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神经系统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神经系统
做一件事坚持不了多久。
• (3) 婴幼儿睡眠时间较长 • 婴幼儿年龄越小, 需要的睡眠时间越长。婴幼儿的睡眠时间见表4—4。
• 2. 保育方法 • (1) 针对婴幼儿易兴奋 • 1) 对婴幼儿形成的不良行为和情绪, 应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纠正

• 2) 在教婴幼儿做事和学知识时, 要想方设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 (2) 针对婴幼儿易疲劳 • 组织婴幼儿活动的时间不能太长, 活动的内容不宜过难, 而且需要经
• 二、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 1. 特点 • (1) 婴幼儿大脑皮层易兴奋, 不易抑制 • 婴幼儿的大脑皮层容易活跃起来, 不容易平静下去。主要表现在: 好动不
好静, 幼儿容易激动,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容易随外界刺激而转移等。
• (2) 婴幼儿大脑皮层容易疲劳 • 婴幼儿大脑皮层比较脆弱, 虽然容易兴奋, 但也容易疲劳。表现为婴幼儿
常变换活动的内容、方式, 使婴幼儿不觉疲劳。
• (3) 针对婴幼儿睡眠时间长 • 保证婴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 使大脑皮层的疲劳缓解。婴儿3 个月后
, 白天可以睡3 个觉, 9 个月后白天睡2 个觉; 2 岁后中午睡午觉。
• 三、保育小结
• 1. 生活有规律。
• 2. 保证婴幼儿充足的睡眠。
• 3. 创设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保育员应该热爱婴 幼儿, 尊重婴幼儿, 给婴幼儿充分的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
第八节 神经系统
目 录
任务目标
课题引入
课后作业
教1、了解神经系统的构成、作用及功能。 2、掌握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及保育方法。
任务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多看、多记、多想、多动手,多深入实训室、 模型室、托儿所和幼儿园进行现场观摩、学习、操 作、实践。

学前卫生学泌尿系统——神经系统

学前卫生学泌尿系统——神经系统
因为心理因素所导致的,例如:神经质、性急、焦虑、强迫症、精神 疾病等,使得患者频频如厕,但每次只能尿一点点。通常症状时好时 坏,并且只有在忙碌、专心或睡着的时候,症状才会有所改善。所以 这种类型的尿频症患者,调节心理要素,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最 主要的,并且应当保持适当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 尿频现象的发生。
、甲状腺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碘是构成甲状腺
激素的原料。 ()缺碘——影响甲状腺的功能 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孕妇怀孕期间缺碘,胎儿缺少甲状腺激素,出
生后容易得“地方性克汀病” (呆小症)。
这些人的了什么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因为缺什么
引起的?

