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合集下载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二)18秋在线作业2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二)18秋在线作业2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二)18秋在线作业2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中古日本具有“俳圣”美誉的诗人是()
A近松门左卫门
B鸭长明
C松尾芭蕉
D井原西鹤
这道题选择:C
2、使泰戈尔获得19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A《故事诗集》
B《吉檀迦利》
C《戈拉》
D《生辰集》
这道题选择:B
3、《萌芽》的作者是()
A莫泊桑
B都德
C福楼拜
D左拉
这道题选择:D
4、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国别是()
A美国
B哥伦比亚
C危地马拉
D墨西哥
这道题选择:B
5、印度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
A班吉姆
B萨拉特
C普列姆昌德
D泰戈尔
这道题选择:D
6、法国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是()
A尤涅斯库
B阿达莫夫
C热内
D贝克特
这道题选择:A
7、埃及现代作家塔哈?侯赛因的代表作是()
A《苦难树》
B《山鲁佐德之梦》
C《日子》
D《世上受苦的人》。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19秋在线作业2答案2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19秋在线作业2答案2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19秋在线作业2答案2
外国文学史19秋在线作业2-答案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托玛斯?曼的代表作是()
A.《魔山》
B.《帝国三部曲》
C.《布登勃洛克一家》
D.《伪币制造者》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C
2.《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理想的贵族妇女形象是
A.达吉亚娜
B.索妮娅
C.娜塔莎
D.奥丽加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A
3.莎士比亚的剧作《暴风雨》属于
A.悲剧
B.喜剧
C.历史剧
D.传奇剧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D
4.古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神是
A.雷电神
B.海神
C.工匠神
D.太阳神
[提示: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完成作答] 参考选项:D
5.剧作《欧那尼》的作者是
A.雨果
B.海涅
C.拜伦。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在线作业2-0004满分作业参考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在线作业2-0004满分作业参考

外国文学史全新在线作业2-0004
中世纪后期英雄史诗的主题是
选项A是:歌颂部落英雄
选项B是:表现人与自然的斗争
选项C是:爱国主义
选项D是:民族主义
正确选项:C
桑丘 •潘沙的形象出自作品
选项A是:《十日谈》
选项B是:《堂吉诃德》
选项C是:《巨人传》
选项D是:《坎特伯雷故事集》
正确选项:B
莱辛的剧作《爱米利亚•迦绿蒂》是选项A是:一部市民悲剧
选项B是:一部爱情悲剧
选项C是:一部正剧
选项D是:一部政治悲剧
正确选项:A
迦梨陀娑的代表作是()
选项A是:《云使》
选项B是:《沙恭达罗》
选项C是:《小泥车》
选项D是:《罗摩衍那》
正确选项:B
拉伯雷的代表作是
选项A是:《歌集》
选项B是:《羊泉村》
选项C是:《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选项D是:《巨人传》
正确选项:D
王尔德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选项A是:唯美主义
选项B是:自然主义
1。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二答案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二答案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二答案《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二答案练习题第三套答案一、分析论述题1.分析浮士德形象。

首先,浮士德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

他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道路。

这个过程实际包括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年间欧洲和德国进步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

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乐和迷离的情欲,否定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妥协道路,也否定了向古代艺术美去寻求出路的幻想,然后追求更高的理想——以自由劳动开拓人人幸福的乐园。

浮士德的形象成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艺术概括。

其次,在浮士德探求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

从他在书斋中领悟到“泰初有为”,到他终生探索的最后结论“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天上序幕》中,天帝曾指出,“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到全诗的结尾部分,一位天使把他接上天堂是又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来我辈均能救“,前后呼应,有意突出浮士德积极行动的精神。

第三,浮士德的性格充满矛盾,他的前进道路上贯穿着辨证的精神。

浮士德自身与客观现实产生矛盾,精神上也具有两重性。

他不断克服掉自身的弱点,不断探索。

在他探索的道路上,魔鬼靡非斯特总是企图把他引向堕落,但靡非斯特恰好帮助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地前进。

第四,浮士德一生的探索以找到理想为终结,然而这个理想实质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

浮士德没有真正实现他的理想,他的一生仍然是一个理想探索者的悲剧。

2.比较分析19世纪英国、法国、俄国三个国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是在复辟王朝时期酝酿、在七月王朝时期产生的。

