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式导学案模板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框架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题探索规律课型学案导学课年级6学习内容教师提供能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学生提供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习目标1、我能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并能正确验证.2、我能利用数学规律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并能正确验证.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学习过程学案导案个案反思独立尝试一、学生预习和自学的部分五、揭示课题,认定目标(用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预设时间5--10分钟)找规律游戏:师说出几个数字,学生接着说下去,并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
如:3,5,7,(),();1,3,6,(),()等通过寻找规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导入本课,并明确学习目标合作探究七、交流自学情况(体现对学和群学)八、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展示部分)(一、二部分预设时间为10--20分钟)九、分层练习,完善认知(看情况定,需要展示的要展示)十、知识拓展(把学的知识应用与生活)(三、四部分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1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按照下图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1)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3张桌子呢?n张桌子呢?(2)一家餐厅有40张这样的长方形桌子,按照上图方式每5张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多少人?(3)在(2)中,若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共可坐多少人?解:(1)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8个人,3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10人.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2n+4个人.(2)40张桌子可坐112人.(3)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共坐100人.自我挑战题量时间一般是5分钟左右,根据内容自定1.研究下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1×5+4=9=322×6+4=16=423×7+4=25=524×8+4=36=6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表格式)

东门口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主设计欧俊副设计审核人学习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 1)课时第一单元第 1 课时执教日期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2、3、4 页,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使用说明 及学法指导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 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学习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1、10 个一是( ),10 个十是( ),10 个百是(),10 个千是( )。
2、数数:1)从 689 一个一个的数到 712。
2)从 420 一十一十的数到 5403)从 910 一十一十的数到 1000自主学习4)从 200 一十一十的数到 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4、搜集有关大数的信息。
个性设计1、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 10 个一千是( )。
思考:千位上的 10 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 10 个一万是()。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 个十万是()10 个一百万是()10 个一千万是()合作探究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4、阅读教材第 3、4 页,完成下题。
1)、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2)、一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都是( )。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 )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
1、13819000 中的 8 在( )位上,表示 8 个( );3在( )位上,表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 导学案(表格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第一单元本组教材以“春天”为主题来选编教学内容。
《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的基本目标,同时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一,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找春天》《古诗二首》。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景以及课文所蕴含的主旨。
4.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复习、巩固常用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古诗二首》…………………………………………………………………………………………2课时2.《找春天》……………………………………………………………………………………………2课时3.《开满鲜花的小路》…………………………………………………………………………………2课时4.《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语文园地一……………………………………………………………………………………………… 2课时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同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基本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古诗二首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居》。
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导学案(表格式)

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导学案(表格式)
一、课题
- 课题: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
- 导学案类型:表格式
- 字数要求:800字以上
二、目标
本导学案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份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的导学资源,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和自主研究社会科学知识。
三、导学格式
本导学案采用表格格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四、注意事项
- 学生应按照表格中的步骤来进行研究和复社会科学知识。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进度自主安排研究时间。
-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随时向老师请教。
五、总结
本导学案为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研究计划
和目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科学知识。
通过自主研究和复,学生能够更系统地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社会组织的构成和功能。
同时,他们也能够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和惯。
(字数:19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二)年月日编写人:第二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年月日编写人:第三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年月日编写人:环节一、1、出示第四页你知道吗?中的图形。
提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图形吗?拼出了什么图形?今天我们也用七巧板拼一拼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
2、要想拼出图形,就要先知道图形的特点,谁来说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环节二、完成第四页的例3 。
做一做1.介绍一套七巧板都有什么?2、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你会怎么拼?比一比,看谁拼的方法多。
3、你能用一套七巧板拼几个长方形吗?第二单元导学案编写时间:2013年月日第一课时:十几减9的减法年月日编写人:第二课时:练习课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年月日编写人:第三课时:十几减几(第15页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年月日编写人: 组长第四课时:练习课(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年月日编写人:第五课时:练习课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第13题年月日编写人:第六课时:用数学(P19:例3)年月日编写人:第课时:用数学(P19:例3)第七课时:练习课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年月日编写人:第八课时:复习课(一)年月日编写人:第九课时:单元整理和复习(二)年月日编写人:第十课时:练习课 (单元整理和复习三) 完成P25:8―P26:11及思考题年月日编写人:小学集体导学案(备课)用表(第三单元)编写时间:2013年月日第一课时分类和整理(单一标准)年月日编写人:第二课时分类和整理(不同标准)年月日编写人:第四单元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第一、二课时:数数数的组成年月日编写人:第三、四课时:读数、写数年月日编写人:。
比的意义导学案(表格式)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4、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做一做”。新课标第一网
2.练习十一第1、2题。
检
测
反
馈
课
外
拓
展
练习十一第3题
教
学
反
思
比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
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师:王冬英
学习
内容
比的基本性质
2 水的体积:500×=400(ml)
答:稀释液100ml,水400ml。
(5)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说明: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6)试做,练习:做一做第1题。(订正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检
测
反
馈
1、填一填
(1)4÷5=()÷()=
(2)16:12=(16÷□):(12÷□)=4:3
(3)分米:米的比值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4)六(1)班有45名同学,共买了225本练习本。练习本的总数与人数的比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2拖拉机45分耕了2公顷地,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是2比45。
3足球比赛,甲队和乙队的比分是3比2。
2、学习比的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比的写法。
15比10记作15∶10 10比15记作10∶15
表格式导学案模板

