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神经系统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神经系统
做一件事坚持不了多久。
• (3) 婴幼儿睡眠时间较长 • 婴幼儿年龄越小, 需要的睡眠时间越长。婴幼儿的睡眠时间见表4—4。
• 2. 保育方法 • (1) 针对婴幼儿易兴奋 • 1) 对婴幼儿形成的不良行为和情绪, 应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纠正

• 2) 在教婴幼儿做事和学知识时, 要想方设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 (2) 针对婴幼儿易疲劳 • 组织婴幼儿活动的时间不能太长, 活动的内容不宜过难, 而且需要经
• 二、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 1. 特点 • (1) 婴幼儿大脑皮层易兴奋, 不易抑制 • 婴幼儿的大脑皮层容易活跃起来, 不容易平静下去。主要表现在: 好动不
好静, 幼儿容易激动,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容易随外界刺激而转移等。
• (2) 婴幼儿大脑皮层容易疲劳 • 婴幼儿大脑皮层比较脆弱, 虽然容易兴奋, 但也容易疲劳。表现为婴幼儿
常变换活动的内容、方式, 使婴幼儿不觉疲劳。
• (3) 针对婴幼儿睡眠时间长 • 保证婴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 使大脑皮层的疲劳缓解。婴儿3 个月后
, 白天可以睡3 个觉, 9 个月后白天睡2 个觉; 2 岁后中午睡午觉。
• 三、保育小结
• 1. 生活有规律。
• 2. 保证婴幼儿充足的睡眠。
• 3. 创设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保育员应该热爱婴 幼儿, 尊重婴幼儿, 给婴幼儿充分的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
第八节 神经系统
目 录
任务目标
课题引入
课后作业
教1、了解神经系统的构成、作用及功能。 2、掌握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及保育方法。
任务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多看、多记、多想、多动手,多深入实训室、 模型室、托儿所和幼儿园进行现场观摩、学习、操 作、实践。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4、保护性抑制
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消耗皮层能量。当皮层的能量消耗到一定限度时,就 会自动转为休息状态,以防止能量的进一步损耗
二、小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一)脑发育迅速
出生前半年和生后第一年是脑细胞数目 增长的重要阶段,以后不再增加,但细 胞体积则由小变大,突起由短变长
脑重量增长迅速。皮层功能的发育相 对较慢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5、婴幼儿脑细胞能够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判断正误
1、碰一下新生儿的手,会引起他的全身运动,这是神经纤维 尚未髓鞘化,刺激传导引起的泛化现象
2、刚出生的婴儿,当乳头一接触嘴唇,立即产生吸奶的动作, 这是一种条件反射。
3、“望梅止渴”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4、婴幼儿活泼好动,容易激动,自控力较差,这是因为他们
(二)保证充足的睡眠
时间可视幼儿年龄和个体差异而定。年龄越小时间越长;体弱儿可多睡一些
年龄 1-6月 7-12月 1-2岁 睡眠时间 24+ 14-15 13-14
2-3岁 12
5-7岁 11
成人 8
还要保证睡眠的质量,让幼儿睡得熟、睡得安稳
(三)保证空气新鲜
(四)合理安排和严格执行作息制度
要注意几点:一天中游戏时间多,上课时间少;各项活动时 间较短,内容与方式多变;进餐间隔时间短,睡眠时间长; 生活自理时间比较多
活动;与情绪反应有关
(4)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是调节人体活 动的最高中枢,是进行思维和意识活动的器官。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半球表面是一层灰质,又叫大脑皮层; 皮层以内为白质,称为大脑髓质。三条较大沟裂将大脑半球表 面分为四部分——额叶、顶叶、顳叶、枕叶 大脑皮层的神经元能接受刺激、整合处理信息,并以记 忆的形式贮存信息。

