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15大禹治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一、导入揭题,复习词语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2、组词语洪(洪灾)(洪水)毒(有毒)(毒蛇)蛇(毒蛇)(蛇尾)兽(野兽)(禽兽)伤(受伤)(伤害)灾(灾难)(灾害)难(灾难)(苦难)继(继续)(后继有人)续(后续)(继续)退(后退)(退步)被(被动)(被子)耕(耕田)(耕地)恢(恢复)(天网恢恢)3、你能用洪水淹没毒蛇猛兽恢复安居乐业上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生一个什么故事吗?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样的洪水呢?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学习第一自然段1. 读完了吗?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看出洪水的凶猛?把它们圈出来。
2. 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1)哪些词语写出了洪水来势凶猛?(泛滥淹没冲毁)(2)抓住这些词语,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3)淹没了田地,人们将——冲毁了房屋,人们将——谁再来读读?3.多么悲惨呀!谁再来读读?过渡:这一切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所以——三、品读文字,精读感悟学习第二自然段板块一体会“治水”决心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读。
是啊,洪水摧毁了家园,害惨了百姓,真该治一治它!板书:治好它2.谁愿意做禹,再把决心表一表?(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3.咱们一起来表表决心。
(齐读,读好“下决心”)过渡:禹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禹做了哪些事情?禹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板块二感受大禹的无私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五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阅读教学设计模板第6单元第1课时设计者程克民课题:识字6教学目的:①了解课文的内容。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③在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在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教具、课件或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个人调整(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一、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识字6》,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本课认读字和词语,让学生读(开火车读)(二)自主识字学习方法尝试运用环节为:读通课文,拼读生字→多种形式,集中识字→分析字形,学习运用→有趣活动,复习巩固→指导书写,课内抄写二、初读课文:1、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词。
2、生质疑,师解答。
3、你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吗?自己试试。
三、再读课文:1、孩子们,你们知道反义词吗?(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回顾上学期学过的反义词。
(出示课件)2、文中给我们列出许多组反义词,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找一找,把你找到的反义词说给你的同桌听。
3、汇报,教师是适时指导。
四、细读课文,熟读成诵1、用“□”勾画出文中的反义词,读一读这些反义词,想一想你能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吗?2、出示这些词语,说一说每组反义词的意思,先小组讨论,再指名。
3、用开火车、齐读抢读等多种方式读生字。
4、师生对读课文。
师:美对──生:美对丑…….5、同桌对读课文。
6、熟读成诵,试背课文。
7、齐背课文。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句适当拓展环节为:复习生字,巩固字音→熟读课文,理解词句→适当拓展,积累语言五、引申:1、我们能不能用这些反义词说说话?2、出示老师写的话,学生读一读。
(四)总结全文,课内练习;听写生字,指导订正六、课堂总结: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反义词,你有什么收获?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教学后反思板书设计:识字6美—丑贫—富,爱—恨冷—暖。
2017-2018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组课文是课文单元,共三篇,都是经典的故事。
通过这些经典的故事,让学生感知主人公身上值得学习和称颂的精神品质。
每篇课文的人物都很经典,但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大禹、朱德、周恩来都是离他们生活年代久远的人物,在教学前的铺垫与设计十分重要。
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自己独立归纳每篇课文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并尝试与同学交流。
有主动交流的意愿。
教师注意教育机智,以及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组课文中24个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知道偏旁部首,正确书写笔画顺序,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识记词语,拓展词汇量,形近字的比较,有辨识和辨认形近字的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体会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二、过程与方法:1、布置好预习清单,学生初步自主感知课文2、课堂利用教学资源讲解课文,加深理解3、课后布置简单的复习任务达到巩固的效果。
4、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和书写训练。
15大禹治水Array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的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交流、讨论,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学习目标1、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2、当然,他们不仅停留于想象上,他们还付诸了行动。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禹治水。
板书课题:大禹治水二、教学过程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师:请同学们看课题,你读懂了什么?对了,“大禹”是人名,“水”指的是“洪水”,也就是大禹治理洪水。
那在现实生活中,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课件播放图片)对,正因为洪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所以人们才要去治理它。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组教材,是进行情感教育,实现情感陶冶,培养美好情操的依托。
“识字6”用对子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对比;《窗前的气球》表现的是同学之间的友爱;《假如》表现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日记两则》则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情感熏陶:浓郁的亲情、真挚的民族情、对落后地区少年儿童的同情;古诗《回乡偶书》、《赠汪伦》展现的是令人神往的故土情深和荡气回肠的纯真友谊。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6个生字,会写38个字。
2.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3.背诵《假如》、《古诗两首》。
4.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5.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6.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7.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三、单元教学重点:
1、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2、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3、进一步发现汉字的规律,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献爱心的思想与行动。
四、单元教学时间:(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识字6:2课时
22.窗前的气球2课时
23.假如:2课时
24.日记两则:2课时
25.古诗两首:2课时
语文园地六:3课时。
(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学校二班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化地探究。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沟通。
一起看看人教版学校二班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学校二班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化地探究。
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沟通。
