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汉字与书法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7课 汉字与书法 1(岳麓版必修3)PPT课件

2,由于处于象形文字到表意
文字的过渡,所以字形变化
非常大,常常一个字就有很
多种写法且象形意味比较大,
带有较明显的图画意味。
为什么说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知 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1、有了较系统的造字方法—六书(象形、会 意、形声、指事、假借、转注);
2、字形结构基本固定。
甲骨文的发现有何意义?
1.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可信史料; 2.对研究汉字的形成有历史价值。
①秦汉时期
②魏晋时期
自发阶段 魏晋南北朝 自觉阶段
实用性
李 斯 《 泰 山 刻 石 》
艺术性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性出 现的原因??
1.士人表达自我情意;
2.文具的发展改进。
汉 隶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王羲之
(303-361)
王献之(344-386)
作品:中秋帖
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会稽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为羲之第七子。幼时 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 新法,自创一格,与父齐名,人称 “二王”。他的书法,兼精楷、行、 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 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 书以《鸭头丸帖》、《中秋帖》最著。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 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 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 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 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 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 地位和声望。
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高峰,楷书代表人物:
柳 公 权
书法家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楷书特点 险劲瘦硬 肥硕丰润 骨力遒劲
欧阳询《化度寺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④宋代——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汉字与书法ppt课件

第一节 制茶与茶类演变
七、从素茶到花香茶 早在宋代就有添加龙脑的加香茶,
也有以茉莉花焙制的花茶。明代的钱椿
年《茶谱》记述:“木樨、茉莉、玫瑰、 蔷薇、兰惠、桔花、栀子、木香、梅花 皆可作茶。”
第二节 各类茶的加工
一、中国茶叶分类 中国茶类之多是世界之最,众多的
茶类归纳起来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 茶类两大类。
儿茶素
PPO+O 2-
邻醌 ………..初级产物
聚合
双黄烷醇类 还原 联苯酚醌……中间产物(无色,溶于茶汤)
+O 2-
茶黄素(TF).…橙黄色,溶于茶汤
偶联氧化+O 2-
茶红素(TR)….深红色,溶于茶汤
不溶性物质………棕褐色,叶底
最初利用茶叶是采食鲜叶。
第一节 制茶与茶类演变
二、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生煮类似现代的煮菜汤,以茶作菜 。
《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 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 。现
在云南的基诺族仍保留了吃凉拌茶的习 俗。
第一节 制茶与茶类演变
二、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晋代郭璞(276—324年)《尔雅》:“ 槚 , 苦荼”之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 煮羹饮。” 《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鄂君启”
的水陆通行符 节。节上刻文 字圆润劲.是 错金铭文中的 精品。
秦虎符
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时期青铜礼器。1976年于陕西扶风出土 。高 16.2厘米 ,口径47.3厘米 。圆形,浅腹,双附耳,圈足。内底铸有铭文 18行284字 ,工整秀丽 。铭文前半部分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 穆诸王的重要政绩,后半部分记述墙所属的微氏家族的家史,与文献记载 可相印证,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史料。现藏于陕西扶风周原文物管理所。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7《汉字与书法》课件(共28张PPT)

虚玄 行书
灵动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草书
狂放不羁
经济繁荣
欧 颜 柳 楷书 注重规范法度、理论成熟
宋代重文,市民 阶层兴起。
苏黄 米蔡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经济繁荣,社会进 步,平民化、世俗化
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三、篆刻艺术的发展 1、秦汉—标志性的时期 雍容大度
方正质朴 淮阳王玺
殿中司马 马充私印
(1)有利于不同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2)有利于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 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 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字的发展历程
刻画符号 新石器时代
秦朝隶书 秦朝
甲骨文 商代
小篆 秦朝
金文 商周
文字紊乱 春秋战国
演变规律: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 越来越规范、稳定。
碑 》
“颜体”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
③宋代: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 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黄州寒食诗贴》苏轼“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黄庭坚,为宋四家之一, 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 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 月清风,书韵自高。
米芾《珊瑚复官二帖》 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字态奇逸超迈
2、宋元入画
体现了实用性,尚未 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3、明代中叶后,篆刻成为与书法、绘画并立的 艺术门类。
吴昌硕
邓石如
中 国 齐长 白沙 石湘 潭 人 也
①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隋唐: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 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 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24张)(共24张PPT)

淮阳王玺
殿中司马 马充私印
2.明代中叶后,篆刻 成为与书法、绘画并 立的艺术门类.