学前卫生学-神经系统

学前卫生学-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脑脊髓脊髓脊髓脊髓大脑小脑间脑间脑脑干脑干大脑小脑一概述神经系统构成图中脑脑桥延髓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一概述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细胞体和与其相连的突起构成成
四、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 1、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 表现为容易激动,易疲劳,注意力很难持久,控制 自己的能力较差。随着年龄增长,抑制过程加强, 幼儿学会行为自控和精确活动,一般到8岁左右就能 较好地控制活动。 2、条件反射建立少:一般婴幼儿对外界的感知 较少,大脑皮质条件反射的建立相对较少,因此对 一切事物都感兴趣。表现为好奇、好问、好模仿、 有强烈的求知欲。
一、概述
(一)中枢神经系统
2. 脑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高级部位,主要包括大脑、 小脑、间脑和脑干。
躯体运动中枢:在额叶中央沟前回,支配对侧肢体运动的 高级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在顶叶中央沟后回,是管理对侧皮肤、肌 肉感觉的高级中枢; 听觉中枢:在颞叶颞横回,是听觉的高级中枢; 视觉中枢:在枕叶内侧面,是视觉的高级中枢;
一、概述
(一)中枢神经系统
2. 脑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高级部位,主要包括大脑、 小脑、间脑和脑干。 (4)脑干:位于大脑之下,包括中脑、脑桥和 延髓。脑干上连间脑,下接脊髓,背部与小脑相连。 延髓的灰质中有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中枢(生命中 枢)。脑干的白质中有重要的上、下行传导路径, 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
二、神经系统活动的方式
(一)反射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人体对外 界和内部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 构是反射弧。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件:神经系统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件:神经系统

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起主 導作用)——傳出神經——效應器
(二)高級神經(大腦皮質)活動的形式
條件反射
三、大腦皮質活動的規律
(一)對側支配 大腦的左、右兩半球各將人體相反一側置
於自己的管轄之下,具有對側支配的特點。 (二)倒立分佈且皮質區面積與功能相關
(三)睡眠(保護性抑制) 在從事腦力和體力勞動時,需要消耗大腦
植物性運動神經
交感神經
(支配內臟器官、 副交感神經
心血管和腺體)
(一)神經元——神經系統最基本的結構
和功能單位
神經元的結構(神經細胞)
細胞體
神經元的結構
樹突:較短,分支多,
功能是接受外來刺激
突起
軸突:較細長,分支少,
功能是傳遞資訊
神經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傳遞資訊和整合資訊
(二)中樞神經系統
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
腦細胞能以最經濟的消耗,收到最大的工 作效果
(五)優勢原則 人們學習和工作的效率與有關的大腦皮質
區域是否處於“優勢興奮”狀態有關。而 興趣能促使“優勢興奮”狀態的形成。
培養孩子的興趣
(六)鑲嵌式活動原則 當人在從事某一項活動時,只有相應區域
的大腦皮質在工作,與這項活動無關的區 域則處於休息狀態。隨著工作狀態的轉換, 工作區與休息區在不斷轉換,促使大腦皮 層做到勞逸結合。若長時間受到單調的刺 激大腦的工作能力則下降。
B、大腦皮質
大腦表面覆蓋的由灰質構成的,平均厚度 為2-3MM。
大腦皮質的功能:
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位,是人體的 “司令部”。
大腦皮質的功能體現在大腦皮質的中樞:
書寫中樞
第一軀體運動區 第一軀體感覺區
視覺性語 言中樞

学前卫生学——-神经系统

学前卫生学——-神经系统

•第十节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调节机构,就像计算机的CPU一样,调节着人体各个功能不同的器官系统,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相互协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一)中枢神经•脑和脊髓•1、脑位于颅腔内,分左右两个半球,由大脑、小脑、延髓等部分组成,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是人体的“司令部”。

表面是沟回。

2、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起着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把接受来的刺激传到脑,再把脑发出的命令下达到各个器官。

(二)周围神经•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组成,把中枢神经和全身的各个器官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

•1、脑神经:支配头部各器官的运动,并接受外界的信息,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人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及做出喜、怒、哀、乐等表情,都是脑神经的作用。

