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的情感特征

论音乐的情感特征
论音乐的情感特征

论音乐的情感特征

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作为表达人类思想意志

的载体,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的音乐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都将其视为一种善于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心理感受,

尤其是情感态度的艺术。正象黑格尔所说:“在这个领

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

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但是,由于音乐在反映现实的

具体性上受到限制,在音乐审美中人们会对音乐情感

有不同理解。在以往的探讨中,我们一方面肯定了情感交流在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中的重要性;一方面也

发现了一些对音乐情感的狭隘理解。为了探求对音乐

情感科学、客观的把握,重视对音乐情感特征的研究是当前音乐美学研究切实要做的事情。

音乐情感的基本特征

作为人类思想意志的表达,音乐的情感以音乐艺

术特有的方式向我们传达着人类内在生命的运动和无

限深厚的精神内涵,对于其存在的意义来说,这种情感应当是典型的、概括性的,并且是易感的。

一、音乐情感的典型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典型是指作曲家在表现情感时,

要选取那些在现

实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情感“素材”。这

就要求作曲家对于特定环境下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方式

同与他处于同一时代的人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情感体

验,而他体验的必须更加深刻、更加细腻、更加强烈,并且能够对以往的情感表现模式有所突破,创造性的运

用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其音乐的情感内容。贝多芬

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就是一个突出的典范,它之所

以能够堪称为交响音乐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原因不仅

在于它蕴含了贝多芬从法国大革命中所感悟到的精神

情感,更在于他全新创作风格的运用。

二、音乐情感的概括性

由于音乐所使用的特殊物质材料—声音,具有

非语义性和非造

型性的特点,它不能象语言那样直接表达概念,也

不能象造型性艺术那样为我们提供视觉的表象,这就

决定了音乐情感的表现要具备高度的、非具体的概括性,我们所了解的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的多义性和

不确切性,就是随着这种非具体的高度概括性产生的,〔收稿日期]2004一10一21

I作者简介l甘露(1975一),女,吉林长春人,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叫In.日11口日皿少皿.

(总第67期)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

JOURNALOFJILINCOLI

EGEOFTHEAR〕,S·ForumofAeademy

No.42004

(V ol67)

但这也因此使得音乐的情感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从而

为听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音乐情感的易感性

音乐的情感要想实现其价值体现,需要让审美者

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也就是说音乐的情感要在欣赏

者的情感世界中找到一个与之相通的交汇点,这个交

汇点越是广阔、交汇面咬合得越是牢靠,音乐的情感也

就越是容易被感觉得到。并且,通过这种交汇、碰撞能

使欣赏者为之感动,从而令其自身的情感在内心不断

扩散开来,最终引起情感的共鸣。

音乐情感的表现特征

我们知道,音乐艺术以其特有的语言方式向我们

传达着情感的内涵,那么他所表现的究竟是怎样一种

情感呢?

一、音乐的情感并非自我表现

任何一个艺术家的创作都不能不是受自己的思想

情感支配的,但

这种情感并不是如勋伯格所说的是为了“表现自

己”(勋伯格说:“艺术家所努力追求的只有一个最大的

目标,就是:表现他自己”)。当然,音乐能够明显地带来

生理上的反应,但生理的规律不是艺术的规律,音乐艺

术并非一般的情绪发泄或心情外化,人们对情感的自

然宣泄完全可以通过喜、怒、哀、乐来直接表达,这远比

借助音乐来得更为具体和强烈,那些个人的、暂时的、

个别的情感是不能等同于作曲家蕴含于作品中的那种

高尚的、恒久的、富有感染力的情感的。

音乐不传心情而示心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是

超越个人范围的,是作曲家所理解的感觉形式的符号

性表现,而并非主宰着他情感的征兆性表现。也就是

说,这种情感并不“一定”是作曲家亲身经历的,而是他

经过对社会的认识、感悟及想象而产生与获得的,表现

着他对于所谓“内在生命”的理解。柴科夫斯基《第六交

响曲(悲枪)》末乐章中的抑郁和悲哀绝不是柴科夫斯

基个人情感的孤立表现(尽管柴科夫斯基生命最后几

年的个人生活体验直接影响了《第六交响曲》的创作),而是通过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感受,反映了十九世纪

末叶所有苦苦思索人生意义和社会前途而又不得其解的、孤独失望的俄国知识分子发自心底的声音。这部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它生动而强烈地表现了人类丰富的情

感和蕴藏在这种情感表现中的深刻的思想性。也正是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音乐的情感绝非勋伯格主张的

自我表现,而是表现着作曲家的情感想象。对于作曲家来说,音乐是一种符号形式,通过音乐,他可以了解并表现人类的情感状态。

二、音乐的情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情感。

音乐所表达的是一种非个人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人类情感,是人

类心灵深处的本性,它潜藏在人们的意识深处,是

人类普遍的心理活动。音乐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认识和传达着人类情感的本质特征,音乐的真正价值也正

在于此。

20世纪情感语言理论的倡导者戴里克·库克

(De巧ekeooke)

指出:“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不是人

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常常产生的那种并非由重要的诱因

而引起的,存在于心灵表层的情感,而是那种深刻的、持久的、意味深长的情感,它存在于人们意识的深层。”在这里,库克所说的“那种深刻的、持久的、意味深长的情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扎根于作曲家下意识之中的

情感,它不是表面的日常生活的反映,而是作曲家深刻的、持久的自我情感世界的表达,是其基本人生观的反映;第二层含义是指对于作品来说,这种情感也是一种

真实的存在,通过音乐作品,能将人们潜意识中存在的思想意识表现出来,这种潜意识中的思想意志就是具

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情感。例如:我们在欣赏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悲剧性,也是我们自己在生活中常常体验到的某些东西,尽管在今天的时

代我们已经找到了同柴科夫斯基完全不同的解决方

式。

同库克一样,德国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阿图尔

·

叔本华(Arthursehopenhauer)的高明之处也在于指

出了音乐是表现带普遍性、本质性情感和精神的艺术。他说:“音乐决不是表现着现象,而只是表现一切现象

的内在本质,一切现象的自在本身,只是表现着意志本身。因此音乐不是表现这个或那个个别的,一定的快

乐,这个或那个抑郁、痛苦、惊怖、快乐、高兴或心神的

宁静,而是表示欢愉、抑郁、痛苦、惊怖、快乐、高兴,心

神宁静等自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抽象的、一般的

表示这些情感的本质上的东西,不带任何掺杂物,所以

也不表示导致这些情感的动机,然而在这抽出的精华

中,我们还是充分地领会到这些情感。”他还说:“音乐

不是现象的,或正确一些说,不是意志恰如其分的客观

的写照,而直接是意志自身的写照。所以对世界上一切

形而下的来说,音乐表现着形而上的,对一切现象来

说,音乐表现着自在之物。”尽管库克的情感语言理论

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都各自存在着局限和不足,但是

他们所认同的音乐所表达的是人类的普遍情感的理

论,对于音乐的情感特征的研究来说是具有理论价值

和实际意义的。此外,音乐所表现的普遍的人类情感同

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作曲家在音乐

作品中表现的情感本身不是凭主观臆断产生的,它是

具有特定世界观和生活经历的人对特定事物的心理反

映的产物,这种情感一经进入艺术便抽掉了具体内容,

成为呈现着人类内心生活的情感生命。进一步说,音乐

在反映人类思想意识和生活现实时所采用的方式是间

接的。由于音乐采用的是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的声音

手段,决定了它不能象语言那样直接表达明确的概念,

也不能象造型艺术一样为我们直接地提供视觉的因

素,但它可以通过感情的流露,间接地反映支配这种感

口破破百醛〕口..口..

