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ppt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课件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PPT课件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本课件将介绍该病 的定义、分类、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常见类型、预防措施以及常见问题。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1 先天性心脏病的定义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2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按照心脏部位、心脏结构、血流影响程度等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与体征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吃奶困难、出汗、疲倦、咳不齐、紫绀(唇、舌、指甲发绀)等。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心脏导管治疗
通过导管介入术,修复心脏结 构异常,改善心脏功能。
列出使用的参考文献,供读者进一步学习和 了解。
心室双出口
两个心室均与主动脉相连,而不是一个心室与 主动脉连接。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孕妇要定期体检,避免吸烟和 酗酒等不良习惯。
婴儿护理
提供合适的营养和护理,保持 婴儿健康成长。
幼儿心理健康
提供适当的教育、支持和心理 咨询,帮助幼儿保持心理健康。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问题Q&A
1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基本知识
心脏手术治疗
开胸手术,纠正心脏结构,改 善血液流动。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来管理症状和控制疾 病进展。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
室间隔缺损
左、右心室之间的隔壁缺损,导致血液在心脏 内部混合。
法洛四联症
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 窄以及右心室肥大。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在出生后未闭合,影响肺动脉和主动 脉之间的血流。
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症状和治疗方法。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本课件将介绍该病 的定义、分类、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常见类型、预防措施以及常见问题。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1 先天性心脏病的定义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2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按照心脏部位、心脏结构、血流影响程度等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与体征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吃奶困难、出汗、疲倦、咳不齐、紫绀(唇、舌、指甲发绀)等。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心脏导管治疗
通过导管介入术,修复心脏结 构异常,改善心脏功能。
列出使用的参考文献,供读者进一步学习和 了解。
心室双出口
两个心室均与主动脉相连,而不是一个心室与 主动脉连接。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孕妇要定期体检,避免吸烟和 酗酒等不良习惯。
婴儿护理
提供合适的营养和护理,保持 婴儿健康成长。
幼儿心理健康
提供适当的教育、支持和心理 咨询,帮助幼儿保持心理健康。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问题Q&A
1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基本知识
心脏手术治疗
开胸手术,纠正心脏结构,改 善血液流动。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来管理症状和控制疾 病进展。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
室间隔缺损
左、右心室之间的隔壁缺损,导致血液在心脏 内部混合。
法洛四联症
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 窄以及右心室肥大。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在出生后未闭合,影响肺动脉和主动 脉之间的血流。
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讲课PPT课件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炎药物、抗凝药 物等
药物治疗需要严格 遵医嘱,注意药物 的副作用和相互作 用
