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六盘水

合集下载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实施方案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实施方案

3
政策支持
随着政府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 高,未来将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THANKS
感谢观看
施工阶段
施工准备 隧道施工 设备安装 验收与调试
进行现场勘查、清理和测量等工作,确保施工场地安全、整洁 和准确。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如盾构法、矿山法等, 进行隧道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按照设计要求,安装相应的设备,如电力、通信、给水、排水 、燃气等设备,确保设备安装位置准确、运行正常。
施工团队
由施工班组、设备安装人 员、电工等组成,负责具 体施工任务。
进度管理
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根 据关键节点设置里程碑。
采用甘特图、网络图等工具对 项目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
对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 预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质量管理
制定项目质量目标,明确质量标 准和验收流程。
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建立质 量管理体系。
提升城市形象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能够提升城 市的形象和品质。现代化的地下 管廊能够展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 现代化程度,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和美誉度。
08
项目实施方案总结与 展望
项目实施总结
实施成果
本项目成功完成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和建设,实现了对各 类市政管线的统一管理和维护。
实施过程
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 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实施方案
汇报人:XXX 20XX-XX-XX
contents
目录
• 项目概述 • 实施方案 • 项目管理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 • 社会效益评估 • 项目实施方案总结与展望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二、项目目标1.综合规划:进行全面的城市空间规划和管线布局规划,确保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合理建设和发展。

2.管线整合:对城市中的各种管线进行整合和梳理,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的现象。

3.管线保护:密切关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加强对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

4.提高灾害防护能力:通过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建设,提高城市对自然灾害的防护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三、项目实施步骤1.编制项目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工程建设的时间节点和各项任务。

2.地质勘探:对工程建设区域进行综合地质勘探,了解地下地质情况,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

3.设计方案编制: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管线布局、材料选型、施工工艺等。

4.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材料的采购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所需材料的供应。

5.施工准备: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施工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6.管线敷设:根据设计方案,对地下综合管廊进行敷设工作,包括排水管道、电缆、通信管道等。

7.施工监督:建立施工监督机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8.环境保护: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合理处理废弃材料和污水,避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9.完工验收:在工程完工后,进行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项目预算根据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规模和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预算,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设备费用等。

五、项目风险控制1.地质风险:加强对地下地质情况的勘探和研究,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

2.施工风险: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督机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环境风险: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合理处理废弃材料和污水,避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六、项目效益评估1.经济效益:通过合理规划和整合管线资源,减少管线建设和维护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环境效益:通过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建设,避免了地上空间的大面积开挖和破坏,减少环境污染。

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1. 引言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在城市地下建设的综合性管网系统,用于集中布置各种设施管线,包括供水管线、排水管线、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等,以及其他设施设备如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等。

利用地下综合管廊,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地下空间紧张、管线混乱等问题,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效能。

本文将介绍地下综合管廊的实施方案。

2. 方案概述2.1 方案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在城市中建设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提供集中布置各种设施管线和设备设施,改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2.2 方案内容本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需求分析:对城市现有管线和设备设施的规模、布局和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

•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地下综合管廊的布局、尺寸、结构等。

•建设过程:确定建设地点、施工方法、施工周期等,制定详细施工计划。

•管理与运营:确定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

2.3 方案优势本方案具有以下优势:•提高地下空间利用效率:通过集中布置各种设施管线和设备设施,减少城市地下空间的混乱和浪费,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管线维护便捷:地下综合管廊将各种管线集中布置,便于维护和检修,减少因管线故障造成的停水、停电等问题。

•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将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环境。

3. 实施步骤3.1 需求分析在实施地下综合管廊之前,需要对城市现有管线和设备设施的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管线规模、布局、运行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和需求预测,确定地下综合管廊的功能需求。

3.2 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地下综合管廊的布局、尺寸、结构等。

设计方案应考虑各种管线的布置和连接方式,确保管线之间的相互独立和维护便捷。

此外,还要考虑管廊的通风、照明、防水等设施,确保管廊的安全运行。

3.3 建设过程确定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地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名单公示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名单公示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
试点城市名单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5.04.10
•【文号】
•【施行日期】2015.04.1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
市名单公示
根据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9号)和《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的通知》(财办建〔2015〕1号),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于近期组织了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评审工作。

根据竞争性评审得分,排名在前10位的城市进入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范围,名单如下(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

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5年4月10日-2015年4月17日。

如有意见,请以书面(实名)形式反馈至财政部经济建设司。

联系电话:************
传真:************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2015年4月10日。

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一、引言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制定一个完善的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讨论和规划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营,确保其能有效地促进城市发展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二、建设目标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整体规划水平,实现各个部门和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