(总第67期)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JOURNALOFJILINCOLLEGEOFTHEABTS·ForumofAeadeITly

No

.

42004

(V ol

.

67)

情的思想意识。我们知道,《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对法

国大革命经过长期的观察、体验、思索、判断,溶人了他

深刻的情感体验而成就的作品,然而我们在听这首乐

曲时所体验到的那种英雄人物高尚的、强有力的情感,

并没有在想象中把我们引到拿破仑身上去。由此可见,

音乐的情感是源自现实在作曲家心理中的折射,是他

对感觉到的事物的本质的洞察,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是

事物和事件本身,而是事物和事件的感情色调—正如迈尔所说:“音乐,在伟大的作曲家笔下,用纯属他个

人的表现方法最完善地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感情。”音乐

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语言”,原因就在于此。

想象的作用

情感原本就以某种方式蕴含在每一种想象形式

之中”。

想象是音乐的情感得以产生、表现,以及被听众所

接受的重要媒介。想象是人类思维所具有的基本能力,音乐艺术恰恰是借助这种能力产生出来的,而当音乐

被创作出来之后,它又反过来直接作用于想象力,音乐和想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首先,在音乐创作中,作曲家通过想象(当然还包

括娴熟的创

作技巧和技能)将凝聚于内心深处的客体的运动

形态,以及人类的情感动态转化成音响的动态结构,从而实现了从心灵表象到纯粹精神的高度的飞跃。当然,作曲家的想象并非凭空、随意产生的,而是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的。其想象的源泉来自于作曲家对现实生活

和对于艺术的体验、生活阅历、文化氛围、社会环境、历史经验都在空间上(指其存在的空间)为作曲家的想象

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后作曲家又运用他丰富的艺术

经验,将其选择、提炼、优化、组合,通过技术和创造性的想象力,把这些杂多的情感的思绪统一于其音乐形

式之中,从而赋予有限的音乐以无限的情感生命。贝多芬创作的《热情奏鸣曲》时的想象力正是源于他的生活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而他赋予《田园交响曲》的想象力则源于他与大自然的广泛接触。

其次,在音乐表演中,想象在表演者和听众之间架

起了一座表情达意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表演者把音乐作品包含的情感思想传达给了听众。在这里,表演者所面对的是已经蕴含了音乐情感的音乐作品,他所要

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怎样正确诊释作品的内涵,另外

就是如何将这种内涵于作品中的情感传达给听众。问

题的解决是清楚的,除了要求表演者要具备精湛的演

奏技艺以外,还离不开想象的作用。首先表演者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表达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意义有所了解、领悟和把握,并从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才能在演奏的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想象,将自身的情感投人到音乐的意境中去,最终实现其自身情感与音乐情

感的转化。这样做的同时,还能够使表演者运用这种自身的富于感染力的想象激发起听众的想象力。

最后,在音乐欣赏中,听众能否领悟和把握音乐作

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要依靠想象得以实现,通过想象,能使音乐情感信息的传递成为可能。当人们全神贯

注的欣赏音乐的时候,其思想是完全倾向于音乐作品

中的,一旦乐曲的整体情绪或者乐曲中的某一音乐元

素触动了欣赏者的情感神经,它就会作为一种信息传

达到欣赏者的内心,并在其内心升腾起一种强大的情

感力量,想象在不知不觉中活跃起来,且自由地发挥着作用,情感要素在想象的作用下正朝着乐曲的方向不

断的扩大化和强化。此时,欣赏者就会最大限度的把自己投射到音乐中去,将储存于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和

想象中的表象,以及对乐曲的领悟与音乐的气氛和情

感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所谓“物我同一”的状态。

由此可见,想象变换着不同的方式贯穿于音乐创

作、表演和欣赏的始终,正是借助于想象,才使音乐的情感更加丰富饱满、更加鲜明有力、更加清晰可感。也正是借助于想象,才形成了以作品为中心的作曲家

—演奏家—欣赏者三位一体的情感表现的链接。

两种概念的混淆

在先前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音乐的情

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情感,然而“由于音乐明显表

示出生理的效果,这些效果又极经常地被当作它的根

本属性,所以音乐就比其他艺术受到了更多的误解。”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音乐的情感与音乐的情绪的混淆。

一首音乐作品在表现其内在最深刻情感的同时也

反映出音乐作品的基本情绪,但二者在揭示音乐的内

涵上却有着本质的差别。

我们首先在心理学方面找到了关于情感情绪概念

的区别。在曹日昌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中是这样对它们定义的:“情感这一概念较多地用于表达感情的内

容,它一般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而情绪则常用于感情的表现形式方面,它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短暂性。因此,当谈到狂热的欣喜,强烈的愤怒或持续的忧郁等的时候,常常用情绪这一术语来表达”。根

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的特征,可以用来表达概念和传达思想意志;而情绪则

是短暂的、不稳定的,它只能表达一时的情感状态。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情感的内涵是本质的,情绪状

态作为情感的外观形式,则是现象性的。

之后,我们回到音乐中来考察一下音乐的情感与

情绪。关于音乐的情感特征此前本文已经做了专门的

论述,这里将不再重复。我们还是来看一看音乐的情绪问题,举例来说,当我们听到《梁祝》中的“爱情”主题时会感到爱恋与愉快,听到肖邦的《“军队”波兰舞曲》时会感到振奋,听到阿炳的《二泉映月》会感到悲凉,这就是音乐作品所具有和表现的基本情绪,凡是一个具有

音乐修养的人都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种基本情绪的特

征。所以说,音乐的情绪是一种大众化的、建立在感觉

..口国肺脚自翔豆.改少皿.

(总第67期)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

JOIJI{NALOFJILINCOLLEGEOFTHEARTS·ForumofAeademy No

.

42004

(V ol

.

