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徐变测量方案

合集下载

标准《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新版]

标准《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新版]

“铁组” YC4 ——4/1978 科研专题“用试验荷载试验桥梁及桥梁量测的统一化”第15 分题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经1982 年10 月在柏林举行的专题第五次专家会议通过)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局技术处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一九八二年十月北京说明我国交通部于1979 年开始参加国际铁路合作组织第十一专门委员会“YC4-4/1978 用试验荷载试验桥梁及桥梁量测的统一化”科研专题工作,承担第15 分项《大跨径混疑土桥梁的试验》科研专题任务,交通部随即将此专题列人1980 一1982 年交通科技重点项目计划。

本文是该专题所取得的最终成果,由1982 年10 月在柏林举行的第五次专家会议予以通过。

会议议定书载明:“对中国专家根据工作计划第15.3 项编写的大跨径混凝土桥梁试验方法最终建议草案予以通过,并在桥梁试验中予以采用。

”.目录工、总则1.1 适用范围1.2 试验与观测的基本目的1 .3 试验与观测的分类1,4试验计划大纲的内容1 .5 与本专题其他有关分题的关系Ⅱ、施工观测2.1 土施工观测的任务2 .2 构件的检验2 .3 施工设备的检验2 .4 结构施工观测的内容2.5 施工观测资料的整理2.6 施工观测报告的编制Ⅲ、现场荷载试验A. 一般规则3 .1 现场荷载试验的任务3 .2 荷载试验的类型3 .3 实行荷载试验的对象3 .4 试验桥梁的混凝土龄期3 .5 加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3 .6 检查后的计算和分析3 .7 量测要求B. 静力荷载试验3 .8 静力试验荷载的效率3 .9 静力试验的加载设备3 .10 静力试验荷载的布置3 .11 静力荷载的分级3 .12 静力试验的加载方式3 .13 静力荷载的持续时间3 .14.静力试验的读数3 .15 静力试验的终止条件3 .16 静力试验的观测内容3 .17 几种主要桥梁沐系的观测部位3 .18 静力试验的资料整理3 .19 静力试验结果的评定标准C. 动力荷载试验3 .20 动力荷载试验的目的3 .21 动力荷载试验的项目3 .22 动力试验荷载的分类3 .23 动力试验荷载的布置3 .24 动力试验记录的资料3 .25 动力试验资料的整理3 . 26 动力试验结果的评定与分析D. 荷载试验报告3 .27 荷载试验报告的内容Ⅳ.长期观测4. 1 长期观测的目的4 .2 实行长期观测的对象4 .3 长期观测的结构部位4. 4 长期观测的内容4.5 长期观测的安排4.6 长期观测中应注意的问翘4.7 长期观测的资料整理大跨径混凝王桥梁的试验方法(最终建议)I 总则1.1 适用范围-1.1.1. 本建议主要涉及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各种大跨径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非破坏性试验,适用于新建的、改建的、修复的和旧有的各种大跨径混疑土桥梁的试验与观测。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次观测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为_____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箱梁采用了先进的预应力技术,跨度为_____,截面形式为_____。

为了确保箱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准确掌握其徐变特性至关重要。

二、观测目的1、了解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施工过程中和运营阶段的徐变变形规律,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评估箱梁的长期性能,预测其未来的变形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加固措施。

3、验证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积累经验。

三、观测内容1、箱梁的竖向变形观测在箱梁的关键部位(如跨中、1/4 跨、支点等)设置观测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或全站仪定期测量其竖向位移。

2、箱梁的纵向变形观测沿箱梁的纵向轴线布置观测点,使用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测量其纵向伸缩量。

3、箱梁的横向变形观测在箱梁的两侧腹板和翼缘板处设置观测点,监测其横向位移。

四、观测点的布置1、观测点的选择应选择在箱梁结构受力较为敏感、变形较为显著的部位,如跨中、支点、变截面处等。

2、观测点的数量根据箱梁的长度、跨度和结构形式,合理确定观测点的数量。

一般来说,跨中应至少设置 3 个观测点,1/4 跨和 3/4 跨处各设置 2 个观测点,支点处设置 2 个观测点。

3、观测点的标识和保护观测点应采用永久性标识,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受到破坏。

