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振动病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手臂振动病PPT课件

3、上肢骨-关节和肌肉系统的症状
可出现手指关节的肿胀、变形,手部肌肉萎缩等。
上肢关节特别是指-掌关节、腕关节的疼痛较多见。
骨-关节的X线改变也有报道,例如,骨刺形成、
骨质疏松、变形性骨关节病等。这些改变的临床评
价,尚有不同的意见。
(三)鉴别诊断
在临床上,引起雷诺氏现象的原因很多,特别 是原发性雷诺氏病,比较常见,需要注意鉴别。雷 诺氏病或称肢端动脉痉挛病,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
觉障碍,多有阳性家族史。
局部营养障碍严重时,可发生溃疡,指尖溃疡可 向指甲下扩展,引起指甲与甲床分离,伴有剧烈疼 痛,甚至可发生指端坏疽,无肌肉萎缩。约有1/3的
二、诊断及分级标准 (一)轻度手臂振动病 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①白指发作累及手指的指尖部位,未超出远端 指节的范围,遇冷时偶尔发作; ②手部痛觉、振动觉明显减退或手指关节肿胀、 变形,经神经-肌电图检查出现神经传导速度或远端 潜伏时延长。
(二)中度手臂振动病 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①白指发作累及手指的远端指节和中间指节 (偶见近端指节),常在冬季发作; ② 手部肌肉轻度萎缩,神经-肌电图检查出现 神经源性损害。
此外,手胀、手僵、手颤、手无力、持物易掉、
上肢关节酸痛,也是常见的症状,可伴有运动功能
障碍,如影响书写等细微动作,动作不灵活等。还
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检查可见,手部特别是指端的感觉减退,阈值 升高,振动觉、痛觉感觉障碍(阈值升高)更加明 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表现 为正中神经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远端潜 伏时延长,肌电图检查可见神经源性损害。
5Km铆钉机 YF25凿岩机
风 砂 风 铲 轮 钻
长春051油锯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2006)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2006)附录B(规范性附录)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B1、一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1)极重度智能损伤;2)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3)颈4以上截瘫,肌力≤2级;4)重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5)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丧失;7)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8)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9)双下肢及一上肢严重瘢痕畸形,活动功能丧失;10)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11)肺功能重度损伤和呼吸困难Ⅳ级,需终生依赖机械通气;12)双肺或心肺联合移植术;13)小肠切除≥90%;14)肝切除后原位肝移植;15)胆道损伤原位肝移植;16)全胰切除;17)双侧肾切除或孤肾切除术后,用透析维持或同种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18)尘肺Ⅲ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 <53 kPa(40 mmHg)〕; 19)其他职业性肺部疾患,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53 kPa(40 mmHg)〕;20)放射性肺炎后,两叶以上肺纤维化伴重度低氧血症〔PO2<53 kPa(40 mmHg)〕;21)职业性肺癌伴肺功能重度损伤;22)职业性肝血管肉瘤,重度肝功能损害;23)肝硬化伴食道静脉破裂出血,肝功能重度损害;24)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内生肌酐清除率持续<10 mL/min,或血浆肌酐水平持续>707μmol/L(8 mg/dL)。
2、二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1)重度智能损伤;2)三肢瘫肌力3级;3)偏瘫肌力≤2级;4)截瘫肌力≤2级;5)双手全肌瘫肌力≤3级;6)完全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7)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80%,伴有四肢大关节中3个以上活动功能受限;8)全面部瘢痕或植皮伴有重度毁容;9)双侧前臂缺失或双手功能完全丧失;10)双下肢高位缺失;11)双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12)双膝双踝僵直于非功能位;13)双膝以上缺失;14)双膝、踝关节功能完全丧失;15)同侧上、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16)四肢大关节(肩、髋、膝、肘)中四个以上关节功能完全丧失者;17)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2,或视野≤8%(或半径≤5°);; 18)无吞咽功能,完全依赖胃管进食;19)双侧上颌骨完全缺损;20)双侧下颌骨完全缺损;21)一侧上颌骨及对侧下颌骨完全缺损,并伴有颜面软组织缺损>30cm2 ;22)一侧全肺切除并胸廓成形术,呼吸困难Ⅲ级;23)心功能不全三级;24)食管闭锁或损伤后无法行食管重建术,依赖胃造瘘或空肠造瘘进食;25)小肠切除3/4,合并短肠综合症;26)肝切除3/4,并肝功能重度损害;27)肝外伤后发生门脉高压三联症或发生Budd-chiari综合征;28)胆道损伤致肝功能重度损害;29)胰次全切除,胰腺移植术后;30)孤肾部分切除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1)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32)尘肺Ⅲ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及/或中度低氧血症;33)尘肺Ⅱ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53 kPa(40mmHg)〕;34)尘肺Ⅲ期伴活动性肺结核;35)职业性肺癌或胸膜间皮瘤;36)职业性急性白血病;37)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38)慢性重度中毒性肝病;39)肝血管肉瘤;40)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内生肌酐清除率<25 mL/min,或血浆肌酐水平持续>450μmol/L(5 mg/dL);41)职业性膀胱癌;42)放射性肿瘤。
振动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