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对地面空间的占用。

3. 提高城市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因天灾、事故等原因引发的损失。

4. 降低城市设施建设和运维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案1. 规划设计(1) 详细调查和分析城市的现状和发展需求,确定地下综合管廊的布局和功能区域。

(2) 考虑到不同管线和设施的特点,合理划分管廊的层次结构和使用范围。

(3) 确定各类管线的走向和交叉口处的设计方案,确保其互不干扰。

(4) 制定土壤工程等相关技术要求,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质量。

2. 建设过程(1) 确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并进行全面的施工方案设计。

(2)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地下管线的迁移和新管线的铺设,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 采用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和技术,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3. 运营管理(1) 确立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机构和职责,明确各方责任。

(2) 制定管廊使用和维护管理规定,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流程。

(3) 定期对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的正常运行。

四、成果评估1. 利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指标,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营效果进行评估。

2. 根据评估结果,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优化。

3. 定期公布评估结果,为城市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五、总结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是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实施方案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一、项目背景和意义地下综合管廊是为了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所需,实现城市“地上空间整体规划、地下空间多功能利用、地上地下一体化管理”的综合利用。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通过管廊一体化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供水、排水、供热、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管线交叉交错、场地占用、施工难度大等问题,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效率,改善城市地下环境,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安全性。

二、工程范围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涉及到城市交通、给水排水、供热供电、通信、燃气等多个领域的管线建设,具体包括:1. 城市给水排水管道系统2. 城市供热及燃气管线系统3. 城市电力供应及通信管线系统4. 城市交通设施管线系统5. 其他相关管线系统三、工程特点1. 综合性:工程建设范围广泛,需要整合城市各种基础设施的管线,形成统一的管廊系统。

2. 复杂性:由于城市地下设施已存在,而且各种管线交错交叉,需要仔细规划设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3. 长期性:管廊工程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规划、长期施工,需要持之以恒。

第二部分:工程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 踏勘勘测:对城市地下设施展开详细的踏勘勘测工作,确定管廊建设的最佳路线和位置。

2. 管线整理:整理城市各类管线的资料,制定管廊建设规划,确定各种管线的布置方式和连接方式。

3. 环保评估:进行环保评估,确保管廊建设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位造成影响。

二、总体设计1. 管廊布置:根据前期勘测结果和管线整理情况,确定管廊的主体布置方案,包括连续分段的管廊区域、连接节点等。

2. 结构设计:确定管廊结构的设计方案,包括地下空间结构、支撑结构、防水设计等。

3. 设备选型:确定各种设备的选型方案,包括通风设备、安全设备、监控设备等。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工序:对管廊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序进行详细规划,包括隧道开挖、管线铺设、设备安装等。

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实施方案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将城市各类地下公共管线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地下环境空间建设。

地下综合管廊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可以解决城市管线交织、难以管理和修复的问题,提高城市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规划和设计1.明确城市规划和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建设区域。

2.进行综合勘察和设计,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的功能和布局合理。

二、建设和施工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期和施工顺序。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下管线的埋设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管线整合和管理1.对城市各类地下管线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2.建立管线运行和维护机制,定期巡检和保养管线,确保运行正常。

四、配套设施建设1.根据需要,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配套设施,如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等,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建设安全设备和应急设施,提高综合管廊的应急能力。

五、完善管理和服务1.建立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利。

2.提供完善的服务和管理体系,为市民提供方便和高质量的服务。

3.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监测和管理地下管线的运行状态。

六、宣传和推广1.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公众对地下综合管廊的认知和接受度。

2.组织示范项目和经验交流活动,吸引更多城市参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七、运行和维护1.建立运行和维护机制,确保地下综合管廊长期稳定运行。

2.定期对地下综合管廊进行维修和改造,保持其功能的完整性和先进性。

八、监督和评估1.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监督和管理。

2.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水平和效果。

总之,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服务等各方面因素,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潜力,为城市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管理。

2016年全国地下综合管廊15个试点城市名单

2016年全国地下综合管廊15个试点城市名单

2016年全国地下综合管廊15个试点城市名单xhf0293发表于:2016-5-27 来源:一站服务浏览次数:8416次 257摘要:2016年,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6年将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全国地下综合管廊15个试点城市名单你知道么?全国地下综合管廊国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开展了"2016年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

本次竞争性评审共有20个城市参加,选取15个作为试点城市,评审结果于当日产生。

最终,15个城市入选2016年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

国家第二批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名单:郑州、广州、石家庄、四平、青岛、威海、杭州、保山、南宁、银川、平潭、景德镇、成都、合肥、海东据财政部2014年底发布的《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国家将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