67)

基础之上的、非社会意义上的情感方式。

于是,我们可以肯定:音乐的基本情绪并不能体现

一部作品的深刻程度和艺术水平的高度,而只能最一

般地向听众传达一种情绪气氛,音乐的价值在于情感

内涵的表达,而并非基本情绪的反映。

二、音乐的情感与通常的情感的混淆

音乐的情感和通常的情感属于不同范畴的两种情

感形式,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通常的情感是

音乐情感的基础,它能够转化为音乐的情感;反过来,

音乐的情感亦能够激发通常的情感。

通常的情感是指那些伴随着我们日常生活的,诸

如喜、怒、哀、乐、兴奋、恐惧等情感状态,它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是人们单纯情感的自然流露,

现实生活中的琐碎事件都能够造成这种“当时的心

J

清”,并通过面部表情、动作语言直接表现出来,例如,

喜则笑、悲则哭、怒则叫,等等。

而音乐的情感是一种蕴含于音乐之中,而又由音

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情感,是通常情感在音乐中的

艺术表现。事实上,从作曲家的创作到音乐作品表现情

感的过程,就是作曲家把通常的情感经过加工、整理、

提炼、创造,转化为音乐情感的过程。换言之,就是作曲

家把人类自身生活的具体情感填充在音乐情感的非个

人的形式之中的过程。

不可否认,在欣赏音乐时我们是把音乐所唤起的

情感作为我们自己的情感来体验的,是我们把经验、并

沉积在内心的那些通常的情感投射到音乐作品所表现

的情感世界中去的。然而,这种情感体验是我们依靠音

乐所表现的感情色彩,通过联想与想象,是音乐的情感

激发起我们通常情感的表现。音乐作品所涵概并表现

出来的情感不会集中在某个虚幻的人物身上,而是作

为一个情感范畴呈现出来的,纯音乐作品常常带给我们这样的心理体验。每一位欣赏者在欣赏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时,都会将乐曲表达的悲剧性感受同他本人或同他对类似情感范畴的体验联系在一起。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音乐能够唤起大多数人类似的情感体验这一事实,才使我们更加坚信:音乐的情感是具有普遍性的人类情感。

可以说音乐的情感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如

何能在音乐作品中准确地捕捉到这一情感的根本属性,除了要真正了解其特征外,仍须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确切地把握住音乐艺术的本质。

[音乐欣赏,情感,音乐]谈音乐情感在音乐欣赏中的体现

谈音乐情感在音乐欣赏中的体现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品种,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艺术语言,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并且它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它不受人种、民族、国家、地域、时代、阶层、职业等的限制,但存在一些微小的个别差异及各自特色。音乐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才使人感知到美,并产生了生活联想及艺术想象,从而又发展了美感。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即使以叙事为主的歌唱,音乐也并不全依靠语义来传达内容,而必定会用赋有感情的音乐语言和赋予美的因素来表达或烘托或寄托感情,即使是附有歌词的声乐曲,其表达感情主要的仍是音乐本身。在综合艺术中(如戏剧、舞蹈、影视等),也总是当需要抒发感情之时,就常常让音乐来负担,借音乐的抒情性能,把情感表露出来,并有所渲染、强调、夸大。 音与音之间连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语言和文字尚需通过符号,或带感情起伏的语气语调信号,来传达感情或思想、内容,且语言及文字有时因民族不同而尚须翻译,那就麻烦了。而音乐,它可以直接地来反映人们内心感情的起伏及复杂的情绪,且不受人种、民族、国家、地域等等限制。因此,不论什么民族、国家、地城、阶层的人民,虽语言不通,却都能通过音乐直接感受这种真挚朴素的感情。因此音乐是真正的世界语音乐是感情的语言,音乐无国界,这些近百年来已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即乐与情通。本文就是讲述了音乐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各方面的体现及要素。 音乐欣赏中情景(场面)变化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当人们打开音像资料第一遍欣赏音乐,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的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然后才是考虑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在对力度、速度这一要素的欣赏中,只是注重了音乐所表现的场面,而不去挖掘音乐的要素。通过对乐曲慢与快的比较,轻与重的比较体会出音乐的强与弱、快于慢的音乐要素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的根本是音乐场面、情境的变化是音乐要素变化的真理。 音乐欣赏的情绪、情感变化中要渗透音乐要素变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两种心理形式。但从关联范围来说,情绪比情感要更广泛。虽然当我们体验到某种情感时,总会感到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但这种情绪色彩远不如情感那样稳定和持久。情感有强度和深度之分、有高低层次之分。情绪与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对音乐教学来说,不仅尤为突出,而且还有特殊的表现内容。从音乐美的本质来说,音乐进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同时也是音乐要素发展变化的过程,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虽无语义,但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常言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就艺术形式来说,音乐的表现力远远胜过其他艺术门类,其特质就是情感抒发、情感的撞击、情感宣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与境界。通过对乐曲舒展与紧张而终情绪的比较,体会出音乐快与慢的音乐要

齐鲁先锋2014-音乐的形式与情感表达(下)100分

音乐的形式与情感表达(下) 7.5 1、音乐作品是听觉艺术。 正确 错误 2、旋律线的运动形态与进行方向复杂多变。 正确 错误 3、跳进表达的情绪平静而真挚。 正确 错误 4、同音反复指旋律线以某音作支点的环绕进行,有着间隔性同音反复的效果。 正确 错误 5、节奏的主要作用在于形成和影响曲调的性格特征,赋予作品以鲜明的个性。 正确 错误 6、歌曲《心中的河》是由黎晶作词的。 正确 错误 7、器乐作品,是指除了人声以外的由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 正确 错误 8、《梁祝》用奏鸣曲式写成。 正确 错误 9、不同的民族也有相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正确 错误 10、歌曲《心中的河》由阎维文演唱。 正确 错误 11、歌曲《百合》的词作者为()。 林夕 陶正 陈涛 冰洁 1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西部 南方 北方 以上均错误 13、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的越剧唱腔为素材。 浙江 河南 湖北 河北 14、一般而论,弦乐()常表现歌唱性的旋律。 音色 音调 音节 以上均错误 15、歌曲《百合》的演唱者为()。 戴玉强 贺玉堂 刘燕 郭颂 16、()的音色常表现军队、号角、斗牛士等。 弦乐 打击乐器 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 17、()由于主音上方的大三度音响多有明朗之感,因此在某些条件下能与雄壮的、辉煌的情绪相吻合。 调式 五声调式 小调式 大调式 18、()中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礼记》 《乐施》 《乐记》 《师乙》 19、()的音色常表现田园景色。 弦乐 打击乐器 木管乐器

第一课一部音乐作品不同段落表达的不同情感

教案 第一课 课题: 一部音乐作品不同段落表达的不同情感 教学目的:通过对歌剧《白毛女》六个不同唱段的欣赏,使学生理解一部音乐作品不同段落可表达不同的情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体验情感,运用情感体验欣赏音乐。 教学内容:1.北风吹(选自歌剧《白毛女》第一幕) 2.十里风雪(选自歌剧《白毛女》第一幕) 3.扎红头绳(选自歌剧《白毛女》第一幕) 4.哭爹(选自歌剧《白毛女》第一幕) 5.我要活(选自歌剧《白毛女》第三幕) 6.太阳出来了(选自歌剧《白毛女》第五幕) 教材分析:《白毛女》是一部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歌剧,是我国第一部新歌剧,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该作品创作于1945年,在延安秧歌运用基础上, 由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该剧根据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写 成,以河北、山西地方民歌为音乐素材,刻画出许多具有鲜明艺术形象的典型人 物。 该剧以“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为主题,深刻揭示了旧中国 阶级压迫的本质。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苦大众,不畏地主恶霸的压榨、 欺凌、奋起反抗,争取自由的壮举。 本课欣赏内容是从歌剧《白毛女》主要人物——喜儿和杨白劳的唱段中选择的五 首独唱、对唱曲和一首合唱曲,即:《北风吹》、《十里风雪》、《扎红头绳》、《哭 爹》、《我要活》和《太阳出来了》。 《北风吹》,七声D徴调式,3/4拍。取材于河北民歌《小白菜》,稍快的演唱 速度,刻画出了喜儿盼过年、盼爹爹早点回家的喜悦和焦虑的心情。 《十里风雪》,七声D徴调式,4/4拍。曲式为单乐段机构,在缓慢而低沉、 充满压抑和暗淡色彩的演唱中,刻画了一个倍受欺凌、心怀恐惧、百感交加的农 民形象。 《扎红头绳》,七声D徴调式,4/4拍。曲式为二段体,紧密的节奏和欢快跳 跃的中速男中音与女声对唱,刻画出杨白劳对女儿——喜儿的抚爱之情;生动地 表现出了喜儿无限喜悦的心情。 《哭爹》,五声D徵调式,4/4拍。曲式为变化重复的乐句构成的单段体结构, 拉宽的曲调下行级进,和带凄凉悲伤、疑虑的声调,表达了喜儿哭爹时极度悲恸 之情。 《我要活》,六声D商调式,4/4和3/4拍子组成的变拍子。曲式为单段体结构, 旋律下行级进与上行的大跳进行,配合强力度的夸张性演唱,充分表达了喜儿与 不平等命运的抗争、对旧社会强烈的愤概。 《太阳出来了》,宫徴交替调式,4/4拍。二声部混声合唱,歌曲中支声式的合