因此,早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如斯丹达尔、巴尔扎克、梅里美等,几乎都把批判的锋芒同时指向封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

最新奥鹏北京语言大学20秋《外国文学史》作业2-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北京语言大学20秋《外国文学史》作业2-参考答案
B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帕拉莫》
C卡彭铁尔的《人间王国》
D马尔克斯的《恶时辰》
【答案】:B
3.莫泊桑第一篇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短篇小说,也是它的成名作是()。
【选项】:
A《项链》
B《米龙老爹》
C《菲菲小姐》
D《羊脂球》
【答案】:D《羊脂球》|
4.构成堂.吉诃德性格喜剧性的主要因素是()。
【选项】:
A他对社会的冷嘲热讽
A奥古斯特.施莱格尔
B诺瓦利斯
C蒂克
D利德里希.施莱格尔
E席勒
【答案】:A奥古斯特.施莱格尔|B诺瓦利斯|C蒂克|D利德里希.施莱格尔|
18.狂飙突进运动中的席勒的代表作品是____。
【选项】:
A《奥里昂的姑娘》
B《威廉.退尔》
C《强盗》
D《阴谋与爱情》
E《熙德》
【答案】:C《强盗》|D《阴谋与爱情》|
C《大二心河》
D《胜者无所得》
【答案】:A《乞力马扎罗的雪》|
11.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可以说是一部()。
【选项】:
A当代寓言
B历史小说
C政治小说
D自传体小说
【答案】:A当代寓言|
12.唯物主义美学观“美是生活”出自( )。
【选项】:
A《文学的幻想》
B《艺术的概念》
C《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D《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19.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有()。
【选项】:
A用人性反对神权
B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等级偏见
C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D拥护中央王权,反对封建割据
E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
【答案】:A用人性反对神权|B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等级偏见|C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D拥护中央王权,反对封建割据|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外国文学史》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外国文学史》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外国文学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沙恭达罗》在艺术上体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

()A.正确B.错误2.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创作以幽默和辛辣的讽刺著称。

()A.错误B.正确3.19世纪中后期象征主义诗人有()A.马拉美B.波德莱尔C.魏尔伦D.王尔德E.兰波4.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是莫里哀。

()A.正确B.错误5.肖洛霍夫的小说创作基本上都是以茨冈人的生活为题材。

()A.错误B.正确6.比较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国文学发展的异同。

正确答案:一、意大利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因而人文主义文学的新文学出现也最早。

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他用意大利语写成的抒情诗集是歌集,主要歌咏对劳拉的爱情,表现了以现世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

歌集的形式,以十四行诗为主,为后来欧洲抒情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薄迦丘的杰作是《十日谈》。

该作勇敢地向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出挑战。

作品反映意大利社会的现实,多以爱情为主题,大胆揭露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的生活腐朽、道德败坏;赞美商人、手工业者的聪明、勇敢、热爱现世生活,反对禁欲主义。

15世纪以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曾一度繁荣,但总的成就不如早期。

二、法国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法国人文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存在着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

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

他们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反对禁欲主义,注重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但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艺术上追求典雅的风格。

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杰出代表三、西班牙西班牙从15世纪末走向统一,但强盛时期非常短暂,16世纪中叶以后便开始衰落。

因此,资本主义关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人文主义文学出现较晚。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二)》在线作业1-0003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二)》在线作业1-0003

外国文学史(二)在线作业1-0003
左拉所属文学流派是()
A:唯美主义
B:浪漫主义
C:自然主义
D:现实主义
参考选项:C
托玛斯曼的代表作是()
A:《布登勃洛克一家》
B:《帝国三部曲》
C:《魔山》
D:《伪币制造者》
参考选项:A
表现苏联卫国战争题材的小说《青年近卫军》的作者是()A:绥拉菲莫维奇
B:富尔曼诺夫
C:法捷耶夫
D:肖洛霍夫
参考选项:C
《母亲》的作者是()
A:法捷耶夫
B:肖洛霍夫
C:高尔基
D:爱伦堡
参考选项:C
《故乡》的作者是()
A:李箕永
B:李光洙
C:韩雪野
D:赵基天
参考选项:A
被认为是西方诗歌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
A:《荒原》
B:《圣灰星期三》
C:《空心人》
D:《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参考选项:A
1。

