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高考模拟题语文(附答案)
河南省名校2020届高三8月高考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名校2020届高三8月高考仿真模拟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卫生组织今年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将游戏障碍添加到成瘾性疾患中,引起关注。
如何分析游戏成瘾的原因,并制定对策,这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也不是光靠强制戒断的方式所能解决的。
游戏具有强烈的交互性,玩家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而是可以直接走进幻想空间,以自己的行动改变游戏结局,这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因此,创造与掌控,是游戏魅力的关键,也是理解游戏成瘾的钥匙。
今天的成瘾研究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三个角度切入,认为游戏成瘾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家庭与教育的因素在国内未成年人的游戏成瘾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高强度而又较为单一的学习模式,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态,进而在游戏中寻求逃避。
社会流动和竞争压力又会产生父母与孩子分离的现象,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也更容易向游戏寻找心理安慰。
当父母怪罪孩子沉迷游戏时,其实应该好好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我每天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们在一起时有共同分享的快乐吗?孩子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我对于这些问题又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持?网络、手机、游戏,这些新媒体都具有比传统媒体更容易令人上瘾的可能性,但新媒体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我们需要更全面地理解个人、社会、时代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成瘾原因,及其与新媒体的复杂关系。
一方面,游戏厂商需要在游戏中建立防沉迷的机制;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游戏在娱乐、社交、认知、情绪释放等方面的优势,在教育过程中融合进游戏元素,寓教于乐,让教育本身变得更生动,更活泼。
把数字化新技术和社会关怀结合起来,为家庭搭建更好的亲子沟通、亲子娱乐的网络平台,开发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游戏,这是解决游戏成瘾问题更好的努力方向。
比如风靡世界的一款教育游戏让孩子使用绘图工具画出各种部件和场景,内置学校各年级相关教学案例,几乎可以模拟教科书全部物理现象,让课本内容变得生动直观。
2020届河南省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

D.网络作家有责任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为网络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贡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链式数据库,是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打个比方,某村庄村民每次发生交易,即通过村中广播向所有村民播送交易信息,经村民核实,把此信息记在各自账本上,就形成数据区块,这些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录下来的一个个区块串成一条链就是区块链。
(摘编自邓建鹏《区块链的法律监管必须跟上》)
材料二:
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只要能够确保上链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那么区块链就可以解决信息的“存”和“证”难题。比如在版权领域,区块链可以用于电子证据存证,以保证不被篡改,并通过分布式账本链接原创平台、版权局、司法机关等各方主体,可以大大提高处理侵权行为的效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从网络文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优势”“不足”等方面进行论证。
B.文章提及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阐发与呈现,是为了论证网络文学自身题材和类型的丰富。
C.文章列举了网络文学在今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若干问题,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足以为网络作家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充足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每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网络作家应当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河南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河南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一款游戏能成为全民性、现象级的游戏,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