文 彭
吴昌硕
邓
石 如
中 国 长
沙
湘
潭
人
齐白石 也
一、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
图画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二、书法艺术:
行书
(1)秦汉 (2)魏晋南北朝 (3)隋唐 (4)宋(5)明
三、篆刻艺术:
明中叶以后
“ 飘 若特点: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书法 浮 强调追求自我意境、神韵、风骨 云 、 矫 若 惊 龙 ”
(3)隋唐时期 —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草书:张旭、怀素 特点: 狂放不羁、张扬个性
楷书: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特点:注重规范法度、书法理论成熟
张旭 《肚痛帖 》 怀素《论书帖》
欧阳询(初唐) 颜真卿(中唐) 柳公权(晚唐)
•
6.行书: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
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 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 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 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既有审 美价值,又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始用于秦代,盛行于两汉,是汉代的官方的正式书
体。特点为字形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
5.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始于东汉,隋唐步入
盛世。其特点是字形方正、规矩严谨,是标准化、 楷模化的字体。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专题二2.2中国的古代艺术 (共34张PPT)

D.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出现,顾 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E.隋唐五代:中国绘画的高峰,展子虔(隋)《游 春图》;阎立本(唐)《步辇图》;吴道子(唐) 《送子天王图》 F:宋代:中国绘画史上的转折点,山水花鸟画盛行; 商品经济的发展,风俗画成为亮点,张择端《清 明上河图》 G .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成就最高,王冕(元) 《墨梅》;徐渭(明)《黄甲图》;郑板桥(清) 《墨竹图》
隶书
始于秦,盛于汉 特点:字体结构 平衡对称,整齐 安定
楷书
始于东汉末年,完善 于魏晋,隋唐步入盛 世。 代表:钟繇(魏)欧 阳询(初唐)颜真卿 (盛唐)柳公权(晚 唐) 特点:字形方正,笔画 详备,结构严整,具 有其他字体不可比拟 的实用价值
草书
始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代表:张旭(草圣,唐) 怀素(唐) 特点:笔画简约,勾连 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任性,审美价值
中国的古代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起源: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图画文字 演变: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演变趋势:图画文字 符号 繁 简
2.书法艺术 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 ⑴篆书 ⑵隶书 ⑶楷书 ⑷草书 ⑸行书
篆书 始于秦 代表:李斯 特点: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富于 美感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4)挑战: A.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 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当加以珍惜和保护。 B.京剧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 地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并符合现代人的 欣赏口味,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具体: (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3)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只有 民族性的文化,才有世界性)
高中历史课件-汉字与书法 最新

“车”
甲骨文
甲骨文中的“齿”字
甲骨文
甲骨文中的“男”字
甲骨文
甲骨文中的“年”字
甲骨文
甲 骨 文 中 的 十 二 生 肖
甲骨文
(甲 注骨 :文 此与 面今 甲天 骨文 文字 ,对 下照 页 今 天 文 字 )
甲骨文
渔家乐舟来去 生鱼酒归莫问 方出射鹿月明
古人而自鸡不
学川朋为今用
洋中百花齐放
陶器上的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甲骨文
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 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各种形状的 裂纹。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 附近。
钻凿卜骨的工具
甲骨文
这块牛骨在河南安阳殷 墟出土,上面刻有“王大令 众人日协田”的卜辞。意思 是商王命令众人(农业奴隶) 在田地上集体耕作,反映了 商代农业生产的情况。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书艺历程 ■印宗秦汉
导入
仓颉
仓颉墓(位于河南省虞城县固堆坡村)
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富,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 录着世界上最大一支人群的“母语”。它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 满活力。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它还作为基本要素,构成了独 特的东方书法艺术、篆刻艺术。
商王征伐牛骨刻辞
甲骨文
这块牛骨长约22.5厘米, 宽66.6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出 土。牛骨上刻有干支表。商代 以干支记日,这种计时方法被 后代延用。
刻干支表牛骨
甲骨文
甲骨文字体现的刑罚举例
甲骨文
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甲骨文
历史: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6(岳麓版必修三)

政 。 其 书 法 体 势 严 谨 , 字 形 , 布 局 都 十 分 质 朴 平 实 ,
兴 , 命 盂 一 定 要 尽 力 地 辅 佐 他 , 敬 承 文 王 , 武 王 的 德
王 告 诫 盂 (人 名 ) , 殷 代 以 酗 酒 而 亡 , 周 代 则 忌 酒 而
长 达 291 字 , 为 西 周 青 铜 器 中 所 少 有 。 其 内 容 为 : 周
铸 有 小 篆 文 字 的 秦 虎 符
秦《泰山刻石》邮票成弧形,线条更 匀称圆转,字形长圆②线条代替图形,脱离了图画。
乙 瑛 碑 石 门 颂
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内。 此碑是汉隶碑刻高度成熟的代表作。其书法厚重 酣畅,方整谨严。在早期碑刻中占重要地位。