振动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振动的频率人体能感受到的振动频率范围1-1000Hz,对低频率 (20Hz以下)振动,人体以振摇和撞击而感受,对高频振动则以疼痛甚至烧灼感而感受。
不同振动频率对机体的影响:<1Hz:运动病,如:晕车晕船等1-30Hz:主要引起骨和关节改变30-300Hz:引起末梢血管改变、神经功能的损害>300Hz:对血管的挛缩作用减弱,主要引起神经功能损>1000Hz:难以被人体主观感受振动频率 6.3-16Hz之间有害作用与振动频率无直接关系,但在16-1500Hz频段随频率的增加作用强度下降。
2.振动强度和时间频率一定时,振动的强度(振幅、加速度)越大,对机体的影响越大。
手臂振动病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振动的强度和时间。
振动的加速度越大,振动性白指的发生率越高;从接触振动到出现白指的时间越短。
为了便于比较和进行卫生学评价,我国目前以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ahw(4))作为人体接振强度的定量指标3.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振动危害的重要因素,低气温、高气湿可以加速手臂振动病的发生和发展,尤其全身受冷是诱发VWF的重要条件。
4.工具重量和被加工件的硬度用力大小和静态紧张的程度5.操作方式和个体因素立位时对垂直振动比较敏感,而卧位时对水平振动比较敏感。
男女性别之间末梢循环机能有所不同。
常温下女性皮肤温度较低,对寒冷、振动等因素比较敏感。
年龄比较大的工人更易发生振动危害并且治疗恢复亦较困难。
6. 振动危害的预防控制原则6.1 控制振动源6.2 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6.3 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6.4 加强健康监护。
工伤1-10级伤残等级、劳动能力鉴定分级标准

工伤1-10级伤残等级、劳动能力鉴定分级标准山东高法 2022-04-21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 及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则4.1判断依据4.2晋级原则4.3对原有伤残及合并症的处理4.4门类划分4.5条目划分4.6等级划分5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5.1一级5.2二级5.3三级5.4四级5.5五级5.6六级5.7七级5.8八级5.9九级5.10十级附录A (规范性附录)各门类工伤、职业病致残分级判定基准A.1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门A.2骨科、整形外科、烧伤科门A.3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门A.4普外科、胸外科、泌尿生殖科门A.5职业病内科门A.6非职业病内科疾病的评残A.7系统治疗的界定A.8等级相应原则附录B (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B.1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门B.2骨科、整形外科、烧伤科门B.3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门B.4普外科、胸外科、泌尿生殖科门B.5职业病内科门附录C(规范性附录)职工工伤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表图B.1手功能缺损评估参考图图B.2足功能缺损评估参考图表A.1小数记录折算5分记录参考表表A.2盲及低视力分级表A.3视力减弱补偿率表表A.4视力减弱补偿率与工伤等级对应表表A.5无晶状体眼视觉损伤程度评价参考表表A.6纯音气导阈的年龄修正值表A.7肝功能损害的判定表A.8肺功能损伤分级表B.1手、足功能缺损分值定级区间参考表表B.2手、腕部功能障碍评估参考表表C.1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门表C.2骨科、整形外科、烧伤科门表C.3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门表C.4普外、胸外、泌尿生殖科门表C.5职业病内科门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与GB/T 16180-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将总则中的分级原则写入相应等级标准头条;--对总则中4.1.4护理依赖的分级进一步予以明确;--删除总则4.1.5心理障碍的描述;--将附录中有明确定义的内容直接写进标准条款;--在具体条款中取消年龄和是否生育的表述;--附录B中增加手、足功能缺损评估参考图表;--附录A中增加视力减弱补偿率的使用说明;--对附录中外伤性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要求做了调整;--完善了对癫痫和智能障碍的综合评判要求;--归并胸、腹腔脏器损伤部分条款;--增加系统治疗的界定;--增加四肢长管状骨的界定;--增加了脊椎骨折的分型界定;--增加了关节功能障碍的量化判定基准;--增加“髌骨、跟骨、距骨、下颌骨或骨盆骨折内固定术后”条款;--增加“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术或外固定支架术后”条款;--增加“四肢大关节肌腱及韧带撕裂伤术后遗留轻度功能障碍”条款;--完善、调整或删除了部分不规范、不合理甚至矛盾的条款;--取消了部分条款后缀中易造成歧义的“无功能障碍”表述;--伤残条目由572条调整为530条。
手臂振动病及振动病防治

