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错别字的实践活动
幼儿园错别字整改方案与实践活动

幼儿园错别字整改方案与实践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错别字的纠正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错别字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可能会对其日后的学业产生消极影响。
设计一套有效的错别字整改方案并结合实践活动,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
1. 问题分析在进行错别字整改方案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错别字的出现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在逐渐形成,他们对于语言规则和书写规范的掌握程度较低,因此容易出现错别字的情况。
家庭环境和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幼儿在语言使用上出现偏差。
2. 整改方案设计2.1 教师引导幼儿园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引导孩子们正确地使用语言,并且在发现错别字时及时予以指正。
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对于孩子们的语言规范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游戏化教学通过设计一些专门针对错别字的游戏,例如错别字接龙、找错别字比赛等,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的主动性。
2.3 课堂实践活动针对错别字的整改方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例如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并纠正对方的错别字;设计一些有趣的绘本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体会错别字对语言的影响,并提出改正方式等。
3. 实践活动示范在整改方案设计完成之后,需要有相应的实践活动来协助方案的实施。
可以组织一场错别字整改主题的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了解我校的错别字整改方案并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实践活动。
4. 观点与理解对于幼儿园错别字整改方案与实践活动,我认为关键在于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规范,并且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
整改方案应当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愉快地学习并提高。
在实践活动中,与家长的互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是孩子们学习语言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他们的参与与支持能够为孩子们的错别字整改工作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寻找错别字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错别字是我们在日常书写和阅读中常见的现象,它不仅影响了文字的准确性,还可能造成误解和笑话。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对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特此开展寻找错别字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增强学生对汉字的正确书写意识,提高书写质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心程度,提高语文素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学习乐趣。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四、活动对象全校学生五、活动内容1. 错别字征集(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错别字,如报纸、杂志、广告、标语等。
(2)学生可以将错别字拍照或抄写下来,注明出处和错误类型。
(3)每周五下午,各班将收集到的错别字汇总,交至语文老师处。
2. 错别字评选(1)语文老师对收集到的错别字进行初步筛选,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错别字。
(2)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错别字评选,分为以下几类:a. 错别字最多奖b. 错别字类型最丰富奖c. 错别字影响最大奖d. 错别字最具创意奖(3)评选结果将在学校公告栏和校园广播中公布。
3. 错别字展示(1)将评选出的优秀错别字制作成展板,在学校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展示。
(2)邀请相关专家对错别字进行点评,让学生了解错别字的危害和正确书写的重要性。
4. 错别字纠正(1)学生通过查找字典、请教老师等方式,对收集到的错别字进行纠正。
(2)将纠正后的正确字词进行整理,制作成“错别字纠错手册”,发放给学生。
六、活动安排1. 第一阶段(10月1日-10月10日):宣传发动阶段。
通过班会、广播、海报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寻找错别字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第二阶段(10月11日-10月20日):征集阶段。
学生关注身边的错别字,收集整理后上交。
3. 第三阶段(10月21日-10月25日):评选阶段。
语文老师筛选错别字,进行初步评选。
学校“寻找生活中的错别字”规范语言文字实践活动

啄木鸟行动
——XX学校“寻找生活中的错别字”规范语言文字实践活动
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高XX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水平,增强同学们规范用字的意识,培养同学们从小规范使用汉字的习惯,近日,XX学校开展“寻找生活中的错别字”活动。
同学们经常会写错别字,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外,生活中有些公共场所、报刊杂志也存在错别字,经常会误导同学们。
为此,我校拟定了完善的“寻找生活中的错别字”语言文字规范实践活动方案,各班按方案成立了“纠错小分队”,让孩子们争当“啄木鸟”,找出身边的错别字。
