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失量测定原理(精)

合集下载

SiO2含量测定

SiO2含量测定

烧失量的测定(1)原理:试样在1025±25℃的马弗炉中灼烧,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

(2)仪器设备:①马弗炉。

②瓷坩埚。

(3)步骤:称取试样1g,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重的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于高温炉中,从低温逐渐升温至1025±25℃,灼烧1h,取出坩埚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灼烧15min,称量,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4)结果表述:烧失量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ωLOI——烧失量的质量分数,%;m样——试样的质量,g;m1——灼烧后试样的质量,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两位小数。

(5)允许差含量范围允许差(%)≤1.00 0.051.01~5.00 0.10>5.00 0.15(6)讨论:①骤加高温会引起试样中烧失量急速挥发,造成试样的飞溅损失,使分析结果有误差;②灼烧后试样吸水性很强,所以冷却时间必须固定,称量迅速,以免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结果偏低。

二氧化硅的测定(1)原理:硅的测定可利用重量法。

将试样与固体氯化铵混匀后,再加盐酸分解,其中的硅成硅酸盐凝胶沉淀下来,经过滤、洗涤,在瓷坩埚中于950℃灼烧至恒重,称量求其质量,得到二氧化硅含量。

本法测定结果约较标准法高0.2%左右。

若改用铂坩埚在1100℃灼烧恒重、经氢氟酸处理后,测定结果与标准法结果误差小于0.1% 。

(2)仪器试剂:马弗炉、瓷坩埚、干燥器和坩埚钳; NH4Cl(固),HCl(浓,6 mol·dm-3,2 mol·dm-3),HNO3(浓),AgNO3(0.1 mol·dm-3)。

(3)步骤:准确称取0.4g试样,置于50cm3烧杯中,加入2.5~3g固体NH4Cl,用玻璃棒混匀,滴加浓HCl至试样全部润湿(一般约需2cm3),并滴加浓HNO3 2~3滴,搅匀。

盖上表面皿,置于沸水浴上,加热1min,加热水约40cm3,搅动,以溶解可溶性盐类。

烧失量测定原理.

烧失量测定原理.

部分硫化物燃烧成二氧化硫并继而转化成硫酸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CaO+2SO2+O2=2CaSO4。
所以,烧失量实际上是样品中各种化学反应在质量上 的增加和减少的代数和。烧失量的大小与灼烧温度、灼烧 时间及灼烧方式等有关。正确的灼烧方法应是在马弗炉中
(不应使用硅碳棒炉)由低温升起达到规定温度并保温半小
时以上。含煤量大的试样要避免直接在高温下进行灼烧。 含碱量大的试样常会侵蚀瓷坩埚而造成误差。
测定方法:准确称取约1 g试样,放入已灼烧恒重的 瓷坩埚中,将坩埚盖盖上并留有一缝隙。放入马弗炉内, 由低温升至所需温度,并保持半小时以上。取出坩埚,置
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烧失量的测定原理
烧失量的测定
一般规定,试样在 950 ~ 1000℃下灼烧后的减少的质量百分
数即为烧失量(个别试样的测定温度则另作规定)。 当在高温下灼烧时,试样中的许多组分将发生氧化、分 解及化合等反应。
如:FeO氧化成Fe2O3:4FeO+O2=2Fe2O3 表现在烧失量上是 质量增加现象。 碳酸盐的分解: 结晶水的失去: CaCO3=CaO+CO2↑ A12O3+2SiO2·2H2O=Al2O3·2SiO2+2H2O

烧失量测定方法

烧失量测定方法

烧失量测定方法
1、方法提要
试验在(950±25)℃的高温炉中灼烧,驱除二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

通常矿渣硅酸盐水泥应对由硫化物的氧化引起的烧失量误差必须进行校正,而其他元素存在引起的误差一般可忽略不计。

2、引用标准
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3、仪器设备及材料
1)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1mg
3)试验电阻炉:0—1100℃
4)瓷坩埚30mL
5)坩埚钳
6)干燥器、瓷盘、药匙等
4、试验步骤
将来样于105±5℃恒温干燥箱中烘干,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约1g试样(m1),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锅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25)℃下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反复。

烧失量的测定

烧失量的测定

烧失量的测定-灼烧差减法
原理:
试样在(950±25℃)的高温炉中灼烧,驱除二氧化碳和水分,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的元素氧化。

通常矿渣硅酸盐水泥应对由硫化物的氧化引起的烧失量的误差时行校正,而其他元素的氧化引起的误差一般可忽略不计。

分析步骤:
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01g,放入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25℃)下灼烧15min-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到恒量。

恒量:
经第一次灼烧、冷却、称量后,通过连续对每次15min 的灼烧,然后冷却、称量的方法来检查恒定质量,当连续再次称量之差小于0.0005g时,即达到恒量。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方法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方法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取样方法一、粉煤灰烧失量(%)试验取样方法及数量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批,不足200t亦按一批论,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率小于1%)的重量计算。

散装灰取样——从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每份试样1~3k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试样)。

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中抽10袋,并从每袋中各取试样不少于1k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为平均试样)。

二、试验方法:按四分法取样,准确称取1g试样,置于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与坩埚上,防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1000℃以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

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三、计算:烧失量(%)S=(G1-G2)/G1*100G1烧前质量,G2烧后质量。

四、粉煤灰必试项目试验结果评定标准评定依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其品质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烧失量(%)不大于Ⅰ级5% Ⅱ级8 % Ⅲ级15%三)、掺合料“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标准《混凝土矿物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DB/T 1013-2004 J10364-200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等的规定。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混凝土生产中为改善其某些性能、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节约水泥材料、而加入的人造或工业废料及天然的矿物材料,称为混凝土掺合料。

