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个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的综合管廊情况

合集下载

综合管廊建设情况汇报

综合管廊建设情况汇报

综合管廊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综合管廊建设情况进行汇报,以期能够全面了解目前的建设情况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就综合管廊的建设规模而言,目前我国各地的综合管廊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涉及城市地下管线的整体规划和建设。

不仅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新兴城市也纷纷启动了综合管廊的建设工作,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建设热潮。

这些综合管廊项目涵盖了给水管网、排水管网、燃气管网、电力管网等多个领域,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综合管廊建设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综合管廊建设在设计、施工、运维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设计方面,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管线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在施工方面,引进了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在运维方面,建立了健全的维护管理体系,确保了管廊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综合管廊的建设质量,也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者,综合管廊建设的成效逐渐显现。

通过综合管廊的建设,城市地下管线得到了有效整合和优化,避免了传统地下管线建设中频繁开挖的问题,减少了对城市地面的破坏,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效能。

同时,综合管廊的建设也为城市的地下空间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为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和条件。

最后,综合管廊建设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如跨部门协调不畅、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标准不统一等。

这些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协作,共同推动综合管廊建设向着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

综合管廊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继续关注综合管廊建设的最新动态,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综合管廊建设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我国城市面临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不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开始推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以统一地下管线的敷设和管理。

目前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本文将从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就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效果有限。

一方面,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进度较慢,很多城市还没有启动相关项目,而已经启动的项目也面临运营不顺利的问题。

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和设计不够科学、系统,导致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还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配套政策法规等。

针对这些现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应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大地下综合管廊的投入,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要加强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地下综合管廊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科学合理地进行布局和设计。

要建立健全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方利益,监督运营情况。

还应编制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使用、维护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除了以上对策,还应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公众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认知和理解。

地下综合管廊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解决地下管线交叉重叠、施工维护困难等问题,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政府、媒体等各方应加强宣传,增加公众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了解和支持。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仍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规划设计、建立管理机构和配套政策法规等对策的实施,可以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进程,为城市的发展增添动力。

还要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认知和理解,形成社会共识和支持,共同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管理的改善。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不仅能够解决城市地下管线“鱼龙混杂、乱象丛生”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然而,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发展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设现状近年来,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地下综合管廊独立建设和与地铁、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其中,地下综合管廊独立建设的方式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各地纷纷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如广州市的天河综合管廊、武汉市的黄鹤综合管廊等。

我国地铁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地铁与地下综合管廊的配套建设也得到迅速推进。

二、存在问题在建设过程中,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技术标准和规范缺乏统一性。

目前,各地编制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技术规范存在差异,使得各地建设难以协调配合,严重阻碍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发展。

2. 建设投资较大。

地下综合管廊需考虑管线的敷设、通风、照明、安全等问题,建设成本较高。

目前,地下综合管廊的多数资金来源依赖于地方政府财政,难以自我平衡。

3. 缺乏专业化建设队伍。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需要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支持,如土建、电气、通风、消防等,目前缺乏一支完整的建设队伍。

三、应对措施要加快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解决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用以下措施:1. 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是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规范体系,并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标准规范的执行。

2. 推广PPP模式。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投资较大,政府单一财力难以承担。

适时推广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分担建设投资,降低政府财政压力。

城市综合管廊发展现状

城市综合管廊发展现状

城市综合管廊发展现状城市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它是在城市地下建设的一种管线系统,将城市中的各类公用设施集中在一个管廊中,以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

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城市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城市综合管廊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各个城市纷纷将城市综合管廊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并开始进行建设和运营管理。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不仅仅解决了城市地下各类管线的错综复杂问题,还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通过管廊的建设,城市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市容市貌得到了提升。

同时,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也为城市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便利,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相关的建筑、设计、施工等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各类相关设备和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同时,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还为城市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很多地方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进展较慢,甚至停滞不前。

其次,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调和合作,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导致效率低下。

此外,由于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对城市地下进行大规模的施工,容易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建立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体系,提高建设效率。

其次,加大对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推动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进程。

同时,加强对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建设水平和质量。

城市综合管廊发展现状

城市综合管廊发展现状

城市综合管廊发展现状城市综合管廊是一种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的城市基础设施,用于集中埋设城市各类公用管线,如供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电缆、通信光缆等。

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地下空间利用率,还可以有效解决地下管线交叉、重复建设等问题,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

各大城市纷纷开始建设综合管廊,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能够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传统的地下管线散乱分布,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资源,而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将各类管线集中到一个通道内,避免了管线交叉和重复建设的问题,最大程度地节约了地下空间。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

在传统的地下管线敷设方式下,一旦出现管线故障或维修需要,往往需要大面积地挖掘地面,给城市的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而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将各类管线集中管理,方便对管线进行监测和维修,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安全性。

