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李逵负荆》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2课 水浒传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2课 水浒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他“任天而行,率性而动”,不计礼法, 不计名利,不做作,不掩饰,保持一颗童心,与那些被封建理 学扭曲的“假道学”的虚伪做作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个性的 真诚和解放,而这又是人性中最为可贵的地方。
这天早晨,我和风葫芦抱着一抱桑叶,刚走进老师的房 子,就愣住了。
老师坐在椅子上发呆,一副悔恨莫及的神色,看见我 俩,轻声说:“我对不起你们!”我莫名其妙,和风葫芦对看 一眼。
“老鼠……昨晚……偷吃了……几条蚕!”
我和风葫芦奔到竹箩子跟前,蚕少了!一指头长的又肥 又胖的要儿,再过几天该网茧子了。可憎的老鼠!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李逵误听宋江强抢民女、大闹忠义堂、刘家庄对 质、负荆请罪、戴罪立功等一系列情节,生动地塑造了李逵正 直、刚毅又带鲁莽的性格。同时也表现了梁山英雄除暴安良, 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
“李逵负荆”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
提示 刘太公一家敬佩梁山好汉,王江、董海二人假名托 姓,自称宋江,刘太公听说是替天行道,便叫十八岁的女儿出 来把酒,结果王江、董海二人将刘太公女儿掳去。李逵到此, 闻知此事,不明真相,勃然大怒,径回梁山泊,严斥宋江玷污 了梁山声誉,砍倒杏黄旗,大闹忠义堂。宋江与李逵立下军令 状,下山对质,查清真相后,李逵深悔鲁莽,负荆请罪,戴罪 立功,抓住假宋江,为民除害,将功补过。
李逵是农民阶级的典型代表,他身上的缺点也来自农民, 他对阶级命运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直觉上,而不能将它上升为能 够指出一条解放途径的革命理论。淳朴包含着无知,坦率又近 乎莽撞,这些缺点,固然反映了当时农民身上的落后性,但和 他具有的优秀品质相比,毕竟是次要的。对于一个农民英雄来 说,李逵的缺点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高中语文课件:第二课 李逵负荆(新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课件:第二课 李逵负荆(新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江上潮水涨落,有一定时间,今天退去,明天还会涨来, 容易得到,可是我们一旦分别,南北各居一方,相见就 实在很难啦!今天请您把这杯酒喝光,拼它一醉吧!谁 知道我和君什么时候再相逢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010年高考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去 宋·舒亶
画船捶鼓①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江头 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却是人南北。今日此樽②空,知君何日同? 【简介】 《菩萨蛮》,词牌名。同前。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今浙江宁
波)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神宗元丰五年知制诰 。六年,试御史中丞,权直学士院。不久,被罢。徽宗 朝,拜龙图阁待制。其词多写恋情,具花间风尚。赵万 里辑有《信道词》一卷。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注解】 ①捶鼓:即敲鼓,是开船的信号。 ②樽:古代的酒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故事】 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词。描写了送别的场面,抒 发了惜别的深情。开船启航的鼓声已经敲响,催促着君 早早启航;高楼上我端着酒杯劝酒,恳请君留下来不要 离去。想去不忍去,想留不能留,若是为了情,不知怎 么行?江头潮水已渐渐涨满,船家必须趁潮开航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 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 ,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 叫人觉得不容易!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 起脸:“你找俺?”罗永才递了一根烟过去,半蹲下, 低着腔说:“想麻烦王师傅,给洗块碑。”匠人道:“ 洗块什么样的?”“要两米的,青白石的料子。什么时 候能成?”“打今儿个算,要十日。”罗永才交了押金 ,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 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那纸片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 红指头印子。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字递过去,匠人接了, 一字一顿念了一遍,然后折叠成一个小块,装进兜里, 讲:“十日后你来拉呗。”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 又一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2 《水浒传》——李逵负荆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2 《水浒传》——李逵负荆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课文助读预习区]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约 1370),本名彦端,号子安,别号耐庵, 元末明初小说家。至顺二年(1331)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后参 加张士诚的起义。朱元璋灭张士诚后,到处抓捕张士诚部属。 为避免麻烦,施耐庵隐居于兴化,闭门著书。 作品:长篇小说《水浒传》——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 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豹子头”——林冲
身份地位: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梁山马军五虎将之一。 性格特征:忍辱熬得住,报复做得彻。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主要情节:相国寺结识鲁智深,妻子遭高衙内调戏,被高 俅陷害发配沧州,野猪林为鲁智深所救,沧州草料场被烧,林 冲古庙杀差拨、陆谦、富安,雪夜上梁山。为投名状大战杨志, 后火并王伦。征讨方腊后,病故于六和寺。
打甚鸟紧,便道太公烦恼!我正要和烦
粗蛮 生动形
鲁莽、 象的语
不分 言描写
是非
恼的说话。” 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 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 到这里怕不做出来!” “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
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
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 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_长__太__息__以__掩__涕__兮__,__哀__民__生__之__多__艰__”。
栏目 导引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读经典 经典: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 善已。——《老子》 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 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赏析:老子认为,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 就知道丑了;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就知道恶了。知道什 么是美、什么是丑,就会崇尚美、厌恶丑;知道什么是善、什 么是恶,就会追求善、斥责恶。于是,“美”与“善”,已不仅 是审美标准,更是一种社会规范、道德修养。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2课《水浒传》——李逵负荆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2课《水浒传》——李逵负荆

