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合集下载

2019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2019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课程与教学论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简答题2.案例(材料)分析题2.论述题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两者关系及其发展历史2.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与相关要求3.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能4.解读有效教学行为5.运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解决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与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的涵义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第一节课程开发第二节课程设计及其取向第三节教学设计及其模式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组织第一节课程组织的涵义和准则第二节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第三节课程的组织结构第四节教学组织第四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内容第五章课程与教学的实施第一节课程实施第二节改善课程实施的策略第三节教学过程第四节教学方法第五节学习方式第六章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第一节课程评价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二节课程评价的类型第三节课程评价的方法和过程第四节教学评价的涵义、对象和原则第五节课堂评价的对象与技术第七章有效的教学行为第一节教学行为分类框架第二节主要教学行为第三节辅助教学行为第四节课堂管理行为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第一节课程研究与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第二节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 《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汪霞、王文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有效教学》,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宁波大学2014版课程教学大纲-投资项目评估学(提交审核后再修改版)

宁波大学2014版课程教学大纲-投资项目评估学(提交审核后再修改版)

《投资项目评估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013G02A 学分:2 周学时:2 总学时:34 开课学期:根据选课情况确定开课学院:商学院英文名称:Evaluation of Investment Projects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专升本/会计学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课程修读条件:财务管理、管理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网络课程地址: 暂无课程负责人:王其冬所属基层学术组织:企业管理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原理。

课程就如下问题而展开:作为投资者和审批者如何通过科学、规范化的投资决策,做到对投资项目“心中有数”,并较好地控制和降低投资风险,从而提高投资及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和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

课程以项目可行性研究应包括的内容为主线,讲授内容包括:项目市场研究与规模、建设环境与条件、投资与融资估算的评估;项目的财务、国民经济和社会评估;以及项目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评估。

本课程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工商管理相关课程知识在投资方面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目标总目标:能够运用投资项目课程知识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知识目标:系统掌握投资项目评估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具备对投资项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本技能。

素质目标:能够理解和运用投资项目评估的指标体系和项目评估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基本内容、学时分配:32、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践并重,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掌握项目投资评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项目案例或社会实践项目,通过课堂、课外作业进行操作实践,分析应用。

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由浅入深,从粗到细,循序渐进。

3、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等内容本课程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组成小组或团队通过完成一项具体案例作业,每个人还要结合小组或团队作业撰写一篇对本课程的学习认识体会,以此达到教学的目标。

温州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师范认证)__2019修订

温州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师范认证)__2019修订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师范类专业)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
总目标:
分目标(建议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作出预设),并阐述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及其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
2.
3.
……
三、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1.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
课程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表
填写说明:公共课只需填写对毕业要求一级指标的支撑度,专业课还可具体到对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的支撑度。

支撑度标志:“H”表示“强”,“M”表示“中”,“L”表示“弱”。

每一门课程至少要对一个毕业要求有强支撑。

2.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填写说明:公共课只需填写对毕业要求一级指标的支撑度,专业课还可具体到对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的支撑度。

支撑度标志:“H”表示“强”,“M”表示“中”,“L”表示“弱”。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五、课程与教学资源
六、教学方法
七、课外学习要求
八、大纲正文(基本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九、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十、其它说明
十一、编制与审核
编制人:(撰写教师)审核人:(专业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

宁波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宁波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附件2 :宁波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英文名称:学分:周学时:总学时:课程类别:(1、大类课程 2、专业必修课 2、专业选修课 3、公共必修课 4、公共选修课 5 学位课程 6、自主学习课程)适用专业:先修课程:所属团队/团队方向:课程负责人: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任务三、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七、实验(实践)环节教学要求(纯理论课程不用)参照以前格式撰写人:审核人:制定时间:年月课程教学大纲示例一:《法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英文名称:Jurisprudence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位课程;自主学习课程;(1、大类课程 2、专业必修课 2、专业选修课 3、公共必修课 4、公共选修课 5 学位课程 6、自主学习课程)适用专业:法学先修课程:法学导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所属团队/团队方向:法学/经济法学课程负责人:李学兰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任务《法理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本科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的基础学科,相对于各部门法学、应用法学而言,法理学关注的是法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论。

《法理学》课程既是法学教育的起点,又是法科学生为养成法律人素质而须终生修习的一门知识。

《法理学》知识不仅是国家司法资格统一考试必考内容,更是法学研究生、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单独一门。

法理学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树立科学的法律观和民主的法制观,确立法律思维方法,培植法学理论素养,既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并思考法律问题,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问题,又要通过专门训练养成法律人独特的理念、知识同、思维和经验。

《法理学》将从法理学概论、法律本体论、法律方法论、法律价值论、法律社会论等五个层次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法律观和分析法律现象的理论框架,熟悉并掌握法学思维方式,从而为有效地学习其他法学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宁波大学《大学英语》学习指南