自主学习(独立尝试)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巩固提升一、歌曲欣赏,导入新课1、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播放《大中国》歌曲,画面上同时出现祖国的风光美景:听到这,你们想到了什么?(祖国真大!)。
是呀,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了解了解吧。
二、面积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1、课件展示世界地图,看中国的位置,并用红色显示中国版图。
师:(指着中国地区)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她就像一只雄鸡傲立于世界的东方。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国真大呀!2、课件出示祖国地图,再指导学生看书。
师: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从书上看,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多少?3、课件出示中国和欧洲的地图让学生比较。
师:欧洲有43个国家,面积和中国的面积差不多。
(相比之下,祖国的面积太大了。
)4、课件展示我国的海域:指导学生观察四海海域。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查阅资料了,我国还有辽阔海域,从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相连,构成了我国广大的海域!我国海域面积大约是多少?在这蓝色的海域里有六千多个岛屿,其中最大的岛屿就是我国的宝岛台湾。
1>全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多少个省?多少个直辖市?2,我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3、我国的陆地面积在世界排列第几位?4.我国大陆的东面,自北向南相连的四海依次是?5.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哪里?6、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指哪五个?7、我国最北端的省份是哪里?8.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哪里?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祖国有多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海陆疆域,领土面积,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知道图例、方位和比例尺的含义,学会看中国地图。
3、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我们祖国的广大。
表格式教案参考模板

表格式教案参考模板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学科领域:3. 课时安排:4. 教学对象:5. 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部分1.1 教学内容:1.2 教学方法:1.3 教学资源:1.4 教学步骤:2. 主体部分2.1 教学内容:2.2 教学方法:2.3 教学资源:2.4 教学步骤:3. 巩固练习部分3.1 教学内容:3.2 教学方法:3.3 教学资源:4. 拓展延伸部分4.1 教学内容:4.2 教学方法:4.3 教学资源:4.4 教学步骤:5.1 教学内容:5.2 教学方法:5.3 教学资源:5.4 教学步骤:三、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2. 评价方法:3. 评价工具:四、教学资源准备1. 教师准备:2. 学生准备:五、教学注意事项1. 课堂管理:2. 学生个体差异:3. 教学调整:六、教学反馈与反思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满意度:2.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教学资源的充分性:七、课后作业与练习1. 作业布置:作业内容:作业量:作业提交时间:2. 练习建议:针对课程内容的练习: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八、课程延伸与拓展1. 相关课程推荐:推荐课程名称:推荐课程原因:推荐课程资源:2. 课外活动建议: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资源:九、教学修改与优化1. 教学内容调整:需要加强的教学内容:需要调整的教学内容:需要补充的教学内容:2. 教学方法改进:效果不佳的教学方法:需要尝试的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创新点:1. 教学收获: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教学的成长:教学资源的利用:2. 教学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未来教学的展望:持续改进的教学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基本信息补充说明:课时安排需确保教学内容的充分覆盖,教学对象的特点需考虑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格式导学案模板
导学流程
1、求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识
回
顾2、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
如果围着它贴一圈
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
自主学习
(独立尝试)
合作探究
2、练习6第8题
展示交
流
3、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高3米,用石灰粉刷四周墙壁和顶棚,
教室内门窗、黑板面积24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石灰0.2千克。
要
用石灰多少千克?
(小组合作宀兀成,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的发展。
2、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亲身经历,能够说出家乡的美景。
3、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向亲人或朋友询问等办法了解山西的风景名胜及古今山西名人。
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了解了家乡山西的地理位置。
谁能在地图上找找我们的家乡呢?我们三晋大地人杰地灵,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美丽的风景。
今天,我们将了解《家乡的美景和家乡的人》。
二、学习新课
(一)了解家乡的美景。
1、生:介绍家乡的美景,感受家乡的美。
2、欣赏风光片,进一步感受家乡的美
(师: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山西美景。
如:万年冰窟、应县木塔等)
3、熟记家乡美景。
(二)了解家乡的人1、生:介绍家乡的人。
2、师生共同跟着图片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名人(武则天、刘胡兰、李彦宏、阿宝、谭晶等)
三、小结,结束新课
师:同学们,在这块美不胜收的土地上,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三晋儿女, 他们用
自己聪慧才智和辛勤汗水建设着更加美丽的山西。
同学们,让我们向发现和了解家
乡美景和家乡的人一样,去了解更多的了解我们山西的文化、历史。
作业设计
1、看山西卫视的《一方水土》,更多的去了解我们的家乡。
2、搜集山西的特产及小吃。
板书设计:
家乡
美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