论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特征

论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特征 9月18日在上节课的结尾老师与我们听了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关于反对战争的一个片段,那样的意气风发,激动人心,在这节课,便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特征。 迈克尔杰克逊,相信没有人没有听说过。他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多少人的疯狂。还记得曾经整个班的人偷偷用自习课的时间去看他的演唱会视频,男生以模仿他为荣,那是属于他的时代。这样一个人,拥有举世罕见的才华,是继猫王之后西方流行乐坛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他的音乐艺术不单单表现在嗓音上,独创的舞步、极具感染力的舞台设计和自身强大的魅力都是使他最终成为伟大艺术家的原因。如同最古老的巫乐,他的音乐带有迷人夺魄的力量。 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特征主要有一下几点: 乐舞之乐。迈克尔杰克逊的舞步灿烂夺目,创造力十分优秀,他有著名的“机器人”舞步和“太空漫步”。他的一些舞蹈动作也受到了社会世俗道德的批判,但依然无法阻止其对之后几代流行乐舞台的巨大影响。 风格之乐,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个人风格极其强烈,旁人难以仿造,他将黑人的蓝调和白人的摇滚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曲风,当在听他的音乐时,你没有办法真正区分出来是灵魂乐还是蓝调或是摇滚。因此,一般人大多模仿他的舞步,但很少有人能够模仿出他的声乐。 专业之乐.迈克尔杰克逊性格一丝不苟,具有旁人没有的良好精力,即便是在最大型的演唱会上也可以做到从头至尾不走音,纵观当今的乐坛,有太多完全不具备专业素养的明星自称歌手,相较之下,实在是大言不惭。

本能之乐。是指揭示潜意识中的自我。迈克尔杰克逊正是将内心深处,最本质的生命状态揭示了出来,因此成为本能之乐。如同李玉刚,超越了性别的限制,表达了内心深处最本能的艺术。 情感之乐。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中包含着充沛的情感,让人为之动情,为之疯狂,在他的演唱会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下面的观众极度疯狂的神色,正是因为他在他的音乐中投入了大量的情感,他才可以达到观众们如此强烈的情感回馈。 哲学之乐。古代哲学中讲求阴阳道法——物极必反。世间阴阳转换,乾坤颠倒。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同样包含了哲学思想。阴阳并济,亦正亦反,最终完美融合成一个整体。 政治之乐。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中在后期包含了强烈的政治情感和社会情感。他的音乐主题涵盖了反战、环保和捐款,用自己的影响力去为世界作出积极贡献,真正称得上是和平大使。 然而,迈克尔杰克逊的一生,纵然有无数的掌声与尖叫,却也有无数的非议与敌视。阐述一代偶像一生的得与失,上天是公平的。上帝给予他音乐舞蹈艺术的旷世天赋,却没有给他如何保护自己辨认肮脏的基本能力,同时也失去了正常人那些最普通的快乐他曾经坦言非常想独自在繁闹马路逛街,甚至曾经包下一间超市,体验普通人怎么买东西。得与失,向来都是辩证的,鱼与熊掌,又岂能兼得。 迈克尔杰克逊,终将是一个不灭的神话。

音乐的内涵及表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e8255065.html, 音乐的内涵及表现 作者:周新叶 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21期 【摘要】音乐内涵与音乐内容这两个美学范畴概念常被学界混同,两者当有本质区别。音乐内容有两个层面,一是指音乐描述的物质性生活内容在头脑中的表象,其次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是对社会人生的种种体验思考,以及伴随的情感,也就是音乐内涵。音乐内涵在审美价值中的重要地位与决定性作用常被音乐美学界严重忽视,本文一是呼吁,二是抛砖引玉,意在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音乐内涵;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学术界至今未对音乐内容与内涵这两个范畴加以区分并科学界定,基本是将两者当作同一范畴对待,尽管两者密切相关骨肉相连,实现实中它们在概念上是有所区分的,作为学术概念应用于学术则更有将两者加以辨析、厘清与甄别之必要。以往所使用之内容概念是广义的,是包括内涵的。而就狭义而论,两者有本质之区别。内容是具象的,是我们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表象。而内涵则是抽象的,是我们感悟或体验与思考的对象。内涵也叫精神内涵,是指主体对人的内在精神积淀以及情感体验,是由生活阅历、知识、文化及道德伦理修养等的融合,包括广度与深度两大取向,是理性思考与感性体验的综合。内涵如酿造的酒,醇香浓烈,香飘四溢,意味无穷。正如人通过言谈举止这种外在形式来表露其内在精神内涵一样,或所谓气质,艺术则是通过艺术形式来表现人的精神内涵,如克莱夫·贝尔所言:“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其中“意味”便是指的内涵范畴。至于克氏所说的“意味”与内涵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另需专文分析。 内涵也可叫意蕴,就是精神积淀以及相伴随之情感体验,是重要美感范畴。美感包括形式美与内涵美(也可叫内容美),内涵是融有抽象性、思想性、文化性等特点属性的情感,可以有許多种类型,如悲悯、温暖、怅惘、深邃、沉思、忧愁、悲伤与崇高等等。 音乐的内涵虽可以分类,也只能以文字语言作大致描述,在根本上却是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界,只有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深层次领悟和体味才能把握。内涵的丰富性、抽象性及情感特征等使得人们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它,却无以穷尽,尤其奇妙的是甚至于对同一件音乐作品在每一次的审美过程中其感悟的涵义都会不同,都会有新的体验与感受。严格讲音乐是作曲、演奏与欣赏的三度创作艺术,音乐在作者聆听之前只是一件尚未完成的半成品,只有在被欣赏接受之后才算是真正完整的音乐作品。内涵由音乐形式引发,形式与内涵的综合才构成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

关于汉斯立克的“音乐的情感表现”(一)