五、观测时间和频率1、施工阶段从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开始,到预应力张拉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观测频率较高,一般为每天 1 次。

在预应力张拉完成后的 1 个月内,每周观测 1 次。

2、运营阶段在箱梁通车后的前 1 年内,每月观测 1 次;第 2 年至第 5 年,每 2 个月观测 1 次;5 年以后,每年观测 1 次。

3、特殊情况如遇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或箱梁出现异常变形时,应增加观测次数。

六、观测方法和仪器1、观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法或全站仪测量法进行观测。

混凝土测量方案

混凝土测量方案

混凝土测量方案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材料,其质量的测量对于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混凝土测量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和相关从业人员正确、准确地进行混凝土质量的测量。

二、测量工具准备1. 秤在混凝土测量中,秤是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要确保秤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应定期进行校验和检测,并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使用。

2. 手持式温度计混凝土的温度对于其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使用手持式温度计可以及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情况,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水泥桶和搅拌工具为了准确控制混凝土的配比,需要一个标准的水泥桶和搅拌工具。

在每次测量前,应确保水泥桶干净,并且搅拌工具与混凝土不会发生反应。

三、测量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测量之前,必须对测量工具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和校准秤、测量水泥桶容量等。

确保所有工具没有损坏和污垢。

2. 混凝土配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比比例,并将水泥、砂子、石子等材料精确地称量,并放入水泥桶中。

3. 混合材料使用搅拌工具将混合材料充分搅拌,直到达到均匀的状态。

在搅拌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水,但必须注意控制水的用量,以保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4. 温度测量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使用手持式温度计测量混凝土的温度。

将温度记录在测量表中,并与工程要求的温度范围进行比较。

5. 容量测量使用秤对混凝土样品进行称重。

根据工程要求,可将混凝土样品分为多个部分进行称重,并记录每个部分的重量。

确保所有称重值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 结果记录将所有测量结果记录在混凝土测量表中,并进行审查和核实。

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测量结果分析根据混凝土测量结果,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与工程要求的指标进行对比,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五、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混凝土测量方案,包括测量工具准备、测量步骤和测量结果分析等内容。

通过正确使用这个方案,可以准确、可靠地测量混凝土的质量,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徐变观测方案

徐变观测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2)3观测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 (2)4观测元件的埋设及保护 (2)5观测精度要求及测量方法 (3)6变形规定及观测周期 (3)7观测注意事项 (4)8梁体徐变计算 (5)9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原始记录表及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数据录入表 (5)箱梁徐变观测方案1工程概况津保铁路位于天津市西部和河北省中部,连接京沪、京九、京广三大铁路干线。

正线全长157.937公里,其中天津市境内19.256公里,河北省境内138.681公里(新线113.761km、利用既有线24.92km)。

中铁二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霸州制梁场位于河北省霸州市岔河集乡西下岔河村境内,占地面积约216.8亩,位于线路右侧。

制梁场承担DK55+224.36~DK96+813.4范围内645孔箱梁预制工程,其中32m箱梁597孔、24m箱梁42孔、20m箱梁4孔)。

制梁场中心里程为DK74+495.5,箱梁供应跨大广高速等5座特大桥、1座大桥和2座中桥。

2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本制度参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铁科技【2004】120号》而制定,适用于津保铁路霸州制梁场。

3观测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配备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一台观测梁体徐变,成立观测小组,设专职测量人员2名及负责人1名。

4观测元件的埋设及保护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园,底部焊接弯钩,在帮扎梁面钢筋时将其焊接在钢筋上,设置6个观测标,分别位于两侧支点腹板处及跨中腹板处,埋设深度不小于0.3m ,露出砼面的部分大约控制在3mm ,并做好顶面防锈处理。

元件埋设好后不得破坏,在施工过程中不得碰闯,吊装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看管。

5观测精度要求及测量方法桥梁梁部徐变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

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0.5mm ,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0.3mm 。

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测点1,2,3,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3,4,5,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将仪器架设在闭合环的环中,仪器操作选择单点测量,由于数据不多可选择手工记录和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一、引言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的重要结构形式。

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荷载、环境因素等影响,箱梁的混凝土会发生徐变现象,导致结构性能发生变化。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进行观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徐变观测方案。

