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技术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技术
1.结构布局的优化: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时,应合理选择结构布局,以确保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可以通过减少和集中荷载以及优化柱
网等方式来实现结构布局的优化。
2.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和使
用非常重要。
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如高强度钢材、高性能混凝土等,可
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从而实现结构设计的优化。
3.结构构造的优化: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结构构造也可以进行优化。
通过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构造方式,如剪力墙、框架结构等,可以提高
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能力。
4.结构分析与计算的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结构分析
与计算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非常重要。
采用先进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工具可以
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5.结构施工的优化: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也可以进行优化。
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如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等,可以提高施
工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和资源的消耗。
6.结构维护与管理的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之后,结构维护与管
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维护与管理措施,如定期检查、维修、加固等,可以延长房屋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总之,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技术包括结构布局的优化、材料的选
择和使用优化、结构构造的优化、结构分析与计算的优化、结构施工的优
化以及结构维护与管理的优化。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房屋的
结构稳定性、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实现结构设计的优化,保障房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房屋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优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安全、经济、环保等方面的需求,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成为了建筑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针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设计优化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意义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通过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抗风等安全性能,降低发生灾害时的损失。
2. 降低房屋建筑的成本: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降低房屋建筑的材料消耗和施工成本,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3. 提高房屋建筑的可持续性: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房屋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结构设计理论是结构设计优化的基础,它包括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地震学、风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这些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为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从而实现房屋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
2. 结构设计软件的应用结构设计软件是结构设计优化的重要工具,它可以通过数值分析、优化算法等方法,对结构设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优化。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专业的结构设计软件,如SAP2000、ANSYS、ETABS等,它们可以为工程师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帮助他们进行结构设计的优化。
3. 优化算法的研究优化算法是结构设计优化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结构设计进行全局优化,寻找最优的设计方案。
常见的优化算法包括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它们可以为结构设计提供多样化的优化路径,帮助工程师找到最优的方案。
1. 结构设计优化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优化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需要兼顾建筑的安全、经济、舒适等多方面的需求。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可以降低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积和质量,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和抗震性能,实现高层建筑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探讨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优化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设计师们更好地实现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技术,包括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优化技术的原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1. 结构形式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形式的选择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优化技术可以通过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方案比较和分析,找出最优的结构形式。
在多层住宅建筑中,可以通过对柱网布局、梁柱跨距等参数进行优化,实现结构形式的最优设计。
2. 材料选型优化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建筑结构性能和成本的重要因素。
优化技术可以通过对不同材料性能和成本的分析,找出最佳的材料组合方案。
例如在钢结构房屋设计中,可以通过对不同型钢的强度、刚度和价格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的材料组合方案,实现材料的最优选型。
3. 组合优化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们实现不同结构、功能、经济、耐久性等因素的综合优化设计。
例如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建筑结构、立面设计、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综合优化,实现建筑设计的多方面性能提升。
二、优化技术的原理及方法1. 多目标优化方法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往往存在多个设计目标,如结构稳定性、经济性、美观性等。
多目标优化方法可以通过对不同设计目标进行量化分析,并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综合优化,实现多个设计目标的协调统一。
在结构形式选择中,可以通过对结构承载能力、材料消耗、工程成本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虑,找出最优的结构形式。