关于汉斯立克的“音乐的情感表现”(一) 摘要: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1854年初版)是近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音乐美学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这篇著作在当时即受到资产阶级音乐界和哲学界许多人的重视,并引起了不断的争论。一直到现在,他的观点,在西方资产阶级音乐思想中还有相当大的影响。音乐美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在这领域里,有着各种疑难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解决。我们在这里仅就汉斯立克的“音乐的情感的表现”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汉斯立克;音乐美学;自律论美学;音乐情感表现 一、概述 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一向被认为是西方近代自律论美学的最早的、最极端的代表。为了更好的剖析他的某些观点就必须从涉及音乐本质问题的自律论、他律论概念谈起。音乐美学中的他律论、自律论概念,是由德国音乐学家费利克思·卡茨(Felixgatz)于1929年在自己编写的《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一书中第一次使用的。他律论美学认为:制约着音乐的法则和规律是来自音乐之外的,也就是说,音乐是受某种外在规律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是他律的。这是因为音乐本身体现着某种外在于音乐的客观实在,即是说,音乐总是标志着纯粹音响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主要是人类感情,这就是音乐的内容。正是这个内容的性质决定着音乐作品的音响结构、整体发展,决定着音乐的“形式”。同他律论美学相反,自律论美学则认为:制约着

音乐的法则和规律不是来自音乐之外,而是在音乐自身当中;音乐的本质只能在音响结构自身中去理解,只能从音乐的自身去把握音乐。音乐是一种完全不取决、不依赖于音乐之外的现象的艺术。它的内容不是外来的,不是独立存在于音乐之外的什么东西。它既不是情感,也不是某种语言、映象、比喻、象征、符号。音乐的内容只能是音乐自身。音乐除了它自身之外什么也不表达,什么也不意味。因此,音乐完全是自律的。自律论美学否认音乐中内容和形式的二元性,认为这二者是同一的,音响结构就是一切。 二、基本观点 作为自律论美学观点的捍卫者,汉斯立克坚决反对把情感的表现看做是音乐的内容。他认为情感的表现,这完全不是音乐的职能。音乐从根本上说是无法表现情感的。音乐情感的明确性是与具体的想象和概念分不开的,而后者不属于音乐造形范围之内。音乐既然不能重现概念,因而也不能表达情感,那么音乐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汉斯立克认为:有一类观念可以用音乐的固有方式充分表现出来。那就是一切与接受音乐的器官有关的,听觉可觉察到的那些力量、运动和比例方面的变化,即增长和消逝、急行和迟疑、错综复杂和单纯前进等一类观念。音乐所能表现的这种纯音乐性的“观念”实际上不过是乐音进行的各种不同形式,汉斯立克认为这就是音乐的内容。“乐曲的内容除了听到的乐音形式之外,别无其他东西;因为音乐不仅是通过乐音来说话,它说的也仅仅是一些乐音而已”。对此汉斯立克为音乐的内容下了一个

论音乐与感情

论音乐与感情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乐论《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看法,并描述了音乐是以怎样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出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六种不同的心情。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就把音乐与人的感情生活联系起来,认为音乐能表现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相互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感情的表现,认为只有感情才是音乐要占为己有的领域。并且说:“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感情,灵魂中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艘表现的特殊领域。”(黑格尔:《美学》)在现代的音乐美学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比较多。博览音乐家卓菲亚·丽莎认为:“在音乐中,由于缺少具体的、实在的、单个的客体,感情反映的因素便能比较强烈地发挥作用,占据了首要地位——这便是音乐在反映显示的方式上的特殊性。”她还认为:“音乐的内容是感情,而很少是唤起这些感情的那些现象本身。”(卓菲亚·丽莎《论音乐的特殊性》)在欧美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中,也有人坚持主张音乐是表情的艺术,影响较大的是英国音乐学家柯克。他在《音乐语言》一书中指出:“事实上,音乐是包含着音乐以外的,正如诗歌是包含着文学以外

的,因为,音符和文学一样,有感情的含义。让我们再说一遍,音乐,在伟大作曲家的笔下,用纯属他个人的表现方法最完美地表达 了人类的普通感情。”(柯克《音乐语言》)在我国当代的音乐美学 研究中,也普遍认为音乐能够表达感情,而且认为音乐内容主要是 感情内容。当然,也有人认为把音乐看作是表达感情的艺术的说法 是不全面的,音乐所表现的应该是人类的全部精神生活,它应包括 人的思想、感情、心地、灵魂、意志、梦境、幻境以及潜意识等等 全部精神活动的内容世界。我认为,主张音乐能表达人类全部内心 世界的观点和主张音乐善于表现感情的观点并不矛盾,因为它们所 针对的是听一个范畴中的内容。只不过,后者力图把音乐的表现内 容涵盖得更全面一些。因此,我们认为提出“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或“音乐主要是表现感情的艺术”,应该说是抓住了音乐表现 内容的最主要、最核心的东西。问题在于我们不要把这种提法作狭 隘的理解,把感情仅仅看作是某中描象的形式;而应该把感情表现 理解为显示生活的反映,它有丰富的内涵并和人们的其它心理活动 有密切的联系。 我们知道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过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在心理学里关于感情和情绪的研究中,特别引起人们兴趣的是关于“表情动作”这一学说。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面部表情与身段表情,更多地表现在戏剧、舞蹈以及造型艺术中。和音乐关系最密切的无意是语言表情,语言的语言、声调、节奏、速度等都是表情手段。人由于情绪的激动,发出各种不同的富有表情性的声音,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情感的研究”心得体会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形式,通过音乐可以起到宣泄情感,疏导情绪的作用,在音乐欣赏、演唱、演奏过程中,通过引起学生的共鸣,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受到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从而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 小学生尚处于蒙昧之时,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阅历和经验,他们的审美情感、思想情感、道德情感都处于形成阶段,由于小学缺乏产生特定情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音乐教学活动,采用各种适合的手段,从各方面来培养和促进小学生丰富而健康、积极而向上的情感。怎样更好的发挥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呢? 一、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时,也可以反所用于生活。“当语言无法表达的时候请让音乐响起来吧。”这句话形象的告诉我们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特定的形式,更集中、更强烈也更容易地表现人们在生活中的情感,柔美、慢速、稍弱的音乐使人心境平和、舒缓,激烈、快速和强劲的音乐使人心情激动、兴奋,而下行的旋律又会让人忧伤。因此,人们常常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小学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

情感,给他们一种熏,一种滋养,让他们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的不断地受到情感的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借助于声音的表现,从喊叫、欢呼到引吭高歌都是感情的流露,而音乐则是最善于、也最适合于表现感情的艺术。 二、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一)、培养审美情感。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充分挖掘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等,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直观形象的教具的使用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启发学生对音乐中美的因素的鉴赏力及表现力。如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在悠扬的演唱结束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这些美丽的景色,老师轻轻的朗诵:舞动的船桨、粼粼的波浪、白塔、绿树、红墙、还有树上的夕阳,然后再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在重新演唱中,要求学生把歌声唱的更加悠扬、更加优美,(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把这首歌的MTV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下)从而达到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学生逐渐懂得欣赏美、发现美,并体会到生活中的美的存在。又如在《嘀哩嘀哩》一课时里面,老师通过边表演边朗诵:“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山林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有绿草,还有小黄鹂在嘀哩嘀哩的唱歌”。老

