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4.冰融化了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冰融化了》教科版(2019)

一、教学内容
《冰融化了》选自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教科版(2019)。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冰的基本特性,如冰的形成、外观和状态变化;2.探究冰融化的过程,学习融化的定义和条件;3.观察和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现象,如温度变化、时间等;4.认识到冰融化与温度的关系,了解自然界中其他物体的融化现象;5.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举例:通过实验观察冰块在不同温度下的融化速度,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冰融化与温度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冰融化的过程及状态变化:学生需要理解冰融化不仅是外观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物质状态的变化。
(2)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能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感到困难,如如何准确地记录温度变化,如何解读数据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冰融化了》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强化观察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的认识,理解自然界中的科学现象;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会通过实验验证科学原理;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表达与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分析冰融化过程,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形成科学思维,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如解释冬天冰雪融化、春天河水解冻等现象。
(4)团队合作与交流:在小组实验和讨论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举例:
(1)针对冰融化状态变化的理解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冰和水的实物展示,让学生触摸并观察,加深对固态和液态的认识。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冰融化了》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冰融化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冰融化了》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以及融化过程中物质状态的改变。
这一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物质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可能对温度变化的特点和物质状态改变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物质状态改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物质状态的改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物质状态的改变。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特点和物质状态改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采用数据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深入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特点和物质状态改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实验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冰块、温度计、计时器等实验器材。
2.准备实验数据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冰的特性,引起学生对冰融化过程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冰融化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冰融化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4冰融化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冰融化的应用
2.重点词句:
- "冰融化是水的固态向液态转变的过程"
- "温度越高,冰融化的速度越快"
- "冰融化在道路清洁中有重要作用"
3.艺术性和趣味性:
-使用生动的图片和图表来展示冰融化的过程,增加视觉效果。
-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上台演示冰融化的实验,增加参与感。
-利用色彩和字体设计,使板书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冰融化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冰融化的知识点。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冰融化的概念,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冰融化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冰融化的过程和原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冰融化的观察和分析技能。
3.环境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冰融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关注自然现象。
4.生活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意识。
5.科学素养: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使其具备科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019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1.4 冰融化了 教案

基本信息
姓名
学段学科
小学科学
教学题目
冰融化了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通过数据对比知道其中隐含的意义
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请大家一起看书P50
学生看书,介绍观察方法,补充。
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P50的表格中
小组实验,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总结
拓展
这课全部的活动都是在进行冰块融化的观察,无论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还是人为干预情况下的观察,我们希望学生在关注冰状态发生变化的同时,还能注意到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其他现象。如:盛冰的玻璃杯、塑料袋外壁上湿挽挽、有水珠出现等现象。这是具有良好观察品质的学生应该能够观察到的,它也是后续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话题。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通过上述的观察、交流活动,相信学生们能比较容易地认识到: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完全融化成化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教科版2019年三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郑重说明:浙江省各小学使用的科学作业本,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浙江各地新华书店发行,一直是我省小学科学老师进行教学的得力助手,能有效记录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值此新版三年级科学教材使用之际,科学作业本进行了重新编写,原来的参考答案失效。
为此,陈建秋(不睡觉的兔)老师提供新版的作业本参考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
在使用中若有异议可联系陈老师,也可到小学科学教学论坛发贴讨论。