参数优化方法是优化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对设计参数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实现设计方案的最优化。
例如在桥梁结构设计中,可以通过对桥梁跨径、主梁截面尺寸、支座形式等参数进行优化,实现桥梁设计的最优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优化方法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房屋结构设计中的结构设计优化

房屋结构设计中的结构设计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房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外观美观大方,更要求内部结构牢固稳定。
房屋结构设计中的结构设计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结构设计优化即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房屋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以达到节约材料、提高结构性能、降低成本等目的。
在房屋结构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优化几乎贯穿了整个设计过程,包括结构形式选择、材料选用、建筑构件尺寸设计等各个方面。
下面,就房屋结构设计中的结构设计优化进行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一、结构形式选择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结构形式的选择。
不同的结构形式在承载能力、耐震性、刚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来选择最合适的结构形式。
一般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框架结构、框支结构、框筒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在选择结构形式时,要综合考虑房屋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计算,选择最适合的结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降低结构成本,达到结构设计优化的目的。
二、材料选用材料是构筑物的基础,对于房屋结构设计来说,材料的选用至关重要。
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使用寿命等因素。
目前常用的结构材料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材等。
对于不同的工程场合,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在进行材料选用时,还要考虑材料的成本、施工性能、环保性等因素,以达到结构设计优化的目的。
三、建筑构件尺寸设计建筑构件尺寸设计是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构件尺寸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构件的受力情况、变形要求等因素,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定最合适的构件尺寸。
在确定构件尺寸时,要综合考虑结构的整体性能,同时还要考虑构件的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构件尺寸设计,可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降低结构的自重,达到结构设计优化的目的。
四、结构施工工艺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时,还要考虑结构施工工艺的影响。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优化设计探究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优化设计探究随着人们对住房舒适度和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房屋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如何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优化设计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相关内容,从优化设计的原理、方法到实际应用,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一、结构优化设计的原理结构优化设计是指通过对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以达到在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尽可能减小结构的自重和材料消耗,实现结构的轻量化和高效化。
其基本原理包括减小结构的自重、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优化材料的使用等。
通过适当的结构优化设计,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成本、提高建筑体系的抗震性和抗风性能,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
1. 结构形式优化结构形式的优化是通过对不同结构形式的比较和分析,选取最适合的结构形式,以达到降低结构自重、提高结构整体性能的目的。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桁架结构、桁架-剪力墙结构等,而针对特定的场地条件和使用要求,可以通过结构形式的比较和评估,选取最适合的结构形式进行设计,以实现结构的优化。
2. 材料优化材料的优化是指在满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结构的材料消耗。
往往可以通过选用高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化和钢结构的轻量化等手段来实现结构材料的优化。
对于特殊要求的结构,还可以通过定制化的材料来满足设计要求,以实现结构的轻量化和高效化。
3. 结构参数优化结构参数的优化是指通过对结构参数的涉及,对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常见的结构参数包括截面尺寸、跨径、柱等截面系数等。
通过对结构参数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找到最适合的结构参数组合,以在保证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达到结构的轻量化和高效化。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优化设计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和专业的综合性课题,对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优化设计探究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优化设计探究房屋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程,其结构设计的优化对于房屋的安全、经济和美观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结构优化设计也愈发成为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角度进行探究,从优化设计的意义、方法、工具等方面来深入分析。
一、结构优化设计的意义结构优化设计是指在满足建筑结构力学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结构的材料、形状、尺寸、布局等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结构在尽可能小的自重和成本下满足使用性能的最优设计。
结构优化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结构的安全性:通过优化设计,可以使结构在承受外部荷载时的受力状态更为合理,从而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降低结构的成本:结构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是构成整个建筑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使结构的自重得到最小化,从而降低结构的成本。
4. 促进可持续发展: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降低能耗,从而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模拟优化法:利用数学规划方法,通过建立结构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各种数学规划算法,如梯度法、遗传算法等,对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
2. 拓扑优化法:通过对结构的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减小结构的自重,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3. 材料优化法:通过对结构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优化,使结构在保证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
