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导尿
间歇性导尿

间歇性导尿
以下几点做到: 液体摄入量:可控(饮水表) 残余尿量:正常压力范围或500ml左右 导尿的频率:根据需要,不大于6次最好
间歇性导尿的饮水要求
按计划饮水:
1、每日液体摄入量应限制在2000ml以
内,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防止膀 胱过度充盈。 2、限制入液量,早、中、晚各400ml, 可在上午10点,下午4点及晚8点饮水各 200ml,晚8点到次日晨6点,尽量不饮 水。
间歇性导尿
康复医学科 钟XX
目标
1、了解什么是间歇性导尿; 2、了解间歇性导尿的饮水要求。
正常的排尿
1、尿液可自控。 2、根据饮水情况,每昼夜尿量在 1000~2000ml之间,每日排尿4-6 次,每次400-500ml。 3.尿液外观淡黄、清亮。 4、排尿时间1-2分钟。 5、残余尿量少于50ml。 6、排尿时无不适感觉。
导尿前先行诱尿。 根据残余尿量调整间导时间:
1、残余尿量达300ml时,每6小时导尿1次。
2、残余尿量达200ml时,可每8小时导尿1次。 3、残余尿量100ml-200ml时,可每日导尿1-2
次。
残余尿量减少,可逐渐延长时间每6、8、
12、24、48、72小时一次。
间歇性导尿停止指征
间歇性导尿
导尿管的选择及消毒 理想导尿管应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菌。当条件限制或需要重复消毒非亲水性
涂层的导尿管时; ②生物相容性好; ③柔软易弯曲; ④由高保形性材料制成; ⑤无创伤(设计时需注意,必要时添加涂层以 防损伤); ⑥即取即用。
间歇性导尿次数
每4小时一次。临床一般每日4-5次。
间歇性导尿
1、定义: 间歇导尿是指在无菌或清洁的条件下, 定时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使膀 胱能够有规律地排空尿液的方法。 2、执行者: 护士、照顾者、患者自己。配合饮水 计划。
间歇导尿的知识

康复医学科
间歇性导尿:
1、定义: 间歇导尿是指在无菌或清洁 条件下,定时将导尿管经尿道插 入膀胱内,使膀胱能够有规律地 排空尿液的方法。 2、执行者: 护士、照顾者、患者自己。 配合饮水计划。
间歇性导尿的优点:
痛苦少,感染少
自动排尿快,易接受 早期出院,生活质量提高 护士协助,患者完全掌握方法
间歇性导4—6h为病人 导尿一次,保持膀胱容量在 500ml以下若连续一段时间内残 余尿小于或等于100ml即可停止 导尿。 导尿次数根据自行排尿、残余尿 的量而定。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 排尿100ml以上,残余尿量300ml 以下时,每6h导尿一次。 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200ml 以上,残余尿量200ml以上时, 每8h导尿一次。
间歇性导尿的禁忌症:
尿道严重损伤或感染。 患者神志不清或不配合。 接受大量输液。 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 有显著出血倾向。 前列腺显著肥大或肿瘤。
间歇导尿技术
【间歇导尿技术示教操作流程】
准备
1 操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用物准备齐全。 1 核对患者。 2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情况。 3 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 1 检查患者膀胱充盈情况。 2 检查会阴部皮肤有无破损,尿道口有无异常。
解释评估
检查
操作
整理记录
1 体位准备:半卧或坐位,脱下裤子, (女患者前面放镜子) , 分开双腿,双膝屈曲。 2 将尿壶放于双腿之间。 3 戴手套或清洁双手。 4 络合碘棉球有内至外清洁尿导口及周围皮肤。 5 取出导尿管,用拇指与食指夹在距管尖 4cm 处,管尖处涂 液体石蜡。 6 将导尿管缓缓插入尿道内,见尿液流出时再进少许即停。 7 当尿液停止流出时,用手轻按膀胱以确定排出残余尿液。 8 将导尿管慢慢取出,如仍有尿液流出则停留片刻,待尿液 停止流出后完全取出。 9 用湿纸巾清洁尿道口及周围皮肤。 1 协助患者穿衣,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 2 按规范处置用物。 3 洗手、记录
间歇性导尿

1、基本概念
间歇性导尿是指不将导尿管留置于膀胱内,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排空后即拔出。
间歇导尿可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保持膀胱容量和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间歇导尿被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
(1)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即储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
(2,3)2适应症及禁忌症
所有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都可以应用间歇导尿术吗?