影响了那个器官 的功能?
()输尿管:学前儿童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 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受压而扭曲,导 致尿路梗阻发生尿贮留而诱发感染。
()膀胱:婴儿膀胱位置比年长儿高,尿液充盈 时,膀胱易顶入腹腔而容易触到,随年龄增长 逐渐下降至盆腔内。
()尿道:婴幼儿尿道短,容易引起上行性尿路
(二)从“无约束”到“有约束” 排、尿形成的条件:
资料分析
【病例3】一位小伙子在劳动中不慎将腰部扭伤,致使由腰部 脊髓通向右下肢的神经—右侧坐骨神经受到了压迫。这位小 伙子的右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麻木和疼痛等症状。
症状:麻木和疼痛等症状 病因:右侧的坐骨神经受损伤
【分析】因为右侧坐骨神经受到了压迫,出现右侧坐骨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障碍,出现右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
分泌功能亢进。
内分泌系统
组成: 脑垂体、肾上腺、
甲状腺、甲状旁腺、 胸腺、胰腺和性腺 作用:
调节生命活动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 肾上腺、胸腺、胰腺和性腺等。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右脑半球具有潜意识功能。主要通过情感和形象来表达内心世
界,主管韵律、节奏、图画、想象、情感、创造力,凭直觉观察 事物,把握整体等。换个说法,孩子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右脑起重要作用。通过舞蹈训练、画画、让孩子做简单的设计和 家长多进行亲子沟通都对右脑发育有极大的帮助,被人们称为 “艺术脑”。 人们还发现,大脑与人体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关系,即右脑与人的左半身 的神经系统相连,支配着它的运动和知觉;而左脑恰恰相反,与右半身的 神经系统相连,支配其运动知觉。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各将人体相反一侧 半身置于自己的管辖之下,具有对侧支配的特点。
大脑重量/g 350~380
(二)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均衡
主要表现在:1.人出生时,脊髓和延髓基本发育成熟。 2.小脑发育相对较晚。 3.皮质发育尚不成熟,直到学龄前期, 大脑皮质各中枢才接近成人水平。
(三)容易兴奋,容易疲劳
(1)容易兴奋:兴奋使婴幼儿对外界的许多事物感兴趣, 兴奋可使他们的兴奋点(注意力)容易转移,任何外部的 情境都容易引起他兴奋。 (2)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 疲劳转入抑制,儿童需要休息,更需要睡眠,这是他们需 要缓解的表现形式——睡眠。 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强于抑制, 兴奋占优势,且易扩散。
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具备的本能,是较低级的 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 :是后天获得的,它建立在非条件反 射的基础上,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反射
•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 (Ivan Pavlov,1870-1932)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 反射的人。巴甫洛夫注意到狗在咀嚼食物时淌口水, 或者说分泌大量的唾液,唾液分泌是一种本能的反射, 巴甫洛夫还观察到,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 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 “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而不必尝到食物的刺激,也就是说,单是听觉就可以 使狗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

学前卫生学-神经系统

学前卫生学-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脑脊髓脊髓脊髓脊髓大脑小脑间脑间脑脑干脑干大脑小脑一概述神经系统构成图中脑脑桥延髓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一概述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细胞体和与其相连的突起构成成
四、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 1、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 表现为容易激动,易疲劳,注意力很难持久,控制 自己的能力较差。随着年龄增长,抑制过程加强, 幼儿学会行为自控和精确活动,一般到8岁左右就能 较好地控制活动。 2、条件反射建立少:一般婴幼儿对外界的感知 较少,大脑皮质条件反射的建立相对较少,因此对 一切事物都感兴趣。表现为好奇、好问、好模仿、 有强烈的求知欲。
一、概述
(一)中枢神经系统
2. 脑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高级部位,主要包括大脑、 小脑、间脑和脑干。
躯体运动中枢:在额叶中央沟前回,支配对侧肢体运动的 高级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在顶叶中央沟后回,是管理对侧皮肤、肌 肉感觉的高级中枢; 听觉中枢:在颞叶颞横回,是听觉的高级中枢; 视觉中枢:在枕叶内侧面,是视觉的高级中枢;
一、概述
(一)中枢神经系统
2. 脑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高级部位,主要包括大脑、 小脑、间脑和脑干。 (4)脑干:位于大脑之下,包括中脑、脑桥和 延髓。脑干上连间脑,下接脊髓,背部与小脑相连。 延髓的灰质中有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中枢(生命中 枢)。脑干的白质中有重要的上、下行传导路径, 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
二、神经系统活动的方式
(一)反射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人体对外 界和内部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 构是反射弧。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睡眠
非动眼睡眠:
眼球不出现快速转动,也不做梦。
二、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一)脑的重量变化快
主要表现在:1.出生前半年至出生后一年是 脑细胞数目增长的重要阶段。
2.新生儿出生时,脑的重量约350g。
3.脑的功能也逐渐复杂、成熟和完善起来。 不同年龄脑重量的变化 年龄 新生儿 6个月 700 1岁 950 6岁 1200 7~8岁 1353 成人 1400
“人有一个头,但有两个脑袋”,这是近年来,神经生理学家对大脑 研究成果的一种形象概括。
左脑半球具有显意识功能。主要
通过语言和逻辑来表达内心世界, 主要负责语言、逻辑、数学、顺序、 符号和分析等功能,简单地说就是 运用逻辑思维把事情调理化,在幼 儿时期,通过训练孩子背诵诗词, 学习生字,练习简单数字加减法等 等都能刺激孩子的左脑发育,被人 们称为“学术脑”。
右脑半球具有潜意识功能。主要通过情感和形象来表达内心世
界,主管韵律、节奏、图画、想象、情感、创造力,凭直觉观察 事物,把握整体等。换个说法,孩子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右脑起重要作用。通过舞蹈训练、画画、让孩子做简单的设计和 家长多进行亲子沟通都对右脑发育有极大的帮助,被人们称为 “艺术脑”。 人们还发现,大脑与人体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关系,即右脑与人的左半身 的神经系统相连,支配着它的运动和知觉;而左脑恰恰相反,与右半身的 神经系统相连,支配其运动知觉。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各将人体相反一侧 半身置于自己的管辖之下,具有对侧支配的特点。
脊髓 脑神经12对
位于脊柱的椎管内 主要分布在头部 分布在躯干和四肢 分布在平滑肌、心肌、腺体等处
周围神 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件:神经系统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件:神经系统