其可分为活性掺合料和非活性掺合料。

活性掺合料是指某些自身具有水硬性的材料,如碱性粒化高炉矿渣、增钙液态渣、烧页岩灰等。

或者某些自身不具有水硬性,但经磨细与石灰或石灰和石膏拌合在一起,加水后能在常温下具有胶凝性的水化产物,既能在水中也能在空气中硬化,这种材料称为具有活性的水硬性材料,如酸性粒化高炉矿渣、硅粉、沸石粉、粉煤灰、烧页岩以及火山灰质材料,如火山灰、浮石、凝灰岩、硅藻土、蛋白石等。

烧失量重量法

烧失量重量法

烧失量重量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烧失量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在高温下的失重量来确定其中的各种成分的含量。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矿产资源开发、材料科学、环境监测等。

本文将对烧失量重量法的原理、应用和操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分析方法。

烧失量重量法的原理是利用样品在高温下失重的特性来确定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在高温下,许多物质都会发生热分解或挥发,导致样品的质量减少。

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温度,可以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加热样品来分离和定量不同组分。

烧失量重量法是一种可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在实际分析中,首先需要将待测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发生热分解或挥发,然后用天平测量失重量,最终根据失重量和样品质量的比值来计算不同成分的含量。

为了减小误差,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干燥、研磨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烧失量重量法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矿石的矿物分析中,烧失量重量法可以用来确定各种矿物的含量,从而指导采矿和选矿过程。

在金属材料的质量控制中,烧失量重量法也可以用来检测杂质的含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在环境监测中,烧失量重量法可以用来分析大气颗粒物、土壤和水样中的有机和无机成分,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烧失量重量法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时间,以保证样品完全分解或挥发。

应根据样品性质和含量范围选择合适的称量范围和称量精度。

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样品的处理方法和程序,避免外来污染或其他误差的引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烧失量重量法是一种简便、快捷且可靠的化学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其原理、应用和操作流程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分析方法的要点和技巧,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烧失量重量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烧失量的测定方法

烧失量的测定方法

烧失量的测定方法
1. 方法概要:
试样在550℃的马弗炉中灼烧,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

由硫化物的氧化引起的烧失量误差必须进行校正,而其他元素存在引起的误差一般可忽略不计。

2. 所用试剂与设备、器皿:
1) 30mL瓷坩埚;2) 高温炉;3) 分析天平。

3. 分析步骤:
1)称取约1g试样(m),精确至0.0001g;
2)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马弗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
3)在550℃下灼烧15min~20min;
4)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4. 结果计算与表示:
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XLOI 按下式计算XLOI=(m-m1)/m*100%
式中:XLOI ――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
m ――试料的质量,g;m1 ――灼烧后试料的质量,g。

烧失量重量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烧失量重量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烧失量重量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烧失量重量法是一种在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在高温下将样品燃烧,测量燃烧后的残渣重量来确定样品中的无机物含量。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化学分析中,包括土壤、食品、药品等领域。

烧失量重量法的原理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且准确性较高,因此受到许多研究人员的青睐。

本文将详细介绍烧失量重量法的原理、实践应用以及其重要性和局限性,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烧失量重量法进行概述,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什么是烧失量重量法、其原理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烧失量重量法的重要性,并讨论其局限性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烧失量重量法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同时也能够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有所展望。

1.3 目的烧失量重量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通过测量样品在高温下失去的重量来确定样品中的各种成分含量。

通过烧失量重量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样品中的有机质、水分、灰分等成分的含量,为工业生产、科研实验、质量控制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烧失量重量法也可以用于分析样品的热稳定性、矿物结构、结晶水含量等性质,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材料的特性和结构。

因此,烧失量重量法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为各行业的生产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促进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2.正文2.1 什么是烧失量重量法烧失量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某种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失去的重量。

在化学和材料领域,烧失量重量法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样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具体来说,烧失量重量法通常涉及将样品在高温下燃烧或加热,以使其中的各种成分转化为气体、水蒸气或其他形式从而蒸发或消失。

通过测量加热前后样品的重量差异,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分析有机物、无机物和金属等各种类型的样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方法:准确称取约1 g试样,放入已灼烧恒重的 瓷坩埚中,将坩埚盖盖上并留有一缝隙。放入马弗炉内, 由低温升至所需温度,并保持半小时以上。取出坩埚,置 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烧失量的测定原理
烧失量的测定 一般规定,试样在950~1000℃下灼烧后的减少的质量百分
数即为烧失量(个别试样的测定温度则另作规定)。 当在高温下灼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试样中的许多组分将发生氧化、分 解及化合等反应。
如:FeO氧化成Fe2O3:4FeO+O2=2Fe2O3 表现在烧失量上是 质量增加现象。
碳酸盐的分解: CaCO3=CaO+CO2↑ 结晶水的失去: A12O3+2SiO2·2H2O=Al2O3·2SiO2+2H2O
部分硫化物燃烧成二氧化硫并继而转化成硫酸盐: 2CaO+2SO2+O2=2CaSO4。
所以,烧失量实际上是样品中各种化学反应在质量上 的增加和减少的代数和。烧失量的大小与灼烧温度、灼烧 时间及灼烧方式等有关。正确的灼烧方法应是在马弗炉中 (不应使用硅碳棒炉)由低温升起达到规定温度并保温半小 时以上。含煤量大的试样要避免直接在高温下进行灼烧。 含碱量大的试样常会侵蚀瓷坩埚而造成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