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技术专题报告
哈工大电信学院生产实习报告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生产实习报告院系:电信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哈尔滨工业大学1、实习动员及电话原理介绍时间:7月14日地点: 正心11及新技术楼1004总结:在生产实习的第一天上午,老师讲述了生产实习的具体安排和一些注意事项,并对通信工程的几个班的同学进行了分组。
A组的组员名单里有我,接下来的前四天在哈工程大学进行TD-SCDMA的实习,后四天在哈工大进行安装电话的实习。
在下午,我们来到了新技术楼1004学习电话的基本原理。
通过对电话机的发展历史,类型,命名方式,技术发展的学习,大致掌握了电话从产生到现在的经过,也知道了一些关于电话技术的细节内容。
最重要的是,老师给我们详细的分析了一下电话呼叫的工作流程,让我大致明白了电话具体工作的原理,从小时候到现在一直的好奇终于被解答,好不开心!最后老师讲解了电话机故障的分析,这是比较实用的一方面。
虽然家里以后可能不大使用电话,但还是可以防患于未然。
下面是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内容:数字程控交换机原理程控交换系统的组成工作流程图时隙交换原理1 用户2战绩听到拨号音,时隙2是用户2听拨号音,时隙6是双音多频収号器接收用户2的双音多频信号。
2 用户2拨完用户4的第一位号码后,用户2拨号音停。
时隙6是上瘾多频収号器接收用户2的双音多频信号。
3 用户2拨完用户4的思维正确的号码后,用户2听到回铃声,用户4振铃,时隙2是用户2听回铃音。
4 用户4摘机后,用户2的回铃停,用户4振铃停,时隙2是用户2接收用户4的语音信号,时隙4是用户4接收用户2的语音信号5 用户4挂机后,用户2听到忙音。
时隙2是用户2听忙音程控交换机联机方案拨号方式:B -> 外线0-0-外线机号C –>外线0—外线机号B分机–> C分机0-52提示音-C分机号601C分机–>B分机0-51提示音-B分机号802外线–>B分机3511-51提示音-B分机号802外线–>C分机3511-52提示音-C分机号601B局内通话直接拨本局内机号。
哈工大电子技术专题报告-关于555电路及其应用

关于555电路及其应用关键词:555电路分类原理应用一、555电路简介555电路含有两个电压比较器,一个基本RS触发器,一个放电开放管T,比较器的参考电压由3只5KΩ的电阻器构成的分压器提供。
它们分别使高电平比较器A1的同相输入端和低电平比较器A2的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平为2/3Vcc和1/3Vcc。
A1与A2的输出端控制RS触发器状态和放电管开关状态。
当输出信号自6脚,即高电平触发输入并超过参考电平2/3Vcc时,触发器复位,555的输出端3脚输出低电平,同时放电开关管导通;当输入信号自2脚输入并低于1/3Vcc时,触发器置位,555的3脚输出高电平,同时放电开关管截止。
RD是复位端(4脚),当RD=0时,555输出低电平。
平时RD端开路或接Vcc。
Vc是控制电压端(5脚),平时输出作为比较器A1的参考电平,当5脚外接一个输入电压,即改变了比较器的参考电平,从而实现对输出的另一种控制,在不接外加电压时,通常接一个0.01μF的电容器到地,起滤波作用,以消除外来的干扰,确保参考电平的稳定。
T为放电管,当T导通时,将给接于7脚的电容器提供低阻放电通路。
555定时器主要是与电阻、电容构成充放电电路,并由2个比较器来检测电容器上的电压,以确定输出电平的高低和放电开关管的通断。
这就很方便地构成从微秒到数十分钟的延时电路,可方便的构成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或波形变换电路。
555为8脚时基集成电路,各脚主要功能如下:1脚:GND(或Vss)外接电源负端VSS或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2脚:TR低触发端;3脚:OUT(或Vo)输出端;4脚:R是直接清零端。
当R端接低电平,则时基电路不工作,此时不论TR、TH处于何电平,时电路输出为“0”,该端不用时应接高电平;5脚:CO(或VC)为控制电压端。
若此端外接电压,则可改变内部两个比较器的基准电压,当该端不用时,应将该端串入一只0.01μF电容接地,以防引入干扰;6脚:TH高触发端;7脚:D放电端。
哈工大生产实习专题报告——风力发电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产实习专题报告电气工程系 0906153班刘悦学号1093710508风力发电技术综述这次生产实习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收获,当前,我国风力发电发展非常迅速,风力发电产业异常繁荣,我就“风力发电”专题进行了一些探究,下面是我的一些总结。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对电力的需求的增长也是十分迅速的。
目前,我国的最主要的发电的方式仍然还是传统的火力发电的方式,但是火力发电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暴露了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火力发电的原料的使用已经是枯竭的了,而其它发电方式由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可利用的资源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风力发电技术这种新兴的发电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的问题。
