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电子光学基础

合集下载

(集成光电子学导论)第六章常见光波导材料与结构

(集成光电子学导论)第六章常见光波导材料与结构
人类毛发的直径 1 微米
1 cm = 10 000 微米
1、空气净化
From Intel Museum
三道防线: ✓环境净化(clean room) ✓材料清洗(wafer cleaning) ✓吸杂(gettering)
光电所
• 投资4000万元的光电子学研究所实验大楼坐落在深圳大学文山湖畔。这是 一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配套齐全、专业化水准高的现代化实验大楼,总 面积8200平方米,其中有1200平方米的百级和万级净化实验室,有电子级超 纯水制备系统、各种特殊气体的供送系统以及相应的安全保障和环保设施等。 投资6000万元购置的先进科研仪器设备,构建了显微分析、光谱分析、超快 诊断技术、光电子材料、生物光子学、等离子体显示、应用光学、电子学等 10多个测试实验室和真空光电子器件、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平板显示 器件、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纳米光电子材料等10多个工艺实验室。主要大型 仪器设备有: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系统、微波等离子体增 强化学气相沉积(MPECVD)系统、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 系统、磁控溅射系统、反应离子刻蚀机、光刻机、高精度丝网印刷机、大型 高精度点胶机、高精度喷砂机、多功能镀膜机、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电子 显微镜、台阶轮廓测试仪、三维视频显微镜、真空紫外单色仪、紫外/可见/近 红外光谱仪、飞秒激光器、皮秒激光器、荧光光谱测试仪、激光拉曼谱仪、 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变磁场霍尔测试仪、多光子激发荧光显微成像系统、高 速示波器、逻辑分析仪和数字电路开发系统等,以及光学设计分析、多物理 场分析等大型软件。这些硬件条件,为建设一流的光电子学研究所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半导体激光器,探测器,放大器, 电光调制器
目前最好的电光调制器,声光调制 器

第六章_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第六章_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例如当线偏振光照射某些气体或液体时,从侧面观察 时,散射光变成了部分偏振光(有些情况透射光也变 成了部分偏振光)。这种现象称为退偏振。 以Ix和Iy分别表示散射光沿着x轴和y轴振动的强度, 则散射部分偏振光的偏振度为:
P
Iy Ix Iy Ix
通常又引入退偏振度的概念:
1 P
例如:
I I 0e
( )
为吸收系数,为散射系数,+就称为衰减系数。在 很多情况下,和中一个往往比另一个小很多,因而可 以忽略。
三. 散射光强的角分布和偏振态
实验表明,散射光的强度随光的方向而变化,自然 光入射时,散射光强满足下式:
I I 0 (1 cos )
=( I红

) 7 .2
度的7.2倍,因此透射光中所含的红光 成分就较多,故带红色。
表面上看起来是纯净均匀的介质,由于分子的热运动 使分子密度有涨落而引起的散射,称为分子散射。分 子散射也满足瑞利散射定律。
用以上的散射理论可以解释许多我们日常熟悉的自 然现象,如天空为什么是蓝的?旭日和夕阳为什么 是红?以及云为什么是白?等等。 首先,白昼天空之所以是亮的,完全是大气散射阳光 的结果。如果没有大气,即使在白昼,人们仰观天空, 将看到光辉夺目的太阳悬挂在漆黑的背景中。这景象 是宇航员司空见惯了的。
§6.3 光的色散
Dispersion of Light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随波长而异的现象,亦即介质 的折射率随着波长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1672年牛顿首先利用三棱镜的色散效应把日光分解为 彩色光带。 为了表征介质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快慢程度和趋势,引 入介质色散率的概念。 定义为:介质的折射率对波长的导数,即介质的色散率 为:dn/d

