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A法微量蛋白质浓度测定试剂盒MicroBCAProtein-生工生物工程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在微孔板中进行测定,可大大节约样品和试剂用量。
4.不受样品中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影响。
5.检测不同蛋白质分子的变异系数远小于考马氏亮蓝。
包装及保存
BCA试剂A70ml室温保存
BCA试剂
B1.4ml室温保存
蛋白标准
C0.5ml-20C保存(5mg/1ml BSA)
本试剂盒自订购xx一年内有效。
大部分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的影响。在组织细胞裂解实验中,常用浓度的去垢剂
SDS TritonX-100,Tween不影响检测结果,但受螯合剂(EDTA EGTA)还原剂
(DTT巯基乙醇)和脂类的影响。实验中,若发现样品稀释液或裂解液本身背 景值较高,可试用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该产品不受此影响,因此与 之配合使用,可免除您实验中的许多烦恼。
大部分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的影响。在组织细胞裂解实验中,常用浓度的去垢剂SDS,TritonX-100,Tween不影响检测结果,但受螯合剂(EDTA,EGTA、)还原剂 (DTT巯基乙醇)和脂类的影响。实验中,若发现样品稀释液或裂解液本身背 景值较高,可试用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该产品不受此影响,因此与 之配合使用,可免除您实验中的许多烦恼。
使用说明
1.配制工作液:
根据标准品和样品数量,按50体积BCA试剂A加1体积BCA试剂B
(50:1)配制适量BCA工作液,充分混匀。BCA工作液室温24小时内稳定。
2.稀释标准品:
取10微升标准品用PBS稀释至100微升(标准品一般可用PBS稀释),使 终浓度为
0.5mg/ml。将标准品按0, 1,2, 4, 8, 12, 16, 20微升加到96孔板的蛋白标准 品孔中,力口PBS补足到20微升。
BCA蛋白浓度测定说明书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CHEM001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102ml包装清单: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包装CHEM001A BCA试剂A 100mlCHEM001B BCA试剂B 3mlCHEM001C 蛋白标准(2mg/ml) 1.2ml—说明书1份产品简介:增强型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Enhanced BCA Protein Assay)是常用蛋白浓度测定方法之一。
Viagene的BCA测定试剂测定方法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和抗干扰性强。
增强型BCA法测定蛋白浓度不受绝大部分样品中的化学物质影响,可以兼容样品中高达5%的SDS,5%的Triton X-100,5%的Tween 20, 60, 80。
能够耐受低浓度的EDTA、EGTA、二硫苏糖醇,但高浓度螯合剂和还原剂可能会对测定有影响。
增强型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适合用于测定Western Blotting样品,EMSA核提取液的蛋白浓度。
检测灵敏度达到10μg/ml。
按照本说明书操作,每套试剂可进行145次比色杯法测定或500次微板法测定。
比色杯法测定的BCA工作液用量较微板法多,但抗干扰性强,结果更准确。
使用说明:A.比色杯法测定1、根据待测定样品数算出所需BCA工作液总体积(每个测定需0.7ml工作液),按50体积BCA试剂A加1体积BCA试剂B(50:1)配制适量BCA工作液,充分混匀。
BCA工作液在室温可稳定24小时。
2、试管编号,按以下操作。
管号S0 S1 S2 S5 S10 S20 S40 样品xH2O (µl)20 19.5 19 17.5 15 10 0 20样品制备液(µl) 4 4 4 4 4 4 4 -蛋白标准液(µl)0 0.5 1 2.5 5 10 20 -样品体积------- 4反应体积24 24 24 24 24 24 24 24 BCA工作液(ml)0.7 0.7 0.7 0.7 0.7 0.7 0.7 0.7蛋白浓度(µg/µl)0 1 2 5 10 20 40 待定注:1)标准曲线一般做4个点加一个空白。
BCA微量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BCA微量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货号:PC0050规格:500微孔(500T)/1000微孔(1000T)/2000微孔(2000T)保质期:本试剂盒自订购之日起一年内有效。
