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尊严。

五、礼仪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 维护社会秩序:礼仪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准则,使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能够和谐相处。

礼仪的存在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2. 增进人际关系:礼仪在人际交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遵循适当的礼仪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彰显个人修养:良好的礼仪表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教养水平。

通过遵守礼仪规范,人们能够展示自己的素质和品德,提升自身形象。

4. 促进文化交流: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礼仪习俗各有不同,通过了解和尊重他人的礼仪习俗,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六、总结礼仪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礼仪的起源和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1、中国礼仪的发展历程:(1)萌芽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2)草创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3)形成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4)发展和变革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5)强化期(公元前221年——1796年)(6)衰落期(1796年——1911年)(7)现代礼仪时期(1912年——1949年)(8)当代礼仪时期(1949年至今)第一节礼仪的起源和发展二、中西礼仪的异同1、在表达方式方面:中国礼仪不仅注重礼貌,而且讲究礼节;强调以让位礼,提倡中庸之道,表现既热情亲切,又谦逊含蓄。

西方礼仪不仅文明礼貌,而且思想开放,强调实用,提倡平等,情感外露,表达率直坦诚,没有中国人那样强烈的家庭本位,而强调个人本位。

2、在礼品馈赠方面:中国人讲究礼数,重视礼尚往来,往往把送礼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梁。

西方人反对繁文缛节和过分客套造作,一般不轻易送礼,送礼也很简单,一般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但都重视礼品的包装,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

3、在礼仪活动方面:中国人讲人情,重人脉,注重人伦亲情和家族血缘,讲究敬老爱幼,尊重老者优先,事事讲究论资排辈,“官本位”意识较强。

西方人崇尚个性自由,注重功利,提倡女士优先,讲究绅士风度。

虽也有等级之分,但并不十分突出,把个人尊严看得神圣不可侵犯。

4、在“老”的称呼方面:中国人尊敬的称呼上了岁数的长者为“老先生”、“老师傅”、“老专家”等,象征着经验丰富。

在西方国家,“老”意味着精力不济,走下坡路。

有时“老”就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西方老人独立意识强,不愿意麻烦别人,自然也不乐意被别人尊称为“老人”。

5、在宴请方面:中国人请客时,往往客气的说:“没什么菜,请随便用。

”因为中国人一向认为“谦受益,满招损。

”且请客时食物若被客人一扫而光,主人在面子上会很不好看。

因为这也许表明食物准备不充足或客人还没有吃饱。

西方人请客时很少上许多菜,但却会说“这是我的拿手好菜,特地精心为你做的。

”表现出西方人的热情与直爽。

且请客时如果食物被客人吃光,主人一定会感到欢欣鼓舞。

若看见盘里剩下不少菜,反而会垂头丧气,因为剩菜说明其烹调水平有待提高。

第二节礼仪的内涵一、礼仪的概念概括地说,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

二、礼仪的特征1、共同性2、继承性3、发展性三、礼仪的原则1、尊重原则2、遵守原则3、适度原则4、自律原则四、礼仪的功能1、教育功能2、美化功能3、协调功能4、沟通功能5、维护功能第一节仪容礼仪一、身体部位的修饰技巧(一)头发修饰:1、勤于护理 2、长短适中3、适度协调正确洗发:先把少许洗发水挤在手上,两手揉搓后均匀涂抹在头发上,用手指指腹轻柔地揉搓头皮及头发。

重复两次后冲洗干净,取适量护发素由发梢处慢慢向内揉搓数分钟。

正确吹发:每周用热吹风机吹发不要超过三次。

尽量少使用发蜡和发油,更要避免使用香味过于浓郁的头发定型产品。

(二)发型:1、发型要与职业相协调2、发型要与年龄身份相协调3、发型要与脸型相协调4、发型要与体型相协调5、发型要与服饰相协调(三)面部修饰:1、面部保养 2、得体的化妆化妆的选择:生活妆宜淡;社交妆宜雅;盛会妆宜浓。

基本的淡妆技巧:(1)清洁面部(2)基础底(3)定妆(4)画眼线(5)画眼影(6)眉毛的修饰(7)画腮红(8)涂口红(9)卷睫毛忌讳:色彩是提高亮度的一个重要手段,通常宴会妆着色较平日更浓重一点,不过切忌走极端。

