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原文及翻译讲解

合集下载

雨霖铃原文和译文

雨霖铃原文和译文

雨霖铃原文和译文雨霖铃原文和译文《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给大家分享了雨霖铃原文翻译,欢迎借鉴!雨霖铃/雨霖铃·寒蝉凄切作者: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鉴赏:先说一下,古人不叫写词,叫填词,是根据词谱来填的,像这个“雨霖铃”是词牌,是决定词的音乐性及字数平仄等格式的,因为最早的词是伴曲来唱的。

所以词牌和内容是无关的,有人写词还要再起个题目。

比如我们熟悉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

少数词人自创的词牌是和内容相关的,比如宴几道的“思远人”,在以后会讲到。

据说这首词写于柳永离开京城南下,和他的相好一位叫虫娘的女子作别时所作。

把情感反复强化,把离别的悲伤写得无以复加,是这首词最大的特点。

很多词都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这首前三句是写景,寒蝉从听觉角度写凄惨、长亭是古时送别的地点、时间又是让人惆怅的傍晚、一场哭泣的阵雨强化了人的不舍,几个典型意象共同营造了离别时凄清的氛围,为全词定下悲伤的调子,这是用景物强化情感。

柳永《雨霖铃》原文、注释、译文

柳永《雨霖铃》原文、注释、译文

柳永《雨霖铃》原文、注释、译文【原文】《雨霖铃》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释】寒蝉:秋蝉,形体较小,鸣时已天凉,故名。

凄切:凄凉悲切。

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也是送别之处。

骤雨:阵雨。

都门帐饮:在京城门外设帐饯行。

都门,原指长安东都门,这里借指汴京。

无绪:没有心思,指心情不好。

处:……的时候。

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后用作对船的美称。

执手:手拉着手。

凝噎:因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来。

一作“凝咽”。

念:想。

去去:远去,越来越远。

语含无奈之意。

暮霭:傍晚的云气。

沉沉:深厚的样子。

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属楚国地界,故称。

那堪:兼之也。

更那堪,即更兼之,更加上。

清秋:凄清的秋季。

残月:与满月相对,多指阴历月初的新月。

经年:一年又一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倒装句,应是“良辰好景应是虚设”。

风情:男女恋情。

【大意】寒蝉的叫声凄凉悲切,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一阵急雨刚刚停歇。

京城门外设帐饯别心情极差,恋恋不舍时,兰舟又催着出发。

手拉着手泪眼相视,竟然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

想到这一去烟波千里越走越远,沉沉的暮霭中楚天旷远无涯。

自古以来多情人最伤感的是离别,更怎能承受离别在这冷落的清秋时节。

今夜酒醒后只身将在何处?岸边杨柳,拂晓寒风,天边残月。

这一去累月长年没有定期,良辰美景也应是形同虚设。

就算是有千万种深情蜜意,又能跟什么人去诉说呢!。

离别古诗柳永《雨霖铃》赏析

离别古诗柳永《雨霖铃》赏析

离别古诗柳永《雨霖铃》赏析《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供大家阅读。

《雨霖铃》原文:作者: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雨霖铃》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

沈沈:深厚的样子。

楚天:南天。

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雨霖铃》赏析: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

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

‘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

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翻译及赏析

《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翻译及赏析

《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翻译及赏析《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

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译文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

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注释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

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凄切:凄凉急促。

骤雨:急猛的阵雨。

都门:国都之门。

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

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暮霭:傍晚的云雾。

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样子。

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暮霭沈沈(沉沉)楚天阔: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今宵:今夜。

雨霖铃作者柳永全文及翻译

雨霖铃作者柳永全文及翻译

雨霖铃柳永全文及翻译导语: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栈道雨中听到铃声和山相应,想起杨贵妃,故作 此曲《雨淋铃曲》。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雨霖铃柳永全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 帮助!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和何人说? 译文秋后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 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心绪,正在依依不舍时候,船上人已催 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 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 沉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人最伤心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秋季,这离愁哪能经 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晨风和黎明 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 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注释 ①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 长亭”。

靠近城市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地方。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骤雨:急猛阵雨。

④都门:国都之门。

这里代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⑥无绪:没有情绪。

⑦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这里用做 对船美称。

⑧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样子。

⑨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⑩暮霭:傍晚云雾。

沈沈:即“沉沉”,深厚样子。

楚天:指南方楚地天空。

暮霭沈沈(沉沉)楚天阔:傍晚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今宵:今夜。

经年:年复一年。

纵:即使。

风情:情意。

柳永《雨霖铃》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柳永《雨霖铃》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柳永《雨霖铃》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雨霖铃宋柳永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1] ,留恋处、兰舟催发 [2]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3]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4] 。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5] 、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6] 。