1.水到哪里去了课堂练习1.(1)C;(2)A;(3)C2.(五个全部打√)科学阅读1.B2.A2.水沸腾了课堂练习1.A;2.C;3.A;4.C;5.(六个全部打√)科学阅读A C3.水结冰了课堂练习1.(1)B;(2)A;(3)A2.B3.B科学阅读B B4.冰融化了课堂练习1.C;2.B;3.A;4.B;5.B科学阅读A C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课堂练习1.B;2.B;3.B;4.C;5.C;6.B科学阅读A6.加快溶解课堂练习1.(打√)(1)(2)(3)2.(打√)(1)(2)(3)(4)3.快;快4.C5.(1)(画圈)冷水;碎冰糖(5克);冰糖块(5克)(2)小7.混合与分离课堂练习1.A;2.B;3.(1)B石棉网;C三脚架;D酒精灯(2)B;(3)C;(4)A科学阅读D——B——A——C实践拓展用磁铁吸引,用水分离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课堂练习1.B;2.A;3.A单元练习1.A;2.C;3.(1)A;(2)B B;(3)B A;(4)C B;(5)A C;(6)C4.(1)C;(2)B;(3)C;(4)(打√)①③④⑤;(打×)②⑥5.(1)烧杯,搅拌棒,滤纸;(2)A B;(3)C;(4)A C;(5)C;(6)C1.感受空气课堂练习1.(打√)无色的;透明的;无气味;很轻;无固定形状2.C3.A B C4.C科学阅读1.B;2.A;3.C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课堂练习1.(1)B;(2)B;(3)C2.AB; BC3.压缩空气课堂练习1.2.向下压向上拉水:②水:④空气:①空气:③3.B科学阅读1.C2.A4.空气有质量吗课堂练习(3)C(4)B(5)C(6)质量科学阅读(1)√(2)√(3)√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课堂练习1.C2.B3.略科学阅读1.C2.略6.我们来做“热气球”课堂练习1.A2.C3.C科学阅读1.(1)√(2)√(3)√2.B7.风的成因课堂练习1.(打√)跑步;用扇子扇;用嘴巴吹;挥动红旗3.A科学阅读(1)√(2)√(3)×8.空气与我们的生活课堂练习1.B2.(打√)会流动;有质量;易压缩;能占据空间科学阅读1.A2.C单元练习课堂练习1.(连线)电风扇:会流动轮胎:可以压缩热气球: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孔明灯:热空气比冷空气轻2.C3.A4.固体:ACDGHIK液体:BEJ气体:F5.(1)√(2)√(3)×6.能否占据空间能能能是否容易压缩不易不易易是否有质量有有有是否会流动不会会会7.(1)C (2)B1.我们关心天气课堂练习1.(打√)晴;雨;阴;雪;雾;台风2.(1)×(2)√(3)√3.B4.A5.(说明:图片提供的信息不够丰富,有点瞎蒙)海南三亚:①③⑤浙江杭州:②④⑥2.认识气温计课堂练习1.A2.B3.0℃; 12℃; -5℃4.(连线)科学阅读1.B2.C3.测量气温课堂练习1.C2.A3.A4.B5.(1)C (2)B科学阅读1.A2.A4.测量降水量课堂练习1.(1)√(2)√(3)√(4)√2.C3.A4.C5.C6.B5.观测风课堂练习1.B2.B3.B4.A(注:我们的风速等级和蒲福风力等级表不同)实践拓展A6.观察云课堂练习1.C2.C3.B4.(连线)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课堂练习1.(连线)2.A3.C4.C5.B6.C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课堂练习1.(打√)气温;云量;风向;风速2.(1)×(2)√3.A4.C单元练习课堂练习1.A2.B3.A4.B5.C6.B7.C8.9.(1)B (2)(略)(3)C10.(1)32℃(2)C (3)B (4)B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A2.B3.A4.C5.B6.B7.A8.A9.B10.A11.B12.C13.B14.B15.C二、探究题1.(1)外焰;内焰(2)A (3)C2.(1)毫米;暴雨(2)第3个3.(1)B (2)C (3)①(略);②B4.(1)C (2)C (3)C (4)B学习小提示:“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冰融化了》课件

把冰从冰箱拿出来,会看到什么现象?
教科版三上《水》单元
4.冰融化了
【探究实验一】 观察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 生了什么变化?
物质的变化记录表
仔细观察
轻声交流 及时记录
冰融化前 冰融化一半
冰完全融化
【探究实验二】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
取一块小冰块,用吸管或吹风机不断地向冰 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探究实验三】 冰在融化过程中体积发生了 什么变化?
1.讨论: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体积有 什么变化?
2.用以下实验材料,我们可以怎么做这个实 验?
实验材料:装有冰块的试管、装有热水的烧 杯、记号笔。
【探究实验三】 冰在融化过程中体积发生了 什么变化?
物质的变化记录表
我们发现 用箭头标出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
水水蒸气冰Fra bibliotek遇冷【研讨】水、水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
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 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 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水的形态——雪、冰、霜
雪
霜
冰
水的形态——露、云、露
仔细观察
轻声交流 及时记录
冰融化前 冰融化一半
冰完全融化
【练习】
1.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C 。
A.晒太阳 B.用手捂 C.放在0℃以下的冰柜里
2.试管中的冰在完全融化成水后,我们发现体
积A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3.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 A 。
A.固态转化成液态 B.气态转化成液态 C.液态转化成固态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冰融化了 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冰融化了教案教学设计4、冰融化了【学习内容】新教科版三年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冰融化了»【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学习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学习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学习准备】烧杯,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冰块。
【学习过程】一、观察冰的融化1、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2、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
板书:冰融化了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说一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分组观察体验:取一小块冰,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个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说一说冰块融化的原因。
3、请大家一起看书P11,观察记录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1)、取一个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把试管浸在热水里,观察冰融化的过程。
(2)在冰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比较冰和水的体积。
3、学生介绍观察方法,师生共同补充。
4、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P50的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
5、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这些现象总结。
二、加快冰的融化1、我们刚才观察了冰的融化过程,你有办法让冰融化的更快一点吗?2、学生预测方法。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冰融化了教案板书课后训练及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板书课后训练及答案第一单元水第4课冰融化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科学探究目标: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难点:感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或碎碎冰)、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这是一块冰,如果我们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2.揭示课题:冰融化了(板书)二、科学探索:观察冰融化成水1.吸管吹冰块[材料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1)科学家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就会开始融化。
我们可以怎样加快冰块的融化?如果给你一台吹风机,你可以怎么做?如果给你一根吸管,可以怎么做?(预设: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用吸管吹热气让冰融化)(2)学生用吸管朝冰块一个部位吹气。
(3)交流现象: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的快。
(4)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了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2.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材料准备: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1)讨论: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3)提问:怎么利用以上材料做这个实验?(4)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后实验方法。
提示:a.用记号笔在冰面位置做好记号,再把试管放入有热水的烧杯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 “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反映 的一个共性是___________.
