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8的组成(移动木珠)》幼儿园课件教案优质课比赛获奖公开课助教优秀PPT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为8的组成,即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掌握8可以由两个数字组合而成,以及8以内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的组成,能够熟练地说出8可以由哪两个数字组合而成。
2. 培养学生运用8的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8的组成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8的组成,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小白板、挂图、计数棒、故事书《小熊掰玉米》。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磁性小白板、计数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故事《小熊掰玉米》,引导学生观察小熊掰的玉米数量,引入数字8。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数字卡片,展示8可以由1和7、2和6、3和5、4和4这四组数字组成。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组数字的组成。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操作磁性小白板,将8的组成用数字卡片拼出来,并进行小组竞赛。
5.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用计数棒进行分组操作,将8的组成用计数棒展示出来。
6. 团队协作(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完成一张8的组成海报,并在班级内展示。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8的组成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8的组成2. 内容:8 = 1 + 78 = 2 + 68 = 3 + 58 = 4 + 4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8 1 = 78 2 = 68 3 = 58 4 = 42. 答案:8 1 = 78 2 = 68 3 = 58 4 = 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8的组成。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8的组成掌握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8的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

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主题为《8的组成》。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8,掌握8的拆分和组合,通过实践情景和例题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8的组成,提高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数字8,了解8的拆分和组合。
2. 培养学生运用8的组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8的拆分和组合的运用。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8,掌握8的拆分和组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挂图、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实践情景,引入数字8。
(1)出示数字卡片8,让学生观察和认识。
(2)让学生在磁性黑板上用8个磁性小球拼出数字8。
2. 例题讲解(1)讲解8的拆分,如8=2+6、8=3+5等。
(2)讲解8的组合,如8=2×4、8=1×8等。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8的拆分和组合的练习。
(2)挑选几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他们的答案。
(2)拓展:让学生尝试用8个磁性小球摆出不同的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六、板书设计1. 《8的组成》2. 内容:(1)数字8的认识(2)8的拆分和组合8=2+6、8=3+5、8=4+48=2×4、8=1×8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练习本上用数字卡片拼出8的拆分和组合。
(2)用8个磁性小球摆出不同的形状,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8=2+6、8=3+5、8=4+48=2×4、8=1×8(2)形状示例:长方形、正方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字8的认识和8的拆分组合掌握情况良好,但仍有个别学生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字8,观察8的组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数学乐园》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8的组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掌握8可以由哪些数字组成,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拆分和组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8的组成,能够熟练地拆分和组合数字8。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8的组成的拆分和组合。
教学重点:8的组成的认知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白板、磁性数字、情景图。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磁性白板上的数字8,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数字是什么?”(2)教师拿出磁性数字17,邀请幼儿上前组合成数字8,并提问:“谁能用这些数字组成数字8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磁性白板,展示8的组成,如:1+7=8、2+6=8等。
(2)教师邀请幼儿观察并解释:“数字8可以由哪些数字组成?”(3)教师通过例题,讲解8的拆分和组合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幼儿用书,引导幼儿完成书中的练习题。
(2)教师邀请幼儿到白板前,完成磁性数字的组合和拆分。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六、板书设计1. 数字8写在板书中央。
2. 8的组成(1+7、2+6、3+5、4+4)写在数字8下方。
3. 例题和随堂练习题目写在板书右侧。
七、作业设计(1)将数字8拆分成两个数字。
(2)用数字17,组合成数字8。
2. 答案:(1)8可以拆分为:1+7、2+6、3+5、4+4。
(2)组合方式有多种,如:1+7、2+6、3+5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8的组成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8的组成》含PPT课件