论音乐的情感特征

论音乐的情感特征 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作为表达人类思想意志 的载体,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的音乐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都将其视为一种善于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心理感受, 尤其是情感态度的艺术。正象黑格尔所说:“在这个领 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 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但是,由于音乐在反映现实的 具体性上受到限制,在音乐审美中人们会对音乐情感 有不同理解。在以往的探讨中,我们一方面肯定了情感交流在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中的重要性;一方面也 发现了一些对音乐情感的狭隘理解。为了探求对音乐 情感科学、客观的把握,重视对音乐情感特征的研究是当前音乐美学研究切实要做的事情。 音乐情感的基本特征 作为人类思想意志的表达,音乐的情感以音乐艺 术特有的方式向我们传达着人类内在生命的运动和无 限深厚的精神内涵,对于其存在的意义来说,这种情感应当是典型的、概括性的,并且是易感的。 一、音乐情感的典型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典型是指作曲家在表现情感时, 要选取那些在现 实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情感“素材”。这 就要求作曲家对于特定环境下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方式 同与他处于同一时代的人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情感体 验,而他体验的必须更加深刻、更加细腻、更加强烈,并且能够对以往的情感表现模式有所突破,创造性的运 用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其音乐的情感内容。贝多芬 的《第三交响曲(英雄)》就是一个突出的典范,它之所 以能够堪称为交响音乐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原因不仅 在于它蕴含了贝多芬从法国大革命中所感悟到的精神 情感,更在于他全新创作风格的运用。 二、音乐情感的概括性 由于音乐所使用的特殊物质材料—声音,具有 非语义性和非造 型性的特点,它不能象语言那样直接表达概念,也 不能象造型性艺术那样为我们提供视觉的表象,这就 决定了音乐情感的表现要具备高度的、非具体的概括性,我们所了解的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的多义性和 不确切性,就是随着这种非具体的高度概括性产生的,〔收稿日期]2004一10一21

谈歌曲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摘要:音乐的灵魂是情感,缺乏情感的歌唱是没有生命的、苍白的。本文以歌曲演唱中情感的含义为切入点,围绕歌曲演唱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具体的运用及具体的作品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到演唱者在歌曲演唱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关键词:情感涵义;歌曲演唱;作品分析;情感表达 很多人在学习美声中都只在乎音色技巧,而忽略了音乐的关键灵魂所在---情感;没有达到声音与情感的统一,这样的歌声是达不到音乐艺术要求的。声乐主要就是通过声音的形式来传递情感,情感是其最为基础的一种表现方式。但是,如果演唱者只是拥有一副好嗓音、咬字清晰并掌握一些艺术技巧也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够生动完美展现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对声乐艺术形式的更好创造。 一、歌曲演唱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在歌唱中,情感表达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心理方面的因素、生理机能方面的因素以及演唱者自身的文化修养等等。歌唱者在歌唱的过程中,主要利用自身的一些表现进而塑造歌曲中的人物艺术形象。所以,必须首要做到要了解声乐中所要体现的形象,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这样刻画出的人物形象才是生动鲜明的。 歌唱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展现技巧的过程,并且注重的是技巧和情感两者间的结合。在整个歌唱的过程中,情感与技巧两者紧密联系和影响,二者都是表现艺术的方式,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也正是演唱者所最终追求的目的。保证发声准确,再加以情感艺术表现形式的融合,这一样才能够真正表现歌曲的灵魂。 在声乐表演之中,将情感和演唱两者结合起来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将声乐与情感两者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表演才更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才更加能够引发观众产生共鸣。 二、情感在歌曲中的具体运用 (一)作者的情感 根据声乐演唱中的声音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就可以看出演唱者是否对该艺术有所把握。首先要了解当时的背景跟作者的情感,声乐艺术要展现自身作为艺术的生命,就必须在艺术表达中融入情感,声乐艺术的精神体现,这也就充分体现了歌唱中情感融入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要达到歌唱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要做到声音和情感的相互融合,在演唱的过程中使情感得到充分表达。 音乐是人的感情的表达,声乐史用人声演奏的音乐,所以感情的表达最为直接。最直接的表演最自由且最易感染人的。 (二)歌唱者的情感 歌唱者的情感表达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歌唱的方式是通过嗓音进行歌唱,也就是利用发声力度、音色以及唱词等多个因素的变化来表现歌曲中情感信息的变化。而另外一种歌唱的方式在传递感情信息时,利用的是演唱者的表情和动作。第一种歌唱的方式首先需要歌唱者对歌曲本身的内容和情感进行理解,然后再通过自身心理活动将其化作自身情感,用声音表达出来,从而刻画歌曲中人物的情感。第二种歌唱的方式演唱者通过自身唱歌的艺术动态形式将已内化的歌曲情感进行生动地表达。 (三)观众的情感――引起的共鸣 一首歌曲的演唱是否能够带动观众的思维涉及多个方面,唱歌考的不仅仅是技巧,更重要的是掌握心理上的调控,在歌唱中投入感情,这样才能够真正打动观众,能够让观众也萌发一样的情愫。 唱歌,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将歌曲的内涵和灵魂唱进观众的心里。没有真挚情感的歌声也不可能达到与听众的心理共鸣。总之,一名优秀的歌唱者,不仅要注意声音技巧和歌

音乐的形式与情感表达

音乐的形式与情感表达 (下)试卷 时限]:60分钟00 51 57 ]:100分 //https://www.360docs.net/doc/3e8255065.html,/index.php?s=/Exam_examstart_bigclass_4_smallclass_23_courseid_987.html 、音乐作品是听觉艺术。 正确 错误 、旋律线的运动形态与进行方向复杂多变。 正确 错误 、跳进表达的情绪平静而真挚。 正确 错误 、同音反复指旋律线以某音作支点的环绕进行,有着间隔性同音反复的效果。 正确 错误 、节奏的主要作用在于形成和影响曲调的性格特征,赋予作品以鲜明的个性。 正确 错误 、歌曲《心中的河》是由黎晶作词的。 正确

错误 、器乐作品,是指除了人声以外的由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 正确 错误 、《梁祝》用奏鸣曲式写成。 正确 错误 、不同的民族也有相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正确 错误 0、歌曲《心中的河》由阎维文演唱。 正确 错误 1、歌曲《百合》的词作者为()。 林夕 陶正 陈涛 冰洁 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西部 南方 北方

以上均错误 3、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的越剧唱腔为素材。 浙江 河南 湖北 河北 4、一般而论,弦乐()常表现歌唱性的旋律。 音色 音调 音节 以上均错误 5、歌曲《百合》的演唱者为()。 戴玉强 贺玉堂 刘燕 郭颂 6、()的音色常表现军队、号角、斗牛士等。 弦乐 打击乐器 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 7、()由于主音上方的大三度音响多有明朗之感,因此在某些条件下能与雄壮的、

的情绪相吻合。 调式 五声调式 小调式 大调式 8、()中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礼记》 《乐施》 《乐记》 《师乙》 9、()的音色常表现田园景色。 弦乐 打击乐器 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 0、歌曲《百合》的曲作者为()。 任光 张寒晖 贺绿汀 赵方 1、(),即曲调的音高关系,它是由音程及其进行方向所决定的。 节奏