1、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通常情况下,大风里是包含着巨大的能量,风速为10m/s 的五级风吹到物体表面能够产生约为10kg 的作用力,而风速为20m/s的九级风吹到物体表面能够产生的作用力为50kg,而风速为50m/s的台风吹到物体上产生的作用力的值已经高达200kg 了。
所以其实风中所含有的巨大的能量比人来迄今为止所能控制的能量是要高出许多的,风力是地球上很重要的能源,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风能,将给人来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这种新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并且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了,风力发电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风力发电技术的装机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利用风力发电技术而产生的发电量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的增加;(2) 风力发电的发电机的单机容量也在不断的增大;(3)海上风电场的发展正在逐步的商业化。
海上发电场具有风力稳定、受外界因素干扰少、风速高、发电量大的特点,海上发电场还能够更好的利用发电机组发电容量;(4) 风力发电建设的投资成本是很高的,但是其运营的费用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
中国华电哈尔滨热电厂发电厂主控制室2、风力发电技术中心技术的应用近些年来,世界风力涡轮发电机市场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因此利用风力发电在发电行业中已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了。
哈工大《电子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电子系统》实验报告院系:电信学院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孙思博实验一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雷达测速原理。
2、了解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仪器原理及其使用。
3、使用Matlab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回波多普勒频率和目标速度。
二、实验原理:1、多普勒测速原理:由于运动目标相对辐射源的运动而引起发射信号的中心频率发生多普勒频移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目标运动方向的不同决定了多普勒频移的正负。
(如图1所示)图1.多普勒效应假设发射的是重复频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脉冲串,雷达发射信号的波长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设目标的速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多普勒频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以目标接近雷达为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接收脉冲串频率新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雷达发射信号的载频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时(1)2、多普勒信息的提取:在连续波工作状态时,利用相干检波器可以得到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相关的一系列频谱分量,回波分量中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等高频分量被多普勒滤波器滤除,则最后获得就是多普勒分量,利用公式(1) 可以求得目标的速度。
本实验中发射波长为3cm,采样率是2048HZ。
三、实验仪器:实验装置如下:5402DSP测速传感器混频器连续波发射机传感器输出信号放大滤波AD 串行接口PC 机FFT图3-2 连续波雷达测速实验仪器原理框图图3. 测速雷达传感器三、 实验内容与步骤:1、 利用给定装置,使用一挡光板作为目标物体,移动该物体,则通过测速雷达传感器(如图3)能够获得回波数据,并被DSP 芯片采样,采样频率为2048HZ 。
2、 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选择一高频干扰少的波形,利用软件获得其2048个数据,并存储在计算机中。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1172100327 王金翼21系电子信息类在小学期期间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课,授课的主要内容为三个分流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方向)的相关介绍,由相关专业的优秀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
