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修辞习题2
山东省泰安市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修辞课件201901

备选词语:善良
时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问题一定要认真审读题目,首先要
从所给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练习写作,其次注意运
用题目要求使用的正确的修辞手法,最后还要注意字数的要
求。
【答案】 示例1:善良是红尘深处的一盏明灯,照亮世间阴
暗的角落。
示例2:时光如流星,你还来不及欣赏那夺目的光亮,它已
消失在茫茫夜空,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痕。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备战中考语文能力提升专题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

2019备战中考语文能力提升专题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含解析)一、单选题1.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①沿着一条弯曲小道迤逦而行,不知不觉就走进了画中。
②山青青,水碧碧,雨蒙蒙。
③烟雨之中,谁能数清楚山有几多重?④青山绿水,别有洞天。
⑤远方,烟雾弥漫,山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仿佛是一幅晕染的山水画一般。
⑥近处,青绿的溪水在我们的脚下喁喁私语。
⑦眼观之,耳听之,我们觉得仿佛要飘飘然飞起来了。
A. 第②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小道两边山青水碧、烟雨蒙蒙的美景。
B. 第③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烟雨朦胧、层峦叠嶂的特点。
C. 第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水画具有朦胧的美感。
D. 第⑥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溪水潺潺流动的特点。
2.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这时只见福楼拜作者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B. 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
C. 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D. 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
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B.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C. 一群白色的绵羊,/团团睡在天上。
D.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4.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B.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风的帆。
D. 风太大了,地都被揭掉了一层皮。
5.下列句中使用修辞方法不恰当的是()。
A. 那一簇簇的芦苇,远看犹如朵朵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浮着。
B.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谁也不盛气凌人。
2019年中考语文分类复习之修辞语法篇(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分类复习之修辞语法篇(含答案解析)2019年4月1.(中考真题辽宁沈阳)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为爱挖一口井,你就找到了使自己幸福的源泉。
②与其说梦想成就爱,不如说爱成就梦想。
③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没有人能够阻挡。
④一旦心中无论多么尘世繁杂,心灵上都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A.“源泉”是名词,“神奇”是形容词,“一口井”、“成就梦想”都是偏正短语。
B.“你就找到了使自己幸福的源泉.”这个句子中,“幸福”作状语。
C.“与其说梦想成就爱,不如说爱成就梦想.”这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
D.第④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繁杂”改为“繁多。
1.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
同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A.“成就梦想“是动宾;B.“幸福”作定语;C.正确;D.删除“一旦”。
2.(中考真题山东泰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形容词的一项是()A.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B. 这一回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C.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D. 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2.D【解析】本题考查词性判断。
A项,“职务”为名词;B项,“丰富”后面带有宾语“见闻”,故为动词;C项,“几乎”用来修饰限制“不会”,作状语,故为“程度副词”;D项,“年轻”意为“年纪不大”,从年龄的角度表述了“你”的属性,故为形容词。
故选D。
3.(中考真题宁夏)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
(只填序号)读书可以让人(),让人(),让人()。
①得到智慧启发②滋养浩然之气③保持思想活力3.③ ① ②4.(中考真题贵州黔东南州)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博”“多彩”“唱响”(分析: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分析: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C. 驴友们半夜就登上了雷公山顶,不畏凉气袭人,目的是为了能观赏到日出的壮观景象。
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通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切?为什么?(2)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和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
【答案】(1)这个比喻较为恰切。
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做法,大家广为认可;把人生进一步具体地比作攀登高塔,非常奇特,是一个成功的设喻。
(2)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像恺撤大帝、秦始皇等。
在工场劳作的人: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张衡、毕昇等。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考查。
这里把人生比作攀高塔,符合人的生活体验,越到高处见得风景就越多。
(2)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运用的考查。
比喻的关键点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比如这里把那些脑力劳动者比喻成挖掘坑道的人。
是因为二者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得很深入。
本题中的三种人分别是脑力劳动者,军事、政治家,一线的技术工人等。
【点评】常见的修辞种类较多,这里是对比喻修辞方法的考查。
比喻修辞判定标准一个是要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同时要搞清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不能单纯地看有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再有就是要分清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的区别。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生活像五采缤纷的万花筒:有时是瑰丽多姿的山峰,有时是雪浪飞jiàn的江河,有时是泥泞没膝的沼泽,有时是百花盛开的原野。
生活有阳关大道,也有羊肠小径;水路有九道弯,山道有十八盘。
生活,既有顺境,又有逆境,但对于奋斗者而言,生活总是美好的。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瑰丽________ 飞jiàn________ 逆境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是________(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词语描写景物特点