2、脊神经:主要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动和感觉。

•3、植物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

每个脏器都受这两种神经的双重支配,但它们的作用却是相反的。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各器官的运动及内分泌腺的分泌;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加强各器官的运动及内分泌腺的分泌。

•人在情绪紧张、发怒时,交感神经兴奋,所以有“气饱了”的说法。

二、神经元(神经细胞)的结构胞体:里面有细胞核,起到营养细胞的作用。

树突:接收信息。

(短、分枝多、接受刺激,将刺激向细胞体)轴突:传导信息。

轴突外面包裹着髓鞘,起绝缘作用。

(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神经末梢:传递信息。

三、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做出的反应。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反射都有大脑的参与。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D.反射)。

(12年考)非条件反射——先天、本能、反射弧是固定的,反射也较恒定、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后天、习得、反射弧是不固定的,可建立也可消退,建立在分条件反射上,高级神经活动。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护理课件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护理课件

运动
神经系统能够控制身体的 运动,使身体能够做出各 种动作。
思维
神经系统能够处理和整合 来自各个感官的信息,进 行思维、学习和记忆等活 动。
神经系统的发育
胎儿期
神经系统在胎儿期开始发 育,神经元开始形成,并 逐渐形成神经网络。
婴儿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网 络的连接会变得更加复杂 ,同时大脑的体积也会逐 渐增大。
跨学科合作
03
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如何加强跨学科合作
,提高护理效率是未来的重要挑战。
未来神经系统护理的发展方向
个性化护理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神经系统护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针对 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预防性护理
未来神经系统护理将更加注重预防,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 理来预防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智能化护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神经系统护理将更加智能化,利用智 能设备和技术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神经元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具有信 息处理、传递和整合的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
支持、保护和营养神经元,对神经 系统的正常运作起到重要作用。
神经纤维束和神经
神经纤维束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 的集合,而神经则是由许多神经纤 维束组成的束状结构。它们在神经 系统内传递信息。
神经系统的功能
01
02
03
感知
神经系统能够感知外界的 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 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处 理。
01
02
03
04
提高认知能力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2、脊神经:
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 动,感受刺激
3、植物性神经:
调节机体的营养、呼吸、循环、内分泌、排泄、 生殖等生理活动,并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
植物性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分布于同
一202器1/2/官21 ,作用相反,但却密切配合
13
(四)大脑皮层活动的特点
1、优势原则
人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与有关的皮层区域是否处于“优势兴奋”状态有关 兴趣能诱发“优势兴奋”状态的形成
大脑皮层的机能区(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管理对侧皮肤、肌肉的感觉
躯体运动中枢:支配对侧肢体运动 视觉中枢:交叉支配两眼的视觉
听觉中枢:支配两耳的听觉
言语中枢
说话中枢 听话中枢 阅读中枢 书写中枢
2021/2/21
12
(三)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
支配头部各器官的运动,产生相应 感觉;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
(二)神经纤维的髓鞘化逐步完成
新生儿的神经纤维无髓鞘,随着年龄增 长才逐渐长出。由于髓鞘还没 完成形成,婴幼儿对外来刺激的反应慢且易泛化
6岁左右,大脑半球神经传导通路髓鞘化基本完成
(三)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均衡
出生时,脊髓和延脑基本发育成熟;小脑发育相对较晚;皮层发育
极为迅速但尚不成熟,到8岁左右,各中枢才接近成人水平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2021/2/21
1
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及卫生保健
(1.9 神经系统)
2021/2/21
2
内容提要
一、神经系统的概况 (一)神经元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三)周围神经系统 (四)大脑皮层活动的特点 二、小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三、小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2021/2/21

