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随堂练习

合集下载

特异性免疫同步练习题

特异性免疫同步练习题

4.2 特异性免疫1、新冠肺炎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感染者多会出现严重的呼吸系统问题并伴有急性肾衰竭。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C.通过体液免液可彻底清除该病毒D.肾衰竭会导致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调2、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下列关于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需要辅助性T细胞传递抗原B.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C.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抗原D.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3、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分裂、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细胞因子C.甲是细胞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细胞因子,乙是抗体4、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的是一种名为MERS病毒的新型冠状病毒。

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MERS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经MERS病毒刺激后的B细胞全部分裂、分化为浆细胞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B细胞会直接产生抗体消灭该病毒D.人体对MERS病毒的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5、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下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 )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6、在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 )A.神经细胞B.内分泌细胞C.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7、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只参与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辅助性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不参与体液免疫D.二次免疫的特点是更快、更强,原因主要是记忆细胞会快速产生抗体8、下图表示免疫反应的某一环节,X代表的细胞是( )A.细胞毒性T细胞B.浆细胞C.造血干细胞D.癌细胞9、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特异性免疫》同步练习(1)

《特异性免疫》同步练习(1)

《特异性免疫》同步练习重庆49中张运安(时间45分钟满分100)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免疫可以分为和。

2.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3.抗原具有的特性有:、、。

4.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5.抗原进入人体以后,有的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称为;有的则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称为。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6.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毒素是抗体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7.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C.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8.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9.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

不可能的原因是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10.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

这种免疫是A.先天具有的B.后天获得的C.针对某种抗原的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11.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

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A.氨基酸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C.核苷酸和核糖体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12.有一个婴儿的免疫系统有先天的缺陷,无法形成正常功能的T细胞,则此婴儿免疫功能可能有何缺陷A.无法产生炎症反应B.无法产生移植排斥反应C.无法产生被动免疫D.无法产生抗原抗体反应13.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的形成过程与高尔基体有关B.抗体是效应T细胞在有关基因指导合成的C.效应B细胞都是由B淋巴细胞经增殖、分化所形成的D.淋巴因子通过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14.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C.产生组织胺增加B细胞的功能D.促使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15.在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A.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B.直接刺激吞噬靶细胞暴露其抗原决定簇C.产生相应的抗体与抗原结合D.产生多种淋巴因子增强免疫效应三、非选择题(本题2小题,共30分)16.(12分)下图是艾滋病病毒(HIV)的结构示意图,其内部有两条RNA,没有DNA。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特异性免疫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特异性免疫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特异性免疫一、选择题1.人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下列生理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B.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解析:选D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抗体和抗原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属于体液免疫。

2.人体特异性免疫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下列过程只属于细胞免疫的是() A.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B.辅助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被激活C.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解析:选C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的过程只发生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泌细胞因子的过程,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都可发生;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的过程只发生在细胞免疫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过程只发生在体液免疫中。

3.如图表示免疫反应的某一环节,X代表的细胞是()A.细胞毒性T细胞B.浆细胞C.造血干细胞D.癌细胞解析:选A据图分析,被病毒感染的体细胞为靶细胞,细胞X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说明细胞X是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

4.B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B.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C.甲增殖分化为乙需要抗原刺激D.丙不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解析:选C B细胞在骨髓中形成并发育成熟,所以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A 正确;成熟的B细胞可以特异性的识别抗原,所以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B正确;B细胞的形成和成熟不需要抗原的刺激,C错误;丙是浆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D正确。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分裂、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2节特异性免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2节特异性免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节特异性免疫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学问基础练1.(2024山东泰安高二期末)人体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

如图是人体初次接触某病原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细胞,甲和乙表示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①是抗原呈递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B.细胞②和细胞③发育、成熟的场所均相同C.细胞④是浆细胞,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体内会产生物质甲和乙,A项错误;细胞②和细胞③分别为T细胞和B细胞,两者发育的场所相同,都是骨髓,但成熟的场所不同,B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该过程是初次免疫,则细胞④是浆细胞,由细胞③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C项错误;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会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此会产生甲(细胞因子)和乙(抗体),D项正确。

2.(2024山东菏泽高二期末)机体血浆中含有抗体、细胞因子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由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合成的B.都能与抗原特异性识别并形成沉淀C.合成过程需多种酶和RNA的参加D.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防卫功能,细胞因子是在T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A项错误;只有抗体与抗原特异性识别并形成沉淀,B项错误;免疫活性物质的合成过程须要通过转录和翻译,需多种酶和RNA的参加,C项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防卫功能,D项错误。