非旋转对称系统

非旋转对称系统

6-1静电偏转系统 静电偏转系统的作用: 电子束偏转系统可以改变电子的运动方向 可以实现电子运动轨迹的偏转,或得到电子束形成的扫描光栅,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在屏幕上观察到图像,形成扫描场。
图像是电子束轰击荧光屏所产生的微小光斑快速移动形成的。 电子束偏转可以采用静电场也可以采用磁场实现, 静电偏转是由电子束两边安放的电极产生的电场形成的。 静电偏转系统的研究内容包括: 基本公式和静电偏转原理 静电偏转板的设计及计算 偏转后加速系统 静电偏转系统的像差
提高灵敏度; 增大偏转角; 减小偏转像差; 折叠板式静电偏转的设计 但对于平行板来说,在一定的偏转电压和加速电压下,为提高灵敏度 可加长偏转板长度a,或减小板间距离d, 但这正好于增加偏转角相矛盾,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改变偏转板形状的方法,设计弯曲板的方法可以解决 这个问题,(可用多折板近似代替弯曲板) 设计某段斜板水平长度为a, 斜板入口间距为 d i ,出口间距为
di1
加速电压为
Ua
,偏转板间电压为2
U
,电子束入口和出口斜率分别为
tani , tani 1
这时电子轨迹可以表示为下面方程:
d2y e e E y dt 2 m m
其中
2U d di d i i 1 z a
Ey
2U di 1 di di z a
式中:e为电子电荷
在y方向的电场强度由偏转电压形成,假设均匀分布,因此有
Ey
其运动方程为
U 2U y d
( y
2U ) d
z方向的速度:
2U a z
再积分一次可以得到z方向方程:
z 2U a t
将y方向的运动方程积分一次可以得到y方向速度:

电子光学知识点整理

电子光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电子波长: 光的折射定律:,
变分法关键定理:欧拉方程 费马原理指出:光沿所需时间为极值(极大值、恒值、极小值)的路径传 播。
费马原理的数学表达式: 费马原理的具体表达式——斯涅尔定律: 光学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的内在联系.遵循的一个更普遍的规律)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由斯涅尔定律可知:当n为常数时,正弦函数 为常数,即,角度为常数;——光传播路径ds上任何一点的方向相同, 因此为一条直线。 2、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 3、反射定律:令n2=-n1,有ψ2=-ψ1,由于入射角和反射角关于反射法 线对称,因此ψ’=-ψ1 4、互易原理:当光线在两种媒质分界面上反射时,其光线传送互易。 非相对论条件下的电子运动方程: 直角坐标系下的电子运动方程组: 由电子在均匀电磁场中的能量变化方程:积分可得: 电子运动速度可以通过空间电位来表示,下式φ为规范化电位: 电子在均匀静电场内的轨迹方程: 均匀磁场中,电子速度垂直于B, 均匀磁场中,电子速度与B有夹角:,, 电子在复合电磁场中的运动 运动方程(摆线方程)为: 电子运动方程(轮摆线轨迹):
轴对称磁场的力函数, 磁标位的谢尔茨公式为: 轴对称磁场的数学表达式,磁标位的幂级数表达式、
磁感应强度B的幂级数表达式:、
1. 磁标位和Br及Bz的积分表达式:, A的积分表达式:
第四章 电子运动方程 电子轨迹方程 非相对论条件下的电子运动方程: 电子运动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展开: 电子在均匀电磁场中的能量变化方程: 能量守恒关系式: 关于z的x方向轨迹方程: y方向上分量方程: 圆柱坐标系下,各矢量关系:,,,, 能量守恒关系式: r方向上 角向上 虚/布许(Busch)定理:在旋转对称电、磁场中,电子运动的角动量守 恒。, 光在媒质中的运动遵循费马原理: 费马原理的具体表达式——斯涅尔定律: 比较:拉格朗日方程 拉格朗日方程 牛顿方程 广义动量 广义力 机械能(能量) 当力学系统能量守恒:T+U=E=const,有:L=2T-E,使式为零的表述—— 莫培督(Maupertuis)原理 莫培督原理导出的微分方程为电子轨迹方程。,,其中, 光在媒质中的运动和电子在保守场中的运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在广义坐标系(q1,q2,q3)中,广义力Qi可以表示为: Qi代表力在广义坐标系中的分量 电位和磁矢位表示电场和磁场,并考虑电子运动产生的自磁场得:

