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趣味小实验
容易做的化学小实验

容易做的化学小实验一、“彩虹牛奶”实验这个实验可有趣啦!材料特别容易找,在家就能做。
你只需要一杯牛奶、一些食用色素还有洗洁精。
首先把牛奶倒进盘子里,让牛奶铺满盘子底部,就像给盘子穿上了一件白色的衣服。
然后呢,在牛奶里滴上几滴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这时候你会看到色素就像一个个小珠子,在牛奶里漂浮着,可漂亮了。
最后,用蘸了洗洁精的棉签去触碰色素,哇塞,色素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迅速向四周扩散开来,就像在牛奶里盛开了一朵朵彩色的小花,特别像彩虹掉进了牛奶里呢。
这是因为洗洁精破坏了牛奶的表面张力,让色素可以在牛奶里欢快地“奔跑”起来。
二、“会跳舞的盐”实验这个实验简单又好玩。
材料就是一个碗、保鲜膜和盐。
先把碗用保鲜膜紧紧地封住碗口,要封得严严实实的,就像给碗戴上了一个透明的帽子。
然后在保鲜膜上撒上一些盐,这些盐就像一群安静的小士兵站在保鲜膜上。
接着,你就对着碗大声地喊叫或者播放一些音乐。
你会神奇地发现,盐粒开始跳动起来啦,就像在跳舞一样。
这是因为声音产生的声波引起了空气的振动,而保鲜膜会把这种振动传递给盐粒,让盐粒跟着振动起来,是不是超级有趣呢?三、“自制汽水”实验这个实验做出来的汽水还能喝呢。
材料是柠檬酸、小苏打、糖、水、食用香精(可加可不加)和一个密封的瓶子。
先在瓶子里加入一些水,不要太多,大概瓶子的三分之一就行。
然后加入一勺柠檬酸和一勺糖,把它们搅拌均匀,这时候水就变得甜甜的还有点酸。
接着加入一小勺小苏打,迅速把瓶盖盖紧。
你会看到瓶子里产生了很多气泡,就像沸腾了一样。
如果想让汽水更好喝,可以滴几滴食用香精。
这是因为柠檬酸和小苏打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就是气泡啦。
喝一口自己做的汽水,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呢。
(高中)化学趣味实验。-化学

(高中)化学趣味实验。
-化学1、彩色温度计的制作【实验原理】钴的水合物在加热逐步失水时,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呈现的颜色变化做成温度计。
【实验步骤及现象】在试管中加入半试管95%乙醇和少量红色氯化钴晶体(CoCl2?6H2O),振荡使其溶解,在常温下呈紫红色,加热时随温度升高颜色呈蓝紫色至纯蓝。
2、苏打——酸灭火器【实验步骤及现象】(A)如下图所示,用一个大瓶子配上一个单孔胶塞并插上玻璃管。
向瓶中加入一些碳酸氢钠溶液,取一支能装入瓶内的试管,盛满浓盐酸后,将试管缓慢放入瓶中,使试管能竖立起来,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胶塞。
使用灭火器时,倒转瓶子并将玻璃管口指向火焰。
小心!不要把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
(B)向酸中加入洗涤剂以产生起覆盖作用的泡沫。
将瓶子对准火焰,迅速倒转瓶子,剧烈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则气体的压力将液体从管口压出而灭火。
3、魔棒点灯你能不用火柴,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
4、建造一座“水中花园”将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中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水玻璃,轻轻将盐的晶粒,如钴、铁、铜、镍和铅的氯化物,铝、铁、铜和镍的硫酸盐,钴、铁、铜和镍的硝酸盐,加入到水玻璃中(注意不能摇混),则五彩缤纷的“花”就慢慢地生长起来了。
5、喷雾作画实验原理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显血红色,遇到亚铁氰化钾〔K4[Fe(CN)6]〕溶液显蓝色,遇到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显绿色,遇苯酚显紫色。
FeCl3溶液喷在白纸上显黄色。
实验用品白纸、毛笔、喷雾器、木架、摁钉。
FeCl3溶液、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
实验步骤1. 用毛笔分别蘸取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在白纸上绘画。
高中化学创新趣味实验

高中化学创新趣味实验高中化学实验是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许多教师会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创新趣味实验。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具有趣味性的高中化学实验。
一、消弧器实验消弧器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实验。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消弧器,这是一种用于防止火花飞溅的装置。