没有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说名 耳),又名肇瑞,字彦端,号子安,别号耐 庵。兴化白驹场(今属江苏)人。祖籍海陵 县。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 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1566) 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 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 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2课
《水浒传》——李逵负荆
《水浒传》是一部产生于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它生 动而深刻地描写和反映了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为领袖、有 众多英雄豪杰参加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作 者写农民起义,不满足于写农民起义的一两个片段、插 曲,而是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从发生、发展到衰败、瓦 解,全都收入笔底。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于,形象地表现和 反映历史上的一场农民起义从首至尾的全过程,总结经验 和教训,让人们深入地思考。这支队伍的参加者,绝大多
④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 才
①太公拜谢.了 感谢 2.谢②③多且谢日.后不世可人不蚤告自来诫谢.项王
④留张良辞谢. 辞别
道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①径.奔宋江 3.径②从径.道亡
③员径.八尺
直接 小路 直径
4.与①②报与.上嬴山而寨不,助我五与国.你也做主结交给,替 ③燕青与.李逵再到刘太公庄上 和

使容貌美丽。“化装”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 的角色的形象修饰容貌。“化装”不仅指头部
、面部,还包括身体。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径自 径直
①该男子并未表明身份,夺过夏亮红的

李逵负荆PPT10 人教课标版(共14张PPT)

李逵负荆PPT10 人教课标版(共14张PPT)

总结:
任天而行,率性而动,不掩饰。
与被封建理学扭曲的“假道学”的虚伪做
作形成鲜明对比。 体现了个性的真诚和解放。 反映出下层劳动人民身上所蕴涵的宝贵的 反抗精神。
五、作业:
1、查阅相关资料掌握中国古典小说
的“四大粗人”形象。
2、课后交流学习《水浒传》的感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认赌服输,毫无怨言,敢作敢当)
李逵听了,跳将起来说道:“我去,瓮中捉鳖,手到 拿来。” 李逵那里睡得着,扒起来坐地。只听得庙外有人走的 响,李逵跳将起来。 李逵那里忍耐得,腾地跳将过去了。
(急于将功补过,急性子,沉不住气)
三、 小结:
1、 文中内容体现了李逵怎 么的性格?
粗莽正直
嫉恶如仇 崇尚正义
二、分析人物性格
粗 蛮 鲁 莽 , 不 分 是 非
听 信 刘 太 公
过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鸟紧,便道太公 烦恼!我正要和烦恼的说话。 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我便是梁山泊黑旋风李逵,这个便是浪子燕 青。既是宋江夺了你女儿,我去讨来还你 。 李逵心焦,那双眼怎地得合。巴到天明,跳 将起来 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 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选修《李逵负荆》精品课件

