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作业设计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作业设计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作业设计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作业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

考点透视

1.燃烧的条件:物质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火点是可燃物的一种特性,一般不可以改变。

2.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3.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4.灭火的方法: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比较

燃烧

缓慢氧化

爆炸

定义

剧烈的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进行的很缓慢

有限空间内的急剧燃烧

发生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

③_________________

①可燃物

②氧气

①可燃物

②有限空间

③急剧燃烧

现象

发光、放热

放热较慢,一般不发光(温度达到着火点可发生自燃)

急剧燃烧,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迅速膨胀

共同点

都是_______反应,都放热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的爆炸,轮胎的爆炸。

7.影响可燃物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浓度、可燃物与氧气的_______________、温度等。请设计实验证明这几个因素之一:中考热点

你选取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你设计的实验是:

第47次作业质量:A□ B□ C□ D□ ____月____日

课题1 燃烧和灭火(二)

优化演练

1.(09北京)右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2.(09江西)火柴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取火的用品。火柴盒外侧涂有红磷和摩擦剂,火柴头上的火药是由氯酸钾、二氧化锰以及可燃物三氧化二锑(Sb2O3)组成。火柴取火时,用火柴头蹭一下火柴盒的外侧,火柴盒上产生的火星引燃火柴头上的三氧化二锑,从而使火柴梗燃烧起来。

(1)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用火

柴头蹭一下火柴盒外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火柴燃烧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

(3)当火星引燃三氧化二锑后,过一会可以发现火柴梗燃烧得更旺,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江西)森林突发大火时,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类似十二级台风的高速气流将火吹灭。该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举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8次作业质量:A□ B□ C□ D□ ____月____日

课题2 燃料和热量(一)

考点透视

1.能源分为新能源和化石燃料。____、_______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

料,它们均属于混合物,三大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清洁型能源。

2.①煤的主要元素是____,煤经干馏可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此过程属______变化。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有:CO、SO2、NO2、粉尘等,其中能引起酸雨的是________。吸收SO2用氢氧化钠溶液。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②石油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此过程属_______变化。

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有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____,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1)甲烷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甲烷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极难溶于水。

(2)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甲烷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________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出现______,烧杯内的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见图)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事项:点燃任何可燃气体之前都要_________。

3.为了节约能源,可让燃料充分燃烧。为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考虑: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可燃物中碳、氢元素的检验:

操作:取少量的可燃物点燃,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____________的烧杯,过一会儿,将烧杯迅速翻转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现象: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有水生成可燃物中含有_____元素;有二氧化碳生成,可燃物中含有_____元素。

第49次作业质量:A□ B□ C□ D□ ____月____日

课题2 燃料和热量(二)

优化演练

1.(09陕西)2009年第四十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绿色世纪”,右图漫画深刻地反映了这个主题的意义所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环境污染中,空气污染的危害很大,空气中的主要气体污染物有________(写一种即可)。

⑵资源的过度开发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

尽的问题,人们正在探索和使用新的能源,你所知道的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

2.(09晋江)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猪——沼──果”是综合利用猪的粪便发酵的产物,如沼气、沼渣。

(1)猪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的过程属于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燃烧沼气用于煮饭、照明是将化学能分别转化为________能和_______能。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清洗沼气池时,要注意避免明火,否则容易发生__________事故。

(4)写出“猪——沼─—果”发展模式的一点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0次作业质量:A□ B□ C□ D□ ____月____日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

考点透视

1.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_________,是_____再生能源。

物理性质:乙醇是一种____色液体,有特殊性气味,易挥发。能与水以任何比率互溶是常见的溶剂。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甲醇有毒。

化学性质:乙醇具有可燃性。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物,使用乙醇汽油能节约_____________,减少汽车尾气中___________的排放,促进______生产。

2.氢气:化学式为_____,是一种______色、__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溶于水。它是最理想的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它是

一种最理想的燃料,是因为它以水为原料,资源丰富、燃烧时放热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氢气还具有还原性,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新能源:太阳能、_________、_________、潮汐能等。

4.氢气的制取

(1)工业制法:碳与水在高温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提示:高温下水为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实验室制法:

常用药品:锌和稀硫酸

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收集方法: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_____________法。又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可用_______法。