4. 布局优化法:通过对结构的布局进行优化,使结构在不同的受力情况下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受力性能。
5. 多目标优化法:综合考虑结构的多个性能指标,如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寻求一个在多个方面都达到最佳的结构设计方案。
1.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ANSYS、ABAQUS等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及专门用于结构优化设计的软件,如OptiStruct、TOSCA等。
2. CAD软件:用于进行结构的三维建模和参数化设计,对于结构形状、尺寸等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
浅谈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及结构设计优化

浅谈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及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和结构设计的优化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成本的投入。
本篇文章将从建筑和结构设计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如何进行优化。
建筑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考虑以下的优化因素:1. 功能:建筑要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和建筑高度,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使用效率。
2. 建筑外观:美观的外观可以提高人们的居住幸福感,建筑外观应该考虑景观合理搭配,颜色、材料以及形状的搭配,从而创造出和谐的环境。
3. 环境友好: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环保因素,如减少水、电、燃气等资源的浪费,优化室内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等。
4. 空间利用率:对于建筑来说,室内空间的利用率很重要,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提高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减少建筑占地面积。
5.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建筑应该考虑节能、减排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既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又能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
1. 结构稳定:建筑结构必须考虑到受力、不均匀沉降、地震等因素,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2. 材料节约:在结构设计中节约材料,对于降低成本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都是有益的。
比如,使用轻质多孔材料可以减少结构自重,采用组装化建造可以减少材料浪费等。
3. 施工可行性:结构设计必须具备施工可行性,即以施工的标准为前提,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并考虑到施工难易程度,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工时和造价等影响。
4. 减小振动: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振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在结构设计时考虑振动控制,减小建筑物的震动幅度和频率,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5. 耐久性:建筑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耐久性,因此,必须在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使用强度和耐久性,以保证建筑物在使用寿命期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结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和结构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和施工等方面。
房建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房建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分析房建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指在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结构配置和设计方案,使建筑结构在承受荷载的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和降低建筑成本有着重要作用。
优化设计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
考虑建筑的用途、所处环境、建筑物的形状和大小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结构类型和荷载要求。
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要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等方面,以及对于自然灾害如地震和风灾等的抵抗能力。
在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时,需要应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软件辅助设计工具,如计算机模拟、有限元分析等,以便更准确地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
通过这些工具,可以预测和分析建筑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优化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结构要求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材料来构造建筑结构,以达到最佳的结构性能和经济效益。
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通过选择绿色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并对环境产生更小的影响。
在优化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建筑施工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优化设计方案应该是可实施的,并且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设计中考虑到施工工艺和材料的可获取性,可以减少建筑物的施工难度和成本。
房建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结构配置和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和降低成本。
优化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建筑的可持续性和施工的可行性。
通过应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软件辅助设计工具,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
房建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目标是实现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的最佳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7-10-16T15:10:36.6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作者:张春晓[导读] 它是达到工程设计的“安全、适用、经济”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即重点探讨了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优化设计的措施。
身份证号码:13012419820113xxxx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房屋结构优化设计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每个工程建筑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用最少的资金投入提高整个工程结构的坚固性和可靠性,以至达到最大最长远的经济效益。
