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红色旅游营销方案
赣州市红色旅游营销方案

赣州市红色旅游策划方案目录一、赣州红色旅游资源概况二、赣州红色旅游有利条件三、赣州市发展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1、红色资源知名度不高2、资源开发层次较低3、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有震撼力的红色旅游产品4、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旅游管理体制不顺四、赣州红色旅游发展的营销策略1.产品策略2。
价格策略3。
渠道策略4。
促销策略一、赣州红色旅游资源概况赣州,位于江西南部,又称赣南,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18万,其东邻福建,南接广东,西靠湖南,北连本省吉安、抚州。
赣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古称虔州,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214年就有县郡建制;唐代,成为“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宋代,赣州“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成为当时全国36大城市之一;自唐代至清末,赣南中进士和状元550名;赣州三面环水,整个城市被章江、贡江两条江水所环抱,章贡二江在赣州合流为赣江,赣州的“赣”因此而得名.历史上许多名人雅士曾在此流连,大哲人王阳明曾在此讲学,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吟诵的也正是这里的景色,王安石、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海瑞都曾驻足赣南,寄情山水,留下了许多墨迹华章;岳飞、戚继光、石达开等一批名将在赣南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1994年赣州被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赣州旅游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全市拥有三星级以上饭店46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2家),旅行社62家,导游员1400余人,旅游从业人员已超万人.赣州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独具特色,资源分布率达77%,森林覆盖率达76%。
有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10处64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安远三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龙南九连山、崇义齐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宁都翠微峰、崇义阳岭、安远三百山、上犹五指峰、大余梅关、龙南九连山、上犹陡水湖、章贡区峰山),国家4A级旅游区15处(通天岩风景名胜区、宝葫芦农庄、崇义阳岭、瑞金叶坪红色旅游景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五龙客家风情园、龙南关西新围、安远三百山、定南九曲旅游度假村、赣县客家文化城、大余丫山风景区、兴国三僚景区、石城通天寨景区、会昌汉仙岩景区、宁都翠微峰景区),国家3A级旅游区3处(于都长征第一渡、龙南栗园围、龙南客家酒堡)。
红色旅游营销策略

红色旅游营销策略:如何吸引游客体验中国
文化革命历史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追求旅游的文化体验。
在众多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如何让游客更好地
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提高旅游的品质和体验,就成为了重要的营销策略。
以下是一些红色旅游营销策略,可以帮助旅游企业吸引更多的游客。
1.打造主题线路:红色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贯穿全国的历史线路,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打造不同的主题线路,如“长征路线”、“抗战胜利路线”等,制定一系列详细的旅游行程,使游客可
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感受中国古代智慧与文化的魅力。
2.推广红色文化特色:除了深入挖掘历史资源外,旅游企业还可
以通过推广红色文化特色来提高旅游的品质和体验,如推广“红色文
化产品”,提供参观、讲解、纪念品等服务,吸引更多懂得品质和文
化的游客。
3.开展主题活动:通过举办主题活动来吸引游客,如红色旅游节、文化展览、主题写作比赛等活动,提供更多的游学交流机会,充实旅
游体验,增强顾客的黏性和口碑。
4.借助新媒体进行营销: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
进行宣传推广,制作多种形式的内容,如文章、图片、视频、短广告
等,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参与,同时开展优惠活动和营销促销,提高红色旅游的市场份额。
最后,红色旅游营销策略的核心是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口碑,旅游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红色旅游产品营销策划方案

红色旅游产品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分析1.1 红色旅游市场概述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旅游主题以及红色旅游纪念品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红色旅游以红色旅游地为核心,融合了文化旅游、红色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等多种旅游元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1.2 市场需求与竞争分析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度的提升,红色旅游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尤其是年轻一代对红色旅游的兴趣愈发浓厚,他们希望通过参观红色旅游景区,了解革命历史,增长爱国情感。
目前,红色旅游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红色旅游线路丰富度、红色旅游服务质量和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度等方面。
1.3 目标市场分析本次红色旅游产品营销策划方案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中青年群体,他们对历史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并且具备一定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
本次策划方案将主要针对大城市的中青年群体展开市场推广。
二、产品定位2.1 产品特点和优势红色旅游产品的特点是贴近革命历史,强调教育功能和爱国主题,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和感染力。
本次策划方案将突出红色旅游产品的教育和文化价值,打造具有情感共鸣的红色旅游产品。