光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习题答案

光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习题答案
6 第六章 光电探测技术(十一、十二讲)
7 第七章 光电显示技术(十三、十四、十五讲) 8 第八章 光通信无源器件技术(十六、十七、十八、十九讲) 9 第九章 光盘与光存储技术(二十、二十一、二十二讲) 10 第十章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与应用的探究(二十三讲) 11 第十一章 连续可调太赫兹超常材料宽带低损超吸收器(二十四讲)
8. 从麦克斯韦通式(2-28)出发,推导波动方程(2-44)。
1. 填空题:
第二章 习题答案(1)
第二章 习题答案(2)
第二章 习题答案(3)
6. 输出波长为=632.8nm的He-Ne激光器中的反射镜是在玻璃上交替涂覆ZnS和 ThF2形成的,这两种材料的折射率系数分别为1.5和2.5。问至少涂覆多少个双层 才能使镜面反射系数大于99.5%?
6. 输出波长为=632.8nm的He-Ne激光器中的反射镜是在玻璃上交替涂覆ZnS和 ThF2形成的,这两种材料的折射率系数分别为1.5和2.5。问至少涂覆多少个双层 才能使镜面反射系数大于99.5%?
7. 有m个相距为d的平行反射平面。一束光以倾角投射至反射面。设每一反射平面 仅反射一小部分光,大部分光仅透射过去;又设各层的反射波幅值相等。证明 当sin=/2d时,合成的反射波强度达到最大值,这一角度称为Bragg角。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3)
4. 简述题 (8)简述光谱线展宽的分类,每类的特点与光谱线线型函数的类型。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4)
4. 简述题 (8)简述光谱线展宽的分类,每类的特点与光谱线线型函数的类型。
4. 简述题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5)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6)
4. 简述题 (10)激光器按激光工作介质来划分可分为几类?各举出一个 典型激光器,并给出其典型波长、转换效率、典型优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测试试题和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测试试题和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测试题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基本知识点归纳:1.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1)外观: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由透明材料制成。

2)光学特点: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①正确看待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轴。

②凸透镜越厚,它表面的弯曲程度越大,折光能力越强,其焦距越短。

3)成像规律及应用:①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②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③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投影仪④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规律简化总结:①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②成实像时:物远像近,物近像远,像近像小,像远像大。

③成虚像时:物远像远,物近像近,像近像小,像远像大。

④成实像时,像与物比较:上下,左右均相反;而成虚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均相同。

这点与平面镜有所区别!2.光学仪器的操作1)照相机的操作:①若要扩大照相范围,就要让像变小,具体操作方法是:增大照相机与被拍照物体的距离以增大物距,同时缩短暗箱长度以减小相距.②照相机镜头上沾有少量灰尘对成像效果影响不大,灰尘由于距离镜头太近,故它不会通过凸透镜成实像呈现在底片上。

但它会遮挡住部分射到镜头上的光,使像的亮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2)幻灯机的操作:①由于物体通过幻灯机的镜头成的是倒立的像,故幻灯片要倒插。

②若觉得屏幕上的图像太小,则应该减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到屏幕的距离。

3)放大镜的操作:①要利用放大镜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必须保证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若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则我们看到的就是倒立的实像了。

②如果要想将物体的像放大得更多一些,则应该稍稍增大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但要保证这个距离不能超过一倍焦距。

3.眼睛1)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相同)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睑相当于照相机的快门,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材料分析方法习题

材料分析方法习题

注: *的多少仅代表该题可能的难易程度。

第一章 X 射线物理学基础1、X 射线有什么性质,本质是什么?波长为多少?与可见光的区别。

(*)2、什么是X 射线管的管电压、管电流?它们通常采用什么单位?数值通常是多少?(*)3、X 射线管的焦点与表观焦点的区别与联系。

(*)4、X 射线有几种?产生不同X 射线的条件分别是什么?产生机理是怎样的?晶体的X 射线衍射分析中采用的是哪种X 射线?(*)5、特征X 射线,连续X 射线与X 射线衍射的关系。

(*)6、什么是同一线系的特征X 射线?不同线系的特征X 射线的波长有什么关系?同一线系的特征X 射线的波长又有什么关系?7、什么是临界激发电压?为什么存在临界激发电压?(**)8、什么是、射线?其强度与波长的关系。

什么是、射线其强度与波长的关系。

(**)αK βK 1αK 2αK 9、为什么我们通常只选用Cr 、Fe 、Co 、Ni 、Mo 、Cu 、W 等作阳极靶,产生特征X 射线的波长与阳极靶的原子序数有什么关系。

10、 什么是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它们各自还有什么名称?相干散射与X 射线衍射的关系。

(*)11、 短波限,吸收限,激发限如何计算?注意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2、 什么是X 射线的真吸收?比较X 射线的散射与各种效应。

(*)13、 什么是二次特征辐射?其与荧光辐射是同一概念吗?与特征辐射的区别是什么?(**)14、 什么是俄吸电子与俄吸效应,及与二次特征辐射的区别。

(**)15、 反冲电子、光电子和俄歇电子有何不同? (**)16、 在X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信号中,哪些对我们进行晶体分析有益?哪些有害?非相干散射和荧光辐射对X 射线衍射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7、 线吸收系数与质量吸收系数的意义。