在课程结束时,通过测试题、作业、 小组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 行综合评价,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 目标。
提供反馈并指导学生改进
1 2
及时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测试结果,及时向学生提供具 体的反馈意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存 在的问题。
个性化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进行数字组合游戏
组织学生进行数字组合游戏,例如给定一些数字卡片,让他们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得到指定的数字, 如8、16等。这样的游戏既有趣味性,又能锻炼学生的数字组合能力。
鼓励家长参与孩子学习过程
与孩子一起复习课堂知识
建议家长在课后与孩子一起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询问孩 子对8的组成有哪些理解,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手段
运用PPT课件、数字卡片、实物操作 等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更加直观地理 解和掌握8的组成。
师生互动与课堂氛围营造
01
02
03
师生互动
通过问答、讨论、示范等 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 动交流,引导幼儿积极参 与课堂活动。
课堂氛围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 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 己的想法和发现,增强他 们的自信心和探究欲望。
02
03
04
部分幼儿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 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
在讲解过程中有时语速过快, 部分幼儿难以跟上。
没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导致 部分内容没有深入讲解。
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原因分析
部分幼儿可能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在课堂上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
成功之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数学乐园》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8的组成、8的拆分和组合、8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8的组成,能熟练地拆分和组合8,初步了解8的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自信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8的拆分和组合,8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8的组成,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理解和掌握8的拆分和组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教学挂图、计数器。
学具:幼儿用书、计数棒、磁性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8的组成,引导幼儿观察、发现。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讲解8的组成。
(2)教师通过磁性黑板,演示8的拆分和组合。
(3)教师以挂图为辅助,讲解8的加减运算。
3. 随堂练习(1)幼儿用书上的练习题,让幼儿独立完成。
(2)教师发放计数棒,让幼儿进行拆分和组合的实践操作。
4. 小组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对掌握8的组成的幼儿给予表扬,对未掌握的幼儿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8的组成:1+7、2+6、3+5、4+42. 8的拆分和组合:8 = 1 + 78 = 2 + 68 = 3 + 58 = 4 + 43. 8的加减运算:8 1 = 78 2 = 68 3 = 58 4 = 4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计数棒拆分和组合数字8,记录下来。
(2)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题。
2. 答案:(1)拆分和组合的答案不唯一,只要正确即可。
(2)幼儿用书上的练习题答案见书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师优质课大班数学《学习8的组成》教案

幼师优质课大班数学《学习8的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理解8的组成,掌握8可以分成2和6、3和5、4和4三种方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8的组成。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8可以分成2和6、3和5、4和4三种方式。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棒、图片等。
2.学具:小棒、数字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8”,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8”。
2.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8可以分成哪些数字吗?”(二)基本环节1.学习8的组成(1)老师出示小棒,引导幼儿观察并数出小棒的数量。
(2)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将这些小棒分成几份,每份有几个呢?”(3)幼儿分组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2.游戏巩固(1)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快速找出与数字卡片相匹配的小棒。
(2)幼儿自由组成小组,进行“找朋友”游戏,找出8的组成。
(3)老师出示图片,幼儿根据图片中的物品,说出8的组成。
3.拓展活动(1)老师出示数字卡片“9”,引导幼儿思考:9可以分成哪些数字?(2)幼儿分组操作,找出9的组成。
1.老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8的组成。
2.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五、课后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可以分成8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拍照至班级群。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8的组成,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游戏环节,幼儿参与度较高,互动性强,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3.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让幼儿掌握8的组成时,重点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体验数字分合的过程,加深对数字组合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8的组成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8的组成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数的组成》,详细内容包括:掌握8的组成,理解两个数相加等于8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熟练掌握8的组成,了解两个数相加得到8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两个数相加等于8的关系。
2.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8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磁性白板、计数棒、挂图等。
2. 学具:幼儿用数字卡片、计数棒、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白板展示数字8,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8的特征。
同时,让幼儿用计数棒进行实践操作,找出可以组成8的两个数。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数字卡片为例,讲解两个数相加等于8的例题,如2+6=8、3+5=8等。
引导幼儿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加深对8的组成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幼儿数字卡片,让他们自由组合,找出可以组成8的两个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数字8的组成:2+6、3+5、4+4等。
2. 两个数相加等于8的关系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用计数棒或数字卡片找出所有可以组成8的两个数,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答案:2+6、3+5、4+4、1+7等。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开展数学游戏活动,如“找出隐藏的数字8”、“数字接龙”等,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两个数相加等于8的关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程《8的组成》精品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程《8的组成》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8的组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掌握8的组成,理解两个数相加得到8的关系,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8的组成,能熟练地说出8可以由哪两个数字组成。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8的组成的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8可以由哪两个数字组成,并能够熟练地说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白板、磁性数字、教学PPT。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数字“8”的卡片,邀请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数字是多少吗?”引导幼儿回答:“8”。
接着问:“那么,8可以由哪两个数字组成呢?”引发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8的组成的例题,如“5和3是多少?”,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同时,教师用磁性数字在白板上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幼儿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
5.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8的组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8的组成2. 内容:8 = 1 + 78 = 2 + 68 = 3 + 58 = 4 + 4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写出4个可以组成8的数字组合。
在家人帮助下,用磁性数字在白板上展示8的组成。
2. 答案:1+7、2+6、3+5、4+48 = 1 + 7、8 = 2 + 6、8 = 3 + 5、8 = 4 + 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游戏环节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掌握了8的组成。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8的组成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课后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