3.(2024河北保定高二期末)抗体和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与某单细胞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的繁殖属于细胞免疫B.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物质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D.能够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可以和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抑制该病菌的繁殖属于体液免疫,A项错误;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项正确;血清中的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不是细胞因子,C项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和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裂说明放出的抗原可以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等,D项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课---免疫调节(二)特异性免疫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课---免疫调节(二)特异性免疫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课---免疫调节(二)特异性免疫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习目标】1、理解抗原、抗体的概念。

2、弄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基本原理及相互关系(重点、难点)。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注意如何有效预防该病。

【要点梳理】要点一:抗原与抗体要点诠释: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用细菌或其他外毒素给动物注射,过一段时间后,该动物的血清中出现一些有防御作用的保护性成分。

科学家们给这些血清成分起了不同的名称,如把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成分称为抗毒素,把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称为凝集素等。

直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才把这些成分统一称为抗体。

后来,科学家们又通过实验证实,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

也就是说,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

注意:球蛋白是一类只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球蛋白一般不溶于水,但加少量盐、酸或碱后可以溶解。

要点二: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1)体液免疫过程的关键:①产生高效而寿命短的效应B 细胞。

有效应B 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②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环,随时“监察”如有同样的抗原再度入侵,立即发生免疫反应消灭之,即二次应答。

(2)体液免疫过程(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过程),如下图: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花粉、癌变的细胞等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特异性: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性质抗原概念: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分布: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也存在抗体。

抗体要点诠释:体液免疫过程:一、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将抗原呈递给助T细胞,助T细胞在增殖的同时,释放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的作用于B细胞。

特异性免疫高二生物练习题

特异性免疫高二生物练习题

特异性免疫高二生物练习题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遭受外来抗原侵袭时,通过身体自身的防御系统对抗的一种免疫机制。

这种免疫机制是由一系列的细胞和分子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旨在识别和清除抗原,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特异性免疫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产生高度具有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从而识别和排除具体的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完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主要涉及T细胞的参与,其包括细胞杀伤和辅助作用。

体液免疫则是由B细胞介导的,包括抗体的产生和分泌。

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的功能异常或缺陷会导致免疫系统的故障,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疾病。

例如,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会导致机体T细胞受损,从而使患者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

此外,一些自身免疫疾病也与T细胞的异常功能有关,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特异性免疫还包括记忆应答的形成,即一旦机体接触到某一种病原体后,它会产生长期的免疫记忆,这样在再次遭受同一种病原体侵袭时,机体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应对。

这一特点使得特异性免疫成为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总结起来,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对抗外来抗原的免疫机制,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互作用来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侵袭。

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起到关键作用,而且通过记忆应答的形成能够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

了解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和机制对于我们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预防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特异性免疫是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对于高二生物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解答特异性免疫的练习题,可以检验对该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且对提高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也有帮助。

接下来,请你尝试解答以下的特异性免疫练习题:1. 什么是特异性免疫?2. 特异性免疫通过哪两种机制实现免疫应答?3. 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什么?4. B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什么?5. 特异性免疫与哪些疾病有关?6. 特异性免疫有哪些特点?7. 请简要介绍特异性免疫中的记忆应答。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2节特异性免疫课前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第2节特异性免疫课前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2节特异性免疫课前自主预习案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1.身份标签:(1)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分子标签——________。

(2)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有各自的________。

2.基础结构:________表面的受体。

二、体液免疫1.B细胞分裂、分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1)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和________接触。

(2)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________发生变化,并与________结合。

2.抗体的作用:与________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等。

3.病原体的彻底清除:被其他________细胞吞噬消化。

三、细胞免疫1.(1)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________细胞。

(2)细胞因子的来源:____________合成分泌。

(3)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识别靶细胞并增殖、分化为大量的________T细胞和________T细胞;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2.从作用对象角度分析,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1.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1)体液免疫中:参与________的活化。

(2)细胞免疫中:参与________的活化。

2.病原体的消灭:(1)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被________消灭。

(2)细胞内的病原体:通过________免疫将靶细胞裂解后,________免疫继续发挥作用。

3.内环境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现机体统一协调的途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通过________相互作用,实现机体统一协调。

