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式微》《子衿》古诗词阅赏析题 知识点考点背诵(含答案)

二、子衿/《诗经》
• 7.理解性默写: • (1)写女主人公睹物思人,以致发出反问,责怪
对方不留音信的句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2)女子细看佩玉嗔怪恋人失约不至的句子: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 (3)写女子因约会不遇,失落惆怅而无可奈何, 在城头不断徘徊,产生了时间的主客观巨大差异 的句子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 月兮。
一、式微/《诗经》
• 理解性默写: • 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
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 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 之躬,胡为乎泥中? • 2.《式微》中运用设问的方式引出劳动人民在露水 中劳作的艰辛的句子: 式微式微,胡不 归?微君 之故,胡为乎中露? • 3. 《式微》中写出劳役者对统治者不满,天晚还 在泥水中劳作的句子是: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 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一、式微/《诗经》
• 中考题链接:
• 阅读《式微》这首诗,完成以下题目。
•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 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 (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答:这首诗表达了日落天黑还在泥水中劳作的劳役
者对贵族统治者的愤怒和质问。
(2)这首诗的上下章句式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了其
《式微》《子衿》 古诗词赏析习题及答案
背诵版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 歌,又称“诗”、“诗三百”。
所谓《诗经》中的“六艺”: 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以 及 “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式微、子衿》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

《式微、子衿》赏析、同步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资料:【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名句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答案解析】一、《式微》【原诗】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作者】《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三大基本内容:“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叙事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引出)】【主题思想】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
诗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间的感触,一连串的疑问、质问,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
【赏析】“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
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
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XXX赏析习题及答案

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XXX赏析习题及答案期中课外古诗词赏析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班级:姓名:期中课外古诗词诵读目录:一、式微/《诗经》二、子衿/《诗经》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XXX四、望洞庭湖赠XXX/XXX一、★《式微》【原诗】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XXX为乎泥中!【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题】1、下列对《式微》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借事抒情,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B.全诗重章换字,押韵和谐。
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
C.全诗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表情达意,痛快淋漓。
D.《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整齐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分析:D、不是感情的“起伏”,只是表达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对贵族统治者压迫劳动者的不满。
2、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答: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3、这首诗表达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答: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二、★《子衿》【原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XXX不嗣音?XXX,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XXX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译文】XXX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XXX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来吗?走来走去XXX啊,在这高高的观楼上。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石壕吏》《式微》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石壕吏》《式微》含答案阅读古代诗歌,回答下面问题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在句式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均属于近体诗。
B.《式微》通过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含蓄抒情。
C.《石壕吏》中老妇人有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D.两首诗都有较强的记叙和描写以及作者的内心独白。
18.请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点。
【答案】17.C 18.相同点:都表达对老百姓的同情和对统治者压迫百姓的残暴行径的憎恶。
(意思对即可)不同点:《式微》表达的是对受奴役者处境的同情;而《石壕吏》表达的是战争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的深切同情。
(意思对即可)【解析】17.本题考查对诗歌理解与赏析。
A.有误,两首诗在句式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均属于古体诗;B.有误,《式微》通过反问的语气抒情,并非是质问的语气;D.有误,《石壕吏》中没有“作者的内心独白”;故选C。
18.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相同点:从内容上看,“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和“有吏夜捉人”“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描写的都是苦于劳役的劳动人民的怨声和对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的同情。
不同点:《式微》写劳作一直到天黑而不得回家,在野露里、泥水中受罪。
显然,“胡不归”是设问,整诗是满腔不平的自问自答式的发泄。
相当于“要不是这些当官的,怎么能这么晚了还回不了家”。
由此看来,诗歌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对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充满了同情。
《式微、子衿》理解性默写、简答及解析

《式微、子衿》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下】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一、《式微》【原诗】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主题思想】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
诗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间的感触,一连串的疑问、质问,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二、简答题: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答: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2、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3、这首诗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答: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
4、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采用了反问、隐喻、互文等多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婉转而有情致。
二、《子衿》【原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来吗?走来走去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观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经有三个月那样长!【主题思想】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达了其思念之情,渴望与意中人来往相见的感情,表达了深沉的思念。
《式微》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与答案

《式微》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与答案
- --
二、阅读理解 (44 分)
(一)诗歌鉴赏 (4 分 )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① 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微:幽暗不明。
②胡:为什么。
? ③微:非,不是。
故:为了某事。
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10、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2 分 )
11、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
答案:
10、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
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11、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式微》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下】

《式微》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原诗】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主题思想】
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
诗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间的感触,一连串的疑问、质问,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
理解性默写:
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式微》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式微》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班级:姓名:资料内容:【原诗】【翻译】【习题及答案】。
习题题型有——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题。
【原诗】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下列对《式微》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借事抒情,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B.全诗重章换字,押韵和谐。
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
C.全诗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表情达意,痛快淋漓。
D.《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三、赏析题: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二、选择题:1、下列对《式微》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借事抒情,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B.全诗重章换字,押韵和谐。
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
C.全诗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表情达意,痛快淋漓。
D.《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分析:D、不是感情的“起伏”,只是表达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对贵族统治者压迫劳动者的不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诗歌鉴赏(4分)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①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微:幽暗不明。
②胡:为什么。
③微:非,不是。
故:为了某事。
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10、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2分)
11、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0、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11、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