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
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
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
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
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怎么做,不仅是态度,更要见成效。
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
有人说,这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
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
河南省许昌2020年高考语文仿真预测模拟试卷(含答案)

许昌2020年复习诊断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 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
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
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
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河南省2020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三

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三)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的实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孤立的一个人,不会发生礼的问题,只有在与他人相处、交往和比较时,才会发生礼的要求和行为。
礼仪本身是有差等的,不可能做到互相对等,那就要从内心情感和交往形式上去寻求互相对等的因素,孟子指出:“恭敬之心,礼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内心情感的对等表现为恭敬;交往形式的对等表现为辞让,从而使人们自觉自愿地践行礼的要求和规范。
所谓恭敬,“在貌为恭,在心为敬”,分别属于容貌和内心情感的范畴。
然而,对于同一践礼主体而言,无论是貌恭还是心敬,都只能在主体与客体的交往中呈现出来,都是主体指向客体的行为。
面貌与内心是统一的,内心敬重,面貌总会好看;内心鄙弃,容貌就会不那么好看。
恭敬名为两个概念,实为一个内容,那就是敬的感情,即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敬重。
孔子十分重视敬在礼行为中的意义,他从人与禽兽之别的角度,指出为孝必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孔子重视祭礼和丧礼,却更在乎敬的内涵,《礼记·檀弓》记载弟子子路的回忆,“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敬有余也”。
孔子甚至认为,敬是为政之本,在各种礼仪中,敬的情感最为重要,而国君的婚礼又最能体现敬的情感。
国君亲迎新娘,既是爱慕又是敬重,把这种爱与敬的感情推而广之,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所谓辞让,亦称退让,“应进而迁曰退,应受而推曰让”。
辞让是与恭敬紧密相连的德性行为,其本质是厚人薄己、尊人卑己。
这在礼的迎送、授受仪式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具体为“三揖三让”。
“揖”是拱手致意,展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关注,“三揖”是凡入门将右曲揖、北面揖、当碑揖。
“三让”是凡升阶,宾主尊卑相同时,一同升阶;宾主尊卑不同时,则尊者先升。
河南省焦作市2020届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南省焦作市2020届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河南省焦作市2020届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文学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定义。
从事理论研究的人,为此费了许多纸张和脑力。
衡量这些定义是否靠谱,还是要回到“情”上来。
有了“情”,才有文艺;越是情深意长,艺术性就越强。
关于情感的传达,在美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学说,被称为“传达说”,提出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这位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众多不朽名著的大作家,曾尝试回答“什么是艺术”的问题。
他写道:“艺术是一个人通过某种外在符号,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受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受所感染,也体验到它们。
