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繁育3
林木种苗繁育

林木种苗繁育
林木种苗繁育是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以下是林木种苗繁育的一些关键步骤:
1.种子采集:在合适的时期,对适宜的树种进行种子采集。
采集的种子应该来自于优良的母树,并且没有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2.种子处理:采集的种子需要进行处理,以促进发芽和减少病虫害的侵袭。
处理的方法包括干燥、去壳、消毒、浸泡等。
3.苗圃准备:选择适宜的场地和土壤,进行苗圃的准备工作。
苗圃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
4.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播撒在苗圃中。
播种的方式有条播、点播、撒播等,根据不同的树种和种子大小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
5.苗期管理:播种后需要进行苗期管理,包括灌溉、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根据不同的树种和气候条件,进行适当的管理措施。
6.移植和嫁接:对于需要移植的树苗,可以在苗圃中选择适宜的时间和方法进行移植。
对于需要进行嫁接的树苗,选择适宜的砧木和接穗,进行嫁接操作。
7.质量检验:在育苗过程中,需要对树苗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形态规格等方面。
合格的树苗可以用于造林和绿化。
以上是林木种苗繁育的一般步骤,具体的操作方法会因不同的树种和环境条件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林木种苗繁育时,需要注意科学性和规范性,以提高育苗质量和效率。
苗木良种繁育推进措施

苗木良种繁育推进措施引言苗木是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良种繁育对于提高苗木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苗木良种繁育的推进措施,并阐述其重要性。
1. 基础科学研究苗木良种繁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基于科学研究来指导和支撑。
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点:•遗传育种研究:通过探索苗木的遗传特性,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苗木品种。
•优质母本筛选:选择抗病虫害、耐逆性强等优良特性的苗木母本,为后续繁育提供优质基因资源。
•繁殖生理研究:研究苗木的生理过程,包括生根、幼苗生长等,以提高繁育成功率。
2. 良种繁育技术想要培育出优质的苗木品种,需要运用一系列的繁育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良种繁育技术:2.1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通过切割、扦插、嫁接等方式,直接复制以获得与母本相同基因型的苗木。
它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遗传稳定。
这种繁殖技术特别适合某些苗木品种。
2.2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花粉与卵细胞的结合,形成新个体。
这使得产生的苗木具有较强的遗传多样性,适应性较强。
有性繁殖常用的技术包括授粉、杂交等。
2.3 胚胎培养胚胎培养是指将花药中的胚胎发育到幼苗阶段,并在培养基中培养。
胚胎培养对于繁殖难以采集苗木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良种繁育管理在良种繁育过程中,科学的管理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良种繁育的管理措施:3.1 种质资源保存良种繁育的基础是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
为了保存种质资源,我们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苗木种质资源库,定期更新和维护苗木品种。
3.2 病虫害防治在良种繁育的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为了防止病虫害对苗木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合理使用农药、定期巡视病虫害等。
3.3 生态环境控制良种繁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来保证苗木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我们需要在苗木的生育期内做好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的控制。
4. 推广意义苗木良种繁育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苗木的质量和产量,满足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对优质苗木的需求。
苗木繁育-理论与基本方法

(2)此外,还可按照苗木质量不同划分为等外