宁波大学《大学英语》学习指南

宁波大学《大学英语》修读说明一、课程体系1、《大学英语三》和《大学英语四》:必修课,各3学分;《大学英语口语三》和《大学英语口语四》:必修课,各1学分;考试不及格可补考一次,补考不及格可重修多次;重修不及格不能毕业。

2、《大学英语2》和《大学英语3》:艺体类学生必修课,各3学分;考试不及格可补考一次,补考不及格可重修多次;重修不及格不能毕业。

3、《大学英语口语2》和《大学英语口语3》:艺体类学生必修课,各1学分;考试不及格可补考一次,补考不及格可重修多次;重修不及格不能毕业。

4、本学期所开设的大学英语类课程有:非艺术体育类学生:《大学英语二/口语二》(非必修课,但建议高考英语单科成绩低于总分60%的学生第一学期选修);《大学英语三/口语三》(必修课)、《大学英语四/口语四》(必修课,高考英语单科成绩达到总分85%的学生,根据自愿原则,第一学期可以直接修读《大学英语四》和《大学英语口语四》)。

艺体类学生:《大学英语1/口语1》(非必修课,建议高考英语单科成绩低于总分60%的艺体类学生修读);《大学英语2/口语2》(必修课);《大学英语3/口语3》(必修课)。

二、选课指南1.体育、艺术类专业学生必须修读《大学英语2》、《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口语2》和《大学英语口语3》四门课程,共8学分。

考试不及格可补考一次,补考不及格可重修多次;重修不及格不能毕业。

2.其他专业学生(外语类专业除外)必须修读《大学英语三》、《大学英语四》、《大学英语口语三》和《大学英语口语四》四门课程,共8学分。

考试不及格可补考一次,补考不及格可重修多次;重修不及格不能毕业。

3.高考英语单科成绩低于总分75%的学生,建议第一学期选修《大学英语口语二》(1学分);高考英语单科成绩低于总分60%的学生,建议第一学期选修《大学英语二》(3学分);高考英语单科成绩低于总分65%的艺体类学生,建议第一学期选修《大学英语口语1》(1学分);高考英语单科成绩低于总分60%的艺体类学生,建议第一学期选修《大学英语1》(3学分)。

宁波大学两课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宁波大学两课社会实践教学大纲

宁波大学《“两课”社会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两课”社会实践课程编号:020L10A学分数:2时间安排:第二学年暑期2周为了指导各专业短学期“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工作,加强对学生“两课”社会实践过程的管理、检查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制定本大纲。

一、“两课”社会实践目的“两课”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应用、工作能力和身心素质进行综合培养和检阅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过程。

宁波大学的学生要通过“两课”社会实践,增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和国家法律的实际运行状况,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步解决的实际问题,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深入工厂和农村,了解劳动人民的工作、生活状况,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培养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了解生产实际,增强劳动观念和实践第一的观点,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习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专业工作人员的立场、观点和工作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课堂中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观察、发现社会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二、短学期“两课”社会实践方式短学期“两课”社会实践单位采用三类不同的实践方式。

各类实践方式由学生所在学院根据各学院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

但第一类方式必须采用,而且以第一类方式进行实践的学生不得少于全部学生的1/5。

各类实践方式均可以与短学期专业实习结合,也可以与学校团委系统组织的暑假社会实践相结合,但实践与实习时间应当相应延长,各项实践规定、实践纪律、社会实践报告要求不变。

各类实践方式的实践时间不得少于2周,可以延长社会实践时间。

宁波大学2014版课程教学大纲-投资项目评估学(提交审核后再修改版)

宁波大学2014版课程教学大纲-投资项目评估学(提交审核后再修改版)

投资项目评估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号:013G02A 学分:2 周学时:2 总学时:34 开课学期:根据选课情况确定开课学院:商学院英文名称:Evaluation of Investment Projects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专升本/会计学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课程修读条件:财务管理、管理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网络课程地址: 暂无课程负责人:王其冬所属基层学术组织:企业管理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原理。

课程就如下问题而展开:作为投资者和审批者如何通过科学、规范化的投资决策,做到对投资项目“心中有数” ,并较好地控制和降低投资风险,从而提高投资及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和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

课程以项目可行性研究应包括的内容为主线,讲授内容包括:项目市场研究与规模、建设环境与条件、投资与融资估算的评估;项目的财务、国民经济和社会评估;以及项目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评估。

本课程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工商管理相关课程知识在投资方面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目标总目标:能够运用投资项目课程知识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知识目标:系统掌握投资项目评估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具备对投资项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本技能。

素质目标:能够理解和运用投资项目评估的指标体系和项目评估方法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基本内容、学时分配:3本课程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践并重,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掌握项目投资评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项目案例或社会实践项目,通过课堂、课外作业进行操作实践,分析应用。