第51次作业质量:A□ B□ C□ D□

____月____日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二)

优化演练

1.(09娄底)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B.降低温度能够灭火,所以油锅着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C.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D.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2.(09江西)今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将在江西南昌市举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温室气体

的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成甲烷(CH4)、甲醇(CH3OH)、甲酸(CH3COOH)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无化合机物”或“有机化合物”);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4) 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2次作业质量:A□ B□ C□ D□ ____月____日xxhttp:///温馨提示:欲查找更多相关内容,请使用相关文章和本页面下边“上一篇”和“下一篇”按钮查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出师表作业设计新人教版 9

23 出师表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崩殂.( ) 陟.罚臧否.( )( ) 费祎.( ) 遗.陛下( ) 夙.夜忧叹( ) 斟酌损.益( ) 咨诹.善道( ) 以彰其咎.(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2)必能裨补阙漏 ..( ) (3)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 ) (4)躬.耕于南阳( ) (5)先帝不以臣卑鄙 ..二十有一年矣( ) ..( ) (6)尔来 (7)庶竭驽钝 ..( ) ..( ) (8)临表涕零 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亲.贤臣,远小人不独亲.其亲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战于.长勺 C.信.口开河愿陛下亲之信.之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此皆良.实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千方百计.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危急存亡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愚以为 ..大有所益 ..宫中之事自以为 C.斟酌损益.益.慕圣贤之道 D.以.塞忠谏之路也以.我酌油知之 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躬耕于.南阳欲报之于.陛下也 B.败军之.际先帝之.殊遇 C.先帝不以.臣卑鄙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D.苟全性命.于乱世奉命.于危难之间 7.下列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光先帝遗.德 B.将军向宠,性行.淑均行.者休于树 C.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或异二者之为. D.悉以咨之,然后 ..能改 ..施行人恒过,然后 8.填空。 (1)表,古代__________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作业设计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作业设计语文园地

1.下列关于中心句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C A.一段话的开头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一般不会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 B.这样的句子也可能出现在一段话的末尾,但一般不出现在一段话的中间 C.中心句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D.一段话中必须得有中心句,这样才能把一段话的意思讲明白

2. 看图,连一连,并完成练习。   鲤鱼 蝌蚪 鲨鱼 飞蛾

(1)我发现,带“______”字旁的字大多与鱼有关,带“_____”字旁的字大多与虫有关。 (2)我能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猜测下面字的读音。(用“___”画出来) 蛟(jiāo xiào) 螂(liánɡ lánɡ) 鲟(xuě xún) 鱼 虫 ____ ____ ___

3.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洋洋 ( )腾腾 ( )巍巍 ( )冲冲( )悄悄 ( )荡荡 ( )糟糟 ( )哄哄(1)小猫吃饱了,就趴在墙根儿,_________地晒太阳去了。 (2)庙会散了,人们都回家去了,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一会儿就_________  的了。 (3)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刚才还_______的卧室一下子就变得_______ 了。 懒 慢 颤 兴 静 空 乱 闹  懒洋洋 空荡荡 闹哄哄 静悄悄