1.病原体直接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使其活化。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同步习题:第四章复习提升(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同步习题:第四章复习提升(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不能正确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1.()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2.(2020北京丰台高二上期末,)绿脓杆菌感染是烧伤患者伤口化脓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常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但用药前要对病人进行过敏测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烧伤后的伤口容易感染与免疫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坏有关B.该免疫应答过程中巨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C.某些人会发生青霉素过敏是因为患有免疫缺陷病D.若患者是第一次使用青霉素可以免去过敏测试直接注射易错点2不能正确辨析各种免疫细胞及其功能3.(2020山西高二上期中,)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毒性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来的D.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4.(2020山东济宁一中高三上月考改编,)辅助性T细胞与巨噬细胞在识别过程中,多种跨膜分子在接触部位会形成一种特殊膜结构,称为免疫突触。

研究表明,只有形成免疫突触的辅助性T细胞才能活化并增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分化为成熟的B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B.免疫突触部位的神经递质能够促进辅助性T细胞的活化C.形成免疫突触的辅助性T细胞能够裂解靶细胞消灭抗原D.每个成熟辅助性T细胞只带有识别一种抗原的特异性受体易错点3不能正确区分B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5.(2020天津一中高二上期中,)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甲为辅助性T细胞,需要B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促进其增殖分化B.细胞乙是浆细胞,它不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D.细胞甲和细胞乙的起源相同,但二者细胞中的DNA不同6.(2020辽宁高二上期末改编,)下图表示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免疫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相同器官中成熟B.与浆细胞相比,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更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图中的甲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死亡并不能直接消灭清除其中的抗原易错点4不能区分免疫失调疾病7.(2020福建高二上期末改编,)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敏原不都是蛋白质B.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C.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不能引起过敏反应D.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并且刺激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过敏反应8.()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B.艾滋病、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失调病C.过敏反应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比健康人更不容易被细菌和病毒感染答案全解全析易混易错练1.A2.A3.D4.D5.B6.D7.D8.B1.A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能够遗传,如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记忆细胞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产生的,C 错误;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必修三随堂练习: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
性免疫
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成绩_____
一、选择题
1.狗常用沾有唾液的舌头去舔伤口,结果对伤口愈合有利,原因是唾液内含有
(A)淀粉酶(B)抗体(C)溶菌酶(D)溶酶体
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作用(B)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3.对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B)其包括三道对付病原体的防线
(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4.当人体患了病毒性感冒,说明感冒病毒已突破了人体的几道防线
(A)一道(B)两道(C)三道(D)四道
5.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的结构是
(A)吞噬细胞(B)杀菌物质(C)皮肤、黏膜 (D)抗体
6.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够发挥作用 (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两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 (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
7.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作用(B)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8.当皮肤破损后容易发生感染,其原因是
(A)大量出血(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损失(D)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9.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MHC是细胞膜上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B)人体白细胞能识别自身细胞的MHC
(C)病原体表面的分子标记与人体MHC不同(D)世界上每一个人细胞膜上的MHC均不相

10.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
(A)抗原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
(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
(C)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形成效应T淋巴细胞和部分记忆细胞
(D)效应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11.关于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B)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进入胸腺在胸腺内发育成B细胞
(C)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不经过转移直接在骨髓中发育成T细胞
(D)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T细胞和B细胞只有少部分死亡
12.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

尽管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

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A)病原体(B)吞噬体(C)抗体(D)抗原
13.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
(B)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需要吞噬细胞参与
(C)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
(D)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抗原裂解死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0
答案
二、简答题
14.下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吞噬的第一步,将被吞噬的细菌等抗原黏附在细
胞膜上,吞噬细胞伸出伪足,逐渐将颗粒包围,
最后包入细胞质内,形成由一层质膜包围的小泡,
称吞噬体。

这一过程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_。

(2)当吞噬体形成后,溶酶体便与吞噬体靠拢,吞噬体的质膜与溶酶体的质膜融合,形成次
级溶酶体。

吞噬体的质膜与溶酶体的质膜能够相互融合,其结构基础是______。

(3)溶酶体中的溶菌酶等可直接杀死微生物,而各种水解酶再进一步将它们消化。

消化后的
残渣碎片,再排出体外。

这属于______免疫。

(4)吞噬过程中,吞噬细胞加速______,导致乳酸的形成,因而引起pH降低。

乳酸
本身有杀菌作用,同时也为水解酶提供了______环境。

15.用大剂量的放射线照射去胸腺的小鼠,得到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小鼠:
(1)若给该小鼠输入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则能恢复______功能。

(2)若给该小鼠只输入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则能恢复___
___功能。

(3)正常小鼠在效应阶段依靠______、______共
同发挥免疫效应。

16.右图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免疫为______免疫中的______免疫。

(2)试写出b细胞和c细胞在其他免疫中的作用:
b细胞__________________;
c细胞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b细胞和c细胞,对机体
免疫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