并计算空气对CrK α的质量吸收系数和线吸收系数(假如空气中只有质量分数80%的氮和质量分数20%的氧,空气的密度为1.29×10-3g/cm 3)(**)18、 阳极靶与滤波片的选择原则是怎样的?(*)19、 推导出X 射线透过物质时的衰减定律,并指出各参数的物理意义。

第六章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第六章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非线性效应散射损耗
主要由受激的喇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引起,且只在强入射光功 率激励下才表现出来
6.2 光纤
传输光纤 光纤色散特性
光纤的色散是由于光纤所传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或不同模式 成分的群速度不同而引起传输信号畸变的一种物理现象。
由于脉冲展宽,在光通讯中,为了不造成误码,必须降低脉 冲速率,这就将降低光纤通讯的信息容量和品质。而在光纤 传感方面,在需要考虑信号传输的失真度问题时,光纤的色 散也成为一个重要参数。
1 固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固体激光器是研究最早的一类激光器,它以固体作为工作物 质,包括绝缘晶体和玻璃两大类。工作物质是在基质材料中 掺入激活离子(金属离子或稀土离子)而制成。
固体激光器的工作方 式主要分为脉冲和连 续(CW)两大类。
固体激光器的构成通 常包括工作物质、谐 振腔、泵浦光源这三 个基本组成部分
传输光纤
传输光纤主要用于光通信,对光纤性能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传 输损耗要低,光纤色散要小。
传输损耗特性
6.2 光纤
传输损耗特性
图6.7 光纤的总损耗谱
6.2 光纤
传输损耗特性 瑞利散射损耗
由于光纤材料—石英玻璃的密度不均匀和折射率不均匀引起
波导效应散射损耗
由于波导结构不规则,从而导致高阶模的辐射形成损耗
6.4 液晶显示材料与器件
1 液晶材料的物理性质
液晶的发现可追溯到19世纪末,1888年奥地利的植物学家 F·Reinitzer在作加热胆甾醇的苯甲酸脂实验时发现,当加热 使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结晶的固体开始溶解。但溶化后 不是透明的液体,而是一种呈混浊态的粘稠液体,并发出多 彩而美丽的珍珠光泽。当再进一步升温后,才变成透明的液 体。他把这种粘稠而混浊的液体放到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发 现这种液体具有双折射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研究中发挥的作用
1. 位错的观察证实了位错理论的正确性。(衍衬 像)
1940s后期, 金属薄膜(foil )的成功制备以及直接的TEM观察;Hirsch等人的电子 衍射与衍衬理论 《薄晶体的透射电子显微术 》
2. 准晶的发现扩展了晶体的范畴。(电子衍射)
1992年国际晶体学会重新研究晶体的定义: “晶体是指任何给出基本上有明确衍射图的固 体,而非周期性晶体是指无周期性的晶体”。
3.纳米碳管的发现引发了纳米材料研究的高潮。
(高分辨像)
5
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研究中发挥的作用
总之,作为结构分析手段电子显微 镜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能量分辨率,已 成为显微结构表征和微区成份分析不可 缺少的工具。电子显微镜在材料领域的 广泛应用,对于研究和开发新材料,特 别是纳米材料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
m m0
1
v2 c2
(c-光速)
14
二、电子波
加速电压-电子波长(表) (埃) 12.25
U
15
三、电磁透镜
定义 一个由线圈、铁壳和极靴组成的,能 够由激励电流产生轴旋转对称静磁场 的系统。
作用 对电子束进行偏折、会聚。 在TEM中用磁场来使电子波聚焦成像的 装置。
16
三、电磁透镜
电磁透镜的聚焦原理
1927年,汤普森(Thompson)电子衍射实验
2
电子显微学发展历史简要介绍
1930-1933 鲁斯卡与Knoll 制造了第一 台电子显微镜。(1939西门子)
1931.5.28 M.RÜdenberg-向德、法、英等 国申请电子显微镜专利(凭理论推测)。
1932年12月和1936年10月获得法、英的批 准,1953年获得西德的批准。电子显微镜 一词首先出现在RÜdenberg的专利中。 1942年英国制成第一台实验室用扫描电镜, 1965年开始生产商品化扫描电镜。
第二节 电磁透镜的像差与分辨本领 第三节 电磁透镜的景深与焦长
11
第一节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
