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合集下载
课件6:2.2.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第1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思直考线型:而COH22和OH是2VO型都?是三原子分子,为什么CO2呈
C是H平2面O(三甲角醛形)和而NNHH33都是是三四角原锥子型分?子,为什么CH2O
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理论)
内容: 对于ABn型(中心原子A只有一个,与之结 合的原子B可以有多种多个)的分子或离子,中心 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之间由于存在排斥力,将使分 子的几何构型总是采取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最小的 那种构型,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小,分子体系能量 最低,最稳定。
(2)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其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 的空间,并相互排斥,则使分子或离子呈现不同 的立体构型。
(3)不是所有的分子或离子都能用价层电子对 互斥理论来推测其空间构型,但是统计表明,对 于我们经常遇到的分子或离子,特别是以非金属 原子为中心的单核分子或离子,都能用这一理论 预测其空间构型
课堂总结:
2
1
三角 BF3、
形
SO3
V形
SnBr2、 PbCl2
价层 电子 对数
目
价层电 子对的 空间构
型
σ键 电子 对数
孤电 子对
数
电子对 的排列
方式
分子 的空 间构
型
实例
40
四面 CH4、 体形 CCl4
4
四面体
形
3
1
三角 NH3、 锥形 PCl3
22
V形 H2O
注意:
(1)中心原子的价电子都用于成键(即无孤对电 子),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即分子或离子的空 间构型
课后练习
1.电若子A,Bn运的用中心价原层子电A子上对没互有斥未模用型于,形下成列共说价法键正的确孤对的 是( C )
思直考线型:而COH22和OH是2VO型都?是三原子分子,为什么CO2呈
C是H平2面O(三甲角醛形)和而NNHH33都是是三四角原锥子型分?子,为什么CH2O
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理论)
内容: 对于ABn型(中心原子A只有一个,与之结 合的原子B可以有多种多个)的分子或离子,中心 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之间由于存在排斥力,将使分 子的几何构型总是采取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最小的 那种构型,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小,分子体系能量 最低,最稳定。
(2)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其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 的空间,并相互排斥,则使分子或离子呈现不同 的立体构型。
(3)不是所有的分子或离子都能用价层电子对 互斥理论来推测其空间构型,但是统计表明,对 于我们经常遇到的分子或离子,特别是以非金属 原子为中心的单核分子或离子,都能用这一理论 预测其空间构型
课堂总结:
2
1
三角 BF3、
形
SO3
V形
SnBr2、 PbCl2
价层 电子 对数
目
价层电 子对的 空间构
型
σ键 电子 对数
孤电 子对
数
电子对 的排列
方式
分子 的空 间构
型
实例
40
四面 CH4、 体形 CCl4
4
四面体
形
3
1
三角 NH3、 锥形 PCl3
22
V形 H2O
注意:
(1)中心原子的价电子都用于成键(即无孤对电 子),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即分子或离子的空 间构型
课后练习
1.电若子A,Bn运的用中心价原层子电A子上对没互有斥未模用型于,形下成列共说价法键正的确孤对的 是( C )
高中化学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优秀课件

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 H2O 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什么不同?
直线形
V形 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 和 NH3 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什么不同?
平面 三角形 三角锥形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1、价层电子对: 中心原子上的 电子对
成键电子对:σ键电子对 孤电子对: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
2、理论根本要点〔适用于ABm型〕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CO2
H2O
分子的立体CH构4型:
共价键的方向性表达
NH3
HCHO
C2H2
C6H6
C8H8
CH3OH
CH3CH2OH
CH3COOH
C60
C20
C40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科学视野
用质谱仪测定分子结构:
科学视野 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怎样测定的? 测分子立体结构:红外光谱仪→吸收峰→分析
4、确定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 =σ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数目
〔1〕σ键电子对: 由分子式确定,即σ键个数
〔2〕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 =(a―xb)/2
中心原子为主族元素时,a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氢为1,其他原子等于“8―价电子数〞
〔2〕对于阴离子来说,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 离子的电荷数,其他不变。
小结
分子立体构型 的推断
①确定价层电子对数判断VSEPR模型 ②再次判断孤电子对数 ③确立分子的立体构型
中心原子
代表物
中心原子 结合的原子数
分子类型
空间构型
CO2
2
2024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2. 解释为什么NH3的键角小于109.5°?