产品内容:包装500微孔1000微孔2000微孔保存BCA试剂100ml2×100ml4×100ml室温Cu试剂3ml6ml12ml室温PBS稀释液30ml60ml120ml室温BSA蛋白标准0.3ml0.5ml1ml-20℃(5mg/ml BSA)产品简介:碱性条件下,蛋白将Cu2+还原为Cu+,Cu+与BCA试剂形成紫颜色的络合物,测定其在562nm处的吸收值,并与标准曲线对比,即可计算待测蛋白的浓度。
常用浓度的去垢剂SDS,Triton X-100,Tween不影响检测结果,但受螯合剂(EDTA,EGTA)、还原剂(DTT,巯基乙醇)和脂类的影响。
实验中,若发现样品稀释液或裂解液本身背景值较高,可试用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
操作说明:一.微孔酶标仪法1.配制工作液:根据标准品和样品数量,按50体积BCA试剂加1体积Cu试剂(50:1)配制成BCA工作液,充分混匀(混合时可能会有浑浊,但混匀后就会消失)。
BCA工作液室温24小时内稳定。
2.稀释标准品:先用PBS将BSA标准品稀释至终浓度为0.8mg/ml备用。
再依次稀释至80、40、20、10、5、2.5ug/ml.。
3.高浓度蛋白可将样品作适当稀释(最好多做几个梯度,如作2倍、4倍、8倍稀释),由于移液器在取小量时的误差,标准线前面的点可能不很准确,所以尽可能的让样品点落在标准线1/2后。
4.各孔加入200微升BCA工作液和40ul稀释后的蛋白或标准品溶液,对照孔加入PBS稀释液。
37℃放置4小时。
用酶标仪测定A562nm,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蛋白浓度。
使用温箱孵育时,应注意防止因水分蒸发影响检测结果。
二.分光光度计法如没有酶标仪,在离心管中混匀样品后加入比色皿,用分光光度计比色。
BCA蛋白定量试剂盒(Thermo)使用指南

BCA蛋白定量试剂盒(Thermo)使用指南BCA蛋白定量试剂盒(Thermo)使用指南概要: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的试剂盒。
本文将提供BCA蛋白定量试剂盒的使用指南,以帮助研究人员准确、方便地进行蛋白质定量实验。
引言:蛋白质定量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BCA 蛋白定量试剂盒是一种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利用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与蛋白质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这个络合物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可以通过光谱测定吸收值来计算蛋白质的浓度。
材料与试剂:1. BCA蛋白定量试剂盒(Thermo)2. 蛋白质标准品3. 去离子水4. 96孔板5. 震荡器/离心机6. 吸光度计步骤:1. 首先使用去离子水清洗96孔板,并将其放置在震荡器或离心机中以除去潜在的污染物。
2. 根据需要,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蛋白质标准品,并分别添加到96孔板中的不同孔位中。
注意,至少应包括一个空白孔位作为背景对照。
推荐使用浓度范围为0-2000 μg/mL的标准品。
3. 使用BCA蛋白定量试剂盒中的试剂,按照提供的说明书中的配方将试剂稀释到适当的浓度。
4. 将BCA蛋白定量试剂加入到96孔板的所有孔位中,每孔100 μL。
确保试剂均匀覆盖样品。
5. 轻轻摇晃或轻轻震动96孔板,以确保试剂与样品充分混合。
6. 将96孔板放置在室温下孵育30分钟,使试剂与蛋白质反应。
7. 使用吸光度计在562 nm波长下测量各孔位的吸光度。
确保仪器进行基线校准,并将空白孔位的吸光度值设为零点。
8. 使用标准曲线法,根据吸光度测量值计算样品中的蛋白质浓度。
注意事项:1. 请遵循BCA蛋白定量试剂盒的说明书中的操作指南,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结果。
2. 避免使用异柠檬酸盐缓冲液,因为它会干扰试剂的反应。
3. 在使用吸光度计前,请确保对仪器进行基线校准。
4. 为了提高准确性,建议每个样品至少重复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
普利莱基因技术微量蛋白质定量试剂盒 (BCA 法) 使用说明说明书

微量蛋白质定量试剂盒(BCA法)使用说明P1513描述:Bicinchoninic acid(BCA)法是近来广为应用的蛋白定量方法。
其原理与Lowery法蛋白定量相似,即在碱性环境下蛋白质与Cu2+络合并将Cu2+还原成Cu1+。
BCA与Cu1+结合形成稳定的紫蓝色复合物,在562 nm处有高的光吸收值并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据此可测定蛋白质浓度。