苗、合格苗、目标苗和最优苗。等外苗指苗木规 格和活力等指标没有达到育苗技术规程或标准规 定的要求、不能出圃用于造林的苗木;合格苗指 苗木规格和活力等指标达到育苗技术规程或标准 规定的要求、能够出圃用于造林的苗木;目标苗 指苗圃中试图大量培养的能够出圃的苗木,或生 理、形态、遗传特性等适合适应栽植地立地条件 的苗木;最优苗木则指可以使栽植整体成本最低、 但却能达到要求的成活率和早期生长量目标的苗 木。需要注意的是,等外苗已经不适宜再用,即 使在苗圃中再培养几年,规格达到出圃要求,也 不能再使用,应该遗弃掉。原因是,从遗传学角 度讲,这些苗木的遗传品质已经很差,勉强栽植, 也会降低质量,影响生长和美化。
表示约完成1/2生长周期的苗木。 0.3-0.7 表示1年生移植一次,移植前培养 3/10年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7/10年生长周期 的移植苗。 1(1)-0 表示1年干1年根未移植的插条苗 (插根苗或嫁接苗)。 1(2)-0 表示1年干2年根未移植的插条苗 (插根苗或嫁接苗)。 1(2)-1 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1次、移植后 培育1年的插条(插根或嫁接)移植苗。
二
苗龄表示法
苗木的年龄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一个数字表示由种子或无性繁殖 材料形成苗木后在初始育苗地生长的年数,第二个数字 表示第一次移植后在移栽地生长的年数,第三个数字表 示第二次移植后在移栽地生长的年数,以此类推。数字 之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之和即为苗木的年龄。表示方 法举例如下: 1-0 表示1年生未移植的苗木,即一年生苗木。 2-0 表示2年生未移植的苗木,即为留床苗。 1-1 表示2年生移植一次,移植后培育1年的移植苗。 1-1-1 表示3年生移植2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1年 的移植苗。
苗木育种繁殖与管理的要点

苗木育种繁殖与管理的要点
苗木是指栽植在园林、城市绿地、公路、河道、湖泊等地区的各种乔、灌、草本植物,形态特征成熟,生长基本均匀的植物。
苗木育种繁殖与管理是园林绿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面是苗木育种繁殖与管理的要点。
1、选择优良株
选择优良基因型苗木是做好育种繁殖工作的前提。
要选择生长状况好、病虫害少的母株,同时考虑花期、花色、花型等因素,选择优良的育种材料。
2、繁殖方法
苗木育种繁殖的方法主要有扦插法、嫁接法、分株法、落种法、造林育苗等方法,要
根据不同的树种、不同的繁殖对象,选择合适的繁殖方法。
3、注意控制繁殖环境
繁殖苗木的环境条件对苗木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注意控制繁殖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使苗木能够生长健壮。
4、及时施肥
适时施肥是苗木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要根据不同的树种、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采
取不同的施肥措施,使苗木真正健康生长。
1、合理浇水
苗木的浇水要根据每个树种具体的生长条件来确定,根据土壤含水量来调整浇水的频
率和容量,确保苗木在缺水和过浇的情况下都能正常生长。
2、注意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是苗木生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如早期预防、掌握施药
原则、合理防治等方法,及时判定病虫害的严重程度,防止苗木死亡。
3、修剪管理
4、保持苗木通风透气
通风透气是苗木健康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要积极采取措施保持苗木的通风透气,如
及时开窗换气、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等方法,保持苗木的生长状态。
5、注意防雪保温
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寒冷环境和极端气温对其生长造成不小的影响,要采取一些防雪保温措施,确保苗木的正常生长。
繁育苗木应注意几个技术环节

繁育苗木应注意几个技术环节繁育苗木是园艺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适当掌握技术环节可以使苗木繁育成功率更高,提高苗木品质。
下面就详细介绍繁育苗木的技术环节。
一、选择合适的繁殖材料繁育苗木选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要选择健康、品种纯正、无害虫、病菌、病毒的优质繁殖材料。
对于果木类苗木,应选择树体健康、树势旺盛的果树;对于花卉类苗木,应选择品种优良、株型整齐、无伤痕的植株作为繁殖材料。
二、进行修剪繁育苗木时,要对繁殖材料进行适当的修剪。
对于树木,可进行整形修剪,使其树形整齐,无碍于繁殖。
对于花卉,可进行叶片修剪,除去叶片病虫害,使其快速长出新根、新叶。
三、掌握适宜的繁殖方法苗木的繁殖方式有多种,包括扦插、分株、播种等。
在进行繁殖时,要根据苗木的品种、生长环境、繁殖条件等,选择适宜的繁殖方法。
对于木本植物,扦插是常用的繁殖方法之一。
扦插时要注意挑选同年生半硬枝条,节间长约10厘米左右,顶端留2片叶子,把下部去掉,插入生根剂中进行扦插。
对于草本花卉类,分株是更为常见的繁殖方式。
分株时应挑选有芽眼且具有健康根系的基部,将其挖出并进行分株。
