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振动病防治与研究
手臂振动病及振动病防治

手臂振动病及振动病防治1. 评价振动的有关物理参量振动频谱:将按频带大小测得的振动强度(加速度有效值)数值排列起来组成的图形。
1/3倍频带和倍频带两种。
20Hz以下低频率大振幅:前庭及内脏40-300Hz高频:末梢循环和神经功能损害共振频率:任何物体均有其固有频率,当外界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基本一致时,物体的振幅达到最大,该现象称为共振。
该物体的固有频率又可称为共振频率。
物体产生共振时,因其从外界的策动源处获得最多的能量,可使其振动强度加大。
人体各部位或器官也有其固有频率,人们接触振动物体时,如果策动力的频率与人体固有频率范围相同或相近,则可引起共振,从而加重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ahw(4)]:振动的不良影响与振动频率、强度和接振时间有关。
在接振时间为4小时的原则下,以1/3倍频带分频法将振动频谱中各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乘以相应的振动频率计权系数后所得的加速度有效值表示人体接振强度。
2. 振动对机体的影响1.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影响全身振动多为低频率大振幅的振动(2-20Hz),振动通过人体的支持部位传遍全身。
可以对全身各个系统产生影响人体接受振动最敏感的频率范围:垂直方向的振动:4-8 Hz水平方向的振动:1-2 Hz前庭神经刺激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运(晕)动病消化系统影响:分泌功能减弱、食欲减退、胃下垂心血管系统影响: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心肌缺血腰背痛、椎间盘脱出、脊柱骨关节病变患病率增加对女性生殖机能的影响:月经异常、痛经、自然流产率及早产率增加姿势平衡和空间定向发生障碍:视物模糊、视觉分辨率下降、作业能力下降2.局部振动对人体的影响神经系统末梢神经病变:痛觉减退;振动觉减退;两点分辨觉障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中枢神经系统:条件反射抑制、潜伏期延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组织营养障碍,手掌多汗等对血管的影响外周血管:振动作用引起的极其明显的体症。
40-300Hz的振动能引起周围毛细血管形态和张力的改变,其表现:手部皮肤温度降低:手指掌面皮温度较正常人低2~5℃甲皱微循环改变:形态、流态和机能白指心血管影响: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房(室)内房室间传导阻滞,严重者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
手臂振动病的危害及预防3

手臂振动病的危害及预防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未稍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也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
发病部位多在上肢末端,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
我国已将手臂振动病列为法定职业病。
●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类:①操作锤打工具。
如操作凿岩机、空气锤、筛选机、风铲、捣固机和佛钉机等;筛选机、风铲、捣固机和佛钉机等;②手持转动工具,如操作电钻、风钻、喷砂机、金刚砂抛光机和钻孔机等。
风钻、喷砂机、金刚砂抛光机和钻孔机等。
③使用固定轮转工具,如使用砂轮机、抛光机、球磨机和电锯等;球磨机和电锯等;④驾驶交通运输车辆与使用农业机械,如驾驶汽车、使用脱粒机。
车辆与使用农业机械,如驾驶汽车、使用脱粒机。
●诊断原则具有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史,出现手臂振动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结合末梢循环功能、周围神经功能检查,参考作业环境的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观察对象具有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史,出现手麻、手胀、手痛、手掌多汗、手臂无力和关节疼痛等症状,并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手部冷水复温试验复温时间延长或复温率降低;b)指端振动觉和手指痛觉减退。
●诊断及分级标准轻度手臂振动病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白指发作累及手指的指尖部位,未超出远端指节的范围,遇冷时偶尔发作;部位,未超出远端指节的范围,遇冷时偶尔发作;b)手部痛觉、振动觉明显减退或手指关节肿胀、变形,经神经-肌电图检查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远端潜伏时延长。
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远端潜伏时延长。
中度手臂振动病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1 / 3。
职业性手臂振动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同, 就会产生共振现象 , 尽管人体存在阻尼( 降低振动 的 性质)但如果长期工作 , , 就会对作业人员造成手发胀 、 发麻、 胳膊痛 , 心脏、 头、 胃等器官产生不适感 和不 良反 应, 进而导致职业性振动病的产生。凿岩机频率高而振 幅小, 则振动对人体 的组织神经末梢影 响和危害大 , 凿 岩机频率低而振幅大, 则振动对人体的前庭器官影响和 危 害大 。
发展为遇冷指尖变 白、 手部肌 肉明显萎缩 , 最终指端发 生坏疸现象, 整个手臂失去功能。可见振动病对人体的
表 1 人体 主要部位 固有频率表
1 2 振 动产 生 的加 速度 卫生 限值和 工作 时 间的关 系 .