然后,将消弧器放在一块火砖上,点燃一根火柴,将火柴放在消弧器上方约5厘米的位置,然后将火柴缓慢地移动到消弧器的正上方,观察火柴是否会熄灭。
结果会让你感到惊奇,火柴在消弧器上方竟然会自动熄灭。
二、过氧化氢和漂白粉实验将漂白粉和过氧化氢混合起来,会产生一种非常有趣的反应。
当漂白粉和过氧化氢混合后,会迅速产生气体,并且液体会变得非常热。
这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氧气和漂白粉反应产生热量和气体。
三、酸碱指示剂实验我们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测试不同物质的酸碱性。
将酸碱指示剂滴入饮料、果汁、牛奶等不同的物质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酸性物质会使指示剂变红,碱性物质会使指示剂变蓝。
这是因为酸和碱可以改变指示剂的分子结构,从而改变颜色。
四、铁和硫酸实验将一小块铁放入硫酸中,会产生一种有趣的反应。
铁会开始变成一种黑色的物质,同时液体会变得非常热。
这是因为铁和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和热量。
五、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实验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实验。
将两个电极放入水中,然后通电,会产生一种有趣的反应。
水会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会在负极上产生泡沫,氧气会在正极上产生泡沫。
这个实验不仅有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解和化学反应的原理。
高中化学实验可以是非常有趣和创新的。
通过进行一些创新趣味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这些实验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和反应机制,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趣味小实验

高中化学趣味小实验化学实验里充满着无穷的趣味,对于高中生来说,做一些化学实验也是提高成绩的一个好方法。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中化学趣味小实验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化学趣味小实验:可乐”变“雪碧”可口可乐和雪碧都是夏令时节的理想饮料。
可口可乐淡褐色的液体,而雪碧汽水则是清澈透明的液体。
下面介绍一则将“可口可乐”变成“雪碧”的小实验。
取可口可乐空瓶一只,倒入四分之三体积的蒸馏水。
取烧杯一只加入50亳升酒精,并加入适量碘片,制得深褐色酒精碘溶液。
将配好的溶液倒入可乐瓶中,边加边振荡碘直到溶液的颜色和可乐相似为止。
一瓶"可乐"制好了。
在干燥的瓶盖内放入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粉末,然后取一张糯米纸盖在内粉末上,再将瓶盖轻轻地盖在瓶口上,小心盖紧,注意不要使大苏打粉末散落在瓶内。
将可口可乐瓶用力一摇,很快一瓶“可乐”变成了无色透明的“雪碧”。
原来,硫代硫酸钠和碘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褪去碘溶液的颜色:I2+2Na2S2O3===2NaI+Na2S4O6自然,这种“可口可乐”不会可口,“雪碧”也不会令人清爽,它们绝对不能饮用。
高中化学趣味小实验:用鸡蛋做的趣味实验趣味实验一:鸡蛋入瓶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中,待鸡蛋壳变软后,将蛋取出,找一个瓶口略比鸡蛋小的广口瓶,往广口瓶中投入一燃着的酒精棉球,火焰熄灭后,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对准瓶口,鸡蛋很快被吸入瓶中。
这是因为瓶中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的缘故。
过一段时间蛋壳会稍变硬,似鸡蛋原样。
这是为什么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趣味实验二:蛋壳刻画取一只红壳鸡蛋(红壳鸡蛋的蛋壳稍硬),洗净,用布轻轻擦干。
取10 g~20 g的蜡,加热使之熔化,用毛笔蘸取蜡液,在蛋壳上绘图或写字,待白蜡冷凝后,把鸡蛋慢慢浸入10%的醋酸中,用筷子拨动鸡蛋,使它均匀地跟溶液接触约20~30分钟。
当蛋壳表面产生较多的气泡,蛋壳上有明显的腐蚀现象即可。
取出鸡蛋,用清水漂洗,晾干。
用铁钉在鸡蛋的两端各打一孔,用嘴吹出蛋清和蛋黄。
高中化学特色课趣味实验

高中化学特色课趣味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材料•红、蓝、黄三种指示剂•50ml 称量瓶•50ml 锥形瓶•50ml 烧杯•小实验室试管实验一:酸碱中的魔法变色剂实验步骤1.将红、蓝、黄三种指示剂分别倒入三个小烧杯中。