”托尔斯泰的观点有非常大的影响,几乎所有当代西方关学史都要提到。
其中的原因恰恰在于,他与那些职业关学家们,与学院理论家和批评家们讲的不一样。
作家心中要有理想的读者,将情感诉诸文字,向这些读者倾诉,而接受者以自己的方式,与作者进行沟通,分享这一份情感。
有人指出,文学不过是一种生产活动。
这是有道理的,他说出了在市场经济下文学存在的状况。
文学研究者一般将文学分成两类,一类是作为文学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创性”或“经典性”文学作品,另一类是“类型文学”。
“类型文学”是诸如“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等。
这些小说都有一些吸引读者的手段,例如侦探小说提供智力游戏的快感,科幻小说用于实现对未来猜想的科学等。
“类型小说”受市场经济的支配,所以只需将一些套路固定下来,把握其中的要素,就可以迅速而大量地生产,形成固定的消费需求。
然而,文学的发展,总是不可避免地在走向类型化与内在于文学中的反类型化冲动之间摆动。
这种反类型化的内在冲动背后的动力源,在于表现和传达真情实感的需要。
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如果没有作者深入人心深处的描写,就只是一个情欲泛滥而自取灭亡的类型小说。
2020年河南省五岳联考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年河南省五岳联考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从屡屡创下收视率纪录的综艺节目,到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再到回头率颇高的“汉服控”,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公众眼前。
传统文化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新潮,对10年前的很多人而言,这大约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
悄然勃兴又猛然袭来的这股“国潮”,不仅让许多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心理的年轻人,心甘情愿成为传统文化的坐下门徒,也让整个社会有些始料未及,惊讶透着欣喜。
放眼望去,几乎年轻人感兴趣的每一个时尚领域,都不难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
曾经饱受争议的汉服社群逐渐从小众迈向大众,成了许多年轻人的精神图腾;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走出了曲高和寡的音乐厅,登上了弹幕视频网站的播放热榜;潮牌衣服、潮牌球鞋等这些年轻人热衷的时尚消费品,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呈现和使用传统文化的符号与要素;在小说、影视、游戏、文创等领域中,传统文化为原创者们提供着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而那些从传统文化之中脱胎,擅变而成的文化作品,更是备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
在诸多影响传统文化“再流行”的要素当中,最关键的是两个: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产业资本的流动。
只有摸清其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具体影响,我们才能对这股潮流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融入、引导这种潮流。
在这两大要素中,更重要也更基本的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任何一种潮流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兴起、流行,其原始动力必然是其迎合了当地社会在当时的某种迫切需求。
工装裤的流行,迎合了二次工业革命中社会大众对生产便利的追求;社交网络的流行,迎合了当代人在网络时代对更丰富的人际联结的渴望……正如这些例子一样,原本给人以高深、保守、小众印象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进入流行的殿堂,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同样与中国社会在今天这一发展阶段的特定需求密切相关。
这个需求,便是一个社会在崛起、上升期产生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肯定的需求。
2020年河南天一大联考高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2020年河南天一大联考高考语文模拟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复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传承、创新和引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要义。
复兴的前提是传承,但传承不等于复古。
东西方文明兴衰的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
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既是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成分的禁锢和束缚。
人类历史上,成功的文明复兴都是优化或革新传统文明而结出的甜美果实。
中华文明的复兴也不例外。
所谓“梦回唐朝”,为再现昔日荣光而回归强大的封建帝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没有优秀文明传统的复现也不是复兴。