二、观测方案目的1、监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徐变变化情况,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通过对运营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进行长期观测,掌握桥梁结构性能的变化趋势,为桥梁维护和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三、观测方案实施步骤1、准备工作:在观测前,应收集相关的设计文件、施工记录和环境条件等资料,了解桥梁的基本情况。

同时,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位和观测频率。

2、观测点布设: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关键部位(如跨中、支点等)设置观测点,利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进行初始高程测量。

每个观测点应进行编号并记录相关信息。

3、施工期观测:在箱梁施工过程中,对各个观测点进行定期测量,记录各阶段徐变变化情况。

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需要,可适当调整观测频率。

4、运营期观测:桥梁投入使用后,按预定频率进行长期观测。

根据实际情况,可与施工单位或运营管理部门合作,定期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5、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指标(如挠度、曲率等),评估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徐变状况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结合设计值和其他实测数据,判断桥梁的整体性能及安全性。

6、结果反馈与调整:将观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以便对桥梁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加固。

同时,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原设计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桥梁的设计质量和施工水平。

四、注意事项1、观测点的布设应考虑桥梁的结构特点和实际施工情况,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观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交底,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桥墩沉降观测方案

桥墩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3)1.1工程概述 (3)1.2编制依据 (4)2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观测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观测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沉降观测测设要求 (5)3沉降变形观测点布置及观测频次 (5)3.1观测点的布置 (5)3.2观测频次 (8)4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8)4.1水准点的布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工作基点布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10)5.2观测精度 (11)5.3沉降观测实施要求 (11)6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及管理 (12)6.1一般要求 (12)6.2资料整理 (13)6.3提交资料 (13)7质量保证措施 (13)7.1仪器的质量控制 (13)7.2观测阶段质量控制 (13)7.3质量保证体系 (13)8保护措施和制度 (14)8.1水准基点及工作基点 (14)8.2监测点及元器件的标识、保护 (14)8.3保护奖罚措施 (14)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重庆走马垃圾二次转运站位于九龙坡区走马镇,本项目主要由成渝高速公路主线(变速车道)、新建A匝道、新建B匝道、改建C匝道、改建D匝道、改建F匝道、新建进场道路、还建道路构成,工作内容有:道路、桥梁、岩土、交通安全、照明、收费场站、排水等。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测量是桥梁工程非常关键的工作,必须密切配合业主和监理方作好本工程测量工作,根据设计文件,按照规定的精度,将图纸上设计的桥梁墩台位置标定于地面,据此指导施工,确保建成的桥梁在平面位置、高程位置和外形尺寸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一工程概述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济南特大桥,此桥全长 27532.19m,起止里程DK1+908.95~DK29+441.14,中心里程为: DK15+675.1。

全桥墩台身共 846个,桥墩采用圆端型实体桥墩,墩身高度 3.5~17.5m;顶帽托盘采用 C35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支承垫石采用 C40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支承垫石采用 C50钢筋混凝土;承台根据环境作用不同分别采用 C35、C40、C45混凝土;钻孔桩共 6954 根(305215延米),桩径类型为 1.0m,1.25m,1.5m,单根桩长 30m~55m,桩基根据环境作用不同采用 C30、C35、C40混凝土摩擦桩。

中铁十局济青高铁 2标二分部承建济南特大桥 DK13+500~DK27+000(351# 墩~ 770#墩)的桥梁单位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基础及下部构造和区间连续梁部分,其中桩基础共 3353根,承台 419个,墩身 419个。

线路在DK11+354.76647~DK14+675.774为左偏曲线,曲线半径 7000m ;在DK18+791.680~DK22+588.693为左偏曲线,曲线半径 8000m;在 DK22 +951.956~DK29+676.349为右偏曲线,曲线半径 8500m。

桥梁在 DK21+124.28 及 DK24+554.08:分别上跨既有 X303县道和潘王路,上部均采用( 32+48+32)m连续梁。

14+519.11:跨莱济高速公路上部采用( 48.5+56+48.5)m连续梁。

二编制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 1991);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3、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 CPI(C级)GPS网坐标成果》;4、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 CPII(D级)GPS网坐标成果》;5、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 CPI级 GPS点之记》;6、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贺广段) CPII级 GPS 点之记》。