活动开始后,同学们像“啄木鸟”一样,分别对自己的、同学们的作业本进行了认真检查,寻找错别字,并把结果按时汇报给老师。
各班的“纠错小分队”还在校园里寻找:学习园地、走廊的班级文化墙、宣传板报,居然也发现不少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
“纠错小分队”又走出校园,检查街道路牌、标语、广告、招牌上的规范用字情况。
发现街边的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乱造简体字的重点之一。
活动结束之后,同学们进行了活动总结,形成“纠错卡片”、“纠正错别字调查表”、“纠正错别字自查表”。
这些结果,让同学们看到了错别字、不规范字的来源,提高了对正确的字应该怎么写的认识,还找到了错别字容易出现的原因。
最后,同学们编辑了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对活动进行了宣传!学校表彰了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XX名“最佳小啄木鸟”,XX个“纠错小分队”。
整个活动促进了同学们对错别字的重视,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化素质,还让同学们认识到,错别字的出现不仅影响着市容市貌,而且对青少年的成长会产生不良影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的发展极为不利。
每个同学们都有责任自觉书写规范字,有义务纠正社会上的不规范用字。
错别字社会实践报告

错别字社会实践报告
2022年5月10日,我们参加了一次错别字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大家对错别字的认识,促进正确使用汉字,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在活动中,我们首先进行了错别字的辨析训练,通过阅读文章和文字游戏,大家逐渐掌握了一些常见错别字的正确用法。
接着,我们分成小组到社区进行错别字宣传活动,向居民发放错别字宣传册,并与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了解错别字对语言文字的影响。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错别字对语言文字的危害,也更加重视了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我们将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语言文字的使用,积极纠正和避免错别字的出现,为提高社会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对错别字的认识,也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播正确的语言文字使用观念,促进社会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发展。
小学错别字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错别字是学生在日常书写和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书写质量,还可能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本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别和纠正错别字,提高学生的汉字素养。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错别字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习惯。
3. 提高学生识别和纠正错别字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汉字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活动时间本活动可安排在学期初或学期中,为期一个月。
四、活动对象小学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五、活动内容(一)活动一:错别字知识讲座1. 讲座主题:错别字的概念、种类及产生原因。
2. 讲座形式:教师讲解、学生提问、互动交流。
3. 讲座内容:(1)错别字的定义及分类;(2)错别字产生的原因;(3)常见错别字的纠正方法。
(二)活动二:错别字大搜索1.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错别字,提高对错别字的关注度。
2. 活动形式:学生自主查找、小组合作、班级交流。
3. 活动步骤:(1)学生每天记录下自己发现的错别字;(2)小组内互相交流,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3)班级内展示各小组发现的错别字,教师点评并纠正。
(三)活动三:错别字趣味竞赛1.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识别和纠正错别字的能力。
2. 活动形式:小组竞赛、个人挑战、抢答环节。
3. 活动内容:(1)小组竞赛: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找出错别字,并进行纠正;(2)个人挑战:学生独立完成错别字识别和纠正任务;(3)抢答环节:教师出示错别字,学生快速说出正确字词。
(四)活动四:错别字日记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提高对错别字的关注。
2. 活动形式:学生每日记录,教师批改指导。
3. 活动内容:(1)学生每日写一篇日记,要求书写规范,无错别字;(2)教师每日批改日记,对学生的书写进行指导,纠正错别字。
(五)活动五:错别字主题班会1.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班会中分享错别字学习心得,提高错别字识别能力。
错字考察社会实践报告

错字考察社会实践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字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前所未有。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错别字的出现频率也呈上升趋势,给信息的准确传达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错别字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提升自我文字校对的能力,我参加了这次以“错字考察”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实习目的与岗位认识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探究错别字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为之后的预防和纠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亲身参与,提高个人的语言文字素养和校对能力。
