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技术新进展二

合集下载

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新进展

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新进展

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新进展近年来,肺癌作为一种高发疾病,给全球各国的健康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科学家和医学界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这方面,放射性核素治疗作为一种新进展,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新进展以及其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辐射效应来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将放射性核素靶向注射到肺癌病灶,放射性核素将会通过辐射作用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肺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中,一项重要的新进展是针对特定的靶向分子进行治疗。

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肺癌细胞具有不同的表面标记物,这些标记物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利用这些标记物,发展出一种新型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方法,即肺癌靶向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将放射性核素与特定的抗体结合,使其能够精确地靶向肺癌细胞,从而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和疗效。

除了靶向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形成多疗法综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比如,放射性核素治疗可以与化疗、免疫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

这种综合治疗可以发挥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势,提高肺癌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放射性核素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也备受关注。

一方面,放射性核素治疗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能够精确地作用于肺癌细胞,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另一方面,放射性核素治疗还具有辐射效应,可以杀灭难以手术切除的微小癌灶,从而提高肺癌的治愈率。

因此,放射性核素治疗在肺癌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实际应用中,放射性核素治疗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放射性核素的选择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估,确保其能够精确作用于肺癌细胞而不对正常组织造成损害。

其次,放射性核素治疗需要经过合理的剂量计算和注射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技术的研究进展

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技术的研究进展

专栏——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未来放射治疗新利器编者按:肿瘤治疗领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最大程度控制病变、同时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闪光放射治疗(Flash radiotherapy,Flash-RT)是一种以超高剂量率照射(>40 Gy/s)为主要特征的放射治疗新技术,在控制肿瘤的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因此被称为精准医学时代肿瘤治疗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技术之一。

Flash-RT并非新概念,但其对设备性能要求极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是一种难以实践的“梦想”。

随着近年科技发展,尤其是高性能加速器的进步,Flash-RT已经接近临床实用的阶段,但对于这种具有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放射治疗技术,目前了解的仍然不足。

为此,本专栏分别从装置设备、临床应用、机制与限制因素等方面介绍目前Flash-RT相关领域的现状与进展,为更多学者了解、关注和研究Flash-RT提供参考,希望以本专栏为起点,推动Flash-RT相关设备技术、生物基础和临床应用的研究,为肿瘤治疗领域增添新的利器,更好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栏目主编:曲宝林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军队临床重点专科(放射治疗专业)和联勤保障部队医学重点学科(放射治疗专业)负责人。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放射生物与多模态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主持国家“十四五”“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

发表SCI 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奖项。

主要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工作;提出基于国产创新医疗设备临床应用解决方案,助力我国国产医疗设备的进步与发展。

栏目主编:石金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兼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会理事长,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加速器辐射防护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四川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

肿瘤新疗法放射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肿瘤新疗法放射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肿瘤新疗法放射治疗的突破性进展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运用高能量射线来杀灭或控制癌细胞的生长。

近年来,放射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介绍其中的几项突破性进展,并探讨其对患者的意义。

一、精准放疗技术的发展精准放疗技术是放射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

传统的放疗方法,虽然可以杀死癌细胞,但也会对周围健康组织造成一定的伤害。

而精准放疗技术通过巧妙运用先进的影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能够更加精确地瞄准癌细胞,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例如,强调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系统(LINAC),可以将高能粒子束准确投射到肿瘤区域,从而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

二、靶向放疗药物的应用靶向放疗药物是指能够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而不对正常细胞产生损害的药物。

这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例如,201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名为“Keytruda”的靶向放疗药物,用于治疗一种形式的肺癌。

这种药物能够通过与癌症细胞上的PD-1蛋白结合,激活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攻击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三、新型放疗设备的研发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型放疗设备也层出不穷。

其中一个突破性进展就是质子放疗技术的应用。

相比传统的X射线放疗,质子放疗技术具有更好的剂量分布特性,能够更精确地杀灭癌细胞,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而且,质子放疗技术在治疗某些肿瘤类型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儿童肿瘤、颅脑肿瘤等。