奥鹏北语14秋《外国文学史》作业2满分答案

奥鹏北语14秋《外国文学史》作业2满分答案

奥鹏北语14秋《外国文学史》作业2满分答案
14秋《外国文学史》作业2
一,单选题
1. 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作是()。

A. 《格利佛游记》
B. 《鲁滨逊漂流记》
C. 《汤姆.琼斯》
D. 《克拉丽莎》
正确答案:B
2. 《新爱洛伊丝》的作者是()。

A. 狄德罗
B. 卢梭
C. 孟德斯鸠
D. 伏尔泰
正确答案:B
3. “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生活的享受“出自一部诗剧,这部诗剧是()。

A. 《力士参孙》
B. 《浮士德》
C. 《普罗米修斯》
D. 《阴谋与爱情》
正确答案:B
4. 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的人”典型是()。

A. 毕巧林
B. 罗亭
C. 奥涅金
D. 奥勃洛摩夫
正确答案:C
5. 莫里哀的《可笑的女才子》所表现的是()。

A. 青年人冲破阻力,追求爱情自由的胜利
B. 贵族沙龙咬文嚼字、故作风雅的丑态
C. 贵族勾心斗角
D. 资产阶级的种种丑恶
正确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一参考答案练习题第一套答案一、分析论述题1.分析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首先,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紧紧跟随社会历史发展的脚步。

伴随着苏维埃的诞生,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在苏联应运而生;在反对法西斯主义和争取世界和平的运动中,表现反战与反压迫的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兴盛的势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各国都出现了大批揭露法西斯罪行、歌颂反侵略斗争的作品。

战后,当代西方现实主义博取其他文学艺术流派的养分,表现出作为一个真实地描写生活的历史的开放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其次,20世纪的风云变幻和扑朔迷离的现实,引发了当代作家的怀疑、困顿乃至迷惘的情绪,也使当代读者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感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19世纪读者与作品之间的那种和睦信任关系已被打破。

当代读者迫切需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认识和鉴赏当代人无限丰富的生活和无比复杂的处境和命运,因而只有多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和文学的多元化才能满足他们多方面的认识需求和审美需求。

20世纪现实主义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获得新的内涵和意蕴,向着更高的多元化境界发展,表现出广泛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和不拘成规的艺术活力。

第三,20世纪大部分现实主义作家作品表现出“向内转”的趋势:从外在描写走向内在描写,从描绘形成人物性格、行为的客观世界走向描绘人物“内宇宙”的主观精神世界;思辨倾向越来越加强,见证意识日趋淡薄;世界不再是与“我”无关的独立存在,而是“我”感受到和体验到的东西。

这种“第一人称”的视角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初步运用的基础上,到20世纪得到进一步强化。

除了“向内转”的发展趋势外,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还从《人间喜剧》、《卢贡一马卡尔家族》式的整套小说向《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长河小说发展,从宏观综合性小说向微观分析性小说发展,并呈现出更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更多触及劳资矛盾,战争题材作品空前增多,视野扩大,思想深度加深,自传成分增强,象征手法和幽默幻想手法得到综合运用,情节日趋淡化,典型人物的塑造不再是艺术追求的中心等特点。

第四,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大多数仍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但是20世纪的人道主义与宣扬理性的传统的人道主义也已不同:它认识到宇宙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认识到人类面临灾难,文明的种种价值观面临挑战;认识到“上帝已经死亡”,世界变得荒诞;确认人的历史责任感,主张以和谐、平衡、稳定作为生活的准则、《永别了,武器》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控诉。

2.分析卡夫卡小说的思想内容。

卡夫卡的小说从思想内容看,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那些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的作品。

如短篇小说《判决》中,父亲对儿子——青年商人本德曼进行指责是无礼的,而判决儿子投河更是荒谬之至,而儿子竟然执行了这荒诞的判决。

人们的非理性行动正是整个人类存在非理性的表现。

短篇小说《乡村医生》也是一篇描写人类社会非理性表现的作品。

小说的寓意是深刻的:人类患了重病,这病已十分严重,使人的肌体变得无可救药。

人们盲目地相信医生的医术即理性能治愈一切病患,事实并非如此,人类社会的一些病症是理性所医治不了的。

到最后,连医生本人也成了需要寻找家园的流浪者。

卡夫卡小说的第二个内容是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现象。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