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根 据患儿病情和 医生建议选择
最佳时机
手术方式:根 据先天性心脏 病的类型选择 合适的手术方
式
手术风险:手 术具有一定的 风险,需要家 长和医生充分
沟通
术后护理:手 术后需要定期 复查,注意饮 食和生活习惯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选择:选择具 有代表性的小儿先 天性心脏病案例
案例描述:详细介 绍案例的基本情况、 病情表现和治疗过 程
案例分析:分析案 例的病因、病理生 理机制和诊断依据
案例讨论:探讨案 例的治疗方案、预 后和预防措施
经验教训与启示
早期发现与诊断:定期进行体检, 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以便早 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
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家长在心理上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学校支持: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包容,让孩子在学校中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社会关注: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提高社会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和关注度
专业机构支持:医疗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提供的专业支持和治疗,帮助孩子和家庭应对疾病带 来的心理问题
保持良好心态: 减轻焦虑和压力
新生儿筛查
筛查时间:出生后 24小时内进行第 一次筛查
筛查方法:通过足 跟采血,检测先天 性心脏病的指标
筛查意义:早期发现 先天性心脏病,及时 采取干预措施,降低 患儿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
普及推广:提高新 生儿筛查的普及率 ,加强宣传和教育
预防措施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胎儿心脏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孕期保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新生儿筛查:对新生儿进行心脏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 疫苗接种:根据医生建议为孩子接种相关疫苗,增强免疫力
先天性心脏病讲课PPT课件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常用的药物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等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需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介入治疗
定义:通过导 管等器械对先 天性心脏病进 行治疗的方法
优势:创伤小、 恢复快、疗效
显著
适用范围:适 用于多种先天 性心脏病的治
跨国合作项目: 开展跨国合作 项目,联合攻 克先天性心脏 病的难题,推 动全球范围内
的进步。
人才培养:加 强国际间的学 术交流,培养 更多具备国际 视野和跨文化 沟通能力的专
业人才。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健康教育
普及先天性心脏病知识,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加强社会宣传,提高社会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关注和支持 建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档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心理疏导: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增强治疗 信心
先天性心脏病的 未来研究方向和
展望
科研进展和新技术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等基因编 辑工具在先天性心脏病 研究中的应用,有望实 现精准治疗。
干细胞治疗:利用干细 胞分化为心肌细胞,修 复心脏组织,为先天性 心脏病的治疗提供新途 径。
公益组织支持:公 益组织开展关爱先 天性心脏病患者的 活动,提供医疗咨 询和心理支持
家庭护理和康复指导
家庭护理: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
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饮食、药物治疗等方 面的指导
社会支持:建立患者互助组织,提供信息和经验交流平台,增强患者的社会归属感和自信心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ppt课件

脐带结扎 肺循环建立 卵圆孔(5~7月) 和动脉导管功能性 关闭(1岁)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正常各年龄小儿心率、血压的正常范围
心率:新生儿:120~140次/分 1岁以内:110~130次/分 2~3岁:100~120次/分 4~7岁:80~100次/分 8~14岁:70~90次/分 血压:收缩压=年龄×2+80mmHg 舒张压=2/3收缩压