宋 黄庭坚 送四十九诗帖
宋 黄庭坚 李白亿旧游诗
宋 黄庭坚 伏波神祠诗
宋 米 宋 米 芾 蜀 素 帖 宋 米 宋 米 芾 吴 江 舟 中 诗 卷 卷 诗 县 虹 芾 帖 瑚 珊 芾
宋 蔡襄 自书诗帖 宋 蔡襄 尺牍
⑤明代——呈现平民化、 明代——呈现平民化 呈现平民化、 世俗化、 世俗化、个性化趋势
二、书法发展历程
1、书法艺术形成的条件
①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便于个性化 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 的艺术再创造。 的艺术再创造。 知识群体的形成。 ②知识群体的形成。 ③书法有利于抒情达意
2、发展历程
①秦汉——自发阶段 秦汉——自发阶段
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 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 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 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
字形长圆,线条肥粗,体势雍容, 金文特点:字形长圆,线条肥粗,体势雍容, 结构日趋方正,大小匀称 结构日趋方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二单元第7课 汉字与书法 课件(共26张PPT)

基本规律:由繁到简; 由具体到形象; 规范稳定性
二、书 艺 历 程
1、书法艺术形成的条件
①材料: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 ②推动者:士人群体的形成和壮大 ③工具: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文房四宝
2、书书法法艺艺术术的的发发展展历历程程
朝代 社会状况 书法名家 艺术风格
社会危机
魏晋 士人群体形成 南北朝 文具改进
C
C、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社会危机,世人反省
课后作业
1.概述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过程。
2.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
牛羊猪 鼠
3、汉字的发展:商周——金文(钟鼎文、铭文)
西 周 毛 公 鼎 铭 文
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混乱
4、汉字的统一:秦朝——“书同文” 秦朝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
小篆
隶书
观察右图,回答下 列问题:
(1)从“鱼”字 的 演变中推断汉字演 变的过程;
(2)从“鱼”字 的 演变中总结汉字演 变的基本规律;
3、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技巧创新的的条件包括
(
)。
①汉末社会危机引起士人的深刻反省;②士人群体
的形成;③书法是士人表达自我的理想形式;④笔
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A
C、②③④ D、②④
4、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 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
A、经济发展,社会前进; B、国家统一,盛世气象;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一一、、从从汉汉字字起起源源到到“书“同书文同”文”
1、汉字的起源: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绎山刻石王(羲小之篆)《平安帖》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 就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 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 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行书易写、易认、易
于流行,实用性很王高。羲最擅之长(写行3书0的3是-3晋6代1书)法家王羲之,
《玄秘塔碑》 (局部)
颜真卿(唐)
《颜勤礼碑》 (局部)
赵孟頫(元)
《三门记》 (局部)
苏东坡仅存的一 幅行草作品
•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 “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 致,如朗月清风,书韵自高。
蔡襄“端劲高古,容德兼备”
米芾《珊瑚复官二帖》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 “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 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 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 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 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 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 公国内新闻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 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虚玄 飘若浮云,
2、工书具的法改进艺。术的之 发行展书 历灵动程:矫若惊龙
自觉 阶段
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宋代重文,市
张旭 怀素 草书
狂放不羁
柳颜欧
注重规范法度、
公真阳 权卿询
楷书
理论成熟
、
苏黄 —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民阶层兴起。 米蔡 — 倡导“有意无法”。
经济繁荣,社 会进一步平民
——
化、世俗化
第7课汉字与书法
观察右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从“鱼”字 的
演变可以推断汉 字演变的过程;
(2)从“鱼”字 的
演变中总结汉字 演变的基本规律;
(3)简要分析汉
字演变的原因。
草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楷书
甲 骨 文 金 文 小 篆 隶 书
行书
一、汉字的发展历程
刻画符号
新石器时代
甲骨文
商代
金文
商周
隶秦书朝 秦朝
小篆
秦朝
书写更为简便的隶书也得到推广。 影响: 有利于不同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有利于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的民族 文化心理,从而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1、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条件 (阅读31---32教材内容归纳总结)
(1)材料:
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 (2)推动者: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特想人为合书术同得的通
的 艺 术 。
和 个 性 的 独
追 求 自 我 理
一 种 表 现 士
在 一 起 , 成
写 的 内 容 融
的 情 境 美 和
时 将 绘 画 艺
宜 的 布 局 ,
线 条 和 疏 密
过 自 由 变 化
汉 字 的 书 法
三、印宗秦汉
1、秦汉——标志性的时期
称“书圣”。
考考你:你知道天下三大行书吗?