答案:因为N有一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导致键角缩小。
3. 请画出CH4和NH3的分子结构,并标注键角。
答案:CH4的键角为109.5°,NH3的键角约为107°。
4. 给出两个分子结构相同但分子性质不同的例子,并解释原因。
- 八面体:6个电子对
3. 电子对排布与分子形状
- 成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与周围原子之间的共价键
- 孤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未成键电子对
4. VSEPR模型应用
- 预测分子几何结构
- 解释分子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5. 实例分析
- BeCl2、CH4、NH3、H2O、SF6等分子的结构分析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分子结构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分子结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5. 能够通过分子模型和多媒体资源,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体化,加深对分子结构空间排列的理解。
6. 在巩固练习中,能够自我检测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理解程度,通过错题订正,识别并纠正自己的知识盲点。
7. 拓展知识视野,了解分子结构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力营造了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观点,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但我也意识到,在课堂管理上,我需要更加精细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有所收获,避免个别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答案:因为N有一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导致键角缩小。
3. 请画出CH4和NH3的分子结构,并标注键角。
答案:CH4的键角为109.5°,NH3的键角约为107°。
4. 给出两个分子结构相同但分子性质不同的例子,并解释原因。
- 八面体:6个电子对
3. 电子对排布与分子形状
- 成键电子对:中心原子与周围原子之间的共价键
- 孤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未成键电子对
4. VSEPR模型应用
- 预测分子几何结构
- 解释分子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5. 实例分析
- BeCl2、CH4、NH3、H2O、SF6等分子的结构分析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分子结构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分子结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5. 能够通过分子模型和多媒体资源,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体化,加深对分子结构空间排列的理解。
6. 在巩固练习中,能够自我检测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理解程度,通过错题订正,识别并纠正自己的知识盲点。
7. 拓展知识视野,了解分子结构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力营造了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观点,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但我也意识到,在课堂管理上,我需要更加精细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有所收获,避免个别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A——中心原子, 1) σ键电子对可从分子式来确定(ABn型) B——与A结合的原子
n——与A结合的原子数
例如:H2O中O的σ键电子对数是___2___; NH3 中的σ键电子对数是___3_____。
【练一练】
1、CO2中O的σ键电子对数是___2___; 2、SO3中O的σ键电子对数是___3___; 3、H3O+中O的σ键电子对数是___3___; 4、NH4+ 中的σ键电子对数是___4_____。
b=2 (结合原子为O,可接受2个电子)
—21 (a – xb) = —21 (6 – 2×2) = 1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 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8-其价电子数 (除H为1 ) 如:O为2、N为3
【练一练】
分子或离子 中心原子 a
x
b
中心原子上的 孤电子对数
—21 (a – xb)
CO2
C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2
(4-2×2)÷2=0
分子或 离子
σ键电 中心原子上的 中心原子上的价 子对数 孤电子对数 层电子对数
VSEPR模型及其名称
CH4 4
0
4+0=4
正四面体 形
NH3 3
1
3+1=4
四面体 形
H2O 2
2
2+2=4
四面体 形
分子或离子的 空间结构名称
正四面体 形
三角锥形
“V”形
【特殊分子】
分子或 σ键电 离子 子对数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CO2
直线形
NH3
三角锥形
H2O
V形
CH2O
平面三角形
n——与A结合的原子数
例如:H2O中O的σ键电子对数是___2___; NH3 中的σ键电子对数是___3_____。
【练一练】
1、CO2中O的σ键电子对数是___2___; 2、SO3中O的σ键电子对数是___3___; 3、H3O+中O的σ键电子对数是___3___; 4、NH4+ 中的σ键电子对数是___4_____。
b=2 (结合原子为O,可接受2个电子)
—21 (a – xb) = —21 (6 – 2×2) = 1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 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8-其价电子数 (除H为1 ) 如:O为2、N为3
【练一练】
分子或离子 中心原子 a
x
b
中心原子上的 孤电子对数
—21 (a – xb)
CO2
C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2
(4-2×2)÷2=0
分子或 离子
σ键电 中心原子上的 中心原子上的价 子对数 孤电子对数 层电子对数
VSEPR模型及其名称
CH4 4
0
4+0=4
正四面体 形
NH3 3
1
3+1=4
四面体 形
H2O 2
2
2+2=4
四面体 形
分子或离子的 空间结构名称
正四面体 形
三角锥形
“V”形
【特殊分子】
分子或 σ键电 离子 子对数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CO2
直线形
NH3
三角锥形
H2O
V形
CH2O
平面三角形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两对电子对在空间有几种排布方式?