2.2 产品定位和目标产品定位为高品质红色旅游产品,追求客户参与感和体验感。
目标是通过打造出色的红色旅游线路和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吸引中青年群体参与,增加品牌影响力。
三、营销策略3.1 品牌和形象塑造通过策划一系列与红色革命相关的活动,并借助媒体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例如,举办红色文化专题讲座、红色主题摄影展览等,吸引更多的参与者。
3.2 红色旅游线路设计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竞争状况,策划多条红色旅游线路。
例如,以参观红色革命遗址为主线,结合当地的红色历史文化和传统美食等元素,设计多样化的红色旅游线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3.3 产品创新与差异化通过创新红色旅游产品,提供客户感兴趣的独特体验。
例如,开展红色革命题材的旅游演艺活动,设计红色革命题材的纪念品和红色旅游特色商品等,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差异化。
赣南红色旅游推广策划书

赣南红色旅游推广策划书成员: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市场营销一、赣州特色简介 (3)二、赣州特色景点介绍 (3)(一)章贡区著名景点 (3)(二)赣县主要景点 (4)(三)上犹著名景点 (5)(四)崇义著名景点 (5)(五)大余主要景点 (6)(六)信丰主要景点 (6)(七)龙南主要景点 (6)(八)全南主要景点 (6)(九)定南主要景点 (7)(十)安远主要景点 (7)(十一)寻乌主要景点 (7)(十二)于都主要景点 (8)(十三)兴国主要景点 (8)(十四)会昌主要景点 (9)(十五)石城主要景点 (10)(十六)宁都主要景点 (10)(十七)南康主要景点 (11)(十八)瑞金主要景点 (11)三、赣州红色旅游发展SWOT分析 (12)(一)S优势 (12)(二)W劣势 (13)(三)O机遇 (14)(四)T挑战 (15)四、红色旅游的开发 (15)五、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高度融合 (16)六、赣南红色旅游资源整合 (16)(一)旅游线路的组织与设计原则 (17)(二)路线编排 (18)七、红色旅游的出路 (19)八、赣州旅游具体推广方案 (20)九、赣南旅游宣传媒体选择 (22)(一)大众传播媒体 (22)(二)小众传播媒体 (23)(三)新兴媒体 (24)(四)其他方式 (25)(五)具体实施方案 (26)十、广告设计及预算 (27)(一)广告设计 (27)(二)预算 (27)一、赣州特色简介赣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宋代,赣州“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成为当时全国36大城市之一。
赣州保存有全国最为完整的宋城文化景观和建筑,被专家学者称为“宋城博物馆”。
“千里赣江第一城”的赣州城,与闽、粤、湘三省相邻,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水环绕,气候宜人。
赣州是客家先民最早的集散地和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全球最大的客家聚居地,是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的“摇篮”。
赣州市890多万人口中95%以上是客家人,现今仍存有600余栋神奇的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
红旅项目营销策划方案

红旅项目营销策划方案一、项目概述红旅项目是针对红色旅游市场开发的一项特色旅游项目。
以中国革命历史为背景,通过游览红军长征路线沿途的历史景点,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展示红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
该项目旨在提供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体验,吸引广大游客参与,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宣传,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市场分析1. 红色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不断提高,红色旅游成为一种热门的旅游方式。
中国革命历史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2. 项目所在地区具有红色旅游资源。
由于项目所在地区是红军长征的重要路径,沿途有丰富的红色旅游景点,如革命纪念馆、红军烈士陵园等。
3. 需要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制定营销策略。
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可以分为学生群体、青年群体、中老年群体等,需针对不同人群特点设计活动和宣传手段。
三、目标市场定位1. 目标市场:主要面向国内外具有红色思想传承意识的游客。
2. 目标市场细分:根据游客特点,将目标市场细分为学生群体、青年群体、中老年群体等。
3. 产品定位:将红旅项目定位为一种红色文化传承的体验式旅游项目,通过游览红色景点,使游客对红色历史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验。
四、营销策略1. 产品策略:设计多样化的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包括1日游、2日游、3日游等线路选择,覆盖具有不同时间和预算的游客。
2. 定价策略:根据线路时长和景点的特色,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对学生和老年游客,可以提供优惠价格,吸引更多人参与。
3. 渠道策略: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合作,通过线下线上渠道共同推广红旅项目。
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营销宣传。
4. 促销策略:通过联合举办红色主题活动,如红军党课、红歌大赛等,吸引游客参与红色文化体验。
同时,可以配合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折扣卡等促销方式。
5. 品牌营销策略:建立红旅项目品牌形象,提升其知名度和认可度。
设计专属标识、宣传册、纪念品等,保持品牌一致性和形象塑造。
井冈山营销策划方案范文

井冈山营销策划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老区之一,也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井冈山具有深厚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然而,由于井冈山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目前还面临着知名度不够高、游客数量有限等问题。
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井冈山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营销策划。
二、目标受众1.国内游客:主要包括游客、学生、青年、家庭等不同群体。
2.国际游客:主要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学生、研究者等。
三、营销策略1.提升品牌形象(1)通过重新规划井冈山旅游线路,优化游览和服务流程,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2)建立井冈山品牌形象,打造独特的红色文化品牌,传达井冈山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意义。