四、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在繁育苗木过程中,温度、湿度、透光度、灌溉水量等环境因素都对苗木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要根据不同苗木的生长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调节环境因素,做好充分的保护和维护工作。
例如,常常喷雾保持一定的湿度、雨水过多时及时排水、遮光保温、控制空气流通等。
五、注意病害防治在苗木繁育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等原因容易出现病虫害。
应及时对苗木进行病害检查,对出现的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正确防治措施,以确保苗木健康成长。
六、合理施肥肥料是苗木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应根据苗木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
对于花卉苗木,可采用掺和基质培养液的形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营养成分供给;对于果树苗木,可采用有足够腐熟的有机肥来改善土壤肥力。
但要注意肥量、浓度的控制,以防过量施肥导致植株退化和旺长过度。
苗木繁育技术

4、催芽: 种子经过贮藏以后,在播种前还需要进行催芽处 理,种子催芽是通过人工的方法调节种子的发芽 速度和发芽率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技术措施有: A、温汤浸种法,用40~50℃的温水浸种24小时。 (不换水) B、沙藏层积催芽:以1:5~10的比例将种子与 细河沙拌匀,调节含水量达60~70%进行层积催 芽
C、干湿交替法:就是将种子在水种浸泡 1~2天,然后放在阳光下暴晒1~2天,然 后重新浸入水中,如此反复进行催芽。
D、激素催芽法:用50~200PPM的GA3 浸 泡种子12~24小时催芽。
E、机械损伤法
F、酸碱处理法
5、播种: 种子播种根据播种时期可分春播、秋播和 随机播三种情况,播种深度一般为种子直 径的5倍,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倍 左右。播种方法分为撒、点、条、钵四种 方法;盆景苗木应用更多的是营养钵育苗。 播种后灌水,保持土壤湿润疏松,以利种 子萌芽。特别注意松柏类种子出苗后要注 意遮荫
湿藏法:指的是具有低湿休眠的种子,在 低温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可破除休眠,提高 发芽率。层积法:种子与沙子的比例1:3, 沙子含水量60%左右,温度0~5℃条件下 贮藏。
⑷种子的处理:播种前杀虫灭菌常用方法 有: 1%高锰酸钾法(杀菌) 1%硫酸铜法(杀菌) 石灰水法(杀菌) 有机磷杀虫剂处理(3911、甲拌磷)
⑵种子的采集方法;
园林植物的种子大部分在秋季成熟,一般当种子 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种子内有机物质积累一定 量时,种子已经基本达到成熟,具备了育苗对种 子的要求,就可以进行采收。常用的采收方法有: 手采法、棒打法、钓剪法一种。无论那一种方法 只要能将种子采下来,就能达到采种的目的。
⑶种子的贮藏保鲜 种子采集后经过脱粒、净种、干燥、分级 后进入贮藏期。常用的贮藏方法有:干藏 和湿藏两种方法: 干藏法又分为普通干藏法:凉爽干燥,湿 度50%以下的环境。 低温干藏法:0~5℃条件下贮藏。 密封干藏法:放入玻璃容器内,用石蜡封 口,放于低温处贮藏。
苗木育种繁殖与管理的要点

苗木育种繁殖与管理的要点
苗木育种繁殖与管理是苗木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苗木育种繁
殖与管理的要点。
一、苗木育种
1、选种
选取高品质、适应力强、生长势旺盛的母树作为种源,以保证苗木品质。
2、花芽管理
花芽的发育与树龄、施肥、气温等因素有关,科学管理花芽可以提高花芽成芽率,避
免重插,提高育苗的质量。
3、制定育苗方案
针对选种情况,结合本地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因素,制定育苗方案,包括播种时间、育成时间、育苗环境、土壤管理等,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及品质。
二、苗木繁殖
1、繁殖方法
苗木繁殖方式有播种、移栽生长、扦插、嫁接等多种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苗木类型
和育苗对象的要求进行选择。
2、储备种源
储备优质的种子或备有高品质母树,以保证繁殖后的苗木品质。
3、环境管理
繁殖苗木需要严格控制水分、温度、肥料等因素,以提高成活率和品质。
三、苗木管理
管理苗木主要包括土壤管理、施肥、修剪、防病防虫等方面。
1、土壤管理
科学的土壤管理可以改善根系生长环境,提高根系发育和抗逆能力,包括松土、保水、水肥平衡等。
2、施肥
施肥是苗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苗木品种、生长环境和需求进行科学的施肥管理。
3、修剪
苗木修剪有助于促进树木分枝,控制树行形态、促进树木生长。
4、防病防虫
防病防虫是苗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需要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苗木健康生长。
以上就是苗木育种繁殖与管理的要点,希望能对苗木生产实践有所帮助。
苗木繁育-播种与育苗.