4. 看右图,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写一段话。 下课了,操场上可真热闹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 们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捉迷藏,有 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思考问题的顺序 1、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2、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例如: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32S Al 、3AlCl 、23N Mg 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3、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系。例如:涉及到气体的制取和处理时,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二、仪器连接的顺序 1、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2、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吸收装置。 3、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 4、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等。 三、实验操作的顺序 1、连接仪器。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的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2、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例题:在实验室里制氧气时常用氯酸钾作原料,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含义,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的质量不变,并说明实验程序和主要操作步骤。 解析:要证明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前后质量不变,就必须测定两个质量,一个是加到反应器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另一个是反应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加到反应器中的2MnO 的质量可以在加入前测得,而反应后的质量,必须从反应后剩余固体中将2MnO 分离出来才能测得。因此,整个实验便以如何解决2MnO 的分离为实验目的。 根据学过的知识,2MnO 不溶于水,而KCl 溶于水,由此可应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 (1)用天平称量31KClO g w 和22MnO g w ,混合均匀,放入大试管中; (2)组装成制氧气的装置,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 (3)待大试管冷却后将剩余固体取出放入一小烧杯中,加水搅拌使KCl 溶解; (4)取一张滤纸对折后剪去多余部分,称量其质量为3w ; (5)用该滤纸做成过滤器,过滤(3)制成的液体,全部过滤完后,再用清水洗涤不溶物; (6)取下滤纸,小心干燥后称量,滤纸连同滤纸上滤出的不溶物的质量共为4w ; (7)将滤液蒸干称量其质量为5w ; (8)将收集到的氧气换算成质量为6w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第六单元练习成长足迹 一、根据音节,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shen ()情()诉()展()批 xia 彩()闲()()想()谷 二、给形近字组词。 陷()搞()哨()泽() 馅()稿()销()译() 惩()魁()堪()假() 征()愧()湛()遐()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童年()的态度()的老师 ()的书声()的含义()的学校 ()的信念()的学生时代()的街道 ()地斥责()地思念羞愧得() ()地批评()地虐杀敬佩得()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那篇作文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牢记在心,()面对都是成人的家长,我还是有点儿紧张。 2.()我们失去了一个奖杯,()收获了同学的友谊,收获了宝贵的真情。 3.()听到大个子方萍的笑声,()知道她又在捉弄人了。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依稀还记得那个狭窄的天井、晦暗的教室和没有座位的礼堂。(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揭发了我们民族的壮志豪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列选段,完成练习 难忘的启蒙 在班上,作文和写字算是我的"强项"了,然而就是在这两门课上,我也受到过申斥。有一次作文,题目是"记秋游"。在文章的开头,我说:"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几个同学在西街外的草场上玩,忽然闻到一阵桂花香,我们就一起到棠下村摘桂花去了。"陈先生阅后在末尾批了"嗅觉特长"四个字。我不明白这批语的含义,就去问。先生(版板)着面孔对我说:" 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见,难道鼻子有这么长吗?" 这话有点儿刺伤我,不过我还是感到羞(愧悔),因为我确实没有闻到桂花香,开头那几句是凭想象编造出来的。 有一次上大字课,老师在发本子时把我叫到讲台前,严肃地对我说:"你这次的成绩是丙,丙就是及格了,可对你来说,这是不及格,因为你本该得甲的。以后再这样,就要打手心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感到有点难堪,不过我心里还是服气的,因为那节大字课的前半堂我和同(坐座)的同学说(悄悄俏俏)话了,字确实写得很不用心。 1.用"∕"划掉括号里的不恰当的字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晦暗()依稀() 美好()暂时()用心() 3.这段话主要写了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看出陈老师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4.你的启蒙老师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短文,完成练习。 梨一样的苹果 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能飞快地调出各种颜色,闪电似地画出各种线条。()他

第四单元创新题作业设计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作业设计第四单元创新题组

1.想象一下,大海看到填海的精卫,会对她说些什么?精卫又会如何回答?试着写一写他们之间的对话。 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弃吧,精卫,在我面前,你衔来的木石,就是沧海一粟。没有把你填平,我怎么能放弃呢?你太渺小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天长日久,怎么会是徒劳无功呢?你虽然广阔无边,但我见过更广阔的天地。

2.照样子,用一两句话介绍下面的神话人物。 盘古:他一觉醒来,许是睡了太久,周围一片混沌。他看见微光,于是抡起那把巨大无比的斧头,一斧下去,天地乍现。 (1)女娲:说到做手工,有谁的手艺能比得上她呢?尤其是——捏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用黄土掺和了水,在手里揉着,捏着,就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娃娃。这些娃娃一落地就活了起来。她管这些娃娃“人”。

(2)普罗米修斯:宙斯骂他是个小偷。哪有“盗”火的小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羿 远古时候,有一棵叫“扶桑”的树,上面住着十个顽皮的太阳。后来,这十个太阳不守规矩,一起在天空行走,把庄稼都烤成了爆米花。只见后羿挽弓搭箭,“嗖——嗖——”一箭一个,只留下一个太阳在天空乖乖行走。 只因不忍目睹人间没有火的惨状,他把火种送到人间。即使被锁在高加索山上,受尽酷刑,他也是崖上一块最顽强的石。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实验题目:盐酸的化学性质微型实验学校名称:卢龙县潘庄镇中学 实验教师:何秀芳