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由浅入深,从粗到细,循序渐进。

3、课外学习任务及要求等内容本课程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组成小组或团队通过完成一项具体案例作业,每个人还要结合小组或团队作业撰写一篇对本课程的学习认识体会,以此达到教学的目标。

宁波大学英语(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英语(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英语(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比较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英语教学和教育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本方向主要培养学生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英语语言学、文学的基础知识,对主要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有较广泛的了解,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及汉语语言文字处理,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掌握当代英语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能够胜任中学英语教学和英语教育研究。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综合英语、文学选读与批评、英语教学法2.主要课程:综合英语、阅读与写作、英语语音、高级英语、语言学导论、英美文学、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师语言艺术、教师行动研究、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年制,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2.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64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本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及学分要求如下:通识教育课程34学分、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15学分、专业技能课程44学分、专业知识课程10学分、师范专业模块课程30学分、专业实践性课程19学分、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学分。

课程分类必修课选修课合计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小计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任意选修课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小计学分数24 27 42 30 123 10 6 7 6 8 4 41 164 占总学分%14.6 16.5 25.6 18.3 75 6.1 3.7 4.3 3.7 4.9 2.4 25 100%课程分类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小计学分数 6 5 8.5 18.5 4 42 占总学分% 3.7 3 5.2 11.3 2.4 25.6%七、英语(师范)专业课程设置总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英文)学分数总学时学时分配建议修读学期修读说明讲课自主学习实验上机实习实训通识教育课程必修必修24学分,其中,“两课”16学分,大学体育4学分,军事理论和技能训练2学分,计算机2学分;具体见《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案》;选修10学分人文科学板块2学分社会科学板块2学分自然科学板块2学分工程技术板块2学分综合板块2学分学科大类教育平台必修061W01A 学科导论Discipline Introduction 1 17 17 1外语学科类学生必须全部修读;050J02A 大学语文College Chinese 2 34 34 1080J09H 大学文科数学College Chinese 3 51 51 1100J03A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rogramming inAdvanced Language)3 68 34 342小计:9 170 136 34062Y01B 综合英语1 Comprehensive English1 4 68 51 17 1英语版块(含英语师范)062Y02B 综合英语2 Comprehensive English2 4 68 51 17 2062J05Y 阅读与写作1 Reading and Writing 1 3 51 34 17 1062J06Y 阅读与写作2 Reading and Writing 2 3 51 34 17 2062Y54A 英语口语1:英语生活会话Skills of Daily Communication1 34 34 1062Y55A 英语口语2:英语专题讨论Skills of Classroom Discussion1 34 34 2062J11B 英语视听1 Audio-Visual English 1 0.5 17 17 1062J12B 英语视听2 Audio-Visual English 2 0.5 17 17 2062Y38B 英语语音English Pronunciation 1 17 17 1小计18 357 187 68 102学科大类教育平台必修062R16A 日语语音Japanese Pronunciation 1 17 17 1(1-2周)日语板块062R01C 综合日语(1) Intensive Japanese 1 3 51 51 1(3-9周) 062R02B 综合日语(2) Intensive Japanese 2 4 68 68 1(10-17周) 062R27Y 综合日语(3) Intensive Japanese 3 4 68 68 2(1-9周) 062R28Y 综合日语(4) Intensive Japanese 4 4 68 68 2(10-17周) 062R41A 日语口语1 Japanese Conversation 1 1 34 34 2062R37B 日语视听1Japanes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11 34 34 2小计18 340 272 68062D02A 德语语音German Pronunciation 1 17 17 1(1-2周)德语板块062D03A 基础德语(1)Intensive German 1 3 51 51 1(3-9周) 062D04A 基础德语(2)Intensive German 2 4 68 68 1(10-17周) 062D05A 基础德语(3)Intensive German 3 4 68 68 2(1-9周) 062D06A 基础德语(4)Intensive German 4 4 68 68 2(10-17周) 062D13A 德语视听1Germa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11 34 34 2062D16A 德语口语1 German Conversation 1 1 34 34 2小计18 340 272 68跨学科大类选修课程 6学分,规定在经济与管理类、法政文史类、医学类、工程技术类中选课.小计33[必修27(9+18)+选修6]注:从英语、日语或德语板块中选定一个板块,该板块课程必须全部修读;其它板块课程可作为任意选修课修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宁波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
学分:周学时:总学时:
课程类别:(1、大类课程 2、专业必修课 2、专业选修课 3、公共必修课 4、公共选修课 5 学位课程 6、自主学习课程)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所属团队/团队方向:课程负责人: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任务
三、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
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七、实验(实践)环节教学要求(纯理论课程不用)
参照以前格式
撰写人:
审核人:
制定时间:年月
课程教学大纲示例一:
《法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Jurisprudence
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位课程;自主学习课程;(1、大类课程 2、专业必修课 2、专业选修课 3、公共必修课 4、公共选修课 5 学位课程 6、自主学习课程)适用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法学导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所属团队/团队方向:法学/经济法学课程负责人:李学兰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任务
《法理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本科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的基础学科,相对于各部门法学、应用法学而言,法理学关注的是法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论。