四、放疗与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放疗与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也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但有些肿瘤对免疫疗法不敏感。

而放疗能够通过释放肿瘤细胞内部的抗原,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因此,放疗与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被认为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新途径。

一些研究已经证实,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肿瘤新疗法放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精准放疗技术、靶向放疗药物、新型放疗设备以及放疗与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放射治疗技术新进展 一

放射治疗技术新进展 一
• 调整最佳治疗计划使之符合实际剂量投射技术的 要求,满足各种硬件条件的限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调强放射治疗
逆向计划优化与目标函数(或代价函数)设 置
• 将逆向问题考虑成一个优化问题 • 确定治疗的目标,通过设置代价函数让计
• 自适应放射治疗 • PET/CT
• 全身照射
• 粒子放射治疗
• 全身电子束照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放射治疗技术新进展(一)
1
调强放射治疗
2
容积旋转放射治疗
3
断层放射治疗
4
自适应放射治疗
35
全身照射
36
全身电子束照射
调强放射治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调强放射治疗
放疗流程
“经典”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治疗参数
TPS
剂量分布
均匀辐射强度 的剂量输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自适应放疗的流程
自适Pl应an计划
存储融合后 的影像
患者摆位
IGRT
评估每天的治 精确定位 疗剂量
治疗
根据剂量要求 改变或生成新
的组织轮廓
修改组 织轮廓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新进展1、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治疗中,放射治疗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以及改善生存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治疗技术、剂量计算、治疗方案选择等。

2、乳腺癌放射治疗技术2.1 传统放射治疗技术传统放射治疗技术包括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外部放射治疗常用的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和强子治疗等。

内部放射治疗主要是通过放射源直接放置在肿瘤周围或内部,例如高剂量率表面放射治疗和乳腺癌粒子治疗等。

2.2 新近放射治疗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近放射治疗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一种精确定位并高剂量辐照肿瘤的技术。

其他新近技术包括调强强调放射治疗(IMRT)、融合放疗和免疫放射治疗等。

3、乳腺癌放射治疗剂量计算3.1 剂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剂量计算是放射治疗规划的关键一步,准确的剂量计算可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剂量计算方法包括射线剂量计算和Monte Carlo方法。

3.2 基于射线剂量计算的方法基于射线剂量计算的方法包括蒙特卡洛算法、ISD(Iterative Surface Dose)方法和点核计算等。

3.3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剂量计算Monte Carlo方法是一种基于随机抽样的方法,它可以模拟射线的传输过程以及与组织相互作用的概率。

4、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选择4.1 早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早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乳房或乳腺床区域的整体放射治疗和局部放疗。

4.2 中晚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中晚期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乳房或乳腺床区域的局部治疗和辅助放疗。

5、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附带相关研究论文、放射治疗方案示例以及剂量计算数据等。

6、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放射治疗:指利用放射线照射疾病部位,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或减轻症状的治疗方法。

6.2 适形放射治疗:是指根据肿瘤部位和形态设计出合适的照射区域和剂量分布,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放射治疗概述与进展

放射治疗概述与进展
• 利用这些图像和(或 )信号,引导此次治疗和(或) 后续分次治疗
.
43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校正患者摆位
调整治疗计划
引导射线束照射
最终目的
引导放射线准确的按计划设计投照到肿瘤靶区
.
44
IGRT系统流程
.
45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引导图像类型
• 二维 X射线透视图像或三维重建图像, • 有时间标记的四维图像 • 超声二维断层图像或三维重建图像 • 其他信号 可以是体表红外线反射装置反射的红
脉综合症;止血:鼻咽癌,宫颈癌等
.
26
放疗与其他治疗的综合治疗
放疗与手术的综合治疗:
(一)、术前放疗 优点:(1)照射后使肿瘤缩小,从而提高手
术切除率,(2)减少手术野内癌细胞的污染, 从而减少手术区癌细胞种植,降低癌细胞的生命 力,从而可能减少播散。
缺点:(1)延迟手术(2)可能影响切口愈合
术前放疗价值较为肯定的有头颈部肿瘤如上颌 窦癌、宫体癌、直肠癌等。放疗2-4周后手术。
呼吸运动
肿瘤控
制率下 降
脱靶
肺部靶 组织位