该专业导论课对于我们确立今后的人生规划,发展方向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认清了自身的兴趣爱好,使我们对于今后的学业发展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接下来我将从专业认知,个人收获,选择方向三个方向进行讲述。
一、专业认识21系电子信息类下设三个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俗称光电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俗称微电子)以及光电子信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方向)(俗称光学工程)。
我所在的班级的班主任朱成禹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副教授,他在大一一年的学习与生活中就多次为我们讲解了光电子的发展方向,还带领我们多次参观实验室,因此我对于光电子的了解可能更多一些。
下面我将分别讲解我对这三个专业的理解。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设计,物联网技术,纳米技术,系统芯片及IP设计以及集成传感器等。
该专业相较于其他两个专业设置可能差别较大,其他两个专业的重心都与光学相关,光学是整个本科期间的重要课程。
而本专业则是相对比较侧重电学硬件的专业。
在专业课设置上,大二以后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数字电路设计(俗称数电)模拟电路设计(俗称模电)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
该专业的课程大多对于电学相关度较高,因此需要我们具有较好的电路基础知识。
在本学期的专业导论课上,来自于微电子的老师分别就物联网技术与MEMS与微系统进行了由概念到发展前景到多方面应用的全面的讲解。
目前该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尤其是在最近的中兴事件之后,国家对于自主研究芯片的要求进一步加紧,在芯片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必将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我认为该专业是一个行业前景广阔的传统工科专业。
哈工程电子技术课程总结

数字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比较器、 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 等 真值表 逻辑表达式(化简) 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计数器、寄存器等 时序电路分析:画波形、列状态表、写特 性方程、驱动方程、状态方程
谢谢大家
祝各位取得好成绩
2、电子电路: 数字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比较器、 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 等 时序逻辑电路:计数器、寄存器等
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总结
组合电路分析
电路图 逻辑表达式 卡诺图 时序电路分析 电路图 状态方程 状态转换图 状态表 波形图 逻辑功能
组合电路设计
真值表 波形图 逻辑功能
B F 0 1 1 0 0 0 1 1
触发器
J 0 0 1 1 K 0 1 0 1 Qn+1 Qn 0 1
Qn
Qn1 JQ n KQn
D 0 1
Qn+1 0 1
Q n1 D
时序逻辑电路
状态转换表
CP
0 1 2 3 4
对应十 进制数
Q1
0 0 1 1 0
Q0
0 1 0 1 0
0 1 2 3 0
UDRM 2U2 UDRM 2U2 UDRM 2 2U2 UDRM 2U2
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IR T
R
u1
IZ UZ
RL
io
u2
C
VZ
Ui
Uo
模拟电路分析内容总结: 二极管电路:二极管状态,电路某电压、 电流数值或波形。 三极管电路:三极管状态,静态分析,动 态分析 集成运放: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分析 直流电源:输出直流电压、电流、如何选 择器件(变压器、二极管、电容、稳压管、 限流电阻)
哈工大高级电工电子实验报告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课程报告课程名称:高级电子技术综合实验院系:报告者:学号:时间: 2016-6-3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一 basys2学习板的简单应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使用basys2学习板,了解FPGA的相关知识2.熟悉ISE软件的应用3.使用basys2实现四人表决器的功能二、实验步骤1.将板子与PC相连2.将写好的程序烧录板子中3.