2.通过滴管将几滴红色指示剂滴入50ml称量瓶中。
3.分别将蓝、黄指示剂也滴入50ml称量瓶中,记下每一种指示剂滴入的滴数。
4.将试管倒置,在口部涂抹少量肥皂水。
5.将3种指示剂混合倒入装有肥皂水的试管中,观察其变化。
实验原理在酸性溶液中,红色指示剂呈现酸性颜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则呈现碱性颜色;而中性溶液则呈现中立颜色。
通过将红、蓝、黄三种指示剂混合,可以观察到颜色的变化。
实验效果通过混合红、蓝、黄三种指示剂,肥皂水中的溶液会呈现绚丽多彩的颜色。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实验直观地了解酸、碱溶液之间的区别,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实验二:化学反应造云实验步骤1.将50ml锥形瓶放在台面上,加入少量白醋。
2.在另一个试管中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
3.缓缓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锥形瓶中,观察云状物体的产生。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溶液与白醋中的醋酸反应时会产生气体,这些气体会很快冷却,形成了云状物体。
实验效果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化学反应产生的云状物体,理解气体冷却时形成云的原理,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实验三:变色龙溶液的自动颜色变化实验步骤1.将红、黄、蓝三种指示剂依次倒入50ml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氨水搅拌均匀。
3.取一段过滤纸,将其一端浸入溶液中。
4.等待一段时间,观察红、黄、蓝三种颜色在过滤纸上的变化。
实验原理这个实验中使用的指示剂可以根据酸碱度的变化自动显示不同的颜色。
溶液中的氨水会放出氨气,改变溶液的酸碱度,从而导致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实验效果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到指示剂颜色在过滤纸上的变化,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表现。
高一化学趣味实验

高一化学趣味实验一、“魔棒点灯”实验。
1. 实验原理。
- 浓硫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氧化性很强的七氧化二锰(Mn_2O_7),它可以氧化乙醇,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乙醇的着火点而燃烧。
化学方程式为:2KMnO_4 + H_2SO_4(浓)=Mn_2O_7 + K_2SO_4+ H_2O,C_2H_5OH +3O_2{点燃}{===}2CO_2+3H_2O(这里的氧气由Mn_2O_7分解等过程提供)。
2. 实验用品。
- 仪器:玻璃棒、酒精灯、表面皿。
- 药品:浓硫酸、高锰酸钾固体、乙醇。
3. 实验步骤。
- 在表面皿上放一些高锰酸钾固体,然后滴加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该混合物。
- 将蘸有混合物的玻璃棒靠近酒精灯的灯芯,会发现酒精灯被点燃。
4. 注意事项。
-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操作时要特别小心,避免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物上。
- 该实验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因为反应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自制汽水”实验。
1. 实验原理。
- 碳酸氢钠(NaHCO_3)与柠檬酸(C_6H_8O_7)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从而制成汽水。
化学方程式为:3NaHCO_3 +C_6H_8O_7 = C_6H_5O_7Na_3+3H_2O + 3CO_2↑。
2. 实验用品。
- 仪器:塑料瓶(带盖)、小勺子。
- 药品:碳酸氢钠、柠檬酸、白糖、食用香精、凉开水。
3. 实验步骤。
- 在塑料瓶中加入约2 - 3g碳酸氢钠、1 - 2g柠檬酸、适量白糖(约5 - 10g)和几滴食用香精。
- 向瓶中加入凉开水至瓶子的三分之二处,迅速拧紧瓶盖,摇晃瓶子。
- 可以看到瓶内产生大量气泡,自制汽水就制成了。
4. 注意事项。
- 加入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的量要适中,过多可能导致反应过于剧烈,使汽水喷出。
- 塑料瓶要选择质量较好、密封性强的,防止在反应过程中气体泄漏。
三、“彩色温度计”实验。
1. 实验原理。
- 钴的水合物在加热时会逐步失水,不同的水合状态颜色不同。
高中化学趣味实验

高中化学趣味实验(一)鸣炮庆祝用品:研钵、玻璃片、滴管、玻棒、纸。