动静脉混合血——青紫 体循环表现不同程度的缺氧 肺血流减少 侧支循环建立
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高,血流缓慢
脑血栓
并 发 症
亚急性细菌 性心内膜炎 脑脓肿
临床表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青紫 蹲距症状 杵状指(趾) 阵发性缺氧发作
法洛四联症
靴形心
缺 氧 发 作 处 理
将患儿置于膝胸卧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心理护理 用药(普萘洛尔或去氧肾上腺素) 忌洋地黄 绝对卧床休息
发育落后,活动后心悸,晚 期艾森曼格表现
心脏杂音 2、3肋间 X线
3、4肋间
2到4肋间 靴型心
肺门舞蹈,肺充血,肺动脉 段突出,主动脉影缩小
并发症 治疗
呼吸道感染,心衰,感染性心内膜炎 择期手术 内科治疗 择期手术
脑血栓,脑脓肿, 感染性心内膜炎 尽早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PDA)
位于降主动脉和左 肺动脉根部之间
治疗:新生儿期服 消炎痛(吲哚美辛) 学龄期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
脉压差增宽 水冲脉 毛细血管搏动征 股动脉枪击音 下半身青紫(差异性紫绀)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狭窄 室间隔缺损
1
3
主动脉骑跨
2
先天性心脏病讲稿课件[可修改版ppt]
![先天性心脏病讲稿课件[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de970e08a1284ac85043d7.png)
半身。
3.胎儿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
1.结扎脐带 (从此脐血管闭锁、脐静脉、静 脉导管为肝圆韧带,脐动脉变为膀胱韧带
2.肺循环的形成 (随着呼吸建立,肺脏膨胀, 肺血管阻力逐渐下降,肺血流量增加,肺 循环开始形成。)
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胎儿
3.卵圆孔的关闭(出生剪脐带后下腔静脉回 右心房的血流大减,同时肺血流量大增, 回至左心房的血流量增多,左心房压力增 加,出生后5-7个月解剖上大多闭合)。
• 2.继发孔型 最为常见,约占75%,缺损位 于房间隔中心卵圆窝部位,亦称为中央型。
• 3.静脉窦型 分上腔型和下腔型,约占5%。 • 4.冠状静脉窦型 约占2%,缺损位于冠状静
脉窦上端与左心房间,造成左心房血流经 冠状静脉窦缺口分流入右心房。
三、病理生理
病生特点
• 1.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 • 2.分流量与缺损大小、两侧心房压力差及
胎儿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
4.动脉导管关闭 ( 生后约10-15小时, 血氧张力增加而收缩完成功能性关闭, 约80%婴儿于生后3个月,约95%生后1 年内完成解剖上关闭形成大动脉韧带)
三.小儿心血管系统检查特点及 方法
• (一)全身检查
• (二)心脏检查
• (三)周围血管征
• (四)特殊检查
• 1.X线检查
先天性心脏病讲稿 课件
先天性心脏病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理生理、临床
表现及诊断。 难点: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临床病案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男,6h
心脏外露,胸壁 缺损,VSD,
2004-10-17
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 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 畸形,其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7~0.8%。 由于严重和复杂的心血管畸形,患儿多在 生后数周至数月死亡,因此复杂先天性心 脏病在年长儿比婴儿期少见。
3.胎儿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
1.结扎脐带 (从此脐血管闭锁、脐静脉、静 脉导管为肝圆韧带,脐动脉变为膀胱韧带
2.肺循环的形成 (随着呼吸建立,肺脏膨胀, 肺血管阻力逐渐下降,肺血流量增加,肺 循环开始形成。)
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胎儿
3.卵圆孔的关闭(出生剪脐带后下腔静脉回 右心房的血流大减,同时肺血流量大增, 回至左心房的血流量增多,左心房压力增 加,出生后5-7个月解剖上大多闭合)。
• 2.继发孔型 最为常见,约占75%,缺损位 于房间隔中心卵圆窝部位,亦称为中央型。
• 3.静脉窦型 分上腔型和下腔型,约占5%。 • 4.冠状静脉窦型 约占2%,缺损位于冠状静
脉窦上端与左心房间,造成左心房血流经 冠状静脉窦缺口分流入右心房。
三、病理生理
病生特点
• 1.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 • 2.分流量与缺损大小、两侧心房压力差及
胎儿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
4.动脉导管关闭 ( 生后约10-15小时, 血氧张力增加而收缩完成功能性关闭, 约80%婴儿于生后3个月,约95%生后1 年内完成解剖上关闭形成大动脉韧带)
三.小儿心血管系统检查特点及 方法
• (一)全身检查
• (二)心脏检查
• (三)周围血管征
• (四)特殊检查
• 1.X线检查
先天性心脏病讲稿 课件