一种文明的复兴不能变成对当下强势文明的简单模仿。
舍弃自身文明的优秀传统,复制外来文明,只能让自己成为其他文明的附庸而丧失复兴的可能。
虽然理论上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但实践中却极易陷入这一泥潭而不自知。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挑战,改良者不仅以西方文明为圭臬,而且卷入西方主导的思维模式中,不知不觉中消解了中国文明的主体性。
一味以当下的优势文明作为模板追赶,而不加以批判性反思和超越,根本无法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
因此,中华文明复兴也意味着挣脱西方文明的羁绊,重建中华文明自信。
在新时代条件下,对西方文明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应有之义。
文明的复兴是复现与新兴的统一。
二者相互依存,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复兴。
但相比之下,后者是文明复兴更为本质的方面。
没有文明的自我创新,中华民族就不能浴火重生。
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以文明的创新作为基本内涵的。
无论是对传统文明的再造,还是对西方文明的扬弃,指向的都是文明的创新,都是在传统文明和西方文明基础上建构新的文明。
中华文明复兴,不只是经济总量这种硬实力的复兴,也不只是硬实力加软实力的复兴,甚至也不只是文明名次跃居榜首,而更在于创造出较之现今主导文明更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更为优越和高级的新型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C(A.曲解文意。
“社会情绪是……非理性的”不当。
根据第一段的“在学者的论述和相关部门的报告中,社会情绪往往被描述为......流变的、非理性的”和第四段的“情绪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方式显得......冲动、没有计划性,不需要复杂的技巧,但看似感性的情绪表达其实有其实践理性........,遵循着模糊的实践感”等语句可知,是某些学者和相关部门将社会情绪视为“非理性的”,但作者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社会情绪的中有“实践理性”。
B.张冠李戴。
“其表现形式为法律、宗教戒律、习俗等”不是罗斯的观点,而是“人们通常”的看法。
D.说法绝对。
“社会情绪是建设性的”不当,原文为“它可以..是建设性的”,且“消极的”社会情绪就不是“建设性的”。
)2.(3分)B(曲解文意。
吉布斯的看法能论证观点,罗斯的看法则不能。
根据原文,罗斯的看法是传统的,而作者的看法与传统不同,所以作者引述罗斯的看法,是为了对它加以否定,进而表达自己的看法,即社会情绪也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方式,而不是用罗斯的看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3.(3分)D(“对社会治理而言,‘软控制’要优于‘硬控制’”于文无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3分)C(以偏概全。
“生产的安全窗口期非常短暂”只是迪拜特殊气候条件下海水稻的生产情况。
)5.(3分)B(概括不当。
“芽长、根长及根数下降的速度越快”有误,由图表可知,在浓度为9g/L的时候,芽长、根长及根数下降的速度最快。
)6.(6分)困难:①盐碱土壤影响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②我国盐碱地类型多样复杂;③迪拜农业生态气候条件恶劣,不利于海水稻生产。
成果:①经过多年繁殖、筛选,育成有较好耐盐性的“海稻86”;②亩产屡创新高,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③试验区域逐年扩大;④海水稻品种越来越丰富;⑤海水稻种植走出国门,种植面积和单产均刷新了迪拜沙漠水稻种植纪录。
(“困难”3分,每点1分;“成果”3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3分)C(以偏概全。
孟浩然醉酒不见姚长史与“出仕”无关,不算“醉酒误事”。
)8.(6分)①孟浩然生活上隐藏踪迹(不与世俗之人交往):隐居幽寺,远离世俗,不轻易与外界来往,姚长史登门四次才偶得一见。
②孟浩然行动上隐藏身份(完全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不以文人身份自居,砍柴扫雪,与当地的山水田园生活融为一体。
③孟浩然精神上隐藏锋芒(精神上淡泊名声):谦虚内敛,不以才华傲人,面对姚长史的夸赞淡定谦逊。
(6分;答出一点给2分。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9.(6分)①交代孟浩然归隐的原因,引出下文对归隐情形的具体描写/为后文姚长史多次登门难得一见孟浩然做了铺垫。
②丰富人物形象。
因洒脱不羁失去被韩朝宗举荐的机会,因个性率直得罪唐玄宗,通过这几段描述,孟浩然的形象特征更加丰满立体。
③深化文章主旨。
韩朝宗和唐玄宗对孟浩然的不满与后文姚长史对孟浩然的敬重构成了强烈对比,使小说在赞颂孟浩然隐者风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归隐问题的思考)。
(6分;答出一点给2分。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3分)D(标点为:“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
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11.(3分)A(“征”和“辟”的意思颠倒。
)12.(3分)B(“但这些谏言并未被皇帝采纳”有误。
原文“帝颇纳其言”表明桓帝对陈蕃的劝谏有所采纳。