❖ (2)防霜冻措施
❖ ①灌溉防霜冻 在霜冻到来之前,用喷灌或地 面灌溉有防止霜冻的效果,喷灌的效果更好 些。根据灌水防霜冻试验证明,灌溉地比不 灌溉地的温度高2℃左右。
❖ ②熏烟法 烟能使地温散失缓慢。温暖的烟粒 能吸收一部分水蒸气,使它们凝成水滴放出 潜热,可以使地表气温增高l-2℃。这种方法 用于平地效果较好。
❖ 1<C≤5,适用于千粒重在3-700g的中、小粒 种子;
❖ C>5,适用于千粒重在3g以下的极小粒种子。
❖ 以上公式计算得出的是理论值,生产上还应 考虑自然条件下正常的损耗,C值还需适当 增大
❖ 5. 4播种方法
❖ (1)撒播
❖ 撒播就是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适用于小粒种子。为了撒得 均匀,小粒种子需要加沙等基质,随种子一同撒到苗床。撒播一 般用于平床。特点是产苗量高,播种方式简便;但由于株行距不 规则,不便于锄草等管理。另外,撒播用种量较大,不宜大面积 播种。
❖ ②防风障 在冬春风大的地区,还可用防风障 防止苗木的生理干旱。因防风障能减低风速, 改变小气候,减少苗木水分蒸腾,并增加积 雪,能起到保护苗木的作用。
❖ ③暖棚 又叫霜棚。在我国南方,苗木越冬时, 可用暖棚,春季也有防霜冻的作用。其构造 与荫棚相似,但是暖棚的帘子要密而厚,要 北面低与地面相接,南面高利于阳光照射。 棚的高度要比苗高稍高。
❖ §6.2 扦插育苗
❖ 扦插育苗是用苗干或树木枝条的一部分做繁 殖材料,插入土壤等基质中进行育苗的方法。 经过截制的繁殖材料叫插穗,用插条法培育 的苗木称扦插苗。
苗床喷灌
❖ (5)间苗与定苗
❖ 尽管经过理论计算和实际工作经验确定了播种量,但 为了保证出苗率,往往要适量增加播种量,使幼苗过 密,如不间苗,将导致苗木生长细弱,降低苗木质量。 间苗是调节光照、通风和营养面积的重要手段,与苗 木质量、合格苗产量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木繁育1.简述植物苗床播种的操作流程。
①画线:先将农作物的残根清除干净,再进行深耕,如要在秋季进行播种,深耕工作应在作床前半个月进行。
播种前按确定的行距画线,可以用测绳拉直画线,使播种行道直,行宽均匀一致,便于苗期管理。
②开沟:在线上开沟,沟深一般为种子直径的3倍左右。
实行撒播的种子不必开沟。
③播种:开沟后要立即播种,以充分保墒。
播种时以种子缝合线垂直的姿态正确放入,便于出芽。
④覆土:播种后应立即覆土,以免播种沟内的土壤和种子干燥。
为了保持播种沟适宜的水分、温度,促进幼芽出土,要求覆土均匀,厚度适当,而且覆土速度要快。
一般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
⑤镇压:为了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使种子能顺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在干旱地区或土壤疏松、水分不足的情况下,覆土后要进行镇压。
但对于较黏的土壤不宜镇压,以防土壤板结,不利幼苗出土。
对于不黏而较湿的土壤,需待其表土稍干后再进行镇压。
⑥遮阳:若夏季播种,一定要遮阳。
可以使用覆草法,也可使用遮阳网进行遮阳。
⑦播后管理2. 简述植物苗床播种的播后管理技术。
①温度管理根据具体品种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温度,大多数种子的发芽温度在20—25℃之间。
温度太高和太低都会直接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②湿度管理播种后水分的管理是很关键的。