你认为哪种排布方式稳定?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三对电子对在空间如何排布最稳定?
平面三角形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四对电子对在空间如何排布最稳定?
正四面体
价电子对数目与分子空间构型
2
3
4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之间由于存在排斥力,使分子的几何构型总量采取 电子对相互排斥最小的那种构型,分子或离子的体系能量最低,最稳定。
b 配位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未成对电子数)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额外的:当a表示中心原子的 价电子数 时。 对于主族元素: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对于阳离子: a
=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离对子于的阴电离荷子数: a
=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离子的电荷数
(绝对值) 注:当计算出的孤电子对数不是整数时,就进1而不能忽略;如NO2
NH3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计算
HNH H
N价电子为5个,每1个H用去1个,结合3个H用去3个, 则剩余电子为
5-3×1=2
孤电子对数为1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 - 配原子数×配原子未成对电子数 2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
a-xb
2
a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
x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配位原子数)
分子或离子
孤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 对数
VSEPR模型 名称
分子或离子的 空间结构名称
CO2
0
2
直线形
直线形
SO2
1
3
平面三角形
V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H2O
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优质课

SO3 BF3 PCl3 CH4
4 3 4 2 2 3 3 4 4
2 2 3
2 2 3 3 3
4
2 1 1 0
正四面体形
V形
平面三角形 V形
正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直线形
直线形
直线形 0 直线形 0 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 0 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 1 正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0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化学式 NH2- H3 O+ SO42-
中心原子价 =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 层电子对数 =配位原子数+孤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孤对电子数计算
孤对电子数=(a—bx)/2
注: a为中心原子价电子数
主族元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阳离子 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阴离子 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原子的单电子数
(H为1,其余原子为8-价电子数)
电子对的 排列方式
分子的 空间构型
实 例
5
0
三角双 锥
PCl5
4
5 三角 双锥 3
1
变形 四面体
SF4
2
T—型
BrF3
2
3
直线型
XeF2
本节重点: 会利用VSEPR理论得出 孤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对构型
分子构型
2 3 4 4
2 1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0
0
NH4+
3、确定分子构型
在价层电子对构型的基础上,去掉 孤电子对由真实原子形成的构型 注意: 1)孤对电子的存在会改变键合电子对 的分布方向,从而改变化合物的键角
2)电子间斥力大小: 孤对间>孤对与键合间>键合间
4 3 4 2 2 3 3 4 4
2 2 3
2 2 3 3 3
4
2 1 1 0
正四面体形
V形
平面三角形 V形
正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直线形
直线形
直线形 0 直线形 0 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 0 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 1 正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0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化学式 NH2- H3 O+ SO42-
中心原子价 =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 层电子对数 =配位原子数+孤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孤对电子数计算
孤对电子数=(a—bx)/2
注: a为中心原子价电子数
主族元素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阳离子 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阴离子 a=价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原子的单电子数
(H为1,其余原子为8-价电子数)
电子对的 排列方式
分子的 空间构型
实 例
5
0
三角双 锥
PCl5
4
5 三角 双锥 3
1
变形 四面体
SF4
2
T—型
BrF3
2
3
直线型
XeF2
本节重点: 会利用VSEPR理论得出 孤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对构型
分子构型
2 3 4 4
2 1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0
0
NH4+
3、确定分子构型
在价层电子对构型的基础上,去掉 孤电子对由真实原子形成的构型 注意: 1)孤对电子的存在会改变键合电子对 的分布方向,从而改变化合物的键角
2)电子间斥力大小: 孤对间>孤对与键合间>键合间
课件3:2.2.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空间构型 (1)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参与成键的分子。
价层电 子对数
电子对排布方式
n=2 2
n=3 3
n=4 4
空间 构型
直线形
平面 三角形
正四 面体形
键角
范例
180°S2
CH2O、 BF3
109°28′ CH4、 CCl4
(2)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的分子。
2.试结合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公式,探究以下问题。
(1)如何计算SO2的成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数?