著名小说《变形记》突出地表现了这种现象。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如果从他的工作已经使他变成了一架机器和工具来考虑,那么就应承认他丧失人的特性、异化为动物,是符合逻辑的,从艺术的角度看,也是真实的。

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也是一部有异化内容的作品。

在这篇小说里,饥饿艺术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动物了。

揭示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困境和困惑感,是卡夫卡小说的第三方面的内容。

这一类作品表现的主要是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在这类作品中,短篇小说《地洞》最有代表性。

卡夫卡通过一个小动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展示了在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生命没有保障、生活不得安宁的困境。

长篇小说《美国》写的基本上也是现代人的孤独、失落和无家可归的困境。

最后,卡夫卡在一些小说中还描写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统治阶级的专横和腐朽,短篇小说《在流放地》深刻地揭露了专制制度的残酷和灭绝人性,也揭露了旧制度行将灭亡时它的信徒和卫道士们的冥顽不灵。

在长篇小说《审判》中,作者以更大的力量揭露了官僚机构尤其是司法界的罪恶。

3.分析沙恭达罗的形象。

剧中女主人公沙恭达罗是王族仙人和天女的女儿,在幽美、恬静的净修林中长大。

她从小生活在远离凡尘、洁净安宁的净修林,具有天真纯朴的性格;她敬重义父,待人和善,并与净修林中的小动物感情深厚。

纤丽妩媚的外表和纯洁质朴的气质完美地结合在她身上,处处显示出朴素无华的自然美。

但是,沙恭达罗并不像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净修者那样,抑制着活人的一切天性,死守着净修的清规戒律。

净修林中美丽的自然环境培养了她热爱生活的感情。

她爱护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憧憬着为净修的清规戒律所反对的人间幸福,向往着为敬修者所厌弃的世俗生活。

沙恭达罗在冲破了苦行的束缚和考验了豆扇陀的爱情之后,终于用干闼婆方式和豆扇陀结婚。

她采取这种结婚方式,正表现了她在爱情和婚姻问题上的自由愿望和自主要求,这一行动本身已经变成了冲击家长绝对权力和宗法家族制度的力量了。

然而,当沙恭达罗前去寻找豆扇陀时,豆扇陀竟否认他们的婚姻。

沙恭达罗对豆扇陀尖锐有力的斥责,不仅表现了沙恭达罗坚强勇敢的性格,而且也表现了她对豆扇陀深恶痛绝的感情。

她毅然离开豆扇陀的王宫,由表现出被压迫妇女对自由和自主的要求,是对古代印度对妇女制定的法典规定、传统习俗和宗法制家长的绝对权力的蔑视与冲击。

总之,沙恭达罗是一个质朴、纯洁、善良、多情、忠贞不渝又柔中有刚的古代东方女性形象。

这一形象,体现了作者所向往的爱情理想、生活理想和审美理想。

4.《雪国》对川端康成创作特色的具体体现。

《雪国》充分体现了川端康成的创作特色。

第一,在创作方法上,东西结合,自成一格。

《雪国》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与西方的现代主义方法结合起来,既有具体的客观描写,又常常通过岛村的自由联想和意识流动写人状物;在整体上按时间顺序叙述情节,在某些局部又通过岛村的意识活动展开,适当突破事物发展的时空界限,形成内容上的某种跳跃。

第二,在人物描写上,重视感觉,刻画细微。

《雪国》中特别注重人物纤细的感情和瞬间感受,往往从细处突出人物特点。

如岛村的观察、感受在小说中表现得很细致,他的虚无和感伤得到突出的表现;驹子的心理矛盾和感情变化也表现得无微不至,从而刻画出这个向往美好生活却又沦落风尘的悲苦艺妓。