冬季育苗,夜间土温低时,水分散失少,因此在苗期不需要补水或者少补水;如果土温较高,在苗期应根据实际需要喷雾补水。
夏季育苗时,水分蒸发特别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补充水分。
如果种子很细,为避免水的冲刷,可以采用浸盆的方法补水。
③光照管理除个别品种像“仙客来”在萌发时需要黑暗之外,大多数种子在光照条件下有利于萌发。
种子萌发后必须接受光照;否则,会使幼苗徒长。
④揭去覆盖物种子发芽后,要及时揭去覆盖物。
有60%—70%的种子在子叶展开后应将膜揭去,使其充分接受光照,以免幼苗徒长。
同时仍然要保持基质的湿度,从而使未发芽种子的子叶从种壳中成功伸出。
⑤移植种苗生长到适合移植的时候,要及时假植或定植;否则,容易造成种苗徒长和生产延误。
各种苗的移植时间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3. 简述植物穴盘播种的操作流程。
①穴盘选择和消毒:1)选盘。
穴盘外形尺寸多为54.9cm×27.8cm,穴盘规格分别为72孔和108孔,穴孔形状以四方倒梯形为宜,以保证至少有5mm的基质深度。
2)消毒。
为了确保穴盘卫生,要将穴盘放进稀释100倍的漂白粉溶剂(1kg漂白粉加99kg水)中,浸泡8—10h,取出晾干备用。
②基质配置:1)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2:1: 1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加水达到湿而不黏,用手抓能成团,一松手能散开的地步。
2)再在每立方米基质中加人 2.6—3.1 kg氨磷钾复合肥(15:15:15)及10—15Ske脱味鸡粪等有机肥。
基质pH为5.8—7.0。
所用基质量,应加上10%的富余量,以使基质3)基质消毒。
基质配好后,应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播种后种子受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侵染。
消毒方法是将甲基托布津等消毒药配制成一定浓度,均匀地喷洒在基质上,适当搅拌堆放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一段时间即可。
③基质装盘:将配好的基质装在盘中,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个穴盘都装满基质,尤其是四角和盘边的孔穴,一定要与中间孔穴的基质量一样。
基质不能装得过满,装满后各个格室应清晰可见,不压实。
④压穴:将装好基质的盘垂直码放在一起,4—5盘一撂,上面放一只空盘。
两手平放在盘上均匀下压至基质深度为0.5—1.0cm,以利于插入种子。
⑤处理种子:种子尽量选用优质种子,如果采用机械播种,由于机械会损坏种芽,所以尽量不用已发芽的种子。
用温水、磷酸三钠溶液、赤霉素溶液等浸泡处理种子,风干后待用。
⑥播种:将种子点在压好穴的盘中,每穴一粒,避免漏播;发芽率偏低的种子每穴播2粒。
要求种子落在穴孔正中。
⑦覆盖基质或蛭石:播种后用基质或蛭石覆盖穴盘。
方法是将基质或蛭石倒在穴盘上,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去掉多余的基质或蛭石。
覆盖基质或蛭石不要过厚,与格室相平为宜。
⑧苗盘入床:1)将已播种的苗盘铺放在苗床中,及时用清水将苗盘浇透,浇水时喷洒要轻而匀,防止将孔穴内的基质和种子冲出,以浇水后各格室清晰可见为宜。