将盛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盛有 碎冰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 底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 熔化时,试管中冰______ __________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4.冰融化了 熔化
融化
冰(固态)
水(液态)
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有什么 新的问题出现吗?
4.冰融化了
如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活动记录
冰块融《化作业时本的》温P2度9 记录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 温度(℃) 0℃ 0℃ 0℃ 0℃ 0℃ 1℃ 2℃
4.冰融化了
冰块在什么温度时开 始融化?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 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4自.冰行融融化化了。在冰块融 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 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 温度计上的读数。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
时间 分钟 0 温度
℃0
2468 4.冰融化了
10 12
我的发 冰慢慢融化,长时间保持在 现 0℃,融化后温度逐渐上升。
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记录表
时间 1分钟 2分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 钟
盛放烧 杯内空 气温度
4.冰融化了
紧靠烧 杯外壁 空气温
度
远离冰 块处空 气温度
从实验中可知:
•冰在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_0_℃
•在冰熔化的过程中,对冰继续加 热,它的温度_不__变__。
4.冰融化了
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
开始凝固成冰;
4.冰融化了
温度降到0℃
水
冰
凝固
固态的冰能重新变成 液态的水吗?
4.冰融化了
在什么条件下固态的冰 能变成液态的水呢?
观察冰到融化
从冰箱4中.冰取融化出了一 些冰块测量温度,刚 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 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0℃
在教室里放置一段时 间,冰块会融化吗?
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 度还会继续上升。
加快冰的融化
冰在什么情4.冰况融下化会了融化成水?
当周围环境温度高于0℃ 时,就可以促使冰的融化。
怎样能加快冰冰融化的速度? 1、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
4.冰融化了
2、把冰块放在阳光下晒。
3、我们用手把冰块捂热。
……
每组取一块相同大小的冰块, 分别装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 并封好袋口。
我的发现
冰慢慢融化,长时间保 持在0℃。全融化后温 度逐渐上升。
课堂练习
《选作择业本题》P29
(1)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融
化速度的是( C)。
A、用火烤
B、用手捂
C、放在0℃以下的地方
(2)下列温度环境中,冰块融化
最快的是( C )。
A、10 ℃ B、50 ℃ C、90 ℃
课堂练习
(3)融化冰《选作块择业比本题赛》时P2,9 每组各取 一块大小几乎相同的冰块的原因是
•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 它的温度_升__高_ 。
本实验结论:
冰在熔化的全过程(开始出现液体 到全部变为液体)中,温度是 _保__持_不__变__的__。
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 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 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但紧 靠冰块的空4气.冰温融度化下了降了(冰块 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 收热量);
( B )。
A、冰块不够 B、保证比赛公平 C、节约冰块
(4)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
程叫是(B )。
A、融化 B、凝结P29 (5)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
因为( A )。
A、受热了
B、受冷了
C、温度不变
(6)冰块放在实验桌上会融化的
原因可能是( A )。
A、室内的温度高 B、冰块比 较小 C、桌子产生了热
基础训练 2.选一选
(1)给冰《水每混课合一物练》加P热27时,正确
的说法是( D )。
A、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 D、在冰完全融化之前,冰、水混 合物的温度保持不变
基础训练 2.选一选 (2)甲、《乙每两课盆一练水》里P都27 有冰块, 甲盆放在背阴处冰块多,乙盆放 在阳光下冰块少,两盆水的温度
4.冰融化了
我们来做一次融化冰块的比赛。
先讨论下你们 打算用哪种方法。
提示:塑料袋 的袋口一直保 持密封!
一般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记 录下冰完全融化的时间。 在冰融化的过程中,可以观察 到塑料袋的外4壁.冰上融有化很了多小水珠。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说说是什 么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热量 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的重要因素。
基础训练 1.选一选
C (1)冰块《开每始课融一化练需》要P2的7 条件是
( )。 A、周围温度高于0℃ B、冰块温度高于0℃ C、冰块温度达到0℃
(2)有关冰融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变
A 化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直上升 B、零度保持一段时 间 C、冰完全融化后温度继续上升
基础训练 1.选一选
相比,( C )。
A、甲盆中水的温度高 B、乙盆中水的温度高 C、两盆中水的温度一样高 D、无法判断
左图是研究冰熔化的实验,装有冰的 试管不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而是 放在浸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这样 做的目的是____,试管里放一支温度 计,烧杯水中也放一支温度计,当冰 熔化时,试管里温度计的读数将 _____(“不变”.“变大”.“变 小”),这时烧杯里温度计的读数 _____试管温度计的读数(“大 于”.“小于”.“等于”).其原因 _________.
B (3)下列方《法每,课(一练》)P2能7 加快塑料
袋中的冰块融化。 A、用毛巾包裹 B、放在阳光下 C、左右晃动
(4)冰块放在手心里能融化,原因是
(A )。
A、手心温度高 B、冰块有热量 C、冰块小
基础训练 1.选一选
(5)冰融《化每课成一水练》,P温27度上升,
热量( C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