实验方案 实验内容:在教学中酸的化学性质是以实验的形式分散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知识缺少系统性,实验较多操作较麻烦,改进后把酸的性质系统化简化了实验的操作过程。 一、改进实验名称:盐酸化学性质微型实验 二、改进实验目的: 1、将初中化学课标实验教材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的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的知识实验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简化实验步骤,使学生获得鲜明突出的印象。 实验创新点: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一个100毫升洗净的盛放过氯化钠注射液的玻璃瓶、用输液器和输液管改进的导管、五个洗净的盛放过青霉素的玻璃小瓶、带铁圈的铁架台、、药匙、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石蕊指示剂、硝酸银溶液、锌粒、氧化铁 四、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如图所示,此装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铁架台及铁圈:对装置起固定作用。 2、对输液器进行改进,利用三通做成连通 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内液体顺着输 液管往下流,通过简易的连通器流到各个 不同的反应容器中,避免做多个实验多次 添加药品的麻烦。 3、在干路导管和支路导管间都安装了控制 器,可以根据反应得需要打开不同的控制器,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通过调整控制器,控制滴入液体的速度,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

4、该装置还可以用于部分液体与固体反应的对比试验,比如通过金属与酸反应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时,在大玻璃瓶中加入稀盐酸,在小玻璃瓶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打开控制器,就可以同时进行几个反应,节约实验时间,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5、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调整支路导管的条数,如果拔掉一个三通就可以减少一组反应,由五组变成四组。 五、实验操作: 1、连接反应仪器并添加反应物,注意要使导管保持通畅,在开始实验之前要关紧控制器,在盛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中预先滴入酚酞指示剂,溶液变成红色。 2、打开干路控制器和支路一的控制器,使液体流下来滴入到盛有石蕊指示剂的小玻璃瓶中。观察到溶液变红,验证了盐酸可以使石蕊指示剂变红这条酸的通性。 3、顺次打开各个支路控制器,使盐酸滴入不同的反应器中,观察现象,验证盐酸不同的性质 六、装置改进的意义: 1、缩短了反应时间,操作简单 2、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反应的个数 3、把零散的实验集中在一起,复习物质的性质时更具有直观性,加深印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课文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两首古诗和、两篇课文和语文园地六组成。《古诗二首》从不同地侧面反映了夏天地美丽。《荷叶圆圆》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情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吧!《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 “语文园地六”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五部分组成,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学会照样子说句子,学会加标点;理解有关天气的谚语;朗读童话故事,懂得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道理。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所学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注意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涵的道理和感情。 单元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乐于识字的习惯和主动识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阅读古诗和短文,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3.激发学生观察夏天的景物和气候特点的兴趣。 4.感悟古诗所表现出的意境美。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单元课时分配: 《古诗二首》 2课时 《荷叶圆圆》 2课时 《要下雨了》 2课时 语文园地六 2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修订栏预习 导入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2.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3.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第二单元创新题作业设计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创新题

1.下面的书法作品《七律·长征》,笔力洒脱有气势。如果用两个成 AD 语来赞美这幅书法作品,可以是( )。(多选) A.笔走龙蛇 B.妙笔生花 C.点睛之笔 D.行云流水

2.“可见英雄不问出处!”插在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 ①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上,雷海为击败了北大、清华学生,成为第三季诗词大会的冠军,着实令人惊叹。②网上对于雷海为获得冠军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③作为一个外卖小哥,竟然通过层层考验,卫冕冠军。④努力终得回报!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D

3.根据语段推断“正能量”的含义。 人生就是有这样的错觉:逝去的总是美好的,拥有的总是缺 憾的,于是,在眺望昨日的背影时,眼里只有烦恼的身影来来回 回。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不必对小事斤斤计较, 我们的生活需要正能量。 正能量: 示例: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它已经上升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4.读下面的资料,发表自己的观点。  爱心义卖募捐、学雷锋爱心捐赠、助学济困捐款……近年来,慈善捐款已成为中小学进行爱心教育的方式之一,但也可能会引发孩子们的攀比捐献。你怎么看待校园捐款?把你的观点写下来吧! 示例:(支持)校园捐款是献爱心的一种形式。至于金额,可以由学生们自己决定。(反对)学生尚没有进入社会赚钱,我认为让学生们捐款不合适。对于学生们来说,其实有比捐款更好的献爱心的形式,比如提倡学生帮助身边的人,而不限于金钱的帮助。