不是的。
2.1适应症: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损伤导致的排尿问题,非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膀胱内梗阻导致排尿不完全等,都是间歇导尿的适应症。
(4)
2.1.1 足够的膀胱容量:300-500ml
2.1.2低压储尿:逼尿肌压低于40cmH2O(安全膀胱容量)
2.1.3 足够的尿道阻力:防止漏尿,达到节制
2.2禁忌症:
不能自行导尿且照顾者不能协助患者导尿的患者
缺乏认知导致不能导尿或不能按计划导尿者
尿道解剖异常,如尿道狭窄,尿道梗阻和膀胱颈梗阻
可以的完全或部分尿道损伤和尿道肿瘤
膀胱容量小于200ml
尿路感染
严重的尿失禁
每天摄入大量液体无法控制者
经过治疗,仍有膀胱自主神经异常反射者
下列情况慎用间歇导尿:前列腺、膀胱颈或尿道手术后,装有尿道支架或人工假体等(5)操作要点
控制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ml,最好每小时摄入125ml左右,24小时尿量控制在
2000ml以下
每1-2周检查尿常规,做中段尿培养
建立护理记录单,准确记录每次导尿的时间、尿量和饮水量(6)。
间歇导尿ppt课件

01
导尿方式不同
间歇导尿采用定时排尿的方式,与其他导 尿方法相比,更加模拟自然排尿过程。
02
适用人群不同
间歇导尿主要适用于膀胱功能正常但排尿 困难的患者,而其他导尿方法可能适用于 不同病因导致的排尿障碍。
03
操作频率不同
间歇导尿根据个体情况确定操作频率,而 其他导尿方法如留置导尿则需持续导尿。
02
教育方式
教育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使患者能够轻松理解 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教育也强调了与患者互动 的重要性,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有效吸收。
自我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01 02 03 04
设定时间表
制定一个明确的导尿时间表,并 坚持执行,以维持膀胱的正常功 能。
记录排尿情况
记录每次导尿的时间、尿量和尿 液颜色,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 或问题。
在导尿后的初期,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 活动,以免对尿道造成压力或损伤。
定期检查导尿管是否畅通,确保尿液正 常排出。
02 定期检查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治疗和护理, 确保恢复顺利。
04 遵循医嘱
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尿道感染
定期清洁尿道口,使用抗生素进 行治疗,避免使用导尿管时间过
长。
膀胱结石
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发现结石及 时治疗,避免长时间留置导尿管。
合理饮食和水分摄入
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 饮水或摄入利尿食物,以减少导 尿次数。
注意个人卫生
每次导尿前,确保双手和导尿管 清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和协作
医护人员的角色
医护人员是间歇导尿患者的重要 支持,提供医疗指导和心理支持。
有效的沟通技巧
患者需主动告知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需求,医 护人员则提供解答和建议,建立 互信关系。
间歇导尿的护理操作流程

间歇导尿的护理操作流程
一、用物
无菌导尿包,12 号导尿管。