2)然后在苗床上平铺覆盖一层地膜,以防止苗盘内水分散失。
较好的方法是在苗盘上安放一些小竹条,再覆盖地膜,使薄膜与苗盘之间留有空隙。
⑨苗期管理4. 简述植物穴盘播种的播后管理技术。
苗期管理是穴盘育苗技术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管理技术是保证苗木顺利出苗、出壮苗的前提,主要的管理措施是调控温湿度和补苗工作。
①种子出苗后应及时揭去地膜。
高温天气应及时遮盖遮阳网,注意棚内通风、透光、降温。
②待子叶展开后就要立即进行间苗和移苗补缺,将单穴内多余的苗拔起移人缺苗的空穴内,或将穴内多余的苗拔除。
缺苗移补好后,立即对苗床喷洒清水。
③及时检查穴盘基质状态,表面基质发白时应补充水分。
一般早晚浇水两次,避免中午高温时浇水伤苗。
浇水时要浇匀、浇透,利于秧苗根下扎,形成根坨。
④为使穴盘苗有一个好的生长环境,冬季配加温设备,保持室内温度不低于12℃;夏季通过遮阳设备、通风及降温设备,将室温控制在30℃以内。
同时,利用喷滴灌措施,保持基质的含水量在60%—70%。
5. 简述植物苗床扦插的操作流程。
①选田遮阳:1)选择避风平坦,光照条件好,温度稳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交通方便,有稳定水源的田块。
2)遮阳育苗比一般大田露地育苗要好。
所以采用单体大棚扦插,盖上大棚薄膜,外加遮阳网。
②设置苗床:1)棚内地面整平后建立地面扦插苗床。
苗床宽度可为100cm左右,四周可安装10—12cm高的挡板砖。
苗床底部铺一层细沙,厚10cm左右,大体与砖上沿平齐,表面整平,以利排水。
2)扦插基质的配制。
扦插基质可用蛭石、泥炭(或洁净的黄心土)、细沙1:1:1混合。
总体的要求是:保温、保湿、疏松透气、不带病菌,最主要的是透气性要良好,有利于生根。
也可采用单一基质,如100%泥炭、100%珍珠岩、100%沙等。
应针对扦插对象选用不同基质,要对使用的基质充分了解,注意其特性。
加强管理,特别是针对全部是无机基质的配方,要注重水分和肥料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分层铺垫基质,即上面铺垫层一定厚度透气性良好的无机基质,下面铺垫有机基质。
实践证明,这样不仅有利于生根,还解决了后期脱肥的问题。
3)插前24h用“高锰酸钾”混合“敌克松”配成500倍液,用喷壶对苗床和砖喷一次,对苗床消毒。
③选取接穗:4月下旬—6月下旬,8月下旬—10月中旬,为红叶石楠扦插的黄金季节。
在阴天和早上10点以前及下午4点后,选择生长粗壮的半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做插穗,注意保湿,遮阳洒水。
④插穗处理:1)采用专用剪留3—5cm长,处理成一叶一芽,上下剪口平剪,保留半张叶片。
2)然后将插穗下端浸人50mg/kg的蔡乙酸(NAA)溶液中,保持10min,取出后用清水冲洗。
⑤插穗扦插:1)将处理好的插穗插人苗床基质3cm,株行距控制在5—6cm,每平方米密度为400株。
2)地面上要露出顶端的叶片和芽,插穗和基质要紧密接触,不留空隙。
⑥插后管理:1)扦插苗应避免较强的光照,从扦插到生根发芽之前都要遮阳,保持遮阳率75%以上。
2)扦插一结束要喷洒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以后每5—7天喷1次,防止伤口被病原物感染。
3)湿度是影响扦插效果的重要因素。
扦插后要盖严塑料薄膜,并经常检查苗床,基质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棚内空气湿度最好保持在95%以上,棚内温度控制在38℃以下,如温度过高,则应喷雾降温。