答案:SO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是S,成键电子对数为2
孤电子对数=
1 2
(a-xb)=
1
2(6-2×2)=1
价层电子对数=2+1=3。
(2)请分析计算NH4+和CO32-的成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价层 电子对数与计算SO2的有什么区别? 答案:它们在计算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时不同,NH4+中的N 原子外层5个电子,而计算a时却为5-1,说明阳离子在计算a 时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阳离子所带电荷数;CO32-中C的 价电子数为4,而计算a时却为4+2,说明阴离子在计算a时为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加上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典题训练】 请应用VSEPR理论,判断下列粒子的空间构型: (1)CH4 ___________(2)ClO3―_______________ (3)PCl5 __________(4)SO3 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注意三个方面: (1)根据结构式或电子式确定微粒的σ键电子对数和中心原子上 的孤电子对数。 (2)由VSEPR模型判断分子或离子的模型。 (3)记住一些常见物质的空间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ppt课件

四面体 三角双锥 八面体
②LP≠0 :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于电子对的 空间构型。
电子对的
VP LP 空间构型
分子的 空间构型
例
3 1 平面三角形 V形
SnCl2
4 1 四面体
三角锥
NH3
2 四面体
V形
H2O
6 1 八面体
四方锥
IF5
2 八面体
平面正方形 XeF4
VP = 5,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
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 -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成 键电子对
判断是否有孤对电子:
看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和配位原子 个数是否相等
推断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的具体步骤:
•1、确定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以AXm为例 (A—中心原子,X—配位原子) :
VP=1/2[A的价电子数+X提供的价电子数×m
4 正四面体 1 三角锥
SP3
OF2
4 正四面体 2
V形
SP3
SO2
3 平面三角形 1
V形
SP2
(3)判断共价分子结构的实例
例 1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分子和离子的几何 构型。要求写出价层电子总数、对数、电子对构型和分子构型 。
AlCl3
H2S
SO32 - NH4 +
NO2
IF3
解:总数 对数
仅依据分子中成键电子对及孤对电子对的数目 就可以判断分子属于哪种几何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与中心原子的 价层电子对数目有关。
价层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VP)
(BP)
(LP)
•价层电子对尽可能远离,以使斥力最小。
②LP≠0 :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于电子对的 空间构型。
电子对的
VP LP 空间构型
分子的 空间构型
例
3 1 平面三角形 V形
SnCl2
4 1 四面体
三角锥
NH3
2 四面体
V形
H2O
6 1 八面体
四方锥
IF5
2 八面体
平面正方形 XeF4
VP = 5,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
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 -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成 键电子对
判断是否有孤对电子:
看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和配位原子 个数是否相等
推断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的具体步骤:
•1、确定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以AXm为例 (A—中心原子,X—配位原子) :
VP=1/2[A的价电子数+X提供的价电子数×m
4 正四面体 1 三角锥
SP3
OF2
4 正四面体 2
V形
SP3
SO2
3 平面三角形 1
V形
SP2
(3)判断共价分子结构的实例
例 1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分子和离子的几何 构型。要求写出价层电子总数、对数、电子对构型和分子构型 。
AlCl3
H2S
SO32 - NH4 +
NO2
IF3
解:总数 对数
仅依据分子中成键电子对及孤对电子对的数目 就可以判断分子属于哪种几何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与中心原子的 价层电子对数目有关。
价层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VP)
(BP)
(LP)
•价层电子对尽可能远离,以使斥力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物质结构
第二讲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理论)