5.表达观点。 韩愈的《马说》里有这样几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写下来。 示例:要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化学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设计》教学设计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李君蕾 教学地位分析: 《广州市2010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考试大纲》提出了“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具有初步的条件控制意识,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 、“了解物质的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等化学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的考试要求。再结合近三年的《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上传递的精神:近三年都出现了实验方案设计题目,通过鉴别一些常见的物质,综合地考查了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物质分类的思想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包括制定计划、解释与结论以及书面表达等科学探究要素在内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有必要在常规教学中渗透训练和复习阶段进行系统地综合训练,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设计主要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的设计; 2、能熟练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书写实验报告。 3、能针对一个化学问题所设计的多种实验方案,进行优劣可行性的判断,或在多个实验方案中选择符合实际的合理方案,同时对自己的判断做出合理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先让学生尝试解决一道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题目,并进行讨论、评价; 2、与学生共同寻找实验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注意要点、解题策略以及实验原理设计上体现的分类、思维有序性等学科思想方法; 3、在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实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实 验的设计,并多方面考虑合理性、评价优劣可行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善于动脑、敢于置疑的科学精神,培养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2、通过对问题讨论、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3海底世界作业设计(参考答案)

23海底世界 一、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1.与参.( cān shēn )加世界杯的球队相比,我们的差.(chā chà)距太大了。 2.海底不仅景色奇.( qí jī)异,而且蕴藏.( cáng zàng )着丰富的资源。 二、读句子,写字、词。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gōng()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tuī()力xùn sù()后tuì()。 三、词语巧搭配。 ()的星星()的海面 ()的色彩()的景色 ()的物产()的金属 四、选词填空。 安静宁静平静幽静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 2.微风轻轻地吹过()的湖面。 3.山谷里很()。 4.上课的铃声响起,教室里立刻()下来了。 五、在括号里写出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2.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 3.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 4.在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 5.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也是波涛汹涌的。() 2.五百米以下的深海里,没有一点儿亮光。() 3.海底没有一点儿声音。() 4.地球上最长的生物是海藻。() 5.海底的植物大都是绿色的。() 七、根据课文内容作答。 1.本文的第3、4、5自然段是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的。 A.地形 B.声音 C.动物 D.植物 E.矿藏 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乌贼和章鱼 能;有些贝类。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燕子作业设计2019083116

2.燕子 一、看拼音,写字、词。 jù jí wài xíng xiān xì ǒu ěr juàn hén 疲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二三月的春日里……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shì sì)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2.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yūn yùn)便一圈.一圈(quān juàn)地荡漾开去。 3.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sàn sǎn )地在纤.(qiān xiān)细的电线上休憩。 三、比一比,再组词。 掠 凉 沾 粘 四、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一()翅膀一()木杆 一()红花一()羽毛 一()细线一()图画 五、读一读,连一连。 轻快有力的燕子 伶俐可爱的湖面 波光粼粼的天空 旷亮无比的翅膀

六、从课文中找出符合下列意思的词语。 1.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2.(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3.自然而然地增添。() 4.形容光彩极为鲜艳、耀眼。() 七、按要求写句子。 1.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 (写一个比喻句) 2.多么 ..有趣的一幅图画呀!(用加点词写一个感叹句) 3.几对飞倦的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缩句) 4.燕子掠过湖面。(扩句) 八、课内阅读。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吹拂着,()细雨由天上洒落着,()柔柳,()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小燕子,也有南方飞来,加入这()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画横线的句子写到的具体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么多的颜色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 3.“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化学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设计》教学设计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李君蕾 教学地位分析: 《广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考试大纲》提出了“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具有初步的条件控制意识,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了解物质的分类的思想和方法”等化学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的考试要求。再结合近三年的《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上传递的精神:近三年都出现了实验方案设计题目,通过鉴别一些常见的物质,综合地考查了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物质分类的思想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包括制定计划、解释与结论以及书面表达等科学探究要素在内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有必要在常规教学中渗透训练和复习阶段进行系统地综合训练,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设计主要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的设计; 2、能熟练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书写实验报告。 3、能针对一个化学问题所设计的多种实验方案,进行优劣可行性的判断,或在多个实验方案中选择符合实际的合理方案,同时对自己的判断做出合理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先让学生尝试解决一道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题目,并进行讨论、评价; 2、与学生共同寻找实验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注意要点、解题策略以及实验原理设计上体现的分类、思维有序性等学科思想方法; 3、在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实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实验的设计,并多方面考虑合理性、评价优劣可行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善于动脑、敢于置疑的科学精神,培养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2、通过对问题讨论、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增强协作精神。 4、通过对一些简单探究实验的设计,增强学生学习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 1、学会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2、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评价; 3、正确用科学语言表述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分析实验是否 合理、可行。 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课堂作业设计(2020年)

