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小数概念,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小数点的对齐。
3. 小数的进位和借位。
4. 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点的对齐,小数的进位和借位。
2.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小数加减法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的对齐,小数的进位和借位。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1. 小数加减法2. 内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的对齐,小数的进位和借位。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做一些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题。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小数加减法。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辅导。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做一些练习题,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特别是小数点的对齐,小数的进位和借位。
这些是学生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容易出错的地方,也是他们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关键。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小数加减法运算的基础,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如下:1. 小数点对齐: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时,要把各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
例如,当我们计算 3.25 + 1.2 时,我们需要将 1.2 调整为1.20,以便小数点对齐。
2.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后,需要确保每个数位上的数对齐。
例如,如果我们要计算3.25 + 1.20,我们需要确保个位、十分位和百分位对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小数的数位及其对应的计数单位,了解小数点的位置对小数大小的影响。
2.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掌握小数点对齐、进位、借位等基本技能。
3.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小数加减问题,例如购物、计算身高、体重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调整作业难度和量,确保作业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反馈,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
5.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典型题目的分析、拓展,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进位借位等基本技能。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阶段,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小数点对齐: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观察小数点在加减法运算中的位置关系,发现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2.计算方法:教师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强调进位和借位的处理方式,并通过板书示范,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计算过程。
3.算理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对齐后,各位上的数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从而加深对运算规律的理解。
2.难点: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关系对运算结果的影响,以及在复杂小数加减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设计有趣的生活情境,如购物找零、计算身高体重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知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教材第71、72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的算理,即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相加减。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同学们对小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能够用到小数?生:商店和超市里商品的价格。
生:测量身高的时候用到小数。
师: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哪里?生:超市和商店里。
师:的确如此,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经常用到小数。
哪些同学有过购物的经验?师:非常好,大家都有买东西的经验。
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板题:小数加减法)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二、自主探究1、小数加法(1)课件呈现主题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在书店里,小女孩想买2本书,小男孩想买1本词典。
师:一起来看这两本书的价格,谁来读一读?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课件呈现提出的问题)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1)6.45+4.29(2)6.45-4.29师:这两个算式分别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探究算法先看算式6.45+4.29,先估算一下,这两本书大约一共有多少钱?师:这是两位小数的加法,你想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花的钱数呢?生:我想用列竖式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整数加减法,提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习小数加法(1)讲解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举例讲解:3.25+2.6,引导学生按照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3)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互相交流计算过程。
3.学习小数减法(1)讲解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起,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一当十,加上这一位的数再减。
(2)举例讲解:4.751.8,引导学生按照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3)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互相交流计算过程。
4.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P38的练习题,互相交流计算过程。
(2)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
5.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实际问题:小明的储蓄罐里有3.25元,他妈妈又给了他2.6元,小明现在有多少钱?(2)引导学生运用小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3)出示实际问题:小红的储蓄罐里有4.75元,她买了一个笔记本花了1.8元,她还剩下多少钱?(4)引导学生运用小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谈谈在学习小数加减法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P38的课后习题。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掌握不牢固,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科书P96-P97页的例1、例2.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算理,会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
2、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初步构建加减法认知体系,提高迁移的意识和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
三、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探究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特别是有关整数与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
五、教法要素:1、已有的知识经验:(1)整数加减的竖式计算方法。
(2)小数的基本性质。
2、原型:观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成绩图表后,为求第一、二轮比赛中国队各领先多少分,列出的有关的小数加减算式:(1)53.40-49.80 (2)53.40+58.20(3)49.80+49.20 (4)111.60-993、探究的问题:(1)图中父亲说:中国队一轮比赛后领先3.6分,二轮比赛后总成绩是111.60分,领先4.6分。
这“3.6分、111.60分、14.6分是怎样算出来的?”(2)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3)计算小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六、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1、将下列各数改写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
2、3 1、2 9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改写的?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57+14 613-105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用竖式计算整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同数位对齐)3、切入:我们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这节课我们来探究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二)探究与解决1、观察主题图出示96页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2004年奥运会女子10米跳水比赛金银铜牌得得主分别是谁?(中国、加拿大、俄罗斯)你想了解有关的哪些问题:中国队领先多少分?2、学习例1.(1)出示97页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表,说出发现的数学信息。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优质教案范文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优质教案范文五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优质教案范文一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2页例1及做一做。