与Lowery法相比,BCA蛋白测定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试剂及其形成的颜色复合物稳定性俱佳,并且受干扰物质影响小。
与Bradford 法相比,BCA法的显著优点是不受去垢剂的影响。
组成与储存:(1)BCA Reagent100ml,室温保存;(2)Cu Reagent2.5ml,室温保存;(3)BSA standard4mg/ml1ml,−20ºC冻存。
1.5年有效。
可进行500次微板(microplate)测定或100次1ml比色杯测定。
所需设备:比色计、酶标仪、或微板比色仪,最佳工作波长562nm,可在540-590nm之间。
工作溶液(Working Reagent,WR)配制:将50体积BCA Reagent与1体积Cu Reagent混合即为WR工作试剂,呈嫩绿色,立即使用或者4℃保存不超过一天。
标准蛋白溶液配制:用双蒸水、0.9%生理盐水、PBS、或与待测蛋白样品匹配之缓冲液进行倍比稀释,得到BSA标准溶液80、40、20、10、5、2.5、1.25µg/ml。
蛋白测定微量蛋白质浓度线性检测范围为1-100µg/ml。
标准测定用1cm光程玻璃或塑料比色皿,反应终体积1.2ml,用比色计测定。
微板测定用96孔板,反应终体积240µl,用酶标仪、微板比色仪测定。
1.标准测定:将0.2ml标准品或待测样本与1ml WR工作溶液混合。
微板测定:将40µl标准品或待测样本与200µl WR工作溶液混合。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产品编号:SK1070保存条件:室温保存。
蛋白标准配制成溶液后-20℃冻存。
包装清单:组分编号产品组成SK1070-250T SK1070-500T SK1070-5000T SK1070-1A液50ml100ml8*125mlSK1070-2B液 1.5ml3ml30mlSK1070-3蛋白标准(5mg/ml BSA)0.5ml1ml10*1ml —说明书1份产品简介: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BCA Protein Assay Kit)是根据最常用的BCA蛋白浓度检测法研制而成,实现了蛋白浓度测定的简单化,稳定性高,灵敏度高和兼容性好。
最小检测浓度达到25µg/ml,最小检测蛋白量达到0.5µg,待测样品体积为1-20µl。
在50-2000µg/ml浓度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不受绝大部分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的影响,可以兼容样品中高达5%的SDS,5%的TritonX-100,5%的Tween20,Tween60,Tween80。
但受螯合剂和略高浓度的还原剂的影响,需确保EDTA低于10mM,无EGTA,二硫苏糖醇低于1mM,β-巯基乙醇低于0.01%。
每个试剂盒可以检测500个样品。
使用说明:1.取适量5mg/ml蛋白标准,用0.9%NaCl或PBS稀释至终浓度为0.5mg/ml。
稀释后的0.5mg/ml蛋白标准也可以-20℃长期保存。
2.根据样品数量,按50体积A液加1体积B液配制适量BCA工作液,充分混匀。
例如5ml A液加100µl B液,混匀,配制成5.1ml工作液。
工作液室温24小时内稳定。
3.将标准品按0、1、2、4、8、12、16、20µl加到96孔板的标准品孔中,加标准品稀释液,补足到20µl。
4.加适当体积样品到96孔板的样品孔中,加标准品稀释液到20µl。
BCA法蛋白含量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BCA法蛋白含量测定试剂盒说明书BCA法蛋白含量测定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100T/96S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测定意义:样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常常用于酶活性计算。
此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用于食品等质量分析。
测定原理: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半胱氨酸、胱氨酸、色氨酸、酪氨酸以及肽键,能将Cu2+还原成Cu+;2分子的BCA与Cu+结合,生成紫色络合物,在540595nm有吸收峰,562nm处吸收峰Z强。
自备仪器和用品:台式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移液器和蒸馏水。
试剂组成和配制:试剂A:液体25mL×1瓶,4℃保存。
试剂B:液体0.5mL×1支,4℃保存。
标准品:液体2mL×1支,4℃保存。
工作液配制:临用前请根据拟用工作液体积(样本数×0.2mL),将试剂A和B按照50:1的比例混合,盖紧后充分混匀。
样品中可溶性蛋白质提取:1. 液体样品:澄清液体样品可以直接测定。