氯酸钾、红磷、酒精、浆糊。
原理:氯酸钾为强氧化剂,红磷为易燃物,两者之间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用药匙将它们相混时会发生燃烧。
将混和物撞击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
5KClO3+6P=5KCl+3P2O5操作:将2克氯酸钾晶体放在研钵里研成粉末,倒在玻璃片上。
取0.6克红磷放在氯酸钾粉末旁。
用滴管吸取酒精滴到两种药品上,使药品潮湿,然后用玻棒将它们混和均匀调成糊状,分成三等分。
等它们干燥后分别用纸包紧粘牢。
庆祝开始时,把三个纸包先后用力朝水泥地或砖头上掼,就会发出三声炮响。
(二)玻棒点火用品:玻棒、玻璃片、酒精灯。
98%浓硫酸、高锰酸钾。
原理: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棕色油状液体七氧化二锰。
它一碰到酒精立即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酒精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2KMnO4+H2SO4=K2SO4+Mn2O7+H2O2Mn2O7=4MnO2+3O2↑C2H5OH+3O2→2CO2+3H2O操作:用药匙的小端取少许研细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在玻璃片上并堆成小堆。
将玻棒先蘸一下浓硫酸,再粘一些高锰酸钾粉末。
跟着接触一下酒精灯的灯芯,灯芯就立即燃烧起来,一次可点燃四、五盏酒精灯。
注意事项:七氧化二锰很不稳定,在0℃时就可分解为二氧化锰和氧气。
因此玻棒蘸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后,要立即点燃酒精灯。
否则时间一长,七氧化二锰分解完,就点不着酒精灯了。
(三)钢丝点火用品:钢丝、瓶盖、蜡烛、硫粉。
原理:利用铁丝上硫燃烧时火焰很淡,白天在远处看不出来,好象真的是钢丝把蜡烛点着的。
操作:事先把自行车钢丝一端锤扁成凹槽,在槽里放一些硫粉,加热熔化着火,备用。
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桌上。
这时用瓶盖将烛焰盖灭,再用钢丝接触烛芯上升的白烟,烛火便复燃。
可再盖灭,再点燃。
这样一亮一灭,令人暗暗叫奇。
(四)手指点火用品:研钵、小木板。
蜡烛、氯酸钾、硫。
原理:蜡烛的余烬使硫燃烧。
高中化学实验有趣简单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有趣简单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同时体会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实验材料:白砂糖、试管、试管夹、酸鉴管
实验步骤:
1. 将试管倾斜放置于试管架上,加入适量的白砂糖;
2. 使用试管夹将试管固定在火焰下,将白砂糖加热融化;
3. 观察糖的状态变化,待糖融化后再继续加热;
4. 当糖开始变色时,迅速将试管取下,投入冷水中冷却;
5. 冷却后,将试管取出,观察炉巴糖的形态。
实验原理:当白砂糖受热变热,糖分子开始分解,逐渐变为棕色液体,这是糖的焦糖化反应。
糖焦化后随着水分的蒸发,原有的甜味逐渐减弱,产生独特的香味。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需注意火源,避免发生火灾或烫伤;
2. 操作时需小心,避免试管破裂伤人;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洁实验器材。
延伸实验:可以将制作好的炉巴糖用来制作炉巴糖水,讲解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和颜色变化。
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还可以亲身体会到物质的改变过程,增强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燃冰”的制备
原理
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例混合,醋酸钙却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
当饱和的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时,饱和溶液的水溶于酒精内,致使醋酸钙溶解速度降低,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形成半固态的凝胶状,酒精充填在胶状内,点燃胶状时,酒精便燃烧起来。
C2H5OH + 3O2 === 2CO2 + 3H2O
制作方法
(1) 量取酒精20ml,倒到小烧杯中
(2) 量取6ml饱和醋酸钙
(3) 把饱和醋酸钙慢慢加入20ml的酒精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变成胶状
(4) 把胶状的“可燃冰”转移到蒸发皿中,点燃
变色溶液
【分子式】CoCl2·6H2O 氯化钴
六水物:红色至深红色单斜结晶;微有潮解性,无水物:浅蓝色粉末。
极易溶于水及乙醇,溶于丙酮、乙醚与甘油。
水溶液为桃红色,乙醇溶液为蓝色。