波动板子上的开关,进行实验验证三、相关代码// Verilog test fixture created from schematicD:\Xilinx\13.4\example\test5.26\test5.sch - Thu May 26 10:16:03 2016 `timescale 1ns / 1psmodule test5_test5_sch_tb();// Inputsreg A;reg C;reg B;reg D;// Outputwire F;// Bidirs// Instantiate the UUTtest5 UUT (.A(A),.C(C),.B(B),.D(D),.F(F));// Initialize Inputs// `ifdef auto_initinitial beginC = 0;B = 0;D = 0; #100;A = 0;C = 0;B = 0;D = 1; #100;A = 0;C = 0;B = 1;D = 0; #100;A = 0;C = 0;B = 1;D = 1; #100;A = 0;C = 1;B = 0;D = 0; #100;A = 0;C = 1;B = 0;D = 1; #100;A = 0;C = 1;B = 1;D = 0; #100;A = 0;C = 1;B = 1;D = 1; #100;A = 1;C = 0;B = 0;D = 0;A = 1;C = 0;B = 0;D = 1;#100;A = 1;C = 0;B = 1;D = 0;#100;A = 1;C = 0;B = 1;D = 1;#100;A = 1;C = 1;B = 0;D = 0;#100;A = 1;C = 1;B = 0;D = 1;#100;A = 1;C = 1;B = 1;D = 0;#100;A = 1;C = 1;B = 1;D = 1;#100;end// `endifendmodule四、实验现象A按下,BCD三个当中至少有一个也按下时,灯亮;A不按下,BCD都按下时,灯也亮,其他情况下灯不亮。
哈工大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设计题目:可逆直流PWM驱动电源的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班级:设计者:学号:同组人: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哈尔滨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工作计划安排:(学时安排为1周,但考虑实验的安排,需分散在2周内完成)第1周:全体开会,布置任务,组成设计小组(每组3人),会后设计工作开始。
答疑,审查设计方案,发放器件和装焊工具。
完成焊装工作。
第2周每人12学时到实验室调试已装焊好的电路板,并完成相关测试和记录。
撰写设计报告。
双极模式直流PWM驱动电源的设计1.主电路设计1.1.主电路设计要求直流PWM驱动电源的主电路图如图1a所示,图1b为控制原理框图,它包括整流电路和H桥可逆斩波电路的设计。
二极管整流桥把输入交流电变为直流电,H桥逆变器则根据IGBT驱动信号占空比的不同,得到不同的直流电压,并将其加在电动机上。
a主电路图b 控制原理框图图1(1)整流部分采用四个二极管构成整流桥模块;(2)逆变器部分采用IPM(智能功率模块)PS21564构成。
该电路主要为三相逆变桥,此处采用其中的U、V两相;(3)根据负载要求,计算出交流侧输入电压和电流,作为设计整流变压器、选择整流桥和滤波电容的依据。
由于该电路整流输出电压较低,所以在计算变压器副边电压时应考虑在电流到达负载之前,整流桥和逆变桥中功率器件的通态压降。
1.2 整流电路设计整流部分采用4个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模块。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20V ,通过查阅该型号IPM 的数据手册得知,开关器件的通态压降为2V 左右,可知dc V 电压为24V ,由全桥整流电路可知:20.9dc V V整流桥中二极管的管压降为1V ,可知变压器副边电压及变压器的变比,滤波电容选择耐压40V 左右,容值450uF 左右。
1.H 型逆变桥设计该部分电路在IPM 模块内部集成,不需要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介一、定义: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二、主要特点: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三、分类: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1.直流伺服电动机分为有刷和无刷电机。
2. 交流伺服电机也是无刷电机,分为同步和异步电机。
二、特点一、直流有刷伺服电机特点:成本低,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过载能力大,调速范围宽,控制容易,运行平稳,低噪音,高效率,需要维护,但维护不方便(换碳刷),产生电磁干扰,对环境有要求。
因此它可以用于对成本敏感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场合。
二、直流无刷伺服电机特点:无刷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启动电压低、空载电流小。
控制复杂,容易实现智能化,其电子换相方式灵活,可以方波换相或正弦波换相。
电机免维护,效率很高,运行温度低,电磁辐射很小,长寿命,可用于各种环境。
三、交流伺服电机特点:起动转矩大;运行范围较广;无自转现象。
四、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特点:无电刷和换向器,因此工作可靠,对维护和保养要求低,定子绕组散热比较方便,惯量小,易于提高系统的快速性,适应于高速大力矩工作状态,体积和重量小。