品——名家作品
4、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 春晨的西湖一样,……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 光之下的、金光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 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 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 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 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的望着这绝美的海 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
思考:给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段?
为什么?
2020/4/21
品——名家名作 1、红杏枝头春意闹。 2、春风又绿江南岸。
思考:哪个词用 得好?为什么? 方法总结:一种景物 +动词或形容词(写 出景物的特点)
2020/4/21
品——名家名作
思考: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把具体语句勾画 出来,并在旁边批注。
2020/4/21
漓江山水
2020/4/21
梯 田 之 貌
2020/4/21
2020/4/21
北国风光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 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 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 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 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 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 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 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4/21
总结收获:
你学到了什么?
2020/4/21
2020/4/21
2020/4/21
规模宏大的梯田群, 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 到山顶,层层叠叠,高 低错落。其线条行云流 水,潇洒柔畅;其规模 磅礴壮观,气势恢弘。 每个看见这一景色游客 的心灵都会被深深地震 撼!这是一种难以言表 的,一种被大自然的雄 奇以及人的伟力所引起 的震撼。
山东省德州市2019中考语文题型七语法知识复习习题(2)

题型七 *语法知识题组一词性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横线的词的词性相同的一组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人,吾谁与归?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吴广素爱人。
2.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列出四种,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跟着好人学好事②我跟他是同桌③我跟他学唱歌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A.①动②介③连④名B.①介②动③动④名C.①动②介③连④形D.①动②连③介④名3.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老虎正要①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②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③下。
A.①动词②方位词③量词B.①介词②方位词③量词C.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D.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A.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B.这一回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D.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5.下面对画横线的词语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A.副词连词代词连词动词B.副词介词代词介词名词C.名词连词名词介词动词D.名词介词名词动词名词6.下面对画横线的词语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
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进行教育。
A.①动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B.①名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C.①动词名词②动词副词D.①动词动词②副词介词7.下列词语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宝贵光荣骄傲战友B.制造报答提高寻求C.角色语文经常兴趣D.非常偶尔绝对风景题组二短语结构8.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绿色蝈蝈雄伟壮丽风花雪月海誓山盟B.敬畏自然歌唱祖国红得发紫一树寒梅C.愚公移山天衣无缝曹刿论战精神抖擞D.最后一课世外桃源保护环境打量一番9.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短语结构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明清时期(A),德州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B),经济繁荣带来了文艺昌盛,各地戏班云集德州(C)。
初中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比喻。
以梨花喻白雪,新颖独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壮丽的雪景。
(2)本诗通过对送别友人场景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
【解析】【分析】(1)从题目看,这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大雪纷飞的时候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其实是诗人的错觉,夜晚下了一夜的大雪,早晨起来一看,到处银装素裹,树枝上也积满了雪,让人以为是春天里满树盛开的梨花,非常的美丽。
因此这里以梨花喻白雪,新颖独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壮丽的雪景。
(2)这是一首送别诗,结合诗歌所写内容分析,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据此可概括出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诗通过对送别友人场景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
故答案为:⑴比喻。
以梨花喻白雪,新颖独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壮丽的雪景。
⑵本诗通过对送别友人场景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表现了边塞将士和诗人的豪迈气概与壮烈情怀。
初中语文:2019-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之综合考查【句子、标点、修辞、常识】专题(含参考答案)