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起主 導作用)——傳出神經——效應器
(二)高級神經(大腦皮質)活動的形式
條件反射
三、大腦皮質活動的規律
(一)對側支配 大腦的左、右兩半球各將人體相反一側置
於自己的管轄之下,具有對側支配的特點。 (二)倒立分佈且皮質區面積與功能相關
(三)睡眠(保護性抑制) 在從事腦力和體力勞動時,需要消耗大腦
植物性運動神經
交感神經
(支配內臟器官、 副交感神經
心血管和腺體)
(一)神經元——神經系統最基本的結構
和功能單位
神經元的結構(神經細胞)
細胞體
神經元的結構
樹突:較短,分支多,
功能是接受外來刺激
突起
軸突:較細長,分支少,
功能是傳遞資訊
神經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傳遞資訊和整合資訊
(二)中樞神經系統
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
腦細胞能以最經濟的消耗,收到最大的工 作效果
(五)優勢原則 人們學習和工作的效率與有關的大腦皮質
區域是否處於“優勢興奮”狀態有關。而 興趣能促使“優勢興奮”狀態的形成。
培養孩子的興趣
(六)鑲嵌式活動原則 當人在從事某一項活動時,只有相應區域
的大腦皮質在工作,與這項活動無關的區 域則處於休息狀態。隨著工作狀態的轉換, 工作區與休息區在不斷轉換,促使大腦皮 層做到勞逸結合。若長時間受到單調的刺 激大腦的工作能力則下降。
B、大腦皮質
大腦表面覆蓋的由灰質構成的,平均厚度 為2-3MM。
大腦皮質的功能:
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位,是人體的 “司令部”。
大腦皮質的功能體現在大腦皮質的中樞:
書寫中樞
第一軀體運動區 第一軀體感覺區
視覺性語 言中樞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第七节 神经系统ppt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第七节  神经系统ppt课件
1、什么是反射
非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
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
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和内部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是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 完成反射活动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2、反射弧(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起主导作 用)——传出神经——效应器
(二)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大脑皮质活动 的方式,是高级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
大脑皮质的功能体现在大脑皮质的中枢:
书写中 枢
运动性 语言中 枢
第一躯体运动区
第一躯体感觉 区
视觉性 语言中 枢
听觉区
听觉性语 言中枢
视觉区
(2)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
动。
小脑的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运
(3)间脑
(4)脑干
延髓:生命中枢之称,延髓受损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血压的严重障碍而危及生命。
保持学前儿童生活的环境空气清新
可利用的能量单一 大脑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只有糖提供。
小儿的膳食中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四)自主神经发育不完善
学前儿童交感神经兴奋性强而副交感神经 兴奋力极易受到情绪影响。
五、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保育要点
(一)保证合理的营养
的中央,是细胞
体集中的地方)
脊髓
灰质后角
白质(位于脊髓的外周,是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
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见书48): 由于病毒侵犯前角运动神经元,使其所支
配的骨骼肌瘫痪所致。
(3)脊髓的功能
A、传导功能
——人瘫痪的原因
B、反射的功能
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可以完成许多基
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握持反射和排便反
幼儿的教育活动要以直观教学为主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2、脊神经:
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 动,感受刺激
3、植物性神经:
调节机体的营养、呼吸、循环、内分泌、排泄、 生殖等生理活动,并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
植物性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分布于同
一202器1/2/官21 ,作用相反,但却密切配合
13
(四)大脑皮层活动的特点
1、优势原则
人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与有关的皮层区域是否处于“优势兴奋”状态有关 兴趣能诱发“优势兴奋”状态的形成
大脑皮层的机能区(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管理对侧皮肤、肌肉的感觉
躯体运动中枢:支配对侧肢体运动 视觉中枢:交叉支配两眼的视觉
听觉中枢:支配两耳的听觉
言语中枢
说话中枢 听话中枢 阅读中枢 书写中枢
2021/2/21
12
(三)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
支配头部各器官的运动,产生相应 感觉;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
(二)神经纤维的髓鞘化逐步完成
新生儿的神经纤维无髓鞘,随着年龄增 长才逐渐长出。由于髓鞘还没 完成形成,婴幼儿对外来刺激的反应慢且易泛化
6岁左右,大脑半球神经传导通路髓鞘化基本完成
(三)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均衡
出生时,脊髓和延脑基本发育成熟;小脑发育相对较晚;皮层发育
极为迅速但尚不成熟,到8岁左右,各中枢才接近成人水平
幼儿卫生学之神经系统
2021/2/21
1
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及卫生保健
(1.9 神经系统)
2021/2/21
2
内容提要
一、神经系统的概况 (一)神经元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三)周围神经系统 (四)大脑皮层活动的特点 二、小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三、小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2021/2/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节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调节机构,就像计算机的CPU一样,调节着人体各个功能不同的器官系统,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相互协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一)中枢神经•脑和脊髓•1、脑位于颅腔内,分左右两个半球,由大脑、小脑、延髓等部分组成,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是人体的“司令部”。