先天性心脏病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理生理、临床
表现及诊断。 难点: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临床病案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男,6h
心脏外露,胸壁 缺损,VSD,
2004-10-17
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 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 畸形,其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0.7~0.8%。 由于严重和复杂的心血管畸形,患儿多在 生后数周至数月死亡,因此复杂先天性心 脏病在年长儿比婴儿期少见。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
28
课件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
29
课件
二、临床常见的先心病
房间隔缺损
症状:肺循环淤血,体循环缺血. 体征: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
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或亢进, 并呈固定分裂。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
30
课件
二、临床常见的先心病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
39
课件
二、临床常见的先心病
动脉导管未闭
辅助检查 心电图:左心室左心房肥大,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肥大。 胸部X线;左心室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影
增粗,肺野充血。有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也增大。 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和左心室内径增宽,主动脉内径增宽,
肺动脉与主动脉之间有导管存在,可见到分流的方向和大 小。 心导管检查:肺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右心室,有时导管可通过 动脉导管由肺动脉进入主动脉。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
7
课件
一、 概述
分类
1. 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在左、
右心之间或主、肺动脉之间有异常通路。 正常情况下,由于体循环压力高于肺循环, 血液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屏气、 剧烈哭闹或其他病理情况致肺动脉和右心 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时,血液自右向左分 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 常见的有室间隔缺 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
《儿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 ppt
36
课件
二、临床常见的先心病
动脉导管未闭
周围血管征 1.水冲脉 :脉搏骤起骤落,抬高上肢,触摸
脉搏,有冲击感 2. 毛细血管搏动征:轻压甲床或用玻片轻压
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口唇,可见红白交替 现象。 3.股动脉枪击音:用听诊器听诊股动脉腹股 沟部位,可闻及“嗒、嗒”声。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讲课文档

第六十八页,共96页。
第六十九页,共96页。
第七十页,共96页。
治疗
➢ 手术结扎或切断导管即可治愈,宜于学龄前施行, 必要时任何年龄均可手术。
➢ 介入治疗封闭导管已广泛使用,可选用弹簧,蘑菇伞 等堵塞装置。
第七十一页,共96页。
法洛四联症
第七十二页,共96页。
第七十三页,共96页。
第七十四页,共96页。
➢ 外科治疗
▪ 肺A发育良好:根治术,手术年龄:2~6岁;
▪ 肺A发育不良:姑息手术,如左锁骨下A与左肺A吻合术。
第九十五页,共96页。
第九十六页,共96页。
第四页,共96页。
第五页,共96页。
室间隔缺损
第六页,共96页。
第七页,共96页。
第八页,共96页。
第九页,共96页。
第十页,共96页。
第十一页,共96页。
第十二页,共96页。
第十三页,共96页。
第十四页,共96页。
第十五页,共96
第十八页,共96页。
第十九页,共96页。
第二十页,共96页。
第二十一页,共96页。
第二十二页,共96页。
第二十三页,共96页。
第二十四页,共96页。
第二十五页,共96页。
第二十六页,共96页。
第二十七页,共96页。
第二十八页,共96页。
第二十九页,共96页。
第三十页,共96页。
第七十五页,共96页。
第七十六页,共96页。
第七十七页,共96页。
第七十八页,共96页。
第七十九页,共96页。
第八十页,共96页。
第八十一页,共96页。
第八十二页,共96页。
第八十三页,共96页。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课件

遗传检测
对于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 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了解病因和 遗传信息,为后续治疗和预防提