★学问与技能: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纸的生产过程,意识到要节省用纸。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纸的一些性质和特点★难点:用形象化的方法沟通争辩纸的结果一、激趣导入1、老师呈现纸制品:一观察同学们老师就特殊宠爱你们,想送给你们两份小礼物,看看它们是什么(手工做的纸花和纸螃蟹)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做的2、在我们生活的四周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纸3、老师也带了两样纸制品,看一看(纸杯和纸袋)它们是同一纸做的吗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来做它们这就和纸的性质有关了,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争辩纸的性质。
(板书用毛笔在宣纸上写:纸)【爱好是同学的老师,只有同学对问题有了争辩的爱好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
引导同学回忆生活的周轩都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纸,使同学在相互沟通中多生疏一些纸,了解一些纸的用途,出示纸杯和纸袋让同学初步感知不同的纸可以做不同的物品】二、探究新知争辩纸的特性A、(1)争辩同一张纸的牢固程度你们宠爱玩玩耍吗我们就来玩一个比拟纸的牢固程度的玩耍老师给同学们预备了6条长宽一样的纸条,3条横向的、3条纵向的,横向、纵向在纸上已经标明白,两个同学在做时用一条横向、一条纵向相互勾住来拉一拉,用力的大小尽量要保持全都,然后再渐渐加力,直到有一张纸条断开为止,纸条没有被拉断的同学你将是成功者,听明白老师的要求了吗纸条没有被拉断的同学来说一说,你的纸条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什么叫横向、什么叫纵向当有文字时我们按文字排列的挨次左右称为横向,上下称为纵向,没有文字时,我们撕开来看一看,撕开后边缘看上去很直像一条直线一样就是纵向,边缘参差不齐就是横向。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精品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表达出___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然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洪水的凶猛,了解___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然段。
教学难点:通过___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___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一、导入揭题,复词语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大禹治水》,请一起读题目。
2.组词语:洪(洪灾、洪水)、毒(有毒、毒蛇)、蛇(毒蛇、蛇尾)、兽(野兽、禽兽)、伤(受伤、伤害)、灾(灾难、灾害)、难(灾难、苦难)、继(继续、后继有人)、续(后续、继续)、退(后退、退步)、被(被动、被子)、耕(耕田、耕地)、恢(恢复、天网恢恢)。
3.请用洪水淹没毒蛇猛兽、恢复安居乐业等词语来概括本课的故事情节。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研究第一自然段1.请读完第一自然段,圈出表达洪水凶猛的词语。
2.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1)请指出表达洪水凶猛的词语。
(泛滥、淹没、冲毁)2)读出洪水凶猛的语气。
(读出“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3)请有同学来读一下。
3.请有同学来读一下。
过渡:___看到了这一切,感到了心痛,于是——三、品读文字,精读感悟研究第二自然段板块一:体现治水决心出示:“___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请大家读一遍,表达出治水的决心。
(板书“治好它”)2.请有同学表达一下自己的决心。
(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3.请大家一起读出“下决心”。
过渡:___下了决心,接下来他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大家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___做了哪些事情。
板块二:感受___的无私___到处奔波,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但他认为治水更重要,从未走进家门。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第六单元教学计划全单元教案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以“伟人”为主题,所有内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二、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本单元要求会认5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
会写24个生字、会写4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借助词句,能讲述课文内容。
3、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和励志名句,学习动词和名词的搭配。
4、能看图讲故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注重朗读训练。
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通过组词、朗读课文等形式巩固要认的字要写的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先贤、先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由衷产生敬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借助词句,能讲述课文内容。
2、能看图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四、教材分析:第六单元围绕“伟人”这个主题,《大禹治水》是一篇古代神话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吸取鲧的教训,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带领人们治服了洪水的故事,表现了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朱德的扁担》讲述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赞扬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1 / 22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天喜地过泼水节的故事,表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体现了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五、课时安排:《大禹治水》 3课时《朱德的扁担》 3课时《难忘的泼水节》 3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语文园地六 3课时15、大禹治水〔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学《大禹治水》一文,就是要引领学生自主走进语言文字,品味语言的秘妙,感受文本形象,体会文本内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语文学习能力。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伟人”,包括《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和《难忘的泼水节》三篇人物故事。
这些故事的语言简洁,内容紧凑,讲述了___、___和___等伟人的故事。
通过研究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并通过关键词了解故事内容,练讲述故事。
二、重点讲解本单元的重点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讲述,借助关键词句,练表达”的教学板块来研究伟人故事。
同时,通过研究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猜读汉字,并在课后题中进行练,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课时安排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如下:15、___治水3课时16、___的扁担3课时17、我要的是葫芦3课时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3课时语文园地五4课时四、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伟人的性格特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交流、讨论,培养探究式的研究方法,以及通过研究伟人故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交流、讨论,培养探究式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是通过对“大禹治水”的研究,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
五、教学准备本单元的教学准备包括多媒体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过程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包括谈话导入和重点讲解等环节。
在谈话导入中,可以介绍伟人的概念和本单元的教学主题。
在重点讲解中,可以通过“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讲述,借助关键词句,练表达”的教学板块来研究伟人故事,并通过研究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猜读汉字。
同时,在课后题中进行练,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1.勇于担当:___接手治水时,已经有了前人的失败经验,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探索,最终成功了。
这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于担当,敢于挑战,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大禹治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认本课13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治理河水,为民造福的英雄。