一、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
分辨率:成像物体(试样)上能分辨出来的两个物
点间的最小距离。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
0
1
2
:照明光源的波长
12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取决于照明光源的波长;
要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关键需波长短且可以聚焦 的光源。
一、电磁透镜的像差 二、分辨本领 第三节 电磁透镜的景深与焦长
21
第二节 电磁透镜的像差与分辨本领
第六章 电子光学基础
1
电子显微学发展历史简要介绍
技术条件 理论基础
1897年,布劳恩(C.F.Braun)设计并制 成最初的示波管,这为电子显微镜的 诞生准备了技术条件。
1925年,de Broglie 波粒二象性理论
1926年,布施(H.Busch)发表有关磁聚 焦的论文,指出电子束通过轴对称电磁场时 可以聚焦,如同光线通过透镜时可以聚焦一 样,因此可以利用电子成象。这为电子显微 镜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一束平行于主轴的入射 电子束通过电磁透镜时 将被聚焦在轴线上一点, 即焦点。
17
三、电磁透镜
电磁透镜的聚焦原理
带有软磁铁壳的电磁透镜示意图
环状狭缝:大量磁力 线集中在狭缝附近的 狭小区域内,增强磁 场的强度。
18
三、电磁透镜
电磁透镜的聚焦原理
带有极靴的电磁透 镜可使有效磁场集 中到沿透镜轴向几 毫米的范围之内。
3
电子显微学发展历史简要介绍
1956年Menter得到酞氰铂和酞化氰铜的 点阵平面条纹像(1纳米)。
1967年Allpress和Sanders得到分辨率为 0.7纳米的氧化物的像。
1971年Iijima高分辨观察到氧化铌中金属 原子的分布(~0.3纳米),标志高分辨像 与晶体结构对应关系的产生。
目前,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接近0.1纳米。
用于材料结构表征电子显微方法
B 材料成份测定 •X-射线能谱; •电子能量损失谱。
C 磁畴结构的表征 •洛伦兹电子显微方法; •电子全息。
9
第六章 电子光学基础
第一节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 第二节 电磁透镜的像差与分辨本领 第三节 电磁透镜的景深与焦长
10
第六章 电子光学基础
第一节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 一、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 二、电子波分辨本领 三、电磁透镜
19
三、电磁透镜
电磁透镜的特点
会聚透镜
11 1 f L1 L2
M f L1 f
其中:f-焦距;L1-物距;L2-像距;M-放大倍数。
可变焦:改变激磁电流I
可变倍率:改变激磁电流I
景深大
焦长长
小孔径角成像
20
第六章 电子光学基础
第一节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 第二节 电磁透镜的像差与分辨本领
波长-比可见光小5个数量级(德布罗意)
电子波
0.0698~0.0370Å (U=30~100 kV)
聚焦-轴对称非均匀的磁场(布施)
1st TEM (鲁斯卡)
第一节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
二、电子波
电子显微镜的照明光源:电子波;
电子波的波长: h h
P mv
其中:P—动量;h-普朗克常数;m-电子的质量; -电子的速度
样品厚度 元素分布
7
用于材料结构表征电子显微方法
A 晶体结构的表征
1.电子衍射
2. 电子显微像
• 透射电子衍射; • 反射电子衍射;
振幅(衍射)衬度像; 明场像; 暗场像;
• 会聚束电子衍射; (对中暗场像,弱束暗场像)
• 微束电子衍射。
高分辨像; Z-衬度像; 能量过滤像; 二次电子像; 电子全息。 8
电子枪的加速电压为U,电子的能量E=eU;
eU 1 mv2 e—电子所带电荷 2
v 2eU m
h
2meU
普朗克常数
h=6.62×10-34焦耳•秒
电子的静止质量 m=9.11 × 10-31千克 电子的电荷量 e=1.60 × 10-19库伦
13
二、电子波
相对论修正
目前所使用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其电子枪的加速电 压一般都高于100千伏,这时需要对电子的能量 和静止质量m0引入相对论修正:
6
电子显微学方法和获得的信息
方法 电子衍射 质(量)厚(度)衬
度像和高分辨像 X 射线能谱 电子能量损失谱 二次电子像 洛伦茨电子显微术 电子全息 Z-衬度像 能量过滤像
可获得信息 晶体对称性,晶体取
向,样品厚度 晶体缺陷,原子排列 元素种类,分布,样
品厚度 表面形态 磁畴结构,晶体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