浅谈音乐表演的情感表现

浅谈音乐表演的情感表现 时间: 2012-04-06 来源:论文在线 编者语: 本文阐述了笔者对于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现认识和看法,主要从什么是 音乐表演、对于音乐表演情感表现的认识、音乐表演要有情感表现的原因以及 如何培养音乐表演的情感表现这四个方面递进的论述了音乐表演中情感表现 的重要性。经过调查研究,使我也对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现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和体会 [责任编辑: zhangnan ] 摘要:本文阐述了笔者对于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现认识和看法,主要从什么是 音乐表演、对于音乐表演情感表现的认识、音乐表演要有情感表现的原因以及如何 培养音乐表演的情感表现这四个方面递进的论述了音乐表演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经过调查研究,使我也对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现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音乐表演情感表现情感内涵理智 一、什么是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是音乐的再创作活动。通过乐器的演奏,人声的歌唱,以及包括指挥 在内的多种艺术手段,将乐曲用具体可感的音响表现出来,传达给听众,以发挥其 社会功能。它是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是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指挥 家、演奏家、歌唱家等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对乐曲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表现,从而 给听众以不同的影响和感受。因此音乐表演也是音乐的一种再创作活动。 二、对于音乐表演情感表现的认识 在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现其实也存在着许多声音,例如,德国音乐家CoPoEo 巴赫说:"音乐家除非自己也受感动,否则就不能感动别人;他必须感觉到他想要 在他的听众中引起的一切效果……。"而另一位意大利音乐家布卓尼却主张:"假如 一位艺术家想使别人感动,他自己就一定不能感动--否则在关键时刻,他将无法控 制他的技术。" 音乐表演中的对于情感表现截然不同的主张,虽然各有道理,互有所长,而且 他们之间如果能相互吸收、有所综合,那样会非常有利于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但 是,从总体上来说,笔者是比较倾向于在音乐表演中投入个人的真情实感的主张。 中国传统音乐也非常重视音乐表演中的投情,并且要求这种投情必须建立在解 明曲意、即充分理解乐曲情感内涵的基础之上。戏曲理论家李渔在他所著的《闲情 偶记》中说:"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 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 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消魂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且其声音齿颊之间,各种俱有分别,此所谓曲情是也。"清人徐大椿在其所著《乐府传声》中也曾

论音乐的形式与内容

论音乐的形式与内容 一、音乐的形式 所谓形式。就是构成事物的各种元素之间组织或安排,它虽然是组织的外在表现,却蕴含着内在的运动规律。作为音乐的形式,它是构成音乐各种元素的组织和安排。音乐的形式构成包括基本要素,组织手段和形式美的法则三个方面。 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以音乐感性材料的声音之特征为依据, 以表情来作为音乐声音的最高标准, 而在音乐的表现性因素中, 表情性占据主导地位。这样, 我们得出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 理应取决于表情性的因素。表情从音乐上讲是指用音响去表现类似于人的情绪活动的运动状态, 音响的高低、强弱、长短、快慢、连断等的运用,可使音乐艺术具有表达情感的高度灵活性和自由性, 这是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此外, 音色作为表现情绪的不同变化的综合性因素, 也是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历代作曲家在创作时无不首先考虑到如何运用乐器才能达到音色的最佳效果的问题, 尤其是近现代音乐, 对音色的运用更是考究。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以和声色彩的创作著称, 众多现代作曲家甚至把传统乐队重新组合或开辟新的音色领域, 从而达到新的美的奇异的音响效果。由此可见, 音色也是音乐形式几种要素中重要的要素之一。 音乐形式的各种要素如果没有音乐形式的各种组织手段有序地加以组合的话, 将如同机械零件的汇总, 也无法体现出音乐形式的结构特征,也就是说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是以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为基础的, 它通过组织手段如旋律、和声、复调、配器、曲式以及现代作曲技法十二音序列等把各种基本要素综合在一起, 从而体现了这一独特的、乱中有序的音乐形式的整体。每一种组织手段都含有至少一种以上的音乐形式要素, 如: 和声, 它那具有节奏韵律的和声节奏,在行进中同时还体现了音程关系和音色特征。 组织手段对各种基本要素的运作依据自然是形式美的法则了, 对称均衡、调性对比、节奏韵律、自然和谐、多样统一等等这些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 对现实生活和自然中各种美的形式概括的结晶, 这些法则被人们总结出来在实践中运用, 成为艺术家们在创造和感受美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法则, 从伟大作曲家们作品中不难看出这种形式美的法则。 音乐有别于其他艺术。文学、绘画、服装、雕塑等的社会生活再现, 往往是通过塑造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来的, 人们可以直接观赏到它。音乐却要凭借音响(即声音) 的先后次序来表情达意, 人们只能从那变化多端的声波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动力。所以, 人们称音乐艺术为时间艺术。时间对于形式的存在来讲是一个关键,音乐形式的各个要素及组织手段都必须在时间的过程中才能逐渐体现出来, 而当音乐形式的各种组织手段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里按先后顺序展开的时候, 人们并未感到音乐时间的运行, 而只是感到音乐在延续。这一过程说明了音乐时间与现实时间的不同, 它是一个虚幻的时间序列, 只是音乐的形式用它内部

浅谈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浅谈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崔浩 摘要: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音乐能够唤起感情的力量,在人们的心灵中产生深刻的影响。艺术既然来源于生活也就脱离不了情感,情感是音乐创作的主要对象,音乐能表现情感并唤起情感,音乐在欣赏者身上唤起的情感是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与自身的情感融汇成更为丰富的情感。 关键词:音乐情感欣赏 旋开音响的按钮,听到缓缓的音乐声流出,便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最懂得享受的人,有点飘飘然,也有点不知所措。音乐是美的,它是世间最和谐的事物。它的旋律与动感,它的狂热与柔情,它的停顿与连绵,给人以不可抵抗的力量,音乐的魅力之大,足以让人为之疯狂。 音乐流淌出来的,都是我们最真挚的情感。只要你还有颗跳动的心存在,你就能够在音乐的世界中找到诠释你内心情感的纽带。你可以为它去放肆,去叫嚣,你知道这个世界上,仍有属于自己的物质,有音乐陪伴的生活,永远都是丰富而充实的。在音乐与情感之间,寻找到心与心的沟通点。我们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我相信我们每个人之间,都有爱存在,都有五百次回眸的缘分。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一切艺术都是人类社会生活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音乐是用声音构成的艺术,是用听觉感知和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艺术既然来源于生活也就脱离不了情感,需要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通过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驰、跟丰富多彩的音色、还有力度的强弱、醇厚明亮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织体、等严密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以它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对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让欣赏者自身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产生交流与共鸣。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与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音乐是用声音构成的艺术,是用听觉感知和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情感属于意识范畴,是人对现实的对象与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当你浸沉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中,去尝试酸甜苦辣的各种味道,将让你随着它的欢乐而欢乐,悲伤而悲伤,那就说明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已经深深地吸引了你,使你受到感染而产生一种思想冲动,你会认为它是你内心情感的一种音乐表现。情感的多样性往往使我们对音乐情感的理解相对模糊,但我认为,音乐中表现的情感不仅是类型化的喜怒哀乐,而且也是具有个性化的喜怒哀乐,它们渗透着作曲家的个性并于特定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相联系。今天我们通过对音乐与情感关系的阐述,与特点的解说,来加强我们对音乐与情感的科学认识,并知道类型化和个性化的统一,应该是音乐与感情的基本特点。了解这些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音乐。 音乐能够表达情感,并认为音乐内容主要是情感内容。所以我认为,由于人的感情具有一种宣泄释放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外部表现正是人本身情感的体现。其中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等与音乐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音乐之所以能够表现情感的原因,是这些构成了音乐具有表情性的基本根据。 音乐与情感,是密不可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切艺术都是人类社会生活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既然生存于社会,就避免不了各种情感。音乐中的声音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象征意义,它的独立性就体现在音乐被