1940 年 Sidgwick 提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用以 预测简单无机小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分子 ABn 中, A 为中心, B 为配体,n 为配体的个 数。配体B 均与 A 有键联关系。本节讨论的 ABn 型分
从 90 °方向上的分布情况看,‘ 甲 ’ 稳定,称变形四面体。
5 对电子,3 个配体,2 对孤对电子,有 3 种情况供选择 :
甲 乙 丙
孤对 - 孤对 孤对 - 成键
成键 - 成键
0 6
0
0 4
2
1 3
2
结论:乙种稳定,称 “ T ” 字形。
6 对电子对
1 对孤对电子
四角锥
6 对电子对
2 对孤对电子
价电子对数对数
价电子对排布方式
2
直线形
3
平面三角形
4
5
6
正四面体形 三角双锥形 正八面体形
电子对数与电子对空间构型的关系,及键角
2 对电子
A
直线形
只有一种角度,180°。
•• 3 对电子 A •• 4 对电子 正三角形
••
•• A
只有一种角度,120°。
••
•• 只有一种角度,109°28′。
• •
H2O的价电子对应为正四面体排布,其中两对为孤电 子对,所以分子构型应为V形。
NH3 n = (5+31)/2 =4
NH3的价电子对应为正四面体排布,其中一对为孤电子对, 所以分子构型应为三角锥形。
所以三个分子的键角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H4、NH3、 H2O。
根据VSEPR理论判断SF4的空间构型。
••
• •
正四面体
“ V ” 字形
考虑分子构型时,只考虑原子 A,B 的位置,不考虑电子、
电子对等。以上三种情况中,孤对电子的位置只有一种选择。
孤对电子的位置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择可供考虑时,则
要选择斥力易于平衡的位置。而斥力大小和两种因素有关: a ) 键角 角度小时,电对距离近,斥力大 ; 角度相同时, 因为负电集中
第二步:根据确定的n值,查找合适的价电子对空间排布。
如果中心原子没有孤对电子,价电子对的空间排布
就是分子的空间构型。
若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则须考虑孤电子对的位置,
孤电子对可能会有几种可能的排布方式,选择斥力最小
的排布方式,即为分子具有的稳定构型 。(进行后面的 第三步)
第三步:计算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lp)
H C H O
价层电子对数
3 对,
中心与 VI A 族元素的双键,
对数不减 1,平面三角形。
键角本应该为 120 °,由于双键的电子云密度大,斥力大, 故 H C H 键角小于 120 °, 而 H C O 键角大于 120 °。
(3)中心电负性的影响 NH3 PH3 H-N-H H-P-H 107° 93° 键角依次减小,如何解释?
减1
3对
3 个配体
平面三角形 。
2、影响键角的因素 (1)孤对电子的影响 孤对电子的负电集中,将排斥其余成键电对,使键角变小。 NH3 4 对 电对构型四面体 分子构型三角锥 键角 HNH 为 107°,这是由于孤对电子对 N-H 成键电对的排斥, 使 109°28′变小的原因。
(2)重键的影响
甲醛
S H H
S O O O
H
H N
F
N
H H
F
O
O
F
三角形 V字构型
三角锥
正四面体 V字形 T字形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 多重键的处理 某配体(非 VI A 族)与中心之间有双键或三键时,价层电子
对数减 1 或减 2 。
H
如,乙烯
以左碳为中心
H
C
CH2
价电子总数 4 + 1 2 + 2 = 8
4对
正方形
例 1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分子和离子的几何 构型。要求写出价层电子总数、对数、电子对构型和分子构型 。
AlCl3 解:总数
对数 电子对构型 6
H2 S
8
SO32 8
NH4 +
8
NO2
5
IF3
10
3
4
4
4
3
5
三角形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三角形 三角双锥
分子构型
Cl
Cl Al Cl
lp = (中心离子价层电子数—几个配位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和) /2
• • • • • • •
计算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孤对电子对数 IF5 lp=[7-(5×1)] /2= 1 NH4+ lp =[(5-1)-(4×1)] /2= 0 SO32- lp =[(5+3)-(4×2)] /2= 0
分子的空间构型(见下表)
正四面体
5 对电子
三角双锥
有三种角度,90 ° , 120°,180°。
6 对电子
正八面体
有两种角度,90 °,180°。
90 °是常见的最小的夹角。
3、推测分子空间构型的步骤
第一步:计算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配位体提供的电子数 n= 2
对阳离子:中心原子价电子总数 – 离子电荷数 阴离子:中心原子价电子总数 + 离子电荷数 注意:1、氧族元素作为配体时,在成键时认为不 提供共用电子,但当氧族元素作为中心原子时应按6 个价电子计算(H2O) 2、如配体是H、F、Cl、-OH则只提供一个电子 3、若计算结果不为整数,则应进为整数。 例如NO2 n = (5+0)/2 = 2.5 应取n = 3。
n = (6+31 1)/2 =4
价电子对的排布为正四面体形,其中一对为孤电子对,所 以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SO42的价电子对数
n = (6 0 +2)/2 = 4
价电子对的排布为正四面体形,无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空 间构型也是正四面体形。
练习:用VSEPR理论预测CH4、H2O、NH3分子的空间构型, 并判断它们键角的相对大小。 解: CH4 H2O n = (4 +41)/2 =4 n = (6 +2 1)/2 =4 CH4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练习:应用VSEPR理论分析ClF3、[XeOF3]+ 可能 的构型中最稳定的结构?