表面是沟回。

2、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起着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把接受来的刺激传到脑,再把脑发出的命令下达到各个器官。

(二)周围神经•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组成,把中枢神经和全身的各个器官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

•1、脑神经:支配头部各器官的运动,并接受外界的信息,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人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及做出喜、怒、哀、乐等表情,都是脑神经的作用。

2、脊神经:主要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动和感觉。

•3、植物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

每个脏器都受这两种神经的双重支配,但它们的作用却是相反的。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各器官的运动及内分泌腺的分泌;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加强各器官的运动及内分泌腺的分泌。

•人在情绪紧张、发怒时,交感神经兴奋,所以有“气饱了”的说法。

二、神经元(神经细胞)的结构胞体:里面有细胞核,起到营养细胞的作用。

树突:接收信息。

(短、分枝多、接受刺激,将刺激向细胞体)轴突:传导信息。

轴突外面包裹着髓鞘,起绝缘作用。

(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神经末梢:传递信息。

三、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做出的反应。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反射都有大脑的参与。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D.反射)。

(12年考)非条件反射——先天、本能、反射弧是固定的,反射也较恒定、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后天、习得、反射弧是不固定的,可建立也可消退,建立在分条件反射上,高级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切学习和习惯的养成都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1)第一信号系统:以具体刺激作为信号的皮质神经联系及其活动。

(2)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文字作为信号的皮质神经联系及其活动。

四、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基本规律)大脑的最外一层称为大脑皮质。

神经网络是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大脑皮层分工研究表明,不同的大脑皮层分管着人体不同的机能。

(二)大脑皮质的活动规律•1、优势原则•(1)含义•优势原则是指人们在工作或学习时,大脑皮质中经常有一个占优势的“兴奋灶”,它能把与之有关的刺激都吸收到这一方面来,而其它邻近部位则处于抑制状态。