第三,字结构安排上,自由灵活,活而不乱。

《雪国》在整体上没有严密完整的构思,它是以“短篇”形式在报刊断断续续刊出,前后达十多年。

这种创作实况表明它没有事先的整体构思,而是十几个“短篇”的连缀;自然结构显得松散;但从人物和情节的连贯看,各篇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第四,在文章风格上,既美且悲,抒情味浓。

川端康成在文学精神上继承了日本传统文学的“物哀”、“幽玄”、“余情”,把美和悲连在一起,认为悲即美、美必悲。

《雪国》中驹子和叶子的美貌,雪国的自然风光之美都以浓笔重彩加以表现,但无论人物之美还是自然之美,都与人物的悲伤联在一起,一切都以岛村的伤感之眼去透视,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结局都与美相交织。

叶子死于大火,火光映照着灿烂的星火就是最集中地体现悲美融合的场景。

二、案例分析题阅读下面文字,结合本文,谈谈海明威小说的文体风格。

首先,需要谈海明威小说的美学追求,详析阐释“冰山原则”。

其次,谈海明威文学的总体特色,特别是简约的特色,如何在极少的文字中体现出丰富的内涵。

第三,谈海明威本部作品的基本内容。

第四,谈本段文字的基本思想及写作特点,分析这段文字如何体现出海明威一贯追求的文体风格。

练习题第二套答案一、分析论述题1.分析《恶之花》的文学贡献。

首先,波德莱尔第一次把大都会的生活带进了诗歌王国。

在他的笔下,城市的烦嚣和污秽成了最触目惊心的景象(《七个老头子》、《黎明》),诗人用“腐尸”象征巴黎社会的腐败(《腐尸》)。

诗人关注的目光没有指向那些花天酒地的富豪,却把同情的目光投向了生活在大城市底层的那些受欺凌、遭遗弃的“贱民”《小老太婆》、《赌博》)同时,诗人还展示了浮躁喧嚣的都市生活背景下小资产阶级青年压抑苦闷的精神世界。

当他们在社会中找不到幸福时,就幻想到异国他乡寻求理想(《前生》、《飞天》)。

可是,当幻想也霞飞烟灭时,剩下的就只有在堕落中寻求迷醉(《长发》、《烟斗》、《巴黎的梦》)。

《恶之花》写出了小资产阶级青年一代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悲观绝望的心境。

其次,波德莱尔和他的《恶之花》成为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诗歌从浪漫主义、巴那斯诗派向象征主义的转变。

他大量运用通感手法。

他的诗作《通感》被称为“象征派的宪章”。

波德莱尔说:“一切,形态、运动、数量、色彩、香气,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精神界,都是富有含义的,相互作用的,相互转换的,相通的。

”他在《通感》一诗中,通过象征暗示,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隐秘关系;诗中的含意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指大自然内部的各种颜色、芳香和音响之间互相呼应,甚至互相转换,另一方面也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之间互相变幻。

五官感觉可以变换,味觉可以通过触觉或视觉得以传达;各种艺术形式也可以同自然相通。

这样,诗人就可以通过捕捉感应,达到象征主义诗歌以外在表现实质的追求。

第三,波德莱尔在诗中专门描写丑恶的事物,是要表现“恶之美”。

这种被浪漫派忽略的新主题,在波德莱尔那里得到展现。

诗人并非是热衷于表现丑,而是化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正如诗人自己所说:“你给我泥士,我把它变为黄金。

”把丑恶的东西变成一件美的艺术品。

这种美学观点成为20世纪现代派文学遵循的原则。

2.《永别了,武器》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控诉。

《永别了,武器》是对毁掉一代人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控诉。

战争鼓吹者的那些“光荣、勇敢、神圣、爱国”的欺骗宣传,把无数青年召唤到了战场,但他们在战场上看到的是交战双方草菅人命地野蛮屠杀和一片混乱,“看不到任何神圣的东西。

”罪恶的战争不但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毁掉了人们的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而且摧毁了人们的理想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只留下精神上的一片废墟。

在小说里可以看到,从军官、教士到士兵、百姓,都普遍存在着强烈的厌战反战情绪,而理想幻灭后的兵士,只是一群被驱赶到战场上为统治集团卖命的炮灰而已。

他们没有进行积极的反抗,只有消极的逃跑和亨利式的“单独媾和”。

这清楚地表明作家的反战倾向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平主义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