三、原理一、相关概念:伺服系统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它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的非常灵活方便。
二、伺服主要靠脉冲来定位,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伺服电机接收到1个脉冲,就会旋转1个脉冲对应的角度,从而实现位移,因为,伺服电机本身具备发出脉冲的功能,所以伺服电机每旋转一个角度,都会发出对应数量的脉冲,这样,和伺服电机接受的脉冲形成了呼应,或者叫闭环,如此一来,系统就会知道发了多少脉冲给伺服电机,同时又收了多少脉冲回来,这样,就能够很精确的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可以达到0.001mm。
三、交流伺服电动机工作原理交流伺服电动机定子的构造:定子上装有两个位置互差90°的绕组,一个是励磁绕组Rf,它始终接在交流电压Uf上;另一个是控制绕组L,联接控制信号电压Uc。
所以交流伺服电动机又称两个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子通常做成鼠笼式,但为了使伺服电动机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线性的机械特性,无“自转”现象和快速响应的性能,它与普通电动机相比,应具有转子电阻大和转动惯量小这两个特点。
目前应用较多的转子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高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做成的高电阻率导条的鼠笼转子,为了减小转子的转动惯量,转子做得细长;另一种是采用铝合金制成的空心杯形转子,杯壁很薄,仅0.2-0.3mm,为了减小磁路的磁阻,要在空心杯形转子内放置固定的内定子.空心杯形转子的转动惯量很小,反应迅速,而且运转平稳,因此被广泛采用。
交流伺服电动机在没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只有励磁绕组产生的脉动磁场,转子静止不动。
当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便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转子沿旋转磁场的方向旋转,在负载恒定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速随控制电压的大小而变化,当控制电压的相位相反时,伺服电动机将反转。
四、伺服电机与其他电机的比较一、伺服电动机与单机异步电动机比较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虽然相似,但前者的转子电阻比后者大得多,所以伺服电动机与单机异步电动机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1、起动转矩大2、运行范围较广3、无自转现象正常运转的伺服电动机,只要失去控制电压,电机立即停止运转。
当伺服电动机失去控制电压后,它处于单相运行状态,由于转子电阻大,定子中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旋转磁场与转子作用所产生的两个转矩特性(T1-S1、T2-S2曲线)以及合成转矩特性(T-S曲线)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是0.1-100W。
当电源频率为50Hz,电压有36V、110V、220、380V;当电源频率为400Hz,电压有20V、26V、36V、115V等多种。
交流伺服电动机运行平稳、噪音小。
但控制特性是非线性,并且由于转子电阻大,损耗大,效率低,因此与同容量直流伺服电动机相比,体积大、重量重,所以只适用于0.5-100W的小功率控制系统。
二、伺服电机与步进电机的比较步进电机作为一种开环控制的系统,和现代数字控制技术有着本质的联系。
两者在控制方式上相似(脉冲串和方向信号),但在使用性能和应用场合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列举如下:1、控制精度不同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 1.8°、0.9°,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0.72 °、0.36°。
也有一些高性能的步进电机通过细分后步距角更小。
如三洋公司(SANYO DENKI)生产的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其步距角可通过拨码开关设置为 1.8°、0.9°、0.72°、0.36°、0.18°、0.09°、0.072°、0.036°,兼容了两相和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由电机轴后端的旋转编码器保证。
以三洋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为例,对于带标准2000线编码器的电机而言,由于驱动器内部采用了四倍频技术,其脉冲当量为360°/8000=0.045°。
对于带17位编码器的电机而言,驱动器每接收131072个脉冲电机转一圈,即其脉冲当量为360°/131072=0.0027466°,是步距角为1.8°的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的1/655。
2、低频特性不同步进电机在低速时易出现低频振动现象。
振动频率与负载情况和驱动器性能有关,一般认为振动频率为电机空载起跳频率的一半。