提问:大禹治的是什么水?板书:洪水,并认读“洪”。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注意“衣字旁”的写法;“难”右半部分是四画,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四、充分朗读,感知内容。
1.出示生字词,看看谁能读准了?特别注意把生字的音要读准了。
2.把这些词语请回到课文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反复读一读,争取读好它。
3.请4名同学分读四段,师生从准确、连贯、通顺上评价读书小能手。
(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活动结合起来,本着《课标》中识字教学应识写分流、多认少写、字不离词的原则,这个环节只对重点字词加以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二、学习新知。
1.大家见过洪水吗?它给你什么印象?看图片,在情境的渲染下教师叙述: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大地变成一片汪洋,人们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指名说洪水的印象,适当评价(无情,可怕,凶猛)(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课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请阅读课文,找一找。
2.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 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淹没、冲毁、痛苦”要重读。
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
生生、师生间互评。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这段提到了谁和谁治理洪水?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十三年、三次、一次)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3.指导朗读: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出示填空: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4. 结合实际引导感悟:大家说说一周有多少天?一个月多少天?一年多少天?十三年知道多少天?你几天不见爸爸会怎样?几个月不见呢?几年不见呢?5.如果你是他的邻居,13年没见他回过家,你又会怎么想?6.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7.读到这里,你想对他说什么?你觉得大禹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难?小结: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 但是大禹为了千万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顾大家。
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
2.出示图禹做了什么?出示句子: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提问:这句话里有两个词,它们都带有九字,你从这个九字明白了什么?大禹干了4千7百多天,要13年,在没有先进机器的古代,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想一想,禹在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3.学到这里,你觉得大禹是一个( )的英雄? 板书:无畏4.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想象一下那又是怎么样情景呢?让我们放声朗读吧!5.出示图片:在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在做些什么啊?6.如果你是大禹的邻居,见到他说什么?三、教师小结禹为了治理好洪水,在外十三年,带领老百姓挖河,劈山,不愧后人称他为大英雄。
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勇敢无畏、智慧、一心为公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呼唤他——大禹!四、布置作业回家把大禹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无私大禹治水无畏代代相传智慧教学反思:16.朱德的扁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认16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你们见过扁担吗?扁担是干什么用的? 认识“扁担”这两个字。
教读:扁担的“担”是轻声。
2.课件出示朱德像。
认识“朱德”这两个字。
板书“朱德”。
谁能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简介朱德: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
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深受人民的爱戴。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
2.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
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3.集体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生字词:(1)小老师教读生字词。
要求:先读词中的生字,再读词。
(2)开火车认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生共同总结。
四、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1.红军战士为什么要去山上挑粮?2.用“____”画出描写去茅坪挑粮所遇到困难的句子,交流重点词语:“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山高路陡”:师在黑板上画出“高山”的简笔画,让学生体会山的高、险。
3.想象一下,山有多高,山路会怎么陡峭,红军战士在这样的山路上挑粮行走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4.引读: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粮……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红军战士怎么样?(团结、不怕吃苦)你是从哪个字上看出来的?(争)5.齐读第二段,读出条件的艰苦和大家的热情。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 大家后来又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交流。
结合自己找的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
3.汇报交流。
指名读找出的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看法,教师相机指导。
3.集体研讨。
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1)出示句子: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
理解词语“心疼”,明白朱德的辛苦。
这句话该怎么读出战士们的心情呢?试一试。
自由读,指名读。
带着担忧、心疼齐读。
(2)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理解“不料”从这个词你们体会到了什么?4.让学生进入角色。
如果你是红军战士,你会对朱德同志说什么?(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指名读,理解词语“越发”。
再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三、总结谈话。
战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担,又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四、知识拓展。
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板书设计:朱德的扁担战士们藏扁担以身作则,同甘共苦朱德找扁担教学反思: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材料;生字卡。
⒉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激趣,引入课题⒈出示图片,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做到以下要求: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圈出来;对于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5.课件出示生字,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教师相机正音。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6.教师注意倾听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示出来,再教读。
三、自主观察,写字练习学习“忘、泼、度、炮、龙、穿、令”八个字。
1.学生观察临摹,看清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
同桌讨论: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相机指导。
3.观察讨论后,教师范写,学生试着练写。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相互交流。
3.指名交流。
第二课时一、生字巩固,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词。
词卡呈现:周恩来健康长寿泼水祝福难忘银碗二、品读课文,深化理解(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请在文中用“_____”画出来。
(火红火红)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换成“红色”好吗?(不好,“火红火红的”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3.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朗读出热闹、高兴的心情。
4.练习读,齐读。
(二)学习2、3自然段1.默读课文。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