)13.(10分)(1)又连年征税,万民饥饿寒冷,没有赖以生存的方法(可意译为:无法维持生计),然而宫女却有几千人,吃肉穿绸。
[5分;“比年”(连年)、“不聊”(没有依靠)两处各1分,大意3分。
](2)(陈蕃)与黄琬一起掌管官吏选任举荐(之职),不偏袒权贵富豪,因此被豪族子弟诬陷控告,获罪免官归家。
[5分;“典”(掌管)、“谮”(诬陷,中伤)、“坐”(因犯……罪,获罪)三处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3分)C(“天快放晴之时”错,“快晴”意为爽朗的晴天)15.(6分)全诗以“寻春”一词统领全篇。
分析:①首联写寻春之路和寻春所闻。
作者冒着泥泞,踏雪寻春,并从听觉角度写春天的鸟鸣,表现了春天的生机;②颔联、颈联写寻春所见。
从视觉角度写春色,残梅(或“残雪”)耀眼、杨柳染黄、白云如絮、落日如规,展现了初春景象的多姿多彩;③尾联写寻春所感。
“怜”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杖藜傍于横桥,描绘了诗人伫立桥边、沉醉于春景的形象,寄托了爱春惜春之情。
(6分;答出“寻春”一词给1分,答出具体分析三点中的任意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5分。
若将统领全篇的词语答成“怜”字亦可,评分标准同上。
若将统领词语答成“寻”“春”等其他字词,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6分)(1)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3分)B[渗透,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多用于抽象事物)。
渗入,比喻某种势力无孔不入地钻进来(多含贬义)。
实现,使成为现实。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气势如虹,形容精神高昂,气势极其壮盛。
气贯长虹,形容正气旺盛,精神崇高。
颠覆性,指在一段时间内有可能演变成与原来完全相反的性质,超过以前的认知,通常形容某种改变。
持续性,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
]18.(3分)C(由标点符号冒号和括号后面的句子可以看出,句子叙述的主体对象是“5G 与人工智能”,且“5G”在前,“人工智能”在后,排除B、D两项。
由冒号后面句子的内容可以看出C项对后文的内容概括最准确,衔接最恰当。
)19.(3分)D(原文“通信”后缺失“解决”的宾语,“物与物、人与物”顺序不当,应为“人与物、物与物”。
A项“像以往几代通信技术那样”应放在“5G不仅”后面,“物与物、人与物”顺序应调换;B项“不仅”应放在“5G”后面,“物与物、人与物”顺序应调换;C项“通信”后缺失“解决”的宾语。
)20.(6分)示例:①心跳也慢得出奇②维持它的生命③体内的白细胞(6分;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1.(5分)示例一:今年“双11”,天猫成交额达2684亿元,推出的折扣商品中首发新品占一成,年轻人(或“85后和90后”)是新品主要消费人群。
示例二:今年“双11”,天猫成交额很快超过去年并创新高,平台首发折扣新品占一成,年轻人(或“85后和90后”)是新品主要消费者。
[5分;四个关键信息(①今年双11;②天猫成交额;③首发折扣新品占一成;④年轻人是新品主要消费人群。
)4分,少一个扣1分;句子通顺无语病1分。
意思答对即可。
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四、写作(60分)22.参照201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
被征召授予议郎,两次升迁为乐安太守。
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这时派人送信给陈蕃,有请托的事情。
送信的人不得见,于是说谎请求拜见陈蕃,陈蕃发怒,拷打他致死,获罪被贬转任修武令。
逐渐升迁,被任为尚书。
这时零陵、桂阳山贼作乱,公卿商议遣将征讨他们。
陈蕃上疏反驳他们说:“两郡的百姓,都是皇上的子民。
致使子民为患作乱,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使他们这样的吗?另选清正贤明、奉行公事,能够宣扬法令、爱护惠及百姓的人(去代替他们),这样可以不必烦劳皇上的大军,山贼却可以平息啊!”被外放为豫章太守。
升任大鸿胪。
正遇上李云上疏直言劝谏,桓帝震怒,李云被判处极刑。
陈蕃上书营救李云,获罪被免官。
再次被征召授予议郎,升任光禄勋。
当时封爵赏赐逾越制度,受宠的内官众多,陈蕃于是上疏劝谏说:“近身侍从不合道义却授予封邑,左右的宠臣无功却给予赏赐。
又连年征税,万民饥饿寒冷,无法维持生计,然而宫女却有几千人,吃肉穿绸。
陛下应搜求政事得失,选择忠诚善良之人任用他们。
使奖赏处罚,各得其所。
”桓帝采纳了他不少意见。
桓帝驾临广成苑围猎。
陈蕃上疏劝谏说:“我听说帝王到苑囿狩猎,只在仲秋郊祀的时候,顺应时节,操练武备,射杀禽兽,以助祭祀,用来劝勉孝敬之情。
如果有人违反这些,就算是放纵无度了。
”奏书送上,桓帝没有采纳。
(陈蕃)与黄琬一起掌管官吏选任举荐(之职),不偏袒权贵富豪,因此被豪族子弟诬陷控告,获罪免官归家。
灵帝即位后,封陈蕃为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
陈蕃坚决辞让,前后十次递上奏章,最终没有接受封赏。
陈蕃和大将军窦武,征用名流贤士,共同参与国家政务,天下的士人无不殷切盼望天下太平。
灵帝的乳母早晚都在太后身边,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同她勾结,一起谄媚逢迎太后。
太后信任他们,多次下诏,给他们封爵授官,他们多行贪婪暴虐之事。
陈蕃常憎恨这帮人,决心诛杀宦官,与窦武谋划此事。
事情泄露,曹节等人伪造诏令杀了窦武等人。
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
陈蕃拔剑叱骂王甫,王甫的兵士不敢靠近他,于是增兵数十层包围陈蕃等人,就捉拿了陈蕃。
当天就杀害了他。
他的宗族、门生、旧部属都被免职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