混凝土徐变

混凝土徐变

混凝土含义
混凝土结构或者材料在长期恒定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

混凝土的徐变特性主要与时间参数有关,通常表现为前期增长较快,而后逐渐变缓,经过2年~5年后趋于稳定。

一般认为,引起混凝土徐变的原因:
①当作用在混凝土构件上的应力较小时,混凝土作为具有黏性流动性质的水泥凝胶体,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产生黏性流动;
②当作用在混凝土构件上的应力较大时,混凝土中的微裂缝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持续延伸和发展。

混凝土徐变原因
1)自身内部因素
①混凝土受力后,水泥石中的胶凝体产生的黏性流动(颗粒间的相对滑动)要延续较长的时间;
②骨料和水泥石结合面裂缝的持续发展;
③混凝土在本身重力作用下发生的塑性变形。

2)外部因素影响徐变的因素除与时间有关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应力条件;
②加荷龄期;
③周围环境;
④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多,徐变越大;③材料质量和级配好,弹性模量高,徐变小。

徐变的优缺点:
1)混凝土徐变的优点
混凝土的徐变会显著影响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性能。

如局部应力集中可因徐变得到缓和,支座沉陷引起的应力也可由于徐变得到松弛,这对水工混凝土结构是有利的。

2)混凝土徐变的缺点
徐变使结构变形增大,其对结构不利的方面也不可忽视,如徐变可使受弯构件的挠度增大2倍~3倍,使长柱的附加偏心距增大,还会导致构件的预应力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徐变测量方案实验原理:要测恒温干燥下的混凝土徐变,须知总变形分两大部分。

一部分,受荷载下的变形(实验试件),包括加荷载时的瞬时变形和随加荷时间的延长产生的的徐变;另一部分是未受荷载的干缩变形(对比试件)。

由此可以得出:徐变=总变形—瞬时变形—干缩变形。

定义依据规范GBJ82-85规定的试验方法, 混凝土徐变与收缩试验都属于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的范畴。

虽然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如:徐变是在有荷载下的变形,收缩是无荷载下的变形),但它们又是紧密联系的。

徐变和收缩的关系:徐变是在持续荷载作用下试件的变形值,在相同的条件下,经过相同时间, 与收缩值之间的差值称之为徐变变形。

所以有a t =LL bt ∆ —LL b∆0—b t ;其中a t 加荷t 天后混凝土的徐变值;L∆0加荷时混凝土的瞬时变形值(mm);L t∆加荷t 天后混凝土的总变形值(mm );L b混凝土试件标距(mm);b t同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值。

干缩值b t =LL L bt -0,这里,L t t 天后混凝土试件的长度值(mm );L混凝土试件的初始长度值(mm );实验方案:由于在测定混凝土徐变的同时需要测定混凝土的收缩、抗压强度、抗压弹性模 量等性能指标,所以制作徐变试件时应同时制作相应的棱柱体抗压试件及收缩试件以供确定实验荷载大小及测定收缩之用。

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相关规定,决定用以下试件,每个指标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

三个徐变试件 :100×100×515mm 三个收缩试件:100×100×515mm三个棱柱体抗压强度试件:150×150×300mm 三个抗压弹性模量试件:150×150×300mm 三个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150×150×150mm其中,测定弹性模量、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参考吗《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1. 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具体试验步骤如下:(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2)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3)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3~0.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钟0.5~0.8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8~1.0MPa;(4)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

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 (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A Ff cc =;其中fcc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MPa );F 破坏荷载(N);A 试件承载面积(mm 2)(2)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精确至0.1MPa); 2)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3)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2.测定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用干毛巾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2)将试件直立放置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钢垫板上,并使试件轴心与下压板中心对准。

(3)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4)应连续均匀地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3~0.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钟0.5~0.8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8~1.0MPa; (5)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破坏。

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混凝土试件轴心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A Ff cp = f cp 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MPa );F 破坏荷载(N);A 试件承载面积(mm 2)3.测定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步骤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先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2)取3个试件按本标准第7章的规定测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上面试验所示),3个试件用于测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3)在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时,变形测量仪应安装在试件两侧的中线上并对称于试件的两端; (4)应仔细调整试件在压力试验机上的位置,使其轴心与下压板的中心线对准。