选修《李逵负荆》精品课件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 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起义的 发生和发展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 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 个体觉醒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 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 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 群体形象,深刻反映粗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 和社会矛盾。
• 2、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神机妙算,出奇 制胜;
• 歌颂了智慧
• 代表人物:吴用,公孙胜,鲁智深
• 3,李逵负荆,杨志卖刀,林冲火并,武松 杀嫂
• 歌颂了真诚
二 “忠义”的悲歌
• 奸臣当道,官逼民反,《水浒传》 见证了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 程,对道德无力扭转这个颠倒的乾 坤世界而感到极大悲哀和迷惘。
• 因为对于李逵来说他同样需要一个价值的标尺, 一个能确认他存在意义的精神之父。
• 所以李逵对宋江,既不是手足之情,也不是部属 对统帅的愚忠,而是更近于儿童对父亲的深深的 依恋。
• 李逵一辈子追随宋江,忠心耿耿,最后死在 宋江的手里,关于李逵的死书中和电视剧用 了不同的表现方式,你认为那一种更好的?
• 李逵对宋江情分最重,对他的话言听计从。 在众好汉中,李逵一直反对招安。招安时,扯了皇帝诏 书,要杀钦差。李逵受招安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 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 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 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
细品阅读时间(15分)
思考问题: 1、画出文中难理解或自己所喜欢的词句, 准备交流; 2、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故事大意; 3、你喜欢李逵,还是鲁智深?为什么?请 结合课文和材料的具体描写这两个人物的 性格特点。
• 天杀星李逵,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因打死人而流 亡江州,做了个小牢头,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 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

高中语文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李逵负荆》课件 (26张PPT)

高中语文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李逵负荆》课件 (26张PPT)