a 900 Lp—Lp 900 Lp—Bp 900 Bp—Bp — 4 2
b 1 3 2
c — 6 —
[XeOF3]+: 具有四种可能的构型:
在三角双锥结构中,电子对间的最小角度是90º ,因此在确定最稳定结构时, 应将90º 的各种排斥作用进行分析对比。 (a) (b) (c) (d) 90º 弧电子对—双键排斥作用数 0 1 1 0 90º 弧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排斥作用数 3 2 1 2 90º 双键—成键电子对排斥作用数 3 2 1 2 90º 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排斥作用数0 2 2 2 由弧电子对—双键的个数比较可以看出,斥力最大的弧电子对—双键个数最 少者,只有(a),(d)两种构型,而其中斥力次之的弧电子对—成键电子个 数最少者,只有(d)。所以最稳定的离子构型为(d),为扭曲的四面体。
从而决定分子的空间构型。 (3)不同的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小顺序为: 孤对电子对与孤对电子对间斥力>孤对与键对间>键
对与键对间;
成键对电子对间斥力顺序:三键-三键>三键-双键>双键
-双键>双键-单键>单键-单键
2 、VSEPR理想模型(分子中无孤对电子)
电子对相互排斥,在空间达到平衡取向。
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排布方式
b ) 电子对的种类
孤对电子 —— 孤对电子 斥力最大 孤对电子 —— 成键电对 斥力居中 成键电对 —— 成键电对 力最小 结论
因为有配体原子 核会分散电对的负电
要尽量避免具有较大斥力的电子对分布在互成 90°
的方向上。
5 对电子,4 个配体,1 对孤对电子,有 2 种情况供选择 :
孤对 - 孤对 孤对 - 成键 成键 - 成键 甲 0 2 4 乙 0 3 3
3、VSEPR的局限性
(1)价电子对互斥理论不能用于过渡金属化合物, 但过渡金属具有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d轨道时适用。
(2)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对极少数化合物判断不准,如:
CaF2、SrF2、BaF2,是弯曲型而不是预期的直线型。 (3)无法说明键的形成原理和键的相对稳定性。
应
用:
例 求H3O+和SO42的价电子对数 ,并推测其分子空间构型。 解: H3O+的价电子对数
子中,A 为主族元素的原子。
1 理论要点 (1)对ABm型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包 括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之间存在排斥力,将使分子中
的原子处于尽可能远的相对位置上,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
小,分子体系能量最低。
(2)可把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视为一个球面。
因而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在球面,
AsH3
SbH3
H-As-H
H-Sb-H
92°
91°
配体一致,中心电负性大,使成键电对距中心近,于是相互
间距离小。故斥力使键角变大,以达平衡。如 NH3 中 H-N-H 键角大些,而 SbH3 中 H-Sb-H 键角小些。 (4)配体电负性的影响 中心相同,配体电负性大时,成键电对距离中心远,于是相 互间距离大,键角可以小些。故有: PCl3 ( 100 °) < PBr3 ( 101.5 °) < P I3 ( 102 °)
解: n = (6+41)/2 =5 价电子对排布为三角双锥形,有1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有 两种排布方式。
第二讲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理论)
1940 年 Sidgwick 提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用以 预测简单无机小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分子 ABn 中, A 为中心, B 为配体,n 为配体的个 数。配体B 均与 A 有键联关系。本节讨论的 ABn 型分
从 90 °方向上的分布情况看,‘ 甲 ’ 稳定,称变形四面体。
5 对电子,3 个配体,2 对孤对电子,有 3 种情况供选择 :
甲 乙 丙
孤对 - 孤对 孤对 - 成键
成键 - 成键
0 6
0
0 4
2
1 3
2
结论:乙种稳定,称 “ T ” 字形。
6 对电子对
1 对孤对电子
四角锥
6 对电子对
2 对孤对电子
价电子对数对数
价电子对排布方式
2
直线形
3
平面三角形
4
5
6
正四面体形 三角双锥形 正八面体形
电子对数与电子对空间构型的关系,及键角
2 对电子
A
直线形
只有一种角度,180°。
•• 3 对电子 A •• 4 对电子 正三角形
••
•• A
只有一种角度,120°。
••
•• 只有一种角度,109°28′。
• •