供参考。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定 期进行复查,监测病情
变化和治疗效果。
合理饮食
患儿应保持均衡饮食, 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增强体质和抵抗力。
预防感染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加 强免疫力,预防感染,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 期评估疗效和调整药物剂量,同时需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洋地黄 类药物、抗凝剂等,用于减轻心脏负 担、改善心功能、预防血栓形成等。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 治疗方法,根据病情不同,可选
择介入治疗或开胸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等器械对病 变部位进行修复或封堵,具有创 伤小、恢复快的特点,适用于某
况。
预防感染
02
加强患儿的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药物治疗
03
根据医生指导,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理支持
心理疏导
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儿建立 自信心。
家庭支持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患儿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减轻家 庭负担。
社会融入
关注患儿的社会融入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患儿顺利 回归社会。
预后与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01
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监测心脏功能和恢复情
些特定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
开胸手术治疗效果更为确切,适 用于各种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
但创伤较大,恢复期较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明显升高,其平均血氧饱和度比右心房 高5%,显示心室水平存在的左向右分流。 2)压力资料解说:可监测肺动脉压和肺毛细 血管楔压,并计算出肺动脉总阻力和肺小 动脉阻力。
心电图
小型VSD ,其改变与VSD的大小、肺循环阻 力
的高低,右心室压力增高的程度,以及左心 室负荷过高的程度有关。 小型VSD:心电图可正常或轻度左心室肥厚; 中-大型VSD:左、右心室肥厚,Tv5倒置,可 出现右束传导阻滞, VSD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为主,V1常
呈qR型,p2、V1高尖。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ppt
先天性性心脏病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理生理、临床
表现及诊断。 难点: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临床病案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 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 畸 形 , 其 发 病 率 约 占 活 产 婴 儿 的 0.7 ~ 0.8%。由于严重和复杂的心血管畸形,患 儿多在生后数周至数月死亡,因此复杂先 天性心脏病在年长儿比婴儿期少见。
往往正常。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大型缺损:缺损直径>1.5或1/2本人主动脉瓣 环直径
心室水平大量左向右分流,肺循环血流量常 达替循环的3-5倍,肺动脉压力增高,但肺 阻力无明显增高,肺小动脉痉挛产生高动 力型肺动脉高压。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肺动脉压力持续增高,日久,肺小动脉中层 和内膜增厚而发生器质性改变,使肺循环 阻力增加而形成梗阻性肺动脉高压。
临床表现
大型室间隔缺损伴有肺阻力增高。一般表现 患儿可出现活动后发绀或持续发绀,时有咯 血,伴杵状指,生长发育落后,晚期出现右 心衰表现。 易并发支气管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
及感染性 心内膜炎。
临床表现
大型室间隔缺损,心脏检查,望诊:心前区 和胸骨下部隆起;触诊:L3-4收缩期震颤; 叩诊:心浊音界明显扩大;听诊:初期:L3、 4仅有一短促的收缩期杂音P2亢进,晚期 L2-3闻及一高调的舒张期杂音。
临床表现
中大型室间隔缺损,一般表现婴儿期可出现 哭或吸吮后气急,年长儿可出现活动后气 急,心悸、胸闷、生长发育差,易反复发 生呼吸道感染。心脏检查:望诊:心前区 饱满,心尖搏动弥散;触诊:L3-4收缩期 震颤;叩诊: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临床表现
中大型室间隔缺损,心脏听诊:L3、4IIIV/VI全收缩期杂音;P2亢进,并于肺动脉 瓣区可闻及吹风样的舒张器杂音,也可于 心尖闻一短而响亮的舒张期杂音度增多,肺门阴影正常,肺动脉正常