医学-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神经系统

医学-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神经系统

小脑上面观
一、大脑的外形和分叶
(一) 恒定的沟
■ 大脑纵裂 ■ 外侧沟 ■ 中央沟 ■ 顶枕沟
外侧沟
中央沟 顶枕沟
大脑纵裂(二)分叶Fra bibliotek(大脑半球背外侧面)
额叶
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中 央前回,额上、中、下回
顶叶 中央后沟,顶内沟;中央后 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 (缘上回、角回)
颞叶
颞上、下沟;颞上、中、 下回,颞横回
枕叶
岛叶
额叶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岛叶
顶叶 枕叶
颞叶
(三)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第一躯体运动区4、6区 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 第一躯体感觉区3、1、2区 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 视觉区17区 距状沟上下的皮质 听觉区41,42区 颞横回
嗅觉区及语言中枢
组 成 部 分
端脑 间脑 小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脑干
■通常延髓、脑桥 和中脑合称为脑干
大脑 小脑
脑干脑的干外形(1)
通常延髓、脑桥和中脑 合称为脑干
■ 延髓 舌下、舌咽、迷走和副神经

脑桥
展神经、面神经及前庭 神经和三叉神经
■ 中脑 动眼神经
功能:有调节生命活动 的重要中枢
■ 小脑
位于颅后窝内, 大脑枕叶下面, 脑干背面; 借三对小脑脚与脑 干相连 功能:维持身体平衡, 协调肌肉运动
脑神经 ——支配头部各器官的运 按解剖部位 脊神动经 —— 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动
植物性神经——分布于内脏(交感、副交感)
按功能
躯体感觉神经 感觉(传入神经) 植物性感觉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运动(传出神经) (支配骨骼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节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调节机构,就像计算机的CPU一样,调节着人体各个功能不同的器官系统,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相互协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一)中枢神经•脑和脊髓•1、脑位于颅腔内,分左右两个半球,由大脑、小脑、延髓等部分组成,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是人体的“司令部”。

表面是沟回。

2、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起着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把接受来的刺激传到脑,再把脑发出的命令下达到各个器官。

(二)周围神经•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组成,把中枢神经和全身的各个器官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

•1、脑神经:支配头部各器官的运动,并接受外界的信息,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人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及做出喜、怒、哀、乐等表情,都是脑神经的作用。

2、脊神经:主要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动和感觉。

•3、植物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

每个脏器都受这两种神经的双重支配,但它们的作用却是相反的。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各器官的运动及内分泌腺的分泌;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加强各器官的运动及内分泌腺的分泌。

•人在情绪紧张、发怒时,交感神经兴奋,所以有“气饱了”的说法。

二、神经元(神经细胞)的结构胞体:里面有细胞核,起到营养细胞的作用。

树突:接收信息。

(短、分枝多、接受刺激,将刺激向细胞体)轴突:传导信息。

轴突外面包裹着髓鞘,起绝缘作用。

(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神经末梢:传递信息。

三、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做出的反应。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反射都有大脑的参与。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D.反射)。

(12年考)非条件反射——先天、本能、反射弧是固定的,反射也较恒定、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后天、习得、反射弧是不固定的,可建立也可消退,建立在分条件反射上,高级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切学习和习惯的养成都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1)第一信号系统:以具体刺激作为信号的皮质神经联系及其活动。

(2)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文字作为信号的皮质神经联系及其活动。

四、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基本规律)大脑的最外一层称为大脑皮质。

神经网络是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大脑皮层分工研究表明,不同的大脑皮层分管着人体不同的机能。

(二)大脑皮质的活动规律•1、优势原则•(1)含义•优势原则是指人们在工作或学习时,大脑皮质中经常有一个占优势的“兴奋灶”,它能把与之有关的刺激都吸收到这一方面来,而其它邻近部位则处于抑制状态。

(2)意义•人们的学习或工作效率与相关部分的大脑皮层是否处于兴奋状态有密切关系。

•处于优势兴奋状态的皮层,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就高。

•(3)应用•兴趣能促使“优势兴奋”状态的形成。

使人感兴趣的事情,人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而对其他无关的刺激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在教小孩干什么事或学习什么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较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所从事的活动上。