CoCl 2·6H 2O CoCl 2·2H 2O CoCl 2·H 2O CoCl 2 52O 90O 120O (粉红色) (紫红色) (蓝紫色) (蓝色)
【溶解情况】
六水:易溶于水,也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
无水物:溶于乙醇、丙酮、硝基苯。
【用途】
在工业上:主要用途是制取氧化钴和金属钴作合金材料的电子材料,少量用于制气压计、比重计、隐显墨水等。
氯化钴试纸在干燥时是蓝色,潮湿时转变为粉红色。
硅胶中加一定量的氯化钴,可指示硅胶的吸湿程度,常用于干燥存储器中。
用于电镀、油漆催干剂、氨气吸收等。
在医药上: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
【制备或来源】
由碳酸钴或氧化钴与盐酸作用而制得。
【其他】
六水物在空气中易潮解,热至120~140℃则失去结晶水而成无水物。
【特殊的颜色】
CoCl 2 呈蓝色,
CoCl 2·H 2O 呈蓝紫色,
CoCl 2·2H 2O 呈紫红色,
CoCl 2·6H 2O 呈粉红色,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制作变色水泥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
实验步骤:
1.称取3g干海带,用刷子把干海带表面的附着物刷净(不要用水洗)。
将海带剪碎,用酒精润湿(便于灼烧)后,放在坩埚中,置于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中央,灼烧。
2.用酒精灯高温灼烧,使海带全部烧成黑色灰状物。
停止加热,冷却。
3.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使可溶物溶解,冷却,过滤。
4.向滤液中滴入几滴硫酸,再加入约1mL H2O2溶液。
观察现象。
5.取少量上述滤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观察现象。
6.向剩余的滤液中加入1mL CCl4,振荡,静置。
观察现象。
实验仪器:
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小烧杯,漏斗,玻璃棒,坩埚,坩埚钳
豆腐中钙质和蛋白质的检验
原理:
1. 豆腐中的钙质与草酸钠溶液反应便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白色沉淀。
Ca2++Na2(COO)2-→Ca(COO)2↓+2Na+
2. 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微热后呈黄色沉淀析出,冷却后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沉淀就变成橙黄色。
因为蛋白质分子中一般有带苯环的氨基酸,浓硝酸和苯环发生硝化反应,能生成黄色的硝基化合物,故可用来检验蛋白质。
操作:
1.豆腐的酸碱性试验取200克豆腐放入烧杯中,加入30毫升蒸馏水,用玻棒搅拌,并捣碎到不再有块状存在。
过滤,得到无色澄清的滤液和白色的滤渣。
2.豆腐中钙质的检验取上述豆腐滤液2毫升于试管中,再滴入几滴草酸钠溶液,试管中立即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
说明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而且能溶于水,不一定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3.豆腐中蛋白质的检验取上述白色的豆腐滤渣少许,放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浓硝酸,然后微热,可以看到白色的豆腐滤渣变成黄色。
冷却后,加入过量的氨水,黄色转变成橙黄色,这就是蛋白质的黄色反应。
注意事项:
1.在制豆腐滤液前,一定要把豆腐捣碎,才能使钙离子溶解到水中。
2.由于豆腐中含有较多蛋白质,形成胶体,故过滤较慢。
但蛋白质一般不易透过滤纸,所以滤液不会有黄色反应。
实验用品:
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精密pH试纸、草酸钠、浓硝酸、氨水。
制作简单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用于酸碱滴定的指示剂,称为酸碱指示剂。
(acid-base indicator)。
这是一类结构较复杂的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它们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成指示剂的离子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并且由于结构上的变化,它们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因而在pH不同的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
300多年前,英国年轻的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化学实验中偶然捕捉到一种奇特的实验现象.