传统的地下管线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易受到外力破坏、易泄漏等问题。

而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将各类管线集中管理,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提高了管线的安全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还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保护水平。

传统的地下管线敷设方式需要频繁地挖掘地面,给城市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而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减少地面的开挖次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然而,目前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建设综合管廊需要协调各类管线的管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要跨部门、跨单位的合作。

其次,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

再次,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需要提前进行规划和设计。

城市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各大城市纷纷开始建设综合管廊,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地下空间利用愈发紧迫。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统一规划、集中布置、综合管控的特点,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向。

目前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规划管理不彻底、建设质量难以保障、管理维护机制尚未完善等。

有必要对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健康发展。

1.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0个城市启动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形成了一批规模庞大的综合管廊工程,大大提高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

2. 建设质量不容忽视尽管建设规模在扩大,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质量方面依然存在问题。

由于施工标准不统一、施工监管不严格等原因,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着工程质量不稳定、管线交叉、管道保护工作不到位等问题,给城市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 管理维护机制亟待完善目前,我国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维护机制尚不完善。

由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管理牵扯各方利益,尚缺乏明确的管理体制和监管机构,导致综合管廊建设后的管理维护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保障。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解决。

二、对策建议1. 完善规划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规划管理,建立健全的规划体系和管理机制。

一方面,要加强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确保规划合理、工程设计科学;要建立健全的统一管理制度,加强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质量和进度的监督管理,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符合统一标准。

4. 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地下综合管廊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

一方面,要加大对地下综合管廊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管廊建设技术的创新,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地下综合管廊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我国城市地下管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愈发凸显重要。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集输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地下管线设施,具有节约用地、降低维护成本、减少管线重复建设等诸多优势。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相对滞后,规模较小,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管廊建设维护管理缺乏规范和统一标准,存在着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

由于城市发展速度快、用地资源紧张等因素,使得地下管线建设难度增加,建设成本也相应提高。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水平的提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可以为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促进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现有建设现状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可以为未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策略,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可以更好地引导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地下空间日益紧张,地下管线的建设和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研究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及对策,对于优化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涉及多个方面的技术和管理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

全国25个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未来谁要建的综合管廊里程最长?

全国25个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未来谁要建的综合管廊里程最长?

全国25个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未来谁要建的综合管廊里程最长?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它的出现,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能极大方便电力、通信等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震减灾作用,它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国共有25个城市被选为的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2015年10个,2016年15个),分别为:2015 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2016 郑州、广州、石家庄、四平、青岛、威海、杭州、保山、南宁、银川、平潭、景德镇、成都、合肥、海东根据财政部2014年底发布的《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国家将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对采用PPP 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那么,这25个综合管廊试点城市,未来谁要建的综合管廊里程最长?结合上述25个地区下发的关于综合管廊的规划的,在短期(2018年)的规划中,包头市的建设里程最长(108Km ),具体排名如下:排序 试点城市 至2018年规划建设里程(km )1包头 108 2长沙 63.3 3成都 58.1 4海东 56.4 5青岛 55.7 6南宁 53.8 7厦门 52.7 8十堰 51.6 9石家庄 45 10海口 44.7 11 郑州 44.112 合肥4413 银川39.114 六盘水36.715 平潭36.316 四平36.117 保山34.918 威海34.319 沈阳33.820 广州32.621 杭州32.622 苏州32.123 景德镇30.924 白银26.325 哈尔滨25.5在已公开的是数据中,对于中期规划(2020年),成都是建设公里数最长的(500km),具体排名:排序试点城市至2020年规划建设里程(km)1 成都5002 广州2503 包头227.14 郑州214.35 合肥148.86 南宁131.17 海口95.78 青岛949 哈尔滨93.310 杭州85.711 海东79.312 石家庄71.313 厦门7014 银川7015 苏州66.416 威海6017 平潭5718 四平54.5在已公开的是数据中,对于远期规划(2030年),成都依旧是建设公里数最长的(1000km),具体排名:排序试点城市至2018年规划建设里程(km)1 成都10002 郑州575.53 合肥397.84 杭州205.15 四平203.46 青岛1967 石家庄192.18 苏州183.29 海口17210 厦门152.811 平潭12412 海东12313 威海78.914 十堰68来源:建筑前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点城市1、包头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102.56公里包头市是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示范城市之一,共有两个综合管廊,即北梁棚户区腾空区和新都市区。

依据《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包头市已于2014年编制完成《包头市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4-2020)》。

包头市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结合近远期规划了102.56公里,近期在新都市区规划了26.4公里,北梁棚户区规划了8公里;远期在昆北改造区规划了16.81公里,结合旧城道路改造设计(民族西路)规划了5.7公里;远景结合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了45.65公里。