2、镶嵌式活动原则(1)含义•大脑皮质分工精细,从事某项活动时,相应区域兴奋,其余抑制。

活动性质改变,兴奋区域也改变。

•兴奋、抑制不断轮换,好比镶嵌在一块木版上的许多小灯泡,忽亮忽灭。

这有利于维持高效率,否则会降低工作能力。

•(原苏联生理学家用狗来研究思维活动的规律:在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按上很多灯泡,给它不同的刺激不同部位的灯泡就闪亮,不断变换刺激,灯泡交替闪亮,就好像镶嵌在皇冠上的珠宝一样,所以叫镶嵌式活动原则)(2)意义•通过镶嵌式活动方式,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能有劳有逸,以逸待劳,维持高效率。

•大脑皮层和语言有关的区域有四个,分别与听、说、读、写有关。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懂别人说话。

视觉性语言中枢:理解语言,读懂文字。

书写中枢:书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

(3)应用•因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经常变换活动内容和性质,以维持高效率。

•3、动力定型(习惯成自然)(1)含义•动力定型: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先后出现,当重复多次以后,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有了规律。

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知道”下面该干什么,提前做了准备。

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

(2)意义•建立动力定型以后,脑细胞能以最经济的消耗,收到最大的工作效果。

•(3)应用•幼儿一切技能和习惯的训练和培养,都是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 A.注意培养幼儿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 B.不要破坏已建立的动力定型。

• C.所建立的动力定型很不牢固,容易改变不良习惯。

4、保护性抑制(1)定义当大脑皮层的能量消耗到一定限度时,会自动转为休息状态,这种特性就叫保护性抑制。

(2)意义防止能量的进一步损耗及重新恢复工作能力,具有生理性保护作用。

(3)应用组织活动时,一旦发现疲劳产生,要及时组织休息,以促进大脑皮层工作能力的恢复。

五、幼儿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一)神经系统发育迅速1、脑细胞数目的增长•妊娠三个月后,胎儿的神经系统已基本成形。

•出生前半年至出生后一年是脑细胞数目增长的重要阶段。

•一岁以后虽然脑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了,但是细胞的突起却由短变长、由少到多,脑细胞就像一棵小树苗,逐渐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2、脑重量的变化•新生儿脑重约350克,1岁时约950克,6岁时1200克,成人约1500克。

3、神经髓鞘化•髓鞘包裹在某些神经突起的外面,好像电线的绝缘外皮。

•随着年龄增长,髓鞘逐渐形成,婴幼儿的动作就更加迅速、准确了。

•(二)容易兴奋、容易疲劳•1、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2、兴奋和抑制在皮层较易扩散,神经活动的强度较弱,年龄较小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好动而不好静,容易产生疲劳。

•主动注意时间:•3岁时达7分钟,5岁时15分钟,7岁时达20分钟。

•所以幼儿需要经常变换活动内容、方式。

•易疲劳——神经细胞较脆弱,能量贮备较少。

•疲劳恢复快——新陈代谢旺盛。

•幼儿大脑皮质易兴奋,不易抑制,表现为容易激动,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差。

让他干什么,他乐于接受;让他别干什么,就难了。

因为“别干什么”是一种抑制过程。

•(三)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进行修整。

刚出世的新生儿,除了吃奶,几乎全处于睡眠之中,长达20-22小时;•1—6个月,每日需要睡眠16—18小时;•7—12个月,14—15小时;•1—2岁,13—14小时;•2—3岁,12小时;•5—7岁,11小时。

(四)脑细胞的耗氧量大神经系统的耗氧量较其他系统高。

在神经系统中,脑的耗氧量最高,儿童脑细胞的耗氧量约为全身耗氧量的50%。

充足的氧气是维持儿童脑细胞正常活动的基本条件。

婴幼儿对缺氧的耐受力不如成人,如果居室内空气污染、贫血等,脑细胞受害首当其冲。

(五)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中枢神经系统只能利用体内葡萄糖氧化产生的能量,所以对血糖含量十分敏感。