2. 组织样品: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自备,根据需要选用酶提取缓冲液或者蒸馏水或者生理盐水)冰浴匀浆,10000rpm,4℃离心10min,取上清,即待测液。
3. 细菌、细胞:按照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胞加入1mL提取液),冰浴超声波破碎细胞(功率300w,超声3秒,间隔7秒,总时间3min);然后10000rpm,4℃,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测定操作: 1. 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预热30min,调节波长到562 nm,蒸馏水调零。
2. 工作液置于60℃水浴预热30 min。
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蒸馏水(μL)4标准品(μL)4待测液(μL)4工作液(μL)200200200混匀后置于60℃保温30min,于微量玻璃比色皿/96孔板,于562nm处测定吸光值A,分别记为A空白管、A标准管、A测定管。
微量BCA蛋白定量试剂盒

保存:BSA 标准品:2-8℃ 其它组分:室温 组分说明
产品简介:
BCA 蛋白定量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蛋白定量方法之一。本产品是基于 BCA(BicinchoninicAcid) 法 研制而成,实现了对蛋白质进行快速、稳定、灵敏的浓度测定。其原理是在碱性环境下蛋白质分子中的肽 链结构能与 Cu2+络合生成络合物,同时将 Cu2+还原成 Cu+。BCA 试剂可敏感特异地与 Cu+结合,形 成稳定的有颜色的复合物。在 562nm 处有高的光吸收值,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可根据吸收 值的大小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本试剂盒专为低蛋白浓度样品的蛋白定量而设计,可精确测定浓度为 2.5-200 μg/ml 的蛋白溶液,试剂盒的灵敏性高,平行性好,不同种蛋白之间的测量差异极低。本试剂 同多种非离子型去污剂有较好的相容性。
注意事项
1. BSA 标准品的稀释液需与待测样品的稀释液一致(可用 1×PBS 或 0.9%生理盐水进行稀释) 。 2. 操作中请佩戴手套。 3. 本产品仅限科研使用。
操作步骤
1. 稀释 BSA 标准品:用与待测蛋白样品相一致的稀释液按下表稀释 BSA 标准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00-818-1148
010-5956 4618
2. 配制 MicroBCA 测试工作液:根据标准品和样品的数量配制测试液。 试剂 MD 配制:4volumeMC+100volumeMB 测试工作液 WR 配制: 1volumeMA+1volumeMD 充分混匀后待用 3. 试管及微板检测(蛋白浓度检测范围:2.5-200 μg/ml) 1)按上表准备好标准品及待测样品。 2)将蛋白样品和测试工作液 WR 按照 1:1(体积比)比例加入,充分混匀。在 60 度孵育 60 分钟。 3)孵育完成后冷却到室温,在 562nm 处读取吸光度值。 4)标准品与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要扣除空白对照的吸光度值,然后进行浓度的计算。 5)如果所得到的蛋白浓度不在检测范围内,请重新稀释样品后再次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CA 法微量蛋白质浓度测定试剂盒 Micro BCA Protein Assay Kit
产品编号:C503061
包装规格:250 Assays/1250 Assays 产品简介
BCA 法是理想的蛋白质定量方法,在碱性环境下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结构与Cu 2+
络合并将Cu 2+
还原成Cu 1+。
BCA 特异地与Cu 1+
结合形成稳定的紫蓝色复合物,在562 nM 处有最大的光吸收值并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可以根据吸收值测定蛋白质浓度。
该测定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并且受干扰物质去垢剂等影响小。
本试剂盒适用于
微量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若采用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20 μg/mL 。
若采用酶标板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2-40 μg/mL 。
产品特点 1. 适用于浓度比较稀的蛋白质样品的定量。
2. 不受样品中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影响。
3.