第1课时认识小数 一、读出或写出下面横线上的小数。 1. 小明的体温是37.8℃。 2. 1千克白菜的价格是2.1元。 3. 今天,妈妈的手机话费还剩32.8元。 4. 某日长江汉口监测点水位达二十三点六二米。 二、填空题。 1. 1元是10角,4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 2. 6元3角写成小数是()元。 3. 1米是10分米,9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4. 0.5里有()个十分之一。 三、在内填上小数。 四、用3、0、0、9和小数点按要求写数(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1. 0不读出来,且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2. 只读出一个0,且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第2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用小数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较小数的大小。 0.9 1.2 1.2 0.35 0.9 0.35 二、在里填上“>”“<”或“=”。 0.1元0.3元 3元 2.9元3元3.2元 0.6元 0.8元1元 0.9元 0.7 7.5 0.5米5分米0.6米0.5米0.2米1分米 3.四名同学比赛抄写歌词。 将各位同学按抄写歌词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进行排列。 ()>()>()>() 4.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哪些数字?

().8>6.2 能填: 4.1>3.()能填: 五、5名小朋友进行50米跑比赛,成绩如下表。 哪3个小朋友可以登上领奖台?先比较,再把他们的名字写在相应的位置。 小东小刚小强小兵小双 8.1秒7.8秒8.8秒9.4秒7.4秒

第3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三、计算下列各题。 1.8+0.2= 2.5-0.7= 1.5+ 3.4= 0.9+0.6= 3.6-1.7= 1+0.8= 1.9+1.9= 1-0.3= 四、算一算。 0 . 1 2 . 5 + 0 . 5 + 3 . 8 . . 三、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1大?在里面画“√”。 0.6+0.6 0.1+0.8 1.1+0.3 4.9-0.3 2.2-1.2 2.5-0.9 四、哪棵树生病了?帮它治一治吧! 五、在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3 . . 8 + . 7 - 3 . 10 . 2 0 . 9 第4课时解决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1草原 月曰 星期 5、“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一一河! ”这句话中的 破折号表示()。 A. 解释说明 B.转折 C 声音的延长 D 话题突然转变 6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 白色的 大花。”句中“白色的大花”指的是( )。 A.蒙古包 B.草原 C 小丘 D.羊群 7、 《草原》的作者是()。A.鲁迅 B.老舍 C.巴金 D.叶圣陶 8、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 ,飘逸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_____ ,散发着浓烈的祝福; _____ ,只有 细细品尝,才能品出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酒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③②① D. ③①② 9、 与“答应别 人的事就要守信用”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答应别人的事难道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 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10、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A.乐趣(yte ) 目的地(d 1 ) 奶豆腐 (fu ) 衣裳(shang ) B.洒脱(sh d ) 马蹄(d 1) 绿毯 (t d n ) 热乎乎(f u ) C.柔美(1 du ) 举杯(j U ) 拘束 (s u) 彩虹(hcng ) D.回味(w 百) 礼貌(m GD ) 微笑 (w d) 惊叹(t cn ) 2、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绿毯草原 衣赏彩虹 B 马蹄 拘束羞涩 奶豆腐 C 微笑礼貌 线条柔美 D.惊叹 回味乐趣 洒脱 3、“髫(ti 劲” 字的意思最可能与( )有关。 A.毛发 4、“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 民歌。”句子中“羞涩”的意思是( ) A.害羞 B.生涩 C 苦涩 ) B.呼唤 C 召集 D.手套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诗词曲五首作业设计新人教版