手臂振动病及振动病防治1. 评价振动的有关物理参量振动频谱:将按频带大小测得的振动强度(加速度有效值)数值排列起来组成的图形。
1/3倍频带和倍频带两种。
20Hz以下低频率大振幅:前庭及内脏40-300Hz高频:末梢循环和神经功能损害共振频率:任何物体均有其固有频率,当外界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基本一致时,物体的振幅达到最大,该现象称为共振。
该物体的固有频率又可称为共振频率。
物体产生共振时,因其从外界的策动源处获得最多的能量,可使其振动强度加大。
人体各部位或器官也有其固有频率,人们接触振动物体时,如果策动力的频率与人体固有频率范围相同或相近,则可引起共振,从而加重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ahw(4)]:振动的不良影响与振动频率、强度和接振时间有关。
在接振时间为4小时的原则下,以1/3倍频带分频法将振动频谱中各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乘以相应的振动频率计权系数后所得的加速度有效值表示人体接振强度。
2. 振动对机体的影响1.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影响全身振动多为低频率大振幅的振动(2-20Hz),振动通过人体的支持部位传遍全身。
可以对全身各个系统产生影响人体接受振动最敏感的频率范围:垂直方向的振动:4-8 Hz水平方向的振动:1-2 Hz前庭神经刺激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运(晕)动病消化系统影响:分泌功能减弱、食欲减退、胃下垂心血管系统影响: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心肌缺血腰背痛、椎间盘脱出、脊柱骨关节病变患病率增加对女性生殖机能的影响:月经异常、痛经、自然流产率及早产率增加姿势平衡和空间定向发生障碍:视物模糊、视觉分辨率下降、作业能力下降2.局部振动对人体的影响神经系统末梢神经病变:痛觉减退;振动觉减退;两点分辨觉障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中枢神经系统:条件反射抑制、潜伏期延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组织营养障碍,手掌多汗等对血管的影响外周血管:振动作用引起的极其明显的体症。
40-300Hz的振动能引起周围毛细血管形态和张力的改变,其表现:手部皮肤温度降低:手指掌面皮温度较正常人低2~5℃甲皱微循环改变:形态、流态和机能白指心血管影响: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房(室)内房室间传导阻滞,严重者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
分级振动技术

分级振动技术分级振动技术是关节松动术中的一种技术,它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恢复关节的运动范围和力量。
根据关节活动的可动范围和操作时治疗师应用手法的幅度大小,分级振动技术被分为5个等级:1. 第一级:小幅度、高频率的振动。
这一级别的振动主要用于刺激关节周围的神经末梢,缓解疼痛,提高关节的敏感度。
2. 第二级:中等幅度、中等频率的振动。
这一级别的振动有助于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3. 第三级:大幅度、低频率的振动。
这一级别的振动主要用于增强关节稳定性,提高关节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
4. 第四级:大幅度、高频率的振动。
这一级别的振动有助于提高肌肉力量,增强关节的协同运动能力。
5. 第五级:大幅度、低频率的振动。
这一级别的振动主要用于巩固康复成果,预防关节疼痛和僵硬再次发作。
其中第一级是小幅度、高频率的振动,第五级是大幅度、低频率的振动。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增强肌肉力量。
分级振动技术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点:1.减轻疼痛:分级振动技术通过刺激神经末梢,缓解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2.改善关节活动度:通过对关节进行不同强度的振动,促进关节液的循环,缓解关节僵硬,扩大关节活动范围。
3.增强肌肉力量:振动刺激可以促使肌肉收缩,从而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协同运动能力。
最普遍的两种分级振动技术包括Maitland分级振动技术和Kaltenborn持续性关节微动技术。
其中Maitland主要手法原理是振动运动:即在关节现有的活动范围内得任何位置进行幅度或大幅度得振动(也可称为摆动),频率可快可慢。
总之,分级振动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物理手段,在关节康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其原理、等级划分及临床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
手臂振动病的危害及预防3