《法理学》课程既是法学教育的起点,又是法科学生为养成法律人素质而须终生修习的一门知识。

《法理学》知识不仅是国家司法资格统一考试必考内容,更是法学研究生、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单独一门。

法理学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树立科学的法律观和民主的法制观,确立法律思维方法,培植法学理论素养,既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并思考法律问题,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问题,又要通过专门训练养成法律人独特的理念、知识同、思维和经验。

《法理学》将从法理学概论、法律本体论、法律方法论、法律价值论、法律社会论等五个层次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法律观和分析法律现象的理论框架,熟悉并掌握法学思维方式,从而为有效地学习其他法学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课堂将重点解析贯串整个法学体系的法学基本范畴,如法、法律、权利、义务、法律责任、法律程序、法律方法、法律价;系统介绍法的要素、法的部门、法的体系、法系等法学本体论知识;分析应用法律发现、法律判断、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等基本法律方法;分析研讨法的基本价值、法与社会、法律现代化、法治建设等法理学传统理论和前沿问题。

具体而言,法理学对培养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方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包括:
1、法律理念:经由感性、知性的认知,通过系统的思维,达到对法律理性
化的认识,防止情绪化的表达和人云亦云的盲从;了解法学的特质、法学作为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特征、法学应有的人文关怀及其与其他社科门类的联系与区别。

2、法律知识:理解法律作为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一套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法律规则知识体系。

法理学知识体系来自民商法学、行政法学、宪政法学、刑事法学和国际法学等部门法学和社会法学,但又高于部门法学,法理学视野中的法律知识更注重对法律的整体性认识。

一个法律人(LAWER),称职与否,对法理学的掌握程度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3、法律思维:掌握法学法律概念、规则和推理的特点,掌握系统的法学、法律方法论。

法律思维的特殊性是法学得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特殊性表现在法学的概念虽然源自生活但却高于生活,比较抽象,仅凭生活经验并不能对抽象的自成一统的法概念进行逻辑展开,法学的类型化和逻辑性思维特点决定了法律知识必须由大学法学院专门讲授。

同时,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的作用日益渗透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领域,法学渐成各门社会、人文甚至自然科学门类关注的一门知识,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非但没有弱化法学方法的独特性,反面使得一些新的法学概念、法学方法得以产生,从而使法学知识在开放的同时更加具有自治的专业性、科学性。

4、法的价值判断能力:运用法律解释社会、解决问题。

一个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唯有掌握了法理学的精华,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学习法理学的终级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法的价值判断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法理学知识认识社会、解释社会现象、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过程中,除集中讲授法理学的基本核心概念、讲解法学基本原理、介绍主要法学理论观点外,注重在以下方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1、以设计引导性问题和延伸性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
思考复习;
2、组织开展团队学习,通过布置主题调查、案例分析等团队任务激发学生
主导探究问题;
3、经常性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活动,合理安排展示;
4、提供充分的网络学习资源,组织开展网络阅读和讨论;
5、推荐法理学经典著作,布置读书报告,组织课外读书讨论会;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法、现实的法和理想的法的认识,从而了解法是什么(WHAT)、为什么需要法并且为什么法是这样的(WHY)、法如何运行(HOW)、谁拥有法律思想和法律知识(WHO)。

教学中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不断强化知识的应用性和理论的实践性,最终帮助学生树立起对于法
律和法治的信任和信仰。

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为准确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综合评定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者各占50%。

按培养方案要求,本门学位课程学生总评成绩达到75分,方可通过。

期末考试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

其中客观题(规则知识)约占50%左右,主观题(理论知识)约占30%,技能题(应用能力)约占20%。

客观题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强调准确;主观题考察学生思维能力,强调创造;技能题考察运用能力,强调严谨。

为强化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考核,本课程平时成绩占50%,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如参与课堂讨论、网上讨论、团队活动等做出评价,并综合其个人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纪律遵守情况给出平时成绩。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郭道晖:《法理学精义》,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谢晖:《法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博登海默(美):《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梁治平:《法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朱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耶林(德):《为权利而斗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说明:本教案主要根据付子堂主编的《法理学进阶》(第三版)、张文显主编的《法理学》(第三版)、谢晖、陈金钊合著的《法理学》以及郭道晖主编的《法理学精义》等教材编写而成,并经过课程组成员的合议通过。

撰写人:李学兰
审核人:
制定时间:2010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