24 诗词曲五首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松柏zhǒng( )累累兔从狗dòu( )入zhì( )从梁上飞 chōng( )谷持作饭采葵持作gēng( ) 不知yí( )阿谁 宫què( )万间都做了土风chè( ) 红旗干戈liáo( )落年少万兜móu( ) hàn( )海阑干 锦qīn( )薄意chóu chú(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知饴.阿谁( ) (2)中庭生旅.谷( ) (3)山河表里 .. ( ) ..( ) (4)意踌躇 (5)干戈 ..( ) ..寥落( ) (6)留取丹心照汗青 (7)年少万兜鍪 .. ( ) (8)坐断东南战未休. ( ) (9)狐裘不暖锦衾.薄( ) (10)将军角弓不得控.( ) (11)中军置酒饮.归客( ) (12)风掣.红旗 ( ) (13)瀚海阑干 ..百丈冰( ) 3.默写。 (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军角弓不得控,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去时雪满天山路。 (6)________________,雉从梁上飞。 (7)羹饭一时熟,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性默写。 (1)《十五从军征》中能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五从军征》中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从军征》中利用侧面描写揭示了当时繁重的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对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所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 精辟的诠释。 (7)《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之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隔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之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隔1.化学原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这种作用是平衡的,使分子在一定的位置上运动,分子之间的间隔也就确定了。当不同物质混合后,由于其他分子的渗入,改变了分子之间的这种平衡,分子之间的作用改变了,使分子间距发生了改变,从外观上看,就使物质的总体积发生了变化。一般来说,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种物质的体积和,但也有少数物质混合物,体积反而增大了。 2.实验仪器:量筒、烧杯、滴管、玻璃棒等。 实验药品:酒精、水等。 3.探究方案: ⑴ 取一去200 mL量筒,向其中倒入接近100 mL刻度的水。视线平线100 mL刻度线,用滴管慢慢向其中加水至正好到100 mL刻度线为止。如图9-1。 用同样的方法量取100 mL酒精,待用。 将酒精倒入水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静置,观察读数。总体积为193 mL(室温下)。 4.探究评价: 该实验仅就混合溶解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但由于200 mL 量筒口径较大,总体积仅减少7 mL左右,不易观察。准确

平视液面凹液面的最底点也不易做到,误差较大。这为实验的准确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5.资源开发: 在小型饮料瓶(颈部尽可能细些)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晶体(视饮料瓶大小而定),缓缓注入冷水直接完全加满为止。盖上瓶盖并旋紧,上下颠倒若干次,到白糖完全溶解为止。静置片刻,小心打开瓶盖,观察液面下降了。 该实验可安排学生家庭实验,很方便,且现象不难观察到。 6.创新思维: 在水中滴入少量红墨水,使其变红色,用量筒量取此液体50 mL。倒入100 mL烧瓶中,再缓缓加入酒精直到加满为止,塞紧带长玻璃管的单孔塞。用橡皮圈记下玻璃管内液体的高度(如图9-2A)。 用手堵住玻璃管口,将烧瓶颠倒多次,待液体呈现均匀的红色时,静置观察,玻璃管内水位高度明显下降了(如图9-2B)。 玻璃管的管径小,体积减少后形成的高度差较大,更方便观察。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 龙安小学郭真永 第一课时 一、填空。 1.像4.08、10.7、8.9这样的数叫做()。“. ”叫做()。 2.0.95米=()分米()厘米0.02元=()分 3.1.43米=()米()分米()厘米 4.0.47元=()角()分1米7分米=()米 5.2元7角6分=()元5米6厘米=()米 二、读出下面的小数。 3.52读作:()20.05读作:() 0.78读作:()64.7读作:() 三、写出下面横线上的小数。 1.小雨身高一点五六。写作:() 2.一瓶饮料的价钱是三点五元。写作:() 3.小超市今天的营业额是三千五百点七九元。写作:() 4.一根铁丝长零点二米。写作:() 第二课时 一、在里填上“>”、“<”或“=”。