H2O的价电子对应为正四面体排布,其中两对为孤电 子对,所以分子构型应为V形。
NH3 n = (5+31)/2 =4
NH3的价电子对应为正四面体排布,其中一对为孤电子对, 所以分子构型应为三角锥形。
所以三个分子的键角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H4、NH3、 H2O。
根据VSEPR理论判断SF4的空间构型。
••
• •
正四面体
“ V ” 字形
考虑分子构型时,只考虑原子 A,B 的位置,不考虑电子、
电子对等。以上三种情况中,孤对电子的位置只有一种选择。
孤对电子的位置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择可供考虑时,则
要选择斥力易于平衡的位置。而斥力大小和两种因素有关: a ) 键角 角度小时,电对距离近,斥力大 ; 角度相同时, 因为负电集中
第二步:根据确定的n值,查找合适的价电子对空间排布。
如果中心原子没有孤对电子,价电子对的空间排布
就是分子的空间构型。
若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则须考虑孤电子对的位置,
孤电子对可能会有几种可能的排布方式,选择斥力最小
的排布方式,即为分子具有的稳定构型 。(进行后面的 第三步)
第三步:计算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lp)
H C H O
价层电子对数
3 对,
中心与 VI A 族元素的双键,
对数不减 1,平面三角形。
键角本应该为 120 °,由于双键的电子云密度大,斥力大, 故 H C H 键角小于 120 °, 而 H C O 键角大于 120 °。
(3)中心电负性的影响 NH3 PH3 H-N-H H-P-H 107° 93° 键角依次减小,如何解释?
减1
3对
3 个配体
平面三角形 。
2、影响键角的因素 (1)孤对电子的影响 孤对电子的负电集中,将排斥其余成键电对,使键角变小。 NH3 4 对 电对构型四面体 分子构型三角锥 键角 HNH 为 107°,这是由于孤对电子对 N-H 成键电对的排斥, 使 109°28′变小的原因。
(2)重键的影响
甲醛
S H H
S O O O
H
H N
F
N
H H
F
O
O
F
三角形 V字构型
三角锥
正四面体 V字形 T字形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 多重键的处理 某配体(非 VI A 族)与中心之间有双键或三键时,价层电子
对数减 1 或减 2 。
H
如,乙烯
以左碳为中心
H
C
CH2
价电子总数 4 + 1 2 + 2 = 8
4对
正方形
例 1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分子和离子的几何 构型。要求写出价层电子总数、对数、电子对构型和分子构型 。
AlCl3 解:总数
对数 电子对构型 6
H2 S
8
SO32 8
NH4 +
8
NO2
5
IF3
10
3
4
4
4
3
5
三角形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三角形 三角双锥
分子构型
Cl
Cl Al Cl
lp = (中心离子价层电子数—几个配位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之和) /2
• • • • • • •
计算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孤对电子对数 IF5 lp=[7-(5×1)] /2= 1 NH4+ lp =[(5-1)-(4×1)] /2= 0 SO32- lp =[(5+3)-(4×2)] /2= 0
分子的空间构型(见下表)
正四面体
5 对电子
三角双锥
有三种角度,90 ° , 120°,180°。
6 对电子
正八面体
有两种角度,90 °,180°。
90 °是常见的最小的夹角。
3、推测分子空间构型的步骤
第一步:计算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配位体提供的电子数 n= 2
对阳离子:中心原子价电子总数 – 离子电荷数 阴离子:中心原子价电子总数 + 离子电荷数 注意:1、氧族元素作为配体时,在成键时认为不 提供共用电子,但当氧族元素作为中心原子时应按6 个价电子计算(H2O) 2、如配体是H、F、Cl、-OH则只提供一个电子 3、若计算结果不为整数,则应进为整数。 例如NO2 n = (5+0)/2 = 2.5 应取n = 3。
n = (6+31 1)/2 =4
价电子对的排布为正四面体形,其中一对为孤电子对,所 以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SO42的价电子对数
n = (6 0 +2)/2 = 4
价电子对的排布为正四面体形,无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空 间构型也是正四面体形。
练习:用VSEPR理论预测CH4、H2O、NH3分子的空间构型, 并判断它们键角的相对大小。 解: CH4 H2O n = (4 +41)/2 =4 n = (6 +2 1)/2 =4 CH4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练习:应用VSEPR理论分析ClF3、[XeOF3]+ 可能 的构型中最稳定的结构?