浅谈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浅谈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歌唱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以人声作为“乐器”的表演艺术,它能够最深刻、最准确、最生动的反映人的感情。中国古代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声乐艺术不仅能使人精神上得到宣泄,同时它可以完善心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歌唱不仅包括对声音的训练,也包括对情感的训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忽视了情感,单单注重用发声技巧来表现作品,那么演唱出来的歌曲就会缺少感染力,难以打动观众。所以,要想真正唱好一部作品时,应先从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手。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再加上熟练的演唱技巧来完成对作品的表现。这样,我们所唱出的歌声才不至于苍白无力,才可能充满感情、充满生气,才可能打动听众。 歌曲情感的真实与美感是歌唱者的艺术生命,是歌唱者对生活情感的高度概括,加工和升华的产物。只有歌唱者牢牢把握住歌曲的内在情感,才能赋予歌曲以生命,才能点燃观众的激情,震撼观众的心。情感体验越深刻、丰富,把握歌曲越准确,演唱越真挚,感染力越强。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无论作曲家把乐谱写得多么的详尽,用了多少表情 术语,都没有办法完全记录出音乐内在的微妙变化,更没办法记下蕴 含在音乐作品中的种种情感和思绪。要使乐谱中潜藏的生动乐思得到发掘、丰富和补充,这一切都有赖于歌唱者的再创造。瓦乐特曾经说过:“演奏(唱)家的艺术处理和见解越高,他就能更大程度的传达该作

品”。因此,怎样分析理解歌曲的音乐内涵、把握歌曲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和音乐形象,然后确定演唱情绪、歌声音色、形体表演等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准确把握歌曲的内涵任何一首歌曲都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具有特定的音乐风格,表现特定背景下特定的内容和情感。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读词与谱,借助音乐和文字,对歌曲仔细品味、细致琢磨,了解歌曲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主题及歌曲的音调风格等。尽一切可能去熟悉和体验作曲家生活的时代环境,审美特征、思想追求等。并把自己置身于那个特定环境和场景中。只有对歌曲情感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和把握音乐作品 的情感内涵,才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风格体系和精神特征。同样,歌者只有把自己置身于那个年代,深切感受那个时代爱国知识分子内心世界,才能表现出苦闷凄婉、茫茫而无处求的心态,才能感受到那种压抑、无处报国的苦闷心境。声乐不只是演唱技术,而更多的是歌唱文化。对歌曲的理解也不要仅局限于歌词表面上,应该深入到它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文化里去。 2、体察品味音乐的律动,钱仁康教授在谈到音乐怎样表现人的情感问题时说“音乐可以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和声和音响的色调变化发展,这是任何语言艺术所不能企及的。”人的情感变化在运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强与弱、紧张与松弛、激动与平静的两极分化。其中强与弱的变化体现为力度的要素,激动与平静的变化体现为速度

音乐文学的特点及情感表达方式

音乐文学的特点及情感表达方式 一音乐文学的概念 音乐文学是音乐与文学交叉形成的艺术形式,主要是以音乐作为表现题材,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音乐中的形态。从古至今,形成了非常丰富的音乐文学形式,入乐歌词属于音乐文学,戏曲唱本也属于音乐文学,另外还涵盖了很多描述音乐艺术的文学作品。通常我们所接触到的音乐文学可以统称为歌词,正好属于音乐和文学的交叉位置。 所谓文学视野,是文学的艺术空间。文学作品通过语言进行传播,让人类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在艺术的层次上对情感进行丰富。音乐文学的文学性,具备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也经过了文学的处理,通过更加丰富艺术渠道,让普通群众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和理解。音乐文学的艺术形式已经模糊了音乐的形象,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音乐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 文学知觉是在抽象意义上对文学的理解和感悟,是对文学作品多维度考量的结果,也就是说对文学的思考是多维度的,不能只是单纯的理解文学本身。音乐文学属于音乐艺术形式和文学艺术形式交叉形成的,不但具有艺术美感,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艺术逻辑性,只靠对于艺术的感知和音乐的审美,无法达到音乐文学认知的水平。音乐文学的发展比较传统,模式的变革也更加丰富,戏剧、歌剧、音乐剧、配乐散文等都是音乐文学的表达方式。 文学视野更加关注文学本身,建设文学与文化的联系。而文学和音乐,在文化交流的催生下形成了新的体系。音乐文学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载体,相比之下具备更强的审美、更强的形象,当然也能够符合时尚文化的发展。新文学发展阶段要正视这种新载体的形式,才能将音乐文学更好地发展下去。 二音乐文学的特点 音乐文学因为在形式上是音乐和文学交叉形成的,所以具有音乐

《音乐中的情感抒发》教学设计

《音乐中的情感抒发》教学设计 【执教】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史炯华 【课程】高中艺术 【教材】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高级中学《艺术》课本(试用本) 【内容】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2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 1、导入欣赏:现场演唱会《如果爱》视频版本,通过音乐画面,师生共同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抒发。 2、欣赏:钢琴曲《少女的祈祷》、流行歌曲《原来你也在这里》,通过音乐要素、音乐文本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抒发。 3、探究:对比两个不同版本的流行歌曲《原来你也在这里》,感受同一音乐作品的不同演唱及情感抒发。 【教学目标】 1、用优美的音乐旋律感染学生,激发其音乐思维和音乐情感。 2、采用音乐情感实践、探究赏析、小组合作等方法,从音乐画面、音乐要素、音乐文本等方面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3、感受不同音乐类型、不同音乐作品表达的不同情感,感受不同演绎者、相同作品音乐作品表达的不同情感,学会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音乐画面、音乐要素、音乐文本等方面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2、感受、分析不同演绎者对相同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1、视频欣赏一:《如果爱》(流行音乐,演唱会版本) 通过音乐画面,师生共同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

二、欣赏二:《少女的祈祷》 (钢琴独奏曲) 1、第一遍欣赏 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 2、师生交流初感受 3、第二遍欣赏 提示:⑴、这首乐曲的主题变奏了几次? ⑵、每一次变奏有何区别?不同的变化,分别起到什么作用或表达什么? ⑶、歌曲名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的? 4、师生交流(可根据课堂交流实际情况,进行分片段讲解) 5、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和作曲家 1、第一遍欣赏: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在学会运用音乐要素的基础,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同时,建议可以借助歌曲的文本(歌词)进行作品的情感感受。 2、师生交流 3、歌词背后的文学探究,文本理解 散文《爱》(张爱玲) 4、师生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