过于浓艳的女人,容易被看成是粗俗与不受欢迎的人。

(四)颈部修饰:保持颈部皮肤清洁,并加强颈部运动与营养按摩。

(五)手部修饰: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防止手部干裂粗糙;指甲要勤修剪,若留长指甲,则必须注意清洁而富有光泽。

(六)脚部修饰:勤洗脚、勤换鞋袜,勤修剪趾甲。

香水的使用:出席宴会、舞会时可使用浓香型香水,一般性交际使用清香型香水,工作时间使用淡香型香水,健身运动时使用运动型香水。

二、仪容修饰的礼规(1)修饰避人(2)勿以残妆示人(3)勿评论他人的妆容(4)勿离奇古怪一、站姿礼仪男士站姿礼仪:两脚并拢,两膝并严,两手自然下垂,呈正步站姿。

通常还可采用双脚稍叉开,与肩部同宽为限,双手相握(右手放在左手的掌心上)、叠放于腹前的腹式站姿,也称为分腿站姿;或双手背于身后,然后相握的背式站姿(如图1);也可采用两手自然下垂,两脚靠拢,脚尖呈45度—60度,身体重心在两脚上的扇形站姿(如图2)。

如果站立时间过久,双脚可交替后撤一步,其身体重心分别落在另一只脚上,但上身仍须保持挺立,伸出的脚不可伸得太远,双脚不可叉开得过大。

二、坐姿礼仪(一)坐姿的基本礼仪(二)坐姿的种类:1、正襟危坐式: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均成直角,且小腿与地面垂直,双膝双脚并拢。

此式男女皆宜。

(在尊者面前不宜坐满椅面,以占2/3左右为宜。

)2、垂腿开膝式:主要要求与上相同,只是双膝稍许分开,宽度不超过肩宽,此式适合男士。

3、双腿后点式:两小腿后屈,脚尖着地,双膝并拢。

此式适合女士。

4、双脚交叉式:双膝并拢,双脚在踝部交叉,然后稍微内收,不宜远伸。

此式适合女士。

5、双腿叠放式:双腿一上一下交叠在一起,叠放在上面的那只脚的脚尖应垂向地面。

双脚可以垂放,也可以与地面呈45°角斜放。

切勿双手抱膝。

此式适于穿短裙的女士。

6、双腿斜放式:双腿并拢后,双脚同时向左侧或右侧斜放,并与地面形成45°角。

适用于穿短裙的女士在较低的座椅就座。

如右图7、前伸后曲式:先将大腿并拢,然后向前伸出一条腿,同时把另一条腿后曲。

两脚脚掌着地,前后成丁字位。

此式适合女士。

三、蹲姿礼仪(一)蹲姿的基本礼仪(二)常见的蹲姿:1、高低式:基本特点是双膝一高一低。

主要要求在下蹲时左脚在前,完全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右脚稍后,脚掌着地,脚跟提起;右膝低于左膝,右腿左侧可靠于左小腿内侧,形成左膝高、右膝低的姿势。

臀部向下,上身微前倾,基本上用左腿支撑身体。

男女均适用,但女士应注意靠紧双腿,男士两腿之间可有适当距离。

2、交叉式: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

左腿在上,右腿在下,两者交叉重叠,右膝从后下方伸向左前侧,右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两脚前后靠近,合力支撑身体。

上身略向前倾,而臀部朝下。

3、半蹲式:主要要求是在蹲下之时,上身稍许下弯,但不宜与下肢构成直角;臀部必须向下,而不能撅起;双膝可微微弯曲,其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有所变化,但一般应构成钝角;身体的重心应放在一条腿上,而双腿之间不宜过分分开。

4、半跪式:主要要求是在下蹲后,改为以腿单膝点式,臀部坐在脚跟上,以脚尖着地。

另外一条腿则是全脚着地,小腿垂直于地面。

双膝应同时向外,双腿应尽力靠拢。

适用于男士。

(三)不可取的蹲姿:1、切勿突然下降2、不要离人太近3、不可弯腰撅臀4、不要平行下蹲5、方位不能失当四、走姿礼仪(一)走姿的基本礼仪:(二)应避免的不雅走姿:(三)不同服务场合走姿规范:1、引路时——“以右为尊”,居于客人左前方两步左右位置。