(2)意义•人们的学习或工作效率与相关部分的大脑皮层是否处于兴奋状态有密切关系。

•处于优势兴奋状态的皮层,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就高。

•(3)应用•兴趣能促使“优势兴奋”状态的形成。

使人感兴趣的事情,人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而对其他无关的刺激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在教小孩干什么事或学习什么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较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所从事的活动上。

2、镶嵌式活动原则(1)含义•大脑皮质分工精细,从事某项活动时,相应区域兴奋,其余抑制。

活动性质改变,兴奋区域也改变。

•兴奋、抑制不断轮换,好比镶嵌在一块木版上的许多小灯泡,忽亮忽灭。

这有利于维持高效率,否则会降低工作能力。

•(原苏联生理学家用狗来研究思维活动的规律:在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按上很多灯泡,给它不同的刺激不同部位的灯泡就闪亮,不断变换刺激,灯泡交替闪亮,就好像镶嵌在皇冠上的珠宝一样,所以叫镶嵌式活动原则)(2)意义•通过镶嵌式活动方式,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能有劳有逸,以逸待劳,维持高效率。

•大脑皮层和语言有关的区域有四个,分别与听、说、读、写有关。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懂别人说话。

视觉性语言中枢:理解语言,读懂文字。

书写中枢:书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

(3)应用•因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经常变换活动内容和性质,以维持高效率。

•3、动力定型(习惯成自然)(1)含义•动力定型: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先后出现,当重复多次以后,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有了规律。

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知道”下面该干什么,提前做了准备。

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

(2)意义•建立动力定型以后,脑细胞能以最经济的消耗,收到最大的工作效果。

•(3)应用•幼儿一切技能和习惯的训练和培养,都是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 A.注意培养幼儿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 B.不要破坏已建立的动力定型。

• C.所建立的动力定型很不牢固,容易改变不良习惯。

4、保护性抑制(1)定义当大脑皮层的能量消耗到一定限度时,会自动转为休息状态,这种特性就叫保护性抑制。

(2)意义防止能量的进一步损耗及重新恢复工作能力,具有生理性保护作用。

(3)应用组织活动时,一旦发现疲劳产生,要及时组织休息,以促进大脑皮层工作能力的恢复。

五、幼儿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一)神经系统发育迅速1、脑细胞数目的增长•妊娠三个月后,胎儿的神经系统已基本成形。

•出生前半年至出生后一年是脑细胞数目增长的重要阶段。

•一岁以后虽然脑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了,但是细胞的突起却由短变长、由少到多,脑细胞就像一棵小树苗,逐渐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2、脑重量的变化•新生儿脑重约350克,1岁时约950克,6岁时1200克,成人约1500克。

3、神经髓鞘化•髓鞘包裹在某些神经突起的外面,好像电线的绝缘外皮。

•随着年龄增长,髓鞘逐渐形成,婴幼儿的动作就更加迅速、准确了。

•(二)容易兴奋、容易疲劳•1、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2、兴奋和抑制在皮层较易扩散,神经活动的强度较弱,年龄较小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好动而不好静,容易产生疲劳。

•主动注意时间:•3岁时达7分钟,5岁时15分钟,7岁时达20分钟。

•所以幼儿需要经常变换活动内容、方式。

•易疲劳——神经细胞较脆弱,能量贮备较少。

•疲劳恢复快——新陈代谢旺盛。

•幼儿大脑皮质易兴奋,不易抑制,表现为容易激动,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差。

让他干什么,他乐于接受;让他别干什么,就难了。

因为“别干什么”是一种抑制过程。

•(三)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进行修整。

刚出世的新生儿,除了吃奶,几乎全处于睡眠之中,长达20-22小时;•1—6个月,每日需要睡眠16—18小时;•7—12个月,14—15小时;•1—2岁,13—14小时;•2—3岁,12小时;•5—7岁,11小时。

(四)脑细胞的耗氧量大神经系统的耗氧量较其他系统高。

在神经系统中,脑的耗氧量最高,儿童脑细胞的耗氧量约为全身耗氧量的50%。

充足的氧气是维持儿童脑细胞正常活动的基本条件。

婴幼儿对缺氧的耐受力不如成人,如果居室内空气污染、贫血等,脑细胞受害首当其冲。

(五)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单一中枢神经系统只能利用体内葡萄糖氧化产生的能量,所以对血糖含量十分敏感。