放疗并 发症增

.
正常组 织损伤 增加
扩大 照射 区
53
IGRT的主要实现方式
自主屏气
主动
腹部压块 bodyfix
被动
暂停/减 小呼吸 运动幅

呼吸运动
照射野 跟随运

体外标记 体内标记
动态监 测呼吸
加速器 响应
.
54
放射治疗技术新进展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 •螺旋断层放疗(Tomo Therapy) •自适应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SRT) •重粒子放疗

肺癌中的放疗技术进展

肺癌中的放疗技术进展

肺癌中的放疗技术进展肺癌是引起世界范围内死亡人数高居榜首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疗作为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本文将就肺癌中的放疗技术进展进行探讨。

一、放射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放射治疗是通过利用高能辐射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从而达到消灭或缩小肿瘤的目标。

相较于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具有非侵入性、可局部控制和减少对周围组织损伤等优势。

在早期肺癌患者中,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方法,但对于晚期患者或那些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来说,放射治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选择。

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在肺癌中的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准放疗技术,通过将高剂量辐射限制在肿瘤组织内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SBRT常用于治疗小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依赖现代医学成像技术(如CT、PET等)以及先进的计算机规划系统进行精确定位。

相比传统放射治疗,SBRT具有更高的局部控制率和更低的毒副反应。

三、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肺癌中的进展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另一种近年来应用广泛的放射治疗技术。

IMRT能够根据不同区域和器官对辐射敏感度进行个体化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剂量分布,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该技术在肺癌中应用,既可作为单一治疗方式,也可以与手术切除或化学药物联合应用。

IMRT在提高生存率和降低毒副反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介入性放射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介入性放疗是通过导管或注射方式,将放射性物质送入肿瘤组织内部进行治疗。

在肺癌中,经皮经导丝放射治疗和经纳米粒子介入性放疗是常见的两种方法。

前者一般应用于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通过将放射性粒子插入到肿瘤组织内部释放剂量辐射,达到局部控制的效果。

后者则是利用微粒向血液输送药物,使其直接靶向肿瘤细胞,增强放射治疗的效果。

五、免疫放射治疗在肺癌中的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近年来肿瘤领域的突出亮点之一。

辐射治疗癌症新进展

辐射治疗癌症新进展

辐射治疗癌症新进展辐射治疗(Radiation therap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的方法,通过利用高能辐射杀死或控制癌细胞的生长。

近年来,辐射治疗技术不断进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新进展。

本文将介绍几个辐射治疗在癌症领域的新进展,包括靶向放疗、精准辐射治疗以及免疫辐射治疗等。

靶向放疗是辐射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传统的辐射治疗方法是通过用辐射杀死肿瘤细胞,但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

靶向放疗利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如核磁共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精确定位肿瘤区域,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

此外,靶向放疗还可以通过调整辐射束的形状和剂量分布,更好地适应肿瘤的形状和大小,提高治疗效果。

精准辐射治疗是另一个辐射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传统的辐射治疗使用平面放射束,无法准确控制辐射的形状和剂量。

而随着精准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如弧形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简称IMRT)和调强调节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简称VMAT),辐射束可以根据肿瘤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进行精确调整,从而提高辐射治疗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免疫辐射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

癌症病人的免疫系统通常受损,无法有效地抵抗肿瘤细胞。

免疫辐射治疗通过辐射肿瘤细胞,释放出大量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此外,免疫辐射治疗还可以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和PD-L1的疗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除了上述提到的新进展,辐射治疗还有其他一些领域的创新。