而其他器官系统可以利用三大产热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所提供的能量。

相比之下,中枢神经系统的能量来源单一,只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

在幼儿的膳食搭配中要注意:合理搭配主食和副食:五谷杂粮和薯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六、幼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一)睡眠要保证睡眠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它可使神经系统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让神经细胞蓄积能量,重新恢复工作能力。

2、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3、保证睡眠质量(1)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2)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蒙头、不让人陪、不要“安慰剂”)(3)睡前不吃得过饱、过油腻及做剧烈运动等。

(二)生活制度要合理1、制定合理生活制度并严格执行,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形成动力定型。

2、活动的内容与方式要经常变换,动静交替,避免疲劳。

3、进餐时间间隔不宜过长。

(新陈代谢旺盛、消化能力不强)(三)体育锻炼要多开展1、好处:(1)逐渐增强大脑皮层的调节机能,提高神经活动的灵敏性和平衡性。

(2)发展运动技能、技巧,使神经细胞反应灵敏、迅速而又不易疲劳。

2、注意事项:(1)选择恰当项目(着重协调、平衡、柔韧、灵敏等能力的训练,不宜进行耐力性和力量性的运动)(2)采取灵活方式(3)掌握一定运动量(四)营养要充足1、幼儿脑迅速增长的需要。

2、营养不充足会影响到脑细胞的发育及髓鞘的形成。

3、合理搭配主副食,脑组织对血糖的变化十分敏感,因为中枢系统能量来源单一,只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

(葡萄糖是中枢神经系统唯一的供能物质。

)(五)提供氧气充足的环境(六)、开发右脑,协调左右脑•(一)人的左脑和右脑的功能不同•人的大脑分左脑和右脑两部分,它们分别有各自的机能与特征。

•左半球具有显意识功能,主要通过语言和逻辑来表达内心世界,负•责理解文学语言以及数学计算。

•右脑半球具有潜意识功能,主要通过情感和形象来表达内心世界,负责鉴赏绘画,欣赏音乐,欣赏自然风光,凭直觉观察事物,把握整体等。

•人是靠左脑和右脑互相沟通信息,共同完成思维过程。

•开发右脑潜能和协调左右脑就成了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

•而两岁之前的婴幼儿,以右脑为中心,用右脑理解事物。

这个时期是开发右脑智能的绝好时机!同时,在婴幼儿时期,妈妈也要注意多和孩子说话,虽然孩子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对孩子大脑的整体开发是非常有意义的。

•左侧体操是开发右脑功能的一种好办法。

•(二)开发右脑的重要性•1、扩大信息容量•右脑的信息量比左脑大得多。

右脑好像一座巨大的收藏录像带的仓库。

•2、发展类型识别能力•如,在拥挤的人群中,只需极短的时间就能认出自己所熟悉的人。

•(三)开发右脑的途径•1、引导幼儿多做体育游戏和全身性运动•多活动左手、左脚——刺激右脑,活化右脑。

•2、进行左视野和左耳听力的训练——可刺激右脑机能的发展•左视野和左耳传入的信息先传入右脑。

•3、多做“类型识别”的训练——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的习惯,活化右脑。

•如让幼儿指出隐含在图中的动物,找出相似图案中的不同之处。

•4、语言教育形象化——可以协调左右脑•如教幼儿认识苹果,不只是教苹果这个词,要让幼儿看到、摸到、尝到苹果,同时会用“圆的”、“红色的”、“甜的”等词。

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第一节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第二节循环不已的运输流——循环系统第三节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第四节食品加工管理——消化系统第五节泌尿、输尿、贮尿、排尿——泌尿系统第六节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第七节感觉器官(身兼数职的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眼睛——视觉器官,耳——听觉器官(兼司平衡)第八节人体内的“化学信使”——内分泌系统第九节生殖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