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

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还下发通知明确,自今年4月19日起,实行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展周报制度,以落实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的工作部署。

根据通知,全国所有城市、县城均在报送范围之列,各市县要在每周二中午12时前报送上周管廊建设的规划和工程建设情况。

在综合管廊建设的热潮中,2015年十个试点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进展如何?国内其他机会市场又在哪里呢?内蒙古包头包头市共有两个综合管廊,即北梁棚户区腾空区和新都市区。

包头市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结合近远期规划了102.56公里,近期在新都市区规划了26.4公里,北梁棚户区规划了8公里;远期在昆北改造区规划了16.81公里,结合旧城道路改造设计(民族西路)规划了5.7公里;远景结合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了45.65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盘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编制提纲1.试点城市基本概况1.1城市概况区位、气候、经济、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报告2014)城市维护建设财政性资金收支情况、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地质、水文。

1.2城市地下管网布置现状1.2.1 城市总体规划概况文字、配图(现状及规划总图)1.2.2城市地下管网布置现状文字概述(一页)(现状给水管网系统图)(主干、次干、水厂等系统信息,颜色区分)污水、雨水、供电、通信、燃气、再生水、广电。

1.2.n 现状综合管廊概况2.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可行性分析2.1需求分析2.1.1城市形象、交通影响、规划新区建设、旧城改造、运营维护…结合地下空间利用、新区建设、旧城区改造2.1.n建设成本2.1.m 管廊总体规划预想通过提出专项规划提出中心城区的管廊总体建设需求、原则、主要可能区域及规模表达总体需求。

并进一步结合现状管廊建设分期安排计划。

2.2现有基础条件和优势2.2.1领导重视2.2.2现有政策及制度措施管廊公司、投资模式、运营2.2.3建设实践及能力建设2.3问题及对策2.3.1政策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2.3.2缺乏统筹安排2.3.3协调难度大(电力)2.3.4消防、监控等方面的技术储备不足2.3.5融资渠道(分析本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的目标和任务3.1目标(此目标为申请中央补助资金及考核的基本依据,包括预计实施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数量、技术类型等。

)3.2主要任务(为实现考核指标而安排的项目,包括任务名称、主要内容、经费预算、任务分工等)3.3实施计划年度计划(新建地区、旧城改造、地下空间利用区域)4.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的建设方案参考在建、拟建项目可研报告4.1项目总体框架4.2建设内容具体项目简介:名称、规模、投资4.3建设方案(包括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结构框图、技术路线、资金计划、建设周期、牵头单位和主要承担单位、建设运行模式等)4.4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5.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的保障体系5.1管理及制度保障5.1.1现有管理主体、管理模式、制度5.1.2存在的问题5.1.3对策5.2政策保障5.2.1现有管理主体、管理模式、制度管廊公司股份构成、法人主体等5.2.2存在的问题5.2.3对策5.3资金保障5.3.1需求总额及年度预算(含资金需求的计算方法)(财政局提供基础)5.3.2资金筹措情况(财政补助和市场融资)5.5.3 PPP模式的初步设想(包括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资金需求总额及分年度预算,资金需求的计算方法。

资金的筹措情况,包括财政补助金额、市场融资情况等。

如采用PPP模式,还需包括PPP模式的投融资结构设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具体机制安排,及采取PPP模式部分投资占项目总投资比例等。

)5.4运营维护保障5.4.1部门联动、协调5.4.2应急预警6.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6.1经济效益分析综合管廊建设的一次性投资常常高于管线独立铺设的成本。

据统计,日本、台北、上海的综合管廊平均造价(按人民币计算)分别是50万元/米、13万元/米和10万元/米,较之普通的管线方式要高出很多。

首先综合管廊比较独立铺设的管线有点事可以合理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减少每次开挖管线的成本、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环境的破坏。

台湾曾以信义线6.5公里的综合管廊为例进行过测算,建综合管廊比不建只需多投资五亿元新台币,但75年后产生的效益却有2337亿元新台币。

其次,根据国际上发达国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情况,在人均GDP1001美元至300美元的阶段,是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初始阶段。

贵州市2013年已达到4926.03美元,人均GDP 位居贵州省第二。

远远超出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初始阶段。

大量的地下空间迫切需要进行开发利用,综合管廊的建设成为必然选择。

造价昂贵是地下综合走廊在经济方面的的一大问题。

以中关村西区三位一体的综合管廊面积指标为例:中关村西区三位一体综合管廊总面积:95 090m2、地下一层车行道面积:29 865m2、地下二层支管廊层面积:29 865m2、地下三层主管廊面积:25 253 m2、设备用房面积:12 491 m2、疏散楼梯面积:1 472m2。