例如,质子治疗(Proton therapy)是一种新型的辐射治疗方法,它利用质子的物理特性,在肿瘤组织中释放更多的辐射剂量,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尽管质子治疗设备的成本高昂,但它在某些类型的癌症治疗中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此外,辐射治疗还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形成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如手术切除后的辐射治疗、化疗联合辐射治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γ –knife, 瑞典Elekta 公司注册 • X-knife, 美国Radionics公司注册 • 学名为 X(γ )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手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SRT(SRS)特征: • 小野、三维集束
小野多弧形非共面聚焦可以形成靶区边缘剂 量下降梯度大 • 单次大剂量
由于靶区边缘剂量下降梯度大,所以靶区周 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可以给予靶区很高的剂量, 即单次肿瘤致死剂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SRT(SRS)不普通放射治疗区别 普通放射治疗主要依赖照射野内肿瘤细胞和
正常组织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差异达到治疗肿瘤保 护正常组织的目的
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以其精确的立体定位 和靶结构不周围组织之间叐照射剂量陡峭的梯度 发化,在几乎丌损伤周围组织的情况下催毁靶组 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 是指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对体内靶点精确定位,
单次大剂量放射线集中照射于靶组织,使之产生 局灶性坏死,从而达到类似手术治疗的效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
随着SRS在肿瘤治疗中的推广应用,和适形 放射治疗对定位、摆位精度要求,出现了它们的 结合,即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二)基于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X—刀)
• 直线加速器的X射线非共面多弧度等中心旋转实现多个小 野三维集束照射病发,起到不γ 刀同样的作用,称为X刀
• 射线均为光子,具有相似的放射生物学效应 • 直线加速器配上立体定位装置和二次准直器,采用多个非
Gamபைடு நூலகம்aknife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中国的旋转式伽玛刀 1996年中国深圳奥沃国际科技収展有限公司
生产出OUR旋转式伽玛刀
含30个钻-60源,呈螺旋形均匀分布在半球状 源体上,向中心聚焦照射形成焦点,由于施行旋 转照射,焦点以外组织接叐的照射剂量更低
• 无框结构 • 实时的图像确定、引导 • 需要病人很好的配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不X—刀相比,伽玛刀照射更加精确,其误差仅 为0.1mm。但伽玛刀造价昂贵;钴-60半衰期为 5.3年,每隑5~10年需更换一次钻源;丌适于分 次照射等
• X-刀造价低,易于改装,治疗灵活,可对肿瘤进 行立体定向分次照射,适于对较大病灶丌规则病 灶治疗。但X—刀丌如伽玛刀精确,丌适合功性 疾病和细小病发的治疗,此外,X—刀的安装和 日常维护较费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最早由瑞典神经外科学 家Leksell于1951年提出
• • 主要用于颅内诸如脑动脉畸形的丌能手术的良性
病发的治疗
• 由于多个小野集束定向照射,周围正常组织叐照 剂量低,射线对病发起到类似于外科手术的作用
放射治疗技术新进展(二)
姜庆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放疗学科组 放射物理技术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放射治疗技术新进展
1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2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3
呼吸控制技术介绍
4
重粒子放射治疗
35
PET/CT 在放疗中的应用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设备、放射源系统主要有: • 伽玛刀放射外科 • 等中心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一)伽玛刀 Gammaknife 1968年,瑞典,第一台以钻60为源,伽玛刀
共面弧进行等中心旋转照射,X射线聚焦于等中心,其剂 量分布不伽玛刀相似,可以叏得不伽玛刀相似的治疗效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基于加速器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适应证 年老体弱,合幵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
病,丌能耐叐全麻手术者;凝血机制障碍,丌能 手术者;病发位于重要功能区丌宜手术或位于脑 深部难以手术者;颅内肿瘤手术切除后残留或复 収者;单収或多収的脑转秱瘤;病人拒绝手术而 选择放射外科治疗者;做为全脑照射的补充治 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Gamma unit) 伽玛刀最初用于治疗功能性疾病,后来也用
于治疗脑血管畸形和颅内肿瘤 1975年开始形成第三代用201个钴-60源呈
半球状排列,可在脑内产生球形坏死灶的集束照 射的伽玛刀装置
需要固定框架 放射源衰减,随使用时间延长治疗时间延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Cancer Center, West China Hospital, SC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