凿岩机工作时通过钎头不断 的冲击 回转钻凿岩石 , 同时人的手臂也跟着产生振动, 据文献资料, 凿岩机反
所示 。
表 2 加速度卫生限值和安全工作时间关系表
2 2 凿 岩机振 动频 率和振 幅对 人体 的影响 和危 害 .
凿岩机的工作频率一般在 3  ̄6 H 之间 , 0 0z 对某种 型号的凿岩机来说 , 由于工作地点气压 的变化 , 出现 会 频率或高或低的情况 , 而这个范 围内的工作频率( 对人 体来说是干扰频率) 如果与人体某部位 的固有频率相
越大, 人在该种工况下安全工作的时间就越短。具体如 表 2所示 。 13 凿岩 机的 反作用 力使 人体产 生的加 速度 分析 -
作用力使人体产生的加速度越大 , 即使人体产生的振动
凿岩机的反作用力使人体产生的加速度 , 分三种情
* 收稿 日期 :0 00- 1 2 1-81
作者简介 : (97)男 ( 袁辉 17一, 汉族 )甘肃庆阳人 , , 工程师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现从事探矿 、 采矿和安全 生产管理工作 。
手臂振动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编号:SM-ZD-77742手臂振动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手臂振动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振动(vibration)系指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或中心位置)作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
由生产或工作设备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
长期接触生产性振动对机体健康可产生不良影响,严重者可引起职业病。
振动的分类与接触机会根据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传导方式,可将生产性振动划分为局部振动(seg?mental vibration) 和全身振动(whole body vibration)。
局部振动常称作手传振动(hand-transmitted vibration)或手臂振动(hand-arm vibration)系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
有机会接触局部振动的作业,常见的是使用风动工具(如风铲、风镐、风钻、气锤、凿岩机、捣固机或铆钉机)、电动工具(如电钻、电锯、电刨等)和高速旋转工具(如砂轮机、拋光机等)。
全身振动系指工作地点或座椅的振动,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
手臂振动病防治与研究

影响预后因素的研究
病情 患病年龄 继续接振 健康管理
严重 较大( 较大(》50岁) 岁 75例/85例复发率高 例 例复发率高 无或差
结 论
1.湖南地处亚热带,但手臂振动病高发 湖南地处亚热带, 湖南地处亚热带 2.亚热带手臂振动病检出率高、病情重、预后差的 亚热带手臂振动病检出率高、病情重、 亚热带手臂振动病检出率高 主要原因是 所用振动工具振动强度大, 所用振动工具振动强度大,接振时间长 寒潮霜冻等寒冷气候是诱发的重要因素 无或缺乏规范的健康监护和监督管理 3、手臂振动病的病因是长期接触剧烈振动;寒冷 、手臂振动病的病因是长期接触剧烈振动; 气候仅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 气候仅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亚热带地区亦应 加强手臂振动病防治工作
P5.88,289; p6.233
振动病防治与研究
prevention ,cure and study of the vibration disease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熊敏如
一、振动的基本概念
振动( 振动(vibration)系指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 ) 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或中心位置) 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或中心位置)作 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 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 局部振动(segmental vibration) 局部振动( 手传振动(hand-transmitted vibration) ) 手臂振动( 手臂振动(hand-arm vibration) 全身振动( 全身振动(whole body vibration) )
6、防治原则 、
手臂振动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方法, 手臂振动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方法,其 基本防治原则是 强化第一级预防措施 革新振动工具 隔振降噪 缩短接振时间 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健康监护和日常卫生保健 健康检查、对症治疗、 健康检查、对症治疗、防寒保暖防诱发 ahw(4)控制在6ms ahw(4)控制在6ms-2 6ms-
手臂振动病防治与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定期对工人进行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手臂振动病的 症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 施进行治疗和管理。
加强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 工人对手臂振动病的认识 和重视程度,增强自我保 护意识。
03
手臂振动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镇痛药
用于缓解疼痛症状,如阿 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 抗炎药。
抗抑郁药
进行治疗。
职业康复
调整工作姿势
根据患者的具体工作性质,对工作姿势进行调整 ,以减轻手臂的振动和受力。
减少工作时间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适当减少工作时间,避 免过度劳累。
更换工作
如果患者的病情严重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改 善,医生可能会建议更换工作。
04
手臂振动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建筑工人患手臂振动病