2.加强宣传推广(1)制作宣传片,以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吸引游客。
(2)与旅行社、媒体合作,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井冈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加强网络推广,借助互联网平台,提高井冈山在搜索引擎上的曝光率。
3.提供优质服务(1)招聘和培训专业导游和工作人员,提升服务质量。
(2)加强与当地民宿、旅馆、酒店等合作,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
(3)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服务,如独特的红色文化体验、登山活动、传统手工艺品展销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举办活动和演出(1)每年定期举办红色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2)邀请知名文化艺术家,举办音乐会、戏剧演出等,提高井冈山的艺术氛围。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与国际友好城市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旅游推广活动。
(2)参加国际旅游展览会,向国际游客介绍井冈山的红色文化。
(3)提供多语种导览服务,方便国际游客的参观。
四、营销实施方案1.重新设计旅游线路,提升游客体验。
(1)建立井冈山旅游委员会,负责线路规划和服务提升。
(2)设立旅游服务中心,提供全天候的咨询和导游服务。
(3)建设观光缆车和旅游驿站,方便游客的交通和休息。
2.制作宣传片,提高品牌知名度。
红色旅游产品营销策略

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及价格策略、红色旅游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俞精神为内涵,供旅游者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红色旅游的特点1.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为主线,其载体不仅是一个党的革命精神,也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世界性和时代性。
发展红色旅游时,不能局限在革命传统教育,要注重挖掘深刻内涵,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
2.红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
虽然资源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便于进行基地建设,如以井冈山、瑞金为中心的赣湘闽区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区域。
3.红色旅游可以与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型、复合性的旅游基地和产品线路,形成“红花”与“绿叶”互相促进的格局。
4.红色旅游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带动老区脱贫致富。
在景区、景点建设上,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广开融资渠道,广辟开发门道,不要将红色旅游搞成向国家伸手要钱的项目。
在市场开发上,要象其他类型旅游市场开发一样,走市场化道路,不能搞成党委下令,政府组织的“摊派性”旅游。
二、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红色旅游经开发进入市场后,直到被市场淘汰从而再无生产可能和必要为止的全部持续时间。
红色旅游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阶段。
一条旅游线路、一个旅游活动项目、一个旅游景(区)点都将经历由兴至衰的过程,存在着生命周期的变化。
这里所说的生命周期不是指红色旅游这一旅游形式会衰退,而是指具体的某项红色旅游产品。
红色基地旅游产品营销计划书

红色基地旅游产品营销计划书一、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红色基地旅游产品主要面向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历史感兴趣的游客群体。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每年有大量游客前往红色基地进行参观和纪念活动,市场需求旺盛。
3. 竞争分析:红色基地旅游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他旅行社、社会团体和纪念馆等。
二、产品定位:1. 红色基地旅游产品将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传承为核心,提供深度的革命历史参观和体验活动。
2. 着重突出红色基地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意义,通过导游讲解、实地考察、互动体验等形式,让游客深入了解红色基地的历史背景和价值。
三、市场推广策略:1. 建立品牌形象:通过广告宣传、宣传册、社交媒体等渠道,提高红色基地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形象,使其成为游客心中首选的旅游目的地。
2. 渠道合作:与旅行社、景区、纪念馆等建立合作关系,互相推荐和合作推广,扩大市场份额。
3. 线上推广:通过互联网平台,如旅游网站、社交媒体等,展示红色基地旅游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并吸引游客进行在线预订。
4. 地方合作:与当地政府和景区合作,举办红色主题活动和展览,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体验红色基地的魅力。
5. 客户关系管理:重视与游客的沟通和关注,及时回应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提供优质的服务,保持客户忠诚度。
四、市场推广方案:1. 建立专门的营销团队,负责产品宣传和推广工作,制定具体的推广计划,并监督执行情况。
2. 制作宣传物料,如宣传册、海报、名信片等,通过邮寄、派发和线上分享等方式,将红色基地旅游产品的信息传递给更多的目标客户。
3. 在旅游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开展线上推广活动,如发布旅游攻略、撰写游记、开展抽奖活动等,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4. 开展线下推广活动,如举办红色主题讲座、展览、纪念活动等,吸引媒体和社会团体的关注和报道,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5. 与旅行社、景区、纪念馆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广红色基地旅游产品,并提供优惠活动和套餐,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市红色旅游策划方案目录一、赣州红色旅游资源概况二、赣州红色旅游有利条件三、赣州市发展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1、红色资源知名度不高2、资源开发层次较低3、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有震撼力的红色旅游产品4、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旅游管理体制不顺四、赣州红色旅游发展的营销策略1.产品策略2.价格策略3.渠道策略4.促销策略一、赣州红色旅游资源概况赣州,位于江西南部,又称赣南,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18万,其东邻福建,南接广东,西靠湖南,北连本省吉安、抚州。