手臂振动病的危害及预防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未稍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也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
发病部位多在上肢末端,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
我国已将手臂振动病列为法定职业病。
●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类:①操作锤打工具。
如操作凿岩机、空气锤、筛选机、风铲、捣固机和佛钉机等;筛选机、风铲、捣固机和佛钉机等;②手持转动工具,如操作电钻、风钻、喷砂机、金刚砂抛光机和钻孔机等。
风钻、喷砂机、金刚砂抛光机和钻孔机等。
③使用固定轮转工具,如使用砂轮机、抛光机、球磨机和电锯等;球磨机和电锯等;④驾驶交通运输车辆与使用农业机械,如驾驶汽车、使用脱粒机。
车辆与使用农业机械,如驾驶汽车、使用脱粒机。
●诊断原则具有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史,出现手臂振动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结合末梢循环功能、周围神经功能检查,参考作业环境的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观察对象具有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史,出现手麻、手胀、手痛、手掌多汗、手臂无力和关节疼痛等症状,并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手部冷水复温试验复温时间延长或复温率降低;b)指端振动觉和手指痛觉减退。
●诊断及分级标准轻度手臂振动病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白指发作累及手指的指尖部位,未超出远端指节的范围,遇冷时偶尔发作;部位,未超出远端指节的范围,遇冷时偶尔发作;b)手部痛觉、振动觉明显减退或手指关节肿胀、变形,经神经-肌电图检查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远端潜伏时延长。
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远端潜伏时延长。
中度手臂振动病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1 / 3。
振动Vibration

2、振动性白指
振动性白指又称职业性雷诺现象,即局部振动所引起 的手指的间歇性发白或发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临床依据。 其发作具有一过性和时相性特点。
振动性白指
3、骨、关节改变
X线检查可见骨质增生,骨皮质增厚,爪粗隆肥厚, 骨质疏松,空泡形成,囊样变,骨岛形成,骨关节变形的 影像。可见手部骨间肌和大、小鱼际肌萎缩。
(四)诊断和分级
我国“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 ”(察对象 (2)轻度手臂振动病 (3)中度手臂振动病 (4)重度手臂振动病
(五)治疗
①运动疗法:在医生指导下做医疗体操或开展各种球类运动; ②物理疗法:如采用温水浴或温泉浴等; ③营养疗法:给予各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④药物疗法:给予血管扩张剂; ⑤外科疗法:必要时可施行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封闭疗法等。
(一) 全身振动
内脏位移,机械性损伤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脊柱肌肉和椎骨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姿势平衡和空间定向障碍
运动病/晕动病(motion sickness)
由不同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反复过度刺激前庭 器官所引起的一系列急性反应症状 临床表现:疲劳、冷汗、面色苍白、眩晕、恶心、 呕吐、血压下降、视物模糊,频繁呕吐可引起水、 电解质紊乱、休克
六、影响振动危害的因素
1. 振动的频率与强度 2. 接触振动时间 3.气温噪声等环境因素 4. 操作方式和个体因素
(五)控制振动危害措施
1. 消除或减少振动源的振动 2. 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3. 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 3. 加强健康监护和卫生监督
(1) 加强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健康检查 (2) 卫生标准
(二)局部振动
神经系统: ① 中枢和周围神经功能障碍 ② 自主神经紊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臂振动病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由于先天的或者是后天的原因,很多人会出现手臂振动的疾病,这种疾病对于身体健康和生活学习是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的。
手臂振动病是有很多不同的等级的,因此情况也不同。
那手臂振动病的分级标准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很多的朋友都想要知道,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手臂振动病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轻度手臂振动病
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a)白指发作累及手指的指尖部位,未超出远端指节的范围,遇冷时偶尔发作;
b)手部痛觉、振动觉明显减退或手指关节肿胀、变形,经神经-肌电图检查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远端潜伏时延长。
中度手臂振动病
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a)白指发作累及手指的远端指节和中间指节(偶见近端指节),常在冬季发作;
b)手部肌肉轻度萎缩,神经-肌电图检查出现神经源性损害。
重度手臂振动病
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a)白指发作累及多数手指的所有指节,甚至累及全手,经常发作,严重者可出现指端坏疽;
b)手部肌肉明显萎缩或出现“鹰爪样”手部畸形,严重影响手部功能。
上文就是关于手臂振动病的分级标准是什么的简单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现在大家知道了手臂振动病的分级标准了,如果您出现了文中介绍的情况,您对症一些,看看自己是什么等级了。
无论是什么等级的,及时的治疗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