便纵有、千种风情[7] ,更与何人说。

注释:[1]都门:指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帐饮:在郊外设帐饯别。

[2]兰舟:木兰之舟,形容舟船华美。

[3]去去:离别后,愈去愈远。

[4]楚天:古时楚国疆域最大时,拥有今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地,此处为南方天空的代称。

[5]那(nuó)堪:哪能承受。

[6]良辰:美好的时光。

好景:美好的景色。

[7]风情:风月的情趣。

译文: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

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天空,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评析:《雨霖铃》之曲,为唐明皇重经马嵬坡,雨中闻铃,怀念被赐死的贵妃所创,音调凄苦。

耆卿以此曲写情人分别,抵得半篇江淹《别赋》。

词的上片全用赋笔白描,但起承转合,脉络分明,便不觉堆砌。

“寒蝉”三句是起,“都门”三句是承,“执手”二句,蓦然掉转,“念去去”三句,是用景语含情,收为绾合。

此三句,把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由感觉得之的别离之绪,转化为历历如绘的意象画面,由实返虚,备见高明。

过片三句,平地陡起。

作者不局限于一己之怨别伤离,而是陡地拔高。

《雨霖铃》的原文及翻译

《雨霖铃》的原文及翻译

《雨霖铃》的原文及翻译《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

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雨霖铃》的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雨霖铃柳永北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释】:①帐饮:设帐饯行②兰舟:木兰舟,相传鲁班曾刻木兰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③凝噎:喉咙气塞声阻,因悲伤过度而说不出话来。

④去去:去而又去,一程又一程地远去⑤清秋节:清秋时节。

⑥经年:年复一年。

⑦风情:风流情意,这里指爱情。

【译文】:寒蝉的叫声哀婉凄切,黄昏时分,长亭外刚刚下过一场急雨。

在这都门送别的酒宴上,我无心饮酒,因为不想与你分离。

正当此时,兰舟鸣起响笛,催促我出发。

你我紧拉着手相对流泪对视,一时间竟无话可说,只是一阵哽咽。

多情的人自古以来就怕离别,更何况在这冷落的清秋。

今天晚上只须醉酒沉睡,待醒来时,当晨风吹拂,杨柳在河岸上的微风中轻轻摇摆,天空上挂着一弯残月。

如此好的良辰美景,因你我不在一起,变得毫无意义,纵然有再多情意,能告诉谁呢?【赏析】:本词是柳永代表作之一。

写其离开汴京与亦人的惜别之情。

上片写别时之场景,情意缱绻,下片设想别后之凄凉,深情绵邈。

开头三句叙事,点明时地与气候特点,渲染气氛。

时当初秋,满目萧瑟。

又值傍晚,暮色阴沉,更兼急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悲鸣。

所见所闻,无不凄凉。

“都门”三句以传神之笔刻画典型环境中的特殊心境。

正在难舍难分之时,船偏要出发。

“执手”二句写难舍之情与激动之至,纯用白描手法,形象逼真生动,如在目前。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译文及全词鉴赏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译文及全词鉴赏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译文及全词鉴赏《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柳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描写离情别绪的词,是柳永的代表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吧。

《雨霖铃·寒蝉凄切》作者: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寒蝉凄切》【注释】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

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2.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tiáo)。

3.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长亭:人们饯行送别地方。

4、骤雨:阵雨。

5.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

都门:京城门外。

6.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7.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即是“凝咽”。

8.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烟波:水雾迷茫的样子。

9.暮霭:"霭"读aǐ,傍晚的云气。

10.沉沉:深厚的样子。

11.楚天:南天。

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12.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13.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14.千种风情:形容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风情:情意。

15.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16.更:一作“待”。

《雨霖铃·寒蝉凄切》【翻译】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霖铃》原文及翻译讲解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dū)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nǎ)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翻译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1]
注释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二字,仄韵。

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

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2.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tiáo)。

3.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长亭:古代供远行者休息的地方(类似于今天的公交车站)
4.骤雨:阵雨。

5.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

都门:京城门外。

6.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7.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即是“凝咽”。

8.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烟波:水雾迷茫的样子。

9.暮霭:"霭"读aǐ,傍晚的云气。

10.沉沉:深厚的样子。

11.楚天:南天。

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12.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13.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14.千种风情:形容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风情:情意。

情,一作“流”。

15.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16.更:一作“待”
1.骤雨:阵雨。

2.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