2、告别时——先后退三步,再转身离去。

3、上下楼梯时——“右上左下”原则,上在后,下在前。

4、进出电梯时——“先出后进”原则五、手势礼仪(一)规范的手势:手掌自然伸直,掌心向内向上,手指并拢,拇指自然稍稍分开,手腕伸直,使手与小臂成一直线,肘关节自然弯曲,大小臂的弯曲以140度为宜。

(二)国际交往中的手势:如:“到这儿来”——中国人习惯手臂前伸,手心向下,弯动手指;而在欧美,这一动作却是招呼动物的表示。

欧美人招呼人时,是将手掌向上伸开,伸曲手指数次。

“好,行了”——多数国家用竖起大拇指来表示;而在澳大利亚竖起大拇指是粗野的表示。

第三节服饰礼仪一、服饰礼仪的原则(一)整洁原则(二)个性原则(三)文雅原则(四)TPO原则:“TPO”分别是英语中的Time(时间)、Place(地点)、Occasion(场合)或Object(目的、对象)三个单词的缩写。

服饰要顺应季节变化和时代特点。

服饰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历史条件、风俗人情而显示出不同的格调与特色。

服饰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来选择。

场合可分为公务、社交和休闲场合三大类。

(五)整体协调原则1、服装要与身材、脸形、肤色、年龄、发型相协调2、服装要与色彩搭配相协调色彩搭配原则:“三色原则”、“安全色原则”服装色彩搭配方法:统一法、对比法、呼应法、点缀法3、服装要与饰品相协调(1)饰品应与服装款式、色调、风格相协调(2)饰品应与脸形、体形相协调(3)饰品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4)饰品佩戴要精巧(5)饰品佩戴要符合习俗寓意二、服饰礼仪的要求1、男士西服着装规范:(1)讲究规格(2)巧配色彩(3)选好衬衫(4)系好领带(5)扣好衣扣(6)穿好皮鞋(7)用好衣袋西服穿着必须注意的14个问题:1、尺寸必须合身、合体2、一定要烫得笔挺3、袖子长短要适中,一般应在手掌虎口上方3厘米左右4、领子要贴背5、背部长要盖过臀部,略长过3-6厘米6、要选用有腰线的西服,不宜选用直筒式7、西裤的长度一般到脚背为宜8、款式应偏向能表现出稳重大方为上9、正式场合首选色彩应是藏青色10、应选用柔软透气,散热性好的档次高面料11、穿着西服务必要将上衣左袖口处的商标等剪掉12、要扣好上衣、背心的纽扣13、切忌将衣袖卷起,将裤筒挽起14、上衣、衬衣和裤子口袋里少装或不装东西2、女士西服套裙着装规范:(1)合理搭配--------衬衫、衬裙、鞋袜、饰品的搭配(2)科学选择--------布料、色彩、图案、款式的选择(3)得体穿着--------雅合身合体、穿着到位、举止文第四节谈吐礼仪一、交谈的基本原则1、表情认真2、动作配合3、语言合作4、用词要委婉5、礼让对方注意:语言中的礼仪细节:发音准确、口气谦和、内容简明、少用方言、慎用外语。

绝不能出现的语言:粗话、脏话、黑话、荤话、怪话、气话。

不要让你的声音生锈,要选择愉悦的交谈话题。

二、交谈的基本技巧1、善于聆听2、真诚赞美3、感情交流4、虚心请教5、幽默诙谐6、适时结束谈话交谈中的危险雷区----------不要一个人长篇大论;不要插嘴;不要抬杠;不要否定;避免低声耳语;不要用手指点别人;不要过分谦虚;不要挑剔别人的毛病。

第一节见面礼仪一、称呼礼节1、称呼的种类:(1)职务称呼——只称职务,如“主任”;在职务前加上姓氏,如“张局长”;在职务前加上姓名(关系比较亲近的,被称呼者名有两个字以上的,有时也只称呼名加上职务),如“林伟书记”、“青松部长”。

(2)职称或学位称呼——仅称职称或学位,如:“教授”;在职称或学位前加上姓氏,如“张律师”;在职称或学位前加上姓名(适用于正式场合),如“李梅博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