这种由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低频振动现象对于机器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
当步进电机工作在低速时,一般应采用阻尼技术来克服低频振动现象,比如在电机上加阻尼器,或驱动器上采用细分技术等。
交流伺服电机运转非常平稳,即使在低速时也不会出现振动现象。
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共振抑制功能,可涵盖机械的刚性不足,并且系统内部具有频率解析机能(FFT),可检测出机械的共振点,便于系统调整。
3、矩频特性不同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转速升高而下降,且在较高转速时会急剧下降,所以其最高工作转速一般在300~600RPM。
交流伺服电机为恒力矩输出,即在其额定转速(一般为2000RPM或3000RPM)以内,都能输出额定转矩,在额定转速以上为恒功率输出。
4、过载能力不同步进电机一般不具有过载能力。
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较强的过载能力。
以山洋交流伺服系统为例,它具有速度过载和转矩过载能力。
其最大转矩为额定转矩的二到三倍,可用于克服惯性负载在启动瞬间的惯性力矩。
步进电机因为没有这种过载能力,在选型时为了克服这种惯性力矩,往往需要选取较大转矩的电机,而机器在正常工作期间又不需要那么大的转矩,便出现了力矩浪费的现象。
5、运行性能不同步进电机的控制为开环控制,启动频率过高或负载过大易出现丢步或堵转的现象,停止时转速过高易出现过冲的现象,所以为保证其控制精度,应处理好升、降速问题。
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为闭环控制,驱动器可直接对电机编码器反馈信号进行采样,内部构成位置环和速度环,一般不会出现步进电机的丢步或过冲的现象,控制性能更为可靠。
6、速度响应性能不同步进电机从静止加速到工作转速(一般为每分钟几百转)需要200~400毫秒。
交流伺服系统的加速性能较好,以山洋400W交流伺服电机为例,从静止加速到其额定转速3000RPM仅需几毫秒,可用于要求快速启停的控制场合。
五、选型方法和原则一、选型计算方法1、转速和编码器分辨率的确认。
2、电机轴上负载力矩的折算和加减速力矩的计算。
3、计算负载惯量,惯量的匹配,安川伺服电机为例,部分产品惯量匹配可达50倍,但实际越小越好,这样对精度和响应速度好。
4、再生电阻的计算和选择,对于伺服,一般2kw以上,要外配置。
5、电缆选择,编码器电缆双绞屏蔽的,对于安川伺服等日系产品绝对值编码器是6芯,增量式是4芯二、伺服电机选型的原则1、负载/电机惯量比正确设定惯量比参数是充分发挥机械及伺服系统最佳效能的前提,此点在要求高速高精度的系统上表现尤为突出,伺服系统参数的调整跟惯量比有很大的关系,若负载电机惯量比过大,伺服参数调整越趋边缘化,也越难调整,振动抑制能力也越差,所以控制易变得不稳定;在没有自适应调整的情况下,伺服系统的默认参数在1~3 倍负载电机惯量比下,系统会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这样,就有了负载电机惯量比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惯量匹配,如果电机惯量和负载惯量不匹配,就会出现电机惯量和负载惯量之间动量传递时发生较大的冲击;下面分析惯量匹配问题。
TM-TL=(JM+JL)α式中,TM———电机所产生的转矩;TL———负载转矩;JM———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JL———负载的总转动惯量;α———角加速度。
由上式可知,角加速度α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α越小,则由控制器发出的指令到系统执行完毕的时间越长,系统响应速度就越慢;如果α变化,则系统响应就会忽快忽慢,影响机械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电机选定后最大输出力矩值不变,如果希望α的变化小,则( JM + JL )应该尽量小。
JM为伺服电机转子的转动惯量,伺服电机选定后,此值就为定值,而JL则根据不同的机械系统类型可能是定值,也可能是变值,如果JL是变值的机械系统,我们一般希望( JM+ JL )变化量较小,所以我们就希望JL在总的转动惯量中占的比例就小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惯量匹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①转动惯量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都有影响,惯量越小,系统的动态特性反应越好,惯量大,系统的机械常数大,响应慢,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因而限制了伺服带宽,影响了伺服精度和响应速度,也越难控制,惯量的适当增大只有在改善低速爬行时有利,因此,机械设计时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惯量。
②机械系统的惯量需和电机惯量相匹配才行,负载电机惯量比是一个系统稳定性的问题,与电机输出转矩无关,是电机转子和负载之间冲击、松动的问题[4]。
不同负载电机惯量比的电机可控性和系统动态特性如下:(1)一般情况下,当JL≤ JM时, 电机的可控性好,系统的动态特性好;(2)当JM < JL≤ 3JM时,电机的可控性会些稍降低,系统的动态特性较好;(3)当JL > 3JM时,电机的可控性会明显下降,系统的动态特性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