二、操作步骤
l、解释:向患者详细说明导尿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2、制定饮水计划:护士为患者制定书面计划,每日液体量限制在 2000 毫升以内,要求逐步均匀摄入,避免短时间大量饮水,防止膀胱过度充盈,每晚20:00 点至次日晨 6:00 不饮水,避免饮用浓茶、饮料、汽水等利尿饮品。
3、测残余尿:患者自行排尿后立即导尿,测量并记录导出尿量,根据自行排尿量及残余尿量决定导尿次数。
4、制定排尿导尿时间表:间歇导尿术的导尿次数为 4-6 小时一次,每日不宜超过 6 次,如尿量过多要严格限制进水量。
5、导尿:按无菌导尿术操作程序执行,导尿管应选择 12 号一次性塑料管间歇导尿专用管。
导尿管表面给予足够润滑剂,插管动作要轻柔,以保护尿道黏膜。
导尿完毕拔管时应缓慢,到膀胱颈时稍停顿,同时用手压迫下腹部使尿液全部引出以真正排空膀胱。
6、记录:将饮水量、排出尿量及导出尿量准确记录在专用记录纸对应栏内。
7、定期复查:与医生沟通,每周检查尿常规、细菌培养、细菌计数一次以后根据情况延长至2-4周一次。
8、反馈:通过间歇导尿,患者残余尿量少于 l00 毫升或为膀胱容量 20%以下时停止导尿,通过间歇导尿达到减少残余尿的目的,减少导尿次数及反馈患者、家属掌握间歇自主导尿术情况。
间歇导尿的健康教育

病人版健康教育
一、间歇性导尿:不将导尿管留置在膀胱内,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排空后立即拔除。
二、间歇清洁导尿的适应症:临时于短期内重复或是长期重复导尿。
主要针对慢性膀胱排空障碍的患者。
三、使用间歇清洁导尿患者的要求
1.残余尿量超过100ml。
2.视力及双手活动正常。
3.本身有意愿完成此操作,或有家人及志愿者自愿协助其完成此操作。
4.有学习能力。
四、间歇清洁导尿的操作步骤
1.每次导尿前用柔软湿润的毛巾擦拭清洁尿道口。
再用棉签蘸取0.5%活力碘消毒液轻柔涂抹尿道口。
2.(1)男性导尿时一只手轻握阴茎牵直,另一只手握尿管尾端,插入20cm 左右,见尿轻轻再推入2cm。
(2)女性导尿时可用半卧位或蹲位,距离会阴部5cm地方放置一面小镜子,不用手指接触尿管,一只手捏着尿管的尾端,一只手拿着润滑的小纱布一边抽一边抹油,然后分开大、小阴唇,从尿道口送入导尿管4-5cm。
(3)这是个熟能成巧的过程,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3.用量杯接尿测量尿量。
4.导完尿后,拔出尿管,并消毒尿道口。
五、注意事项:
1.导尿时做好阴部清洁和导尿管润滑就可以,熟悉了一般导一次尿需要6-8分钟。
每次导尿间隔时间不能小于4小时。
2.注意在导尿的时候导尿管不要来回抽送,避免造成2次感染。
3.储存导尿管的消毒液每日更换,使用0.5%活力碘时可以用0.9%生理盐水1:10稀释后浸泡消毒;一根导尿管使用寿命为1~3个月。
插入导管时发现毛糙就应更换。
4.定期复查:尿常规等。
间歇导尿ppt课件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确保 导尿效果。
03
间歇导尿的适用 人群和禁忌症
适用人群
01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
间歇导尿是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首选治疗 方法,有助于保护肾脏功能。
02
脊髓损伤患者
脊髓损伤患者常伴随膀胱功能障碍,间歇 导尿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膀胱功能。
03
需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
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间歇导尿 可以作为尿管置换的替代方法,减少感染 和并发症的风险。
04
间歇导尿的风险 和并发症
感染风险及预防
感染风险