一次,波义耳拿着一束紫罗兰正准备插进花瓶里去时,助手走来告诉他说,他需要的盐酸运到了。
波义耳很高兴,马上把花放在桌子上,帮助助手一起倒盐酸。
这是一瓶浓盐酸,往外倒的时候,一股酸雾很快冲出瓶来,挥发
到室内,笼罩了整个桌面,还溅了几滴浓盐酸在紫罗兰上,使紫罗兰也飘起几缕淡淡的白雾。
“紫罗兰溅上盐酸了!”爱花的波义耳很着急,他赶忙拿起紫罗兰,把它泡在水里面,想用水把溅在上面的酸洗干净。
可是,过了一会儿,当他来取这束紫罗兰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紫色的紫罗兰竟变成了红色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溅上的那点盐酸使它改变了颜色吗?波义耳完全被这有趣的现象吸引住了。
他决定再做些实验进一步研究一下。
他想,如果盐酸能使紫罗兰由紫色变成红色,那别的酸是不是也能使它发生这种变化呢?于是,他把一些紫罗兰花分别放到盐酸、硫酸、磷酸和别的酸的溶液里,结果,所有的紫罗兰花都变成了红色。
他又想,紫罗兰遇酸会变成红色,别的花遇到酸会不会也有这种变化呢?还有,紫罗兰和别的花要是遇到碱又会怎样呢?植物的花遇到酸会改变颜色,那么,那些有颜色的根、茎、皮和果浆又会怎样呢?于是,他用了许多种植物的花、皮、根和果浆以及它们的浸出液做实验。
结果,它们大都有遇到酸、碱溶液会改变颜色的性质,其中表现得最明显的是一种名叫石蕊的苔藓类植物的浸出液。
现在化学上经常使用的石蕊指示剂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用它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又快又灵,非常方便。
在自然界里,有许多植物色素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都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这些植物色素可以用作石蕊和酚酞等指示剂的代用品。
自制酸碱指示剂:
花瓣中含有一些植物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呈不同的颜色。
用花瓣的汁液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1)收集不同颜色的新鲜花瓣或紫萝卜皮,各取适量,研碎,加入适量水和酒精(两者体积比为1:1)浸泡,过滤,得到植物色素提取液。
将提取液分别装入小试剂瓶中备用。
(2)将上述植物色素提取液中分别滴入白醋、蒸馏水、澄清石灰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并作记录。
(3)选择颜色变化明显的植物色素提取液作为酸碱指示剂,并检验稀盐酸、氨水、食盐水、等溶液的酸碱性。
1,羽衣甘蓝,在上面滴加盐酸,观察到羽衣甘蓝变红。
代用指示剂颜色
2: 牵牛花(花瓣)
3: 苏木
4: 紫萝卜皮
5: 月季花(花瓣)
6: 美人蕉(花冠)
7:紫色康乃馨花、
8:紫卷心菜
9,红玫瑰
10,粉红玫瑰
11,蓝色睡莲
12,白菊花
13,勿忘我
14,紫色高丽菜
15,地衣
16,虞美人
17,三叶草
18,粉红凤仙花
19,紫色石竹花
20,牵牛花
21,三色堇花
22,红萝卜皮
23,苔藓
24,樱草
水下森林
实验原理:
氯化亚钻、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镍等这些小晶
体与硅酸钠发生化学反应,结果生成紫色的硅酸亚钻、蓝色的硅酸铜、红棕色的硅酸铁、淡绿色的硅酸亚铁、深绿色的硅酸镍、白色的硅酸锌。
这些小晶体和硅酸钠的反应,是非常独特而有趣的化学反应。
当把这些小晶体投入到玻璃缸里后,它们的表面立刻生成一层不溶解于水的硅酸盐薄膜,这层带色的薄膜覆盖在晶体的表面上)然而,这层薄膜有个非常奇特的脾气,它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把其他物质的分子拒之门外,当水分子进入这种薄膜之后,小晶体即被水溶解而生成浓度很高的盐溶液于薄膜之中,由此而产生了很高的压力,使薄膜鼓起直至破裂。
膜内带有颜色的盐溶液流了出来,又和硅酸钠反应,生成新的薄膜,水又向膜内渗透,薄膜又重新鼓起、破裂……如此循环下去每循环一次,花的枝叶就新长出一段。
这样,只需片刻,就形成了枝叶繁茂花盛开的水下花园了。
实验步骤:
1、先在烧杯中盛多半下无色透明的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2、然后投入氯化亚钻、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镍等几种能溶解于水的有色盐类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