2
11
大话李逵
2
12
李逵的忠诚与正义
江州初见宋江,当李逵得知面前的“ 黑汉子”就是 他日思夜想要去投奔的宋公明时,他“扑翻身躯便 拜”。不久宋江因写了“反诗”被官府绑赴刑场,在 不知道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李逵一个人去劫法场, 准备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宋江的性命。
从此,李逵一辈子追随宋江,忠心耿耿,从未三心 二意。甚至最后宋江让他喝下毒酒,他明白后,仍然 说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 下一个小鬼。”他对宋江的忠诚,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李逵负荆
施耐庵
2
1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约1370),本名彦端,号子安,别 号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至顺二年(1331)与刘 伯温同榜中进士。后参加张士诚的起义。朱元 璋灭张士诚后,到处抓捕张士诚部属。为避免麻 烦,施耐庵隐居于兴化,闭门著书。
作品:长篇小说《水浒传》——中国历史上第 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 体小说。
见宋徽宗,请求招安。李逵不知内情,以为宋江等贪恋
女色,寻花问柳,于是怒火中烧。正当皇上与李师师私
下相会,宋江等暗下商量趁此机会促使皇上招安时,李
逵在门外闹将起来。他怒打杨太尉,火烧李师师家,大
闹东京,使得宋江一干人等无功而返,慌忙杀出东京城。
宋江等杀出京城,却不见了李逵,宋江让燕青稍候,
自己便带大队人马回了梁山。没想到,燕青和李逵这一
概括每部分内容的大意。
(提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020/7/29
9
二、节选部分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开端,李逵、燕青回山寨路 过荆门镇,听刘太公说女儿被宋江劫去,李逵大怒, 上山要与宋江决裂。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李逵负荆》课件(40张P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李逵负荆》课件(40张PPT)
《李逵负荆》 施耐庵
【学习目标】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
构特色。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思路。 3、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
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4、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
认识李逵的形象;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进行比较研究。
5、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和小说主题。
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 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了他们从 个体觉醒到发展成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 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 民起义的必然规律,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 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水浒传》的主题
• 主题一,歌颂
• 1、倒拔杨柳,空手打虎,杀贪官污吏,拒万马 千军
3、小说结构特点
(单线纵向进行)
注释: 兀自:独自; 假: 假托,假冒 穷: 追究,弄明白 浪: 随意,没有约束 蹊跷:奇怪可疑 消耗:消息 剪径:路上打劫,抢人钱财。
梳理思路
1、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故事大意。
2、理清课文思路,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 概括每部分内容的大意。
(提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惊闻宋江,霸强刘女。 大闹山寨,负荆请罪。 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故事压缩
开 端:荆门寨惊闻宋劫刘女; 发 展:大闹山寨,立状争持; 再发展:荆门对证,李逵负荆; 高 潮: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结 局: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品读人物
不同点:鲁智深的“粗”是性 急,但粗中有细,有谋略;而 李逵的“粗”是蛮,有勇无谋, 甚至不讲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由元代的施耐庵将它们整理,重新创作而成一部长篇小 说《水浒传》。
节选前后的主要情节
这一课节选自第七十三回,上回“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写的是宋江到东京观灯,李逵、 燕青等随行。李师师是东京名妓,暗与皇上有往来。宋 江到东京后,先后两次到李师师家,想通过李师师直接 面见宋徽宗,请求招安。李逵不知内情,以为宋江等贪 恋女色,寻花问柳,于是怒火中烧。正当皇上与李师师 私下相会,宋江等暗下商量趁此机会促使皇上招安时, 李逵在门外闹将起来。他怒打杨太尉,火烧李师师家, 大闹东京,使得宋江一干人等无功而返,慌忙杀出东京 城。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约1370),本名彦端,号子安, 别号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至顺二年(1331)与 刘伯温同榜中进士。后参加张士诚的起义。朱 元璋灭张士诚后,到处抓捕张士诚部属。为避免 麻烦,施耐庵隐居于兴化,闭门著书。