或轻度凸出,心脏外形正常或左心室轻度 增大,心胸比例在0.5-0.55之间,主动脉 结缩小不明显。
X线检查
中至大量左向右分流的VSD: 肺血明显增多,肺门阴影增大、增浓,透视
下可见肺门舞蹈症,肺动脉段凸出;心脏 明显增大,心胸比例在0.65-0.7之间,双 室扩大以左室为主,主动脉结缩小。
-右心室扩大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主要取决于缺损的大小 小型缺损 缺损直径<0.5cm或1/3主动脉环直径。 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量小,可无功能上 紊乱。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中型缺损 直径介于0.5-1.5cm或1/3-1/2本 人
主动脉环直径。 心室水平明显左向右分流,肺循环血流量增 多,肺动脉压力轻度、中度增高,肺总阻力
室间隔缺损
发病率及自然闭合率: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 最常见的类型,约占25%-50%。
膜部和肌部的缺损有自然闭合的可能(约占 20%-50%),一般发生在5岁以下,尤其 是一岁以内。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未见有自然闭合者。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右心房-右心室(血量增多)-右心室(扩大) 右心室(血量增多)-肺动脉(扩张)-肺循 环充血-左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射血减少) -体循环供血不足 左心室肥大(射血量减少)-右心室(血量增多)
此时,左向右分流减少,产生双向分流或右 向左分流而呈现青紫时,即称为艾森门格 综合症。
临床表现
单纯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缺损 口大小和肺循环阻力。
小型VSD:一般表现常无自觉症状,或活动 后
稍感疲乏。生长发育正常,常在健康体检时 发现。心脏检查:望诊:心前区不隆起,搏动无
异常;触诊:一般无震颤;叩诊:心浊音界大 小可正常;听诊:L3/4II-III/IV级粗糙的 全收缩期杂音,P2正常或轻度亢进。
胎儿血液循环
胎盘至躯体上部氧合度较高,胎盘-脐静脉静脉导管—下腔静脉—右心房—左心房-左 心室—升主动脉---冠状动脉及头臂血管
胎儿血液循环
另一部分脐静脉血—门静脉—肝循环-肝静脉 -下腔静脉—右心房—左心房-左心室—升 主动脉---冠状动脉及头臂血管
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动脉导管降主动脉-脐动脉—胎盘
X线检查
伴重度肺动脉瓣高压的VSD: 肺血减少,肺动脉凸出更加明显,呈瘤样凸
出;肺野中内段纹理扭曲,并出现纹理突 然中断,扩大的断端呈鼠尾状或残根状。 心脏外形似有缩小趋势,表现以右室增大为 主,主动脉结多较小。
心导管及造影检查
需行左右心导管术及选择性左心室造影 右心导管主要发现: 1)血氧资料解说:右心室上、中部血氧含
胎儿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
卵圆孔的关闭(出生剪脐带后下腔静脉回右 心房的血流大减,同时肺血流量大增,回 至左心房的血流量增多,左心房压力增加, 出生后5-7个月解剖上大多闭合)。
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左向右分流型-潜在青紫型 VSD 室间隔 ASD房间隔缺损 PDA 动脉导管未闭 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 TOF 法洛四联症 TGA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无分流型-无青紫型 PS 肺动脉狭窄
胎儿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
结扎脐带 (从此脐血管闭锁、脐静脉、静脉 导管为肝圆韧带,脐动脉变为膀胱韧带)
脐循环的形成 (随着呼吸建立,肺脏膨胀, 肺血管阻力逐渐下降,肺血流量增加,肺 循环开始形成。)
胎儿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
动脉导管未闭 ( 生后约10-15小时,血氧张 力增加而收缩完成功能性关闭,约95%生 后1年内完成解剖上关闭形成大动脉韧带)
心电图
小型VSD ,其改变与VSD的大小、肺循环阻 力
的高低,右心室压力增高的程度,以及左心 室负荷过高的程度有关。 小型VSD:心电图可正常或轻度左心室肥厚; 中-大型VSD:左、右心室肥厚,Tv5倒置,可 出现右束传导阻滞, VSD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为主,V1常
呈qR型,p2、V1高尖。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ppt
先天性性心脏病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理生理、临床
表现及诊断。 难点: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临床病案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 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 畸 形 , 其 发 病 率 约 占 活 产 婴 儿 的 0.7 ~ 0.8%。由于严重和复杂的心血管畸形,患 儿多在生后数周至数月死亡,因此复杂先 天性心脏病在年长儿比婴儿期少见。
往往正常。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大型缺损:缺损直径>1.5或1/2本人主动脉瓣 环直径