优化设计方案与传统的设计方案相比较下的优势就是,它可以节省工程的开支,它是达到工程设计的“安全、适用、经济”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即重点探讨了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优化设计
的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优化;剪力墙;材料
一、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这种情况多发生于VI度抗震设防区。
一些结构设计者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为图受力分析方便,他们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把梁简化为铰支梁,柱按轴心受压计算这样,这不但影响了房屋的耐久性,而且也常常引起用户的恐惧心理。
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将会倒塌,这违背了现行抗震规范中“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二)砖混结构中房屋构造柱与承重柱混淆不清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
这种作法将引起以下几个问题: 1、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后,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这不但会降低构造柱对砌体的拉结和约束作用,而且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破坏。
这样,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房屋结构中的一个薄弱的部位。
2、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圈梁中,没有另设基础,构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
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破坏,将导致构造柱下沉,引起其周围的墙体出现裂缝。
建议承重大梁下的柱子应按承重柱设计。
若梁上荷载和跨度都比较小时,构造柱也可布置于梁下,但此时必须按不考虑构造柱作用来验算梁下墙体的局部承压和抗弯强度,经验算满足后,方可在梁下布置构造柱。
3、悬挑梁的梁高选用过小设计者往往只注意了对梁的强度和倾覆进行验算,而忽略了对梁挠度的验算。
梁高选用过小,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梁截面受压区产生非线性徐变,梁挠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
挑梁的变形引起梁上板出现裂缝,裂缝宽度随着挑梁变形的加大而加宽,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
当为托墙挑梁时,梁过大的挠度会引起梁上墙体在梁支座附近出现裂缝。
裂缝在梁支座处沿竖直方向向上发展,当到一定高度时沿斜向延伸,缝愈靠上愈宽。
挑梁的截面过小对结构的抗震也很不利,悬挑结构对竖向地震的作用最为敏感。
梁过小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较大,梁的延性减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失去承载力。
二、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措施
(一)加强设计中建筑结构形式的选用不同的建筑类别和功能要求决定了户型的选择,从砌体结构和底部剪力墙结构谈起。
1、加强砌体结构的设计
作为承重构件和抗侧移构件的砖砌体,其平面布置较为灵活,但不事宜做跃层结构,杜绝受力较大的突兀结构形式。
门窗开洞宽度不宜超过2.1m,纵向墙体数量不宜少于三道,这一措施可以适当减少构造柱的配筋。
2、剪力墙的优化设计
剪力墙设计中连梁的设计是关键。
联肢墙是通过连梁连接的各墙肢联结而成,从而增加了墙肢的约束条件。
连梁的刚度增大必将使得结构的地震作用也增大,这样连梁和墙肢分配内力也相应增大,此时必须增大构件的配筋量,显然这一设计结果必然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因此,在住宅结构设计时,有经验的设计师都是将连梁设计成为截面、刚度较小的弱连梁。
同时,在满足结构刚度与变形要求时,应从经济角度与抗力、变形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
显然,剪力墙数量越多,结构抗侧力刚度愈大,相应结构位移会减小,但是结构地震力会随抗侧力刚度增大而加大,对结构的造价控制不利。
因此剪力墙应以周边均匀、对称、分散等原则合理布置,以规范规定的水平位移限值为准尽可能减少剪力墙数量。
(二)注重细部优化 1、在注重整体设计的同时,也应加强结构局部构件的精细设计
比如现浇板设计中尽量把异形板划分为矩形板,这样既达到合理受力的目的,也避免了拐角裂缝的出现。
2、底部框架抗震墙的底框梁箍筋配箍量一般较大,此时若选用冷轧带肋钢筋作为箍筋,便可减少箍筋肢数或箍筋直径,达到造价的降低以及施工的方便化。
还有,为减少底部截面,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是柱构件不错的选择,但是水平构件混凝土可适当减少混凝土的标号,满足了受力要求,也节约了成本。
3、关于梁、板的计算跨度
梁板结构,简单点讲,可认为是在梁的中心线上有一刚性支座,取消梁的概念,将梁板统一认为是一变截面板。
在扁梁结构中,梁高比板厚大不了多少时,应将计算长度取至梁中心,选梁中心处的弯距和梁厚,及梁边弯距和板厚配筋取二者大值配筋。
(借用台阶式独立基础变截面处的概念)柱子也可认为是超大截面梁,所以梁配筋时应取柱边弯距。
削峰是正常的,不削峰才有问题。
4、主梁有次梁处加附加筋
总的原则,当主梁上次梁开裂后,从次梁的受压区顶至主梁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时,主梁可不加附加筋。
梁上集中力,产生的剪力在整个梁范围内是一样,所以抗剪满足,集中力处自然满足。
主次深梁及次梁相对主梁截面、荷载较小时,也可满足。
5、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结构优化设计理论的结合,基于计算仿真的优化设计思路已经在工程结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利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建立优化设计的分析模型,采用高效的计算机优化计算方法,设立结构设计达到的目标要求,最终实现结构设计的优化目的。
在具体的优化设计过程中,优化设计实际上已经由一个工程问题转变为一个数学问题。
在大型复杂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基于这一思想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具有其他算法无法替代的优势。
因此,工程设计人员加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优化设计分析非常必要。
(三)材料的优化选择
结构设计的目的便是花尽可能少的钱,做最安全、适用的建筑,这就要求结构设计时对材料的选用要合理,利用要充分。
要根据结构构件的不同受力特点、工作环境和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以受压为主的柱子,就要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材料中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点,尽可能采用高标号混凝土,不但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增加使用空间,还能减轻结构自重。
梁板以受弯为主,可采用高强度钢筋,以减少钢筋用量,同时要注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与混凝土强度的匹配,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的性能。
(四)非结构构件的优化设计
应重视非结构构件的优化设计,对建筑飘窗、栏杆、女儿墙、窗台、构造柱、挑檐、反边、结构洞、建筑装饰等细部的设计不必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可采用砌块砌筑,利用锚拉筋、压顶梁及构造柱与主体结构拉结,在保证非结构构件的稳定性、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非结构构件的钢筋用量。
结语
综上,优质的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不仅能够保证房屋建筑使用的安全和经济,还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造价,控制工程投资,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这就需要房屋建筑结构工程师在设计中发扬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运用各种手段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设计出更经济、安全、适用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江欢成.优化设计的探索和实践[J].建筑结构,2006.36.
[2]张利民.房屋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6.
[3]陶小林,杨杨.浅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优化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
[4]罗福年,张慧英,杨军.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