在实习岗位上,我主要负责错别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实地考察的组织与协调。
这个岗位要求我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二、实习过程与问题发现在实习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收集错别字数据,包括网络爬虫、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等。
通过对比分析,我发现错别字的出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输入错误:由于输入法的不完善或用户输入习惯的问题,导致同音字、形似字等错误频繁出现。
知识盲点:部分用户由于对某些字词不熟悉,容易在书写时产生混淆。
态度问题:部分用户在书写时缺乏认真态度,导致错别字的出现。
针对这些问题,我尝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纠正,如加强输入法优化、开展语言文字培训等。
三、问题解决方法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我提出以下解决方法:优化输入法:建议输入法开发商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反馈,不断优化输入法算法,减少同音字、形似字的干扰。
加强语言文字教育: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公民的语言文字教育,提升全民的语言文字素养。
建立纠错机制:在各类媒体和社交平台中建立错别字纠错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错别字。
四、实习收获与不足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错别字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纠正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提升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素养和校对能力,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然而,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某些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等。
小学纠正错别字活动方案

小学纠正错别字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纠正错别字活动目标: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正确识别和纠正错别字,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写作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足够数量的错别字练习题,其中包括常见的错别字及其正确写法。
2. 准备一些小奖品作为奖励,例如小奖章、贴纸等。
3. 准备一份错别字表格或标志,用于记录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纠正的错别字。
活动步骤:1. 介绍活动目的和规则: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帮助他们纠正错别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游戏环节: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挑战,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纠正错别字。
例如可以设置抢答环节,教师念出一句错别字的句子,学生们迅速抢答并纠正错别字;或者设计填空题,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字填入句子中。
每个问题设置一定的时间限制,以增加竞争氛围。
3. 练习时段:在活动中间设置练习时段,每个学生都应该完成一定数量的错别字练习题。
可以组成小组互相合作纠正错别字,或者学生个人完成,然后相互检查。
教师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检查和指导。
4. 评审环节:在活动结束前,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绩评选优胜者,并给予奖励。
可以发放小奖章或贴纸作为奖励,鼓励学生们参与活动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 总结和反思: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总结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改正的错别字,提醒他们在日常写作中注意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活动效果评估: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来评估活动的效果。
2. 可以收集学生在活动中纠正的错别字和改正后的句子,以便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作为之后的教学素材。
注意事项:1. 活动的设置要有足够的趣味性,尽量做到寓教于乐,增加学生的参与欲望。
2. 活动时要注意学生的感受,避免过分竞争和对学生的打击,应该以鼓励和帮助为主导。
3. 活动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语言水平。
街道错别字实践活动感想

街道错别字实践活动感想首先,我想说的是,街道错别字实践活动对我个人的影响非常深远。
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我平时的生活重心放在了家庭和工作上,很少有机会关注到错别字这个问题。
但是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才意识到错别字对社会的危害有多大。
无论是在报纸上、商场上、学校里,还是在公共场所,错别字都会影响到人们的阅读体验,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而且,错别字的产生往往意味着不严谨的态度,这会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带来不良的影响。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地意识到,改正错别字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纠正的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文明素质的体现。