1、《兰亭序》
王羲之(晋)
2、《祭侄文稿》 颜真卿(唐)
3、《黄州寒食帖》 苏轼(宋)
“颠 张 狂 素”
张旭 《肚痛帖 》 怀素《论书帖》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 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 随心所欲。这种几乎无法辨识的“狂草”实际上不再是一种实用 的书写字体了,而只是一种艺术观赏形式罢了。
雍容大度
方正质朴 淮阳王玺 殿中司马 马充私印
2、宋元入画
体现了实用性, 尚未成为独立的 艺术门类
3、明代中叶后,篆
刻成为与书法、绘画
并立的艺术门类.
文
彭
邓 石 如 吴昌硕
中
国
齐长
白 石
沙 湘 潭
人
也
1、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 图画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行书 楷书
2、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
草书
“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
字体。楷书把扁形、方形的隶书变成竖长方形,并且把
波折的笔法变为平直。写楷书时得一笔一笔、整整齐齐
地写。
秀雅精准
豪迈雄壮
挺拔瘦硬
欧阳询(初唐) 颜真卿(中唐) 柳公权(晚唐)
考考你:你知道楷书四大家吗?
欧阳询(唐)
《九成宫醴泉铭》 (局部)
柳公权(唐)
广泛频繁
春秋战国
楷书、行书、草书
演变规律: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 越来越规范、稳定。
演变主要原因:更加便于书写和交流
合作探究
设问1:为什么秦统一六国后要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 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文字紊乱,削弱了汉字的
交流功能。 ②秦始皇为消除混乱和便于推行政令、巩固统一。
设问2:它的具体做法是什么?这种措施对当时和后世 产生了什么影响? 措施: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
具有艺术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士人群体的形 成和壮大。
(3)工具: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文房四宝
朝代 秦汉
魏晋 南北 朝 隋唐
宋代
明代
发展 时代背景(经 书法家 书 艺术特色
阶段 济、政治)
体
自发 阶段
国家统一, 文字统一
小篆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隶书 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社会危机,士 王
人群体形成, 羲
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 越来越规范、稳定。
3、中国的书艺历程:
条件:
历程:
A、秦篆汉隶 B、魏晋南北朝时 C、东晋
D、隋唐 E、宋代:
F、明代:
特征:
4、中国篆刻艺术:
秦汉
宋元
明清
甲
鼠
虎
骨
文
中
的
十
二
生
牛
兔肖
龙
马
蛇
羊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 —
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1、你能举例说明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吗? 2、你赞同以下的那种观点? • 1)、政治不稳定,经济欠发展,文化繁荣。 • 2)、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 3)、政治不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结论: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总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 反映。
“
飘 若 浮 云 、 矫 若 惊 龙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 就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 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 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行书易写、易认、易
于流行,实用性很王高。羲最擅之长(写行3书0的3是-3晋6代1书)法家王羲之,
《玄秘塔碑》 (局部)
颜真卿(唐)
《颜勤礼碑》 (局部)
赵孟頫(元)
《三门记》 (局部)
苏东坡仅存的一 幅行草作品
•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 “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 致,如朗月清风,书韵自高。
蔡襄“端劲高古,容德兼备”
米芾《珊瑚复官二帖》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 “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 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 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 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 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 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 公国内新闻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 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虚玄 飘若浮云,
2、工书具的法改进艺。术的之 发行展书 历灵动程:矫若惊龙
自觉 阶段
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宋代重文,市