2019-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之综合考查[句子、标点、修辞、文学文化常识]1、(2020年中考江西卷真题)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青草学校文学社社长王同学接到学校通知:“定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请你代表文学社邀请市电台的金明老师来校指导,并请他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王同学转述:________A.“金老师,您好!我校将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并请您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万望勿辞!”B.“金老师,您好!我是青草学校文学社社长。
我校将于本周五下午2点举办‘诗歌朗诵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并请您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C.“金老师,您好!我是青草学校文学社社长。
我校将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您可不能不来啊!”D.“金老师,您好!我是青草学校文学社社长。
我校将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并请您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2、(2020年中考天津卷真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英雄,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是国家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
因此,维护雄尊严、捍卫雄荣誉,应成为我们不变的信念。
A.,;”。
B.?;。
”C.?,”。
D.,,。
”3、(2019年中考福建卷真题)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修辞1.(2019·原创题)对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比喻)B.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排比)D.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引用)2.(2019·原创题)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C.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
D.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步。
3.(2019·原创题)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比喻) 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夸张)C.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对偶)D.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反问)4.(2019·原创题)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青春如花似火,灿烂热烈,是我们人生交响乐的序曲。
(比喻)B.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C.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洋才显得特别宽广。
(拟人)D.山的那边是什么呢?是海。
(设问)5.(2019·原创题)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B.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D.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6.(2017·泰安模拟)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D.他那直僵僵的身体像一座铁塔,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7.(2017·泰安模拟)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排比)B.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欢迎我。
(拟人)C.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比喻)D.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反问)8.(2017·泰安模拟)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9.(2017·泰安模拟)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懂得感恩。
D.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10.(2018·山东淄博博山区一模)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的一项是( )A.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了一切郁闷和烦恼。
B.大海是如此的变幻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C.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D.一个个红石榴像小姑娘绽放出的可爱的笑脸,缀满树枝间。
11.(2018·山东淄博张店区一模)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从树缝里透过来的路灯光暗淡中又明暗不均的特点。
)B.张老太太剪纸可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张老太太的剪纸技术高超,作品形象逼真。
C.友谊是什么?友谊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是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团结奋进的火炬。
(运用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友谊的价值。
)D.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出院落里池塘边,月色溶溶春风淡淡,梨花似雪柳絮纷飞的景象,营造出清幽美好的意境。
)12.(2018·贵州毕节模拟)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D.天上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13.(2018·贵州毕节模拟)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B.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漂散在水面。
C.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D.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14.(2018·江西中考样卷)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腰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B.道道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C.你要是走过淮河,乘着轮渡,轮渡扯着呜呜咽咽的笛声,就有些像这种固定不变的东西。
D.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15.(2018·江西三模)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B.苦难的诗篇,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C.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憨厚的熊猫,在球台前上蹿下跳。
D.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16.(2018·江西南昌第二次调研)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宰尽天下打鸣的公鸡,就能阻止黎明的到来?B.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C.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脚踏实地挣来的。
D.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17.(2018·吉林中考)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A.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B.反复——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青了。
(张晓风《到山中去》)C.排比——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
(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 D.拟人——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
(梁实秋《雅舍小品》)18.(2018·湖南邵阳中考)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19.(2018·四川凉山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B.“小明,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妈。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20.(2018·四川巴中中考)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C.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排比)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参考答案1.A 【解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2.C 【解析】 A.拟人;B.夸张;D.比喻。
3.A 【解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C 【解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B 【解析】 A.排比;C.拟人;D.反问。
6.D 【解析】将“直僵僵的身体”比作“一座铁塔”不恰当,“铁塔”是稳固的,而不是一弯就散。
7.C 【解析】“好像”表推测,该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
8.B 【解析】这一反问的修辞手法不当,不符合实际。
9.C 【解析】 A.比喻;B.反语;D.反问。
10.D 【解析】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1.D 【解析】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而不是对比。
12.D 【解析】 A.对偶;B.拟人;C.反问。
13.D 【解析】 A.夸张;B.比喻;C.引用、反问。
14.C 【解析】 A.排比;B.比喻;D.比拟。
15.C 【解析】描写打球的动作灵活好动与憨厚的熊猫动作不相符。
16.C 【解析】 A.反问;B.夸张;D.拟人。
17.A 【解析】 B.选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C.选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D.选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18.B 【解析】 A.反复;C.借代;D.反语。
19.B 【解析】 A.拟人;C.反复、拟人;D.排比。
20.D 【解析】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