2、沈阳:今年新建运河和铁西新城两条地下管廊沈阳成国家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今年年初以来,根据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沈阳市建委在学习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开展了试点城市申报工作,包括沈阳在内全国共有34个城市申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

沈阳市最终以94.64的高分和排名第一名的成绩进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范围,成为国家首批地下综合管廊10个试点城市之一。

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可获专项资金补贴按规定,中央财政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

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三年建设两大管廊试点项目采用PPP模式按照沈阳市提报的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自2015年至2017年,沈阳市计划在老城区南运河段和新城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建设一个管廊试点项目,建设总里程33.828公里。

其中,南运河段综合管廊建设里程12.828公里;铁西综合管廊建设里程21公里。

两个项目全部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PPP模式)建设。

今年5月,沈阳市在组织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施工专家对运河综合管廊建设方案进行反复比选论证、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最终拟定了运河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入廊管线包括:电力电缆、通信、给水、中水、供热、天然气。

目前正在组织开展项目的勘察、设计招标工作。

运河综合管廊途经五大公园运河综合管廊西起南京南街,东至善邻路。

管廊沿砂阳路、文艺路、东滨河路、小河沿路和长安路敷设,途经南湖公园、鲁迅公园、青年公园、万柳塘公园和万泉公园。

项目总投资约31.99895亿元(不含管线入廊资金)。

管线入廊资金由管线权属单位承担。

力争年内开工建设,计划在2017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营使用。

铁西新城综合管廊九月份开工铁西新城综合管廊建设里程约21公里,一期管廊二十五号路(浑河15街-浑河26街)路段管廊全长约9公里,二期管廊沈辽路及浑河十五街管廊全长约12公里。

工程计划采用明挖开槽施工,预制构件拼装,收容电力电缆、通信管线、给水管道、热力管道。

总投资约18.6亿元,分两期、采取PPP模式建设。

一期工程计划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

铁西新城综合管廊项目已列入2015年沈阳市城建项目追加投资计划中。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企业带来商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把各类市政管线统一转入立体、集约的地下公共隧道,将带来很大的基础设施投资。

据国内有关专家测算,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分为廊体和管线两部分,每公里廊体投资大约8000万元,入廊管线大约4000万元,总造价每公里1.2亿元。

按目前的城镇化速度,未来三到五年,预计每年可产生约一万亿元的投资。

综合管廊改变了过去政府单独投资市政工程方式,让企业成为建设和运营主体。

有专家预测,目前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刚刚起步,未来投资空间非常大。

3、哈尔滨市拟建地下综合管廊解决“马路拉链”新晚报5月13日讯记者从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获悉,哈尔滨市日前编制完成了城市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方案,初步确定了红旗大街区域、哈南工业新城区域、临空经济区域12条25公里综合管廊建设项目,长江路等5.78公里综合管廊建设计划将于年内建成投用。

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统一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

建设综合管廊的可以充分地利用地下空间、避免重复建设、改变城市面貌、保障城市安全。

今年,哈尔滨成为全国十个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之一。

经过多轮深入研究,按照统一规划、统筹组织、形成规模、构建网络的原则,结合地铁建设、老旧管网改造、新区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了红旗大街区域、哈南工业新城区域、临空经济区域12条25公里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其中主城区建设13公里、新城区建设12公里。

按照工程初步计划安排,2015年,哈尔滨市计划完成地下综合管廊建设11.42公里,主城区完成长江路等5.78公里综合管廊建设,新区完成哈南九路等5.64公里综合管廊建设,主城区管廊建设年内全部完成,投入运营使用,新区管廊将结合道路工程建设,同步组织实施。

4、苏州未来3年建5条地下管廊避免“马路拉链”未来3年内,苏州将建5条地下管廊,其中城北路综合管廊将于10月开工建设。

记者昨日从苏州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汇报会上获悉,总长度约31.16公里的5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已经或者即将启动,未来10年苏州将建177公里的地下管廊。

而且,建成地下管廊之后,管线设施的维护可以在管廊内完成,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路面开挖。

更为重要的是,管廊的设计寿命达到100年。

未来三年要建5条地下管廊根据苏州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实施计划,苏州在2015年-2017年将试点建设5个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分别是城北路综合管廊、北环路综合管廊、澄阳路综合管廊、太湖新城启动区综合管廊、桑田岛综合管廊。

据介绍,实施的5个项目中,桑田岛综合管廊为在建项目,其余四个项目城北路综合管廊、北环路综合管廊、澄阳路综合管廊、太湖新城启动区综合管廊分别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建设,2016年起各试点项目将陆续投入运营。