间歇导尿可能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尤其是操作不 当或,避免过度使用抗 菌药物,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
教育患者
教育患者正确操作导尿技术,避免自行导尿,减少 感染风险。
尿道损伤的风险及预防
01
02
03
尿道损伤风险
后的清洁等。
患者教育的方式
通过医生、护士、社工等多方参 与,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如
讲解、演示、手册等。
谢谢
汇报人:XXX
特殊情况下的使 用
脊髓损伤患者
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因膀胱功能受损而需要间歇导尿,确保膀胱的 排空。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帕金森病或多发性硬化症,可能会 受益于间歇导尿以管理排尿问题。
手术后的临时管理
某些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间歇导尿作为临时措施,直到他们的 身体恢复到可以自主排尿为止。
与其他导尿方法的区别
无需长期置管
间歇导尿无需在患者体内长期留 置导尿管,减少了感染和其他并
发症的风险。
膀胱功能保护
通过定期排放尿液,间歇导尿有 助于保护膀胱功能,预防膀胱萎
间歇导尿

间歇性导尿术一不同导尿术的概念留置导尿:将尿管插入病人膀胱内,持续留置在病人体内进行持续导尿,留置时间由产品材料决定间歇性导尿:不将导尿管长期插入病人体内,经过尿道将间歇性导尿管插入病人膀胱内,在完成导尿工作后立刻拔出导尿管二间歇性导尿目的1避免泌尿道感染或结石2防止产生膀胱挛缩3重新训练反射性排尿4维护肾脏功能5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三间歇性导尿的适应症1神经原性膀胱造成尿潴留2非神经原性膀胱功能失调,如妇科手术的女性病人,或尿液无法完全排空3用于诊断过程:-尿液检测,取尿液-精确测量尿液量四间歇性导尿的优点1减少残余尿量, 预防泌尿系感染。
2预防过高的膀胱内压的逆行感染3间歇性导尿能使膀胱有周期性的扩张与排空,得以维持近似正常的生理状态,促使膀胱功能恢复,并使膀胱内粘膜有充足血运, 从而减少感染发生的机率五间歇性导尿的频次间歇性导尿的时间根据吴氏定律: 细菌在膀胱内的浓度是一个指数型曲线, 在开始时细菌浓度随着尿量增加而降低, 随着时间延长, 细菌不断增多, 繁殖浓度上升, 并超过起始浓度, 从最初细菌浓度降低到返回原先水平的时间为安全排空期, 故间歇性导尿在安全排尿期内排尿, 从而有助于保持无菌或消除细菌尿1.最好在发病后及早开始训练,以免造成合并症2.首先由每四小时导一次尿开始,早上6点,上午10点、下午2点及6点,晚上10点3.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100ml以上,残余尿300ml以上时,每6h导尿一次;两次导尿之间能自行排尿200ml以上,残余尿量200ml以上时,每8h导尿一次。
残余尿量100ml-200ml时,可每日导尿1-2次。
残余尿量减少,可逐渐延长时问每6、8、12、24、48、72小时一次。
六:间歇性导尿的注意事项1按计划饮水:每日液体摄入量应限制在2000ml以内,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限制入液量,早、中、晚各400ml,可在上午10点,下午4点及晚8点饮水各200ml,晚8点到次日晨6点,尽量不饮水2导尿前30分钟(时间为09:30、13:30:及17:30分及21:30)先鼓励病患自解小便,并教导及协助病患及家属诱尿﹙需注意隐私﹚,以激发患者的排尿反射,诱尿方式解出来的尿液称为自解尿量,而半小时后导出的尿液,称为残余尿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洁间歇性导尿术
1.清洁间歇导尿术一般适用于膀胱功能有问题或膀胱出口阻塞而导致排尿困难的病人。