张旭 怀素 草书
狂放不羁
柳颜欧
注重规范法度、
公真阳 权卿询
楷书
理论成熟
、
苏黄 —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民阶层兴起。 米蔡 — 倡导“有意无法”。
经济繁荣,社 会进一步平民
——
化、世俗化
第7课汉字与书法
观察右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从“鱼”字 的
演变可以推断汉 字演变的过程;
(2)从“鱼”字 的
演变中总结汉字 演变的基本规律;
(3)简要分析汉
字演变的原因。
草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楷书
甲 骨 文 金 文 小 篆 隶 书
行书
一、汉字的发展历程
刻画符号
新石器时代
甲骨文
商代
金文
商周
隶秦书朝 秦朝
小篆
秦朝
书写更为简便的隶书也得到推广。 影响: 有利于不同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有利于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的民族 文化心理,从而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1、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条件 (阅读31---32教材内容归纳总结)
(1)材料:
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 (2)推动者: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特想人为合书术同得的通
的 艺 术 。
和 个 性 的 独
追 求 自 我 理
一 种 表 现 士
在 一 起 , 成
写 的 内 容 融
的 情 境 美 和
时 将 绘 画 艺
宜 的 布 局 ,
线 条 和 疏 密
过 自 由 变 化
汉 字 的 书 法
三、印宗秦汉
1、秦汉——标志性的时期
称“书圣”。
考考你:你知道天下三大行书吗?
1、《兰亭序》
王羲之(晋)
2、《祭侄文稿》 颜真卿(唐)
3、《黄州寒食帖》 苏轼(宋)
“颠 张 狂 素”
张旭 《肚痛帖 》 怀素《论书帖》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 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 随心所欲。这种几乎无法辨识的“狂草”实际上不再是一种实用 的书写字体了,而只是一种艺术观赏形式罢了。
雍容大度
方正质朴 淮阳王玺 殿中司马 马充私印
2、宋元入画
体现了实用性, 尚未成为独立的 艺术门类
3、明代中叶后,篆
刻成为与书法、绘画
并立的艺术门类.
文
彭
邓 石 如 吴昌硕
中
国
齐长
白 石
沙 湘 潭
人
也
1、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 图画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行书 楷书
2、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
草书
“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
字体。楷书把扁形、方形的隶书变成竖长方形,并且把
波折的笔法变为平直。写楷书时得一笔一笔、整整齐齐
地写。
秀雅精准
豪迈雄壮
挺拔瘦硬
欧阳询(初唐) 颜真卿(中唐) 柳公权(晚唐)
考考你:你知道楷书四大家吗?
欧阳询(唐)
《九成宫醴泉铭》 (局部)
柳公权(唐)
广泛频繁
春秋战国
楷书、行书、草书
演变规律: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 越来越规范、稳定。
演变主要原因:更加便于书写和交流
合作探究
设问1:为什么秦统一六国后要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 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文字紊乱,削弱了汉字的
交流功能。 ②秦始皇为消除混乱和便于推行政令、巩固统一。
设问2:它的具体做法是什么?这种措施对当时和后世 产生了什么影响? 措施: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
具有艺术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士人群体的形 成和壮大。
(3)工具: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文房四宝
朝代 秦汉
魏晋 南北 朝 隋唐
宋代
明代
发展 时代背景(经 书法家 书 艺术特色
阶段 济、政治)
体
自发 阶段
国家统一, 文字统一
小篆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隶书 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社会危机,士 王
人群体形成, 羲
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 越来越规范、稳定。
3、中国的书艺历程:
条件:
历程:
A、秦篆汉隶 B、魏晋南北朝时 C、东晋
D、隋唐 E、宋代:
F、明代:
特征:
4、中国篆刻艺术:
秦汉
宋元
明清
甲
鼠
虎
骨
文
中
的
十
二
生
牛
兔肖
龙
马
蛇
羊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 —
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1、你能举例说明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吗? 2、你赞同以下的那种观点? • 1)、政治不稳定,经济欠发展,文化繁荣。 • 2)、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 3)、政治不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结论: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总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 反映。
“
飘 若 浮 云 、 矫 若 惊 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