a 900 Lp—Lp 900 Lp—Bp 900 Bp—Bp — 4 2
b 1 3 2
c — 6 —
[XeOF3]+: 具有四种可能的构型:
在三角双锥结构中,电子对间的最小角度是90º ,因此在确定最稳定结构时, 应将90º 的各种排斥作用进行分析对比。 (a) (b) (c) (d) 90º 弧电子对—双键排斥作用数 0 1 1 0 90º 弧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排斥作用数 3 2 1 2 90º 双键—成键电子对排斥作用数 3 2 1 2 90º 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排斥作用数0 2 2 2 由弧电子对—双键的个数比较可以看出,斥力最大的弧电子对—双键个数最 少者,只有(a),(d)两种构型,而其中斥力次之的弧电子对—成键电子个 数最少者,只有(d)。所以最稳定的离子构型为(d),为扭曲的四面体。
从而决定分子的空间构型。 (3)不同的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小顺序为: 孤对电子对与孤对电子对间斥力>孤对与键对间>键
对与键对间;
成键对电子对间斥力顺序:三键-三键>三键-双键>双键
-双键>双键-单键>单键-单键
2 、VSEPR理想模型(分子中无孤对电子)
电子对相互排斥,在空间达到平衡取向。
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排布方式
b ) 电子对的种类
孤对电子 —— 孤对电子 斥力最大 孤对电子 —— 成键电对 斥力居中 成键电对 —— 成键电对 力最小 结论
因为有配体原子 核会分散电对的负电
要尽量避免具有较大斥力的电子对分布在互成 90°
的方向上。
5 对电子,4 个配体,1 对孤对电子,有 2 种情况供选择 :
孤对 - 孤对 孤对 - 成键 成键 - 成键 甲 0 2 4 乙 0 3 3
3、VSEPR的局限性
(1)价电子对互斥理论不能用于过渡金属化合物, 但过渡金属具有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d轨道时适用。
(2)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对极少数化合物判断不准,如:
CaF2、SrF2、BaF2,是弯曲型而不是预期的直线型。 (3)无法说明键的形成原理和键的相对稳定性。
应
用:
例 求H3O+和SO42的价电子对数 ,并推测其分子空间构型。 解: H3O+的价电子对数
子中,A 为主族元素的原子。
1 理论要点 (1)对ABm型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包 括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之间存在排斥力,将使分子中
的原子处于尽可能远的相对位置上,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
小,分子体系能量最低。
(2)可把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视为一个球面。
因而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在球面,
AsH3
SbH3
H-As-H
H-Sb-H
92°
91°
配体一致,中心电负性大,使成键电对距中心近,于是相互
间距离小。故斥力使键角变大,以达平衡。如 NH3 中 H-N-H 键角大些,而 SbH3 中 H-Sb-H 键角小些。 (4)配体电负性的影响 中心相同,配体电负性大时,成键电对距离中心远,于是相 互间距离大,键角可以小些。故有: PCl3 ( 100 °) < PBr3 ( 101.5 °) < P I3 ( 102 °)
解: n = (6+41)/2 =5 价电子对排布为三角双锥形,有1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有 两种排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