4)10—15天后,部分插穗开始生根,应适当降低基质含水量,一般保持在40%左右。
当50%以上的插穗开始生根后,可逐步打开薄膜通风,遮阳透光率为50%左右。
适时进行苗地除草等。
5)当插穗全部生根且50%以上开始长出新叶后,逐步除去大棚的遮阳网和薄膜,开始炼苗。
6)可结合喷施叶面肥或施低浓度水溶性化肥,以促进扦插苗健壮生长。
6. 简述植物穴盘扦插的操作流程。
①准备基质:1)扦插基质配制的总体要求是: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能,以及轻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特性。
喜湿润苗术基质:泥炭:树皮:花=2:1:1或1:1:1;或泥炭:树皮=1:1。
喜干旱苗木基质:泥炭:珍珠岩:树皮=1:1:1;或泥炭:珍珠岩=1:1。
其他苗木基质:泥炭:树皮:沙=1:1:1;或泥炭:珍珠岩=1:1;或刨花:炉渣=1:1。
2)用前24h,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浇基质,进行消毒。
做到疏松、透水、透气、不含杂草和病菌。
②选盘填装:1)红叶石楠的扦插以50穴或72穴、孔深5.5cm的穴盘为宜,这样插穗能立直,叶片不相互重叠,有-定的生长空间,有助于提高苗的质量。
2)基质装人穴盘,不可镇压,保持疏松,装好的穴盘整齐均一摆放在苗床上。
③准备生根希菌剂:1)将5g植物生长调节剂IBA或生根粉NAA用250mL的乙醇溶解,配制成生根剂保存备用。
2)要用时取出一-定量溶液,配成500—8000mg/kg高浓度生长调节剂。
为对插穗进行杀菌处理,用先配制好的多菌灵200倍液溶解在生根剂中。
④剪取和保存插穗:穴盘扦插的环境条件较好,剪取插穗的时间较大田苗床宽泛些,但剪后保湿等的要求较高。
一般剪取插穗的时间是露水干了以后到气温大幅度上升之前,选择半木质化的枝条。
插穗采后要喷水保湿,或用湿布、塑料薄膜包裹。
要贮运的需先人冷库存放放,待凉透秀后才可用冷藏车运输。
⑤插穗处理:穴盘扦插插穗的处理基本与大田苗床扦插相同,但保留叶片和浸泡生根剂的操作有些不同,具体如下:1)在室内或室外阴凉处,用清水冲洗干净插穗,用75%乙醇擦洗消毒剪具。
2)用锋利的剪刀剪切插穗4—5cm,留适当叶片,距上下切口最好在叶基部0.5—1cm处,切口要平整,平切。
去除下部的叶子,可以全部保留上部的叶子。
3)在剪穗的过程中要经常喷水,保证插穗不失水。
4)将插穗基部1—2cm在高浓度生根溶液中蘸3—5s取出。
⑥插穗操作:为保证穴盘苗的发根率和整齐度,将插穗插在通气透水性好的基质中上层,般深度比大田苗床略浅,为2cm左右,密度以插穗的叶片相互不重叠为宜。
同一个苗床插同二个树种使插穗的叶片统一朝向,这样既方便、美观,又便于均匀喷雾和使苗木生长比较致,便于管理。
⑦插后管理:1)经常观测大棚内温湿度,如果温度超过植物需要的适宜温度25—35°C,就要打开天窗降温,并及时关闭天窗;如果大棚内湿度达到90%以上就可以适当降低喷雾频率,如果湿度不够则需要提高喷雾频率。
2)扦插结束当天傍晚要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以后每隔3—5天喷一次。
3)愈伤组织形成后结合喷药防病同时进行叶面追肥,交替使用国美水溶性肥料(N:P:K为20:10:20和14:0:14),氮肥(浓度50—15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