其次,街道错别字实践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错别字不仅仅是一个个案,它关乎到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一个语言文字正确、规范的社会,必然更加注重思维方式和做事态度的优秀。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仅是在纠正错别字,更是在倡导一种正确、规范的交流方式,提升人们的语言文字水平,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即便每个人的努力只是微小的一点点,但是当这种微小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会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最后,我想说的是,街道错别字实践活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它不仅仅关乎到我们的个人形象和国家形象,更关乎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
所以,纠正错别字不仅仅是一项个人的责任,更是一项社会的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错别字的改正活动中来,共同努力,共同提高语言文字水平,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只有当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错别字改正活动的参与者,才能真正推动错别字的改正工作向前发展。
在这次错别字的实践活动中,我不仅仅学到了很多,更是深刻感受到了错别字对社会的危害。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推动错别字改正活动在社会上的普及和深入,共同努力,停止错别字对社会的侵蚀。
希望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错别字的改正活动中来,共同努力,共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评学校:深圳市松坪学校中学部参评课题:《我爱你,汉字——错别字调查综合活动》指导教师:林毅参加学生:七年级(5)班、(6)班《我爱你,汉字——错别字调查综合活动》课例一、教学设计(一)活动主题设计世上最古老的文字中,只有汉字绵延至今,还在发展,还在使用。
语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使得汉字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地改变自身,以适应汉语和汉族社会的发展变化。
汉字的历史悠久,经历的变化又很多,所以学起来不易,用起来更难。
自古以来,写错别字的毛病几乎人人难免,“如火如茶”、“走投无路”之类,层出不穷。
由于电脑的普及,写错别字的现象更普遍了。
当前社会用字的情况相当混乱,一些好繁恶简者买弄学问,明明不熟悉繁体字却硬要用繁体,结果弄巧成拙,闹出“皇後(皇后)”、“祝尔慷(祝尔康)”等笑话,误导人们;当今电视广告流行用别字成语如“衣衣不舍(依依不舍)”、“咳不容缓(刻不容缓)”、“默默无蚊(默默无闻)”等,小孩子熟记于心,作业中常出现错别字;深圳的外资企业很多,加上受港、澳、台等地的影响,语言文字环境复杂,一些人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写错别字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
这和我们深圳“国际花园城市”的美名不相吻合,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纠正错别字的呼声越来越高,已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和重视。
正好《语文(七年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有这么一个活动机会,因此就借机带领学生开展了“‘我爱你,汉字’错别字调查”的综合活动。
为规范深圳的语言文字,净化深圳语言环境,打造美丽的深圳出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加强语文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2.通过调查社会上错别字的惊人状况,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
3.通过对错别字的形成原因的分析,更加深入了解汉字,爱上汉字。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3.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2.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活动过程设计:1.准备阶段:(1)确定“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一为“‘我爱你,汉字’错别字调查综合活动”。
(2)动员学生参加,确定参加人员及小组负责人。
(3)指导老师指导设计活动表格:(4)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提供辅助工具如:表格、电脑、照相机等。
2.活动阶段:(1)师生利用课余、周末在街头巷尾寻找标语、广告、招牌等错别字,有的用相机把错别字拍摄下来。
(2)在网络、报刊上寻找错别字。
(3)在同学的作业本中寻找错别字。
(4)其它出现错别字的地方寻找错别字。
(5)网络查找相关资料。
3.反思总结阶段:(1)把搜集到的错别字集中起来,进行分类整理,尽量找出错的类型。
(2)以论文的形式整理成果。
(3)各成员以作文的形式总结得失。
4.成果展示:(见附录)(1)在班级张贴收集来的错别字的纸张、照片等。
(2)在语文课展示关于错别字的论文。
(3)给深圳市民写一封倡议书。
二、学生学习活动案例(一)案例题目:我爱你,汉字——错别字调查综合活动(二)课题选择:1.《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有一个专题是查找错别字的,我们非常有兴趣。
2.无论是社会上的人还是学校的同学,都容易出现错别字。
3.深圳街头受香港文化的影响,经常能看到不规范的繁体字。
(三)研究目的:明白错别字产生的原因,给错别字分类,纠正错别字。
(四)探究过程:1.准备阶段:(1)确定活动目标。
(2)分组确定参加人员及小组负责人。
(3)设计活动表格。
2.活动阶段:(1)利用课余、周末在街头巷尾寻找标语、广告、招牌等错别字。
(2)在网络、报刊上寻找错别字。
(3)在同学的作业本中寻找错别字。
(4)其它出现错别字的地方寻找错别字。
(5)网络查找相关资料。
3.反思总结阶段:(1)把搜集到的错别字集中起来,进行分类整理,尽量找出错的类型。
(2)各小组成员总结得失。
(五)探究结果:我们这些参加活动的同学都注意到尽量避免写错别字,写字的时候也特别认真。
我们还给周围的人宣传写错别字的危害,给深圳市民写了一封倡议书。
(六)收获体会:1.明白了错别字的产生原因。