而其他器官系统可以利用三大产热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所提供的能量。

相比之下,中枢神经系统的能量来源单一,只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

在幼儿的膳食搭配中要注意:合理搭配主食和副食:五谷杂粮和薯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六、幼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一)睡眠要保证睡眠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它可使神经系统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让神经细胞蓄积能量,重新恢复工作能力。

2、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3、保证睡眠质量(1)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2)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蒙头、不让人陪、不要“安慰剂”)(3)睡前不吃得过饱、过油腻及做剧烈运动等。

(二)生活制度要合理1、制定合理生活制度并严格执行,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形成动力定型。

2、活动的内容与方式要经常变换,动静交替,避免疲劳。

3、进餐时间间隔不宜过长。

(新陈代谢旺盛、消化能力不强)(三)体育锻炼要多开展1、好处:(1)逐渐增强大脑皮层的调节机能,提高神经活动的灵敏性和平衡性。

(2)发展运动技能、技巧,使神经细胞反应灵敏、迅速而又不易疲劳。

2、注意事项:(1)选择恰当项目(着重协调、平衡、柔韧、灵敏等能力的训练,不宜进行耐力性和力量性的运动)(2)采取灵活方式(3)掌握一定运动量(四)营养要充足1、幼儿脑迅速增长的需要。

2、营养不充足会影响到脑细胞的发育及髓鞘的形成。

3、合理搭配主副食,脑组织对血糖的变化十分敏感,因为中枢系统能量来源单一,只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的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

(葡萄糖是中枢神经系统唯一的供能物质。

)(五)提供氧气充足的环境(六)、开发右脑,协调左右脑•(一)人的左脑和右脑的功能不同•人的大脑分左脑和右脑两部分,它们分别有各自的机能与特征。

•左半球具有显意识功能,主要通过语言和逻辑来表达内心世界,负•责理解文学语言以及数学计算。

•右脑半球具有潜意识功能,主要通过情感和形象来表达内心世界,负责鉴赏绘画,欣赏音乐,欣赏自然风光,凭直觉观察事物,把握整体等。

•人是靠左脑和右脑互相沟通信息,共同完成思维过程。

•开发右脑潜能和协调左右脑就成了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

•而两岁之前的婴幼儿,以右脑为中心,用右脑理解事物。

这个时期是开发右脑智能的绝好时机!同时,在婴幼儿时期,妈妈也要注意多和孩子说话,虽然孩子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对孩子大脑的整体开发是非常有意义的。

•左侧体操是开发右脑功能的一种好办法。

•(二)开发右脑的重要性•1、扩大信息容量•右脑的信息量比左脑大得多。

右脑好像一座巨大的收藏录像带的仓库。

•2、发展类型识别能力•如,在拥挤的人群中,只需极短的时间就能认出自己所熟悉的人。

•(三)开发右脑的途径•1、引导幼儿多做体育游戏和全身性运动•多活动左手、左脚——刺激右脑,活化右脑。

•2、进行左视野和左耳听力的训练——可刺激右脑机能的发展•左视野和左耳传入的信息先传入右脑。

•3、多做“类型识别”的训练——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的习惯,活化右脑。

•如让幼儿指出隐含在图中的动物,找出相似图案中的不同之处。

•4、语言教育形象化——可以协调左右脑•如教幼儿认识苹果,不只是教苹果这个词,要让幼儿看到、摸到、尝到苹果,同时会用“圆的”、“红色的”、“甜的”等词。

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第一节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第二节循环不已的运输流——循环系统第三节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第四节食品加工管理——消化系统第五节泌尿、输尿、贮尿、排尿——泌尿系统第六节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第七节感觉器官(身兼数职的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眼睛——视觉器官,耳——听觉器官(兼司平衡)第八节人体内的“化学信使”——内分泌系统第九节生殖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