检测不同蛋白质分子的变异系数远小于考马氏亮蓝,线性关系良好。
运输和保存条件
在常温下运输,收到后将溶液A 、溶液B 和溶液C 于4°C 保存,BSA 蛋白标准液-20°C ,保质期两年。
试剂盒组成 组分 C503061 试剂 A 60 mL 试剂 B 60 mL
试剂 C
3 mL BSA 标准溶液 5mg/mL 2 mL 操作步骤
A 试剂准备 1.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需的BCA 工作液总体积。
ü BCA 工作液总体积=(标准曲线测定点数+样品数)×重复次数×每个样品所需的BCA 工作液体积 2. 根据所需的BCA 工作液总体积,定量取溶液A :溶液B :溶液C=25:24:1,混匀,制成BCA 工作液。
3. 取一定量的BSA 标准溶液,用1XPBS 溶液稀释为40 μg/mL 。
S a n
g o
n
B i o t
e c
h
B. 分光光度法 1.
取22支1.5 mL 离心管,分为标准组和样品组。
其中18支1.5 mL 离心管,每个标准品设置1个重复,各管分别加入500 μL 相应浓度的标准蛋白质溶液;剩余4支1.5mL 离心管,分为2个重复组,重复组离心管编号相同。
其中编号不同的两管加入浓度不同的500 μL 样品稀释液。
2. 各管加入0.5 mL BCA 工作液,迅速混匀。
3. 在37°C 水浴中保温60 min 。
4. 冷却至室温后,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各管的A562值,扣除空白对照。
5. 以标准组各管A562平均值为纵坐标,对应的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或Microsoft Excel 软件中绘制标准曲线。
6.
根据两个相同样品稀释液A562值的平均值,在标准曲线上计算出该样品经过稀释后的蛋白质浓度。
选择合适稀释度的样品计算最终的样品蛋白浓度,再由稀释倍数计算原样品蛋白质浓度。
C. 酶标板法
1. 选取酶标板上22个孔,分为标准组和样品组。
其中18个孔,每个标准品设置1个重复,各孔分别加入100 μL 相应浓度的
标准蛋白质溶液;剩余4孔,分为2个重复组,重复孔编号相同。
其中编号不同的两孔加入浓度不同的100 μL 样品稀释液。
2. 各酶标孔加入100 μL BCA 工作液,迅速混匀。
3. 在37°C 保温30 min 。
4. 冷却至室温后,在酶标仪上测各孔的A562值。
5. 以标准组各孔A562平均值为纵坐标,对应的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或Microsoft Excel 软件中绘制标准曲线。
6.
根据两个相同样品稀释液A562值的平均值,在标准曲线上计算出该样品经过稀释后的蛋白质浓度。
选择合适稀释度的样品计算最终的样品蛋白浓度,再由稀释倍数计算原样品蛋白质浓度。
注意事项 1. 试剂在低温条件或长期保存出现沉淀时,可搅拌或37°C 温育使其溶解,如发现细菌污染则应丢弃。
2. 当试剂A 、B 和C 混合时可能会有浑浊,但混匀后就会消失,BCA 工作液建议现配现用。
3. 样品检测后的A562值应在标准曲线范围之内,若超过此范围则需将样品酌情稀释或浓缩。
4. 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须在10 min 内完成吸光度的测定,减少实验误差。
5.
BCA 法受螯合剂和略高浓度的还原剂的影响,需确保蛋白中残留的EDTA 低于1 mM ,无EGTA ,二硫苏糖醇低于1 mM ,β-巯基乙醇低于0.01%。
不适用常规BCA 法时建议使用上海生工生产的改良型BCA 法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或改良型Bradford 法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
6. 当样品中含有儿茶酚氨类等生物氨或者脂,脂蛋白或自由巯基等还原试剂时时,也会使得光吸收值升高,在含铜离子螯
合试剂时,可以使的吸光度降低,这时可以用DOC-TCA 法沉淀祛除。
7.
本试剂盒只能够用于体外实验,不能够用于临床、治疗和动物体内实验等,由此产生的后果,概不承担责任。
S a n
g o
n
B i o t
e c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