2.排尿困难的病人的膀胱会积存大量的残余尿,大量尿液剩留于膀胱可引起泌尿道的感染、不适及损害肾脏及其功能。
3.经评估后,护士或医生会教导病人或其照顾者学习清洁间歇性导尿术。
4.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是一个长期或短期的治疗。
5.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是较细的尿管以清洁的方法经尿道插入膀胱,从而把尿液从膀胱放出,以缓解尿潴留或膀胱积存大量的残余尿的情况,当放空小便后可除去尿管,而无须长期携带导尿管及尿袋。
6.一般每天要进行清洁间歇导尿术四到六次。
适应症
1.尿潴留
2.膀胱出口阻塞
3.膀胱肌肉收缩力不足(如:糖尿病患者)
4.脊柱或盆骨神经受损而引起排尿困难
5.手术后暂时性膀胱机能障碍
6.膀胱再造术或膀胱扩张术后的病患
间歇导尿的优点
1.无需长期留置导尿管及尿袋,可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尿道创伤及尿路结石的机会。
2.可以控制排尿时间,无须携带尿袋,病人可以活动自如。
3.可舒缓膀胱胀满,减轻膀胱内压力,保护肾脏功能。
4.控制及改善遗尿问题。
5.可维持正常性生活。
6.无年龄限制,儿童及老人都可做到。
所需用品
1.导尿管:成人10--12号、儿童6--8号
2.肥皂液及干毛巾(如无水时可用湿纸巾取代)
3.水溶性润滑剂、量杯(盛小便)镜子(女士用)
进行导尿前后的饮水指导
1.饮水计划是患者进行间断式导尿法前的准备工作及当实行间断式导尿期间要遵从的,以避免膀胱因不能排尿而过度膨胀,损害其功能。
2.饮水计划中每日饮水量约1500--1650ML,已达到每日最少饮水量8杯。
饮水包括所有流质,如粥、汤、果汁等,如饮了以上的流质,要减去饮开水的分量。
以保证饮水分量为每日1500ML。
晚上十点以后尽量不要饮水,避免膀胱夜间过度膨胀。
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含巧克力的甜食和橘子等加重膀胱刺激症状的食物,
避免利尿饮品,如茶、汽水、含酒精饮品、糖水、玉米水、西瓜等。
3.饮水计划并非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饮水时间及量,以保证患者间歇导尿时间安排在晨起、餐前、睡前。
既不影响患者的功能锻炼,也不影响患者的睡眠,还要保证患者每次尿量保持在300--500ML,避免膀胱的过度充盈。
根据残余尿量确定导尿次数
1.残余尿量300ML一下时,每6小时导尿1次
2.残余尿量200ML以下时,每8小时导1次
3.残余尿量100ML以下时,每日导1次
4.当残余尿量少于80ML或为膀胱容量的20%一下时,即膀胱功能以达到平衡,可停止导尿。
5.停止间歇导尿后,每周测一次残余尿量1次。
导尿的注意事项
1.导尿前可尝试自行解小便,以评估排尿功能的进展,但不可勉强。
2.导尿次数根据饮水量,膀胱容量及个别病情而定,医务人员会与病人商量制定合适的时间表,一般每天4--6次,每次间隔4--5个小时,(如早上起床前。
午餐前、晚餐前及睡前)
3.每次自行小便和导尿的总量一般应少于400ML,避免膀胱过度胀满。
4.必须定时导尿,不可放弃,缺勿等尿急才导尿,以免尿潴留及肾脏受损。
5.必须使用水溶性润滑导尿管。
6.如导尿管难以插入,可先停5--30秒或把导尿管拉出2.5CM待身体放松然后慢慢再试。
7.睡前应导尿一次以排出小便,放空膀胱。
8.饮用红莓汁可能有助于减低尿道感染的机会。
9.保持个人卫生清洁,每日沐浴。
10.保持大便通畅。
11.如有发现有小便有血、混浊、恶臭,腰背部胀痛,发热,尿管不能插入或拔出应及时就医。
尿管的存放
1勿将尿管折叠避免损坏尿管
2.建议每次最后使用新的导尿管做导尿。
3.若要重复使用,请用肥皂水彻底的清洁,吹干后放入胶盒储存。
导尿管须每1--7天更换。
4.避免阳光直射,以减少导尿管变形。
5.每次使用导尿管前需检查导尿管,若变形,不平滑,须立即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