2.给错别字分类。
3.明白错别字带来的危害。
4.明白怎样消灭错别字。
当前社会错别字的表现形式七(5)班罗婕、高晓勉、林悦君、张慧慧、彭诗雅中国的文字古老而神秘,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能使用这样的文字而自豪。
但是当前社会,使用错别字的现象非常普遍,我们小组在林老师的带领下,对当前社会错别字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错别字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繁体字有“复活”的现象。
1956年1月国家公布《简化字方案》后,简化字成为国家法定文字。
但是繁体字在今天的使用好象成了一种时髦。
例如:电视、报纸、街边的广告用字越来越多地使用繁体字。
我们的同学作业上也出现了繁体字。
深圳离香港近,深圳人喜欢看香港的电视频道,买香港的杂志,对繁体字更是推崇。
深圳街头的招牌、路牌、广告用字,据我们组调查显示,约有30%使用繁体字。
在皇岗、罗湖等香港人多的住宅区,招牌、广告等使用繁体字的比例更高。
二,错别字的现象相当严重。
报刊、书籍、网络、电视以及学生的作业用字也不例外。
错字如:“印染厂”的“染”,右上角“九”错成“丸”,“废品回收”的“废”“广”字旁错成“病”字旁,“初中”的“初”“衣”字旁错成“视”字旁。
别字如:“如火如荼”错成“如火如茶”,“迁徙”错成“迁徒”,“竟然”错成“竞然”等。
这些错别字的例子举不胜举。
三,乱造简化字。
例如:“慢”的右边乱简成“万”,“原”的里面简化成“元”,“楼”的右边简化成“六”,“韭菜”简化成“九菜”,“鸡蛋”简化成“鸡旦”等。
目睹这样的现状,我们真是触目惊心。
希望大家都能规范用字,能让中国的语言文字得到净化。
常见错别字类型及其辨析方法七(6)班王南恩、温玉安、冯晓文、林锦盛、叶新胜我们组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常见错别字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因字形相似而产生错误,如“盲”与“肓”,“沏”与“彻”,“缀”与“辍”,“徙”与“徒”,“炙”与“灸”,“侯”与“候”,“祟”与“崇”等等。
这类字字形仅有极小的差别,但读音意义完全不同。
要辨别这类错别字,一般只要从读音入手,都可以比较轻松地辩别出来。
“盲(mánɡ)”目”不是“肓(huānɡ)目”,“沏(qì)茶”不是“彻(chè)茶”,“辍(chuò)学”不是“缀(zhuì)学”,“迁徙(xǐ)”不是“迁徒(tú)”,“针灸(jiǔ)”不是“针炙(zhì)”,“等候(hòu) ”不是“等侯(hóu)”,“作祟(suì)”不是“作崇(chónɡ)”。
二、因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而产生错误,如“辩驳”误作“辨驳”,“味同嚼蜡”误作“味同嚼腊”,等等。
这类错别字由于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辨别有困难。
但这类形声字可以从字的形旁分析,从意义上分析。
如“装帧”一词的意思是指书画作品或书刊的装饰设计,“帧”指的是字画的幅,应从“巾”旁,而“祯”从“礻”旁,“礻”即“示”,其意义与祭祀有关,这与“装帧”的意义显然不符。
“辩驳”一词的意思是争辩驳斥,与人争辩,驳斥对方应该是用语言,所以应从“讠”旁而不从“卜”。
“味同嚼蜡”一词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蜡”有枯燥无味之意,而“腊”意指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鱼、肉、鸡、鸭等),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当然不能说是“味同嚼腊”。
三、因音同或音近而产生错误,如“耽搁”误作“担搁”,“金碧辉煌”误作“金壁辉煌”,“以逸待劳”误作“以逸代劳”,“不计其数”误作“不记其数”,“融会贯通”误作“融汇贯通”等等。
这类错别字的辨别主要是从词义去分析。
“耽搁”一词中“耽”的意思是延误、延迟,而“担”则是用肩挑之意,也不可混淆。
“金碧辉煌”中的“金碧”指的是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石绿等,当然不可以写成“墙壁”的“壁”。
“以逸待劳”是指作战时采取措施养精蓄锐,等待对手疲劳后乘机出击取胜,“待”应是“等待”的“待”,不应是“代替”的“代”。
“不计其数”意为数目多得无法计算,不是无法记忆或记录,当然不可写作“记”。
“融会贯通”中的“会”是领会的意思,也不可写作“汇集”的“汇”。
记牢了词语的意思,就容易区分同音字了。
四、因义同或义近而产生误,如“照相”不能写作“照像”,而“画像”“摄像”不能写作“画相”“摄相”,“丰富多彩”不能写作“丰富多采”,“四季常青”不能写作“四季长青”,“理屈词穷”不能写作“理屈辞穷”,“刹那”不能写成“霎那”。
这类字读音相似,意义也相近,有些字如“词”和“辞”、“采”和“彩”、“站”和“颤”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通用,但是有些词语中它们之间不能混写,主要是约定俗成只能这样写而不能那样写。
对于这类字,我们尽可能把它们牢牢记住。
通过以上的这些归类,我们规范用字就感觉到简单多了。
这么好的方法,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推广,让更多的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
别让错别字玷污美丽七(五)班蔡银君、李林、温灏、向黎深圳是个美丽的花园城市,但是我们在街头巷尾常常看见一些错别字,这就象在美女脸上长了一颗痘,影响了美感。
从我们刚学写字时开始,错别字在我们脑海中始终是一个不好的概念,如果有人写了错别字,在班上被老师讲了,肯定会被同学笑掉大牙的。
这个学期,我们小组将上街“捉”错字作为综合活动的内容。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在走街窜巷,寻找出多处不规范社会用字。
同学们个个火眼金睛,走街窜巷时,我们发现卖鸡蛋的婆婆把“鸡蛋”写成了“鸡旦”,补鞋匠把“补鞋”的“补”写成了“卜”,收购废品处的“钢铁”写成“刚铁”,一处招牌的“遵守”写成“造守”,一处饭店的“卤味”写成“占味”……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松坪山的商业街有家快餐店,有天中午我从那儿路过,在门口看到一个招牌,写着“供应快餐”,仔细一看,才发现“餐”字写成了“夕”字上面加“卜”字头的怪字,也就是“餐”的左上角那个部首,显而易见这是一个错别字,“餐”字不应该写成所谓的简化字,“餐”字是我发现的错误率最高的一个字了。
其次,就是家具的“具”,什么“精品家俱”呀,“办公家俱”呀,经常把“具”写成“俱”。
有一次,我们在街上看到一家眼镜店的招牌上写了个“隐行药水”,我们脑中就浮现出了动画片中那种一喝就能隐去行踪的药水,很感兴趣,正打算也买一瓶来吓吓人,定神细想,却发现“隐形”写成了“隐行”。
哎!没戏了,还以为自己能和“哈利•波特”一样能隐行呢。
我们只好去向老板说明情况。
另外,还有“大排挡”、“鸡旦”等错误率较高的词,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是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