开动压力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其接触匀衡;(5).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Pa 的初始荷载值F 0,保持恒载60s 并在以后的30s 内记录每测点的变形读数ε0.应立即连续均匀地加荷至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fcp的1/3的荷载值F a ,保持恒载60s 并在以后的30s 内记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εa.(6).当以上这些变形值之差与它们平均值之比大于20%时,应重新对中试件后重复本条第5款的试验。

如果无法使其减少到低于20%时,则此次试验无效。

(7)在确认试件对中符合本条第6款规定后以与加荷速度相同的速度卸荷至基准应力0.5MPa(F 0),恒载60s ,然后用同样的加荷和卸荷速度以及60s 的保持恒载(F 0及F a )及至少进行两次反复预压。

在最后一次预压完成后在基准应力0.5MPa(F 0)持荷60s 并在以后30s 内记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ε0; 再用同样的加荷速度加荷至F a ,持荷60s 并在以后的30s 内记录 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εa 。

(8)卸除变形测量仪,以同样的速度加荷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

如果试件的抗压强度与fcp之差超过fcp的20%时,则应在报告中注明。

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nac L FF E A,其中E c式中混凝土弹性模量;F a 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的1/3时的荷载(N ); F 0应力为0.5MPa 时的初始荷载;A 试件承压面积;∆n最后一次从F 0加菏至F a 时,试件两侧的变形平均值(mm ),∆n =εa —ε0;L测量标距;εa,F a时试件两侧的变形平均值(mm);ε0,F0时试件两侧的变形平均值(mm);弹性模量按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果其中,有一个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值与用以确定检验控制荷载的轴心抗压强度值相差超过后者的20%时,则弹性模量值按另两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有两个试件超过上述规定时,则此次试验无效。

4.干缩试验试验仪器:SP540收缩膨胀仪试验方法(1)测量前先用校准杆校正仪器零点,为了减少测试误差,每一组试件在测定过程中至少复核1-2次(其中一次是在全部试件测试完毕后)。

如复核时发现零点与原值偏差超过±0.01mm,调零后重新测定,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2)试件拆模后,立即测试试件初始长度,试件中测头的长度采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一端测头至少测试三次,以减小误差。

(3)试件每次在收缩仪上放置的位置和方向均应保持一致。

在试件上标明相应记号。

试件在放置和取出时应轻稳仔细,勿碰撞表架及表杆,如发生碰撞,则应取下试件,重新用校准杆校准零点。

干缩值b t=L LLb t-0,这里,L t t天后混凝土试件的长度值(mm);L0混凝土试件的初始长度值(mm);L b混凝土试件标距(mm);5.徐变试验试验具体加载步骤如下:试件放好后,开始加荷。

实验时取徐变应力为所测得的棱柱体抗压强度的 40%。

用千斤顶先加压至徐变应力的 20%进行对中。

此时,两侧的变形相差应小于其平均值的 10%,如超出此值,应松开千斤顶,重新调整后,再加荷到徐变应力的20%,检查对中的情况。

对中完毕后,应立即继续加荷直到徐变应力,读出两边的变形值。

此时,两边变形的平均值即为在徐变荷载下的初始变形值。

从对中完毕到测初始变形值之间的加荷及测量时间不得超过一分钟。

拧紧承力螺杆上端的螺帽,放松千斤顶,观察两边变形值的变化情况。

此时,试件两侧的读数相差应不超过平均值的 10%,否则应予以调整,调整应在试件持荷的情况下进行,调整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增值应计入徐变变形之中。

再加荷到徐变应力,检查两侧变形读数,其总和与加荷前读数相比,误差不应超过 2%。

否则应予以补足。

加载前先在徐变仪球铰处涂抹润滑油在垫板上定出中心位置及安放试件的位置,然后安放下垫板和试件,试件要安放在下垫板的中心位置;最后安放上垫板和球铰,注意试件的顶面要安放在上垫板的中心。

最后安放千斤顶和压力传感器,注意两者安放时要对中,使加载压力作用于压板中心,以免造成试件偏心受压;加载所选用千斤顶吨位要大于实验所需加载吨位,这样才能保证荷载施加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