赣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古称虔州,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公元前214年就有县郡建制;唐代,成为“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宋代,赣州“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成为当时全国36大城市之一;自唐代至清末,赣南中进士和状元550名;赣州三面环水,整个城市被章江、贡江两条江水所环抱,章贡二江在赣州合流为赣江,赣州的“赣”因此而得名。
历史上许多名人雅士曾在此流连,大哲人王阳明曾在此讲学,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吟诵的也正是这里的景色,王安石、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海瑞都曾驻足赣南,寄情山水,留下了许多墨迹华章;岳飞、戚继光、石达开等一批名将在赣南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1994年赣州被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赣州旅游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全市拥有三星级以上饭店46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2家),旅行社62家,导游员1400余人,旅游从业人员已超万人。
赣州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独具特色,资源分布率达77%,森林覆盖率达76%。
有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10处64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安远三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龙南九连山、崇义齐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宁都翠微峰、崇义阳岭、安远三百山、上犹五指峰、大余梅关、龙南九连山、上犹陡水湖、章贡区峰山),国家4a级旅游区15处(通天岩风景名胜区、宝葫芦农庄、崇义阳岭、瑞金叶坪红色旅游景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五龙客家风情园、龙南关西新围、安远三百山、定南九曲旅游度假村、赣县客家文化城、大余丫山风景区、兴国三僚景区、石城通天寨景区、会昌汉仙岩景区、宁都翠微峰景区),国家3a级旅游区3处(于都长征第一渡、龙南栗园围、龙南客家酒堡)。
目前,赣州已形成了“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生态家园、世界橙乡、堪舆圣地”六大旅游品牌。
一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
赣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1931年11月7日,在赣州瑞金的叶坪村,诞生了一个“赤色中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故有“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之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战斗、生活过,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创建,彪炳史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这里奠基,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里出发,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在这里打响。
赣州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多达10.8万人,占江西省烈士总数的43%,占全国烈士总数的7%;仅兴国一县就有烈士23719人,其中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有1.37万人,每公里就有1名兴国籍战士倒下。
在共和国的第一代将帅中,十大元帅中有9位(徐向前除外)、十大将中的7位(粟裕、陈赓、黄克诚、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都在赣南这块土地上生活过、战斗过。
这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留下了一大批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
赣州因此被列为全国12大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主要有著名的苏维埃三大旧址群、长征第一山、长征第一渡、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还有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兴国、邓小平任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的旧址等。
现有中央和国家40多个部委在这里寻根溯源,建立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二是历史悠久的“江南宋城”。
赣州是江西省所有城市中保存文物古迹,尤其是宋代文物最多的一座滨水城市,故有“江南宋城”之誉。
这里古迹众多,有被学界称为宋代孤品的古城墙,有中国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古代排水系统——古福寿沟,有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还有沿用了近900年历史至今仍在使用的古浮桥,中国八景文化的发祥地——八境台,南宋词人辛弃疾留下千古绝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郁孤台。
这里文化厚重,是宋明理学的奠基地、客家文化的孕育地和传播地,更是风水文化发展和形成的地方。
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成王成圣的王阳明在这里潜心研究心学;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在这里创作了千古奇剧《牡丹亭》;风水祖师杨救贫在这里创立了形势派风水理论。
这里名人荟萃,王安石、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海瑞都曾驻足赣南,寄情山水,留下了许多墨迹华章;岳飞、戚继光、石达开等一批名将在赣南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此外,赣南还曾是蒋经国先生实践经国伟业之地,蒋经国先生曾经主政赣南达6年之久,留下了蒋经国旧居、中华儿童新村等许多遗址。
三是民风淳朴的“客家摇篮”。
赣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世称“客家摇篮”。
2004年,我市成功举办了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在世界客属中再次奠定了客家摇篮的地位。