心室水平大量左向右分流,肺循环血流量常 达替循环的3-5倍,肺动脉压力增高,但肺 阻力无明显增高,肺小动脉痉挛产生高动 力型肺动脉高压。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肺动脉压力持续增高,日久,肺小动脉中层 和内膜增厚而发生器质性改变,使肺循环 阻力增加而形成梗阻性肺动脉高压。
临床表现
大型室间隔缺损伴有肺阻力增高。一般表现 患儿可出现活动后发绀或持续发绀,时有咯 血,伴杵状指,生长发育落后,晚期出现右 心衰表现。 易并发支气管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
及感染性 心内膜炎。
临床表现
大型室间隔缺损,心脏检查,望诊:心前区 和胸骨下部隆起;触诊:L3-4收缩期震颤; 叩诊:心浊音界明显扩大;听诊:初期:L3、 4仅有一短促的收缩期杂音P2亢进,晚期 L2-3闻及一高调的舒张期杂音。
临床表现
中大型室间隔缺损,一般表现婴儿期可出现 哭或吸吮后气急,年长儿可出现活动后气 急,心悸、胸闷、生长发育差,易反复发 生呼吸道感染。心脏检查:望诊:心前区 饱满,心尖搏动弥散;触诊:L3-4收缩期 震颤;叩诊: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临床表现
中大型室间隔缺损,心脏听诊:L3、4IIIV/VI全收缩期杂音;P2亢进,并于肺动脉 瓣区可闻及吹风样的舒张器杂音,也可于 心尖闻一短而响亮的舒张期杂音度增多,肺门阴影正常,肺动脉正常
或轻度凸出,心脏外形正常或左心室轻度 增大,心胸比例在0.5-0.55之间,主动脉 结缩小不明显。
X线检查
中至大量左向右分流的VSD: 肺血明显增多,肺门阴影增大、增浓,透视
下可见肺门舞蹈症,肺动脉段凸出;心脏 明显增大,心胸比例在0.65-0.7之间,双 室扩大以左室为主,主动脉结缩小。
-右心室扩大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主要取决于缺损的大小 小型缺损 缺损直径<0.5cm或1/3主动脉环直径。 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量小,可无功能上 紊乱。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中型缺损 直径介于0.5-1.5cm或1/3-1/2本 人
主动脉环直径。 心室水平明显左向右分流,肺循环血流量增 多,肺动脉压力轻度、中度增高,肺总阻力
室间隔缺损
发病率及自然闭合率: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 最常见的类型,约占25%-50%。
膜部和肌部的缺损有自然闭合的可能(约占 20%-50%),一般发生在5岁以下,尤其 是一岁以内。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未见有自然闭合者。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右心房-右心室(血量增多)-右心室(扩大) 右心室(血量增多)-肺动脉(扩张)-肺循 环充血-左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射血减少) -体循环供血不足 左心室肥大(射血量减少)-右心室(血量增多)
此时,左向右分流减少,产生双向分流或右 向左分流而呈现青紫时,即称为艾森门格 综合症。
临床表现
单纯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缺损 口大小和肺循环阻力。
小型VSD:一般表现常无自觉症状,或活动 后
稍感疲乏。生长发育正常,常在健康体检时 发现。心脏检查:望诊:心前区不隆起,搏动无
异常;触诊:一般无震颤;叩诊:心浊音界大 小可正常;听诊:L3/4II-III/IV级粗糙的 全收缩期杂音,P2正常或轻度亢进。
胎儿血液循环
胎盘至躯体上部氧合度较高,胎盘-脐静脉静脉导管—下腔静脉—右心房—左心房-左 心室—升主动脉---冠状动脉及头臂血管
胎儿血液循环
另一部分脐静脉血—门静脉—肝循环-肝静脉 -下腔静脉—右心房—左心房-左心室—升 主动脉---冠状动脉及头臂血管
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动脉导管降主动脉-脐动脉—胎盘
X线检查
伴重度肺动脉瓣高压的VSD: 肺血减少,肺动脉凸出更加明显,呈瘤样凸
出;肺野中内段纹理扭曲,并出现纹理突 然中断,扩大的断端呈鼠尾状或残根状。 心脏外形似有缩小趋势,表现以右室增大为 主,主动脉结多较小。
心导管及造影检查
需行左右心导管术及选择性左心室造影 右心导管主要发现: 1)血氧资料解说:右心室上、中部血氧含
胎儿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
卵圆孔的关闭(出生剪脐带后下腔静脉回右 心房的血流大减,同时肺血流量大增,回 至左心房的血流量增多,左心房压力增加, 出生后5-7个月解剖上大多闭合)。
常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左向右分流型-潜在青紫型 VSD 室间隔 ASD房间隔缺损 PDA 动脉导管未闭 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 TOF 法洛四联症 TGA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无分流型-无青紫型 PS 肺动脉狭窄
胎儿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
结扎脐带 (从此脐血管闭锁、脐静脉、静脉 导管为肝圆韧带,脐动脉变为膀胱韧带)
脐循环的形成 (随着呼吸建立,肺脏膨胀, 肺血管阻力逐渐下降,肺血流量增加,肺 循环开始形成。)
胎儿血液循环出生后的改变
动脉导管未闭 ( 生后约10-15小时,血氧张 力增加而收缩完成功能性关闭,约95%生 后1年内完成解剖上关闭形成大动脉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