3.2 米 分米 9.32 米 0.99米米 4.5元 3.4角 7.6元元 二、选择。(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小数中最大的是( )。 A. 2.02 B. 20.2 C. 2.20 D. 0.22 2.下面各数中比1.4小的数是( ) A. 1.41 B. 1.39 C. 1.5 D. 10.1 3.下面与1.5表示相同长度的是( )。 A. 15米 B. 1.5米 C. 15分米 D. 15厘米 4.下面各数中( )是7.5和7.6之间的数。 A. 7.57 B. 7.43 C. 7.62 D. 7.7 三、下面是数三(1)班四名同学的50米跑和跳远成绩统计表。 1.( )跑得最快,用时是( )秒;( )的跳远成绩最好,是( )米 2.请把跑步的成绩按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列出来。

3.请把跳远的成绩按从近到远的顺序排列出来。 第三课时 一、填空。 1. ___-2.4___ 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只要( )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方法( )。 3.在 里填上“>”、“<”或“=”。 二、列竖式计算。 2.9 + 8.8 = 3.72 + 4.89 = 9.6 - 2.8 =

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第七册第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第六单元课文以“怀念”为主题。26、27、28三课,均是借物抒情,表达对故乡或者是一个地方的怀念。《家乡的桥》作者从不同的方面介绍家乡的桥的特点,回忆了小桥给自己的童年生活带来的无限情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摇花船》一课,作者介绍摇花船这一民间艺术活动以及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经历,借活动抒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扬州茶馆》一课,作者借对茶馆的描写,反应扬州的风土人情和扬州人的生活情况,抒发自己对扬州这个地方的怀念。29课《泼水节的怀念》是通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一活动的回忆,表达对周总理这一人物的怀念。 下面,再说说单元训练目标。本册教材,第1、2单元主要训练学生的有感情朗读,教师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字词的理解;第3、4单元主要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第5、6单元的训练要求是复述课文,本单元是承接第五单元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详细复述课文的能力。复述能力的训练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已经提出过,当时要求学生能借助某些词语或者提示,进行片段的复述。在这两单元重提复述,要求提高了,要复述整篇文章。虽然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复述能力,但较完整的复述整篇课文还是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指导、训练。所以,在设计、布置本单元的练习时,教师要凸显复述技能的训练,同时不能忘记前几个单元的训练目标,不能忽视对字、词、句、篇的理解,朗读能力和简要概括能力的训练。 基于这样的原则,我们对本册教材的第六单元进行整体作业设计。在第六单元的五篇课文中,我们确定了《家乡的桥》、《摇花船》、《扬州茶馆》、《泼水节的怀念》作为精读课文,每篇课文安排两教时的学习时间。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课可作为朗读检测的材料。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作业设计

1古诗三首一、选择汉字正确的读音,打“√”。 ā n () ì() yuàn()ùn() óng()ún() óng()í() 二、巧填同音字。 xī流饭 yàn 鲜子 lú山苇 三、照样子先组词,再换偏旁并组词。 例: 四、解释带点的词语。 1.迟日 ..江山丽。_____________ 2.泥融 ..飞燕子。_____________ 3.正是河豚欲.上时。_________ 4.小溪泛尽却.山行。________ 五、根据意思写诗句。 1.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喊 增减 喊 减 ___ 梅 ___ 融 ___ 芽 ___ 泛

2.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 了些幽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默写《绝句》一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请你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人。 () 2.《惠崇春江晚景》写的是晚春的景色。 () 3.“小溪泛尽却山行”中的“尽”和“白日依山尽”中的“尽”意思一样。() 4.“添得黄鹂四五声”中的“四五声”表示虚指。()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是 ___ 代诗人___写的。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2.《惠崇春江晚景》是____朝诗人______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______诗。诗中写 到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动物有_______ 和_______。 3.《三衢道中》描述了_______时(填季节)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______的心情。这首 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yuān √ huì√ chóng√ tún√ 二、溪稀容艳燕庐芦 三、示例:梅花海(海洋)芦芽鸦(乌鸦)融化隔(隔壁)广泛眨(眨眼 四、1.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2.泥土湿软。 3.想要。 4.再,又。 五、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六、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