这里有600余幢神奇的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至今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龙南关西新围、燕翼围和安远的东升围,走进围屋就走进古老的城堡。
这里有规模宏大的客家文化城,是客家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还有那尘封已久的客家古村落——白鹭村,等着你揭开神秘的面纱;更有那古风古朴的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客家擂茶,纯情的客家女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魂牵梦绕。
四是风景秀美的“生态家园”。
赣州素有“绿色宝库”、“生态王国”、“江南水乡”之美称,赣州是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的源头,故有“东江源头”之名。
俗话说“江西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流博罗”,这条河就是安远三百山的镇江河。
三百山绵延333平方公里,这里有奇峰幽谷、飞瀑深潭、古树怪石、温泉地势;这里原始森林茂密、奇花异草斗艳、飞禽走兽成群,是饮水探源、登山探险、科考野营、温泉度假的好地方。
此外,被誉为“天然氧吧”的崇义阳岭,负离子含量平均达9.2万个单位,最高值达19.7万个单位,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这里天空云淡、竹海茫茫、飞瀑流泉,空气清新,是一个休闲养身的好去处。
赣州以东江源头——安远三百山、高峡平湖——上犹陡水湖、“天然氧吧”——崇义阳岭、“水上丝绸之路”——大余梅关、道教第35福地——宁都翠微峰、“江南蓬莱”——会昌汉仙岩为代表的丽山秀水,一定能让你忘却城市的喧嚣、市井的烦忧,享受回归自然,释放压力的快感。
五是名扬海外的“世界橙乡”。
赣州是中国最适宜种植脐橙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得天独厚的脐橙、柑橘种植基地,全市果业总面积263万亩,其中脐橙种植面积180万亩,产量140万吨,成为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被誉为“世界橙乡”。
如果秋冬季节来到赣州,正是橙黄桔红之时,满山遍野所看到的都是成片橙黄,丰收美景尽入眼帘。
可以到橙园里尽情享受采橙、品橙的乐趣。
六是享誉世界的“堪舆圣地”。
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赣州堪舆文化、儒释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交相辉映。
赣州兴国的三僚村,被称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成为堪舆文化的发祥地、世界风水文化爱好者朝觐的圣地。
风水祖师杨筠松(名益,号救贫),携弟子曾文辿、廖金精隐居三僚著书立说,创立中国赣派风水文化理论体系,三僚曾、廖二姓师承杨公奇术并发扬光大。
从此,中国风水文化传播海内外。
自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历朝,共出了24个国师、72个明师,其中白衣承诏,由皇帝钦封为钦天监博士的风水师就达36人。
古都南京、北京著名建筑,如明十三陵、故宫、长城清东陵等都是三僚风水先生堪择。
二、赣州红色旅游有利条件1.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赣州在中国革命史上曾是风起云涌的地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块土地上导演了一出又一出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在共和国的第一代将帅中,十大元帅中的九位、十大将中的七位都在赣南这块土地上生活战斗过。
在当时中央苏区的24个县中,赣州占了12个。
赣州作为共和国古都的所在地,毛泽东在此进行了建国的伟大尝试,邓小平在此进行了冶县(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担任过会安寻中心县委书记)的尝试。
可以说,赣州这块红土地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到处都是可歌可泣的故事,随便走进一个村庄,就是一处靓丽的红色旅游景点。
全市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20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其他景点单位更是数不胜数。
其中,瑞金、兴国、于都、宁都、石城、会昌等地,都有着丰富且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
瑞金作为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发源地,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有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的美誉,经过多年的开发,已形成叶坪、沙洲坝、云石山革命旧址群三大红色旅游区,建立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尤有近年建成的国家一级博物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纪念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纪念园。
兴国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毛泽东曾亲自为兴国书写“模范兴国”四个大字。
兴国红色旅游资源被概括为“一园一院四馆七大革命旧址”。
有着“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之美称的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和于都革命烈士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于都长征大桥、于都红军大桥、长征广场等吸引着各地游客参观游览。
宁都是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是中央苏区反“围剿”的红军集结地、决策地、指挥中心和主战场之一,爆发过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召开过一系列作出重要决策的会议。
其全国第一座全面反映和展示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史的国家级综合性纪念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作为红色重点工程,已建成为一个集纪念性、博览性和景观性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
石城是中央苏区全红县,是红三军团和少共国际师长征出发地。
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主要有:红军长征前夕李腊石石城阻击战遗址、红军秋溪整编旧址(中央临时军事委员会驻地)、红军攻克当年中央苏区最大的白色据点—红石寨旧址、红四军军部旧址、毛泽东和朱德观下旧居、红十三军军部旧址、中共太雷县中心县委旧址、石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石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会昌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共粤赣省委、粤赣省苏维埃政府及省军区驻地,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旧址、红军医院旧址、红二十二师旧址、文武坝革命旧址群等亦留下不少革命纪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