作品:长篇小说《水浒传》——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 回体小说。
剪径:路上打劫,抢人钱财。
李逵其人
李逵在小说中是一个喜剧性的人物,他粗鲁直率到天 真的地步,常常成为人们要弄的对象;他有勇有胆但没有 思想,遇事欠三思而因此常常吃亏;他嗜斗、嗜杀,伴随着 他的往往是浓浓的血腥气,也因此常常遭到惩罚。比如 第三十八回,李逵不仅抢鱼,还要打人,被浪里白条张 顺诱到水里,呛得半死;第五十三回李逵斧劈罗真人未 果,反被罗真人戏弄了一番,把他弄到蓟州府,淋了狗 血和尿粪。这些场面都充满了喜剧效果。
他和宋江立下军令状,并以人头为赌注,后来发现抢 夺民女之事并非宋江所为,只好认赌服输,在燕青的劝 说下,到宋江面前负荆请罪,但是,即使在请罪的时候,李 逵的嘴也还是硬的:“哥哥既是不肯饶我,把刀来割这 颗头去,也是了当.”一个活脱脱的硬汉形象,给我们诠 释着英雄的本真。后来李逵戴罪立功,抓住假宋江,为 民除害,故事以喜剧的方式收场。
宋江等杀出京城,却不见了李逵,宋江让燕青稍候 ,自己便带大队人马回了梁山。没想到,燕青和李逵这 一路上又横生了一些枝节: 先是在四柳村乔装成 “真人 ”,替庄主狄太公捉 “鬼”;然后路过荆门镇又发生了
生僻词
阅读古代作品时,有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不查字典,“顺”下去就慢慢懂了。 这是词语的上下语境,提示了词语的含义。试依据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 的词语。 1.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 兀自:独自。
从此,李逵一辈子追随宋江,忠心耿耿,从未三心 二意。甚至最后宋江让他喝下毒酒,他明白后,仍然 说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 下一个小鬼。”他对宋江的忠诚,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
当他听说宋江抢夺民女,顿时火冒三丈,回到梁山
后,二话不说,“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 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接着,“ 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这是一个喜剧片段,刻画出李逵粗鲁正直、
疾恶如仇、崇尚正义的性格,即便是对他最崇敬 、最崇拜的宋大哥,一旦发觉他做了不仁义的事
,李逵也绝对不会客气。
李逵的纯真与鲁莽
1、 “过往客人,借宿一宿,打甚么鸟紧,便道太公烦恼!我 正要和烦恼的说话!”
2、“你家甚么人哭这一夜,搅得老爷睡不着?”
3、“燕小乙哥,听来这老儿说的话。俺哥哥原口是心非,不是 好人了也。”
故事压缩
开 端:荆门寨惊闻宋劫刘女; 发 展:大闹山寨,立状争持; 再发展:荆门对证,李逵负荆; 高 潮:戴罪立功,救出刘女; 结 局:刘公答谢,兄弟释怨。
大话李逵
李逵的忠诚与正义
江州初见宋江,当李逵得知面前的“ 黑汉子”就是 他日思夜想要去投奔的宋公明时,他“扑翻身躯便拜 ”。不久宋江因写了“反诗”被官府绑赴刑场,在不 知道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李逵一个人去劫法场,准 备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宋江的性命。
在整部《水浒传》中,李逵的结局很惨。当宋江喝
了御赐的药酒之后,自知必死无疑。他想到自己死 后,李逵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派人去润州叫来 李逵,也让他喝下药酒。李逵回来后就死了,死在 自己一向奉若神明的大哥之手,是一个悲剧的结局 。
情节梳理
1、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故事大意。 2、理清课文思路,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
概括每部分内容的大意。
(提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二、节选部分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开端,李逵、燕青回山寨路 过荆门镇,听刘太公说女儿被宋江劫去,李逵大怒 ,上山要与宋江决裂。 第二部分(第2-4段),故事发展,李逵大闹山寨,发 誓要杀宋江,并立军令状,以人头为质去找刘太公 对证。 第三部分(第5-7段),故事发展,宋江与李逵同到荆 门镇对证,李逵负荆请罪。 第四部分(第8- 12段),故事高潮,李逵与燕青捉到假 宋江,救出刘太公女儿。 第五部分(第13段),故事结局。
四大名著成书时间
《水浒传》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罗贯中(1330~1440)---元末明 初 《西游记》吴承恩(约1500-1582)---明 《红楼梦》曹雪芹(约1715~1763)---清
创作背景
《水浒传》是中国流传下来的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故事 发生的背景是宋徽宗时代,就是宣和年间(1119-1125).当时宋 皇室衰颓、腐败,宋徽宗贪图享受,滥用佞臣;蔡京为宰相,穷奢 极侈,对人民又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逼得许多人铤而走险, 盗贼四起。被逼上梁山的起义军聚在梁山泊,打出“替天行道, 劫富济贫”的大旗,聚集了许多好汉,甚至一些小官吏和商人都 加入了这个队伍。这些梁山好汉的事迹为世人津津乐道,编成了 剧本,写成了故事。
2.依草凶徒假姓名,花颜闺女强抬行。李逵不细穷来历,浪说公明有此情。
假:假托,假冒。
穷:追究,弄明白。
浪:没有约束,随意。
3.柴进道:“这个不妨。你先去那里等,我们前去时,又怕有蹊跷。”
蹊跷:奇怪可疑。
Hale Waihona Puke 4.但见荒僻无人烟去处,走了一两日,绝不见些消耗。
消耗:消息,信息,影子。
5.小人只是这里剪径,做些小买卖,那里敢大弄,抢夺人家子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