目前,桑田岛区域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地下综合管廊7.8公里,截至2014年底,已完成7.5公里的土建工程,主体工程将于今年年内完工;太湖新城启动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27公里,今年开工;城北路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1.5公里,预计今年10月开工建设;澄阳路综合管廊建地下综合管廊3.14公里,明年开工;北环路综合管廊建地下综合管廊共5.36公里,2017年初开工。

记者注意到,这5条地下管廊总长度31.2公里,断面50平方米左右,届时,大多数的管线都可以入住。

其中,结合312国道改造建设、年内将开工的城北路综合管廊项目全长11.5公里,是规模最大、入管线最多的地下管廊,建成后将收容该规划区域内自来水、污水、燃气、电力、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电视等9大类管线。

“通过3年的努力,为苏州构建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综合管廊网络体系奠定基础,推进技术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市集约发展,改善城市综合环境,为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作出示范。

”苏州市地下管线所所长王香治介绍。

另外,根据规划,10年后苏州城区将建成177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

建地下管廊可避免“马路拉链”昨天是自来水公司把马路“开膛破肚”,说要修理了自来水管道;今天天然气公司又如法炮制,只是为了修理燃气管道;而明天电力公司来修理供电线路。

如此反复几十年,苏州的大街小巷早已如同上了“拉链”一般,路面经常会出现补丁摞补丁的情况。

马路被“开膛破肚”,除了市政设施修复费用增加以外,造成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交通堵塞、汽车油耗等“隐形成本”难以估量。

地下综合管廊是将设置在地面、地下或者架空的各类公用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建于城市地下的市政公共设施内。

和传统管线铺设方式相比,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可以极大地节约土地资源。

像传统的架空高压线左右距离需要约50米,共需要100多米宽的占地空间,将其放入管廊之后,仅需3米左右的宽度。

此外,管线入地后可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也为管线的日常维护、安全运营提供便利和保障。

而且,“地下管廊的建成,是对地下空间的集约化利用,管线设施的维护管理都可以在这个管廊里完成。

”王香治介绍,只需要维修人员进入地下管廊检查维护,不再需要“大兴土木,大拆大补”,不仅解决了“马路拉链”问题,而且管廊的设计寿命长达100年。

苏州建成省内首条地下管廊走进独墅湖月亮湾商务区,你会发现,这里的道路格外平整,找不到一个窨井盖。

天际由棱角分明的建筑物和绿树组成,看不到一条电缆线。

因为这里的自来水管、供电电缆、通信电缆全部“住”在地下宽敞的地下管廊里。

这就是苏州第一条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基础设施——月亮湾综合管廊。

月亮湾综合管廊位于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月亮湾区域,呈“T”形分布,全长920米,断面尺寸为3.4×3米,工程造价约4000万元。

目前,管廊内进驻的管线有:给水管一根、集中供冷管两根、高压电缆两路。

此外,管廊内安装有信息检测与监控系统、动力和照明控制系统、通风控制系统、排水控制系统、消防控制系统、安防控制系统等六大智能运行控制系统,由控制中心24小时全天候集中监控。

该项目是月亮湾商务综合体的“能源站”,所有的能源集中在这个“能源站”,向区域里边输送。

2008年11月,江苏省首条地下综合管廊苏州工业园区月亮湾综合管廊开工建设,从2011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至今已经有近四年的时间。

今年1月,财政部、住建部启动了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工作,全国142个城市提出申报申请,苏州最终以第2名(94.29分)的成绩成为全国首批十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

由此,我市将获得连续3年、每年至少3亿元中央财政专项扶持资金。

5、厦门拟建三个地下综合管廊台海网(微博)8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骆余民)近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准备在厦门推动建设三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

地下综合管廊三个试点项目总长度为38.9公里,总投资约28.5亿元。

计划三年内完成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22.7公里,完成投资19.61亿元。

按照意见,明年下半年集美大道地下综合管廊投入运营;2017年翔安南部新城地下综合管廊完工并部分投入使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今年底开工建设,2017年底前力争完成70%以上,燃气管线入廊,部分路段污水和雨水管线入廊。

据了解,纳入管廊的管线包括:110KV和220KV高压电力、10KV 电力、通讯电缆(含有线电视、公安信息)、给水管、中水管、燃气管道,部分道路纳入雨水管、污水管,入廊市政管线总长度达85公里。

据悉,在做好试点工程的基础上,厦门将结合马銮湾片区、翔安空港新城、翔安和同安高科技产业基地及现代服务业基地等片区的开发建设,同步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在管廊的建设方面,厦门市政府提出,将建立起多元化投资体制,采取PPP投融资模式,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同时,通过特许经营、财政补贴、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等机制,科学合理引入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