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在此基础上,本课时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
例1以本单元主题图的买书情境为线索展开教学,自然引入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学习,重点解决的是列竖式时小数点应对齐的问题,突出计算的算理理解。
为进一步学习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夯实基础。
(二)核心能力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的过程,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培养迁移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数感。
(三)学习目标1.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学习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五)学习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小数加减法(例1)》名师教学课件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想一想: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请你任意写出几个一位数加减法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二)课堂设计1.复习导入(1)口算,并说出口算的方法。
2.5+0.9=1.2-0.5=7.8+1.6=4.7-2.8=11.7+2=8.6-5.3=1.2+0.8=7.5-2.5=(2)列竖式计算3685+279=3685-279=师:你能说一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预设: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3.能够熟练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2.教具:小数计算板、小数计算卡片、小数计算练习册。
3.教学环境:教室配备投影仪及多媒体设备。
4.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课堂互动活动。
三、教学内容1. 小数的加法•介绍小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示范如何进行小数的加法运算,重点强调个位相加、十位相加的方式。
•练习小数的加法,包括进位和不进位的情况。
2. 小数的减法•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减法运算方法,重点讲解借位的处理方法。
•演示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及计算学会小数的减法运算。
•练习小数的减法,包括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场景引出小数的加减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简要说明小数的概念及加减法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
3.示范:对小数的加减法进行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计算过程。
4.引导: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小数的加减法练习,及时纠正错误及帮助学生改正。
5.巩固:组织一些小组练习或个人练习,让学生巩固加减法运算技能。
6.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小数加减法练习题,鼓励学生课后复习。
五、教学过程注意事项1.鼓励学生提问,并及时给予解答和引导,促进课堂互动。
2.多样化教学方式,包括示范、练习、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4.监控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考核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包括正确率、用时等方面。
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方式、教材使用等方面的优缺点,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质优秀10篇

教材及学情分析:《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学生在这册教材的第四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以表格、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
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究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沟通整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突破方法:通过理解小数的意义,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在计算中,要把小数点对齐。
教法和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观看过跳水比赛吗?跳水项目,一直是中国体育运动的强项,请看大屏。
(课件出示中国跳水运动员劳丽诗和李婷跳水的视屏)中国队又赢了,这样一个值得骄傲的时刻,我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庆祝一下祖国的胜利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教材第71、72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的算理,即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相加减。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同学们对小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能够用到小数?
生:商店和超市里商品的价格。
生:测量身高的时候用到小数。
师: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生:超市和商店里。
师:的确如此,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经常用到小数。
哪些同学有过购物的经验?
师:非常好,大家都有买东西的经验。
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板题:小数加减法)
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二、自主探究
1、小数加法
(1)课件呈现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在书店里,小女孩想买2本书,小男孩想买1本词典。
师:一起来看这两本书的价格,谁来读一读?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课件呈现提出的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1)6.45+4.29
(2)6.45-4.29
师:这两个算式分别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探究算法
先看算式6.45+4.29,先估算一下,这两本书大约一共有多少钱?师:这是两位小数的加法,你想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花的钱数呢?生:我想用列竖式的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看来大家都选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根据你的经验,想一想,当我们遇到新知识时,通常会怎么做呢?
生:想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
学过整数的加减法。
师: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你能用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问题吗?请同学们运用转化的方法思考,并在练习本计算,算完后在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3)交流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讨论结果与大家分享?
(我们小组认为)
师:说得有道理!这是你们组的想法。
还有谁想说说你们小组的想法呢?
师:其他组的同学,你们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吗?(一样)
师:要正确的计算小数加法,一定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师:是啊,相同数位对齐是正确计算小数加法的关键,那我们把这关键的地方记录下来。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师:相同数位对齐,就能保证计数单位相同,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师:同学们计算不仅要算得准,还要算得快,那么计算小数加法时,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地把相同数位对齐呢?
生:把小数点对齐。
师:小数点是小数的标志,是不是把小数点对齐了,就能帮助我们快速地把相同数位对齐,提高计算的速度呢?我们通过题目来体验一下!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53+4.67= 16.07+24.89=
(小数末尾有0时要化简,根据小数的性质,这是数学的简洁美。
)师:你们的计算结果一样吗?看来把小数点对齐就能快速地帮我们把相同数位对齐了。
不会出现像的情况。
板书:小数点对齐。
师:通过我们探究这几道小数加法题,你觉得计算小数加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小结:小数点对齐
相同数位对齐
从低位算起
得数点上小数点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找到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还掌握了方法背后的道理。
2、小数减法
师:顺利地解决了第1个问题,再来看第2个问题,是用减法计算的,你们会计算吗?
(1)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练习本上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找一名做得快的同学到讲台上板演。
)
6.45-4.29
(2)汇报:
师:你们和他的计算结果相同吗?(相同)
师: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小数点对齐
相同数位对齐
从低位算起
得数点上小数点
(3)完成下面两道题,并且验算。
7.2-0.8= 5.64-1.78=
(4)引导比较,深化算理
师:回顾我们研究小数加减法的过程,说说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师:将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整数加减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又有哪些新发现?
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同的是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加减。
三、巩固应用
1、改错。
2、解决问题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不能仅仅依靠计算判断,还要结合实际情况。
四、回顾整理
真是个生活中有心的孩子。
同学们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不但要善于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用旧知识帮助学习新知识,还要结合实际,灵活应用,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