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手臂振动病在许多行业中的发病 率有所上升,引起了广泛关注。
针对手臂振动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方面,研究者已取得了一定的 成果。
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
研究成果
明确了手臂振动病的发病机制,即长期接触振动导致神经末梢受损,进 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开发了多种诊断方法,如神经电生理检查、肌肉超声等,可有效检出早 期病变。
症状描述
01
建筑工人在长时间使用振动工具后,出现手部发麻、无力、疼
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症状逐渐扩展到手臂和肩部。
诊断结果
02
手臂振动病,由于长期接触振动工具,导致肌肉疲劳和神经损
伤。
防治措施
03
定期休息,减少工作时间,采用抗振动工具,加强个人防护用
品的使用。
案例二:制造业工人患手臂振动病
手臂振动病防治与研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手臂振动病概述 • 手臂振动病的防治 • 手臂振动病的研究进展 • 手臂振动病的社会影响 • 手臂振动病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手臂振动病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手臂振动病是一种因长期接触振动源而导致的职业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手部末梢神经功能障碍、血管损伤和骨关节损害 等。
手臂振动病可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和工作能力丧失,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一定的 生产力损失。
医疗支出增加
手臂振动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康复支出会增加公共和个人的医疗负担。
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
职业安全卫生问题
手臂振动病是一种职业病,它反映了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 管理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社会公共卫生负担增加
与交流。
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 经验和做法,提高我国手臂振动
病防治的整体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尽量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加强个人防护
佩戴防振手套、护肘等防护用具, 降低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治疗策略
早期诊断
如出现手臂不适、疼痛等症状 ,应及早就医,以便早期诊断
和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使用相应的药 物进行治疗,如消炎止痛药、
营养神经药等。
物理治疗
如采用热敷、按摩、电疗等物 理治疗方法,缓解手臂疼痛和
研究振动病发病的生理、生化及病理机制,为防治策略的制 定提供理论依据。
手臂振动病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研究手臂振动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影响,揭示神经系统在振 动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临床研究
手臂振动病的临床表现
研究手臂振动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 以及肌肉萎缩、肌力减退等运动系统症状。
手臂振动病防治与研究

xx年xx月xx日
Hale Waihona Puke 目 录• 手臂振动病的概述 • 手臂振动病的防治 • 手臂振动病的研究进展 • 手臂振动病的未来研究方向 • 相关研究论文与综述
01
手臂振动病的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手臂振动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接触振动源而导致的慢性职业病 。
症状
患者通常会出现手臂麻木、刺痛、肌肉无力、关节疼痛等症 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手指肌腱炎和关节炎等并发症。
发病原因与机制
发病原因
手臂振动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接触手传振动工具或设备,如电钻、 砂轮机等。
发病机制
长期接触振动源可能导致手臂神经、肌肉和关节受到损伤,从而引发手臂振 动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职业史、症状和体检结果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手臂振动病需要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如颈椎病、肩周炎等。
等。
治疗手段改进
深入研究手臂振动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为开发新的治 疗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发挥传统医学和现代医 学的优势,提高手臂振动病的治疗效果。
开展临床试验,评估现有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加强康复医学在手臂振动病治疗中的应用,促进患者 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03
提供了相关研究的数据库链接 和在线资源,方便读者及时获 取最新的研究信息。
手臂振动病临床诊疗指南
总结词:实用、操作性强
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手臂振动病的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案 。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人和病情,提供了个性化的诊疗建议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 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