其总造价为36619万元。

由于管廊的直接工程费造价比传统直埋方式高出将近一倍,初期投入大,不利于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建设的投资决策。

但一般来说,管廊建成以后使用年限都在50年以上,长期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将超过建设时增加的投入。

另外,在综合管廊规划设计中如果能结合总体规划和其它的专项规划,注重实地考察调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完全可以从宏观角度进一步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综合经济效益。

特别是当管廊建设在某方面带来的效益(如节约出大量的建设用地)超过管廊本身的建设费用时,综合管廊更成了城市建设的第一选择。

6.2社会效益分析目前中国仅有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沈阳等少数几个城市建有综合管廊,不完全统计,全国建设里程约800公里。

综合管廊的建设最早在欧洲兴起,巴黎在1833年建造以排水为主的廊道中,创造性地在其中布置了一些供水管、压缩空气管和通信电缆等管线,形成了早期的综合管廊,英国、德国、西班牙也相继在19世纪后半叶开始尝试综合管廊的建设,现今欧洲国家中法国、西班牙、俄罗斯、瑞典、芬兰等国家已拥有相当规模的综合管廊,整个欧洲地区已建设了数千公里的市政共同沟。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综合管廊建设最先进的国家,早在关东大地震以后的东京复兴建设中,就于1926年完成了九段阪和八重洲两处总长1.8 km的综合管廊。

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的恢复和迅速发展,综合管廊建设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

1963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关于建设综合管廊的特别措施法》,以规范推动综合管廊的建设。

到1992年,全国综合管廊总长达310 km。

因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综合管廊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日本计划到21世纪初,在80多个县级中心城市的城市干线道路下建成长约1 100 km的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未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不是资金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意识、法律以及利益纠葛造成的。

中国地下管线的相关法规严重滞后。

除了《城乡规划法》中关于地下管线的指导性意见外,至今仍无全国性的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各地方政府在2005年才开始陆续出台相关法规。

在这方面,北京市中关村西区综合管廊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有限公司对综合管廊进行了投资与管理,目前由两家物业公司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有限公司三家共同管理,管理费用和维修方法也没有最终确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采用综合管廊的模式进行管线铺设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趋势与潮流。

同时,在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也要求建设综合管廊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6.3环境效益分析综合管廊又名共同沟,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一条标准的共同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共同沟本体、管线、监控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通讯系统、标示系统、地面设施。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对市政管线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量地下市政管网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地下“蜘蛛网”。

推广建设地下管线综合管廊,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被提上日程。

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市政管网建设中“拉链路”现象屡有发生,不仅影响市容,而且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会引发事故。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途径。

我国地下管网建设多采用传统直埋的市政管网工程建设方式,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给道路交通、大气质量、居民生活、城市环境带来负而影响。

共同沟的建设可避免由于敷设或维修地下管线而反复挖掘道路,减少对道路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和干扰,提高市政管线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便于对各种管线的敷设、增设、维修和管理,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节约城市用地,减少道路的杆柱和架空线等。

日前综合管廊在我国一些城市,建设技术日渐成熟,规模逐渐增长,但总体来讲尚处于探索阶段。

以淬西新城为例,在城市地下管线建设中,按照节约地上空间、合理开发地下空间的相关要求及设训一规范,分别对城市雨水、污水、给水、中水、燃气、热力、电力、通讯及横向过街等地下管线明确了布置原则和建设标准。

所有市政管线入地布设于市政道路两侧的景观和绿地下;对电力、通讯实施综合管廊建设;所有专业管线为主、次干道的每个街区都预留有过街管;在每个街区都预埋了未知管线横向过街的通道;过街管道在十宇交义口形成闭合通道。

这样沟内管线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避免了酸碱物质腐蚀,可延长使用寿命;避免了路而反复开挖,确保道路交通功能充分发挥,使得城市地下空间得到综合利用。

作为利用形式之一的综合管廊,将风和自然光引人,从而提高环境舒适度。

这些地区将建设成为集人流集散、商业、办公、停车、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区域。

直埋管线的建设将占用浅层地下空间,割裂了区域内的联系,影响土地的利用价值。

同时反复开挖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建议结合各地综合管廊投资建设管理的实际,尽快制定完善综合管廊收费的配套法规。

通过立法确定综合管廊的准公共物品定位,强化综合管廊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鼓励管线纳入管廊,保障综合管廊综合效益的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